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Óͱý¾ÍÊÇÕ¥ÓͺóÊ£µÄÔü×Ò·ÏÁÏ¡£¡±

      用菜籽压榨完油后,会剩下一些油渣,这东西经过发酵就是给猪育肥的饲料,在猪食里掺一点,猪长得很快。李凤梅买了两次都没有碰到卖油饼的,证明这东西有人在卖,只是不能保证稳定供货……有销路,就能赚钱。

      安庆县周围的油饼不够,商都市还有啊。

      夏晓兰又不是特意来买油饼,卖完黄鳝顺便载回去,她还不用特意去集市卖,每天到处跑各村收黄鳝,顺便就把油饼卖给养猪的村民。

      善于观察周边环境是对的,要不夏晓兰怎么知道农贸市场那方向有一家榨油厂呢?

      她骑着自行车找到那边,一条‘大前门’的威力显露无疑,夏晓兰已经能熟练运用香烟交际。送一条太刺眼了,她又跑去买了一条烟,这次却将烟拆成散包。

      走进榨油厂,那味道真是香的要命。

      “干啥的?”

      榨油厂的门卫警醒着呢,远远就把夏晓兰给叫住了。榨油厂是个热门单位,这年头油有多么紧缺?类似的还有什么糖厂、酒精厂,包括肉联厂在内等和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厂,福利待遇都很好。

      “您好,我想问一下厂里的油渣卖吗?”

      夏晓兰说这话,就很自然把烟给递上了,门卫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被她的行为打了个措手不及。

      夏晓兰是个很漂亮的姑娘,漂亮之余,她又热情大方的,伸手不打笑脸人,拒绝不了夏晓兰的香烟攻略,之后自然拒绝不了夏晓兰的请求。

      榨油厂的油渣当然要卖,他们堆着这玩意儿干嘛。

      肉联厂是只负责收购生猪等家畜屠宰,他们又不养猪,大规模的养猪场并不多,榨油厂的油渣也是要零散往外卖的。不过这个零散是指100斤以上,1000斤以下,普通农民跑来榨油厂零散买几斤油渣,那肯定连厂门都进不去。

      “3分钱一斤,你要多少?”

      榨油厂的油渣子堆的像小山一样高,才3分钱一斤,李凤梅以前买的油渣是8分一斤。

      一斤油渣是5分钱的利润。

      一个鸡蛋夏晓兰才赚2分钱呢!

      而且油渣随便装在自行车后座的箩筐里,根本没啥耗损,只要夏晓兰能载得动,她想买多少买多少了!

      ÏÄÏþÀ¼µàÁ¿ÁËÒ»ÏÂ×Ô¼ºµÄÌåÁ¦£¬ÈÌסÁḚ̈ÐÄ£º

      “先装300斤吧。”

      044油渣它不够卖!

      300斤油渣,才9块钱。

      本钱这么少的生意,夏晓兰要是早发现,也不至于从倒卖鸡蛋做起了。

      可她要不倒卖鸡蛋,怎么能一步步把生意从安庆县做到商都市,又怎么能发现这门有利可图的生意?10块钱左右的本钱,利润可以做到15块。就是载着300斤的油渣骑车回去挺累,亏得80年代的28大杠自行车质量好,否则刘勇这车非得被夏晓兰用坏。

      要是没有刘勇提供的本金和自行车帮助,夏晓兰少了交通工具,靠她人工把鸡蛋和黄鳝背到商都市来买?那才是地狱级难度的赚钱副本了。夏晓兰觉得吧,就拿油渣这玩意儿来说,难度就没有人想到靠这赚钱吗,只是他们不一定有车。

      夏晓兰买到油渣后高兴,终于不用空车回去,把一来一回两趟都利用起来。

      有了油渣这个顺路生意,每趟载300斤,一次赚15元,隔天来一趟商都市,一个月她就凭空能多赚两三百块。黄鳝生意又拓展了个新的大主顾,她以后进城不用带鸡蛋了,只专心这两样,她一个月能赚将近600元。生意做到11月,她到羊城批发服装的本钱就够了。

      只要有了本钱,83年能做的生意那可就太多了。

      闲暇时间再温习下功课,明年7月正好参加84年的高考,这是夏晓兰给自己定的短期目标。

      “赚钱的速度还是太慢,要专心考大学,过年前手里必须要有一笔钱。”

      夏晓兰载着300斤的货,路上休息了几次,全靠脱贫致富的渴望在支撑着她机械性的蹬着自行车前行。她虽然上辈子也是大学生,却不知道84年的高考题目究竟有多难,那些学过的知识她还记得多少。为了再次考上大学,肯定要埋头苦读几个月的,那时候手上的生意都要暂时丢一边,没有了进项,她得有一笔能支撑半年的积蓄。

      现在还有啥能赚钱?

      香烟生意她只能干巴巴看着,参合不进去。

      她要是个男的,肯定投身于如火如荼的走私事业了,风险高,回报却大的惊人,干几票绝对能累积到第一桶金。可她不仅是个18岁的大姑娘,还长了一张狐狸精脸,去干走私,别说货物的风险,肯定连人都要一起赔给别人!

      想到走私,夏晓兰莫名又想到周诚。

      那人离开也好几天了,说是还要来安庆县,也不知是真是假。就算是假的夏晓兰也不生气,本来就是萍水相逢,周诚又不欠她啥,反而是她还得谢谢周诚和康伟的‘救命之恩’。

      没有精力和本钱去拓展新的生意渠道,夏晓兰只能在现有的资源里做章。

      油渣不用说了,300斤就把她累的半死,除非她短时期内变成身材敦实的女汉子,否则不可能载动更多的油渣。

      那就只剩下黄鳝。

      市委招待所和黄河饭店只是拉开了一个口子,她应该拿出上辈子跑销售时练出来的脸皮,继续开辟新的大买主客户。

      现在是两天才销50斤,那两天的量增加到100斤呢?

      那每个月会多出来300块的收入。

      整体收入提升了13,夏晓兰觉得这个小目标虽然有点难度,也不是不能实现。今天因为没在商都市耽搁,回到家时才下午两点,刘芬出门收黄鳝了,家里面只有李凤梅在。

      昨晚请客时的做的菜不少,可客人们个个能吃,又哪里能剩?

      李凤梅在灶台的瓦罐里炖着鲫鱼汤,要等儿子下午放学回家喝,听见有动静,发现夏晓兰回来了。

      “今天咋这么早?”

      “运气好,东西被饭店的采购全收了。”

      李凤梅闻到熟悉的味道,发现夏晓兰不是空车回来的,还载了满满两筐油渣子。她又惊又喜,“你从哪里搞到的?”

      这怕是有三、四百斤呢。

      家里的两头猪也吃不完啊!

      李凤梅刚想说这东西放太久就没有足够的营养了,猛然想到夏晓兰再傻也不至于买这么多油渣子回来放着,这多半是夏晓兰用来赚钱的。

      李凤梅紧忙把话头咽下去,差点没把舌头咬到。

      “你这是要卖油饼?”

      油渣子都压榨成饼状,个个都有两斤左右,在榨油厂已经发酵好了。

      “不跑空车,顺便进点油饼回来试试。舅妈你不是说买不到油饼吗,拿个袋子装点起来,以后这东西咱家肯定是不会缺的。”

      李凤梅连连摇头。

      “这是你赚钱的,又不是没本钱捡来的,我不要。”

      夏晓兰不太当回事儿,“您可千万别说给钱,这玩意儿比红薯还便宜,只要3分钱一斤,等我在榨油厂那边混熟了,2分钱一斤估计也能买到。”

      李凤梅想,那不是转手就要赚5分钱?

      她还不知道夏晓兰已经决定要提高黄鳝的销量,就她已知的生意规模来说,一个月也能赚几百块钱。

      不用一年的时间,夏晓兰就可以在村里修几间体面的砖瓦房。

      这哪里是夏家人口不事生产的赔钱货,分明是个会赚钱的金娃娃。要不是刘勇给李凤梅透漏过口风,说他还有一笔钱压在别人的生意里,李凤梅这当舅妈的说不定都要眼红。

      不过转念一想,黄鳝生意到11月就不能做了,李凤梅也没了啥嫉妒心。

      她听说夏晓兰要把油饼运到外村去卖,拍了下大腿,“那不如先卖给咱们村里人,这东西就和盐一样,养猪的人家都缺。”

      李凤梅跑出去喊了一圈,还真有不少人跑来买油饼。

      夏晓兰都给他们算7分钱一斤,比这些人之前买的便宜,哪能不满意呢?

      300斤油饼,在七井村都差点不够卖,还有两户说夏晓兰要再拉货回来,一定要给他们留着。

      买给村里人,300斤油饼是少赚了3块钱,但世上得失并不是仅靠金钱来计算。七井村的人很满意,夏晓兰自己也挺满意,一点本钱都没压,又赚钱又赚了人情。

      “哎呀,忘了给家里留一点。”

      夏晓兰是给忙昏了,李凤梅也不说拒绝了,她刚才帮忙称油饼,双手油腻腻的,洗完手水也舍不得倒,端去泼在了猪的食槽里。

      “过两天你也要带油饼回来,不急一时半会儿的。”

      忙完了生意,夏晓兰打了一盆水,将自行车擦洗的干干净净。装过油渣的箩筐也洗干净晾晒着,然后才是收拾她自己。洗澡时两个小腿都在打颤,可见是用力太过,赚钱哪有那么容易啊,300斤油渣,还从商都市一路骑回七井村。

      上辈子当上高管,人上了年龄,新陈代谢变慢,饭不敢多次,还要抽空健身来保持身材。以她现在的活动量和年纪,真是怎么吃都不会胖,重返青春的好处,就是人又充满斗志和活力了!

      刘芬一直到晚上7点才回来。

      ¿´¼ûÏÄÏþÀ¼£¬Ëý»¹Í¦ìþìýµÄ¡£²»ÖªÕ¦µÄ£¬½ñÌìÂô»Æ÷­¸øËýµÄÈËÌØ±ð¶à£¬ËýÊÕÁË80¶à½ïµÄ»Æ÷­¡£

      “你这生意,在四里八乡也算有名了,会不会有人也想跟着倒卖黄鳝?”

      刘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夏晓兰很高兴她妈懂得独立思考了。

      “他们在安庆县卖不掉,只能往商都市送,商都的市场那么大,一两个跟风的还损害不了我的利益。”

      夏晓兰已经不打算走零售路线了,在攻下了市委招待所和黄河饭店的采购后,商都市的其他类似单位的大门也在遥遥冲她招手呢。

      “收再多的黄鳝也不怕,只要每天不超过100斤,我都有信心卖出去。”

      夏晓兰正和她妈吹牛呢,陈庆在外面叫她。

      夏晓兰走出去,“陈庆哥,你今天怎么又回来了?”

      045:他真是来送书的

      陈庆是复读生,安庆县离七井村路程不短,夏晓兰以为他怎么也要下个周末才能回来,没想到他今天晚上又来了。

      “你今天没去学校?”

      天色黑了,陈庆的脸红不脸红也不明显。他提着一大包东西,交给夏晓兰:“我不是说给你借书吗?这是我同学的,他今年考上大学了,高的书也用不上,我就给借来了。”

      陈庆说的轻松。

      他其实忙了一整天才把书借到。要借一套普通的旧教材对陈庆来说不难,但是教材的原主人考上了大学的话,就意味着其用过的旧教材有很多人抢,因为上面有大学生的笔记啊,看了教材上的笔记,说不定一些弄不懂的知识点就开窍了,考试成绩能提高点分数,那就是改变命运呢。

      这套教材其实是陈庆为自己借的。

      同学已经去外地上学了,教材陈庆今天才从同学家里拿到。但他想了想,却选择将这套有大学生笔记的教材借给夏晓兰。夏晓兰想考大学,陈庆不知道她【创建和谐家园】究竟有多差,没念过高,总是比他更需要这套有大学生笔记的教材的。

      陈庆一点都没觉得夏晓兰在异想天开,最初的惊讶过后,他倒是很佩服夏晓兰的上进。

      夏晓兰不知道一套教材里还有如此多的弯弯绕绕,但陈庆能这么快把教材送来,是把她的事儿放在了心上。陈庆和她也没啥多深的交情,以前夏晓兰来七井村也不见得能碰到,还是这半个月才算真正认识。

      人家心里惦记着她,夏晓兰挺感动:

      “陈庆哥,你让我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陈庆是背着光的,李家的灯光翻越院墙,却正好照亮了夏晓兰莹白的脸庞。

      陈庆觉得自己整个脸都快被点燃了,赶紧稳了稳心神继续说正事:

      “我今天替你问过了,县一不是不能接收插班生,但你只有初学历,要经过学校的考试——不管你是要读科还是理科,都要过去年的‘大专’分数线,县一才同意你插班。”

      ³ÂÇìµÍ×ÅÍ·£¬ÓïÆøìþìý¶ø´ì°Ü¡£

      他是着急呢,觉得自己没有办好这件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9 02: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