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042:夏家金凤凰

      42:夏家金凤凰

      9月旬,一年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不用参加秋收的大学生,更是生活在象牙塔里。

      位于西三环的京城师范学院,听名字总容易被一些人和“京城师范大学”混淆,师范学院是比不上师范大学的,但它也是首都市属的一类本科院校,以安庆县的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也需要挤破脑袋才能考上的学校。

      大河村的夏子毓和知青王建华,考上的就是师范学院。

      一对恋人双双被同一所大学录取,这是十分动人的爱情故事了,至少在夏子毓的寝室里,每天熄灯后躺在床铺上,室友们调戏最多的,就是和王建华公然出双入对的夏子毓。

      夏子毓的室友们调侃说是“夏子毓家的老王”,王建华25岁才考上大学,年纪的确偏大。

      不过王建华长得高大帅气,和鹅蛋脸的夏子毓看上去很般配,夏子毓的室友是羡慕眼红的。

      虽然从家里拿了不少钱,夏子毓的吃穿用度依旧十分简朴,她坚信王建华是一直潜力股,女人要投资潜力股,可不就是要付出吗?

      王建华是下乡的知青,他家里的情况很复杂,夏子毓要花钱的地方多着。

      她朴朴素素的,学习也努力认真,长得端庄大方,才入学半个月,就在班里混了个好人缘,哪怕在老师那里也有了印象。初上大学,夏子毓对周遭一切都感觉新鲜,她为了考上大学流过的汗水都有了回报,和王建华的感情也处于良性进展……如果没有老家的糟心事,夏子毓会更舒服。

      她刚到学校的时候,就接到家里的电报,说堂妹夏晓兰迫于流言压力撞墙【创建和谐家园】,不过人没死成。

      时隔半个月,夏子毓又受到一封电报,这封电报简短的十几个字,信息量却很大。

      “刘芬离婚,母女搬走,张二赖【创建和谐家园】被抓。”

      电报是按字数算钱的,夏子毓知道她爸妈哪怕现在赚到点钱了,也舍不得花钱。夏子毓拿到电话心情顿时就不好了。

      她二婶是啥样的人?

      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活脱脱的受气包,因为不能给二叔生儿子,二叔说往东,二婶不敢往西的人,居然敢提离婚?肯定不是她二叔提的,要不电报里不会只写‘刘芬’的名字,这是强调提离婚的主动方。

      看来夏晓兰撞墙那件事,引发了家里积蓄已久的矛盾。

      夏子毓虽然不喜欢夏晓兰,还真没想过要让她死。反正她和夏晓兰的人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她自然能以“成功者”的姿态去大度。但她还是很不满,不满什么呢,不满意她那执行力很低的父母!

      说的那么简单,交待的那么清楚,都能让事情脱离掌控?

      张二赖【创建和谐家园】被抓,刘芬离婚,母女俩搬出了夏家,那她还怎么把夏晓兰的命运牢牢掌控在手?夏晓兰母女俩肯定搬去七井村了,刘芬的娘家人丁单薄,有个妹妹嫁了人来往不多,倒是唯一的哥哥对夏晓兰母女看顾颇多。

      想到她们和刘勇一起混,夏子毓就放心很多。

      刘勇是个不成器的,刘芬更没有再嫁的资本,窝在乡下,坏了名声的夏晓兰成不了气候。

      女人有美貌可能会占一时的便宜,更重要还是得有脑子。

      夏子毓将电报丢掉,想到王建华上午的课是满的,政法系的老师爱拖堂,她就带着两个饭盒跑去食堂。

      在教室走廊处的小花坛里没等多久,她就看了王建华下课,和王建华熟悉的几个同学别提有多羡慕:

      “建华,你女朋友又帮你把饭打好了!”

      “建华,你俩感情也太好了吧?”

      “你这小子,不知道哪里来的好命……”

      夏子毓大大方方和他们打招呼,众人调笑几句也就走了。

      “我们下课晚,你一个人先吃就行,等我做什么?”

      王建华是典型的北方人,个头高,长得浓眉大眼的,是个五官端正的年轻男人,就是眉宇间总带着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距离感。

      夏子毓看着这个男人,眼神又温柔又欢喜,“也没等多久,再说我们是男女朋友,我不惦记你又惦记谁呢。”

      王建华无话可说。

      两人找了个花坛边坐下,夏子毓把手里饭盒递给他。

      王建华打开一看,大饭盒泾渭分明的,一半是白花花的大米饭,另一半是油汪汪的红烧肉。夏子毓打开她自己的饭盒,却是馒头配着炒的包菜。一份是学校食堂的高标准,老师都不见得舍得这么吃,另一份却是最差的伙食,馒头配炒包菜……就算是冷冷清清的王建华,也不由心一软。

      他和夏子毓开始于一场意外。

      他并不是想当负心汉,只是他不得不对夏子毓负责。

      一开始王建华十分不愿意,毕竟他喜欢的人是夏晓兰,可真和夏子毓在一起后,王建华石头做的心也慢慢被捂热。夏晓兰娇气,两人时常闹别扭还要王建华去哄。夏子毓却温柔懂事,不仅将他的生活打理的妥妥帖帖,对他的家人也关心备至。

      “你把肉都给我,自己又不吃。”

      王建华把饭盒里的红烧肉拨给夏子毓,夏子毓不肯,端起自己的饭盒一边躲一边笑:“我就喜欢吃素。”

      80年代就没有几个人是真的喜欢吃素,大家都想着怎么多弄到肉食。

      夏子毓对他果然是一片真心。

      王建华很感动,“你要是不吃,我也不吃。”

      两个人僵持不下,夏子毓到底是夹了两块红烧肉吃。

      这是两个大学生情侣的恩爱日常。夏子毓根本不会提起收到的那封电报,大河村的事就让它留在大河村,这里是京城,她好不容易才离开了贫穷的农村,怎么会回去?

      她也不会在王建华面前提夏晓兰。

      蠢的女人总是揪着一些东西不放,你越是在意男人越是忘不了,现在是她日日陪在王建华身边,随着时间推移,自然会占据他的全部心神。

      夏晓兰?

      已经不堪为敌了。

      吃完饭,王建华仿佛想起什么一般,“我们寄去农场的钱,我爸他们收到了,子毓,你对我们王家有大恩。”

      夏子毓有几分羞涩,“那点钱也办不成大事,但可以让叔叔他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下。”

      夏子毓明明从夏家拿了500块到京城,吃穿用度却很朴素,就是因为她把钱全部寄给了王建华的家人,王建华下放到大河村当知青,他父母却在条件更恶劣的农场,王建华考上了京城师范学院,脱离了大河村,王家其他人返城的却没有动静。

      但王家早晚会返城的。

      夏子毓十分坚信这一点,她现在的付出,定然会有回报!

      043:拓展了新生意

      夏家金凤凰在象牙塔里,为了王建华掏心掏肺。

      夏家的‘破鞋’则骑着车穿行于商都的大街小巷,她在进城途换个方向,就可以先将胡永才定的鳝鱼送到市委招待所,剩下的再拿去农贸市场卖。

      这是第二次卖货给市委招待所,夏晓兰熟门熟路绕到后门。

      “同志,我找一下胡永才同志。”

      没过五分钟胡永才就跑出来,看起来急急忙忙的。

      “你今天来的够早,我还担心你赶不上。”

      胡永才往自行车箩筐里一看,夏晓兰的黄鳝都没卖过,掀开竹盖子,它们相互缠绕在一起,看上去很精神。胡永才大喜,“夏家妹子,这是你的运气,今天来的够早。黄鳝也别卸了,先跟我去黄河饭店那边,他们今天晚上有一个几十桌的餐会,你带来的这点货,保管一次性卖掉。”

      “啊?那可太感谢胡大哥了!”

      胡永才这是给她介绍人脉了。

      夏晓兰也没想到会这么快,还以为要多打几次交道,他才会松口。

      夏晓兰上辈子大学毕业接触到社会时,已经是十多年后的事了,社会风气已经有所不同。像胡永才这样的招待所采购,见惯了腐蚀他的“糖衣炮弹”,一条烟算什么?但是在83年,敢像夏晓兰这样大方送礼的很少见,两条烟一瓶酒,都够给人落实一个工作了。

      出手就是一条烟,夏晓兰这事儿办的太大方,胡永才回家后想来想去,收了东西就得帮忙把事办好。夏晓兰求得又不是啥大事儿,就像找到稳定的黄鳝买家。市委招待所的伙食标准是有规定的,和老资格的市委招待所不同,1975年开业黄河饭店却是一家涉外饭店。

      饭店主营粤菜和川菜,需要的鳝鱼可不少。

      这么说吧,来市委招待所的都是有权的,去黄河饭店的却是有钱的。

      一份鳝鱼煲能卖到10块,随便来一个爆炒鳝鱼丝都是6块,可比市委招待所有钱多了。

      胡永才就是简单给介绍了下黄河饭店的情况,黄河饭店就在原路,离市委招待所不远。胡永才领着夏晓兰过去,可能事先沟通过,采购的二话不说将夏晓兰的鳝鱼全部买下。

      57斤鳝鱼,给的价钱还是12元斤,夏晓兰带来的200个鸡蛋,人家也买了。

      这人和胡永才挺熟悉,虽然没有拍着胸脯说要像胡永才那样预订黄鳝,却也挺实在:

      “你以后有货了,先来这边问问,就说找朱放。”

      朱放人很傲气,能把他安排在黄河饭店上班,他家里关系也挺不错的。都是干采购的,他和市委招待所的胡永才是朋友,两人算是互通有无。胡永才昨天下班后来找他,问他黄河饭店要不要收黄鳝,他有了亲戚最近在卖这个。

      黄河饭店当然需要黄鳝,主营的就有粤菜,鳝鱼煲都不卖,那咋能算正宗。

      这点小事,他要是不办下来,在胡永才面前岂不是丢了面子?

      朱放没想的是,胡永才的亲戚……这么漂亮。

      和那些录像带上的港台女明星一样漂亮,朱放没想到现实也有这样的人物,刚才差点没在夏晓兰面前丢脸。

      “胡哥,她是你啥亲戚啊,以前咋没听你提起过?”

      得,又是一个被夏晓兰迷住的。

      朱放这人平时眼高于顶的,也有给他胡永才点烟赔笑的时候,胡永才啧啧称奇。

      “咋的,你小子对人家有意思?”

      朱放干咳两声,“可以交给朋友嘛。”

      胡永才想,现在到处都在严打,人家大闺女脑子发昏和你交啥朋友。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胡永才对夏晓兰了解的都不多,随口敷衍道:

      “你们打交道的时候多着呢,她这个生意怎么也要做到11月吧,你小子别欺负人家女同志,把握好尺度!”

      朱放家里有点小权,小伙子也是行情紧俏的未婚男青年,长得也不丑,万一真是夏晓兰的缘分呢,胡永才没把话说的太死。

      朱放一听这话,是有戏啊!

      夏晓兰肯定没结婚,结婚了胡永才会提醒他。

      他顿时懊恼不已,刚才不该端着架子,直接向她订下每天送多少斤黄鳝来黄河饭店,那不就天天能见面了吗?多好的相处机会!

      ……

      夏晓兰不知道,自己又刷了一把颜值的便利,黄鳝是不愁大买主了。

      她没想到今天会如此顺利将带来的货销售一空,来之前她身上有五十多,卖了黄鳝和鸡蛋,一共就有150元左右了。时间还早,夏晓兰骑着车直奔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再往城外走有一家榨油厂,夏晓兰不想空车返回七井村,想做一个顺道的生意,她想来想去,又反复琢磨乡下的市场,能从农民手里掏出钱的,只有能让他们赚钱的东西。

      安庆县有啥?

      最大的两个厂子,是农机厂和肉联厂。农机厂夏晓兰参合不进去,可因为有肉联厂的存在,安庆县周边的农民养猪的不少。没有哪家会奢侈到过年时留一整头猪,就算是自家请人宰杀,大部分肉都要卖掉,剩下点下水和边角料自家过年。更多的是直接将整头猪卖给安庆县肉联厂,养猪可能是农民在田地里刨食之外最大的经济来源。

      猪太瘦了卖不上价钱,农民会给猪育肥。

      刘家也养了两头猪,夏晓兰听见舅妈李凤梅说要买点油饼给猪吃,乡镇集市上买了两趟都没找到。夏晓兰听得心一动,就问她是什么样的油饼。

      ¡°Óͱý¾ÍÊÇÕ¥ÓͺóÊ£µÄÔü×Ò·ÏÁ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9 01: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