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把受伤的那条腿轻轻抬了起来,让郭湘拿了一张矮凳架起,解开刚才郭湘绑的绷带,双手按着自己的小腿,一用力,只听“咔嚓”一声,老人额头冒出一层冷汗。
“帮我重新绑上吧。”老人呼了口气,脸色越加发白,看来是疼得不轻。
“这就好了?”郭湘惊讶,轻轻用手按压刚才错位的部位,似乎没有摸到什么凸起的地方,这是接好了?
郭湘震惊,学医那么久她从来没有见过帮自己接骨的医生,这老人不简单啊,至少在接骨方面不比自己以前的导师差。
郭湘重新找了夹板把老人的小腿固定好,又从药柜里找了些消炎药给老人吃,他看了郭湘一眼,也没有反对,默默吃了下去。
第9章 纪大夫
做完这一切郭湘也有点累了,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
“刚才谢谢你了。你叫什么?”老人问郭湘。
“郭湘,湘南的湘。”郭湘说道。
“你不是我们村的吧,是哪家的客人吗?以前没见过你。”老人又问。
“我是顾振南家的……”郭湘解释,“刚进门的媳妇。”
“顾家?不是听说他家娶了个傻子吗?”老人看向郭湘,怎么看也不像傻子啊。
郭湘尴尬一笑,“以前脑子有点迷糊,这两天刚好起来。”
“以前学过医?”老人接着问。
“……不知道。”郭湘含糊回答,指了指脑袋,“我刚刚才醒过来,以前的事都记不清了。”
“失忆了?”老人皱起眉头。
“应该是吧。”郭湘点点头,“我只记得自己不是郭家亲生的,至于从哪儿来,家在哪儿,都不记得了。”
“我帮你看看。”老人伸出手。
郭湘一时没反应过来,怎么看?
“坐过来,手伸出来,我帮你把把脉。”老人说道。
郭湘扬眉,老人还会把脉?一般赤脚医生可不懂这个。
她把椅子拉近,老人从柜台里拿出一个脉枕示意她把手腕放上去,然后伸出手指放在她的脉搏上认真地诊起来。
郭湘很好奇,前世她是学西医的,中药虽然听说过可一点没接触,除了几个国家级名老中医,大部份中医医术都不好,所以后世相信中医的人不多,大多数人还是看西医。
老人很认真地给郭湘诊了脉,皱起眉头,似乎没问题啊,头部也没有淤滞,难道是受过什么【创建和谐家园】?
“从脉相上看身体没什么问题,就是不知道你以前是不是经历过什么打击,如果是,那就是心病,不好治。”老人摇头说道。
郭湘抿嘴,也不知道老人是真的没看出什么还是随口说的,当然自己身体没问题她是知道的,失忆只是自己胡说八道的,至于穿越这事自然是不能说出来的。
不过至少老人看出自己身体没问题,不像有些人没病也说成有病,从这一点看来老人还是有医德的。
“那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郭湘站起身。
老人点头,“今天谢谢你了。”
“举手之劳。”郭湘淡淡笑了笑往家走去。
走到家门口的时候王桂英正在大门口焦急地走来走去,看到郭湘回来急忙迎了上去,“怎么去了那么久,出什么事了吗?”
“没事。”郭湘心中一暖,婆婆这么关心自己还是挺感动的,“回来的时候遇到一个老人摔倒了我扶他回家,所以回来晚了。”
“原来是这样?”王桂英点头,看郭湘空着的手,诧异地问:“粮食没买?”
郭湘一拍额头,“呀哎忘了,应该是落在那个老人家里了。我马上去拿。”
“哪个老人?”王桂英紧张地问。
“是个大夫,住在村西头。”郭湘说道。
王桂英顿时松了口气,“那是纪大夫,名叫纪昌林,是我们村唯一的大夫。如果是他家那没事,他人好不会贪没我们的东西,今天太晚了,明天再去拿吧。”
“可是明早就没米下锅了。”郭湘说道。
“没事,以前也经常吃红薯,一餐没米死不了。”王桂英笑笑。今天太晚了,让郭湘一个女孩子出去她不放心,如果再出点什么事可怎么好。
“先回屋休息吧。”王桂英一边说着一边把院门栓上,“买了几斤粮食?”
“四块钱都花了,买了二十斤。”郭湘说道。
“怎么买那么多?”王桂英有点心疼。
“多买点这个月就能撑过去,总是要吃的。”郭湘笑道。
“多少钱一斤?”王桂英又问。
“两毛钱。”郭湘回答。
“哎呀,怎么这么贵?不是一毛六吗?”王桂英停下脚步。
“是,不过我忘了带粮票,所以卖得贵一些,村长是这样说的。”郭湘说道。
王桂英点头,“怪我,你走的时候也忘了提醒你要带粮票,家里还有些粮票。”
粮票都是顾振南从单位带回来的,乡下买粮食本来是不需要粮票的,可难免有时候要进城,进城吃饭都要用粮票,所以大家都默认有粮票粮食就便宜点,没粮票就贵一点。
顾振南在外省,粮票不能通用,他都是换好了全国粮票带回来的,比一般粮票更好用。
“没事,娘,粮票留着以后还有用。”郭湘安慰王桂英。
“对了,你说纪大夫摔跤了,严重吗?”王桂英问。
“挺严重的,腿都摔断了。”郭湘说道,“不过纪大夫挺厉害的,自己就把腿接好了,我看着都疼。”
“腿断了?”王桂英惊叫,“那明早我和你一起去看看,纪大夫医术高明,人也好,我们整个村看病都靠他,他收费不贵,有些家里实在没钱的他都不收诊费,是个好人!”
“是吗?”郭湘若有所思,看来自己没有看错。
但医术高不高明她就不知道了,毕竟这乡下就是感冒发烧一些小病,一般医生都能胜任,至于接骨,也许是祖传的,很多中医就是靠一门手艺吃一辈子。
第二天是周末,果儿不用上学,早上大家吃了红薯,王桂英和郭湘商量着一起去看看纪大夫,顺便把粮食拿回来。
到了纪大夫家他已经坐在大厅里,开着门,不过并没有人看病。
“纪大夫早,您吃早饭了吗?”王桂英问候纪昌林。
纪昌林摇头,“还没呢,腿不方便。”
“我听儿媳妇说了,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要不我帮您做早饭?”王桂英说道。
“那麻烦了。”纪昌林点头,也没有客气。
郭湘一看自行上,自己那二十斤粮食果然还在,便把粮食拿了下来。
“昨晚忘的吧?正好等会儿把粮食带走。”纪昌林看了郭湘一眼。
“嗯。”郭湘点头,看了看断了链条的自行车,“您这自行车链条断了,我帮您修修吧。”
“你会?”纪林昌好奇地打量郭湘。
“试试吧。”郭湘笑笑,把链条拆了下来。
一看断了的部分,链目插销都在,只是松动了所以脱了下来。
问了问纪昌林有没有工具,在工具箱里找了把锤子和螺丝刀,把链目和插销扣好,用螺丝刀顶在插销上,把两边的链目扣上用锤子把插销打进去,链条就接上了。
再把链条上到自行车轴上,一摇脚踏板,链条能正常工作,这就修好了。
纪昌林惊讶地看着郭湘,这女娃挺能干呀,又懂医术,看来不是普通人啊。
只可惜失了忆,不然也不能沦落到这个小地方来。
第10章 抢粮
另一边王桂英给纪昌林做了红薯饭,夹了几根泡菜当小菜,端来给他吃。
乡下人早餐一般也都是吃这些,纪昌林也没有说什么。
王桂英见没什么事就叫了郭湘一起回家。
要出门的时候纪昌林突然开口,“顾家大嫂,你看我这腿断了也不方便,我雇你家儿媳妇照顾我,我给工钱怎么样?”
“啊?”王桂英惊讶,有点为难地看向郭湘,她知道自己儿媳妇不会做家务,而且她一个年轻姑娘照顾一个老男人,不方便。
“我儿媳妇不会做饭,恐怕不行。”王桂英委婉地说道。
“不会做饭?”这次轮到纪昌林惊讶了,看郭湘那么能干,居然不会做饭?
郭湘脸一红,哂笑一声,“我的确不会做饭,以前脑子不好使。”郭湘指了指自己脑袋自我调侃。
“要不我来给您做?”王桂英说道,“纪大夫您是我们村的大夫,照顾您是应该的,不要工钱,您为我们看病怎么好意思要您的钱?”
纪昌林沉吟片刻,说道:“可我不喜欢欠人情。要不这样,你来给我做饭,你儿媳妇一块儿过来我教她医术,怎么样?”
教我医术?郭湘惊讶地看向纪大夫,他是看出什么来了吗?
王桂英却是一脸兴奋,“您说的是真的?”
以前很多人带着大礼过来想拜纪大夫为师都被他拒绝了,他居然肯收湘湘?这是湘湘的福气啊。
“我是个有恩必报的人,昨天她帮了我……”纪昌林说道,意思就是用医术来回报郭湘。
“那太好啦!”王桂英一口答应,她当然是求之不得。
纪大夫医术高明如果肯教儿媳妇那是最好不过的,而且村里就这么一个医生,纪大夫年纪大了,以后肯定会把卫生所交给儿媳妇,到时候儿媳妇成了医生,儿子又有工作,那以后的日子就更好了。
郭湘却有点不情愿,她可不想成为一个乡村医生,一辈子窝在这乡下。而且她和顾振南这婚迟早是要离的,她会离开这个村子,不可能在这久居。
王桂英却没有看出来,她欣喜地拉住郭湘,“湘湘,快,叫师父。”
纪昌林看出郭湘似乎有点不愿意,摆摆手说道:“先不着急叫,在这先学几个月,如果她有天赋再正式拜师,如果学不好,那就算了。”
“是,是,那是自然。”王桂英忙替郭湘应下来,一般学徒都要好几年呢,只是几个月的时间当然划算,再说她觉得儿媳妇那么聪明一定能学好,到时肯定能拜师成功。
郭湘本不想答应,可被纪昌林这么一说又有点不服气,自己什么水平?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能学不好?我就要让你看看我的本事,到时说不定你要拜我为师呢?
纪昌林见郭湘不服气的表情,不由笑了笑。
“那就这样说定了?!”王桂英很高兴,“湘湘在这跟您学医,我一日三餐过来给您做饭。”
纪昌林点头,又摇头,“要不别这么麻烦,你把我家的粮食带走,你做饭的时候顺便把我的也做了,我再给你十块钱,就当菜钱。”
“那怎么行,怎么能要您的钱?”王桂英连忙说道:“湘湘在您这学医,该我们孝敬您……”
不过家里也实在没钱买菜,王桂英很为难。
“那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不挑的,青菜萝卜都行。”纪昌林微笑。
“那……那多不好意思……”王桂英老脸一红,不过青菜自家倒是不缺,老人也吃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