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八零农村媳》-第3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楼梯暗处竟然传来喷嚏声,刘胜利停下脚步转回头看,刘彩霞更是吓得跳起来,“哥,里面有人,是不是坏人啊?”

      刘胜利眉头微皱,“谁在那边?”

      见状杨小娥哪里敢再留,一手提着香烟,一手拿衣服遮住半张脸便从暗处跑出去。

      “哎呀!真的是人,是小偷吧!”

      刘彩霞吓得花容失色,刘胜利几乎是在杨小娥跑出去时就迈步跟了上去,那小小的背影,咋个看都像是心心念念的人儿。

      可是跑出供销社,哪里有人影?

      刘彩霞也跟出来了,小脸惨白的抓着刘胜利,“哥,她手里拿着东西呢,估计是来供销社偷东西了,我们去报公安吧。”

      “先找到人再说。”

      “还找什么呀,那人一看就是小偷呀,只有小偷才躲在黑不溜秋的地方呀。”

      刘彩霞叽叽哇哇的说着,刘胜利已经迈步又追出去了。

      供销社外面两条路,一条通往市里,一条通往各乡村。

      刘胜利赌一次,那人八成往乡村那边跑了。

      刘胜利人虽然是个书生,可男人天生比女人腿长跑得快,杨小娥几乎是把腿都给跑断了,才暂时的避开了他。

      不过也只是暂时,想要安全躲过刘胜利,不然是刷点小聪明,不然就一股脑儿继续往家跑。

      但手里有香烟,今天事情没做完她是不回家的。

      眼看边上有个【创建和谐家园】岁的小男孩,杨小娥快速跑过去,接着从袋子里掏出一盒香烟递过去,“小弟弟,姐姐这个送给你,等会有个哥哥来,你能不能跟他说姐姐跑那边去了?”

      小男孩这会已经懂事了,虽然不晓得这烟是什么烟,但卖出去少说也是二三毛钱,于是点了点头。

      杨小娥闪身躲在边上的草丛里,果真二三分钟功夫刘胜利便追来了。

      他似乎也累坏了,停下来插着腰杆喘气,刘彩霞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哥,人呢?”

      刘胜利摇摇头,“没见着。”

      “不会吧,一个女生,咋个能跑这快?”

      这时候小男孩走上去,悻悻的问,“大哥哥,你是不是在找一个漂亮姐姐?”

      刘胜利一愣,“是啊,你知道她去哪了吗?”

      小男孩指着右边的小道,“漂亮姐姐往那边跑了。”

      刘胜利脸上露出笑,伸手摸了摸小男孩的脑袋瓜,接着迈步顺着小道跑过去。

      “哥,你等等我啊。”

      刘彩霞跺了跺脚,也跟了上去。

      等人跑没影了,杨小娥才闪身从草丛里走出来,笑眯眯的冲小男孩竖起了拇指,“合作愉快,再见!”

      正文 第六十九章老生意精

      时间被这么一耽误,杨小娥是不敢这时候去供销社了,只能找河西路二号人家。

      顺着半米宽的小道跑了四五分钟,刘胜利便觉得不对劲,刚才那小男孩手里咋个会有一包烟?又主动上前去跟他提供消息?

      完了!

      刘胜利及时刹车,懊恼的一拍脑门。

      第59节

      刘彩霞跟上来,见状便娇喘着气问,“哥,咋了?”

      “我们被她耍了。”

      “啊?”

      刘彩霞回味过来,便立即走过去拽着刘胜利的胳膊,“哥,这人太狡诈了,我们去报公安吧,让公安来处理。”

      刘胜利原地思忖了片刻,摇摇头,“不能报公安。”

      “偷东西了,咋个不报公安啊。”

      刘彩霞不明白大哥行为,见他返回走自己也跟上去,“哥,往家走的放下不是那边啊。

      “我上供销社。”

      刘胜利认定了逃跑的妹子就是杨小娥,既然出现在供销社,那她声东击西后肯定还会返回。

      这次,他一定守到她,然后问清楚为什么要躲着不让见,为什么跟校长说保密家庭住址。

      她不知,没有她的日子,自己真的好孤单,所有的心碎全与自己相伴,所有的快乐都与他无关,只有无尽的思念,在心中纠缠。

      甩开了刘胜利兄妹俩,杨小娥找到了河西路二号人家,十七包烟卖了六块八毛钱。真可惜,要不是跳出来个刘胜利来,今天这个烟最差也能卖九块钱。

      数着钱从那家人出来,正巧遇到供销社那老头从对面走过来。

      “咋样?小妹子,卖了吗?”老头先抬起手来笑眯眯的招呼。

      杨小娥点了下头,忍不住抱怨,“你真是太会做生意了。”

      “哎,夸张了,呵呵,小妹子,以后有烟了还往我这边卖呀。”

      杨小娥本来越过老头要走,听闻这句话她停下步子来,俏脸微严肃,“爷,瞧你这话,是当我这烟是来路不明的吗?”

      “我可没这么说,呵呵。”

      杨小娥是真有些气了,便将自己本意讲出来,“我这烟来路干净,无非是想卖了再买些毛线回家织东西再拿过来卖,仅此一次。”

      讲完了她便抬腿要走,却被老头给叫住,“等等,你说你想买毛线是不?”

      杨小娥望着他,点了点头,“没错。”

      “诶哟,那你可找着人了,我家儿媳就在供销社卖毛线,买别人的不如买她的,我介绍你去,平时六毛一尺,算你五毛。”

      老头的眼里虽然和善,但透着商人的精明,“我瞧你这样,也是没有布票吧?一般人买毛线都用布票换,很少拿钱的,因为贵。但有人介绍就不一样了,价格跟布票差不了多少。”

      当真是个老狐狸,一眼就说中她的痛点,杨小心底暗骂了声。

      行啊,你是个生意精,那我索性现学现卖。

      杨小娥目光闪烁一下,正色道:“五毛一尺还是太贵了,你瞧我手中就这点钱,还打算多买几个线色呢。我刚才想了一下,你的提议是好,但我做的是长期买卖啊,还不如拿一半的钱跟有布票但用不完的人家兑换,这样划算。再说,过两天织好了东西还得拿来城里摆摊卖,一个摊子得五毛钱一天吧,这都需要钱。”

      杨小娥说完了,便冲老头愁眉喟叹,“爷,今天多谢你的好意,我还是去问问谁家有多余布票吧,拿钱兑换。”

      老头看着离去的杨小娥背影哭笑不得,就她那点小聪明,能满得过经商多年的自己?

      老头适当的咳嗽了两声,“小妹子,你回来,我倒有个提议,你看能接受不?”

      杨小娥嘴角勾起得意的笑意,转过身时却换上愁眉的模样,“咋了?”

      “这样,毛线依旧是五毛钱一尺卖给你,但你织好了成品可以拿过来,我和儿媳妇都在供销社上班,你一个礼拜最多也就织七八件成品吧?到时我们铺子给你挪出一点位置,给你的东西摆着。咋样?这条件。”

      杨小娥微微颔首,若有所思的说:“这个嘛,好像也还可以接受,那好吧,咱就这么定了。”

      “好,小妹子爽快!但是,我还有一个要求。”

      杨小娥细眉微皱,“什么要求?”

      老头眸中闪过一丝精明,笑呵呵的道:“刚才你也说了,做的事长期买卖,那你今后拿的毛线只能在我儿媳那边。你看,这个能接受不?”

      杨小娥心底的谨慎松了些,脸上还带着笑眯眯的表情,“这个好办呀,只要你儿媳那边毛线质量过关,我当然没问题。”

      “质量肯定没问题。”

      “好,那我们现在就去拿毛线吧。”

      这么一碰撞,老头还觉得跟杨小娥产生共鸣,讲出很多关于织毛线成品的市场价格,回到供销社买毛线那会,又拿出铺子里的花生瓜子招待,倒是非常热情。

      下午两点钟了,杨小娥也该走了。

      老头还有些依依不舍的,邀请没事上县城串门,杨小娥只当是听了客套话,挎着打包好的毛线便走了。

      供销社边上有排房子是卖肉的,这年代越肥的肉越受欢迎,瘦肉几乎没人愿买,她来的不是时候,走了一圈只看到瘦肉和一些头蹄下水。

      头蹄下水在这年代到哪都不太受欢迎,价格很低,杨小娥略一思忖,决定花一块钱买一斤瘦多肥少的肉,余下的一块再加上买毛线剩下的钱,买了十斤猪蹄和猪头肉。

      只是这些东西加起来得有十多斤,怎么带回家呢却是个问题。

      正文 第七十章村里老好人

      杨小娥正发愁呢,忽然眼前一亮,前面缓缓驶过来的牛车,赶车的那人好像是村里的,名字忘了,只记得大家都喊他钟先生。

      钟先生二十几年前是位老师,可惜某些原因被当做改造的对象,后来遭到毁灭性打击,一只腿跟一只胳膊在那时候骨折了,之后没再好过。

      因为残废了,钟先生婆娘跟着下乡知青跑了,留下年幼的女娃给他抚养。

      二十多年过去,女娃长大成人,不久前嫁到县城享福了,为让钟先生方便去探望,女儿给他买了牛车。

      这会看他从县城那边赶车,应该才去看完女儿返家。

      第60节

      杨小娥提着大兜小兜在路边等着,正想着要怎么打招呼让捎一节,那边钟先生见到是杨家丫头,便拉住牛绳子喊停。

      村里传的什么钟先生也不是没听过,但他不信,一心想上大学的孩子能坏到哪去?

      “钟先生,我是杨家的孙女,我……”

      杨小娥还没讲完呢,钟先生便拍了拍边上的位置,桑老干涩的嗓音说道:“上来吧。”

      杨小娥俏脸难掩喜色,把手里的东西一一往牛车上搬,随即抓着车把爬了上去。

      望着一兜一兜东西,钟先生以为杨小娥是从学校那边搬来的,问道:“小娥,你这是……不打算上学了吗?”

      杨小娥面带微笑,却难掩眼底的酸涩,“暂时不读了。”

      钟先生脸上浮过绝望,“哎,你学习那般好,可惜了,看来咱建设村想出个大学生,还得几年之后了。”

      杨小娥轻轻点头。

      钟先生喉咙传出哽咽声,握着牛车绳子的手捏着紧紧的,“哎,作孽啊,作孽啊,好好的读书料,却摊上这样的家庭。”

      钟先生是接受过教育的,思想观念比村里那些人要高些,只觉杨小娥嫁到张家这辈子是废了的。

      当初村里人传出张红军要杨家拿人抵押债时,钟先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考虑过拿出钱给杨家暂时还上,让杨小娥继续念书。

      且料那几天赶上女儿生娃,难产,从县卫生所转到三十公里远的市里剖腹,钟先生这辈子存的四百块都拿去给女儿了。

      看着钟先生为自己叹息,杨小娥心生感动,眼泪在眼圈转,但事情已过去这些天,现在她已经想通了。

      等钟先生叹息够了,她脸上带着积极向上的表情,“钟先生,其实我办了休学,等时机成熟了,家人允许了,还是会上的。我爹在世时希望我考上大学,这也是我的愿望,以后都不会更改的。”

      闻言钟先生这才露出欣慰的神情,“那就好,那就好,但也不能耽误太久学习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7: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