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8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老太太一番话说的合情合理,巧莲咋地也没看出什么破绽来,难道,老娘真的是良心发现了?

      别说,这一年老娘真的跟转了性差不多,比以前对她们姐妹真是好太多了。

      得,别管老太太是真的来伺候月子,还是在大哥家里住不下去了过来散心,好歹有个人陪着她,多少能搭把手帮帮忙,她这个月子也容易些。

      “那大哥大嫂没说啥?”巧莲比较担心的,是大哥不乐意。

      老太太在陈家,不管咋地还能帮着干些活,如今老太太过来住,给闺女帮忙伺候月子,大哥大嫂能高兴么?

      老太太撇嘴,“腿长在我身上,我爱去哪里还用他们管?我是在他家养老,又不是给他们当奴才呢。

      不在家正好还不吃他家的粮食,他有什么好不乐意的?没事儿,你大哥那边我说了。

      你大哥也说,维扬不在家,你带着俩孩子不容易,让我过来帮你一阵子。你大嫂?她就知道满街逛游串门子,我才懒得搭理她。”

      提起大儿媳妇,老太太就没个好语气,这个媳妇要不是从小养着的,她还真是看不上。

      巧莲一听,这话也对,当初虽然定了老太太在大哥家养老,可谁也没说不许老太太去别人家住,这事儿大哥大嫂还真是管不着。

      想到这,巧莲就笑了,“娘,您能过来那自然是最好不过,我这还愁着呢,等我生了孩子可咋办?

      要是有您在这住着,那我可就放心了。娘,您尽管安心住下,家里什么都不缺,保管您吃饱穿暖了。”

      不管过去母女关系多么僵,这一年来巧莲看到了老太太在试图缓和关系,尤其是今天,老太太的出现让巧莲惊讶之余也感到几分暖心。

      终归是亲母女,既然亲娘都能放下身段过来了,她这个当闺女的,断然没有把亲娘往外撵的道理。

      再说了,人家是来帮忙的,也不是来找麻烦,她可没有理由往外赶人。

      有些事情只要想开了,心境就会不一样,巧莲此刻对母亲也生了些感激之情,故而态度越发亲近。

      这种亲近,跟以前装出来的不同,是真心的想要跟母亲拉近关系。

      张文广就是负责把老太太送到曲家,既然送过来,他也就没什么事情了,于是把手里的包袱往炕上一放。

      “娘,二妹妹,家里要没啥事的话,那我就先回去了,明天就得上山干活开锯,我还得回去预备预备呢。”

      张文广每年都要进山去采伐,大概都是这个时候开始,直到年前,忙一个半月,挣了钱过年。

      “行,姐夫那你就回去吧,这大冷天的还麻烦你跑一趟,路上滑,姐夫当心点儿。”

      巧莲也知道张文广有事情忙,故而就没留他,只跟着出去送送。

      出了屋门,张文广低声说了句,“二妹妹放心,娘过来不是别的缘故。

      大哥对咱娘还不错,没有苛待,我听你姐和咱娘说话,的确就是不放心你。

      你姐也忙,没法总来,所以娘就说要来陪你了。”

      第159章 缓和关系

      张文广说这话,无非是想让巧莲安心,陈家老太太不是跟陈民生闹翻了才过来。

      巧莲自然明白这话里的意思,于是点头笑笑,“嗯,我知道了,谢谢姐夫。

      姐夫回去跟大姐说一声,我这边一切都挺好的,娘在我这儿也不会有事,让大姐放心。”

      张文广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径直出了曲家的院子,赶着马爬犁走了。

      巧莲看着张文广走远了,这才转身回屋,进屋就见到老太太已经脱了大棉袄,下地帮着扒苞米粒去了。

      “娘,这点儿活我就干了,您还是歇着吧,大冷天顶风冒雪的过来,怕是呛了一肚子凉风呢,在炕上暖和暖和。”

      老太太身子骨不算太硬朗,巧莲怕冻着她再生病了。

      “没事儿,不冷,你这屋里烧的暖和,比你大哥家暖和多了,嘉康佳媛俩娃都知道干活呢,我闲着在炕上难受。”

      老太太倒是没在乎,拿起苞米棒子放到苞米擦子上头,擦出一道一道的缺口。

      嘉康佳媛就捡了已经擦出缺口的苞米棒子,两根放一起搓动,苞米粒便掉下来了。

      “你家今年的粮食不错啊,我看着苞米长的挺好,一看就知道,你这是用心侍弄了。

      挺好,打这些粮食除了交一部分公粮之外,剩下的也够你们娘三个吃了,再加上有维扬的津贴,日子能好过些,挺好的。”

      老太太虽然有心跟闺女缓和关系,可实际上俩人也没有多少话题可聊,只能随便找点儿事情开头。

      “是啊,这边的地,比石家沟的强多了,别看只有八亩,比那边十亩地出来的还多呢,这边真挺好的,我倒是挺庆幸搬过来了呢。”

      巧莲也到木头槽子跟前坐下,手里捡了两根苞米棒子搓着,提起今年秋天的收成,巧莲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我怎么看着你走道儿的模样,好像是孩子要入盆了呢?你不是才怀孕八个月么?这么早就入盆,这是快要生了?”

      老太太生过好几个孩子,自然经验十足,一眼就看出来,巧莲的状态似乎不太一样。

      “嗯,这两天腰酸,肚子也有些坠坠的难受,谁知道是不是要生了?

      我倒是盼着生,这样揣着太遭罪,可一想着才八个月,又有些担心,万一不足月孩子不好养活可咋办?”

      这几天巧莲就处在纠结之中,她这肚子太大了,现在走动一下都嫌费事,晚间睡觉翻身都特别难。

      哪怕她从怀孕之后一直都注意营养,这些日子,腿脚都有些肿了,手也有些胀乎乎的,要是再这么下去一两个月,她真能被折磨疯了。

      可要是现在让她就生吧,她更担心,孩子才八个月,生出来就是早产。

      如今这年月条件太简陋了,别说是卫生所,就连医院里也没有太好的医疗条件,什么保温箱之类的那是想都别想。

      万一孩子早产出来很弱,估计就是扔的份儿了,所以巧莲有时候就在想,宁可她遭罪,也不能让孩子出来受苦。

      听见巧莲的话,老太太也是忍不住叹气,“唉,也不知道你是什么命,这咋一怀就是俩呢?

      别人怀一个吧,还没多么辛苦,可你看看你这肚子多大?这脸色也不怎么好,灰呛呛的,可真是愁的慌。”

      巧莲摸了摸自己的脸,她也注意到自己脸色难看了,可是有什么办法?

      肚子里可能是俩娃,需要的营养自然就多,她就是再能吃,想要供上俩娃的需要也是很困难。

      吃的营养不跟趟儿,可不就得用自身的血脉去供养么?“等着生了好好养一养,应该能养回来。”巧莲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对了,孩子要用的东西你预备齐了没有啊?你要是没预备够,趁着我在这儿,赶紧帮你做几样儿。

      你这要是没有布,我回去给你拿些旧衣裳来?”老太太突然想到这一层,忙问道。

      “做了,都做了,照着两个孩子做的,娘,你来看看,我觉得应该差不多够了。”

      巧莲站起来去炕上,从柜子里翻找出两个大包袱来,里头都是她给孩子预备的东西。

      老太太也扔下手里的苞米棒子,来到炕上,翻看着巧莲预备的东西。

      “这咋都是新布啊?这得多浪费?你早说给你预备点儿旧衣服多好?”

      老太太知道,当初闺女两手空空过来,家里肯定没有旧衣裳,可是见着闺女都是用新布给孩子做尿垫子尿布,又觉得闺女这也太不会过日子了。

      “娘,这些都是减价布,当时买回来的时候就是布头,有的破了个窟窿,有的上头弄的挺埋汰。

      我都是一块一块拼起来,又洗了好几回才做的,不贵,都是论斤称。

      正好那回去县城赶上了,就多买了点儿,你看洗干净了这不也挺好么?小孩子用正合适。”巧莲又拿出糊弄巧娟那套话来糊弄老太太。

      老太太听了点点头,“嗯,你知道过日子就好,我就怕你手里有几个钱儿不知道省惜胡乱花。

      维扬在外面不容易,拼了命才挣了那点儿津贴回来,你可别胡花了。”老太太不放心的叮嘱了几句。

      娘俩现在,倒有点儿母女的意思了,老太太随便唠叨几句,巧莲也是随口应声。

      俩人翻看着包袱里的小衣服小被子,数着算着,就算是俩娃,也应该够用了。

      等着全都翻看完毕,巧莲又把东西全都包起来,塞进柜子里去。“时候不早了,娘,你在炕上坐着吧。

      我去做点儿饭,晚上咱吃饺子行么?娘还是头一回来我这儿住呢,正好家里还有块儿肉,我捏点儿饺子咱四个人吃,白菜馅儿的?”

      “我没想到娘能来陪我,还寻思着月子里没人伺候呢,所以就打算包点儿饺子搁外头冻上。

      到时候让佳媛生火煮了饺子,好歹也能糊弄着吃饱了。”巧莲怕老太太说她败家,忙解释了一句。

      老太太叹口气,“你啊,也是要强惯了,你就跟我张回嘴,我还能不答应?

      行了,过去的事情咱娘俩谁也不再提了,这回我留下来,好好伺候你月子。

      大冬天的,可千万不能落下什么毛病,那可是一辈子,等老了都找上。”老太太这是真心实意要跟闺女挽回关系,不然不会这么说。

      “嗯,那就谢谢娘了。”巧莲忽然有些高兴,或许,这也是好的开始,对么?

      第160章 一起包饺子

      ÇÉÁ«ËäÈ»Éí×Ó±¿ÖØ£¬¿É¸É»îÒÀ¾ÉͦÂéÀû£¬²Ë¶Õ·ÅÔÚ¹øÌ¨ÉÏ£¬×Ô¼º×ø×ŵÊ×Ó£¬¶£¶£µ±µ±µÄÒ»¶Ù¶ç£¬²»¶àʱ¾Í°ÑÈ⻹Óв˶¼¶çºÃÁË¡£

      那头老太太也没闲着,问了巧莲面在什么地方,下地动手去舀了面和面。

      ¡°ßÏ£¬Äã¼ÒÕâÃæ¿ÉÊÇͦ°×°¡£¬ÕâÊÇ´ÓÍâÃæÂò»ØÀ´µÄ£¿¡±

      老太太从面口袋里舀出白面来,发现这白面可比他们平常见着的白多了,于是随口问了句。

      “嗯,这是从县里粮店买回来的,我家今年没种春麦子,自家没有白面。

      也没买太多,就那些,娘难得过来,咱今天就包纯白面的,要是我平常,都往里头掺荞麦面。”

      白面是巧莲从系统里兑换来的,当时还特意换的那种粗麦粉,里面带着些麦麸那种,可即便这样,也比这年月的好。

      巧莲也没办法,这是她能找到的最接近这年月的白面了。

      老太太一听巧莲的话,心里格外熨帖,也就不管白面是怎么来的了,舀了两瓢面出来,然后加水和面,和出来面团找盖帘盖上放在炕上醒着。

      正好那边巧莲也剁好了肉馅跟菜馅儿,加了各种调料调味搅拌均匀,然后就在屋里炕上放了面板。

      老太太盘腿坐在炕上,巧莲拿了个凳子坐着,娘俩面对面开始包饺子。

      巧莲把醒的差不多的面团拿出来,揉搓成长条,直接拿刀就切出来均匀的剂子。

      可那头的老太太看了,却是皱了皱眉头。“以前在家的时候,不是教你用手揪剂子么?这怎么都忘了?还用刀切呢?”

      巧莲一听这话想起来,自家这位老娘可是最讲究的一个人,包饺子的剂子必须用手揪。

      而且要揪的大小均匀,一个挨一个排成几行,看着既规矩又好看。

      这也不怪老太太,关键在这个年月里,包饺子那可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除了逢年过节之外,谁家舍得包饺子?

      所以这包饺子更带有一种仪式感,必须讲规矩才行。老太太那一套做派,就是陈家的规矩。

      “娘,您也不想想,以前在家包饺子,有您揪剂子,我嫂子她们擀皮包,一家子好几个人忙活,自然干的快。

      可我家就我自己一个人连擀带包,要是用手揪剂子还要摆齐整,那这一顿饺子要包到什么时候去?

      我这也是没辙,慢慢就练着用刀切了,这样快啊。”巧莲随便想了个借口搪塞道。

      老太太一想也是,巧莲一个人包饺子,要是再像自己这么讲究,真是要包到半夜去了。

      “嗯,等着过几年佳媛大了,让她帮你就好了,你好像也就是十来岁,烧火做饭的这些活就全都会了。

      那时候你就能干,这些年历练出来更麻利了。”老太太难得夸了巧莲两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1 19: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