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8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就算是民安民丰要去上班,也不用分家啊,这多好的事情,家里有地有房,还有人上班挣钱,这好日子就在眼前,分家干什么?”

      陈老太太叹口气,“孩子都大了,有主意,不能再捆一起过日子了,他们要分,那就分吧,分开了也还是陈家人。”

      当着外人,老太太能说啥?能说家里闹腾了小半年?老太太这么要脸面的人,自然不肯实说,只含混两句遮掩过去。

      韩书记一看这情形,知道分家不可避免了,于是叹口气,“得,既然你们已经定了,我再劝也没用。

      可有一样啊,民安民丰去上班了,户口就得起走,以后村子里的地可就没有你们的份儿了。

      咱这是刚分完地,暂时不能再动,下一回要是国家有政策重新分地,你家的地可就得照着实际人口重新分了,这个你们想清楚。”

      丑话要说在前头,别以后乡里往回收地了,陈家再闹腾。

      “嗯,这个都知道了,咱不能跟国家政策对抗,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那边,陈家三兄弟赶忙点头答应。

      韩书记一看,分家已经成定局,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于是照着陈姜氏的要求,提笔写了分家的文书。

      上头除了银元宝银元这些没提,其他的有关房子、地、钱,都做了分派,另外也写明了关于养老方面的约定,每一样都没落下。

      文书写完,众人都在文书上签了字按了手印儿,就连巧娟和巧莲,也在老太太和韩书记的要求下,在见证人这上头签了名字按手印。

      老太太的意思很明显,如果陈家三兄弟以后敢不养老,就让巧娟巧莲姐妹出头帮忙讨公道。

      巧莲本来是不愿意掺和这些事,可架不住大家伙都劝,当着老韩书记和民政上的同志,巧莲又不好跟亲娘闹僵,没办法硬着头皮签字。

      文书一式四份,一份老太太留着,一份陈民生三兄弟保管,还有一份乡里留档案,最后一份交给了巧娟保管。

      免得有人保管不善弄丢了或是弄坏了,以后真有什么【创建和谐家园】不好办。

      就此,陈家算是正式分家了,往后老太太也不是当家人,只放心养老,其他事情一概不用操心。

      第155章 韩书记的邀请

      虽然中间有点儿小风波,可陈家还是顺利的分了家。

      正好这时候王氏几个也把中午饭都做出来了,于是留了韩书记和民政的同志在陈家吃了顿午饭,大家伙热热闹闹的倒也算乐呵。

      “维扬媳妇,你这得什么时候生孩子啊?我原本还打算找你到乡里来,趁着入冬农闲的时候,给大家伙讲讲课呢。

      可你这模样看着有点儿吓人啊,可不敢让你折腾了。”老韩书记看着巧莲,很是遗憾的说道。

      如果说现在乡镇基层最缺什么,那就是有文化的干部,尤其是有文化能写会算的女干部,简直是少之又少。

      毕竟旧社会的时候,女人不受重视,很少有女人读书,如今想要找几个女干部出来,真的是很难。

      就像大营乡,别说是几个村的妇女组长了,就连乡里的妇女主任都一直空缺着没人呢。

      有时候上面下来文件,或者乡里谁家有个婆媳【创建和谐家园】,没办法就只好让民政助理过去。

      可民政助理是男人啊,有些事情处理起来就太不方便了。

      之前韩书记知道巧莲在营匡子的时候当过妇女组长,就动心思想让巧莲进村部工作,但是被巧莲拒绝了。

      如今这上面的各种文件总是往下发,有关妇女解放婚姻自由,还有一些普及妇女卫生健康知识的东西,乡里积压了好多。

      韩书记这个犯愁啊,就想着找个识字又能干的妇女主任。

      巧莲认字,以前就当过妇女组长,而且还是军嫂,各方面的条件都合格,韩书记考虑了很久,觉得巧莲是最适合的人选。

      可是巧莲怀孕了,而且外头都说怀的是一对儿,听说肚子挺大,老韩书记哪里敢在这时候请巧莲出来工作?

      尤其是今天见面,确确实实见到了巧莲的肚子,韩书记也只好暂时打消念头。

      当然,韩书记还是不死心,想着等巧莲生了孩子之后,或许能有机会出来工作。他得提前打好招呼,到时候一定得把巧莲挖到乡政府来。

      韩书记的话出乎巧莲意料,巧莲愣了下,“大叔,我这差不多五个月了,离着生还得有些时候,要按正常算,应该是年根儿。

      不过我生嘉康佳媛的时候提前了一些日子,我约莫着,大概就是进了腊月左右吧。”

      巧莲不是这年月的女人,也没觉得怀孕生孩子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故而没觉得如何,很坦然的应对。

      韩书记欣赏的就是巧莲这一份沉着和镇定,这年月的小媳妇们,大多数都上不了台面。

      一有点儿正经场合,不是吓的往后缩,就是羞答答的连话都不会说。

      就像王氏刘氏这些人,平常日子叽叽喳喳的行,真要是让她们到大场合上说话,一个个能吓的腿肚子转筋。

      可巧莲就不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场面,都那么镇定大方,能够镇住场子,这才是女干部必须有的气势。

      “嗯,那今年就算了吧,等明年,明年秋天,孩子也大一些了,到时候你把嘉康佳媛送学校去念书,你来乡里上班吧。

      咱乡里真缺你这样的人才,放心,亏不了你,不会比你在营匡子差的。”韩书记再次提出邀请。

      巧莲在营匡子的时候是妇女组长,不会比这个差,那就是比妇女组长级别还高了。

      听到这话,巧莲倒是满高兴,这是韩书记对她的认可,她也不能太不给韩书记面子。

      “行,韩大叔,那就听您的,明年秋天孩子大一些了,我可以背着参加工作。”

      明年秋天,孩子就七八个月了,背着出来完全可以。

      这年月里,有的女人生孩子三天就要下地干活呢,如今这年月的女人根本不叫女人,比男人都能干。

      巧莲自然不会这么糟践自己,她是一定要好好休养三个月再说。

      七八个月的孩子,抱出来完全没问题了,她也不能一直在家里围着孩子转。

      女人,总得有点儿自己的事业,再说了,韩书记再三邀请,巧莲也不好拒绝,索性就答应吧。

      听见巧莲答应了,老韩书记格外高兴,“好,好,那就等你来乡里上班了,放心,孩子到时候有办法帮你安置,乡里会考虑的。”

      巧莲跟韩书记这一番对话,可是把陈家众人都给听傻眼了,半天都弄不明白怎么回事。

      “咋?韩大叔这是想让二妹到乡里上班?”陈民生差点儿变成磕巴,好不容易把话说顺溜了。

      “二妹能行么?”陈家重男轻女,从来就不看重闺女,所以陈民生从心里就没想到巧莲能做什么事。

      倒是陈家老太太那边哼了一声,“你二妹妹怎么就不行?你忘了她多聪明了?

      当初你爹在家的时候教你们念书,她才多大?三四岁吧,你爹教的东西你们还记不住呢,她全都能背下来。”老太太难得提起来以前的事情。

      “那时候老二编筐、编笊篱,她往跟前儿看几眼,回头就能学着编出来,比老二编的还漂亮呢。

      咱家送人那些笊篱,不都是她编的?”提起闺女小时候的事情,老太太脸上的表情也有些复杂。

      家里几个闺女都挺聪明,二丫头尤其玲珑剔透。

      以前丈夫在的时候,没少夸二丫头聪明,时常感慨,假如二丫头是男孩,老陈家肯定能光宗耀祖飞黄腾达。

      可惜是个丫头,丫头就算再聪明,早晚也是别人家的,学的再多再好也没用。

      也正是因为这个,老太太和陈家三兄弟才越发不喜欢巧莲,更是对巧莲管教严厉,就是不想巧莲生出不该有的心思,以免再给家里招惹祸事。

      十来岁的女孩,正是性格定型时期,每天被母亲和哥哥打骂,动辄得咎。

      长此以往,自然就变得胆小懦弱畏畏缩缩,也就失去了小时候的灵气,再没有那么出色了。

      只是陈家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此时的巧莲早就换了芯子,换成了性情坚韧顽强的陈俏俏。

      原本的巧莲聪明能干,结合了陈俏俏的坚毅果敢,两个人的性格完美融合,才造就了今天这个精明泼辣有能力有本事的陈巧莲。

      “行啊,既然韩书记这么看重你,那就去乡里上班吧,这不也是为人民服务么?

      好好干,也给咱老陈家争争光。”儿子不争气,老太太现在也明白了,往后怕是还要指望闺女。

      第156章 中秋月圆

      陈家预备的饭菜,不管是味道还是菜色的精致,跟巧莲做的菜根本没法比。

      好在油水还算凑付,这年月能吃到点儿肉已经不错了,所以大家伙也没别的话。

      男人们聚在一起喝了点儿酒,女人们只随便吃些,没多长时间,众人吃饱喝足,韩书记和民政助理便起身告辞了。

      韩书记走了,巧娟和巧莲姐妹也没在陈家多呆,只陪着老太太聊了一阵子,姐妹俩也领着孩子从陈家出来。

      巧娟拿着那张分家的文书,就像捧了个烫手的山芋,愁眉苦脸的模样。

      “今天要是你姐夫在跟前儿就好了,这份文书他能替我挡了不让我拿,你说这要是你姐夫看见了,不得说我啊?”

      张文广也嘱咐过巧娟,别掺和娘家的事情。

      结果可倒好,她不但拿了老太太给的东西,还带着分家的文书回去了,孩子爹知道,肯定要说她。

      巧莲闻言也忍不住叹口气,“姐,这事儿咱娘肯定是早就算计好的,你不来也不行。

      咱娘啊,她是怕儿子媳妇靠不住,现在开始拉拢咱们了,万一以后有点儿啥事情,还有咱俩给她兜着底呢。”

      现在巧莲才知道,一家子里头谁最精明?就是她们的亲娘。

      陈老太太可真不是一般人,这一手玩的溜啊,瞧今天分家,分的多圆满公平?不光是镇住了儿子媳妇,还拉拢了闺女。

      别看是分了家,以后老太太不用管事了,可是她手里有钱有东西,不怕儿子对她不好。

      而且老太太现在转变了对闺女的态度,今天还分给闺女了东西,这是摆明了拉拢闺女呢。

      要是以后儿子媳妇对她不好,老太太还有闺女可以依靠。

      瞧瞧人家,这才叫高明啊,巧莲自以为够聪明,可是跟自家老娘比起来,段位还是差了一截儿。

      “二妹,咱娘今天说的那些话,你信么?”巧娟忽然问了这么一句。

      巧莲愣了下,才明白过来姐姐说的是什么,不由得苦笑。

      “姐,不管咱娘说的是真是假,这些年都过去了,该吃的苦咱都吃了,该受的罪咱也受了,如今再想还有什么用?”

      巧莲对老太太的话,持怀疑态度,就算她们姐妹俩出嫁早都情有可原,那三妹巧云呢?

      陈家搬大营来,在这边有张家照看,日子也不是过不下去,巧云不还是十五就出嫁了么?一样也没嫁妆呢。

      就算老太太说的都是真话,那也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老太太重男轻女还贪财。

      当然,这也不是陈家特有,别说这个年月,就算是巧莲前世,重男轻女卖闺女的事情也时有耳闻,巧莲并不会觉得稀奇,只是难过自己摊上这样的娘家而已。

      其实,巧莲觉得,老太太走的最正确一步,是趁着营匡子还没解放,就搬到了大营来。

      不然的话,以陈家的情况,划分成分的时候,富农是保准儿,搞不好都能划个地主呢。要真是那样,可就连儿女都坑了。

      “行了,过去那些破事情别想,想了只会让自己难过。

      姐,咱现在就是往前看,前面有的是好日子好生活在等着咱呢,何必纠结这些?至于咱娘,得空的时候就过来看一看,没时间就算了。

      咱娘的本事,大嫂根本玩儿不过她,你就放心吧。”不是巧莲心肠硬,而是她深知老太太的手段。

      别看王氏成天咋咋呼呼,想要跟老太太斗,根本不可能,所以她们完全没必要担心。

      被巧莲这么一劝,巧娟心里也松快了些,“是,你说的对,我这是心乱了,想不到这么多。

      得了,也不用去想那些没用的,还是好好过日子算了。

      那边毕竟是亲娘,之前咱也没少照看,往后还一样就是了,谁叫咱是她亲闺女呢?”巧娟摇摇头,不再去想那些烦心的事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1 01: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