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间》-第7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周娇没发现他的小心思。这会被他一打岔,注意力全在他身上。这一晚,她到睡着了也没发现自己异常,看两个嫂子见她就笑,她也跟着笑,以为自己回来大家都高兴着。就这样,黑历史被蒙混过关了。多年后从她们嘴里听到乐不可支。

      周娇喂好奶,替孩子清洗干净换好尿布。将带回来的衣物全整理好放入衣柜。收拾完后,拿出笔记本,在上面补充。还有很多要等张国庆商量。

      想着想着有点困乏,收起纸笔,周娇挪到儿子边上闭上眼睛不一会睡着了。

      张国庆进来看到就是儿子睁着大眼睛四处转。周娇躺在那睡得脸红彤彤的,离手不远还有她的笔记。他看着周娇微皱眉,也不知道睡梦里她有什么事难以解决?

      张国庆逗逗儿子,靠在炕上翻开记事本。上边清楚地写着儿子满月准备不收礼,对的。愁菜色,有什么好愁的?按照大势就行。

      真要闹哄哄,他没好日子过了。要是按照他的心思,全家吃顿好的庆祝一下,带孩子去照相就可以。往前页翻开看看,都是些数字,代号。略微思考就知道这是他们家里拥有的财产。

      他连忙站起身,翻出口袋里的零钱票据。他常忘记如今一块钱的购买力。大姐一个暖屋不算礼物,光补贴就花了差不多十块钱。他记得上次去胖师傅那开席两桌,酒随便你喝,也不过十多块钱。在家里办酒席还麻烦点,真是形势逼人。

      张国庆领悟到他这么大手大脚,以后一个月工资还真养不成周娇母子俩。他真成吃软饭了!

      收拾好后。张国庆抱起孩子,对着他那张胖嘟嘟的小脸亲了几口,“儿子,爸爸一定不会让你吃窝窝头就咸菜。”

      正房卧室。张母吩咐好儿媳妇,回了屋里,就看到自家老头靠在炕头翘着二郎腿,哼着戏曲,见她进来瞄了一眼,笑呵呵地看着她。

      张母锤了捶肩膀,脱了鞋上炕,“都安排好了。我算是享到儿媳妇多的好处了。”

      “哈哈.高兴吧?我三兄弟就我们家儿媳妇最孝顺。不是吹的,连老二家的现在都是最好的。”

      张母朝他泼冷水,“那是我们老二如今吃上公家饭了。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她不笑着脸好好孝顺咱们。小五会帮她?”

      张爹放下腿,好奇地看看她,“挺明白的嘛。我高兴的是我们家小五和娇娇。今天可真给我长脸。哈哈今天暖屋酒他从头张罗到尾,谁家有这样的兄弟?俩亲家嘴里夸个不停。小五照顾他大姐,还不忘他二姐。样样周全。娇娇呢,比咱们闺女更贴心,你看看村里那几个老大哥谁不夸咱们娇娇?

      至于二媳妇,有娇娇在,只会更孝顺咱们。她上有大嫂,下有弟妹,看看都会知事。人啊就怕对比,你把她对着我兄弟家的儿媳妇看,是不是最好?你看如今她还会偷东西补贴娘家不?

      你呢,睁只眼闭一只眼。都是爹生娘养的,她自己吃饱不忘爹娘,说明这孩子心底好。实在看不过去,你就想想老二不是糊涂的。咱们老二什么性子?”

      张爹的这番话语轻言重,让张母心里安慰不少。也是,她不能对着大儿媳妇的能干贤惠比,也不能对比小儿媳妇乖巧贴心比。老二家的除了糟心娘家,还真不能算不好。如今也不四处串门,小闺女也收拾的干干净净。

      张爹见老伴想开了,乐呵呵地看着她。夫妻一辈子他还不了解自家媳妇?估计是五个亲家里头,她最厌烦老二他丈母娘,连带着一直对儿媳妇不喜。依他看,那孩子挺好的,机灵会看眼色,心地纯孝。配得上他家老二,唯一可惜识字不多。

      张爹从识字想到自家老大。跟着小儿子几天见多世面,他越发觉得老族长是有大智慧的。可惜他那脉子孙不争气,要是听老人话,何愁不旺?

      老大啊,就缺了凭。想到小五让老大去省城上夜校考凭考会计。他决定还是听小儿子的。他家小五年纪是小,可最会看人,最有本事。连他这当爹的都佩服。既然他都说有用,那一定有用。

      第257章 八卦

      村里广播里传来下工声音,张家两个儿媳妇已经整顿好晚饭。如今张家的伙食有所改善。玉米渣总算不见。盖好两处院子,家里的粗粮也就够全家撑到明年开春。

      原本张爹计划年前赶集备上些粗粮,再加上年底分到手的细粮换成粗粮。那样来年也不缺口粮。被张国庆这么时不时的一桌子好饭菜吃下来。好了,家里大人都没法下咽玉米渣,何况孩子们?

      张爹转眼想想家里几个孩子吃上供应粮,来年就没法分到口粮。如今手头宽松,立马买上不少细粮粗粮。

      现在张家仓库里除了购买的粮食,加上年底分到的口粮,堆积起来满满的。张国庆打的野猪等野物,把地窖里添得满满的。肉类不缺,家里肥油更不缺。张家如今做饭下锅不再强求能填肚子,逐步改善伙食。

      吃完晚饭。男人聚集在堂屋听留声机、听张爹讲古。女人们全跑到周娇那拉家常,做针线活。

      西厢房外客厅,一盏煤油灯点的通亮。麦苗两姐妹照看着炕上的平安,张母手上不停地纳鞋底,黄翠兰俩妯娌手上打着毛衣,说着赶集看到的东西。

      周娇无聊地坐在张母身边,看着她们忙碌,看了看双手,只觉地手痒痒的。她也有很多活要赶,实在受不了了。摸到房间拿出毛线。

      林菊花见到她偷偷瞄了眼婆婆,呵呵直笑,“闲的难受了吧?团毛线可以,打毛衣不行。再过几天你还怕没活干?”

      张母笑骂道,“傻。真傻。还怕没活干。团毛线吧!”

      周娇谢绝了麦苗要帮忙。拿了张椅子摆在自己跟前,乐滋滋地团着线。听着大嫂在那讲队里选拔。

      听闻张大伯家大儿子争会计位置,微微笑了笑。心里觉得没戏,还不如别上去,直接推荐萧大石,还落个人情。

      婆媳们在聊着家常,听到院子门口说话声,都停下相互看看。

      张母站起身,拍拍衣服,“是青山媳妇几个,看来知道娇娇回来找你们了。”说完,端起笸箩就要往外走。

      周娇还没等张母出去,赶紧拿起毛线往里屋藏。听声音来人不少,这些大小媳妇嘴不严,能少一事就少一事。

      张母见周娇收拾好,掀开门帘出去。

      黄翠兰俩人哈哈大笑,每次见周娇只要一来外人就藏东西,特别好玩。她们这小弟妹为人做事怕张扬,可大伙都有眼睛呢。

      青山媳妇带着一群女人进来,就听到她们笑声,“什么事这么高兴?我们在外头也不出来迎接。”

      “正高兴你们来了。快坐下,没凳子坐炕上。”林菊花拉着她坐下,招呼着大家。

      七八个小媳妇坐下后,叽叽咋咋一人一句。

      周娇忙着招呼她们,指了指桌子上的糖果和瓜子,“你们自己随意。今天怎么这么好全过来了?”

      “不是看你回来了吗?县城好玩吧?我算算你应该今天回来,明天他们男人上山,你待县城一定待不住。”叶子一脸得意的说道。

      周娇还真不知道明天要围。别说她,就连张国庆也不知道。她俩人还以为早就上山了。这可是过了好多天了。

      “厉害了。这都给你料到。你们过来怎么没带孩子?”

      旁边一个小媳妇听了,“孩子们太吵了。我们都没法说话。这会天黑了,刚好留在家。娇娇,你这几天不在家,可错过了不少事。”

      周娇笑眯眯地看着几人都在那说着村里的事情。这次来的都是靠北山住的。村子里面的那些人家发生的事情都是她们嘴里的乐子。这是有地域区别了。

      林菊花在和她身边的小媳妇说话。周娇认识她,和她前后成亲的王小花。真是不敢相信,这腼腆的小媳妇如今说起荤话脸也不带红的。

      青山媳妇凑近黄翠兰,低声问她,今天暖屋热闹不?看黄翠兰点头。羡慕地看了看她。没分家就是好,人情都不用自己张罗。

      大家说着说着,不约而同谈到村里妇女主任选拔。大伙都看向叶子。

      叶子不好意思地瞪了她们一眼,“可别乱说。我家男人说我不行。得先顾好家里,弄明白家里头事情。”

      “你男人能住的了你的主?谁不知道你男人最疼你。叶子,你给大伙说说你男人怎么疼你的?”一个媳妇说出话,惹得大伙哈哈大笑。

      “老没正经的。看我不撕了你这张破嘴。”

      周娇深怕她们接下去什么荤话都说,连忙转移话题,“秀娥,你家小叔子看中对象了没?”

      大伙都看着秀娥,等她说说她那小叔子的事。

      陈秀娥捧腹大笑,“上回这小子嫌人家姑娘胖。哎呦,我们一家人被他说的乐死了。他说怎么也要找个瘦的、不占炕的。这回看中了隔壁村的周小玲,两家说好了年底就成亲。我看我小叔子早就注意人家姑娘了,媒人一说,他就同意了。”

      “那姑娘行情挺好的,求娶人家可不少。你们家给了多少彩礼钱?”

      陈秀娥手指比比,“咱们张家村尤其北山脚的人家不缺媳妇。给了两百块彩礼钱。人家看中咱们这片院子。知道咱们这片邻里关系好。”

      大家都点点头赞同,大家都是姑娘家过来的。当初看亲主要还是家境,接着才是小伙子。相比那些土胚房、一大家子住在东西屋,她们这片院子大,住的宽敞,小两口一个厢房,还真不怕娶不到好媳妇。两百元的彩礼钱可不少,不用说村子里,就是县城里的姑娘也会嫁进来。

      周娇看她们说到彩礼钱,没吭声。她那八百彩礼是全县城数得着的。她恨不得大伙忘了这事。

      其实当初张老二娶妻能出五百彩礼。本来双方约好带回三百元,谁知道会失约呢。等张国庆结婚,她公公婆婆能按照八百元,一是看中她,二是周家周雪彩礼就伍佰元。

      张国庆私人添上两百元,事实上张家给的彩礼按照家里算只有六百元。比老二多给了一百块。

      想到周雪那伍佰元彩礼钱,周娇忍不住冷笑,一点也不为王家遭遇感到内疚,就凭着村长位置能出这么多彩礼,就不是好人。

      农村里靠着种地能有这么多积蓄?张家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张老二的伍佰块彩礼钱是张爹带着两个儿子忙农活、干私活赚的。

      听婆婆说当初家里钱不够除了大姐二姐偷偷补贴外,还借了钱才凑齐。眼看家里没钱,张国庆就疯了似的天天上山打野物卖钱,家里才有了积蓄。这么过了六七年,一家子齐心,才能够出的了八百块彩礼钱。上面两个哥哥嫂子不反对也是知道这家里最大的收入都是张国庆赚的。按照婆婆的说法,她家能在村子里数一数二,还真全靠小五。所以她就是再偏心也没人敢说什么。

      她真相信婆婆的说法。嫁入这个家后,粗算算不管大哥的瓦匠活,还是二哥的木工活,都不如张国庆的收入。早些年张国庆应该钱全给了家里,最近一两年留了私房钱,结婚后交给她的三百块,加上凑彩礼的二百。私人就有五百块就可以知道他到底赚了多少。

      叶子好奇地问她,“那出了二百彩礼,你公公婆婆手里还有多少?我看你家今年分了不少分红。”

      陈秀娥摇摇头,“我还真不知道。老两口应该有不少钱。这几年没什么开销的。我大姑姐又不要贴补夫家。家里小叔上学花得了多少钱。”

      一个小媳妇羡慕地看着她说,“你男人就两兄弟,家里有钱。你这日子算是好了。我男人有五兄弟,下面还有两个没成家,还得熬。”

      青山媳妇奇怪地看了看她,忍不住问她:“上回我听你婆婆说要把你们和老二全给分出去。等分了家了,还熬什么?下面的小叔子那是你公公婆婆的事情了。”

      “她提过了。她想让老二和我男人搬出去,没说给我们盖院子。我男人这段时间愁死了。前几天看了菊花和娇娇的院子,说最少要花一百块。真要分家,让他爹娘给些钱凑凑。这不,我就打算过来问问她们几个,这花了多少?眼看老人动心思了,还是识相点早点打算。”

      黄翠兰、林菊花全看向周娇。周娇笑笑,“我们都不大清楚,让他亲自问问小五他们多好。前段时间有几家已经约好一起盖院子。我大概估计一下不用花多少,就是需要人力。花钱最大就是瓦匠师傅,接着木工活还有买些瓦片。人力上,大青石、土胚和木料你们可以自己准备。假如你明年四五月开工盖房,那年前就要准备粮食。”

      “哈哈..还说不大清楚,这不是挺明白的嘛。你这么一说我就有数了。回头我婆婆说分家,该准备什么心底有谱了。”

      叶子在边上提醒她,“还有地基要早点批下来。别往村子里盖。听说有几户人家开始打听咱们这片地基了。”

      青山媳妇直点头,“听叶子的。真有不少老人看中这里。有田叔家的屋子都开缝了也不修,就等明年五月在我家前面盖院子。地基都批下来了。”

      “幸好有你们提醒。唉这当初没人愿意过来的北山脚,如今都盯上了。村子里不是挺好的嘛。”

      大伙打趣着,让她住村子里试试。女人在一起话题多,不一会就聊到赶集都卖了什么,赚了多少。谈论哪个集市人最多,鞋垫多卖了多少钱。

      周娇津津有味地听着她们八卦,发现原来还有很多可以赚到钱的。琢磨着是不是该出出主意做些头花,卖些红对联、窗花。让两个嫂嫂赚点零花钱。如今局势还可以赚钱,过了明年集市都不开了,那钱就不好赚了。年前三天两头的大小集市,也不显眼。在家里偷偷做好,大冬天的包的严严死死的也不怕以后有人翻老账。

      第258章 围猎

      张国庆一早起床,乐颠颠地跑到院子扫雪,就差亮开嗓子大声咱们老百姓,今儿真高兴。

      一想到等会就可以上山打,铁楸抡得飞快。

      今天除了上班的张国强,家里的男人都要上山带干粮,此时张母躺在被窝里,听到外面扫地声,就知道她家老儿子起床了。

      她连忙掀开被子,急匆匆地穿衣。

      张爹被她吵醒,“急啥,慢慢来。时间还早呢。”

      “你接着躺,我去找我老儿子了。”

      张爹坐起身,醒过神老儿子都起床该有五点了,跟着老伴起身。夫妻俩听到东西厢房开门声,都笑了笑。

      卧室里,周娇开始整理给张国庆带的干粮、衣物。虽然他说最多待两晚,可是以防万一,该带的还是要备齐。比如伤药、退热药这些有备无患。

      昨晚隔壁几家小媳妇在她这聊得太晚了,外边的情况,她两脚一抹黑,也不知道如今可不可以做点小买卖。

      张国庆一进来,就被周娇拉着往卧室里走。

      听完后,张国庆连连摇头。真要卖对联,他媳妇还不得累死。

      写大字就靠她一人,出本钱出大力,最后万一出了点问题,她还会内疚不已。他老丈人要是知道自己宝贝疙瘩,就为了这么一分钱的对联,写得手累,非得骂死他不可。

      张国庆看着她那双眼睛,还真不忍心拒绝,撇开视线,轻声说道:“娇娇,你的心意是好的。可人心难测。

      也许赚钱了,你告诫过了,可林菊花嘴不严说出口了呢?咱们能少一事就少一事。真要出问题,还是得咱们俩人出人出力又出钱,还讨不了好。”

      张国庆抱着她,小声说道:“他们手上有钱。大嫂在私底下存了不少钱。大姐那我听你的贴补,是对她感激。老大老二要是工作都安排了,我们就没必要张罗。人的贪心不能培养,也不能让人依靠我们。”

      说完抱着她坐到炕上,佯装苦恼地逗她,“娇娇,我成小白脸吃软饭了。我发现一个月工资都不够养媳妇儿子了。”

      “哈哈小白脸。还一个月工资养不活我和儿子?大姐说她厂里一个女工每个月二十多块,养活农村里的弟弟妹妹五口人。我看你每个月工资还会有多余。你可别跟我藏心眼,这次打算去逮值钱的动物。你要是受点伤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张国庆看着她越说越紧张,连忙安慰地拍拍她,“我不傻。好日子不过找罪受?我这次过去就是玩的。安全第一。就是打到值钱的也是大家分的。我心里有数。”

      周娇听完,点点头。她也不过是提一嘴。心里相信他知道轻重。见时间不早,推开他,指着桌上的东西,一一向他说明有什么作用。

      吃过早饭,听到喇叭里的通知,张爹他们带上【创建和谐家园】等打工具,背着竹篓会合张大伯和小叔两房人。

      除了坐月子的周娇,老张家三房全体人员出动,男女老少们浩浩荡荡地往村子晒场过去。

      晒场上,四周站满了老老少少,上山的男人全站到中间。老队长站在土堆上,前面放在锣鼓。

      大伙都在等着人到齐,鼓一响,开始上山。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5 11: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