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间》-第10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国庆笑眯眯地抱着孩子,他也不发表言论,遇到敏感话题就避到一边。客厅里三三两两年龄接近的男孩女孩们围在一起不会缺少话题。很明显他们已经有了上下级层次概念,父辈职位最高的子弟通常喜欢作总结。

      这些二代子弟的言论受环境影响,闲聊常关心政问题。他们平时看起来很清高,可性子直,一旦交好,那真是用生命交朋友。他们关系好到一定地步,就会很随性不分你我。要求对方办事也就是一句话,没办好他们之间就开口骂,不会拐弯抹角。平时已经参加工作的方飞几人一领到工资就会被大家拉到饭店搓一顿,常常到了月中口袋没有半毛钱。

      他们对于院里院外分得很清楚。院里大伙有意见打架打到头破血流,发誓老死不相往来,可只要对方在院外受到欺负就很自然团结起来帮着打架。

      时常大院内有小学生只要一说被别的大院欺负了,他随口一喊立即院里大大小小哥哥弟弟们一帮人上前带着人过去讨公道打架。有次还有六七岁的一群孩子跟着后面喊着揍丫的!

      张国庆自从和这些人接触,双方关系融洽后,每次见了他们来家里,都让他们自己倒茶,饿了自己张罗。他们如今来周家已经不客气了。要是遇到周孝正不在家,那更是犹如在自家里那样随便。

      到了饭点,他们也不回家几个人凑在一起摸对方口袋,见到陆续来人直接喊人跑到服务社拿鱼拿肉、搬酒坛。明知周娇已经准备好,可他们口袋几个钱就喜欢花完了,图的就是乐趣。喝过酒,饭也不吃,笑言留着肚子吃饺子。

      轰轰闹闹的到了礼堂汇聚时间点,留下一地狼藉也没人会收拾。大家举着军被遮着平安,随手关门簇拥到大礼堂。

      大礼堂焕然一新。巨大总统年画,墙上贴满红纸对联,挂上大小红灯笼,处处欢声笑语透着年味。除了前面几排位置留着给领导。后面各个年龄段相聚在一起,平时一言不合就上架的伙伴们今天也都欢声笑语。

      没看旁边不少父辈在观察着他们?军人教育孩子,绝大数直接就是用脚踢,众目睽睽之下要是挨训、挨打,谁的脸上也不好看。

      住在大院,张国庆就不止一次看到用鞭子抽孩子的军人。大院里的孩子们和父母感情比较疏远。父母忙于工作经常不在家,孩子们上下学就在大院内,生活有保姆照顾,没保姆的家庭一日三餐混食堂。他们只要孩子安全就行,彼此缺少沟通。孩子呢,生在50年前的有些成长途中没见过父亲一两次,哪里来的感情?

      这也是他和周娇一家人一回到大院受到瞩目的原因。如今大院里见到周娇的人,不管老少都戏称她周家宝贝疙瘩。前两天周娇清晨锻炼,还有五六岁的孩子跑过来喊她宝贝疙瘩姐姐。

      随着上面领导人入场,礼堂响起热烈掌声。开场白后,就是艺汇演。千遍一律的节目看得人们兴致大起,几位领导中场退出都毫无知觉。

      张国庆朝离开的老丈人笑笑微微点点头。这天他老丈人要下部队陪战士,丈母娘正月初一还要安排四处汇演。千家万户团圆的大年夜,他们一家人是没法守候一起吃饺子,迎接新年的钟声。

      东北张家村。此时此刻,孩子们盼望已久的大年夜终于来了。这天老二张国强一家全聚集在老院,陪张爹张母一起过年。

      两家人围着大桌子,依照往年习惯笑眯眯等张爹张母说几句话后开动。

      以往张爹会感叹几句今年一家人辛苦了,来年再接再厉。

      张母会夸夸自家儿媳妇们,鼓励来年多多添人丁、开春后努力干活,勤俭治家。

      张爹满面笑容望着跟前的孩子们,笑着说如今日子越过越好,自己非常满足接下来就靠他们自己努力。劝家人要学会满足,凡事三思而行。

      张母紧跟其后扬言她已经不管家了,希望来年两个儿媳妇照顾好男人孩子。

      张爹开动筷子后,见下面两个儿子忙着照顾着孩子们,想起自家老儿子一家子远在外地,他内心失落不已。

      这会他老儿子在家,第一个就是先给他倒酒,给他娘夹菜,还会说些笑话逗他笑。他时不时往屋外望去,似乎在期待他们回来。

      老二张国强早在他父亲腊月冒着大雪往县城、村子他小弟两处院子竖起红灯笼,他就知道父母大年夜一定惦记小五。这会他故意开玩笑说张国庆夫妻俩逃得够快,省了给孩子们的压岁钱。

      他的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家都知道这是玩笑话。自从张国庆一家人去了京城,他们家包裹一直没停止,县城芳姨三五天就往张家村送。

      除了孩子们的布料玩具,张爹张母连棉靴到帽子各种款式都有,新衣服就整整三套。更别说年前周娇就织了两套毛衣裤给两老,临走前张国庆已经给孩子一人五毛。

      “小【创建和谐家园】在家还真觉得缺少了啥。也不知道在京城过得习不习惯?那边贵人多,一定没咱们家自在。”

      千好万好不如自家好。张母从老儿子一家人离开后,睡着了,梦里都是老儿子笑着喊娘。

      张国强见她忧心上了,连忙笑眯眯说道,“娘,咱们家小五你还不了解?那就是走到哪都受人欢迎。”

      果然只见张母精神一震,说起老儿子以往事迹,开心不已。

      张爹忍不住问道:“你们说小五会不会真的等上班再回来?前几天他干爸过来可是说过了十五,他们一定回来。这孩子寄东西过来也不说啥时候回来,就很好很好。”

      张国富听了大笑,“爹,过了十五和正月底回来差不了几天。我估计小五一定正月底回来。周叔一定舍不得他闺女。你啊,就安心等你老儿子回来。”

      想到周孝正父女俩腻烦劲,张爹张母哈哈大笑,心底也安心不少。

      吃过年夜饭,村里震耳的鞭炮此消彼长响起。喜子他们跪在地上给张爹张母磕头。磕头的仪式很庄重,双膝跪下,额头磕地,重复三遍。拿到了一人一毛的压岁钱,高兴的他们个个往屋子里藏。

      张爹带着俩儿子三个院子轮流放鞭炮。孩子们也不怕天冷跟着四处乱串,集结了一帮小伙伴在外四处玩小鞭炮。

      张母带着媳妇开始煮饺子。等饺子一出锅,孩子们也受不冻跑回来了。一家人吃过饺子后,张爹也不让孩子们守岁,让他们全回屋。明天年初一一家人少不了要上祠堂、去长辈家拜年。

      堂屋留下张爹两老口靠在炕上低声聊着陈年旧事,静静守到天亮。

      此时的京城军区大院,随着大家报数倒计时,新年终于来了。58年悄悄地来临。

      礼堂外广场篝火前,几个艺爱好者拉着手风琴,吹着口琴配上二胡演奏着一曲曲欢快的音乐。围观的人们也舍不得回去,跟着大声合唱。

      平安早早就被程老太太带回去,张国庆和周娇俩人望着远处烟火,忘记一切烦恼与忧愁投入其中。

      57年的大年夜,大院里所有的一幕幕成了他们一生难以忘怀的回忆。这样的热闹场景一去不复返,物是人非事事休,往后再次相聚老朋友们还依然感叹不已。

      第303章 赶庙会

      年初一,天刚蒙蒙亮,起床军号响起。张国庆俩人抱着孩子,躺倒床上呼呼大睡。还没睡够两个小时,已经被连天震耳的鞭炮声惊醒。

      张国庆见门外高呼声不断,顾不得洗漱,先开了大门让他们进来,只见昨晚那帮家伙已经全精神抖擞的准备要出发。

      年初一最大乐子逛庙会。昨晚他们已经向车子队申请军卡车,约好下午一点开车带家里弟弟妹妹一起去逛庙会。

      方飞见张国庆看了看手表,苦笑着指了指外边几个小萝卜头。他连躺下机会都没,耳边一直是小家伙喊叫声。这些孩子连有什么小吃都打听好了,闹着去庙会填肚子。

      张国庆让几个小萝卜头去客厅找东西吃。自己匆匆洗漱完请来程老太太照顾孩子,等林丽莹带着她家两个小祖宗过来。这会有了林丽莹与老太太俩人照顾孩子总算可以放心启程。

      临出发,大院里接二连三跑出孩子,一卡车挤满了人。张国庆担忧地看看后面,朝身边几人商量该怎么安全带回人。这么多孩子逛庙会,他想想就头疼。他可没忘记大院的孩子野得很,惯会自作主张。

      方飞几人朝他指了指后面不远站着几家首长警卫兵,张国庆顿时心里一松。

      上了车后,四五个人叠坐一起挤在驾驶室里。后面有女孩子,大家为了避嫌只能逼着方飞加大码数,使劲踩油门。

      一辆卡车在前,后面跟着部小车,浩浩荡荡地往北面方向行驶。

      “京都市庙知多少,热闹开春第一场。”说的就是北面庙会。相传从清乾隆开市,是京城最大的庙会,在各大庙会里一直占第一位。老北京人过年不逛庙会就等于没过年。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庙会挤满人群。

      车子出了和平门,来到师大附中附近,距离前面就是一间间书棚、画棚前远远就停下。方飞几人开始让孩子们排队报数,交给他们一个重大任务,负责盯着自己前后小战士。要是谁丢了不见了就不是好同志。不是好战士,下次大院活动不带他们。

      一个棒子一个糖让孩子们自觉地排成队,听从命令。

      张国庆几个哥们走在前面,中间孩子后面跟着警卫员。女孩子们早一步拥挤到里面。他们这些人一排过去,很多人下意识让路,让张国庆想起一句自古名言感到无比汗颜,他没想到有天自己也列入其中。

      往前就是书棚走过一间间画棚。首先看到的是大风筝摊子,路旁高大的墙上挂满了五彩缤纷的大风筝,风筝摊过去,是卖艾窝窝、驴打滚等吃食摊子。

      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豆汁全是北面庙会有名的小吃。小吃摊也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老幼食客。

      孩子们一来到这里开始秩序大乱,闻着空气里香味个个眼睛发亮。张国庆几人让他们排好队开始点餐,他率先付了钱,往后面看依稀还见到周娇身影出现画棚前。他打算这两天还得继续过来,刚才看到很多古籍画作,碍于孩子太多,他也没法好好看看。

      吃过小吃,接着随簇拥的人群一直再往南,马路边上就是接连的卖小孩子玩意儿。这里是整个庙会最拥挤地方。

      海王村和火神庙前宽敞的空场。卖风车的,打把式的、耍猴子的、呜丢丢的、踩高跷、唱京戏的始终是人山人海、人群涌动,空竹声、风车声、踩高跷锣鼓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声汇集一片。

      除了即兴表演,小玩意里还有泥人、小纸耗子、拨榔鼓、小锣、小镲、花炮、噗噗噔、面人、脸谱、竹木刀枪、小木马、绢花纸花、中国结。

      最亮眼的是人挤人,人的手里高举着一串三尺多长的大糖葫芦,糖葫芦顶上再粘着一面小彩旗,那过年的气氛是十足了。

      孩子们早看花了眼,不知那个好,恨不得全都往家抱。各个孩子拿出口袋里的压岁钱吵着要套圈圈买玩具。

      张国庆几人加上勤务兵已经把这些孩子围在一起。这会知道整个庙会除了小吃就是这块最吸引孩子,顺着孩子们的心意,几人分开带领孩子,购买他们心仪玩具。

      大糖葫芦、大风车、空竹,这些别说孩子喜欢,即使张国庆自己也跟着买,回去手上没有大糖葫芦感觉没逛庙会。

      他拉着自己负责的林丽莹家两个小表弟一路跟着他们买,顾名思义买给他儿子的,逗得两个小机灵开心不已,他们可知道表姐夫一向出手大方。

      周娇远远就看到张国庆举着三尺多长的大糖葫芦,胸前挂着一个竹筐,里面满满都是工艺品。再看自己手上都是古籍,要不是身边姑娘们闹着要离开,她还真舍不得离开旧书摊。趁着如今局势松懈,她一定要好好再来几次。看到他这非要包圆的架势,见到小孩子的玩意就走不动,她暗自偷笑。

      一行人再次汇合一起。这会她们也没离开,接下去就是古玩摊、旧书摊对于她们来说已经没什么好逛。

      等孩子们看够热闹、买个尽兴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早上吃点小吃已经消耗的肚子咕咕叫。大家绕路回走来到小吃摊前。

      要说庙会最吸引人还是小吃。各种风味小吃的一次大聚会,不拘雅之士、平民百姓都可以满足各种喜好。

      色香味形具全的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年糕、灌肠,到处是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五颜六色透着新年的喜气。走累了有点饿的慌了,闻着香味,吃点、喝点。大冬天身处闹市更是感受到新年喜悦。

      一车人每人一长葫芦,一大风车,手上还拿着各种小玩意。开过来人挤人,开回去更是坐不下。

      周娇她们一帮女同志要求另外找马车,目送他们离开,顿时大声高呼。男同志和孩子们在,她们不好意思提出接着逛庙会,这会她们终于可以空手返回去寻找心仪物品。

      周娇跟着她们进了书棚处,就和她们约好在这等候汇合。

      这次没人在身边,她不需要藏着掖着,放开很多。她找了位置挤进去,开始细心翻找。这次回京,周孝正和她反复研究了将来可能报考的大学专业。从她自身优势上,外语系和军医校是最终目标。从长远看,学外语以后走仕途最理想,从家境背景选择军医最稳妥。他给周娇提了意见,让她这两年好好考虑选其一。

      出于重重顾虑,周娇还没确定目标。本着多学多精,趁还没到破四旧,她打算如今尽早尽量收集外国学著作、外杂志画报以及中西医药方面的资料。

      逛着书棚、画棚绕一圈,周娇把自己从书堆里“拔”出来,敲两下腰才发现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没看到她们回来,她只好拜托店家帮忙传话,若那些女孩子们过来找她就让她们自己直接回家。基于周娇买了不少书籍,对方答应得痛快。

      走出店门,周娇搬着一堆书思忖了一会儿,还是决定沿街往前慢慢逛过去,兴许恰好遇上还能省番功夫。真要遇不到,她还可以逛另一头旧书摊直接回去。

      随着人群往前走,她四处寻找装书竹筐。借助刚买的竹筐,她走了一程,买了些工艺品放在上面,偷摸着收了些书籍。

      没了负重感,周娇的心情颇好,一路逛过去。过了上回终点站,她向着珠花首饰店过去。没走多远就见到她们一群人围在前头。

      她正感到奇怪,就为了这耽搁了一个多小时?这些个打眼的珍珠耳环买来做甚?买了也不见得有这个机会戴上。难得没止住自己的好奇心,周娇上前拍拍林雪珍,凑到她身后低声问了两句。

      别看逛庙会的行人衣着没打补丁,实际上只有生活条件好的才会有闲钱逛街购物。她家阿姨就向她说过,除了大院里的人家和公私合营后的店家,四九城下的百姓们也就是吃得饱,衣服还是补了再补,寻常人家再垂涎首饰珠宝,也只能碎布当花作饰。

      林雪珍无声吐糟漂亮,让周娇更是无语。再细细看看,根本不是什么古董珠钗,上面还有明显拼接工艺。见是林雪琳买,她也没上前点破。这大表姐为人不怎么样,她忘不了她干爸错认那回事,一直到如今未见对方吐出半点歉意。她有意说起她干爸赵传光,可对方面不改色,她气都不打一处来。

      周娇眼角余光不经意瞟到一处。顿了顿,走到角落覆盖着一层灰尘的木托盘前,盘里一堆陈年老旧木簪。店家没保养,表面毫无光泽。她拨了拨木簪子,确实是明清工艺。她抬头故作无意问店家,怎么还有破木头簪子卖?

      对方也是漫不经心随口说收货添头,她心里大喜。她玉器不缺,可名贵木头簪子还真没。她指了指自己长发笑眯眯地让店家将这一盒子废品卖给她了,她刚好盘头发用。

      见对方一盒子二十来只木簪只要两块钱,她假装犹豫了会,付了钱后立即连盘子一起放在竹筐里,深怕掉出来,特意用牛皮绳绕了一圈簪子。

      小姐妹们见是木簪都不感兴趣。只有老幺林雪珍鬼机灵朝着她比了比分赃,乐得她直点头。她的乐趣在于淘宝,多一支少一支无所谓。

      林雪琳花二十元买了心仪耳环,兴致大涨,一直往店铺里挤。后面大院小姐妹除了周娇和林雪珍一无所获,或多或少买些项链、耳环。周娇是考虑买了浪费,林雪珍是美衣追求者。

      回了大院,各自回家。跟屁虫林雪珍乐哈哈地表示要去周家找大姑有事,与林家两姐妹分道扬镳。

      第304章 察觉空间

      休假在家的周孝正这会正跟张国庆俩人下棋,时不时抬头瞅一眼外边。这下子一见周娇回来又是竹筐装东西,上面还覆着一层黑布。

      周孝正微微凝神,朝对面女婿深深地看了一眼。

      张国庆朝他微点头笑笑。他明白他老丈人应该察觉了。

      对于周孝正这位老丈人。他和周娇反复商量后,觉得空间真不能隐瞒他,也不想隐瞒他了。

      58年来了,眼看前景不妙。他们远在东北,两地沟通不便。万一将来他老丈人想不开拼命抠出自己口粮填补女儿,从而拖垮自己身体怎么办?万一他老丈人想多了,为了女儿犯错误怎么办?

      最严峻的还是过几年有些东西就是原罪、就是把柄。他们手上庞大的存单和那些贵重品更是明面上不好保存。

      这些东西,他老丈人都了如指掌。他必须让他老丈人明白他们夫妻有底牌。谁也别想借着他老丈人的软肋周娇来栽赃陷害他。

      他老丈人视女儿如命,危机时绝对会为了周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至于将来他有了儿子会不会人心易变?他和周娇深信这位父亲一腔爱女之情。

      他们夫妻俩也不说破。空间这话题太玄幻,只能让他慢慢接受。

      周孝正看着眼前的孩子,心情很复杂。即为女婿对他毫无保留的信任,更为内心存疑女婿人品而愧疚。

      周娇对于张国庆来说是什么?周孝正非常明白女儿在张国庆心中地位。张国庆固然有些处事不周全,可为人精明。他不会想不到有些事暴露给自己的后果。

      这次回京,小两口避开妻子偷偷地给他开小灶。刚开始他沉醉在家人团聚的激动喜悦的气氛里,确实没发现丝毫异常。可随着这俩孩子在他面前毫无遮掩,私底下不是新鲜野物就是新鲜水果。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没发现异常?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也不点破。他在外闯荡这么多年,见过不少奇人异事。无非就是传说中一些法术或得到什么奇珍异宝。早些年他就听说过有些人会遇到奇遇,看来两口子是遇到机缘了。这也好,他家娇娇一生无忧就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4 2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