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躺在床上,曹颙更多的是想着以后的生活,再也不想有这样的经历,再也不想任由别人掌控自己的生死。他在心中这样告诫自己,一定要强壮起来,一定要能够自保,不想二十来岁就死了,不想被抄家灭族。他眯了眯眼睛,实在不行,再过两年就开始攒钱,大不了雍正登基后去欧洲或者美洲。康熙四十年,是公历多少年,美国殖民地开始了没,要不自己招募雇佣军开辟殖民地去,真是让人想入非非。
¡¡¡¡¡°¸ç¸ç£¬¸ç¸ç£¬ÓÐÜòÜ߸â³Ô£¡¡±Ð¡º¢×ÓÓä¿ìµÄÉùÒô¡£
¡¡¡¡²ÜïJŤͷ¿´È¥£¬Ò»¸öСѾͷÊÖÖжË×ÅÒ»´ÉÅÌ£¬ÉÏÃæ·Åן÷É«ÜòÜ߸⣬Åܵ½´²±ßÀ´Ï×±¦¡£ºóÃæ¸ú×ÅÒ»¸öÈýÊ®À´ËêµÄϱ¸¾×Ó£¬×ìÀïßëß¶×Å£º¡°°¥ßÏ£¬Æ¼Ð¡½ã£¬»¹ÊÇÅ«²Å¶Ë×Űɣ¬¿´Ë¤ÁË£¡¡±
萍小姐,说起来不是别人,就是曾帮助过曹颙的乞儿阿平。前几日,在驿站时,大家就都觉得奇怪,阿平虽然擦了脏兮兮的小脸,却怎么不肯叫人帮着洗澡,还是自己躲在屋子里胡乱洗过换的衣服。因大家都惦记着曹颙的身体,没有太过在意。等到这边新宅子,曹寅怕新买的仆人不上心,就传话这边曹家铺子的掌柜,叫他找来几房知根知底的下人。其中,张根家的被曹寅指派照顾阿平,就是曹颙眼前这个三十来岁的媳妇。
阿平才七岁,比张根家的三儿子还小两岁,张根家的自然没什么避讳,带着两个小丫头把阿平从里到外拾掇了一遍,这才知道这个皮猴似的淘小子竟是位小姐。
曹寅从四阿哥那里听说过阿平与儿子有恩,起先并没太放到心上,等到看过了与曹颙一起落难的那些孩子,询问儿子那段生活的详情,这才知道阿平实在是算得上儿子的救命恩人。因此,他对阿平多了几分感激之意,知道她是小姑娘更加怜惜,以为她是被拐来的,就派人按照她说出的线索,寻觅她的父母亲人,结果却令人惊愕。
这个小丫头是杭州府下辖的淳安县人,父亲姓刘,是个木匠,母亲季氏,两年前病故。这季氏本是临县大户人家的丫鬟,因主母不容,打发人牙子卖出来的,当时已经有了身孕。
这刘木匠没花几两银子,就得了个俊秀媳妇,本来还以为是祖宗开眼,等到知道是买一送一时,季氏的肚子已经大得掩不住怀。刘木匠开始没了好脸色,幸好家中没有公婆,季氏陪尽小心,总算日子还能够对付过着。几个月后,季氏产下一个女婴,起名萍。刘木匠养了个便宜女儿,自然是老大不乐意,每每喝过酒后,就开始打骂季氏。季氏没几年病故了,刘木匠想要娶填房,缺少聘礼,就将刘萍八两银子卖给了人牙子,后来不知怎么辗转落到邢二一伙人手中。
生母死,养父无情无义,这小刘萍的命运坎坷,除了曹家,真是没有安置的地方。更何况,她的生父不是别人,正是曹寅的弟弟曹荃。
曹寅查到这些时,有些恼,又有些庆幸,恼弟媳妇兆佳氏心毒,竟然私下卖掉有孕的通房丫头,庆幸这孩子因祸得福,能够与亲人相遇。原本想写信告之曹荃实情,但他知道这个弟弟性格怯懦,怕是不好出头。即便小丫头回到那边府里,在嫡母兆佳氏的【创建和谐家园】下,怕也没什么好日子过。想到这里,他只好另想周全的法子,反正是亲侄女,同亲女儿又有什么分别,借个报恩的旗号,养在自己名下也好。
刘萍还小,哪里懂得曹寅的心思,只是见曹寅慈爱,心里也亲近他。
对于弟弟变成妹妹,曹颙虽然有点意外,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男孩也好,女孩也好,都是自己的小恩人,以后好好回报就是。尽管还需要卧床一段日子,但他不愿意再浪费时间,比划着叫人拿来好多书。繁体字写着吃力,可七七八八的也认识多半,连着上下文,连蒙带猜,阅读起来没什么影响。武艺是要学的,却也不能够成为愚钝的武夫,在大多时候,动脑比动手更容易解决问题,这个道理古今同。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曹颙脸色的晒伤好了,死皮褪去,渐渐又恢复粉雕玉琢的模样。曹寅却发现,儿子变了,以往整日里精灵古怪,见到自己老鼠见猫般恭顺;如今却流露出不合年龄的沉稳,开始喜欢读书,神情却没有过去的恭顺,而是略带几分疏离。
曹寅虽拉不下脸来对儿子软语温存,但私下里却对这个儿子紧张的很。小孩子喜欢吃的,小孩子喜欢玩的,接二连三地买到府里,期待能够哄曹颙开心些。
曹颙正沉迷读书,哪里有心情学着小孩子装乖弄巧。这次绑架的经历,他也算是因祸得福,至少以后不用再扮演记忆中的小曹颙。经历这样的曲折流离,小孩子心性大变也说得过去。如今他记忆力实在骇人,一页书翻过两次就记得差不多。不知是这个小身体天赋异禀,还是阎王爷害他穿越给的补偿。
曹颙心中带着几分稀奇和几分得意,看来实在不行自己长大后就去考个状元,然后混个翰林院编撰什么的,日子清闲省心,也是不错。一边想着,一边懊恼自己的岁数,看那些YY书中,别的主角穿时大多都是成人,即便是婴儿穿的,也自小就不同凡响,五六岁时就能够呼风唤雨,积聚一些势力。偏偏自己倒霉,过来后还没享什么福,就把各种苦头先吃了一遍。
曹颙对那些玩具、吃食不屑一顾,就便宜了刘萍。只是小丫头心地善良,不吃独食,每次好吃的都要留一份给曹颙送来。都是甜甜腻腻的,哪里合曹颙的口味,不过是看在小丫头面子上,尝两口哄她开心罢了。
曹寅查看儿子看过的书籍,见上面生僻的字句都做了标识,知道儿子确实在认真读书,心里半喜半忧,喜的是他不似过去那样顽劣,忧的是这哪里还有半分七岁童子的模样,如同小大人般,整日里沉迷书海,时而眉头紧缩,时而嘴角含笑。不管心中如何想,曹寅还是礼聘了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夫子,到别院这边给曹颙讲书。
那老夫子姓宋,虽然没有走仕途之路,却是一身真才实学。其父宋斌臣,是明末清初的大书法家,不愿做官,诗书传家,过着隐居生活,渐渐淡出世人视线。曹寅掌握江南各处的情报,自然知道宋家的底细。原本,想着借机请宋斌臣出山,但其已经是八十高龄,卧床好几年,只好费劲心思请了他的长子。
调理了几日,曹颙的嗓子已经好了不少,“这”、“那”、“何解”等一个字、两个字的也能够说出来。宋夫子教过几个学生,像曹颙这样好学又聪慧的却是头一次遇到,自然也使出浑身解数。曹颙丝毫不觉得吃力,只觉得学海无涯,好像是开辟了另一番天地,与自己上辈子所学有所不同。
除了给曹寅讲解四书五经外,宋夫子还开始指导曹颙的书法。作为一个现代人,曹颙的书法算是弱项,可是他每日书写上百张大字,其专心致志的模样让宋夫子暗暗赞叹。
来曹家别院讲课期间,宋夫子还带了一个童子来过两次。那童子比曹颙大一岁,其父郑之本是宋夫子的首徒,名分上却算是曹颙的师侄。
对于那个大脑门、头发稀疏的小孩,曹颙起先并没有留意,但听了他的名字后,却是稀奇得不行。这孩子的名字是郑燮,莫非就是乾隆朝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想想还真差不多,郑板桥号称“诗、书、画”三绝,“诗、画”暂且不论,既然能够得到书法大家的指导,“书”上能够有所成就也在情理之中。
或许是年纪尚小的缘故,小郑燮并没有露出什么与众不同的模样,对待小师叔恭恭敬敬的。曹颙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觉得实在无趣,打发刘萍带他出去玩了。
第11章 “来客”
曹寅到杭州不久,四阿哥与十三阿哥就启程回京。曹颙虽然有心与未来的雍正皇帝搞好关系,免除曹家抄家之祸,但卧床养病,连见到他们的机会都没有,自然没有法子献殷勤。知道两人回京后,曹颙长吁短叹了半日,曹寅以为是儿子感念两位阿哥的搭救之情,并没有放在心上。
八月初十,得了消息的李氏带着几个丫鬟婆子到了杭州。曹寅虽不愿妻子担心,但是因马上就要中秋,衙门里、族里事务繁多,他不能够在杭州久留。曹颙却还要在杭州休养段时日,只好派人回江宁送信,接妻子李氏过来照顾儿子。
虽然曹颙的皮外伤好的七七八八,但李氏心疼儿子,又是一番泪流。曹寅细细安慰了,又吩咐曹方好好看家护院,而后才起身返回江宁。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
曹家别院中,虽只有李氏、曹颙、刘萍带着些下人,但各色水果月饼却准备得齐全。李氏已从曹颙那里知晓了刘萍的身世,又感激她对儿子的救护之情,对她发自心里的怜爱。刘萍乖巧伶俐,与小大人般的曹颜完全不同,哄得李氏乐乐呵呵的。相处不过几日,两人不似母女,胜似母女。
曹颙在房间里看了半个月的书,此时被下人们抬到院子里,与李氏、刘萍一起赏月。
夜空青碧如海,浮云微动,团团的圆月洒下一片清冷银光。曹颙嘴里咬着月饼,心里却略带感伤。“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那个世界的父母兄嫂如何,自己受他们呵护多年,未能回报就稀里糊涂送了性命。
李氏见儿子情绪不高,眼里多了几分担忧。就连平日最好唧唧喳喳说话的刘萍,也察觉出不对,看看曹颙、看看李氏,安静中透着几分乖巧。
曹颙不愿让两人担心,压下心中的悲伤,脸上多了笑模样,将一块莲蓉月饼放到李氏的盘子里,又挑了个双蛋黄的递给刘萍。小丫头最爱吃这个口味的月饼,这两天吃了不少。
气氛松弛下来,曹颙虽然因喉咙的伤说话还不利索,但是有爱说话的刘萍在,到也不冷场。李氏性格宽厚,想着别院的下人们也忙活了一天,就打发身边丫鬟给各处送月饼去。虽然按照各人分例早就分过的,但是那些与眼前这些特意从百年老店定制的月饼根本就不能比。
¡¡¡¡´ýµ½ÔÂÉÏÖÐÌ죬ÀîÊÏÓÐЩ·¦ÁË£¬ÁõƼҲ´òÆðÁ˹þÇ·¡£²ÜïJ̰¿´ÔÂÉ«£¬Ã»ÓÐ˯Ò⣬±ãÈÃÀîÊÏÓëÁõƼÏÈÈ¥°²Öá£ÀîÊÏÏëÁôÏÂÀ´Åã¶ù×Ó£¬±»²ÜïJÍñ¾Ü£¬ÊµÔÚ·ÅÐIJ»Ï£¬ÁôÏÂÌùÉíѾ÷ßÐåÔ§ÕÕ¿´²ÜïJ¡£
午夜时分,院子中一片沉寂,就连绣鸳都倚在廊下,睡得迷迷蒙蒙。以后的日子,曹家的命运,都让曹颙觉得有些沉重,不知不觉的,就沉思了许久。他伸了个懒腰,想得再多又如何,还是要等腿上好了才能够说其他的。
突然,前院出现几声犬吠,在沉寂的夜晚显得很不寻常。接下来,隐隐传来嘈杂声。
不一会儿,二门值夜的孙婆子过来禀告,说是前院进了个贼,被曹方带人给抓了。古代的地痞流氓见识过了,古代的“贼”却没有见过,曹颙心中生出些许好奇,对着那婆子道:“母亲,安置,我,去看!”因为嗓子还没好利索的缘故,他说话只好一个字、两个字的往外蹦。
孙婆子虽觉得不妥当,但小主子既然发了话,自没有违逆的道理,叫了两个壮实的仆妇抬着曹颙的椅子到了前院。
前院,灯火通明。
十来个护院举着火把,手里举着刀剑,丝毫不敢懈怠,见到曹颙出来,纷纷低头见礼。曹方见不是夫人出来,有些为难。地上躺着一个光头老者,一身布衣上都是暗红色血渍,脸色青白,嘴唇乌黑,马上就要不行的样子。曹方是带人巡夜时,在马棚外发现这个老头的,看着样子是受了伤又中毒的,怕大节下的死在府里晦气,本来想要禀告过夫人后送去衙门的,没想到出来的是小主人。
曹颙见了这老头,想到自己落难时的狼狈,心中多了几分不忍。虽没有见过实例,但从书上也看过相似的症状,皱起眉头,看着曹方问:“中毒?”见曹方点头,指了指那老者:“抬,客房!”
曹方原本还想劝小主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见了曹颙认真肃穆的表情,竟不敢多言,应命带着两人将老头抬到东厢客房床上。
曹颙命人将椅子放到床边,先打发人去街里请大夫。平日看护曹颙的大夫出城过节去,要后日才能够回来。然后,他又吩咐着:“胰子,牛乳,水!”
幸好孙婆子与绣鸳不放心曹颙,带着几个仆妇跟着侍候,这才能够迅速去叫人去后院取了胰子与牛乳等物。
曹颙示意孙婆子将胰子放在碗里化了碗胰子水,然后才叫人给那老头灌下去。不到片刻,那本来昏迷着的老头喉咙里就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曹颙叫人准备了个盆,那老头迷迷糊糊地狂吐起来,秽物吐了半盆。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酸臭味,曹颙惘若未闻,又叫人化了两碗胰子水,给那老头惯下去。胰子,就是手工肥皂。肥皂水有催吐作用,看那老头方才的反应,这胰子水的作用差不多。
如此这般,那老头又吐了几次,直到最后什么都吐不出,呕出了半口绿色胆汁。曹颙见差不多了,又吩咐人喂了老头一大碗牛乳。
折腾了半个时辰,等大夫到时,老头的脸色虽然仍是灰白,嘴唇上却有了点血色。曹颙紧绷的心放了下来,看样子肥皂水应该有解毒作用的,只不知这老头的伤势如何。
那大夫半夜被人叫起,本带着几分怨气的,但见其仆从都是不俗,厢房客室中摆设都比寻常富户家的好上几倍,自然不敢放肆。左手抚着胡须,右手食指、中指搭在病患脉上,脸色越来越沉重。诊完脉后,他又细细地查看了老头的伤口。
曹方见大夫查看完毕,递上笔墨纸张。那大夫不接,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²ÜïJÐÄÀï׿±£¬¿ª¿ÚµÀ£º¡°¶¾£¬½âÁË£¬Ôõô£¿¡±
那大夫见眼前这小公子穿着不凡,并不同于其他人,知道是主家了,只是心里疑惑,为何让这样小的孩子出来主事。听到小公子说话暗哑,才知道嗓子不便,听出他所问,回道:“这位老者中的毒虽解了大半,但左肋伤口过深,伤了肝胆,就是神仙来了也没法子。用参汤吊着,交代交代后事吧!”
这病患虽然浑身又是毒又是伤的,那大夫却没心思理会。做大夫的,见过的病人多了,哪些是能问的,哪些是不能问的,早就心里有数。
方才叫人去请大夫时,曹方就说过怕是伤口过深,药石无救。曹颙心底本还存着丝期盼,没想到真是这个结果。
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面对死亡,竟是个素未谋面的光头老人。不知为何,曹颙只觉得冥冥中自有天意。
大夫走后,孙婆子送来了半碗参汤。因府里有曹颙这个病人,李氏身子也弱,参汤是厨房里常备的,热一热就能够用,倒也方便。
那光头老者被喂了半碗参汤,闭着眼睛,嘴里嘟哝着一句:“地震……”声音低不可闻,就连坐在床边的曹颙,也听不真切,只好轻轻低下头。
“地震高岗”,曹颙的头嗡的一下,难道就是那个“地震高岗”吗?曹颙回头,见众人神色如常,确认只有自己听到,才算放下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挥挥手打发大家都出去。
不管是孙婆子与绣鸳,还是曹方,都半天不挪步。虽说床上那人看着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但大家也不敢将小主子单独留在屋子里,万一这老头临死前有什么妄动,大家都脱不了干系。
¡¡¡¡²ÜïJÀäºßÁËÒ»Éù£º¡°³öÈ¥£¡¡±
三人没有法子,这才慢慢地往门口移动。
等到房间里只剩下老头与自己,曹颙才松了口气,低声道:“地震高冈,一脉溪水千古秀!”
“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那老头缓缓答着,睁开了眼睛,见房间里只有一稚龄男童,眼中闪出几分诧异。
“红花亭畔哪一堂?”曹颙见老头看着自己不再吱声,只好硬着头皮开口。
那老头听曹颙的声音,才确信“地震”一句不是自己的幻听,可对其“红花”这句却觉得糊涂,问道:“小兄弟的父母怎么称呼,你是从他们嘴里听过这些的?”
¡¡¡¡²ÜïJÕúÁËһϣ¬ÂýÂýµÀ£º¡°ÊÇÌýÎÒʦ¸µËµµÄ£¡¡±
“你师傅?”老头面色凝重,伸手拉住曹颙的胳膊,很是疑惑不解,眼前这孩子半点内力全无,看他白【创建和谐家园】嫩的,更不像是练外家门派的。
“小兄弟,你师傅贵姓,人在何处?”老头追问道。
“他没有说姓名,只是收我做了【创建和谐家园】,叫我明白天父地母的道理,还说我虽不知‘四九’,却算是半个洪家人。”曹颙信口胡说道,其实开始他只是觉得好奇,才用《鹿鼎记》中看过的天地会切口说上几句的,后来见那老头满是希翼的神情,实在不忍说出实情让他失望,只好胡编乱造。
“没有传授你武艺,却同你说这些,不应该呀?”老头迷惑不解:“那人什么模样,如今可在杭州?”
“他是个道士,有点邋遢,嗜酒如命,年纪有五十多岁、或者是六十多岁,或者是七八十岁!上个月去了福建,不知何时回来。”曹颙摸了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谎言越来越多。看这老头也快不行了,何苦还骗他,要不实话实说好了,只说是陌生人,问他有什么后事交代。说老道,是因为上辈子被天地会稍有些了解,知道其发源地在福建、台湾一带,门人中道、僧、尼占了很大一部分。
曹颙说得虽糊涂,那老头却点了点头:“原来是苏兄弟的【创建和谐家园】!”见曹颙满脸疑惑,解释道:“你师傅姓苏名洪光,外号‘醉道人’,是咱们洪门五宗中的‘威宗’,一身上乘的内家功夫。”
曹颙没想到自己信口开河,还真有这号人物,不知再说什么。
那老头脸色渐渐红润,眼睛也明亮许多。曹颙知道这是回光反照了,很是不忍,温声道:“是谁害的您,让师傅帮您报仇!”心里却想着,若是害这老头的是恶人,那以后帮他报仇就是。
那老头听了曹颙的话,明白他的心意,很是宽慰,脸上又显出几分伤感:“苏兄弟回了福建,怕是也如老夫这般!”说到这里,拉住曹颙的手,将一个铁扳指放在他手中。
扳指很重,上面雕刻着梅花图样,曹颙感觉头大,这不会是什么信物吧?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只听那老头说:“老夫是你的师伯,洪门第一代总舵主,‘达宗’万云龙。自康熙十三年在福州开山头,至今已经二十七年,洪门兄弟十万众。本意是满清【创建和谐家园】治下,汉家穷兄弟们彼此互助,没想到近年来,有些人的胃口越来越大,竟要拿万千兄弟的性命去做黄粱梦。”说到这里,指了指曹颙手中的扳指:“这是洪门掌舵的信物,虽然内八堂叛乱,但外八堂却不在逆贼的势力范围内。老夫虽然不行了,但那下毒谋害老夫的逆徒却让老夫震断了心脉,剩下的几个狗咬狗,三年五载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万云龙脸上神情变幻,不知是惆怅,还是宽慰。曹颙只觉得那扳指沉甸甸的烫手,连忙问道:“您这个扳指要传给谁,快告诉我,我帮您送去!”
万云龙见曹颙目光清澈,再没有半分犹豫,笑着说:“扳指帮老夫交到大洪山山主吴天成手中,他自然明白其中深意,这个不用着急,等你再大些也使得。”说话声音越来越低,最后渐不可闻。待曹颙开口追问“大洪山”在哪儿时,发现他已经去了。
第12章 归途
“大爷,大爷!”绣鸳看到曹颙怔怔地坐在床边,焦急的呼叫。
“哎呀,这可怎么得了啊,大爷这是怎么了!”孙婆子带着哭腔说着。
“还傻站着干嘛?还不快去禀告太太!若是大爷有个好歹,是你我能够担待的!”曹方略带恼意的呵道。
曹颙听得稀里糊涂的,回头道:“别去,没事!”说完,往床上看去。万云龙如同漏了气的口袋般,身子萎缩了不少,脸上层层叠叠的满是皱纹。他嘴角含笑,脸上一片安逸,似乎睡着了般,只是耷拉到床边的僵硬的手臂表明他已经去了多时。
曹颙只觉得心里有些难受,抬起手抚了抚自己的胸口,手心硬邦邦的放着一异物。他方想起方才的点点滴滴,感觉非常不真实。这就是那梅花扳指,万云龙所说的洪门掌舵信物。
能够遇到传说中的武林人物,曹颙隐隐是存了期盼的。且不说每个男人都有个武侠梦,要能够锻炼好身子骨,避免夭折的命运不也正是他正期待的么。什么武林秘籍啊,传一身内力啊,就算是托人送东西,也要给点答谢吧,这老头怎么就这样不客气。算了,死者为大,与他计较什么。曹颙这样安慰自己。
“不要吓到母亲,天亮买副棺材葬了吧!”曹颙压下自己的惆怅与失望,嘱咐身边的曹方道,说完自己怔住了。他摸了摸喉咙,还有些痒痛,却不似先前那般肿痛,说起话来仍是嘶哑,但却能够完整的说出话来。
“大洪山,吴天成!”曹颙看着万云龙的遗容,暗暗记下他提到的地址与人名,心里默默道:“你放心去吧,虽素昧平生,定当不负所托!”
远远地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已经是四更天。曹颙虽没有困意,但屋子里其他人都硬撑着,曹方再三提到,屋子里死了人晦气,请大爷回内院。曹颙最后看了一眼万云龙,点了点头,任由两个仆妇抬自己离开。
江宁,织造府。
窗外天色渐明,曹寅伸手从枕头下拿出怀表看了一下,卯时一刻,该起了。前日才回到江宁,昨天又忙着迎接京城过来赐药的钦差,今日要做的事情还多,处理衙门的事,再派妥当的人去杭州送御赐的贡品雪莲、玄参与“虎骨断续膏”等药。不知妻儿在杭州如何,母子两个过中秋,太过冷清。想到这里,曹寅转头看了看枕边的一缕青丝,心中升起几分愧疚。
前日,回府见老太君,推说是李氏身子不舒服,母子两个过些日子回来。老太君没见到孙子,满心不高兴,不由得迁怒李氏,正好想起琉璃还未收房,便趁着过节,给她开了脸。
“大爷,您醒了!”琉璃面带羞红,低眉顺眼地披着衣服,下了床:“奴婢侍候您起身!”
始为新妇,昨夜曹寅酒后要的狠了,琉璃走路有些不便,眉头微皱着,模样分外惹人怜惜。
曹寅心下不忍,一边任由琉璃给自己穿戴,一边说道:“等天亮,给老太太与你的几位姐姐见过礼后,就歇着吧,吩咐厨房熬份乌鸡汤。”
琉璃低声应了,说不出的欢喜。满府算起来,哪个丫鬟有她有福气呢?老爷仪表堂堂,太太是个菩萨似的和善人,两个姨娘都老实本分,自己又是老太太【创建和谐家园】出来的。以后,娘家兄弟也算是舅老爷,谁还敢小瞧。若是自己肚子争气,有个一男半女,那以后的好处哪里说得清。
远在杭州的李氏,还不知道丈夫已经纳了新欢,即便知道了,应该也不会觉得稀奇。既然是老太君早吩咐下来的,早纳晚纳都要进门的。
八月十六,李氏听孙婆子禀告说,昨夜前院进贼,死在了院子里,直念“阿弥陀佛”。原本她是想吩咐下人报官的,但听说儿子发话要安葬那人,就允了。
曹颙辗转反侧了半夜,到天亮才睡,因此到了中午才醒。李氏心疼儿子,并不催促,只叫人做好吃食,在厨房备下。
曹颙吃了午饭,想起万云龙的后事,叫人喊了曹方过来,知道已经安葬了,询问清楚埋葬地点,暗暗记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