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霸道人生》-第12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本来也没多大点事情,过了几天又传来韶山松钢吕总被查办的消息,此人也在地方上横行了二十多年,算是个不折不扣的本土实力派。被省委一查就查出经济问题来了,侵占集体财产并行贿受贿,数目特别巨大判了个死缓。连带着地方上一大串关系被牵拖出来,自然是一件大大的【创建和谐家园】窝案。

        本来这事跟东官人关系不大,还是报纸上写官样文章的考虑不周,这位吕总本来就是工商业界在省政协的常委,这一拿下空出一个常委的位置。写宣传文章的也不知道是疏忽还是工作失误,列举出三个最可能顶替吕总位置的人选,其中就有东官市北山集团赵大喜的名字。

        数天之后消息传来,原本希望很大的北山集团赵总落选了,顶替吕总位置的赫然是东亚陶瓷集团的李总,一个在省内都排不进前五十名的私企老板。消息见报之后东官人一片哗然,街头巷尾炸开了锅,尤其是北山人议论纷纷都替赵大喜抱不平,东亚陶瓷算什么玩意,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企业,跟北山集团比的了嘛。

        大街上议论纷纷,北山人都觉得自己受了侮辱:“看看人家江苏,华西村的党委书记是不是省政协委员,再看看大邱庄禹作敏当初是个什么身份,赵家村好歹也是全国第三广东第一村,北山人凭什么要受这个委屈!”

        北山人忿忿不平北山政府也觉得委屈,把临海各村百姓的联名【创建和谐家园】书递交省委,要跟省委讨个说法。水产联盟旗下的三县十八乡也纷纷效法,几个跟临海镇关系好的镇政府头头们,也开始组织养殖户联名【创建和谐家园】。东官市政府明面上不管不问,各人心里也不服气,暗中还是挺支持这些人【创建和谐家园】的。

        十几份联名【创建和谐家园】信交到省委,终于惊动了严书记,为平息民怨严书记只得亲自过问。这天在办公室里,严书记态度也很明确,政协的事情省委不方便过问,这些【创建和谐家园】信件还是转交政协吧。许秘书长心里有数孟省长态度暧昧,当然也就无话可说。

        这天在北山集团总部,宋市长老脸也气的通红,一脸愤慨:“简直太欺负人了,政协那么庄严的地方,是他姓石的一个人说了算?”

        赵大喜还能心平气和:“老宋你太激动了,不排挤人还叫政协嘛?”

        老宋听到哑口无言想想也对,省政协里面派系森严,不排挤人就不叫政协了。

        老宋语塞过后送过来一个怀疑眼色:“那你真不打算争了?”

        赵大喜不动声色的回答:“啊,不争了!”

        刚刚送走了垂头丧气的宋市长,赵大喜脸色就变了,冷笑三声哪能不争了,不争老子这辈子不是白活了。争名夺利得讲究策略,这个时候越是着急上火上蹿下跳,这个位置就越争不到。他为了把郑佩扶上位子都可以做的那么漂亮,到了为自己争名的时候,当然会做的更漂亮。

        心里早有了数还是两个字,造势。

        坐在办公室里想了一阵,脸色不变吩咐朱宇,打个电话给釜山办事处,把韩国水产协会的头头们都请来。

        朱宇这样的聪明人,当然也就会意了:“请水产协会的人影响力不够,要请不如请韩国渔业部长。”

        赵大喜想一想也就点头了:“肯来当然更好。”

        朱宇咧嘴一笑露出整齐的白牙:“赵总你还不知道吧,韩国刚上任的渔业部长张乘业先生,原来是釜山海事和渔政局的长官,我们出面请他一定会来的。”

        赵大喜也哈哈一笑摆一摆手:“去请吧,噢,通知市委做好迎接贵宾的准备工作。”

        朱宇又笑一笑才出门办事去了,赵大喜想想又抓起桌上电话,把新华社广州分社的徐大记者请来。北山集团的事情总不能由他赵狂徒自吹自擂吧,还是得请个真正大牌的新华社记者来帮忙。这天在家里跟徐燕说起来,想在报纸电视上造一造势,宣传一下东官市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嘛。

        徐燕能给他办事当然很高兴,林海草倒有些担心了:“宣传一下是不错,但是,就算上了一回报纸电视又能管什么用?”

        赵大喜哈哈一笑故做神秘,心说宝贝儿,你要是能猜中我的心思,你也能当董事长了。

        那个棒子渔政部长倒挺给面子,高高兴兴领人来了东官,他一年前掌管釜山海事部门的时候,东官水产联盟可没少给他好处。东官市委早做好迎接张部长一行的准备工作,这天从广州机场把人接回东官。省委外事部门也早就接到外事照会,当然也只能一路绿灯。

        这天上午在广州机场,赵大喜和东官市委全员到齐,张部长人一下飞机就领人迎了过去。朱宇跟这人倒挺熟的,一见面就寒暄了起来。倒把省委外事部门派来的迎宾队伍给冷落了。人家是冲着东官水产联盟的面子来的,外事部门的人被人晾在机场大厅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也挺尴尬。

        最后有人忍不住了,脸也不要了先找东官市吴主任嘀咕两句:“吴主任,是不是先请张部长一行去省委坐一坐,按规矩应该是这样吧。”

        小吴抓一抓头发一脸的为难:“这个事情我做不了主,你去问问宋市长吧。”

        外事部门的人满心的委屈,只能去问宋市长:“宋市长,是不是先请张部长去省委见一见严书记?”

        老宋态度就不怎么客气了:“有这号规矩嘛我怎么不知道,呃,张部长是赵总请来的客人,你问他去。”

        这几位西装革履的老兄是真没办法了,鼓足勇气又去纠缠赵大喜:“赵总,是不是……”

        话还没问出口,赵大喜已经不耐烦的一挥胳膊把人推开了,哪来的苍蝇嗡嗡的这么讨厌。在他眼里几个省委外事部门的人又算哪颗葱,自觉得跟他们说话是自降身份。兴冲冲的把张部长一行请到东官市委,先谈公事,顺便谈一谈从韩国引进网箱养殖石斑鱼技术。谈完了公事再攀交情,把韩国人请到临海参观几天。

        只苦了外事部门的人回了省委,面对严书记孟省长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最后只能推到韩国人身上。情急之下也想好一套说辞,就说是人家张部长一行太忙了,委婉拒绝了省委的好意,张部长说是谈公事来的,这一次就不来省委了。

        本来还兴冲冲的严书记脸色一下冷了起来,心里真的挺不是个滋味,孟省长是心里有数的人仍是没说什么,许秘书长陪在旁边看在眼里,他心里可就更有数了,人家是冲着赵大喜来的,不讲外交礼节又怎么样。

        出了办公室的门,省电视台的早就在等着了:“许秘书长……原来安排的采访还照常进行嘛?”

        许长平稍一犹豫还是点头了:“派人去东官跟一跟吧,新闻还照播。”

        既然有他做主电视台的人就放心了,赶紧派摄象机去东官抓一抓新闻,堂堂韩国渔政部长来了东官,怎么也是个外交事件,不管怎么样电视上还是要播的。这天在午间新闻上播出来,但凡不傻的心里也差不多有数了,东官赵大喜又在搞风搞雨了。

      第五卷 第三十六章 炙手可热

        电视画面上在临海水产总部。装修一新的会客室里面,中韩两国国旗随处可见。一边是赵大喜和临海水产李总,另一边是韩国渔业部部长大人一行,随着东官水产联盟赵主任在协议书上签字,又跟张部长握了个手,周围闪光灯同时亮起来,正式签定了合同总价值在一亿两千万左右的石斑网箱养殖合作计划。

        播音员照着稿念,倒也不觉得难理解,大概意思就是韩国人出鱼苗,东官水产联盟花钱买网箱设备,在风平浪静水质优良的东官内海里养大之后再卖去韩国,也算是正经八百的出口创汇了。地方新闻结束之后又播出了东官水产联盟的专题片,详细描述了东官水产联盟是怎样发展壮大起来的。

        严书记在家里看着电视,这一个晚上电视上都是临海镇和赵大喜,翻开报纸还是东官水产联盟和赵大喜,心里虽然不舒服也只能忍了。赵大喜是一把做生意的好手,这是他怎么也否认不了的。

        他也不是蠢货当然知道这回省政协排挤了赵大喜,以赵的为人肯定不会服气,这是做给他和省委看的。石总也在家看电视,看了一晚上赵大喜的新闻气的把遥控器都摔了,大骂东官市委狗仗人势。这么大的事情都敢绕开省委。

        许秘书长也在家里看电视,看的却是饶有兴致,东官水产联盟的奇迹,也就是在赵大喜手里才能做的出来吧。更是忍不住跟身边人夸奖两句,这个【创建和谐家园】保价的策略真是制定的太妙了,暗合现代市场经济原理。他身边人聊起来也觉得滋味古怪,东官人真就这么听赵大喜的话,还真是让他把海产市场给协调运做起来了,这个协调能力还真不一般。

        第二天韩国人终于走了,不少看赵大喜不顺眼的人都解脱了,耳根子终于清净了不少,不用天天在电视上看赵大喜那张土匪脸了。

        这天在赵家村,连宋市长脸色都很得意:“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东官水产联盟现在第一季度出口创汇就有三个亿,东亚陶瓷算哪根葱!”

        周围人看他一眼也都挺得意,呵呵笑了一阵回家睡个好觉,了解赵总这个人的,总知道事情多半没这么简单,他绝对不会就这么算了。果然隔了一天上海梁氏集团梁总一行亲临东官,在东官市政府开股东大会,跟市委谈一谈东官新矿业中期分红。

        受矿山水泥项目正式投产的利好消息【创建和谐家园】,东官新矿业刚刚在港股创下了国内企业日最高涨幅的记录,把原有的记录刷新了一倍不只。一时间东官新矿业在港股成了炙手可热的业绩股。这回来的都是香港财经大报的记者,香港财经电视台更是把电视转播车都开到东官市政府门前,引来了不少东官市民好奇的围观。

        作为省内为数不多的在港股上市企业,东官新矿业几乎是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这天在港府财经记者云集的东官市政府会议室。梁董事长当然坐的是主位。赵大喜跟坐在杨书记下首宋市长前边,虽说是有点太显眼了,别人也没什么话可说。东官人都知道东官新矿业是赵大喜和郑书记一手创办的,他坐这个位置理所应当。

        这天下午一点,梁董事长宣布中期分红派息公告,业绩大幅增长的东官新矿业每十股派港币一元,中间现金分红规模约六点六九亿港币。并表达了自己对东官新矿业完成分红及除权之后,股价仍能保持稳定上扬姿态的信心。

        股东大会开完了,东官市委几乎变成了名流聚会的场所,东官新矿业大小股东里面也有不少金融业界大牌,难得找到这么个机会跟东官市委攀一攀交情,跟上海梁董事长喝一杯酒。不管怎么样赵大喜刚迈腿出了东官市政府,外面围观的大批东官市民还是报以热烈的掌声。赵大喜对着电视镜头哈哈一笑,摆一摆手钻进车里走了。

        这天晚上新闻在香港播出来,对东官新矿业的前身和赵大喜此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篇揭秘东官新矿业发展历程的深入报道随之出台。事情涉及到时任东官市委书记的郑三公子身上,港媒也懂得大书特书一笔,把东官新矿业捧成了少年的内地优秀企业杰出代表,并表示将持续关注。

        随着凤凰卫视的专题节目在广东播出,电视台的人又来找许秘书长请示。

        这回电视台节目组的组长也琢磨出味道来了。有点拘谨:“许秘书长,这个……咱们省台播还是不播?”

        许长平想一想还是先请示严书记吧,他做不了这个主,哪知道还没等请示严书记,浙江电视台居然先播了。浙江省台为什么要播出东官新矿业分红的好消息呢,当然是为了拍一拍郑省长马屁,天底下谁不知道东官新矿业在港股上市,是浙江郑副省长在东官市任上做出来的代表性政绩,也是郑副省长任上最杰出的成就,这么好的机会傻子才不播。新闻播出了郑佩顿时大有面子,人前人后总要威风一阵。

        这天在严书记办公室,一听说浙江台播了,严书记态度也有些暧昧了。许长平跟他合作的久了,当然知道他的意思,出门之后打个电话给广东省台,播吧,这个情况再压着就不合适了。于是这天午间新闻晚间新闻,电视上又都是东官新矿业分红的好消息,电视台虽然是偷工减料多是从港媒上摘录的电视画面,还是在省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少人议论起来都觉得这个东官新矿业是挺牛的,知道内情的更是忍不住在人前卖弄一番,把东官新矿业的原本来历说的清清楚楚,当年的东官矿业在上海交易所让人坑了,赵大喜如何临危受命力挽狂谰,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生生把高龄土项目做起来,一下就把东官矿业集团给救活了。

        也有不少人心存怀疑:“这些事情你都是听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

        有知情的自然咧嘴讽刺两句:“这事跟谁说理去,天底下的人才要是都受了重用,让那些当官的面子往那里放嘛。”

        消息传了一阵。背后闲话总少不了,言语之间影射新来的严书记打压东官市,打压北山集团赵大喜。不然就凭电视上宣传的这些事迹,凭什么评个天下第一村省委也不支持,凭什么赵大喜进不了省政协,这不是打压又算怎么回事。

        这天石总又在电视上看到赵土匪的大黑脸,这回气急了也不摔遥控器了。

        只是在家人面前冷言冷语:“十股派一块钱港币,装的什么孙子,我看到除权以后他的股价跌不跌,没那么大本事就不要装孙子嘛。”

        结果当然让石很失望了,东官新矿业不但有个好底子还有个好下家,有上海滩梁氏集团撑腰股价不但没跌,反倒屡屡逆市上扬创造一些奇迹。闲话传到省委虽然是被人压下去了,难免还是传到了严书记耳朵里。连着一个多星期,翻开报纸就是赵大喜,打开电视还是赵大喜,他心里滋味当然是挺别扭。

        这位严书记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脸色一沉哼了一声:“我倒要看看他赵大喜,威风还能耍到什么时候,我看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许秘书长看在眼里也只能干着急,心里还是本能对赵大喜有些过分的期待,这都连着上了一个星期的电视了,他到底还能折腾多久?他还是小看了赵大喜这个人。隔了一天外事部门的人又来请示。

        这回说话声音都很小声:“许秘书长,东官那边……”

        许长平听到一呆忍不住失声了:“东官那边又怎么了,你能痛快点吗?”

        外事厅的秘书,只能打起精神硬着头皮汇报:“刚接到个美国方面的电话,呃,说是华尔街日报的一个资深记者要来采访赵大喜。”

        许长平听到瞠目结舌,不自觉的失声叫出来:“你们没弄错吧,赵大喜就算再牛他也牛不到华尔街去吧,是不是骗子?”

        外事厅的秘书说话声音更小:“是美国使馆打来的电话,说是华尔街日报的名记者斯戴夫先生,和助手一共三个人明天就到。让我们接待一下。”

        许秘书长是真的要咽一口唾沫,呆看着外事厅的人说不出话来。

        那个秘书还挺懂事,赶紧解释:“这事我倒是知道,赵大喜是写过一篇评论美国股市前景的文章,还被华尔街日报给转载了,不过当时是被省港专家给批判过的呀,都说他是个外行是胡说八道。”

        许长平这辈子第一次碰到这么新鲜的事情,觉得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那秘书看他脸色,有点结巴了:“许秘书长,这回要采访赵大喜的人叫史戴夫·斯戴克罗,这在美国社会都是个名人还得过普利策奖的……真是名记者。”

        许长平看他这样谨慎反倒觉得有点好笑了,老许抓一抓头发也觉得挺费解,还是示意他进去吧,你把刚才这些话跟严书记再说一遍。半小时后严书记也听到呆住了,脸上写满了惊奇两个大字,他当了大辈子官也没碰见过这么离奇的事情吧,怎么还来了个华尔街的名记者要采访赵大喜?

        严书记惊奇了一阵倒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难不成还要让赵大喜再上一回报纸,还要再看几天他那张脸?许长平摘下眼镜来擦了一擦,强忍心里起伏的情绪,他要费了好大的心思,才能掩饰住他对赵大喜这个晚辈的欣赏,此人装龙象龙装虎象虎,难怪能把郑家小三儿捧上天去,确实是个胸才大略的人物。

        许长平重新戴好眼镜,尽量让声音平和一点:“严书记,美国使馆亲自打的电话过来,我看咱们还是接待一下吧。”

        严世川头一回碰到这么离奇古怪的事情,想一想也只能点头了,不管怎么样美国客人真不能怠慢了,更何况还是这么大牌的华尔街名记者。只可怜了外事部门的那位老兄,还有更多的事情要请示。

        他看看严书记脸色刚刚好转一点,才赶紧趁机请示:“严书记,那是把人请到省委还是……”

        严书记脸色又是一僵,说话态度更加别扭:“人家是来采访赵大喜的又不是采访我的,请来省委干什么,不见!”

        这天晚上在赵家村。许长平饶有兴致的看着他的晚辈。

        赵大喜这时候也一脸吃惊,指着自己鼻子说话:“我没听错吧许叔,华尔街名记者要采访我?”

        许长平又哭笑不得,拿出长辈的威严笑骂两句:“你还给我装傻充楞,我看你是皮痒了吧,你自己写过什么文章你自己不清楚?”

        赵大喜这才脸色转变嘿嘿一笑,态度仍是很敷衍:“我也是在胡说八道,真的许叔,我当时被省港财经专家这一顿狠批,就差没把我拉出去开批斗会了!”

        许长平听他说的有趣,也忍不住咧开嘴笑的很开心:“得了便宜还卖乖,你这个小子花花肠子可真多,反正你准备一下吧,美国客人明天上午就到了,在美国客人面前把你这一套土匪作风收一收吧,别再把脸丢到国外去。”

        赵大喜一下苦起脸来:“不见行嘛。”

        许长平懒的跟他继续演戏,起身同时半真半假的提醒他:“你在电视报纸上折腾了一个多星期了吧,我劝你适可而止吧。哈哈,不知道的还以为电视台和报社被你们北山集团给收购了!”

        赵大喜也同时露出标志性的憨厚笑意,客客气气把许叔送走。送走了许长平心里仍是在冷笑连连,琢磨着这才刚在电视上折腾了一个星期有人就受不了吧,老子以前是不想出风头,真到老子想出风头的时候,敢让电视台连播一个月你信不信。

        还是老宋说的好,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到底让广东人民分辨一下,谁才更有资格进省政协,老子不过就是喜欢低调一点嘛,做出了这么多成绩就是不爱显摆而已,还真让人当成软柿子捏了。

      第五卷 第三十七章 开花结果

        第二天在赵家村村委会,见到了华尔街来的名记者,英文能力很强的朱硕士被找来当了个翻译,赵大喜本身也懂得一点英文,交流起来倒没什么问题。赵大喜背靠赵家村村委会里的国旗,让华尔街来的摄影师给自己拍了几张照片。赵大喜虽然不经常接受这种面对面的采访,也懂得用一贯坦诚的态度跟老外闲聊几句。

        老外的记者也真没料到,这位能在华尔街日报上报表精辟评论文章的赵先生,居然会是一个来自中国农村的基层干部,又对他豁达的态度大有好感,对他的身份背景更加好奇。赵大喜心里有数看一眼手表,把三个老外请去北山集团总部。三个老外看到北山集团十八层楼高的总部,脸上表情这才正常了一点。

        一个成功的中国商人,神秘的赵先生,有这份见识还倒正常一点。这天上午在北山集团总裁办公室,摄影记者又四处拍一拍,省里面外事部门的人,朱宇和徐燕徐记者陪站在旁边,细心听着赵大喜和华尔街的名记者聊天。

        外国记者的采访方式果然挺独特,几乎是用闲聊的方式问一些奇怪的问题,并且对赵大喜的名片很感兴趣。堂堂北山集团赵总的名片,也不过是路边店里印出来的便宜货,一盒几十块钱的简陋制品。赵大喜油然一笑干脆把整盒名片从桌山拿起来递给他,老外的记者看了足足有半分钟。

        才突然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赵先生,您的企业在银行有没有欠款?”

        赵大喜当然挺豁达的自信回答:“暂时还没有。”

        华尔街名记者敲了一阵电脑,又问出另一个更古怪的问题:“赵先生,您曾经去过美国的任何地方吗?”

        赵大喜更豁达的无奈摊手,露出标志性的憨笑:“暂时还没有。”

        两个问题都是同一个答案,引来三个老外记者和所有人的善意笑声,徐记者更是听的似懂非懂,她是觉得这位美国名记者提的问题真是挺精辟的,赵大喜回答的更是有幽默感,在老外记者面前一点都不怯场。她最喜欢赵大喜身上这种不可一世的霸道,眼神里自然多了一些感【创建和谐家园】彩。

        问了几个奇怪的问题,老外记者才问到正题:“最后一个问题,赵先生,您是如何预测到美股一整年的走势,靠猜测嘛?”

        赵大喜心里一虚差点就被问住了,还是脑子够快轻松回答:“直觉,一个商人的直觉。”

        老外记者似乎对他的答案很满意,又敲了几下键盘才把笔记本电脑合上了,连外事部门的人和徐记者在内都傻眼了。问了一通莫名其妙的闲话,问到正题就一句话就算完了,这样也能算是个采访吗这也太儿戏了吧。

        徐燕同样作为一名记者,心里又不得不承认这种采访方式很生动,写出来的稿件也一定很生动,最起码用不着牵扯大条的官话套话。人家只是对赵大喜这个人感兴趣,对中国新生代的农民企业家感兴趣,人家只用事实说话。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在北山集团的员工餐厅里吃了一顿。赵大喜早把厨师叫过来吩咐几句,做一个花椰菜牛肉,鸡肉和春卷就行了。厨师抓一抓头发还挺怀疑,难道洋人喜欢吃花椰菜牛肉?

        这天中午在饭桌上,外事厅的人也都傻眼了,真没想到三个老外还真吃的挺开心,连这种事情赵总都这么在行,这也知道的太多了吧。这天下午送走了三个华尔街的记者,外事厅的人和省报的记者,看一眼赵总忍不住由衷赞叹,赵总在洋人记者面前也不落下风,真是有见地有本事的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7 04: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