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旭东一口饭咽下去,说道:“爸妈,能再次见到你们二老,真是太开心了。不过读书是我唯一的出路,相信我,我一定不会再让你们受苦的。”
二老对视一眼,苦涩一笑,既然孩子要读书,也只有多辛苦辛苦自己。
“吃,东子,学校的东西肯定不如自己家的吧,多吃点。”
第3章 好好学习
在家里忙了两天,张旭东背着自己的破书包,背着十斤大米,一壶花生油以及从墙上拔下来的三两山货。
走在路上,公交车在泥泞的道路上颠簸着,车速不快,车上的人对着张旭东指指点点,不过这些,张旭东全都浑不在意。
这二十年来,张旭东练得最多的就是脸皮了,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活得好不好从来都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自己的感受。
走得累了,张旭东也会吼两嗓子,车上的人第一次听到,全都笑了起来,等到把一首歌吼完,车上人的表现又不一样。
不过张旭东是真实感受到自己的这副小身架太缺营养了,也是,家里穷得不像样,每天在学校能吃点白米饭就很不错了。
天气热起来,张旭东干脆把上身衣服给脱了下来,还是那件被售票员扯破的校服,稍微缝缝补补下,还能穿,就是不禁磨。
张旭东一手扛着米袋子,一手拿着写有英语单词的小册子,大声的朗读、背诵。几十里的山路,在张旭东心无旁骛下,也就不知不觉的到了学校。
说起毛顺延中学,尽管地方偏僻了,但是这个学校是全封闭式教学,有十里八乡来的穷苦学生,比如张旭东、赵小雅这类人,也有是慕名而来的学生,比如戴雪花,她家里是做生意的,父母常年在外,于是把她交给乡下的奶奶代为照顾,再加上学校不错,也就留了下来。
趁着还没有上课,张旭东一半的心思放在学习上,另一半的心思则开始活泛开来,光靠这样的死学习是没有用的,家里已经没有余粮了,顶多再过一个月,家里揭不开锅,自己还是不得不辍学回家,所以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张旭东必须想办法找到挣钱的活。
“上课!”
“起立!”
“老师好!”
随着上课【创建和谐家园】响起,张旭东把放飞的心思收了回来,经历过二十年苦难的张旭东知道,什么都可以落下,但是学习一定不能落后。
整个课堂上,张旭东坐得笔直笔挺,由于他坐的最后一排,别的学生看不到张旭东,但郑玉华在讲台上可是看得醒目,该听课时听课,该做笔记做笔记,不像是装的。
“张旭东,你来回答一下这个一次函数的题目。”
郑玉华说的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要稍微听讲的都能做出来,这也是郑玉华试探一下张旭东。
张旭东上了讲台,这个一次函数和例题很类似,只是稍稍改了下条件,张旭东没有花费多少心思就做了出来。
其实这也是初中知识的特点,基础性很强,不会考很高深的东西,只要跟着老师的节奏,基本没有问题,而且九十年代,不会像二十世纪,题目多、花样多,往往都是那么些题目来回考。
郑玉华当众表扬了张旭东!
“这个娃子可以啊,开窍了啊!”郑玉华一巴掌轻轻拍在张旭东的后脑勺上,“继续加油啊!”
在学校里,来自老师的表扬往往是最振奋人心的,张旭东原本以为自己会很平静,可是没想到受到鼓励后,同样兴奋得不行。
体育课上,所有人都在玩足球玩篮球,只是张旭东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安静的看着书,做着练习题,就用那个不到一根手指长的铅笔。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戴雪花走了过来,瞥了一眼,对于张旭东这种临时抱佛脚的人她很是看不起。
学习成绩和知识都是日积月累的,想靠一两个突击起来,根本不可能。当然她没有想到在她面前的这个男人是重生而来的,张旭东更懒得解释。
不是说解释就是掩饰嘛!
“啪!”张旭东手心里的铅笔笔芯一下子断了,张旭东愣了一下,第一次一股无力的颓丧感涌上心头。张旭东强忍住心头的失落,一点一点扣着铅笔上的木头,他没有卷笔刀。
“这个给你用吧!”一支崭新的铅笔递在张旭东的书本里,就在眼前,上面的纹路非常好看,像彩虹,更像一只展翅的孔雀。
“谢谢!”张旭东把笔攥在手心里,他需要这支笔,他也知道那声音是赵小雅,只是他确实没有勇气抬起头来。
这是一个异常温柔的孩子,张旭东看着赵小雅远去的背影,过去他暗恋着赵小雅,过了二十年,心境竟然还是如此,可如果不是出了那个事情,也许赵小雅的生活轨迹就完全不一样了吧!
“谢谢,我会感谢你的!”
收起心思,张旭东擦了擦眼角不可抑制的泪水,心里头的某种想法就更加强烈了。
走过操场一角,张旭东一脚踢在一个软软的物什上面,低头看去,是一个样式十分新潮的钱包,张旭东捡了起来,里面有三层,第一层是钱包主人的照片,是戴雪花。
第二层则是一些零钱,零零碎碎大概十来块钱,第三层里面,竟然是整百整五十的钞票,一共是七八张!
这可是一笔巨款,这给谁捡到都是心动不已。
上课【创建和谐家园】想起,戴雪花和其他同学一起准备【创建和谐家园】室,浑然没有发觉自己的钱包丢了,张旭东想着就这样还给戴雪花,可这么一笔巨款要是给其他人惦记上,估计也不是什么好事。
“学习委员,我有个问题想向你请教一下!”张旭东喊住戴雪花。
戴雪花一脸不耐烦,可她毕竟是别人面前都是一副很文静的模样,只是狠狠瞪了张旭东一眼。
等其他人都进了教室,戴雪花这才原形毕露,恶狠狠说道:“张旭东,你要干嘛呀,装模作样也要有个限度才行!”
第4章 朋友与买卖
张旭东头也不抬,将钱包往戴雪花手里一扔,甩了个背影给她。
“你说你一个学生带这么多钱在身上干嘛,你数一下,看少了没有!”
戴雪花这才惊觉身上的钱包丢了,今天她刚去银行取了钱,准备放学就送回去,差一点就出了漏子。
可是这个张旭东家里不是很穷吗?为什么看到这么多钱一点不心动。戴雪花看着张旭东的背影有些疑惑了。“那个,我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
张旭东正在疯狂的练习二次函数以及几何代数,九十年代,这几本书都是分开的,因此在深度上还是足够困难的,猛然抬头,却看到一个圆脸胖胖的男孩正拿着一本英语书笑嘻嘻的看着自己。
这个时候,胖就代表着家里富足,别小看这点,无论到了哪里,这富裕程度都足够把阶级分得清清楚楚的,比如戴雪花就有她的一个小圈子,只有三两个人,都是那种外地阔绰户,然后就是乡镇本地的孩子,上课一起上,逃课一起逃,玩游戏机也是一起上。
穷孩子也是一起野,只不过张旭东比较特殊,他属于特别贫困。稍微能搭上两句的只有赵小雅了,只是她这两天情绪很低落,可能是被家里的事情困扰了。
“你是……”尽管是一个班的,张旭东还是没想起来这个胖脸男孩的名字。
“东哥怎么能不记得我的名字,我是张小福啊,你看,这最后一排就我和你呢!”张小福自来熟的介绍。
张旭东坐在第一组的最后一排,靠窗户。而张小福坐第六组的最后一排,靠走廊。平时张旭东都是蒙头睡觉,从来也没有过交集。
不过张旭东猛然记起了他的名字,倒不是说张小福的成绩有多好,而是九七年四月上旬的一起特大交通事故,曾经震惊了整个天水市,而事故的主角,正是张小福。
“啊,昂,你想问什么?”张旭东一边问着,一边回忆着当年那起车祸的具体时间。
“东哥帮我把这几句话翻译成英语呗!”
张旭东接过来一看,是一首小情诗,没什么内涵,很直白,旁边几个男同学在偷笑,估计是他们怂恿的。
“这个简单。”张旭东在单词表找了几个类似的意思,勉强凑成了一首诗。
“嘻嘻,谢谢东哥!回头请你吃饭哈!”张小福一脸幸福的回到座位上,拿出彩笔在单词旁又画了几道圈几朵花。
张旭东实在记不起具体的时间了,等到放学,张旭东去食堂取自己的饭盒,却看到张小福背着书包往校外走。
这才想起张小福的家就在西集市不远的地方,因此学校虽然要求住宿,但也没有要求太严格。
张旭东没来由的问了一句:“小福,今天多少号了?”
“四月四号啊!”
张旭东越走越觉得不对劲,猛然甩了饭盒冲到学校门口,这时候张小福已经准备过马路,一辆大货车正从南往北行驶,司机露出半张脸,下巴抵在车玻璃上呕吐,那司机突然一阵剧烈的呕吐,车速陡然加快。
张旭大吼一声:“张小福!”
那胖男孩胆子小,伸出去的腿又缩了回来,回头茫然的看着张旭东,那大货车擦着张小福的头发,将他头顶的帽子卷入车轮撕得粉碎。
然后就是前方十米远的地方,数十位行人被卷入车轮底下,无数的呼救声和哀嚎声想起,张小福感觉手脚僵直,身体不由自己的瘫软下去。
马路对面,张小福的叔叔疯也似的的冲了过来,几乎是一把将其搂在怀里,然后细细的检查。
当天晚上,张旭东被张德禄请到了自己家中,满桌的鸡鸭鱼肉各种好菜,张旭东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好东西,张旭东长时间以来营养不好,不宜吃太多,只是沾了些油水,然后把其中一只鸡给包了起来。想着送回去给家里的爸妈尝尝。
“多吃点多吃点,谢谢你救了我们家小福,真是太感谢了。”张德禄连声感谢,不停的给张旭东的碗里夹菜,张小福因为受了惊吓,这会儿已经躺在床上了。
“这是叔叔的一点心意,多少不论,你暂且收下。”张德禄拿出几张百元大钞。
“叔叔,这个太贵重了。我不能收下。”张旭东坚决不收。
“那这样,叔叔是卖山货的,这里有几种山货特别补身体,我看你身体营养差了点,把这些拿过去吧!”
张德禄又拿出一些山货出来,张旭东看到这些眼前一亮,对于这些山货,张旭东再熟悉不过了,自己家里就有一些,虽然不多,但是比张德禄手里的品质可是要高上不少。
“叔叔,这个礼物我不能收下。”
见眼前的小家伙什么都不要,张德禄觉得是不是要和对方父母见一面,当面感谢下人家父母也好。
“不过,叔叔你说你是收山货的,不知道羊肚菌和天麻怎么收?”张旭东问道。
“哦?你既然知道这两样山货?羊肚菌和天麻都是咱们这儿的特产,不过量不大,质量上乘的就更不好得了,再加上村村靠着大山,进去采购不容易,因此一斤羊肚菌大概就值【创建和谐家园】块,若是质量高,形象好,价格还可以往上涨。”张德禄说道。
还有一点张德禄没说,那就是山货虽然好,但是本地小贩也多,有些人尝到甜头以次充好,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所以这一行当还不是很成熟。
“我家就有羊肚菌,颜色淡黄,形似羊角,每一个重二两左右。”张旭东对这个东西再熟悉不过了,而他刚才所说的也是羊肚菌最高质量的了,但其实这样的羊肚菌他家里也不多,村里人拿出来卖也卖不出高价,往往都是放在家里逢年过节自己享用。
张德禄自然知道这里面的油水,听说张旭东家里有上好的山货,于是说道:“这样,你把你家的羊肚菌拿给我看看,价格都是可以商量的。”
张旭东笑而不语,只是说道:“叔叔,我从县城里来的人说像这种羊肚菌,一斤都可以卖到几百上千块呢!”
张德禄听得眉头一挑,他觉得眼前的小孩子不像小孩子,倒像是个精明的商人,只是最近他确实需要一批这样高品质的山货。
于是说道:“小孩子知道什么,一千块是不可能的,怎么都不可能的,如果真的有你说的那样,我可以比别的贩子出更高的价,但必须先让我看看,品鉴一下。”
“成!,张叔,明天晚上我就拿给你看!”张旭东下定了决心,今晚再回家!
第5章 长久的买卖
出了这么大的事,学校临时放假,一时间都在讨论这起酒驾引起的特大交通事故,张旭东当夜就回到了家里。
山村里的十多点钟,已经是一片漆黑,一处光亮都没有,黑夜比张旭东的身影还要黑,偶尔可以听到两声狗叫声,然后就是村里仅有的四五条一起狂吠起来。
张旭东敲开门,给他开门的是他的母亲,提着油灯看着满头大汗的张旭东,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东子,你你怎么回来了?是不是学校出什么事了?”
看着母亲一阵紧张,张旭东好生安慰了几遍才解释清楚。
“妈,咱家的山货咧,那几斤上好的羊肚菌。”张旭东问道。
“我收起来了,怎么了?”
“拿给我,有个商人要收这个东西,我寻思可以挣点钱。”
“这能挣什么钱,这山里边到处都是。”母亲虽然说着,但依然找了出来。
也是,这些山货虽然略有价值,但是收购的小贩还挺多的,山货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不正规,导致很多山货都被刻意压低价格,这么几斤上好的羊肚菌,哪怕是放在集市里一天,也换不来几个钱。
不过张旭东却是知道,随着国人经济上涨,山货的药用价值是食用价值已经进一步提升了,价格只会节节攀升,到现在,这么二斤山货,都可以卖出上千块钱了。
若是肯拿到县城甚至天水市,只要碰到对的人,价格再翻上几番都可以的。
只是山里人哪里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大多人一辈子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了,眼光不长远,有时候就决定了一个人能够走多远。
张旭东把二斤质量最好的羊肚菌贴身收好,就准备回学校了。
“东子,你不和你爸打声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