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小福嘿嘿一笑:“这可是我老大,不跟着他跟谁。怎么,二嫂子几天晚上去我老大家住?吃顿饭也行啊!”
戴雪花气狠狠的挥了挥小拳头,冲俩人冷哼一声,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第26章 改变
李泽的这点小事就如同投进湖水中的石子,并没有给张旭东的生活掀起什么涟漪。正如同他当时所说的,这李泽还不如找人来跟他打一架,这样他印象还会深刻一点。
他很忙,没有那个时间跟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去争风吃醋。
为了更好的了解山货市场,现在张旭东每天放了学,就搭着车往县城跑,然后大半夜再租车回来,每天的路费就让周国强咂舌不已。
不过周国强也没多说什么,尽管他不明白张旭东口中的“市场调研”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但这并不妨碍他去信任张旭东。
合作社成立后,郑旭东野心大涨,以县城为中心,连带着附近的白庄镇,夏店,野角,西集市等几个小一点的乡镇,已经被他归属于自己的地盘。他想做的,就是先垄断这些地方的山货市场。
事儿挺难做,好在现在除了白庄镇外,其它乡镇的山货市场依然处于一种低迷散乱的状态,这就给了张旭东可趁之机。
答应白衬衫的事他还是没做到,在周国强的掩护下,张旭东这个星期又请了三天假,理由是身体不舒服。不过好在张旭东最近的摸底小考成绩都不错,白衬衫也没多想。
现在也不比以前了,张旭东顶着白庄镇合作社唯一技术员的金字招牌,无论走到哪,都是香饽饽。地方小,加上人多嘴杂,他们村靠山货发财的消息在周围几个乡镇之间已经流传开来。
像之前那种类似空手套白狼的事,张旭东也不想再做了。
倒是县城那边张旭东也抽空去了一趟,这是陈子通要求的。原本他们的合同里写着,每个月进一次货,但是陈子通在张旭东那拿的那批山货质量好,送到省城之后,居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一个月卖完的存货居然支撑了一个星期。
大喜之下的陈子通连忙通知了合作社,要求把每个月进一次货的频率更改为每周一次。其实这里面他也存着加强两边联系的想法,最近几天还有好几家公司趁着这股东风在省城推销自己的羊肚菌之类的,他们手里好货少,更是出现了好几起假冒伪劣事件,使得天水东来的招牌被打的更响。
这事儿也给陈子通提了个醒,知道跟合作社的联系不能断,又往上提了一成的价格后,张旭东满意的从天水东来里走出来,陈子通也对这个结果颇为满意。
双赢!
就这样,前前后后忙了差不多有一个星期,张旭东也跑遍了附近的乡镇,对他们的山货存量和市场有了大致的了解,准备回去写一份策划书,合作社的长辈们能看懂的那种。
之后收货的事,他不想再掺和了,有那些长辈把关,至少货的质量肯定有保障。
价格上稍微吃点亏没关系,总之,目前的野生山货还处于一种暴利阶段,就算成本翻一番,他们也能成倍的赚。
这就是在这个信息互不流通的年代,眼光高的人掌握第一手信息的优势和好处。
等他再次坐到教室的时候,距离中考还剩下两星期不到。好几天没摸书本,面对中考,张旭东心里也不是很有谱。他决心好好学几天习,顺带休息休息,最近东奔西跑,实在是累坏他了。
野生山货赚的再多,说白了,也是一锤子买卖。他们现在可以赚,但三五年后呢?等山民们这些年来存储的山货被掏空,像是五品羊肚菌这种玩意,价格固然会高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可那时候终究不会像是现在这样,一手取货一手拿钱了。
等到大家都主要去做人工培植了,张旭东现在的垄断优势,也就不再了。所以说,搞清楚了附近的山货市场后,一种隐隐的危机感,一直蕴绕在张旭东的心头。
不过好在,交易进行了三次,张旭东家里也算进账了小十万,外加张旭东自己也存了二三十斤上好的五品的羊肚菌和天麻。
说起来,不过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因为这平时不起眼的山货,张家算是在十里八村里彻底翻过身来。尽管还没起新房子,可谁都知道张家算是脱贫致富了。
……
好几天没回家的张旭东,凑着星期天刚好有空,搭车陪着赵小雅一起回家了。
山里人对张旭东和赵小雅这种“早恋”的现象,包容力倒是比后世大城市的家长们宽容的多,在他们眼中,十七八岁结婚生子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张旭东十五岁的年纪,处个对象,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迎着村里人一路的打趣,回到家的张旭东发现父母都不在家里,张国富估计在合作社,周桂芳应该还在地里干活。张旭东原本打算下地帮忙,但禁不住最近实在太累,就坐在椅子上的一会儿工夫,竟然睡着了。
张国富和周桂芳回来的时候,看到歪倒在椅子里呼呼大睡的张旭东,着实有点心疼。
周桂芳轻手轻脚的把张旭东的书包从地上捡起来,没有叫醒他,小声喊着张国富一起进里屋去了。
“唉,东子可真是长大了,有本事了。你看他睡觉那样,跟你以前下地回来是不是一模一样?”
周桂芳半是心疼半是欣慰道,张国富咧嘴笑了笑:“儿子有本事你还不高兴啊。想想这几天,谁见了咱不是对咱竖个大拇指,说咱养了个好儿子?东子以后肯定有出息,有大出息!能给咱祖宗长脸啊!”
“有没有出息我不管,你看东子最近都瘦了,也黑了……”周桂芳说着,心疼的抹了抹眼泪。最近张旭东东奔西跑的事他们听周国强说了,知道张旭东忙的是正事,加上白衬衫打电话来,说张旭东的成绩进步很多,所以也没什么反对的意思。
“这眼见也快考试了,要我说,这几天你先别下地了,叫老三家顺便帮忙看着。你就照顾照顾孩子,给他弄点好吃的。”
“那你干嘛去?那合作社的事儿还用你啊,你懂?”
第27章 咱别种地了
“有什么懂不懂的,东子前两天给合作社递了份计划书,俺们现在都是按着计划书上的东西收货。再说了,我是东子他爹,你可不知道,在人家外村人心里,他们村长的面子都不如东子大!”
张国富压低了笑声,不想吵着张旭东睡觉。合作社的成立,张家的翻身,使得周围几个村子谁不对他们一家子服气?
周桂芳也没再说什么,别的她不懂,家里挣的钱她看见了。
有句话叫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在张家脱贫致富了,有些观念她也在不自觉的改变着。
说来说去,反正儿子才是最重要的。
张旭东是被饿醒的。
天已经黑了,看了看表,这一觉他竟然睡了三个多小时。
晚饭已经做好了,跟以前的馒头咸菜有了很大的不同,张家现在也是顿顿能见荤腥了。
要不是节俭惯了的周桂芳拦着,张国富还想再弄点熟食。
“爸,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喊我?”张旭东醒了醒神,饭菜的香味让他食欲大振。
周桂芳摆好了碗筷,跟着张国富一起坐了下来,心疼道:“早回来了,看你睡着了就没喊你。以后可不敢再那么东跑西跑了。”
“啊,不跑了不跑了,事儿现在都忙活完了。”
“过几天你就考试了,最近你还是回家来住吧。妈不下地了,在家里给你做好吃的补补。”
“不下地了?”
张旭东呛了口口水,惊讶道:“怎么了?妈,是不是出啥事了?”
“哪能有什么事!反正咱家地里该忙的也忙的差不多了,剩下几天让你三叔家给帮忙照看着,现在以你考试为主,听见没?”
“那……也行!”
张旭东想了想,点头答应下来,反正不过是坐半小时车的功夫,再说回家睡还能休息的好。
更何况,张旭东早就有心思不让老妈再下地了。四十多岁的人了,天天顶着太阳在地里忙活着,张旭东说不心疼那是假的。
这么一想,张旭东索性就摊牌了:“妈,要不以后咱家别种地了。我想过,你和我爸年纪也不小了,咱把地承包出去,家里也有点本钱,去县城做点小生意开个店,收成比种地强。”
“说啥呢!山里人哪有不种地的!”周桂芳想都不想地拒绝了,种了一辈子地,猛然要她离开,她还真接受不了。
她和张国富两个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没什么文化。父辈们除了土地之外,也没给他们留下什么。
在他们心中,其实钱真的不能排到第一位,地才是命根子。这也是这个年代农村人的普遍观念。
张旭东这话,算是早说了至少十年。
张旭东倒是想说,自己有很多点子,足够维持家里的营生。可是话到嘴边,又让他生生咽了下去。
说不如做,说的再多,也是纸上谈兵。事没做之前,他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在找到除了收山货之外第二条财路之前,张旭东觉得,还得再缓缓,才能跟家里商量这件事。
倒是张国富的眼中闪过一丝思索,到底也算见过世面的人了,对于儿子说的不种地了,他倒是没有那么多反对的意思。
至少家里有那小十万块钱撑着,这是他们种十年地也不见得能攒下的家底。
跟周桂芳不同,他对于这钱的来路,有更清楚的认识。再跟着合作社收货,跑县城,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跟大公司的人谈事之后,张国富已经不像是以前那般,只知道守着地看收成了。
他的心思在逐渐活泛起来。
周国富没有发表意见,但经历过几万十几万的出入账之后,想让他重回田地里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恐怕他自己都会犹豫。
这算是个吃饭时的小小插曲。吃完饭,张旭东想去刷完,被老妈硬生生的赶回了屋里,美曰不看书就早睡觉。张旭东拗不过老妈,回到房间之后也没继续睡,而是拿起了试卷和书本,对照着之前的错题,一点一点的温习起来。
中考题他不可能全记得,只是能隐约的记住几种题型,所以,能不能考上一中,还得看他自己。
这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处。机遇来了,如果不能努力去把握,它一样也会溜走。
又做了一张卷子,张旭东看了看表,已经是十二点了,这才熄了灯,上床睡觉。
……
第二天张旭东起了个大早,匆匆忙忙往邻村里去,到的时候,赵小雅已经在村口等他了。
说来也奇怪,尽管同为乡下长大的孩子,张旭东从小营养不良,长得黑黑瘦瘦的,十五岁个子还跟赵小雅差不多高。可赵小雅却如同出水芙蓉一般,即便是站在人群中,也是能让人一眼忘不掉的小美女。
论气质,她未必输给从城里长大的戴雪花那只白天鹅。
“嗨,小美女,在等谁啊?”
张旭东嘻嘻哈哈的冲赵小雅打了个招呼,赵小雅翻了翻白眼:“东子,你什么都好,就是能不能改改你这个流氓样!”
张旭东嘿嘿一笑,腆着脸道:“这年头好男人不吃香了嘛!你看李泽那个小流氓,天天就知道泡小姑娘,还不是一把一把的收情书!”
赵小雅指着张旭东的鼻子气呼呼道:“张旭东,你哪壶不开提哪壶是吧?”
眼见赵小雅的泪花都快出来了,张旭东这才停止了嘻哈,忙安慰道:“哎呀,我不是那个意思,小雅……小雅?”
赵小雅嘟着嘴背过身去,张旭东围着她转了个圈,也不见她搭理自己,只好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递到赵小雅的眼前道。
“开个玩笑,小雅别生气嘛!我认错!以后不提他了还不行。”
赵小雅一下拍开张旭东伸在她眼前的手,眼睛红红的气到:“东子,你是不是心里还介意那事?”
倒不是说赵小雅矫情,而是这个年代里,感情还没有像后来那么开放。这也是张旭东惯性思维了,见惯了后来灯红酒绿的男男女女,却忘了这些人在最初的时候,也曾拥有过最纯洁且珍贵的感情。
他忽然收起了笑脸,不再解释什么,牵起了赵小雅的手。赵小雅象征性的挣脱了几下,还是乖乖的任由张旭东牵着了。
十五六岁的少年和少女,就这样在田间的小路上,迎着初升的朝阳,慢慢向前走去。
第28章 关于超市的构想
这一天,张旭东心情很不错,他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恋爱。
没有山盟海誓,没有动人的表白,只有两个人牵着手,慢慢走过的一段小路。
有些事不用说,心知肚明就好。他们的年纪也不到可以说出什么承诺的时候。
不过张旭东有信心,这一世,绝不会让那些人再从自己的世界中离开。
可惜的事,高兴归高兴,下午的时候,给赵小雅打了个招呼后,张旭东又翘课了。
准确的说是……请假,白衬衫现在也不太管他,他也听周国强和张国富说了合作社的事,知道自己这个十五岁的学生是个有自己主见的人。
他翘课的原因,是因为张旭东发现,自己在教室里坐不住了。倒不是说不想学习,而是根本静不下心来。
这也跟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有关,张旭东知道,现在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所学习的东西,更多的只是一块敲开大学大门的敲门砖,可考试之后,这辈子再也不会去用到。
但是,母亲在地里挥汗如雨的身影,一直在张旭东脑海中盘旋不散,他越发的觉得,自己不能浪费时间,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将重生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反正中考题他已经基本全做了一遍,对中考,他心里也有谱,索性下午的时候就请了个假,打着车又来到了县城。
前几天他被李泽巴拉巴拉说了一通,说是不在意,可他有不是圣人,哪能真不在意。就算不跟李泽较劲,他也要为将来考虑。
虽说最近倒卖山货,做二道贩子赚了点钱,可这种赚快钱的方法不长久,再发展个三五年,把白庄镇合作社打造成一个大型的山货集散中心后,日子也就能过个小富即安。他自己身为重生人士,靠卖山货确实有点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