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气!”
柳莎莎修长的手指冲玻璃柜里点了点,坐到角落的长椅上去等,李家明继续审视着玻璃柜里的糕点。肉松蛋糕居然五块钱一个,这妖精是想宰自己一刀。
可怜的孩子,这大冬天吃冷食,难道不冷吗?
李家明好笑地阻止穿着洋派的服务员将面包、蛋糕、牛奶递给柳莎莎,指了指收银台里的微波炉道:“小姐,麻烦你加热一下面包、牛奶,冬天里吃冷的对身体不好。”
“哦”
衣着洋气的服务员异样地打量了下李家明,店子开张一个多月来,这是第一个买面包、牛奶还要求加热的顾客。
“小姐,不是这样加热的”,李家明好笑地又叫住服务员,从微波炉里拿出牛奶瓶,用吸管捅破了上面的铝箔纸,再放进去加热。
“小姐,跟你们老板说说,你们的定价太高了。”
这位年轻的服务员也真脾气好,非但不觉得李家明找茬,反而耐心解释道:“先生,我们的原料都是最好的,价格自然就会贵。”
先生?
开始育的李家明继承了他父亲的优点,比同龄人高出一截,加上他沉稳的气质,即使变声期的嗓音有些嘶哑,旁人很难将他当小孩。不服气的柳莎莎打量了下李家明,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确实象大人。
“呵呵,生意很冷清吧?”
‘叮’的一声,微波炉加热完毕的告警声,打断了李家明的话,也提醒了他,自己又不是活雷锋,这店生意好不好的关自己什么事?
面包烤热后更松软,温热的牛奶一点也不冰,笑靥如花的柳莎莎满意咬着面包、喝着牛奶,引来旁边服务员的恭维。
“先生,您对您妹妹真好。”
妹妹?柳莎莎刚还笑意盈盈的俏脸瞬间变得僵硬,刚被宰了一刀李家明则笑眯眯的,服务员也继续恭维道:“您是我接待的顾客里,第一个给妹妹加热面包、牛奶的哥哥。”
也难怪人家服务员会误会,山里人普通矮小,李家明气质太沉稳了,再加上有一米六五高,看起来象二十出头的大男孩,而柳莎莎再漂亮也就是个十一二岁的黄毛丫头。一个挑最贵的买,一个自己舍不得吃却买给她吃,这不是感情很好的兄妹,难道还是情侣?
何况李家明还摇着头,用宠溺的口吻道:“哎,小孩子贪吃。”
“bitnetbsp; 这话李家明自动过滤了,装作没听见,反而有兴致继续参观蛋糕店。可妖精不愧是妖精,刚不知是骂哪个贱,嘴里的面包都还没吃完,又开始指挥服务员拿法式长棍面包,抱着李家明的胳膊,笑靥如花道:“哥,这个可好吃了!”
“嗯,买吧”,脚趾头被人踩住了,李家明除了这么说,还能怎么的?
第163章 妖精变妹妹(下)
小妹子也是女人,逛街也是她们的书迷楼www.shumilou.co
李家明照顾妹妹照顾惯了,陪着柳莎莎逛了半天街也没什么不耐烦的。以前小妹还没那么开朗时,李家明陪她玩翻茶盘(两人玩的一种绳子游戏)都能陪一两个小时,直到她不想玩了为止,何况是逛三条加起来不过两三千米长的小街。
逛来逛去,终于逛到了‘华府’装饰店旁边,正逛得高兴的柳莎莎突然看到一家新开的礼品店,扔下后面的李家明就往那边跑,看得他直愣。
这还是那个娇纵的妖精吗?
哦,想起来了,人家满打满算,也不过才十一岁半,可不就是个死要漂亮的小妹子吗?也对,自己老用前世的眼光去看她,她又老跟自己较劲,不知不觉中自己也把她当‘同龄人’,反而忽略了她的真实年龄。
独生子女很寂寞的,何况这孩子极聪明、嘴巴甜、人又长得漂亮、父母还都是老师,林场里的那些大人们还不哄着她、捧着她,就更别说那些林场子弟了。人就是贱,成绩不好的玩伴她看不上眼,刻意巴结的她更不想搭理,所以她才跟自己的妹妹们玩得那么好,因为她去年得罪小妹后,那几个小不点立即跟她划清界线,反而获得了她的尊重。
哎,可怜的孩子,可笑的青涩年华。
摇头晃脑象大人的李家明走进了礼品店,柳莎莎正拿着双时髦的半指手套犹豫不决。
“喜欢就买呗。”
“你知道什么?阿姨,三块钱一双卖吗?”
衣着时髦的店主年龄二十七八,嘴皮子利索着呢,更不嫌顾客将她叫老了。
“妹子,真不行,阿姨进价都四块。你要诚心想要,阿姨给你算五块钱一双,你觉得怎么样?”
“三块五”
“真不行”
李家明接过柳莎莎手里的手套看了看,明显是晴纶的,扔下这双又挑了双混纺的,毛绒绒的挺暖和,递给不识货的柳莎莎,笑道:“大姐,这双多少钱?”
“先生,您可真识货,这是羊毛的,二十块钱一双。”
这种混纺的半指手套,再过三十年在网上卖,也不过是七八块钱,现在就能卖二十?
黑,【创建和谐家园】\/的黑,刚才那家蛋糕店把面包当奢侈品卖,这家店又把顾客当猴宰。
李家明好笑地拿起一双与柳莎莎手里同款的手套,又试了试手感、瞟了眼上面的产地,玩笑道:“大姐,你莫把我当猴子(冤大头),我在浙省打工时买过这种手套,四双才十块钱!”
撒谎!可智商、情商都高的柳莎莎立即闭嘴,站在一旁等着捡便宜。这家伙莫看他待人温和,坑起人来那是一坑一个准。
这年头能开店的年轻人,除了家里有钱的外,就数在外打工赚了钱的。刚才还不让价的女店主一听就高兴,连忙笑道:“你也在浙省打过工,你在哪?我以前在宁波。”
瞎话张嘴就来的李家明等对方说完了,才笑笑道:“嘿嘿,我在杭州,宁波好啊,服装厂多,还尽是名牌服装厂,工资又高。”
“哪有什么好哦,还是杭州更好,我们以前一个月累死累活才七八百块钱,你们那有上千吧?”
“也不行,一个星期要加四五天夜班才拿八百来块钱,还不如他们当地人一个零头。”
一个真打工妹、一个假打工仔聊了几句,关系由店主与顾客变成了姐弟。
“家明,这是你妹妹?你对你妹妹可真大方,这种面包一点也不好吃,还死贵死贵的!”
“嗯,她读书厉害,这次是来县里参加竞赛的。艳姐,这手套便宜点,我多买几双。”
聊得正高兴的店主大乐,看了眼店外没人进来,小声道:“好说,十块钱三双,姐姐进货过来,也不能跟在浙省那边样便宜,你说是不?”
还真是十块钱四双?也是,这年头的钱可真的很值钱。
“谢谢艳姐,谢谢艳姐。我买十一、十二、十五双,家里叔伯姐妹一大堆。头次回来过年,光顾着买家里用的、老人家穿的,这些小东西哪记得啊?在车站里碰到我妹妹,才想起那帮小妹子什么都没买,要是空手回去,还不让她们怨死?”
有过被妹妹们埋怨经历的大姐也附和,“就是就是,我第一年回来过年也一样,我还买了吃的呢,照样搞得一伙小妹子都说我小气。哎,打工能赚几多钱,还不是挑屋里最缺的买?来来,你自己挑,别给姐姐出去乱说就行。”
柳莎莎兴高采烈地挑了十五双半指手套,李家明痛快地付了五十块钱。等出了礼品店,走出了十几米远,正高兴的柳莎莎戴着手套、拿着面包倒退着走,冲李家明鄙夷道:“李家明,你可够能胡说八道的!”
“那你回去退啊?”
“我蠢啊?哎,你跟我说说,你怎么知道这么便宜的?”
“前面有人,好好走”,李家明好笑地扯住她,将她拉到旁边避开前面的老婆婆。
“对不起,婆婆”,柳莎莎道了个歉,扯着李家明的胳膊道:“给我说说,你怎么看出来的?”
“我蒙的!你没看手套上的产地吗?”
“是哦”,柳莎莎连忙看了眼手里的手套,这才恍然大悟。
“真黑!”
得了便宜就要卖乖,李家明耐心解释道:“也不能这么说,人家开价二十,你还价八块,磨一阵她也会卖。人家进价两块多钱,加上运费、税收、店租、人工,不赚几块钱行吗?
莎莎同学,人家是做生意不是做慈善。要说黑,今天那家面包店才叫黑,你外公家是袁州的,你说那的面包比这边的便宜吗?”
娇俏的柳莎莎歪着脑袋想了一下,“嗯,那家面包店的东西是贵了点,比我阿婆家的贵一倍多。”
“哎,这手套要是有人问你,就说十块钱,晓得不?”
“嗯”。
聪明的孩子,李家明赞了一句,带着她往自家店里走去。可柳莎莎却拉住他,从她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漂亮的布钱包,露出一大叠的零钱,大多数是五毛的,看得李家明直想笑。
“算我送你的行不?”
“那不行,你请客归请客,我自己买的东西,还是要我自己付的。”
“行了,你刚才都叫我哥,这手套算哥哥给妹妹的见面礼,这样行了吧?”
柳莎莎立即杏眼瞪得溜圆,葱白样的小手拿着长棍面包就想砸过来,尖叫道:“你沾我便宜?”
还真是个不能吃亏的黄毛丫头,李家明看了眼旁边讶异的路人,没好气道:“我沾你什么便宜?我本来就比你大!要不,我叫你当姐姐,你给我买见面礼?”
柳莎莎就是个不满十二岁的丫头片子,一下被李家明呛住了。要换成张绍龙那些她看不上眼的伢子,她能骂回去,可李家明什么都比她强,而且她还跟小妹她们一块玩得那么好,尤其是自己刚才确实叫了人家当哥,讹了人家几十块钱的面包,一时间还真找不到反击的理由。
“行!这亏我认了,去把刚才那泰迪熊买下来送我!”
李家明被这气鼓鼓的柳莎莎逗乐了,“行”。
“还有那只机器猫、毛线帽子!”
无所谓,这孩子教小妹她们学英语,就当是家教费喽。
“行,只要你的背包装得下!”
“真的?”
李家明好笑地扯着她的背包就往刚才的店里走,就这么小的包包,能装下多少东西?
第164章 赚有钱人的钱
李家明撺掇叔伯们成立的装修公司展很快,不到四月的时间就从七文她们的,我趁机也宰了他一刀,嘻嘻”。
贵客光临,正在招呼一个顾客的大伯告了个罪,也连忙过来握手寒暄。
“传建,去忙你的生意,我们看看阿明,马上就走。”
“莫莫,中午在这吃饭。”
吴建国接过大伯敬的‘芙蓉王’烟,点完火后拍了拍他拿火机的手以示谢意,解释道:“真不行,我们的设备到了沪市,我得亲自去验货、接货。我楼下还有司机、技术人员,这两三天得人歇车不停。”
这是正事,听说这笔设备上千万呢,大伯小声告个罪,去继续忙他的生意兼公关。
“那您忙,那位是组织部的徐副部长,我正好向他打听下学权的事”。
这是个官本位的社会,官场上的人脉当然是越多越好,人情练达的吴建国连忙小声道:“学权没有问题,钟县长打了包票的,曾书记也答应过了的。嗯,你再去问问,我们是自己人,不要管我们。”
站在旁边的李家明清楚了,学权阿公走了钟县长的路子,而这位吴叔叔也肯定在新书记那敲了敲边鼓,帮着说了不少好话,自己这只小蝴蝶开始起作用了。
“不错,又长高了些。好好读书,以后要有出息,不读书是不行,明白吗?”
“明白,谢谢吴叔叔鼓励!”
吴建国爱怜地摸了摸李家明的脑袋,鼓励了他几句,旁边的董昊双手递过来一个古色古香的盒子,难得正色道:“家明,这是我代你求的,祝诗梅婶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可以不信佛但要敬佛,正色的李家明躬身接过,感谢道:“谢谢昊哥”。
董昊继续正色地递过一卷钱,没有丝毫玩笑的意思,”没事,这是你给的钱。方丈【创建和谐家园】说你是孝子,手串是他送你的,结份善缘“。
”谢谢昊哥“,李家明继续躬身道谢,方丈不会认识自己,只会认识昊哥,可礼佛、敬菩萨都要心诚,自己不信可二婶信。
董昊拍了拍李家明的脑袋瓜子,说起另外一件事来,压低声音道:“洒洒雨(小事),阿明,知道袁州麻纺厂招工的事吗?我看你大姐、二姐也没个正式工作,要不要我帮你一把,我们公司问县里要两三个农转非指标,还是问题不大的。”
农转非的指标没那么好要的,去公安局买可一个值五六千块钱;招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得找人、托人才办得成。虽然这些事对于财大气粗的吴建国舅甥俩来说,无非是请人吃个饭的事,但还是让李家明心里浮起一阵暖意。
吴叔叔这是拐着弯来真心想帮自己啊,对于农村人来说,城镇户口、当工人都是梦寐以求的事,可他稍一犹豫还是婉拒。当工人是没有前途的,何况去了袁州当工人,大姐夫、二姐夫怎么办?再说了,那个麻纺厂能红火几年?国有企业,又不是垄断行业的国企,哪靠得住?
“谢谢吴叔叔,靠山山会倒,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我大姐、二姐有自己的路,得靠他们自己去拼!”
“有志气!”
吴建国又揉了揉李家明的脑袋,欣慰道:“阿明,努力!男人就应该这样,可以求人,但不可以依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