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跃龙门》-第5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只是大家刚附和完李传民,李传猛又道:“让诗梅来帮忙,她会说、做事也耐烦。家明你懂事又镇得住,完全可以照顾好满妹、小妹,以后你们就到传祖家吃饭,反正就两隔壁的事,他家的伙食也不差。”

      哎,大伯平时做人也太失败了,李家明暗叹一声。可是传猛伯他们也想得太简单了,生意场上尔虞我诈的事太多了,就他们几个憨厚的人能应付得过来?

      大伯这人吧,虽然人品不太好,但要论勾心斗角可是把好手,也就是黄泥坪太小住得都是自家人,他又腿瘸了有些自卑心理,才没有做得太过分。若是到了县城里,装修店之外的都是竞争对手,背后是几个身强力壮、不怕事的兄弟,按大伯那品性,即使对手不坑他,他都会去坑对手。只要有大伯在传猛伯背后出谋划策,店里的事李家明根本不用操心,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监督弟妹们上进。

      只是这话不能直接说,要拐个弯换个理由,现在谈以后的事还太早了,李家明小声道:“不行的,做生意总要有人管账吧?要是我们请人管,让人家知道这中间有多赚钱,那人口风又不紧传到外面去了,将来跟风的还不知有多少呢!”

      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李传猛他们几个装修小妹房间时,听到了邻居们的羡慕之语,再对照从侄子这听来的材料成本,知道这生意能做,弄得好还能赚大钱,却压根还没想过人家跟风的事,现在做什么生意不跟风?去年年底丰坦的王苏红在街上刚开家卖童装的小店,看着人家生意不错,这两天那个收山货的曾老板,就来找传民租店面想跟风呢。县里人多地方又大,要是让人晓得这行这么赚钱,跟风的人只会更多!

      再说,合伙生意最怕账目不清,账目不清就容易起争执,争执多了就会散伙,这事哪怕是几兄弟合伙也一样。李传猛他们读书不多,做不来管账的事,如今李家明提出李传健不但能谈生意还能管账,着实让他们心里一动。这生意要是李传健参与,肯定也要入股的,他没技术又没资金,只能依附于大家,哪会将机密往外露?

      只是李传健平时给大家的印象太坏了,李传猛还是担心道:“家明,传健那人心眼可不少,有些事你太小不晓得,我可是吃过大亏的。”

      李家明还真知道以前大伯闹分家,先逼传猛伯他们自己娶亲,后来公公婆婆过世又逼他们出钱的事,心里苦笑着小声解释道:“没事的,传猛伯你掌总,我大伯只管做账不经手钱,传祖叔或传宗叔管钱不管做账,这事不就清楚了?”

      粗豪的李传猛一琢磨,还真是这样,赏了侄子后脑勺一巴掌,夸奖道:“哎,还真是哦。家明,你这脑子怎么长的?”

      传猛伯这话可真够没水平,听得李家明嘿嘿直笑。也就是大家没什么见识,连基本的财务制度都不知道,二伯虽然当了工程队二老板,可学校的工程款项、工人工资之类的都是学校自己管着,也就是让他经手点伙食费,平时还是自己帮他做账,他对这些事也稀里糊涂,连会计与出纳的职责都分不清。

      只要让几位堂伯(叔)相信大伯无法搞什么花样,这事就基本成了,等李家明将大伯叫过来后,大家坐在卫生间里商量起合伙生意的事。

      股份的事好说,六个人各占一成五,多出的一成给传猛伯。他是主事的,又是长房长兄,于情于理都应比其他人多占一成。

      工资的事好说,强势的传猛伯大手一挥,武断道:“给自己干活,都靠股份分钱,还要什么工资?主意是家明出的,传民当工程队的二老板认得的人多,以后能帮大家拉生意,等于各人都干了一份活。”

      钱!

      最重要的是启动资金,李传猛他们有点小积蓄,再加上这大半年来赚的工资、贩菜赚的钱,一人掏七八千没问题,即使不够还能去借。李传健就难了,除去李家道兄弟的学费,让他再掏一千块钱都为难,借都没地方去借。这些年供四个孩子读书,他除了借自家兄弟的,还借遍了岳父那边的亲戚,前面的债都没销,怎么可能还借得到?

      李家明既然主动拉大伯来,就没想过他能掏出这笔钱,不等传猛伯提出来,抢先道:“大伯的份子钱我来借,二伯,你帮我把这三幢房子抵押给银行。农行的许叔叔跟学权阿公是朋友,我求过阿公,已经说好了贷十万。”

      小小的卫生间里沉默了,心里早有准备的李传健不由得眼角一湿,他预备着开口求二弟或是写信求三弟,可没想到小侄子主动说了出来,李传猛他们几个心里更是五味陈杂。要说自己这小堂侄真是懂事又够仁义,过年时闹了那么大的风波,还能主动帮他大伯的忙,让自己这些当长辈的都有些无地自容。李家明的二伯倒是早打好了主意,准备回家跟老婆商量,大哥的钱自家借,以后从分红里扣就是了,可没经过管家婆的同意,这事他还真不能表态。

      人心都是肉长的,若是只靠一个寡母,李传猛三兄弟恐怕早改姓了。他们三兄弟虽然鄙夷李传健的为人,可再怎么说,自己也是三叔、三婶含辛茹苦拉扯大的。李家明如此大度,让他们不得不想起了故世的三叔、三婶,再看看未老先衰的堂弟(兄),不由得心里一阵酸楚。

      习惯了当家作主的李传猛看眼两个弟弟,沉声道:“家明,传健的份子钱归你借,赚了钱马上还你,即使亏了也平摊。我们做大人的,没理由让你一个伢子来吃亏。”

      “嗯,大哥你说了算。”

      李传祖兄弟连婚事都是大哥张罗的,习惯了大事听大哥的意见或安排,现在他作了主,也点头答应了下来。

      “行,那我们就说说怎么办,家明你跟董昊肯定商量过,你先说一说,怎么去拉生意。”

      李家明还真没跟董昊商量过,都是他在说董昊听,他前世就是个不错的商人,如何做生意可比董昊懂得太多了。

      “传猛伯,光做装修能赚多少钱?我们不但要做装修,还要开店卖瓷砖、乳胶漆、纤维板等,要是资金宽裕了,再卖灯具、家俱、家电。总之一句话,以后大家只要屋里想搞装修、添置家俱,不用到处货比三家挑来拣去,到我们店里就一切都能搞掂,让别人想跟风都只能跟在我们【创建和谐家园】后面跑。”

      李家明耐心地将计划和盘托出,听得大家一愣一愣,一平方米七八毛钱的仿瓷收人四块?三块钱一块的地砖卖人十二块钱?乳胶漆还按平方卖?……

      啊?大家惊骇地看着李家明,这伢子也太胆大包天了吧?

      不胆大,李家明可不觉得自己胆大,新兴产业赚的都是暴利,要不是昊哥答应帮着拉拉生意,怕损害他的名声得不偿失,自己会在这个价钱上再涨五成。

      “传猛伯,我买的这些材料,可是昊哥找他战友买的【创建和谐家园】。刚才说的价钱,已经参照了省城的价钱,我们比他们还多一笔运费呢。昊哥答应帮我们先拉几个生意,那些人不是当官就是老板,只要做的活好,不在乎多花几千块钱的。

      开店的事,你们不用太担心。只要做了几家生意、市场打开了,材料的销量就会越来越大,我们就可以跟厂家赊购,或是款项按月、按季度结算,用别人的钱替自己赚钱。

      ……

      占据了市场之后,派人多到大城市里转一转,只要外面兴起什么材料、装修风格,我们立即照抄过来,供客户选择,也顺便再抬高价钱狠赚一笔!呵呵,我们同古就这么点大,只要我们自己团结,谁能跟我们竞争?”

      李家明将给董昊设计的方案兜售给自己堂伯们,听得他们越来越兴奋。

      现在这个行业在同古还没起步,有资金的没技术,没技术的还是没技术,要按李家明说的一步步来,别人就是想跟风都没办法跟。等大家学会了技术也找到了资金,这边已经是公司化经营,靠规模赚钱而不需要暴利了。

      天呐,这能赚多少钱啊?

      连李传民都有些后悔了,要是这样搞下去,肯定会比自己在工程队赚得更多!

      可李家明笑着给大家泼冷水,“嘿嘿嘿,传猛伯,也没你们想得那么好。前面两三年肯定是暴利,但以后会的利润会越来越薄的,而且同行争斗也会越来越激烈的。”

      “那也够了!我们自己有家公司,开着几家店,这还不是大财啊?”

      “就是,我看张卫国都做不了这么大的生意!”

      也对,堂叔伯们的心没有李家明的大,没想过大山外面的世界。大家若是能当同古装潢行业的龙头老大,哪怕是喝到这行的头口汤,生活富足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再说,李家明也没想过这生意往外展,堂伯们的能力就这么大,到外面去跟别人竞争,他还真不看好。

      …………

      也确实如李传猛他们憧憬的那样,他们成立的‘华府’装饰设计工程公司,自开业以来就生意火爆,赚钱赚得手都软。等他们带出的工人们眼红纷纷自立门户,善于玩心眼的李传健贿赂工商、税务,死命折腾那些想财的昔日员工,还舌绽莲花到处抢他们的生意,硬生生地逼得那些辞职的工人走投无路,只好离开装修行业重新回建筑工地。

      等有资金、有路子的人反应过来,把那些有装修技术的师傅们重新招集起来,想进入这一行抢饭吃时,‘华府’公司已经成为了县里装修行业的一个庞然大物,垄断了全县大部分市场,资金、规模、名声、信誉都不是他们这些新入行的能比的。

      这时,底气十足的传猛伯他们在李家明的建议下,才主动招集两三个实力雄厚点的老板坐下来谈判,成立一个联盟围剿那些实力薄弱的小老板,将后来者再次逼出这个市场,真正成为了县里装修业的霸主。

      一直到这帮农民出身的老板,把孩子们都供出来了,看着他(她)们一个个有了出息,才带着百万家财回银子滩作田、种菜、养老。

      当然,这都是些后话了,其中的曲折与艰难,又岂是区区数百字能说得完的。

      第129章 家和万事兴(完)

      悠长而愉快的暑假终于快结束了,孩子们做完最后一点暑假作业,撒着欢准备度过最后的两三书迷楼www.shumilou.co他们父亲跟着大堂伯去了县里做生意,临走时带走了家里所有能带的钱,只留下三弟、四弟的学费、第一个月的生活费,他俩不但要借一千五百块钱的补习费,最好还能到借一个月的生活费。

      “家明,毛砣、细狗。”

      听到两人的招呼声,正老实擦窗户玻璃的毛砣、细狗连头都不抬,正在房间里替工程队做账的李家明听到声音,停下了手里的活,将俩人带进自己的书房,给了两人一个笑脸道:“大哥、二哥,钱是二伯的钱,但规矩还是老规矩,你们有意见吗?”

      “没有没有”

      李家明好笑地看了毕恭毕敬的两人一眼,拉开抽屉将早准备好的协议递了过去,让他们签字。这俩家伙总算有点懂事了,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改过自新了,但好歹能帮家里做事、给婶婶们搭把手,还偶尔主动帮几个小家伙逮只蜻蜓、抓只蝴蝶之类的。

      等俩人签完那几张份协议,李家明示意两人坐下聊聊。

      “大哥、二哥,我们聊聊?”

      “嗯,你说”。

      李家仁兄弟对这个早熟小堂弟是真服了,巨大的实力差距也让俩人下意识地把李家明当老大。李家明不顾前嫌,拉着他们家做生意,更让这俩个年轻人感激涕零,盼望着自己家也能象二叔家样变得富裕。他俩在二中虽然成绩总是前几名,长得也有模有样,可一样被那些混日子的城里同学瞧不起,不就是嫌他俩家里穷、请不起客吗?

      李家明也看到了两位堂兄的表现,虽然还有点差强人意,但好歹是个好的开始,心里也盼望着他们变好、有个好的前程。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变好,哪怕是装个样子,也比以前对自己兄妹刻薄,对比他们强的人又巴结得强。人嘛,哪人没点毛病,好歹面子上总要过得去吧?

      “兄弟之间借点钱,我又有那个能力,本来是用不着这些的。”

      李家明手指点了点桌上的协议,正色道:“你们骂我妹妹在前,后来又气了大伯,所以这两次借钱要利息,算是对你们的惩罚,以后大家就算是两清了。以后你们若是想跟大家做兄弟,那就给我做出个当兄长的样子,光靠嘴皮子是没用的!”

      “行,家明,谢谢你了”。

      两兄弟长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他们父亲临走时,把所有道理给他们几兄弟掰开揉碎了解释,让他们意识到这个社会不是会读书就一定能有出息的。

      老四天分极高,以后肯定能考清华北大,也肯定能出国留学,几乎无需操心生活上的杂事;自己三兄弟的天分没那么高,日后即使大学毕业了,也终究要面对现实社会、操心油盐柴米。眼前这位堂弟不同,读书的天分不比四弟差多少,而且人情练达有生意眼光。更重要的是,他处事公正、大度,还有天生的驭下手段,只要看看毛伢、告伢他们那样的外姓人,都对他俯帖耳就知道,这小堂弟日后注定了会飞黄腾达的。

      他们父亲的话落在四个儿子耳里,效用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李家明比大家都更有本事、看得更远,以后有事多听听他的意见。李家道、家德两兄弟有自己的骄傲,最多是日后拿不定主意时来问问堂弟;可李家仁、家义兄弟却知道,若是以后自己没本事出人头地,那就过来跟堂弟混,别老拿着兄长的架子,那东西是当不了饭吃的。

      以李家明对大伯的了解,从两位堂兄的神情上,很容易猜出他说过什么。这样也好,世上就没有无用之人,关键是将他放在什么位置上。大伢、二伢虽然天性凉薄了些,但脑子比毛砣、细狗他们都好使,日后自己要做事业,用自己人也比用外人来得放心。至少他们日后有了出息,父亲、二伯他们会高兴,公公婆婆若是地下有灵,也会高兴。

      想到这,李家明拉开抽屉将协议放进去,拿出准备好的一千六百块钱递过去,又加了两百块钱。

      “大哥、二哥,这是一千五的补习费和一个月生活费,总共是一千六百块钱。住宿太苦了,也不方便你们晚上看书,这两百块钱,你们拿去租个房子,有多的改善下伙食。等大伯他们的生意上了正轨、分了钱,你们家的日子就好过了。”

      “家明,这这”。

      两百块钱在农村里很大了,现在亲戚之间做红白喜事能送一百块钱都是大礼,李家道兄弟一个月的生活费,也不过区区百把块钱。俩兄弟看着额外递过来的两张百元大钞,不由得心里一暖,眼睛都开始酸。

      先打服别人再扔个糖果哄哄,这些小伎俩,李家明前世就用得娴熟无比,何况是这一世。

      “没事”,李家明挥了挥手,打断两人的感谢,用一种真诚的语气道:“大哥、二哥,我们虽然打过架、有过龌龊,但毕竟是亲兄弟。你们缺钱,我又有那个能力,帮你们是应该的。高三不比高一高二,你们以前的同学王磊,最后几个月都是住在他父亲老师家的。我们没那个条件,但让你们吃好点、休息好点,还是做得到的。”

      提到今年考上省师范大学的王磊,李家仁兄弟有些嘘唏。当初大家在初中时成绩不分上下,甚至比他还强那么一点,可就是因为一个在重点高中,另两个在普通高中,高考成绩就差了几十分,人家能考本科,自己连个技校都考不上。

      “没事的,你们安心读,我相信你们一定行的!再说了,四哥也要去县中读书,你们不会做的不晓得去问他?有他在旁边教你们,就等于多个老师,你们还会考不上?”

      这话说到两人心里去了,暑假在家做事之余,他们偶然现老四居然开始自学大学课程了,让他们无地自容的同时又庆幸。自己不蠢,旁边又有个比老师水平还高的弟弟可以随时请教,两人脸上有了笑意,信心十足道:“嗯!”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家族要兴旺,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自从二伯提到后山上的祖宗,李家明就觉得二伯说得对,为人子孙就要孝字当头,做人总得对得起祖宗,祖宗们可不就是盼着后辈子孙个个都有出息?

      看着两位堂兄信心满满,李家明也为他们高兴,有信心不一定成功,没信心一定会输。前世他俩补习也没考上,估计除了学习条件太差之外,想赢怕输的心理因素也是极重要的原因。

      高考啊,考上去了就能跳出农村,成为养尊处优的国家干部;落榜,就回家当风吹日晒的作田佬。那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越是聪明人越容易患得患失,得失心一起就越容易挥失常。

      “对,做人做事都要有信心!好好努力,你们考上了大学,我们也好跟着沾点光,王磊考上了师大,王老师骂我的声音都更大了。你们要是能考个重点,以后看他怎么骂我。”

      李家明玩笑式的鼓励,让顺利借到了钱、还得了个大礼的这俩兄弟更是信心百倍,好好努力一年,就不信补不回那差的几十分!

      “嘿嘿嘿”,两个成年了的伢子,对着李家明嘿嘿直笑,不知不觉着他们将这个堂弟当成了主心骨,觉得跟他在一起心里就觉得踏实。

      聊了会天,起身送走了高高兴兴的两位堂兄,李家明回来时踹了正偷懒的细狗伢一脚,笑骂道:“以后我大哥、二哥跟你们打招呼,你们也要回个招呼,几个小妹子都懂的事,你们这么大了,还要我来教?”

      “哦”

      听到两人不甘愿的回答声,李家明笑了笑,耐心解释道:“莫不情愿,他们以前再有不是,也是以前的事。大家毕竟共一个姓、共一个太公,传猛伯都跟我大伯合伙做生意了,我们当小的再这样,有意思不?”

      “哎”,俩个脑子不喜欢拐弯的家伙想了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父亲走时还感叹过什么‘家和万事兴’。

      “对,就是这道理!家和万事兴,只要我们李家人团结、上进,以后会越来越兴旺达的。”

      毛砣、细狗是李家明的忠实信徒,他们父亲的话他俩不一定信,因为他们父亲只是俩农民,最多是有门手艺的农民。可李家明的话他们信,因为这个兄弟有真本事,不但小小年纪能指点大人做生意,以后还肯定能考得上大学。俩人听李家明如此说,想到以后也能过上好日子就乐。

      “以后我们也能跟昊哥样买车子?”

      “也能跟你样,做砖屋?”

      “没志气,他那车是他舅舅的,我们要买就自己买!砖屋算什么?以后有了钱,我们住花园洋房去!”

      “哎!”

      第130章 历史的惯性

      书迷楼www.shumilou.co

      “家明哥,差不多了吧?”

      “家明哥,这要不要帮忙啊?”

      “不用”。

      刚在小妹她们的卫生间里擦拭地板的李家明,到外面的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检查了一遍,非常满意这帮伢子的劳动成果。帮自己干活,比他们在班上干活卖力、认真多了,到处都擦洗得一尘不染。

      “嗯,不错。毛砣,去给大家买根冰棒,谢谢大家了!”

      “谢谢家明(哥)”。

      “那我们先走了”。

      一帮伢子在毛砣的带领下,拿着自己带来的桶子、扫把、抹布嘻嘻哈哈地走人,李家明又回去继续擦洗。妹妹的房间,李家明没让这帮毛手毛脚的家伙帮忙,连门都没让他们进,万一搞坏了什么,那就不是帮忙而是帮倒忙了。

      过了一会,满头大汗的毛砣、细狗嘴里含着冰棒回来了,李家明接过零钱和一根绿豆冰棒,坐在冰凉的瓷砖地板上,示意他俩把房间里的新电风扇打开,舒服道:“总算是搞完了,几点了?”

      “十一点吧,桂妹她们怎么还没回来?”

      “她们?呵呵,今天可能要很晚,那么多当官的来视察,哪有那么快。”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8: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