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跃龙门》-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话一出,泼辣的大姐立即哑火了,连喜欢跟大婶吵几句的二婶都装作没听见,黑着脸将锅里的菜铲得乒乓作响。

      九十年初期的大学生,还是很稀罕、很让人眼热的,即使大伢、二伢没考上重点高中,可在县里的二中也是年级前几名,以前在镇上读初中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远远不是班里成绩垫底、还留过级的大姐能比的。按镇里初中老师的说法,即使明年考不上,去县中补习一年还是希望很大的,大伯、大婶这才累死累活也咬着牙供。

      还嫩的大姐,被老辣的大婶两三句话挤兑得面红耳赤,四叔却乐呵呵地摸着李家明的脑袋,声音也很大道:“明伢,听到不,要好好读书!”

      大人吵架,李家明可不敢接嘴,学足了孩子样直挠头,看得四叔更乐,继续大声道:“还是我们明伢懂事、有良心,这么小就知道带妹妹、搞卫生。明伢,你要是以后能考大学,四叔就当白打几年工,也帮你耶耶(爸)供!四叔没什么本事,眼睛还是蛮好的,你这伢子以后有了出息,肯定会孝敬我这当叔叔的!”

      这话有水平,一下就把能说会道的大婶给呛住了,即使想作四叔两句,也找不出茬子。刚被大婶两三句刺得没话说的大姐,也帮腔道:“明伢,你要是考得上重点高中,大姐也帮三叔供!”

      俩叔侄女一唱一和,将李家明架到了火上烤,幸好他只是一个十二岁多的细伢子,大婶再生气也只能压住火,回过头去骂自己儿子,声音大得都刺耳。

      “大伢、二伢,你们要是考不上大学,看我怎么收拾你们!还有三伢,你明年要是考不上重点高中,就回来作田,晒死你们三个讨债鬼!”

      大婶大骂三个儿子,唯独漏了最小的四哥,却立刻让能说会道的四叔闭了嘴,坐到饭桌边等菜吃饭。

      要说大哥、大婶没有做哥嫂的样子,四个侄子可是一个比一个会读书,大伢、二伢考得上高中不说,正读初三的三伢也是每年的全年级第一名。关键中的关键,那个见了叔婶们从来都是笑笑而过的老四,那是个连镇上的初中老师们都承认的天才!

      第六章 不甘愿的茶钱

      高三的学生没有寒暑假,大伢、二伢也不例外,在家住了两书迷楼www.shumilou.co其实初三的学生也要补课,二哥是老师都认为他不需要补,可二姐宁愿在家帮二婶在大太阳下翻薯藤也不去学校。用她的话来说,反正也考不上,还不如省一百块钱的补课费。二婶恨铁不成钢地骂了几句,也就听之任之了,妒忌地看着大伯、大婶送儿子去乡上坐车,还肉疼地摸出张两五块钱的票子,去给两侄子当茶钱,仿佛前夜的龌龊不曾生过。

      李家明和小妹到得早,让还没消气的大姐骂了两声‘白眼狼‘,还是老老实实地去了大伯家,当着大婶的面,拿出两张还算整洁的五块钱旧票子给两位哥哥。真舍不得啊,十块钱够买三十几个蛋给小妹增加营养,够给家里买牙刷、牙膏了。

      “大婶婶,耶耶(爸)上山了,这是给大哥、二哥的茶钱。”

      有些舍不得的李家明肉疼地将钱塞给了大哥、二哥,又扭过头来跟大婶确认道:“大婶婶,你可看到了啊,钱我给了大哥、二哥,没去买糖子吃。”

      得了十块钱,被太阳晒得黝黑的大婶,难得和蔼地摸了摸李家明兄妹的脑壳,鼓励道:“明伢、文妹也要努力读书,以后跟大哥、二哥样读高中、考大学!”

      小妹对大婶很怵,摸她的头时缩了下脖子,拉着哥哥的裤脚低着头。跟着李家明一起来的满妹与小妹不同,一贯胆大而且渴望被大人夸奖、鼓励,她抬起头希冀地看着大婶,大婶却懒得摸她的脑袋。

      李家明见小堂妹有点不高兴,连忙伸手揽着她的小脑袋,将她圈到自己跟前,笑嘻嘻道:“嗯,我和满妹、文妹一定向大哥、二哥学习,以后也要考大学。”

      背着包的大伢撇了撇嘴角,露出个不屑的笑容,嘴里鼓励道:“明伢懂事了,好好读书!”

      捏着两张五块钱票子进门的二婶,先跟大婶打了个招呼,把钱塞给两个侄子,客气道:“大伢、二伢,好好读书,这是婶婶给的茶钱,莫嫌少。”

      二婶的钱,大伢、二伢推让了一下才接,不象李家明给的时候,拿得那么干脆利落,还客气了一句:“多谢二婶。”

      二婶刚给完钱,四婶也来了,她的钱给得更讲究一些,按风俗习惯在五块钱的票子中间扎了张小红纸,以示大吉大利。大家说了几句客气话,收到了三家茶钱的大婶这才催两儿子出门。

      “时间不早了,还要去乡上赶班车。二嫂,二妹去学堂吗?正好跟她大哥、二哥一起去,省得她拿东西。”

      这话说得可真窝心,三伢前天还说他下星期不去学校补课,大婶却问二妹今天去不去学校。

      “哎,莫讲起,讲起就让人生气,那个赔钱货说反正也考不上,正好给我省几百块钱补课费。”

      初三的学生补课费要几百?不是一百吗?

      二婶刺了一句,也不给大婶反击的机会,立即转移了话题:“明伢,上午带着满妹啊,婶婶去翻薯藤了。”

      “哦”

      “还是明伢懂事、有良心,满妹你要是不听话,看我怎么收拾你。大嫂,我先走了,二妹难得主动做事,我去山上看一下。”

      二婶走了,四婶说了两句鼓励的话,也前后脚走了。被二婶恶心倒了大婶,等四婶走远了,‘呸‘的啐了一口,叮嘱两儿子,“大伢、二伢,好好用功读书,钱当用就用,不当用的就省着用……。”

      叮嘱了一阵,天真的不太早了,大哥、二哥还要走七八里路才能坐车呢。一向不太爱说话的四哥扯了扯他娘的衣袖,大婶这才替两儿子理了理书包、挎包,叹息道:“哎,你俩要都跟家德样就好了。”

      前面的话听着真温馨,可惜的是大婶末尾来了这么一句,将气氛一下弄没了,起码李家明是这么认为的。

      李家明牵着两妹妹,陪着大婶、三哥、四哥,将两个堂哥送到村口,这才跟在大人后面往回走。突然看到路边的老柳树、树上怒放的凌宵花,李家明不由得心里一动,往手里吐了口唾沫开始爬树。

      见哥哥又要爬树,小妹慌了,跑到老柳树下扯着他的袖子,哭叫道:“哥哥,莫上去,莫上去!”

      小妹一哭大婶回头一看,随手从路边扯根篱笆上的小竹梢,跑过来怒吼道:“明伢,你还爬还敢爬,看我不打断你的脚!”

      大婶火了,李家明连忙松手跳下来,站在旁边陪笑,“大婶,这树矮,摔不到人的。”

      大婶扬起小竹梢,最终还没落到李家明身上,斥喝道:“矮也不行!”

      “我就摘几朵花,给妹妹编个花环玩。”

      “那也不行,小妹子戴什么花?给我死回去!”

      不行就不行,等下我自己不会绕回来啊?李家明讪笑着,牵着被大婶吓倒了的满妹、还有脸上带着泪痕的小妹,在大婶的监督下回了家。等大婶走了一阵子,估摸着已经回了家,李家明又拉着两小不点回了村口。

      可让李家明想不到的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四哥,已经摘了一大捧凌宵花和几根柳条,正坐在老柳树下等。

      “四哥,多谢四哥“,李家明硬起头皮,说了句感谢的话。这位比自己大两岁的堂哥,就是一个妖怪,而且以后还会成大妖怪。凡人可以拜菩萨,但要给妖怪道谢,怎么都觉得心里别扭。

      “嗯,满妹、文妹过来“,四哥嗯了一声,难得脸上有个笑模样,跟李家明比划着两人的小脑袋瓜子,编了两个小花环。

      “好看吗?”

      “好看!”

      两小不点看着对方脑袋上的小花环,高兴得‘格格‘直笑,牵着手就跑回村里找小伙伴们炫耀去了。

      “回去“,难得说两句话的四哥,居然摸了下李家明的脑袋瓜子,还手搭在他肩膀上,这可真让他受宠若惊。

      …………

      把两妹妹哄高兴了的李家明回到自己家,开始淘米、洗薯丝准备煮饭,成了大人眼里的懂事孩子,就更得干这些。这几天在二伯家吃饭,那是爸爸要帮四叔砍树、平地基,帮完了忙就要回自己家吃饭了。

      农村里煮饭和城里不同,先得把米煮出米汤,再放到木饭甑里蒸熟,这样的好处就是米汤能喂猪。

      等李家明将水烧开、米淘好、薯丝洗好,正准备将米下锅时,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自己家又没养猪,要米汤干嘛?在他的印象中,好象米汤里有大量的维生素,这不是白白浪费了?可看到二婶放在灶旁的泔水桶,李家明恍然大悟,继续把洗净的米下锅、盖锅盖。

      做完这些事,李家明赶紧出门,在一个屋檐下看到小妹、满妹正跟几个小妹子煮家饭(过家家)玩,小花环也戴到了别的小不点头上,这才满意地笑了起来。自己这两天对小妹的指点很有效果,她知道主动与人分享东西了。呵呵,知道与人分享的人,在哪都不会人缘差。

      “笑笑,笑个屁啊!跌了一跤后,我怎么越看你越不顺眼?”

      李家明不用回头,都知道骂自己的人是大姐,挠了挠头讪笑道:“大姐,我不就是给大哥、二哥送了茶钱,耶耶(爸爸)让我去的,我敢不去吗?再说了,二婶也拿了的。”

      “哼,她就是个蠢牯!那俩个没良心的,对他们好有个屁用!三,走啊,回去煮饭,要等三叔回来煮饭,饿都饿死你!”

      面容秀丽的大姐热得满头大汗,虽然她咽回了那个‘婶’字,却也让李家明有些怨恨。娘在世时,对大哥、二哥可真不差,可她过世后,那俩没良心的就取笑小妹是扫把星,全然不记一点娘的恩情。

      “嘿嘿嘿,我把米都下了锅,就等大姐来教我蒸饭。大姐,都快吃饭了,你还背个空背蒌干嘛?”

      “要你管?”

      ‘嘿嘿嘿‘,李家明陪着笑,跟着刚摘完猪草回来的大姐,回了自己家厨房。几个堂哥、堂姐里,李家明打小就跟大姐最亲近,挨她打骂也最多。二姐、三姐要是骂了李家明,他能记仇个把月,可大姐在他脑袋上敲几下、耳朵上扭几下,隔夜就忘。至于那四位会读书的堂哥,大家仅仅是共一个公公的熟人而已。

      回到自家厨房,两姐弟择完菜,等米煮得半熟,大姐麻利地舀起来用筛箕滤好,将半熟的米饭和上薯丝,放进木饭甑里蒸。

      “明伢,四叔总说你懂事了,问你个问题。”

      大姐的问题,可不一定是好问题,李家明连忙道:“大姐,我下半年才读五年级,你都不晓得的事,我哪会晓得?”

      “我晓得,我就是问一下。”

      “哦”

      “你说大伢、二伢,明年能考上大学吗?”

      得,大姐记仇了!看来,前夜大婶的话,真的伤到了大姐。

      第七章心生怨怼的大姐

      九十年代初期的偏远山村里很苦,特别是象崇乡这样山多田少的地方,想吃口白米饭都要等到过年过节,平时吃的菜更是难见荤腥。书迷楼www.shumilou.co就连二伯经常去县城里做小工,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四五百块活钱,家里吃的也无非是米多点、薯丝少点而已。

      李家明家里就爸爸一个劳动力,还被两小孩拖住了手脚,只能守着一片山、几丘田过日子,家里的伙食能有多好?

      大姐麻利地择完菜看了眼门外,见晒谷坪里连鸡都没一只,这才做贼样从背蒌里拿出包明显是鸡蛋的东西,塞进旧碗柜的抽屉里。藏好了鸡蛋,大姐惬意地拿了三个放进饭甑里带壳蒸,横了眼正想说话的李家明,愤愤不平道:“哼,我娘也是,被人骂成那样,还想着给那俩小没良心的去学堂里吃。她也不想想,我跟二妹、三妹读初中,大婶给过什么?”

      这怎么能比呢?那四位堂哥会读书,二婶妒忌归妒忌、吵归吵,可心里还是希望那四个侄子能替家里争光的!

      “大大姐“,李家明结巴了一下,迟疑道:“这蛋不是准备给三哥、四哥的吧?”

      “是又怎么样?我就说我偷吃了,她还能到我肚子里挖啊?你算是有点良心的,给文妹编花环,还晓得给满妹也编一个。前天满妹碰了下大伢的笔,就被他骂哭了,他们一家除了四伢,就没个好角色!”

      到大姐肚子里挖是不会,但她挨顿臭骂是肯定的,李家明苦笑着道了声谢,却又被她呛了回来,“刚才我那问题呢?我晓得你年纪小,你就凭感觉说!”

      凭感觉?大姐肯定受了港台流行歌曲影响,可这事让李家明怎么凭感觉说?难道告诉她,大哥、二哥即使补习一年,连师专都没考上?这话要是传到大婶耳朵里,非得让她咒死不可。可要是说能考上,大姐心里的气更不顺,大哥、二哥虽然也是堂哥,但比起大姐来说,屁都不算一个!

      “这个这个“,李家明苦恼地挠了一阵头,才把自己老师拉出来当挡箭牌。

      “大姐,我们王老师是师范毕业的,他跟其他老师聊天的时候,我听到一耳朵。有没有道理,我就不知道了啊。”

      一个十二岁多的小家伙,象个大人一样说话,粗心的大姐也只觉得有点怪而丝毫没有疑心,反而盼望道:“说”

      “哦,他说啊,考大学就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他还打了个比方说,就象你们学校后门口的小木桥,要是上百个人要同时过,跌下桥的人肯定比桥上的人多得多。”

      大姐想想乡上初中后门那座用两根杉木搭的桥,不满道:“还过上百人,迎面过人都要侧身走,你不是白说了?”

      说完了,大姐才后知后觉,快意地嘲讽道:“哼,大婶成天得意洋洋的,好象大伢、二伢已经考上了大学一样。要是考不上,我看她还能得意不?”

      嘲讽完了让大姐怨气冲天的大婶,又想起了什么,关心道:“明伢,大伢、二伢都考不上,你能考得上吗?”

      “我?”

      李家明指着自己的鼻子哭笑不得,问一个刚读完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大姐的脑子得有多糊涂啊?可看着大姐希冀的眼神,李家明挺起胸脯,保证道:“肯定能考上!”

      反正一个细伢子吹牛皮,大人最多哈哈一笑,自己还能少块肉啊?

      这样的保证,神经比一般人粗得多的大姐居然也信了,高兴道:“那就好,那就好!你要是考得上大学,三叔供不起,大姐帮得供!”

      “嘿嘿嘿”

      “笑什么笑?最看不惯就是你这样笑!去看下文妹、满妹,等下带她们过来吃蛋。”

      “哦“,李家明连忙出门,去找那俩个小不点。

      小孩都好奇心重,李家明找到那几个小不点时,她们正蹲在地上,开心地看一大群蚂蚁搬一只小指头尖大的死青蛙。

      “哥哥,哥哥,金姐说蚂蚁会吃蛤蟆,是真的不?”

      “嗯”

      “那它们为什么不现在就吃,还要搬回去啊?”

      这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李家明总不能找个蚂蚁窝捅开,给这帮小不点解释‘蚁后‘、‘工蚁‘、‘兵蚁‘吧?

      略略想了下,李家明才解释道:“蚂蚁也有耶耶(爸)、姆妈(妈),它们年纪大了,这些蚂蚁就要帮它们找吃的啊。你们想想,大家的耶耶、姆妈不都要做事、作田,供养公公婆婆啊?”

      跟大家身边的事对应起来,小不点们一下全懂了。解释完了,李家明看眼被小蚂蚁爬得密密麻麻的青蛙,突然拍了下自己的脑门子。小妹营养不良,田里到处都是青蛙,不就是最好的肉食?想到这,李家明拉起小妹和满妹就走,“先回去吃饭,等下再来跟大家玩。”

      “哦”

      李家明带着两妹妹回到厨房,大姐连鸡蛋都剥好了,小声威胁道:“满妹,吃完不准回家说。你要说了,明天就不给你吃了,听到没?”

      “哦,我保证不说“,满妹用力吹着滚烫的鸡蛋,立即答应下来。她是家里最小的,三个姐姐都让着她,可想吃这样好吃的鸡蛋,也是不常有的事。家里的鸡蛋,要不是让二婶用来送礼,就是攒起来卖钱了。

      小妹更懂事,知道自己家里没养鸡,看了眼哥哥见他不阻止,才也学着满妹吹。李家明吃蛋,没那么小孩子气,随手拿起筷子一夹将蛋一分为二,夹起一块塞进大姐嘴里。

      大姐没注意,鸡蛋就进了嘴。反正就半个蛋,她也没吐出来,自己吃了下去,摸了摸李家明的脑袋瓜子,夸奖道:“还是你有良心,难怪四叔总夸你。”

      她这么一说,两小不点停住了吹气,舍不得地看着碗里的蛋,大姐一人赏了个脑崩,笑骂道:“吃你们的,明伢读书了,你俩才多大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1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