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教育了侄女几句,二婶又教训自己小叔子,就象他没结婚之前,做错了就骂除了不打外。现在这小叔子讨了个老婆后,总是听老婆的,心里没个准主意怎么行?
“老四,明伢跟别的伢子不同,他心里是有把秤的,不要总想着叔叔侄子,他帮你就是应该的。没好处的忙,换成你,你会舍己帮不?莫以为我不晓得,当时金华帮老三还账,除了那笔钱你们暂时用不到外,恐怕更多的是不想借钱给大哥。借给老三,无非是缓几年,迟早有得还;借给大哥,不等他供完四个伢子,根本就还不了!
哼,莫看你们当时吵翻了脸,要是大伢、二伢真考上了,传民、老三借不出那笔钱,你们不借试试?伟民会先打你一餐,再去跟你算做屋的账!大哥不是别人,你们四个是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吵归吵,真要是碰到那样的大事,你不帮试试?”
刚吃完宵夜的李传田脸上涨得通红,自己老婆自己清楚,虽说她在那之前说了先帮三哥还账,但未必没有那心思。若是三哥不出去打工,恐怕那几千块钱还没那么容易借。
“是吧?我没说错吧?老四,我都想得到的事,明伢那么聪明的伢子,他会想不到?做人啊,莫把自己想得太聪明,也莫把别人想得太蠢,明伢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李小兰也脸上一红,可在后面进来的大毛伢无所谓,他能追到小兰半是因为青梅竹马,半是因为他在外打工时做人讲究,让工友、朋友都赞不绝口。
“嘿嘿,明伢说‘这世上没蠢人,最多是当时没想到,等人家想到了,心里那个结就难解了!’嘿嘿,老四,我讲重了点你莫生气,明伢确实是说得对,做人不比做生意。算计那东西在人情往来上是最没用的,当时你得了利,事后指不定会吃大亏。
不是我讲,要是大哥没两个好崽,让家明欠了人情,现在有这么好的日子过?”
红脸涨颈的李传田转念一想,自己侄子说得也是道理,真要论起来,自己也就是送了他两箱鸡蛋,那还是大妹张了嘴。要是没大妹、嫂嫂的情分,或许自己也就是送几十个蛋尽尽心意,根本不会出手那么大方。至于那些帮三哥供他们兄妹读书,那也只是气大嫂的,能不能作得了数,自己还真不敢保证。
哎,真要说起来,明伢对自己可真算是不错,连自己跟大哥的矛盾都解开了。要是没有他帮着自己撒谎,说什么自己会帮大哥供大伢二伢读书,大哥会分了红还了账后,把多出来的五千块钱借给自己?人心都是肉长的,当初自己夫妻借钱给大哥抠抠索索,人家手里有了钱借给自己可是主动的!哎,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前大哥大嫂对自己不好,那是他们屋里太穷,没办法了才那样。
想起当初父亲过世,得了自己田土的大哥大嫂却让自己饿一顿饱一顿,李传田又觉得心里难受。五六岁的伢子已经记事了,饿极了的时候,连薯窖里的薯种都去偷着吃,结果让大哥狠揍一顿,这才让二嫂抱过去当儿子养。
提起往事,二婶也黯然,人穷才会志短。真要怪,也只能怪大家太穷了,很多事情是没办法的。
“你晓得什么?你只晓得你饿,你晓得大哥大嫂吃薯藤不?
老四哎,莫总想着挨筷子头打,没想到人家拿筷子给你夹肉。以前嫂嫂把你带过来,那是大哥、大嫂没那个能力,不是大哥、大嫂不要你。你自己想想,那个时候谁家不苦?你二哥在外头能赚个活钱,我们家都吃不饱,还要薯丝里掺黄脚衣(野菜)。大哥摔到了脚做不得重事,光靠大嫂一个人,屋里有什么吃的?你说你饿,不也是一家人吃饭,他们又没不让你上桌吃!
还有,你老是说大哥砍了你山上的事,要是大哥、大嫂不砍山上的树,供得起四个伢子读书不?哼,你山上的树,都是大哥、大嫂做的抚育,他们凭什么不能砍?”
………………
第二天一早,解开了心结的李传田坐早班车回了同古,二婶帮几个侄子侄女做好早饭,也把李家明叫进了厨房。小叔子昨夜提过,以后侄子侄女大了后,家明会帮他们管教,那只是两年前这伢子的孩子话,以后还能不能作数?随着侄子越来越出色,她有时候都对他没把握。
二婶还真没有杞人忧天,若是四叔没送那辆摩托车过来,李家明或许日后不会管未来的小堂弟、小堂妹。食言也分情况的,有时候食言比信守承诺更让人难受,比如将孩子带在身边,只是花点钱送好学校、请家教,却对孩子放任不管。
当然,李家明对自己的亲人还做不出那种事,但要他象对毛砣、细狗这样,花七八年的时间去悉心管教,那也是不可能的。欠钱还钱,欠人情还人情,上一辈子欠四叔的人情,这一世让他财已经够了,再帮下去就是人家欠自己,而非自己欠人家。
对于二婶的问题,只要不是非常为难的事,李家明没有谎话的习惯,因而诚实道:“二婶婶,这事怎么说呢。当初四叔答应帮我耶耶还账,还送我那么多鸡蛋,我当时确实是那么想的。现在我想办法,让四叔他们了财,我们之间就算是两清了,接下来就看他跟婶婶如何做了。”
二婶立即将车钥匙拍在侄子手里,提醒道:“明伢,四叔刚送你一辆摩托车!”
李家明嘿嘿直笑,揽着矮半头二婶的肩膀,将钥匙放在她围裙口袋里,玩笑道:“所以我才得了他那辆车,没有不要啊?二婶婶,你不会以为带十几年的伢子,连辆摩托车都不值吧?这车你拿着骑吧,一个初中伢子骑摩托车象什么话?
再说了,我骑车对身体有好处,还省得我天天去跑步呢。”
这下放心了,二婶要不是舍不得几千块钱,也会托林全保去进一辆踏板车。她个子又不高大,哪骑得家里的男式摩托?至于侄子送的,她可没什么觉得欠人情,这伢子从月妹过世后,自己就一直把他当亲生崽待。
“家明,我听传田讲,这次大伢、二伢考大学没什么问题,公公婆婆坟上,你们几个伢子没事去清一下。家德、三伢他们跟个妹子样,哪做得惯山上的事?”
“哦”。
吃完早饭,李家明跟毛砣、细狗交待了几句,等明天回家后去砍山。去清除祖坟山上的杂草、荆蕀是男丁的事,叔伯们不在家,也只有自己三兄弟去了。
第223章 改变命运的高考
九十年代的高考不比以后,那是在一年中最热的季节里举行,而且是全国统一进行。』书迷楼www.shumilou.co这年头,有‘顶班’一说,意思是如果父母吃公家饭,只要他们愿意提前退休,就可以让子女顶替你的工作,成为国家工作人员。换句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下崽会打洞’这句俗语是有法律、制度保障的。
对于数以亿计的农村子弟来说,想要跳出农村成为城里人、吃国家粮,只有一条路——高考。这还是托小平同志的福,大家才有条改变命运的路,否则你就两条路——作田、打工。
别跟这个时代的农村孩子扯创业、做生意那些屁话,能靠那些东西财致富的,一百个人里也没一个,千分之几的机会相对于个人来说,有也等于没有!对于他们来说,能吃一毛文可以跟文化馆的鲁老师学画画,你难道不想她学得更好吗?”
倒是性子清冷的四哥很理解自己堂弟,放着县城更好的学习条件不来,肯定是有他的理由。既然堂弟不愿意来,那就过两年再来呗,反正现在小学、初中的老师也没他水平高,根本不会耽误弟妹们的学习。
能读高一就有绝对把握考上清华、北大的人,在柳莎莎眼里就是真正的神仙,四哥随口这么一说,她立即想起了当初在饭桌上听来的事,也想起了乡间的鬼怪传说,拉了拉李家明的衣袖,小声道:“家明,你不会是心里有什么直觉吧?我听我婶婶说,我婆婆托过梦给她,说什么时候会有野猪掉番薯窖里,结果真的生了。”
嗯,这个理由好,婶婶她们说自己是观音菩萨保佑的,叔伯他们说自己是太公保佑的,那自己就拿这些事当理由呗。当然,那些托梦的事不能乱说,只能说自己的直觉,自从无缘无故回到十来岁,李家明就对神鬼之说抱有敬畏之心。
山里人敬畏鬼神,可更望子成龙。
这个理由被苦恼的李传林用来求教柳老师时,这位林业局的副局长嗤之以鼻,扔了支‘芙蓉王’过去,大包大揽道:“得得,这事你们别管了,我来处理就行!有天分就要好好念,还由得了他?”
“柳老师,明伢那小子倔。”
“我晓得”,柳老师抓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打给他的老师——教育局前任局长、现在的政协胡大副主席。那小子的命门就是他妹妹,等下学期将他妹妹的美术老师调进城,看那小子跟不跟着来。还直觉呢,哄鬼啊?
第224章 预期中的喜事
对于能改变命运的高考,最紧张的人莫过于考生及家长,象李家明他们这种旁人无非是凑个热闹,高考完了带着弟妹们回去准备期末考试而已。书迷楼www.shumilou.co
三天的时间,李家仁兄弟仿佛象是两个会思考的机器人一般,考完后立即将他们没把握的考题默记下来交到他们四弟那,然后也不问答案自顾自地回到房间休息,直至吃饭时才出来。有了一次失败的经验,加上李家明的一再提醒,他们心里已经非常清楚,试卷交上去了,那就跟他们没了关系,关键是下一场考试。
跟他们一样紧张的是李传健夫妇,只是他们知道这事他们帮不上忙,即使再紧张也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等大儿子、二儿子去了休息,才蹿到四儿子房间里来问究竟。
“嗯,一半一半吧。”
“嗯,估计数学成绩会差一点。”
已经‘自学’完高中课程的李家明,也会去琢磨那些大哥、二哥没把握的题目,琢磨完才会咂舌头,这年头的高考可比自己印象中的还难。若是让自己去考,说不定连个师专都考不上,就更别说象四哥那妖怪样清华、北大几十分。
也是,九十年代初期的高考,可不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过,这几年的考生也是命最好的,只要考进了正牌大学,毕业时只要他们愿意,大把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由他们挑,而且还能赶上福利分房的尾巴。
“哎”
大婶的哀声叹气引来李家明的打趣,“大婶婶,你莫听四哥打乱话(胡说文,他已经懂事了。
李传林能想到的事,脚上挨了堂弟那一脚、得到提醒的李传猛也能猜出七八分,暗叹了口气开始给大家分派工作:“家明,等放了假,你们几兄弟去砍下山,家仁家义在县里等通知书。公公、叔叔还有哥哥他们的拜坪都要平整好,拖几包水泥粉刷一下,传宗你回去帮几日。这次家里出了大喜事,修水那边的叔伯可能会过来的,我们可不能丢面子,晓得不?”
这是正事,修水那边的亲戚除了婚丧嫁娶,跟这边已经疏于来往了。这次大伢、二伢替家里争了光,除了了自家祭祖外,还得去那边祠堂报喜。这些事可马虎不得,农村人争的就是这种脸面!当初公公婆婆挑着杂货担子过来,这边的人就一直被那边的看不起,这次还不去涨涨脸?
李传宗连声答应:“哎,等家明他们一放假,我马上就回去。屋里的事,你们莫操心,等家仁家义拿到录取通知书就回来,我们摆个流水席!”
李传宗答应得挺好,可李传猛不放心,屋里的事好办,去修水开祠堂报喜,自己老弟可操持不过来。
“不行不行,你一个人忙不过来的。这样,传健,家仁家义录取通知书一到,你先放下店里的事,专门回去忙屋里的事跟去修水报喜的事!”
性子沉稳的李传健连忙拦住,文风鼎盛的修水可不比偏僻的小同古,大儿子、二儿子又不是考上了清华、北大,哪能去祠堂报喜,让那些势利的本家看笑话?
“也是哦,那边每年都有人考大学,也没听哪家过来请我们去喝酒。”
几兄弟经李传健这么一提醒,也不再提去修水祠堂里报喜的事,都说是‘亲无三代,族有万年’,可家族里也有不公之事。当年太公说是躲兵灾来得同古,可他的叔伯兄弟、族人为什么不用躲?大家族里,乌七八糟的事多得很,若不是以前家里穷,李传猛他们也不想回老家学手艺、打零工。
“嗯,报喜不报了,跑还是要跑一趟的。传健,你去修水送帖子,来不来是他们的事,送不送是我们的事!”
这是正理,光两个本科生去开祠堂会让人笑小家子气,但炫耀下还是要的,李传健痛快道:“要的,通知书一到,我就去修水送”。
不过,长辈们的恩怨,丝毫没影响几兄弟的兴致。李家终于出了大学生,这难道还不是大喜事?大学生啊,以后就是国家的人,村上那些不公平的破事,还会象三十年前样压到自己家头上来?
要做喜事,钱财是少不了的,李传猛看了看兴奋的兄弟们,将‘亲兄弟明算账’选择性的遗忘了,豪气道:“传健,这次是我们李家的大喜事,这样,从公账上先支一万块钱,不够的再加。”
人穷才会志短,富了就会知礼节,李传健连忙推辞,可李传猛不容他反对。
“你的崽,不要你出钱不合适,全让你出了也不合适,这可是我们李家的大喜事,家仁家义可是替我们李家人争了光!说起来,以后我们当叔伯的有事,少不了麻烦他们兄弟。这样,店里出一半,你自己出一半。”
什么事一涉及到整个家族,那就不是钱而是脸面的事,李传民他们连忙附和大堂兄的决定。喝得红光满面的李传健见兄弟们执意如此,也笑着答应了,反正店里赚钱大,大家也不在乎这千儿八百的份子钱。
“要的要的,大哥,要不以后伢子、妹子们考上了大学,都各人出一半店里出一半?”
几十年的兄弟了,李传猛虽然喝得半醉,可又哪不会知道堂弟的心思,爽快道:“要的,就依你的。传健,不是我讲你,在自己人面前,莫这么多心眼。”
“嘿嘿,习惯了,以前的事还亏大哥不见气(介意)!”
“要的!”
几兄弟都嘿嘿直乐,仿佛又回到几十年前,大家吃一甑薯丝的岁月。
第225章 三十五年前的誓言
敬祖宗信鬼神是山里人的传统,求了神许了愿,愿望实现了就要去谢神;家里出了喜事,就要去上坟祭拜祖宗,给祖宗菩萨报喜。书迷楼www.shumilou.co
经过漫长的等待,李家仁、李家义兄弟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到了,老大考到了赣省大学、老二考到了省财经学院。赣省大学是省内唯一一所全国重点;省财经学院则是中央财政部的三所部属大学之一,虽是挂着赣省的名却是为全国财经系统培养人才,这两所大学都是省内最好的大学,比上次王磊考的师大还好。
这是喜事,而且是大喜事,拿到通知书的第二天一早,乐坏了的李传猛几兄弟花三百块钱、两条‘白沙王’烟,在汽车站包了辆班车回崇乡。洗涮一新的班车一到崇乡街口,几兄弟就将鞭炮不要钱似的往车窗外扔。
一阵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引来围观、看热闹的街坊、闲人。瘸着腿的李传健象是新郎倌样,穿着笔挺的新西装、皮鞋锃亮还扎着领带,带着两个同样西装革履的儿子下车,一支支‘白沙王’烟见人就递。
以前谁认识李传健?但现在街上的生意人都认识他了,谁不知道这瘸子生了两个大学生儿子、还有个天才儿子,还在县城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传健,不是又当新郎倌了吧?”
“传健,考上了?”
满面春风的李传健笑骂道:“仕富,你是怕你表姐日子过得不太平是吧?承宗,来来吃根喜烟,家仁家义托大家的福,总算是考上了。
家仁、家义喊人啊!”
这可是大喜事!生疏点的街坊讨根喜烟说着喜庆话,象游承万、余仕富这样的长辈连忙放鞭炮,一时间小小的街上鞭炮声震天。
“仕富母舅、承宗母舅……”
正激动着的李家仁兄弟赶紧称呼这些或生或熟的长辈,一个个敬着喜烟接受他们的恭贺。
雪中送炭的人不多,锦上添花的人可不少,连平时不会正眼瞧他们父子的乡政府、公安分局、林工站、工商所、税务所……的领导们,听到街上的响动,都凑热闹地放起了鞭炮,过来说几句恭贺话抽支喜烟。
一条百八十米长的小街,平时步行只需要一两分钟,可今天李传健三父子足足走了半小时,还散掉三四条‘白沙王’。
体面啊!
一家人坐着班车回到银子滩,村上的人又堵在马路上放鞭炮、抽喜烟,大家着实热闹了一阵,才放他们回黄泥坪。车子还没到屋场前的老柳树下,守在那的毛砣连忙放鞭炮,紧接着家里的鞭炮又是掀天的响,来道贺的亲戚们从几幢泥巴屋里涌出,跑向刚到老柳树下的班车。
时间不早了,车子刚停稳李传猛就从车上跳下来,大声道:“承万呢?承万呢?猪、羊捉好不了?”
平时祭祖大家都是不看时辰的,给祖宗报喜可有讲究,要请道士算良时吉辰的,老林道士的崽小林道士看今日的良时吉辰就是午时。
正站在满是亲戚的晒谷坪里,手里拿着屠刀的游承万,没时间跟李传健他们三父子恭贺,大叫道:“早准备好了,传林、传田,你们过来抬猪,传祖、传宗,你们过来抬羊!
仕金,莫拉着传健了,快点快点,还要赶时辰呢!”
天色确实快正午了,正跟妻兄同喜的李传健也连忙道:“对对,家仁、家义,快去姆妈、婶婶那拿香纸,今日的香烛火纸是要你们提的!”
“哎”,被亲戚、长辈们围着的李家仁兄弟连忙挤出人群,跑向小跑过来的姆妈、二婶她们,背起两个装满香、烛、约的竹背蒌转头就跑向后山。没一会,气喘吁吁的两兄弟又跑回来,再背两个竹背蒌上山。
李家十几个男丁一通忙乱,终于将一头猪、一头羊、一只大公鸡,还有供菜、供果、酒、香全部运到了祖坟前。今天的主角是李家仁兄弟,他俩依次在十几座坟前焚香、点烛、摆祭品,李家德、李家明等兄弟则帮他俩打下手。
等所有的香烛点着了、供品摆好了,看着十几个坟头,刚才还喜笑颜开的李传健突然半悲半喜老泪纵横,拈着三根线香在公公坟前三个重重的响头磕下去,激动、沙哑的声音哆嗦道:“公公、婆婆、耶耶姆妈、大伯大婶……大哥、二哥、大姐、二姐、月嫂,今日家仁家义考上大学了,传健带他俩给你们报喜了!”
李传健这么一哭,李传猛他们几兄弟也想起了父母、早逝的兄姐,不禁悲从心来。
三十五年了,当初父亲、二叔、大哥、二哥、大姐、二姐的噩耗传来时,整个黄泥坪哭天抢地。三叔拖着病体跑到水库边上,沿着河足足寻了七天也没寻回一个亲人的尸骨,回来差点又没了。
三十五年了,当初的毛伢子都长大成人了,连崽都能读大学了!
三十五年了,当初三叔指天誓,一定要供个读书人出来,不要让那样欺负人的事再落在李家人头上,今日总算是办到了!
等哭得不成人样的李传健报完喜,长房长兄李传猛扯直了嗓门大声道:“公公、婆婆、耶耶姆妈、二叔二婶……大哥、二哥、大姐、二姐、月嫂,我们杀猪、杀羊、杀鸡,给你们送血食了!”
同样想起了亡妹的游承万也双眼含泪,却手上沉稳有力,一刀捅翻了那头两百多斤的大肥猪,心里默默道:妹妹,今日是家仁家义来报喜。你等着,等明伢考上了清华、北大,哥哥送猪送牛送羊来!
山里人节俭,猪血、羊血、鸡血都是一道菜,可今天的三色鲜血全洒在十几座坟头上,一瓶瓶‘四特老窖’也洒在坟前,随即则是李家仁兄弟的跪拜、祷告。
“家明、家德,你们带伢子们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