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跃龙门》-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至于不至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家明不是普通伢子,他自己想当大人,我就把他当大人看。我不指望他有了出息后,能帮我们多少,只希望他晓得我这当婶婶的,从来没亏待过他,一直都把他当自己侄子看。吃完饭,你就跟三哥讲,我们做完屋这两三年不装修,先帮他还掉那些债。”

      四婶话是这么说,可四叔知道不完全是那意思,钱借给三哥日后只要他手头上有就会还,借给大哥可就是猴年马月的事了;而且只要帮三哥还了债,以后大哥就没法跟自己借了。

      老婆这么多的心眼,四叔虽不以为然可也没办法,只好提着散装酒去三哥家吃饭。

      可惜的是,四婶眼里的非普通伢子李家明,压根就没看四叔带的什么酒,甚至不在乎大人们是如何想的。

      等大家进了堂屋,看着堂屋里的桌子愣,今天吃饭没外人,完全可以坐张大圆桌,可堂屋里就是摆了一张八仙桌和小方桌。两张桌上的菜,更让大家面面相觑,桌上不是平常吃饭时盛菜的那种菜碗,而是年节时待客用的盘子。这些盘子,还是当初父亲手头上松时,过世的三嫂在街上买回来特意待客用的。

      若仅是这样,倒也无所谓,只是八仙桌和小方桌上的菜太突兀了,七八个盘子中间放了个菜碗?

      没错,那碗分了小半给茶菊婶家的辣椒炒肉放在大人们桌上,而那碗满满当当的放在小孩子这一桌,被嘴馋的满妹、小妹你一块我一块正吃得眉开眼笑。更为过分的是,唯一的一盘油煎小河鱼,也放在小孩那一桌,大人这一张八仙桌上连半片鱼鳞也无。

      农村里吃饭是有规矩的,一张八仙桌坐不下时,客人、长者坐八仙桌,其余的人挤在另一张桌子上吃;好菜也要先紧着客人、长者、家里的壮劳动力吃。

      如果今天只有二婶、四叔他们,父亲肯定不会在意,可有个平时难得一起吃饭的大伯,皱起了眉头不悦地瞪了儿子一眼。知子莫如父,他哪不知道自己那倔儿子的那点小心思?

      没错,李家明就是故意的,大伯他们难得过来吃次饭,自己兄妹还难得去他家吃顿饭呢,否则他就不会打小妹去叫。有些事不是自己小气,而是不小气点别人就把你当傻子看,认为他沾的便宜就是应该的。

      第二十二章难堪的午饭,欢喜的结局

      盛夏的中午很热,如火的骄阳将树叶都晒得打蔫,只有几只鸣蝉在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书迷楼www.shumilou.co

      李家明家的堂屋里气氛很怪异,原本应该有说有笑的一顿饭,吃得大家心里都压抑,只有满妹、小妹两个人吃得眉开眼笑,吃得小肚子再撑不下了,才腆着鼓鼓的小肚子下桌去玩了。

      在外忙碌了个多月,总算是把一个大债主的债务还清大半,还节余了几十块钱的李传民,回到家里很高兴儿子将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更高兴自己儿子是天才。

      可让他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天才儿子,居然那么孩子气,做出这样不懂礼数的事,而且还做得这么让人哑巴吃黄连,让大哥、大嫂顾着面子、捏着鼻子吃了这顿饭。

      大家沉默着吃完饭,小孩这一桌的菜早吃了个精光,连菜汤都让姐弟几个拌饭吃掉了,大人那一桌的菜除了二婶吃得痛快之外,其余人几乎都没怎么动筷子。

      “老三,我们先走了”,没喝一杯酒,草草扒了半碗饭的大伯起身,脸色很难看的大婶、家德、三伢他们都立即起身。

      尴尬的李传民搓着手起身,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要不是李家在村里是小姓、丢不起‘兄弟不和’那面子,他能当场揍儿子一顿,哪有这么不懂事的伢子?

      大伯一家四口刚走,呆在这极不舒服的四叔两口子也想走,没想到正吃得有滋有味的二婶筷子一拍,瞪着四叔道:“老四,你心里有鬼?”

      农村里都说长嫂如母,李家的长嫂如母可不是大婶,而指是这位二婶,她一瞪眼四叔就老实了,耷拉着脸坐在那喝闷酒,四婶则涨红着脸坐那极别扭。李传林这才意识到,事情可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等二婶吃饱了放下碗筷,看着自己嫁过来后当儿子养大的四叔,叹气道:“传田,嫂嫂嫁过来后,没亏待过你吧?”

      “没有”

      “三嫂呢?”

      四叔的脸都涨成了红布,支吾道:“没没有”

      “晓得就好,家明性子倔,我让他去家里吃饭,他不肯我也没办法。传民走了后,老三家没柴烧了,大妹送过来不要,你就不会帮他砍几天?你那幢屋就真的那么要紧,要紧到侄子摔得头破血流,你都还能安心?”

      二婶这话一出口,李传林的脸上立即变得极难看,他猜到了性子倔的儿子可能不会去二哥家吃饭,但万没想到家里没柴烧了,还要十二岁的伢子自己上山砍!难怪自己让他去叫人吃饭,他推给了文妹,脸上还有新伤疤!

      二婶这么一说,坐在四叔旁边的四婶也如坐针毡,心里更是有苦说不出来。那天侄子满面伤痕地来河边洗衣,也在河边洗衣的自己还以为他打了架,结果他说是不小心摔的,没想到居然是上山砍柴时摔的。哎,自己也真粗心,那些小血痕明显是山上荆棘挂的,自己怎么没多想想呢?

      “传林,你二哥寄信回来,王老板承包到了县二小的老师宿舍。他跟王老板说好了,要你过去做门框、窗子,十五块钱一日。老四做屋的事,你不要管了,你不比我们没欠账,帮兄弟也要量力而行。”

      二嫂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外表温婉内心精明的四婶也不会背这冤枉,沉声道:“二嫂、三哥,不管你们信不信,传田的钱都是我在管。我们家只有我一个能赚钱,耶耶(爸)姆妈只能供一家人吃饭,没办法供公公婆婆看病、两个弟弟读书,以前赚的钱都用在我们家了,这也是我跟传田谈恋爱时就说好了的。

      这两年,公公婆婆过了,我们才存了点钱结婚、做屋,以前二哥、三哥有困难,他也没钱帮你们。家明摔跤的事我也晓得、还问过,他只说是摔跤摔的,没说是砍柴时摔的。我还让传田去帮过忙,家明说不要帮,传田才没帮的。”

      二婶的眼睛立即看向李传林,李传林立即起身到大门口,沉着脸把在厨房里的李家明叫进来,沉声道:“明伢,你砍柴摔了跤,还跟四婶撒谎?”

      心智跟成年人一样的李家明,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解释道:“耶耶,四叔还想帮我砍呢,可那有什么用?四叔帮得了我一时,还帮得了我一世?人是要靠自己的,砍柴又不是什么难事,我一次背不了多少,多背几次就是了。”

      父亲的脸色立即变了,瞪着李家明的眼睛,样子吓死人道:“那你今天还这样?你是想挨打了是吧?”

      从厨房里跟出来的大姐见状,连忙小声道:“三叔,这事不能怪明伢!”

      大姐一五一十地将那么跟大婶绊嘴的事说出来,说得几个大人面面相觑,大嫂居然做得那么过分?明伢是她的亲侄子,家德是明伢的亲堂哥,当哥哥的辅导弟弟学习都不行?

      李传林一个月前听儿子说过,但那只是轻描淡写,他还以为只是大嫂跟大侄女绊嘴,说的都是些气头上的话,可他没想到那些话压根就是人家心里那么想的。

      不同于对大婶有意见的大姐,心智成熟的李家明倒是能理解大婶那种紧张,而且四哥事后还帮过自己,因而解释道:“四哥后来找过我,给了我很多他和三哥以前的试卷,还让我不懂就去问他。耶耶,这事也不能全怪大婶的,家里好不容易出个会读书的伢子,大伯、大婶冒不起那风险的。”

      觉得被弟弟削了面子的大姐,伸手就揪着李家明的耳朵,骂道:“装好人是吧?”

      “轻点轻点,大姐,大姐,我错了,我错了”,李家明立即改口道:“耶耶,我错了,我今天不该故意让大伯、大婶下不了台。”

      “我不是说这事!”

      “四叔、四婶,今天的事跟你们没关系,我没想到耶耶会叫大伯他们来吃饭,没准备那么多菜,才将菜碗换成盘子的。满妹、小妹正在长身体,一定要让她们吃得好,我才把更多肉的放这一桌,那盘鱼也放这一桌。”

      炒菜的是大姐可不是李家明,但他主动将所有责任都扛下来,这让大姐很满意,松开手给面色还黑的三叔陪笑道:“三叔,明伢晓得错了,你就别再为难他了。”

      李传林暗自叹了口气,大婶做得那么过分,自己儿子这样又算得了什么?转过身来重新回桌边吃饭,李传林边吃边道:“老四,二哥那有事做,家里欠了这么多账,我就不帮你了。”

      如释重负的四叔长出了口气,连忙给三哥倒了杯酒,连声道:“没事没事,有二哥帮就足够了。”

      精明的四婶用脚碰了碰四叔桌子下的脚,接过话头道:“三哥,你也不要太着急。我们做完屋,肯定这几年是不住的,装修的钱先借给你还账。

      要我说啊,如果你没意见的话,就让传田打封电报去广东,请朋友们留意有没有家俱厂招人。要是有的话,你就跟我们去打工算了。

      以前是明伢不懂事,现在他都可以撑得起个家,二婶又能在旁边看着,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你在二哥那一个月能赚三四百块钱就顶了天,在广东有你这手艺,一个月最少也能赚一千二三百!”

      说清楚了误会的家人,自然还是以前一样亲密无间,四婶这么一说,二婶也热切起来,跟大姐站在大门口的李家明也大喜过望。为这事,他求过大姐让她去跟四叔说说,没想到今天被四婶主动提起来了。

      一千二三百与三四百的巨大差距,让李传林怦然心动,以前四弟不是没提过,但两孩子让他放不下。如今儿子虽然小了点,处事也孩子气了点,可已经独立撑门户一个多月了,没看到哪个长辈说句不是。是该出去拼命赚钱了,儿子是天才,女儿看样子也不会太差,以后两个人要读书,靠自己打点零工是供不起的!

      “行,老四你帮哥打个电报,要是有合适的事,三哥就跟你出去!”

      四叔大喜,连忙打包票道:“三哥,绝对没问题的。要是找不到家俱厂的活,你就先跟我学开车,军伢现在都拿一千二三了。学上半年,你还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李传林也大喜,艺多不压身,何况是现在很少人会的开车。

      “来,喝酒!”

      “喝!”

      第二十三章 天才与聪明人的不同待遇

      没了顾虑的李传林走了,给儿子在二嫂那留了五十三块钱,带着仅剩的车票钱和上车时四叔硬塞给他的一百块钱,拎着他的木工箱子去了县城打工。』 书迷楼www.shumilou.co他临走的前夜,跟李家明交待了一番,也让他这‘天才’儿子深以为然。

      大伯、大婶是大伯、大婶,四哥、三哥是四哥、三哥,两位堂哥可没亏待过自己,自己也就不能将对大伯、大婶的怨气转移到两位堂哥身上。

      转眼间,就到了九月一号,这是个全国的大中小学开学的日子。

      四哥去学校报名的排场很大,不象大哥、二哥去报道,只有大婶带着两儿子和李家明三个小不点送一送。

      今天一大早,二婶、四叔就各拿着两张用红纸条扎的五块钱新票子来送茶钱,鼓励他和三哥好好学习为家里争气。读初中的孩子,大人居然给茶钱,这在崇乡也算是破天荒了吧?

      大伯、大婶也一早就换上了新衣服,骄傲地站在堂屋里,叮嘱三哥要如何如何照顾四哥,好象下个礼拜六,两儿子不回家一样。当然,李家明这个给了他们难堪的小侄子,他俩虽然没阻止儿子接‘茶钱’,但也没给什么好脸色。

      落后一步的二婶,在房里狠狠瞪完大姐一眼,拿着一小包重新攒起来的鸡蛋来了,放到三哥半满的旧黄书包里,愧疚道:“三伢,这是给家德补脑子的,这次婶婶没攒那么多蛋,只好亏待你了。”

      “谢谢二婶“,三哥刚替自己弟弟道完谢,一双空手的四哥走了过来,将鸡蛋从旧黄书包里重新拿出来,交到李家明手里,交待道:“家明,这蛋留给满妹和文妹。谁学得好,你给谁蒸蛋吃,学得不好的,就没有吃。”

      硬着头皮来送茶钱的李家明,看着手里的鸡蛋愕然,这妖怪四哥的气度也太大了点吧?自己前天可是刚给了他们一家人,一个大大的难堪!

      二婶连忙又从李家明手里拿起鸡蛋包放回旧黄书包,连连道:“这怎么行,这怎么行,给你的就是给你的。满妹、文妹她们的,我以后再给,三伢、家明的也会给。”

      四哥再次把蛋拿出来,交到李家明手里,坚持道:“二婶,你给了我,就是我的,我再给满妹、文妹,那就是她俩的了。”

      这话有些不中听吧?可二婶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欣慰地地冲四哥笑了笑,也和大婶一样,交待三哥要照顾好四哥。好象只大一岁的三哥,就应该服侍四哥一样。

      李家明服了,天才就是天才,单单这份气度就不是普通人能比拟的。难怪这妖怪从小就得大人们的宠爱,连与大伯有一肚子意见的四叔,都对他另眼相看,‘日后’只要是大伯供他和三哥上学,借学费、生活费都从来不打推辞的,要知道大伯借兄弟的钱可是有名的‘老虎借猪’。

      大婶看着那包鸡蛋有些不舍,但也没有说什么。她这个小儿子从小就有主意,他说什么历来就是什么,而且说的都在理,家里人慢慢地也都习惯了不反对,除了上次辅导小侄子的事之外。后来的事情也证明,确实是小儿子对了、自己错了,还被传健狠骂了一顿。

      只有李家明看着再次交到自己手里的鸡蛋,有些哭笑不得,四哥这话错是没错,可也太糙了点吧?要换成自己这么说,二婶不扇自己两下,也起码会扭着自己耳朵不放。大家都是嫡亲的侄子,待遇怎么就会差这么多呢?

      给了,那就接着。李家明也不在乎十几个鸡蛋,拿着鸡蛋包跟四哥道了声谢,还让两个小家伙向他道谢。人家说的也没错,给了他的东西就是他的,现在给了这两小家伙,她们就得向他道谢。

      两个小家伙也比以前长进了很多,有礼貌地向四哥道了声谢,门外已经传来了摩托车的引擎声。

      大哥、二哥去县城读书是要步行到乡上去坐车,为的就是省下四块钱的车费,跟大伯面和心不和的四叔,可不会为了两个根本不懂事的大侄子去浪费汽油的。

      四哥就完全不同了,四叔骑着结婚时买的大红色新摩托车专程送他,可怜的三哥只能骑着辆破自行车截着装着两人的被子铺盖去学校。大人们怕摩托车后面放东西挤着四哥,却不嫌三哥骑车带东西累,待遇就是这么分明。

      看到这场面,李家明不禁想起古代的科举,四哥这妖怪要生在那个时代,三哥是他的兄长、书童兼老妈子,而大人们就是盼望他光宗耀祖的长辈。最后书生中了状元、书童考中了进士,双双衣锦回乡,长辈、兄弟姐妹们夹道迎接,全村鞭炮齐放皆大欢喜。

      送完寄托着整个家族期望的四哥和捎带的三哥,轮到李家明去村小学报道,待遇就直线下降了。别说有人送,就连二婶都是给了十五块钱,拿起锄头自顾自地去了菜园里锄草。

      满妹、小妹?送完四哥,满妹就拉着小妹跑了,这个多月来李家明可没少拿小竹梢抽她,巴不得这个变成了坏人的五哥早点滚蛋!

      幸好还有个大姐、还有个四叔,他俩还记得李家明。大姐上山摘猪草时,特意绕了一下,交待道:“明伢,莫在阿婆家吃饭,省得一个人回来。”

      四叔呢?送完了三哥,站在晒谷坪外叫:“明伢,快点,我带你去学堂里。”

      还以为有车坐的李家明,拿着书包从家里跑出来,一看后面跟的四婶,想想要夹在两人中间当灯泡就泄气。

      “不用了,我跟狗伢、毛砣他们一起去!”

      “不去就算!”

      四叔重新着摩托车,载着提了两瓶酒回娘家的四婶扬长而去。自从老婆答应了先帮三哥还债,本就没那么多心眼的四叔就对这‘天才’侄子没了心结,跟以前样只把这家伙当侄子。老婆的话要听,但不该听的时候也得不听,要是自己把这侄子当客人,肯定侄子也会把自己当外人。

      哎,这就是妖怪和凡人的区别?不对,这就是天才和聪明人的区别!

      李家明想起二婶刚说的会给自己攒鸡蛋,心里还有些小得意,这是把自己跟三哥放在一个档次了,那可是未来名牌大学的讲师!

      “家明,走不?”

      正有些小得意的李家明回头一看,毛砣带着几个伢子、妹子,正站在自己身后。

      “大狗伢呢?”

      “哦,传猛叔说大狗伢是蠢牯,以后不读书了,跟他去修水打零工!”

      也是,小学读了九年还毕不了业,还不如不要读了,早点打工赚钱好。

      “那走吧“,李家明一迈脚,毛砣他们全跟上,让他突然有了种黑社/会老大的感觉。

      出了村,到了村口的老柳树边,毛砣凑过来小声道:“家明,你去跟王老师说说,让我坐你后面。你就说,你好监督我读书。”

      坐我后面?李家明稍一想,就知道这皮伢子的主意了,考试时好打小抄!

      “换位子不可能,王老师不会同意的。不过,我可以保证你能考上初中!”

      “真的?”

      “真的!”

      毛砣大喜,立即下了重酬,“好!要是你让我考上了初中,我以后摸的鸟、捉的鱼全部给你!”

      当然是真的,全班十一个小朋友都会上初中的,因为明年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了。李家明怜悯地看了眼自己堂哥,这皮伢子也将成为王老师小竹梢下的典型人物--浪子回头金不换!

      三个伢子、两个妹子,走了一里多马路到了青泥坪,从这里过吊桥走山路去学校,比走马路近四里多,这也是平时大家上学的最佳路线。

      青泥坪的吊桥并不危险但很吓人,桥面只有一尺宽,走起来摇摇晃晃,桥下是怪石嶙峋的急水滩。以前大狗伢带大家上学时,他跟毛砣经常走到一半,就带着李家明和细狗伢跑过去,将桥摇得吓死人,就等着毛砣的妹妹吓得又哭又叫。亲哥哥吓亲妹妹,也只有毛砣这样没心没肺的皮伢子,才能做得出来。

      “毛砣,你走最后,要是你搞名堂,当心我不让你考上初中!”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0: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