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超级战舰》-第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燃料舱压力正常,核聚变反应炉正常,冷却系统正常,喷射口正常……”萧宇看着这一个个的数据,确定全部正常之后,下达了开机的命令。

        为了防止大量的气流喷发会对自己布置下的太空船坞,卫星等造成影响,萧宇提前就将喷射口面对方向的各种飞行器轨道都做了调整,提前避了开去。

        随着开机命令的下达,立刻,数千个核聚变反应炉开始全功率运转,大量的能量被导线运输出来,传到了压力舱这里,压力舱被加压加热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巨量的推进剂在高温高压作用之下,以难以置信的高速,从喷射口喷射了出去。

        这里是天苑A背面,这里是永恒的黑夜,可是忽然间,在天苑A赤道那里,出现了一道亮蓝色的光芒,这道光芒冲天而起,长度足足有几万米,彷如一道刺目的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天空,将附近方圆几十公里的地方照的蓝幽幽一片。

        就好像是天苑A忽然长出了一条细长的尾巴。

        运行在距离地面三百公里的一颗卫星被这股气流吹拂到了,立刻,极端的高温将其伸展开的翅膀烧融化掉了,然后,这颗卫星就像是狂风中的一只蚊子,被吹的达到了天苑A的第二宇宙速度,翻翻滚滚不知道跑哪去了。

        “我……擦。”萧宇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难得的爆了一句粗口。

        “气流喷射高度,其所产生的推力等,都超过了我原先的估计啊,看来,太空中的各种飞行器轨道,需要重新做一下调整了。”

        在这颗卫星被吹跑以后,萧宇预先建造好的地震波监测仪器检测到了一阵微弱的震波,萧宇知道,这是地壳受到巨大压力,产生形变所产生的。

        同时,安装在地下数十米到数万米不等的几万个探测器也将数据源源不断的传输到了萧宇脑中。这些数据,将有助于萧宇为地壳受力情况作出分析。

        萧宇的大脑急速的转动着,一边思考着这些问题,一边紧张的注视着压力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小心的操纵着行星发动机内,数千台机器人以及数万个控制器,不断的做着细微的调整。

        “根据目前数据来看,一号行星发动机将可以对天苑A产生巨量的反推力,其具体表现为,一号行星发动机可以为天苑A产生每分钟零点一毫米的减速……天苑A目前的轨道速度是每秒钟五十九公里,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其余因素,只需要一百多年时间,一号行星发动机就可以让天苑A的速度变为零。”

        “但是考虑到地壳压力,减速方向以及后期的加速问题,只有一台行星发动机是远远不够的,最少也得要一万台才足够。”萧宇默默的计算着,“一万台行星发动机,恩,五年时间足够建造完毕了。”

        建造行星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建造过程中,除了考虑建造工艺之外,还必须考虑天苑A的地质情况,原因很简单,如果在一个地壳不够坚硬的地方建造了行星发动机,当行星发动机发动的时候,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它可能就直接将地壳钻破,跑到地下去了。

        而且,因为行星发动机功率太大的缘故,萧宇还必须考虑材料耐受度,散热系统等各方面的问题。但就算面对着种种困难,萧宇也有信心,在五年之内,将行星发动机全部建造完毕。

        劳动力对萧宇来说不成问题,只要原材料和能源足够,几大机器人工厂全力生产的话,每天都会有数千台机器人被生产出来,这些不知疲倦,精确,不会犯错的优质工人,是萧宇开展各种建设的有力保障。

        现在,忙碌在天苑A地面,以及运输大队,战斗大队等各式飞船,还有太空船坞,炮台等里面的机器人,其总量已经超过了百万台,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快速增加着。

        这还只是建设的初级阶段。当萧宇将天苑A推到合适的轨道之后,环天苑四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建造才是真正挑战萧宇科技的地方。

        环天苑四大型粒子对撞机将在距离天苑四三千八百万公里的地方,围绕着天苑四转动,靠着自身转动的离心力抵消天苑四的引力。这样一来,这个对撞机的总长度将达到两亿多公里,以二十米的直径来算,其总质量将达到七千多亿吨。

        这,还没有计算必须的后备维护力量舰队的质量,以及各种防陨石撞击炮台的质量。

        这将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萧宇的科技程度,将随着环天苑四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建成,产生一个极大的飞跃。

      第六十章 为天苑A搬家

        大型粒子对撞机,是研究微观世界必备的工具,萧宇将在对撞机之内,将一对质子加速到无限接近光速的地步,然后让它们互相撞击,在撞击的那一刹那,撞击点的能量等级将达到创世大爆炸后一飞秒的程度,在这一瞬间,质子会被撞击的粉碎,构成质子的各种微观粒子,包括已观测到的,未观测到的,都会现出身影。

        萧宇将在这里,验证希格斯玻色子是否真的存在。虽然在地球之上,就有实验室宣称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但是其结果并未经过验证。

        如果真的观测到了希格斯玻色子,那萧宇的基础物理理论将会进步到一个新的阶段,将会有无数的定理,公式被萧宇推导出来,可以预见,这些新的定理,公式,将会支撑起萧宇未来数千甚至数万年的科学发展,就像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支撑起了萧宇过去数千年的技术发展一般。

        而只要证实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那标准模型就将得到验证,关于“质量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将会由希格斯机制这个理论给出一个近乎完美的解释,而质量既意味着能量,届时,萧宇将有可能在理论层面找出获得无限能量的办法来。

        在繁忙的建设之中,时间一点一滴的溜走,五年之后,太空炮台建设完成了百分之三十,环天苑四大型粒子对撞机建设尚未动工,天苑B和天苑C太空要塞建设尚未动工,而行星发动机建设,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九,再过一个月时间,最后一台行星发动机,就要竣工了。

        行星发动机的超大功率意味着超多的燃料消耗,为了供应这一万台行星发动机,萧宇将运输大队的规模提升到了一百艘市级飞船,和两万艘村级和乡级飞船的地步。这是一支庞大的舰队,如果这些舰队拥有萧宇刚离开太阳系时候的战斗能力,萧宇将有能力靠着这些飞船完全碾压蜥蜴人文明。

        但是很遗憾,这些飞船只有最基本的动力系统,机动性,攻击力,防御力全都极其微弱,基本上没有一丁点战斗力,只能拿来当大卡车用。

        尤其是市级飞船,比起村级和乡级飞船来,它更加的脆弱。其实以萧宇现在的材料科技和动力科技来说,现在还并不适合建造如此巨大的飞船的,但仅仅是作为运输机的话,勉强还是可以。

        天苑A昼夜交界线处,随着一台灵巧的机器人拧紧了最后一颗螺丝,完成了最后一道焊接程序,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建设工程,宣告完成。

        这一万台巨型行星发动机被萧宇有规律的分布在了天苑A地表各处,有的在赤道上,有的在昼夜交界线处,有的在背阳面,有的在向阳面。这些行星发动机将根据位置的不同,而发挥不同的作用。

        “终于建设完成了。”萧宇的心情有些激动。放在以前,这是一项人类连想都不敢想的伟大工程,可是现在,被萧宇凭借着一己之力,建造了出来。

        “A区,B区,行星发动机各自按照预设功率发动,C区和D区,暂时待机。”

        萧宇发布了命令。

        萧宇为A区和B区共五千八百台行星发动机各自设定了不同的功率,具体功率的大小,主要依据当地地壳坚固程度,以及所处位置和该阶段所需执行任务,经过综合测算决定的。

        这是十分精密的数据,容不得一点差错。比如,A区第五百七十六号发动机是全功率发动,但是第九十三号发动机,就只以百分之七点三的功率发动。五千多台行星发动机共同配合,才能完成萧宇分配下来的任务。

        A区位于天苑A的昼夜交界线,这里的四千六百台行星发动机,是为行星减速的主要动力区域。A区对面,D区的四千台行星发动机,是为行星加速的主要动力来源。B区和C区则主要起辅助力作用。

        在几千台行星发动机发动的一瞬间,萧宇感觉到了一股来自灵魂深处的震颤。那是无法形容的一种感觉,萧宇察觉到,在A区四千六百台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发动之下,天苑A地壳受到了无比巨力的挤压,坚硬的地壳开始被挤压变形,整颗星球都在微微颤抖。

        萧宇看到,在A区这一面,大地开始龟裂,天苑A早就停息了的地质活动开始复原,甚至,某些地方突兀的耸立了起来,形成了无数座高达数百米的山脉来,有更多的地方,则开始有微量的炽热岩浆慢慢的从大地裂缝中涌了出来。

        萧宇知道,这是在整颗星球的惯性力之下,这些区域受到挤压的缘故。

        幸好,萧宇在建造行星发动机,采矿基地,铸造工厂等之前,早就提前勘探了地形,特意挑选了地壳最为厚实坚固的地方来建造,出现山脉和熔岩的地方,都是地壳薄弱的地方,倒是没有对萧宇造成多大影响。

        在太空中看来,在天苑四的昼夜交界线以及永远处于黑暗的B区区域处,忽然出现了几千道长达几十万米的蓝色光芒来,在太空中肆意飞舞,像是一条条嚣张的巨龙。

        这些行星发动机尾气所覆盖的区域,早就被萧宇清空掉了所有的飞行仪器,否则,被这些尾气吹到了,绝对是直接被吹飞的结局。

        一共五千八百台行星发动机,一共持续发动了六十秒的时间。

        倒不是萧宇不想快点达成目标,而是持续六十秒,已经是极限了,否则,不仅行星发动机受不了,天苑A的地壳也受不了,再发动下去的话,天苑A的地壳有可能被这些大家伙直接摧毁掉。

        在这些位于不同区域,不同功率的行星发动机共同作用之下,萧宇检测到,天苑A绕行天苑四的速度,由远日点每秒五万九千六百四十三点七二三米的速度,降低到了每秒五万九千六百四十三点七二二米,其速度降低了一毫米,环天苑四轨道,则被萧宇推近了五十七米。

        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代表着萧宇真正的步入到了可以操控行星的科技阶段。

        “好了,第一阶段推进测验结束。”萧宇满心喜悦的停止了这次试验,转而去分析这次试验所收获到的巨量数据。

        这些试验数据十分宝贵,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关系到了萧宇所建造的飞船,其最高速度将可以达到多少。

        通过分析这些巨型行星发动机运行的数据,萧宇将可以建造出更加高效的飞船推进发动机,让萧宇目前最高可以达到的每秒钟九百公里这个速度,再一次产生飞跃。

        三天之后,消化完了所有实验数据的萧宇,意犹未尽的开始了第二次推动实验。这次推动,各个行星发动机以不同的功率,共发动了六十七秒。

        这一次实验,将天苑A的远日点速度再一次降低了五毫米,同时,将其轨道向天苑四推进了二百六十七米。

        经过测算,天苑四对天苑A所产生的引力加速度为每秒钟二百一十三米。也就是说,如果天苑A没有绕行速度的话,在第一秒,它会以每秒钟二百一十三米的速度坠落向天苑四,第二秒,其速度就变成了每秒钟四百二十六米,第三秒就是六百三十九米,以此类推,一直加速到受到相对论限制,最终将会一头撞向天苑四。

        萧宇所要做的,就是以天苑四引力加速度为主,自己做一些小小的辅助动作,借助科学的测算,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几千台行星发动机断断续续的工作了七年时间,在萧宇的精确指挥之下,天苑A的轨道,被推近了八百万公里,目前距离天苑四的平均距离,只剩下了两千两百万公里,而且还在继续以一个缓慢的速度向着天苑四掉落下去。

        到了这个地步,萧宇所要做的,就不再是为天苑A减速了,而是为天苑A加速,阻止其继续掉落向天苑四。这个时候,C区和D区建造的四千二百台行星发动机就发挥了作用,在萧宇的统一指挥之下,天苑A开始被缓慢的加速,其掉落向太阳的速度开始缓慢降低。

        最终,天苑A将在距离天苑四两千万公里处,获得足以维持其稳定轨道的速度。萧宇做过测算,其速度大概为每秒钟七十公里。

        减速过程又持续了四年时间。

        最终,耗时十一年,萧宇完成了这项为天苑A搬家的伟大工程,其消耗时间略微超出萧宇原先的估计,这主要是因为初始阶段,各项数据还不完全的缘故。

        “这些行星发动机就留在这里吧,当做纪念也好,以后说不定还会有点用处。”萧宇想着,操纵着数以百万计的机器人,将这些行星发动机的各种仪器,部件都妥善的保管了起来。反正天苑四恒星系内,物质丰富的很,远远没有必要将这些仪器回收利用。

        “那么,该开始下一阶段的建造工作了……环天苑四大型粒子对撞机建设,正式开始!”

      第六十一章 第一次对撞试验

        建设环天苑四大型粒子对撞机,需要消耗超过七千亿吨的物资。如此巨量的物资,全部从天苑A上面开采是不现实的。不过萧宇自有其打算,那就是,一部分物资从天苑A上面开采,另一部分,则从小行星带中开采。

        为了这个宏伟的目标,萧宇在天苑B—天苑四的五个拉格朗日点中,两个稳定的点位置处,建造了两座超巨型的金属加工厂,以及配套的各种设备生产厂房。

        天苑A搬家工程完成之后,两万余艘物资运输飞船将有很大一部分闲置下来,正好,萧宇将这些空置下来的飞船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负责从天苑A处运输物资,另一部分,则负责从小行星带出采集矿产。

        萧宇将操纵着天苑号飞船,携带着配套的护航飞船,坐镇在环天苑四大型粒子对撞机建造轨道处,以此为中心,指挥着整个天苑四恒星系的建造工程。

        但是这个时候,一个严重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那就是,信号延时实在是太严重了。其中,天苑A到此处的距离,最近的时候也达到了一千八百万公里,这意味着两分钟的通信延时,同时,小行星带处,与这里的通讯延时也达到了一分二十秒。

        这样的通讯延时基本上是无法接受的,但是萧宇又没有研制出超距通信科技,实在无奈之下,萧宇在小行星带和天苑A处,各自建造出了一台巨型光子计算机,在这两台光子计算机里面,萧宇耗费巨大的心思,设置出了一套尽可能完善的自动处理程序,用来处理大部分数据,只有十分重要的数据,才会耗费时间发送到这里,由萧宇亲自处理。

        通过这种手段,萧宇才将工作效率提升到了一个自己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不过萧宇心中,对这种处理机制仍旧十分不满意。

        “超距通讯科技,涉及到了量子纠缠技术,这是属于微观世界的东西,而要研究微观世界,则必须通过环天苑四大型粒子对撞机来研究,哎,还真是矛盾啊。”

        这种互相矛盾的局面,让萧宇叹息不已。没有办法,萧宇只有通过电波通讯这种相对落后的技术,来同时兼顾天苑A的地面建设,以及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建设了。

        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建设,如果只从一处开工建设毫无疑问是不划算的。经过测算之后,萧宇打算在四个点同时开工建设,然后将这四段管道互相衔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管道。

        但是这种建造方式,对精度的要求十分之高,毕竟,如果四段管道建成之后,到了衔接点才发现这些管道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无法衔接,那乐子就大了。

        萧宇的标准是,在这长达两亿多公里的管道中,其上下水平误差,最多不得超过一分米。这对建造工艺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幸好有中子星定位技术,萧宇借助十六颗中子星,为这些管道的水平位置做出了精确测定,这才保证了建设过程的精度要求。

        一切技术难题都被攻破之后,萧宇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建造工程。有数千上万艘飞船不断的在小行星带与建造地点和天苑A与建造地点之间穿梭,带来了数不清的物资,萧宇则指挥着数百万台机器人,展开了忙碌的建造工程。

        这些飞船带来的物资,都是在地面或者天苑B—天苑四拉格朗日点的大型太空工厂处建造完毕的零件,萧宇只需要指挥着机器人将其组装起来就可以,所以,萧宇的建设速度,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其中,A段两端,正在以每天超过八千公里的速度向两侧延伸着,这代表着,仅仅在A段处,萧宇每天就将铺设超过八千公里的管道,这个距离,超过地球的半径。在萧宇无与伦比的庞大计算力和数量众多的机器人,以及强大的星际运输能力支持之下,如此快速的建造进度才变为了可能。

        萧宇将大型粒子对撞机分为了ABCD四段,其中,萧宇坐镇在A段,A段的建设最为快速,BC两段分别位于天苑四两侧,建设速度次之,D段位于天苑四背面,距离萧宇最远,这两地之间的通讯必须通过卫星中转来完成,相应的,D段的建设进度最为缓慢。

        在萧宇的预计中,整个建设工程下来,最少也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才可以建造完毕。也就是说,这二十年时间,萧宇的工作重心,将完全放在这个工程上面,基本上没有精力去干别的事情了。

        但是萧宇认为,这个付出很值得。在黑暗宇宙中,科技实力才是最能保命的东西,为了发展科技,付出再大的代价都不嫌多。

        因为距离过于遥远,通信延时太严重的缘故,天苑A处的太空炮台建设基本陷入了停滞状态。目前,保证天苑A上面的采矿基地以及金属加工厂,设备铸造厂的运转才是最重要的。

        环天苑四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建设,就在这种忙碌,但是有条不紊的情况中,慢慢的进展着。

        建设开始一段时间之后,萧宇惊奇的发现,在操控数万艘物资运输飞船,以及数百万台机器人的情况下,自己的计算力竟然还有剩余,这大大出乎了萧宇的预料。

        在天苑A上面的时候,操纵数百上千万的机器人,以及各种炮台,飞船,几乎将萧宇的计算力占据了百分之百,让萧宇恨不得立刻就开始新计算机的建造,但是来到这里之后,萧宇发现,除了通讯延时严重一点之外,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建设其实并不麻烦。

        于是,在一边建造的同时,萧宇还开始了新型计算机的研发工作,以及群英苍穹录的编纂工作。

        在这几千年的发展时间之中,萧宇的群英苍穹录已经收录了超过两千亿颗恒星,除了一些矮星,或者被浓密尘埃遮盖的恒星,或者距离太过遥远,光度太黯淡等暂时无法观测到的恒星之外,银河系大部分恒星都被萧宇收录起来了。整个银河系,大概有两千亿颗恒星,其中,大概有一千四百亿颗恒星被萧宇收录进了群英苍穹录中。

        时间,一点一滴的度过,二十年时间一晃而过,整个大型粒子对撞机超过两亿公里的工程,已经被萧宇建造完毕了一亿九千万公里,也就在这个时候,萧宇迎来了A段和BC两段衔接的日子。

        首先和A段衔接的,是B段的一端。为了迎接这个意义重大的日子,确保万无一失,萧宇特地操纵着天苑四号,亲自来到了衔接处,实地指挥衔接工作。

        A段和B段的距离,只剩下了不足一公里,而以萧宇平常的建设速度,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可以铺设完毕。但是毕竟这里是两段衔接处,还是需要慎重一些,所以萧宇刻意放缓了建设速度,亲自操纵着机器人,开始铺设一块一块的管壁。

        渐渐的,A段和B段的距离越来越近,终于到了衔接的关键时刻。在这一刻,萧宇惊讶的发现,A段和B段的水平误差,只有不足一厘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试想一下,在黑暗的太空之中,从距离超过了几千万公里的两个点延伸出两截管道,要将这两截管道恰巧衔接在一起,需要多么精确的技术?

        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通过中子星超精密定位技术,萧宇做到了。这代表着萧宇在技术层面的又一次飞跃。

        “不枉我二十年的辛苦奋斗。”萧宇满心欢喜的想着,检查完这里的一切之后,离开了这里。

        A段和B段的成功衔接,代表着工程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下一个,就是A段和C段的衔接了。萧宇依旧亲自到达了衔接处,实地指挥衔接工作。结果,同样不出乎萧宇的预料,A段和C段的衔接,误差只有一点二厘米,同样超过了萧宇的预期。

        A段和B,C两段的衔接完成之后,萧宇开始指挥着数十万台机器人进入管道内部,进行关键线路的铺设,以及设备验收,检查工作。同时,萧宇来到了D段和C段的衔接处,指挥着又一次的衔接工作。

        一共四段,一共四个衔接点,误差全部在两厘米之内。这个成绩,让萧宇心中充满了骄傲。

        而四段全部衔接完毕之后,就代表着,环天苑四大型粒子对撞机已经建造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五,剩余百分之五,就是一些设备调试,位置微调,关键线路铺设,改造等工作了,这些工作,大约只需要一年时间就可以完成。

        萧宇为这个自己最高建造工艺结晶的建筑物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萧宇在它上面,每隔一百公里就架设了一台防陨石撞击激光炮,每隔一千公里就有一个原料储藏点,总共有超过一千万台机器人为这台仪器工作。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0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