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衙内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精校全本】》-第3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见面的刹那,我咬在嘴里的包子差点掉下地来。

        都说将种天生,虎鼠不同。依我看,这尤物也是天生,打小就显露出终极男人杀手的本色。

        得,有美相伴,今天这学还真得去上了。

        走出二号楼,我欣赏着青山岭未经多少修饰的美景,不时对比着身边丽质天生的小美人,心怀大畅。拐过一个弯,看到几个年轻人在挥汗如雨的练习擒拿格斗,一名三十岁出头的汉子在一旁指点,神情严厉。

        见我们一行人走过来,领头汉子点头向解英打招呼。

        解英去教委上班,与我们同路。

        解英显然也认识这名教练,笑着答应:“梁科长,练兵呢。”我问道:“解阿姨,他们是做什么的?一大早在这里练兵?”

        “县革委保卫科的梁科长,那些年轻人都是保卫科的工作人员。”我点点头,突然走过去对梁科长说:“梁科长,以后我每天跟你锻炼身体好不好?”梁科长笑着点头,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柳俊,是柳晋才的儿子。”

        “哦,原来是柳主任的儿子。只要你每天能坚持早起,身体一定能锻炼得很好的。”

        “谢谢梁叔叔,我也要和这几个叔叔一样,练擒拿格斗。”这倒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上辈子我就颇为喜爱体育运动。因为我酷爱吃肉,特别是吃肥肉。如果不经常锻炼,就会变成一个超级大胖子。

        体育锻炼这事,也要合群。人越多,练起来越有劲。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一个人躲在深山老林苦练绝技的武林高手,毕竟没见过。

        梁科长笑道:“行啊,你也知道这是擒拿格斗?”

        “听人家说过呢。梁叔叔一定是高手。”既然有心拜师学艺,就该低调些,不能显摆。顺手奉送高帽一顶,惠而不费。

        梁科长果然受用,笑眯眯地点头,赞叹道:“这领导家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家教好呢。”我见他满脸堆笑,有些巴结讨好的意思,心里就小小鄙视了一把,觉得他不大可能是一位严师。谁知日后为这个十分错误的判断颇吃了些苦头。

        到了民主小学,谢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等我。

        严菲比我高一个年纪,扬手和我说了再见,一蹦一跳去了三年级一班的教室。

        谢老师领我到讲台旁站定,郑重其事地给全班同学介绍道:“同学们,这是新来的同学,叫柳俊,大家以后要多帮助他。”同学们倒也友爱,纷纷鼓掌。

        “柳俊,你坐这个位置。”我乜了一眼,第四行第五个,还好,大约因为我个子高,没有安排在第一个。在老师眼皮底下看《傲慢与偏见》或者《战争与和平》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主意。

        第一天上课有惊无险,谢老师不知道我以前在柳家山小学成绩如何,想来乡下小学,教学质量定然不高,见我整节课大部分时间都低头盯着桌子,甚少抬头看黑板,以为是我底子差,跟不上班,有些不好意思。也就不向我提什么课堂提问,以免我出乖露丑。

        幸而如此,不然她将我叫起来回答问题,我心不在焉的,连她问的什么都搞不清楚,定然会被问得张口结舌,狠狠狼狈一把。

        放学之后,三姐和严菲结伴前来找我一同回家。别看严玉成口口声声要将女儿许配给我,事到临头,她们女孩子却自动自觉地站到了同一条战线。

        小学放学早,六月天断黑晚,我可不想这么早就回家去。每天抱着英文俄语,要不就是古典名著,《二十四史》我也有些腻了。

        从今天开始,我就正式成为向阳县的街上人了。上辈子整整在这个小县城生活了十年,对每一个角落旮旯都熟悉得不得了。如今再世为人,仍然有旧地重游的冲动。

        “三姐,菲菲,我们别那么早回家,看图书去!”老街的图书摊和牛肉面,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三姐犹豫着,说道:“怕不好呢,回去晚了,会骂的。”严菲看上去机灵活泼,其实是个乖乖女,尽管心里十分想去看图书,嘴里却附和三姐。

        “是啊,我们还是回去吧,要不我妈准会骂我。”

        “哎呀,怕什么,晚一点回去没关系的。”我不由分说,拉起严菲的手就往老街方向去。

        许多小同学惊讶地看着我拉严菲的手,在一旁嬉笑。那时节,小学生比高中生还分性别,男孩女孩甚少在一起说话,似我这般公然拉拉扯扯,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严菲羞红了脸,慌忙挣脱我的手,跑到三姐身边,眼睛里却满是跃跃欲试的神情。三姐也是小孩心性,仗着“法不责众”的念头,也就同意了。反正要挨骂也是大家一起挨。

        这一趟老街之游,极是开心,不但看了好几本图书,还请三姐和严菲吃了雪糕(八分钱一根的牛奶冰棒,当时最高档的冷饮)严菲瞧向我的眼神里,就多了几分亲近和钦佩。总算让我体会了一把做“阔少”的感觉。对于三姐“你哪来的钱”的质询,也轻易便搪塞了过去。心里想着,得想法子挣点钱,要不剩下不到五块钱的家当,可充不起几回“大老板”假使能将方文惕那小修理铺搞到街上来,我和他合作,“盈利”的前景一定远远好过窝在红旗公社那屁大点的地方。毕竟收音机,收录机这些电器设备,在县城比较普遍,就是黑白电视机,也并非绝无仅有。市场蛮大的呢。我敢肯定,论无线电维修,这会子全向阳县也没人能越过我头里去。

        回到县革委,天色已黑下来,严菲这才有点害怕。

        “柳俊,都怪你,这回我要挨骂了。”眼见她明艳的小脸上满是担忧,我不禁大为怜惜,笑着安慰道:“放心,不会的,我们又没做什么坏事。等会解阿姨问起来,你就跟她说是我带你去的。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没事的。”严菲有些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回到二号楼,正好看到严家的门打开,王友福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地倒退出来,手里还提着些东西。这老小子脸皮倒厚实,这么快就登门谢罪来了。

        严玉成自然不可能出门送他,倒是解英的脸在门口露了一下,笑容可掬的。

        王友福仿佛全身骨头都轻了几两,猛冲解英鞠躬,待到严家的大门再度合上,这才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看起来严玉成虽然未曾收他的礼物,倒也没给他摆脸色,说不定还打着官腔安慰了几句。

        我会心一笑。

        刘邦封雍齿的故事,果然起了作用。

      第44章 征文方案

        我刚走进家门,正想着该当如何应付老妈的盘问,就被满屋子浓浓的烟雾呛得咳嗽了几声。仔细一看,客厅里坐满了客人。张木林与红旗公社的两位副主任赫然在座。看样子都是老爸在红旗公社的旧日同僚。

        老同事骤然显贵,大家来串个门聊聊家常拉近一下感情,也属正常。

        回想起刚进门时被呛咳嗽的窘态,我不禁有些惭愧。我这杆老烟枪,穿越回来之后,迫于情势,已经有近两年没碰过香烟,眼见得渐渐适应了。这辈子若能不染上烟瘾,也是好事呢。只是身为超级烟民,却未曾想到有一日竟会被烟呛到。

        “妈,我饿了。”这话一出口,客人们就有些尴尬,纷纷起身告辞。这不,光顾聊天,倒叫柳主任饿肚子了。我对张木林和红旗公社的其他干部并不讨厌,倒不是刻意逐客,只是肚子确实饿了,一时之间未曾考虑得太周全。

        老爸自然要留客,张木林他们都微笑着推辞。

        那时节没有手机,老爸新搬进二号楼,也还没来得及装电话,提前预约是不成的了,上领导家登门拜访,几乎都是不速之客。耽误了人家柳主任许多宝贵时间,已经很不好意思了,哪能再这么不识相留下来吃饭?

        见客人出了门,我突然想起一事,忙追了出去。

        “张伯伯,请留步。”张木林立即转身,笑眯眯地道:“小俊,有什么事?”其他人也纷纷驻足,微笑着望向我。

        这孩子虽小,如今已是衙内身份,不好怠慢呢。

        我拿眼睛往其他人脸上一扫,犹豫着不开口。那些人以为是柳主任有甚言语要借我的嘴单独传给张主任,就都识趣地向前紧走几步,拉开了距离。

        “张伯伯,方文惕是你的亲戚吧?”

        “嗯,算是表外甥吧。怎么,他有什么不对吗?”张木林不知道我问这话是什么意思,也和大家一样,以为是老爸有话要带给他。只是不知道有啥事情和方文惕扯上了关系。

        我笑了:“没什么,我在红旗公社的时候,他蛮照顾我的,我很感谢他呢。”张木林松了口气,笑道:“他年纪大些,应该的。”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摇头晃脑抛出一句成语。

        “他腿脚不方便,我也想帮他呢。”张木林来了兴趣:“小俊,你打算怎么帮他呢?”我笑道:“张伯伯,我是小孩子,哪有什么能力帮他。我是想拜托你帮个忙,给他在老街找个铺子,把他那个修理店开到街上来,应该多一些收入吧。”张木林一怔:“这……这是柳主任的意思吗?”我笑了笑:“哪里,就是我自己这么想。张主任要是为难,那就算了。”我先前满口“张伯伯”突然改口称呼“张主任”张木林就觉得有些不对。他认定这是老爸的主意,当即点头:“行,也没什么为难的,这两天我就给他安排。”虽是一九七八年,私营经济也未曾全部禁绝。县城里也还是有一些摆摊糊口的无业人员。譬如图书摊、钟表修理摊、卖油炸食品摊之类。张木林是老资格的公社干部,如今又做着红旗公社的一把手,办这么点小事毫不为难。

        他回去之后自然会问起方文惕,不知道方文惕会不会将内情说给他听。不过即使说了,也不打紧。我修好七一煤矿的大电机,受到省里廖主任当面夸奖,这事不要说在向阳县尽人皆知,红旗公社没听说过的还真不多。矿山电机都能修好,修个收音机有什么好奇怪的?

        老实说我也并非那么贪财,非要分润人家方文惕一个残疾人的好处。实在也是有时候太过无聊,得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孔夫子都说过:不为无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咱这也算是秉承圣人遗训!

        回到屋里,老妈奇怪地问道:“小俊,你和张主任说什么?”

        “没什么,我叫他帮方文惕把修理店开到街上来。”

        “方文惕?”老妈不经常去红旗公社,自然不知道方文惕是何方神圣。

        “是张木林的一个远房亲戚,腿脚有点残疾,在红旗公社开个小修理店自食其力。”老爸对这个情况倒很清楚。

        老妈更奇怪了:“那关你什么事?”

        “我在红旗公社的时候,他挺照顾我的。我想帮他一把。街上的生意总比红旗公社要好得多。”老爸点头赞许:“不错,知恩图报正是君子所为。”见老爸赞同,老妈自然不反对。反正也跟自家没太大关系。我却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情况,一旦方文惕将修理店开到老街,我得抽时间去帮他。现在不和老爸老妈说清楚,行动方面大为不便。

        “是这样的,方文惕修无线电不大在行,我想去帮他修理。”

        “你……”老妈正在诧异,猛然想起我修矿山电机的事,将到嘴边的质疑硬生生咽了回去。

        “好,没事的时候去他那里练练手,也是一门技术。”老爸虽然当上了县里的领导,对无线电维修仍是有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都说“家财万贯,不若一技傍身”嘛。

        我心中大乐,有了老爸这话,今后就可以名正言顺溜出去,不必担心吃老妈的挂落。

        “晋才,我明天就要回莲花公社上班了,等会我去后勤科领点餐票,你们几个,就在食堂吃饭吧。”吃饭的时候,老妈似乎很随意地说道。

        老爸看她一眼,点点头。

        老妈的脸色顿时就有些不好看。我明白她的想法,莲花公社离向阳镇几十里地,势必难以每日往返。上辈子我们姐弟几个都是住在老爸的单位,老爸给我们弄伙食。如今情势变化,老爸当上了县革委的二把手,自然没有时间再为我们弄饭菜。老妈就动开了调动工作的心思。

        可是老爸也有难处,总不能刚上任,正经工作还没铺开,就先忙着给自己老婆搞调动。

        我怕他们当场掐起来,忙甜甜地冲老妈一笑,大口吃饭。

        老妈果然心情舒畅一些。她并非不识进退的家庭主妇,很快便想明白了老爸的难处,也就不往心里去。只要老爸能在这个位置上坐稳了,自己换个工作是迟早的事。

        饭还没吃完,又有客人上门。

        老爸立即放下碗,很热情地与来人握手。

        “承彦部长,快请坐!”我抬眼一瞟,敢情这个四十来岁,干瘦干瘦的家伙就是崔秀禾的亲信,宣传部副部长李承彦。要不是老爸已叫出他的名字,任谁见了,也不会将他当成县里的领导。太没官威官相了。

        “啊呀,柳主任,我不知道你们正吃饭呢……要不,我等会再来?”我更加暗暗一皱眉。

        常委院的位置很独立,最近的筒子楼离这里也还有几分钟路程,李承彦这话明显言不由衷。这会子让你出门去等,合适吗?传出去还不要说是老爸一当官人就阔,不近人情!

        “没关系没关系,已经吃完了,请坐,请坐!”老爸给李承彦拉过一张凳子,自己也从餐桌边下来,递给李承彦一支烟。老妈放下碗,给他们倒茶。

        “谢谢谢谢……柳主任,我来是想向你汇报一下这次征文活动的准备工作,这是计划草案,请你过目。”征文活动?

        动作挺快的么,昨晚才定下调子,就有了动静。

        李承彦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稿纸,双手递给老爸。

        当时打字机很少,电脑更是连影子都没有,最简单的286电脑,也得在好些年后才在向阳县出现。方案计划大都是用手写,定稿后再由印刷厂印刷,盖上大红公章发下去。

        我瞄了一眼,一笔行楷字体倒是满漂亮,也不知是不是李承彦自己写的。

        “唔,方案做得很详细……”老爸看得十分仔细,边看边点头。

        李承彦脸上就露出欣喜的神情,跟着老爸一起点头,点了几下才觉得不对,这不是自己夸自己吗?幸好柳主任专注于方案,倒没注意自己的失态。

        “嗯,承彦部长,总体来说,这个方案很不错……”好不容易,老爸看完了方案,抬起头慢慢说道,不知不觉间打上了几分官腔。我早已吃完饭,将《古文观止》摆上桌面,翻开到李密《陈情表》那篇,做个样子给老妈看,专注地听他们谈话。

        也不是说我不放心老爸,以我的心理年龄,官场事务比书本子对我更有吸引力。既然暂时还不能大显身手捞钱,那么尽力帮助老爸坐稳这个位置,也是好的。

        李承彦连忙点头,奉承道:“都是柳主任领导有方,这个方案,基本上是按照你的思路展开的。”

        “呵呵,那还是靠宣传部的同志们群策群力嘛,我一个人能有多大能耐?”老爸谦虚一句,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有些细节方面,我看还可以补充一下。”

        “请主任指示!”李承彦说着,拿出了笔记本和钢笔,摆出仰望的神情,准备记录柳主任的指示精神。这家伙,大约在强势惯了的崔秀禾面前,都是这种孙子姿态。

        其实这是我少见多怪,在官场上,直接上下级谈工作的时候,下级大都是这种恭谨的态度,李承彦只是习惯使然。

        老爸淡淡一笑,很满意李承彦的态度。

        “指示谈不上,就是相互探讨吧……我看呐,这个征文的范围还可以再扩大一些,不要局限于纯理论性的探讨,毕竟咱们是个农业县,真正懂得纯理论的人并不多。只要是实践工作中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都可以写,体裁不限,议论文、记述文、散文、诗歌、短小说、地方戏短剧本、快板词都行……”

        “是是,还是主任想得周到……这样一来,征文内容就极大的丰富了……”李承彦频频点头,满脸欢喜赞叹。

        “征文的题目嘛,我看也可以改改……就叫作‘向国庆二十九周年献礼’吧,承彦部长,你觉得怎么样?”要说李承彦起初还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向老爸曲意逢迎,现在可真的有些佩服了。

        李承彦在宣传系统干了二十来年,一步一个脚印爬到副部长的位置,论资历,向阳县宣传干部里不做第二人想。先前崔秀禾仗着王本清宠信,硬是占据了宣传部长的宝座,死死压他一头。李承彦没啥过硬的靠山,也就敢怒不敢言,索性紧跟崔秀禾,亦步亦趋,宣传部的日常工作,事实上都是他在处理的。指望有一天崔秀禾可怜自己的辛劳,卸下宣传部长的【创建和谐家园】,自己便能够顺势向上一步。

        面子上李承彦对崔秀禾极恭敬,实际上心里很瞧不起这个造反派出身的大老粗,觉得要没有自己,崔秀禾不知该闹出多少洋相。而对于靠几篇文章骤然大贵的柳晋才,李承彦更是不服气得很。之所以晚间上门,汇报工作固然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也是想要让老爸知道自己的能耐。崔秀禾倒台,柳主任难免要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宣传部上上下下都知道自己是崔秀禾的亲信,若不拿出一点真本事,不要说进步,只怕连这个副部长的位置也是朝不保夕。

        谁知柳主任先扬后抑,几乎将自己的方案全盘推翻,可是说得又十分在理,高瞻远瞩,大气磅礴。想想自己拟定的方案,自己都觉得太小家子气。

        “柳主任说得太好了,我这就回家去重写方案,明天上班交柳主任审阅。”李承彦心悦诚服。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9 03: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