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4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霍尔丹听着比洛这番语气平静却异常强硬的话语,心中那本就有些忧虑的心绪,更是一点点地沉了下去。

        在到访德国之前,霍尔丹便觉得自己此次柏林之行很可能将充满坎坷和荆棘。因为如果按照当前形势继续发展下去,英国根本无力对海峡对岸的德国海军实现数量上的有效压制;在这个真理只存在于大炮射程之内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的时代,只有拥有实力的一方才能在谈判桌上获取他们想要的结果!

        单从造舰速度上来看,德国的确不如英国。以法俄两国为假想敌的德意志,需要维持一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庞大而精悍的陆军,这便决定了这个传统陆权帝国会将远胜于英国同行的经费投入陆军当中。而德国的造船能力虽然在统一后的三十多年里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和英国这个对海洋极度依赖、天生就对其有向往进取之心的老牌工业国家比起来仍旧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即便是英国的经济工业总量都被德国所逾越,在造船速度上仍旧是可以将德国超过。

        然而,英国也就只能勉强做到这一步了。由于这一位面的德国在获取外国投资、对外倾销商品和殖民地盘剥榨取上的成就都远胜历史,蓬勃发展的国民经济使得他们能以比历史上年均4艘更快的速度新建无畏舰;而英国则一如既往的在这场大变革时代中反应迟钝,以自毁长城的方式坚持着自由贸易,并放任各殖民地纷纷脱离伦敦的直接掌控成为自治领,使得双方能用于造舰的经费大大拉近。如果放任造舰竞赛正常延续,英国能打造出一支规模超过德国的无畏舰队不假,但却根本不能同德国海军拉开像19世纪末期英国同其余列强的那种天地悬殊般的差距,甚至连4比3的微弱优势都不能占据!而德国这支庞大到令人战栗的舰队距离伦敦只有不到2天的航程,随时都将成为威胁英伦三岛的第二个拿破仑!

        “必须想办法破坏德国海军的造舰计划。”这是霍尔丹离开伦敦之时,班纳曼首相反复叮嘱他的一句话。不管政党、王室、和广大民众对德国那势不可挡的崛起是持何种态度,政府的最终决定是战争解决还是和平妥协,但在英国已经无法维持与德国在海军领域像19世纪末期那样的优势的情况下,霍尔丹也必须要通过外交途径尽可能的阻止德国海军的发展势头,为英国海军重建对德优势争取时间。然而作为英国政府最高决策层的一员,霍尔丹却清楚的知道,大英帝国上空那照耀了三个世纪的璀璨骄阳,正在以缓慢但却不可逆转的趋势徐徐西沉;在那与舰队规模直接挂钩的国民经济领域,德国已经超越英国,占据了领跑地位!因此,只要德国决策层能洞悉其中的关键、紧紧抓住手中的舰队实力不放,那么自己此次柏林之行,对德国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便已是必然!

        ……

        “为了维护文明的灯火不因战争而熄灭,大英帝国非常愿意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一造福全欧洲的仁慈善举尽一份绵薄之力。不过,作为欧洲乃至全世界排名第一位的陆军国家,贵国也应该表现出对和平所应有的诚意。”霍尔丹着重加深了陆军一词的语气,似乎是在暗示比洛应该对德国的属性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虽然他对自己此次能成功讹诈到德国已经不抱什么幻想,但他还是在尽一切努力的忽悠着面前的异端首相,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

        比洛微微一笑,对霍尔丹那着重强调的陆军一词置若罔闻:“不知贵国将会作出什么行动,而又希望我德意志履行何种义务?”

        见自己的表情完全是做给了瞎子看,霍尔丹心中有些苦涩;他面色凝重,而后仿佛是像做出了极大决定一般深吸口气,道:“如果贵国将无畏舰的数量保持在大英帝国的50%之内,那么大英帝国就将修改同法国之间的诚挚协定,在贵国遭到法俄两国主动攻击的情况下永远保持中立的态度!”

      第249章 霍尔丹的阴谋

        霍尔丹的声音并不大,甚至有种异样的苦涩和苍白,然而对面的比洛听在耳中,却宛若闪电雷鸣,金铁交击。

        与后世那些由英语学界所编纂整理、被非英语界精英所广泛接受的历史书籍中的记载所完全不同的是,中欧大地上崛起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和它那位身患残疾但却年富力强的威廉皇帝,从来就没有丝毫征服世界的念头。不论是德国所推行的“世界政策”,还是德皇所提出的“获得阳光下的土地”,其本质都是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将自己的贸易和意志输往全世界,通过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来充实和壮大自己——这与那些带有鲜明脸谱化色彩的历史记载中的所谓“光辉正义代言人”的英国,在17到19世纪所做的事情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进入19世纪末之后,感受到自己的发展已经受到了来自海峡对岸深深忌惮的德国,其唯一的战略重心便是对英结盟;而提尔皮茨的大海军计划,则是与英国这个双手沾满鲜血、信奉丛林法则的老强盗的唯一对话方法。

        当听到霍尔丹做出承诺、亲手为德国打开通往执掌欧洲大门的时候,饶是比洛的心智再怎么坚定,也忍不住出现了短暂的失神。然而,他毕竟登临首相之位几近7年,早已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一番细细品味之后,登时就发现了霍尔丹那看似美好的承诺中的陷阱和破绽。

        首先,英国所给出的在欧战中保持中立、两不相帮承诺,其范围仅适用于法国主动对德国发起进攻的情况;这意味着如果德国率先对法国举起屠刀,那么德国将同样面对与英国开战的风险。而当下的形势却是德强法弱,法国无论是在人口总量还是平均国民收入都远低于德国;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发动战争的底气显然要远比法国来得有力。那群怀有狂热民族主义思想的普鲁士军官团,做梦都想让条顿军人的皮靴再一次踏上繁华富丽香榭丽舍大街,重现1870年普法战争中生擒法皇拿破仑三世的无上荣光。

        如果德国同英国签订了这一协定,那么无异于是极大的限制了德国在对法问题中所能采取的选择。因为英国在欧洲大战中的中立地位,只适用于德国遭受法国的主动进攻的情况:这意味着一旦德法两国爆发难以解决的剧烈争端,为了保证英国这个极具分量的砝码不加入到法国一方去作战,德国将几乎不会使用先发制人的武力手段来解决同法国之间的问题。而即便是对法国进行间接的战争威胁、逼迫其让步的方法,德国也同样也难以奏效,因为法国人也同样清楚德国人几乎不会冒着巨大风险主动对自己拔刀相向的!这一看似不合逻辑的情况背后其实并不难理解:当英国没有与德国签订中立协定的时候,鉴于英法已经有同盟协约在先,德国完全是一副光脚不怕穿鞋的破罐子破摔的形象,局势再坏也横竖不过一个死字。而一旦有了英国承诺中立的这份“外交财产”,德国必然会如同一个捡到钱包的乞丐一般,将其小心翼翼的保护起来,唯恐这份来之不易的协定会因为自己一时的鲁莽而化作泡影,让自己重新回到之前以一己之力对抗全世界的情况。要知道德国政府的决策层,从一开始就不希望与英国爆发战争!

        除此之外,霍尔丹所抛出的诱惑中还有一个陷阱,那就是让德国海军接受英德两国主力舰之比为2比1的数量。很明显,霍尔丹这是在用英国的态度来讹诈比洛:想和我结盟吧?想在战争中不被封锁海岸线、能像和平时期一样自由利用海洋来为帝国进行输血吧?那就放弃舰队吧!你不放弃舰队,我就不和你结成互不侵犯同盟,至于你的舰队是不是与我为敌,那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此,霍尔丹所提出的建议,表面上看起来是大英帝国在无法阻止德国崛起的黔驴技穷的情况下,所不得不对德国做出的妥协,但实际上却是暗藏着极度狡诈的险恶居心。如果比洛对霍尔丹的提议照单全收,英国人将做梦都会笑醒。

        在当前的形势下,只要法国当局的脑子没有被驴踢过,否则将不可能自不量力的对实力比他们强太多的德奥联盟发动复仇战争。英国所做出的“在德国遭受法国攻击后保持中立”的承诺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而一旦德国因珍视此次英国承诺中立的外交成果,也不选择主动对法国发起进攻,那么则必将使得当前因俄国在远东受到极大削弱而变得力量失衡的欧洲大陆重新回到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而这正是崇尚欧陆平衡的英国所梦寐以求的!如此一来,英国不仅能避免100年前拿破仑独霸欧洲的情况出现,更得以让他们继续在欧洲事务中扮演此前数百年中的那个“离岸平衡手”般的举足轻重的角色。只要俄国从远东的失利中渐渐缓过气来,重新在东面牵制德国,那么陆地上的一切便都好办了。

        此外,与德国达成协议的英国,还将收获一个相对稳固的海上格局。缩减到只有英国一半规模的德国舰队,将只能成为皇家海军的麻烦而远不能构成威胁。而如果正常进行无畏舰竞赛,英国不仅无法对德国海军形成2比1这一绝对优势,就连将双方主力舰数量追赶到4比3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遑论期间的英国财政还将蒙受巨大的压力赤字。更为重要的是,德国一旦放弃能威胁到英国的舰队,也就将失去与英国同等高度对话的资格;到那时,英国还会不会容忍这个海军主力舰数量只有自己一半、但经济工业总量却远远凌驾于自己之上、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与自己广泛争夺海外市场的国家呼吸到明天的空气还是个未知数!一旦英国做出铲除德国的决定,那么因和解条约而变得悬殊的英德海军实力对比,无疑将会极大的减轻英国发动战争所要承担的风险和压力。

        换言之,英国所付出的仅仅是文本上的一纸中立条约,换来的却是欧洲局势的重新平衡和海上优势的重新稳固,而这个中立条约在双方实力发生变化之后还是随时都可以被撕毁的!而签署这一条约的德国将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将自己此前数十年为打破世界封锁的奋斗成果全部付诸东流!

        这种过河拆桥上屋抽梯的谋略博弈,正是这个时代大国外交这支交响曲中所演奏的主旋律!

        ……

        看着眼前一脸愁郁涩苦之状、像极了一名被迫将自己的大半乞讨所得交予黑帮流氓的老弱乞丐的英国陆军大臣,比洛心中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若不是清英之前反复强调英国这个强盗头子只认拳头,只能用手中的利剑才能获得与他们平等对话的条件,自己几乎就会被面前之人那浑然天成的精妙演技给蒙骗了!

        “爵士先生,我很感谢贵国为维护和平做出的努力。不过,我德意志在其中所承担的义务却也是过重了。”比洛微微一笑,那张略微发胖的和善脸容倒映在霍尔丹的眼眸中,却宛如地狱深渊中最贪婪的恶魔,“目前,贵国与我德意志所拥有的全重炮战列舰的数量之比是10比12,全重炮巡洋舰的数量是5比5,即便贵国的年度造舰速度略高于我德意志,但要我们将海军主力舰的数量限制在贵国的一半以下,也着实是难以做到。如果我真的接受了这个条约,那么不仅德皇陛下不会答应,6000万德意志民众也不会答应。”

        果然,德国人不肯乖乖放弃他们好不容易才获得的既得海上优势!霍尔丹心中咯噔一下,一丝不祥的预感在心中悄然蔓延,然而嘴上却是不肯让步:“如果贵国不肯限制自己的海军规模,那便无疑是对维护欧洲和平毫无诚意的体现,那么我也只能遗憾的收回之前代表大英帝国所做出的承诺。首相先生,我不明白,明明通往和平繁荣的大门就在眼前,可为什么贵国却还要对其视而不见?”

        “爵士先生,在目前的这个世界,想要避免战争,就必须拥有一支能够进行战争的军队。任何和平都不是表面的承诺所能够保证的,只有在战争的付出远远大于其收益,才能保证将和平永远地维持下去。如果和平的代价是要将自己置于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危险的情况下,那么我德意志宁愿不要这种短暂而脆弱的和平。”比洛面色凛然,掷地有声地说道。

        “好吧首相先生,那么贵国所能承受的英德主力舰数量之比又在哪个范围?”霍尔丹开口问道。

        比洛缓缓道:“10比9。这已经是目前占据数量优势的我们,在考虑到贵国情感后所做出的最大程度的让步了。”

      第250章 必然选择

        晚霞如火,将灿烂余晖洒向中欧大地的每一处地方。

        柏林帝宫的一处花园里,清英和威廉正走在落叶遍地的青石小径上,皮靴踩过灰黄的枯叶,发出断裂破碎的沙沙声响。一阵晚风吹来,清寒彻骨,年近五旬的威廉忍不住裹紧了身上的厚重衣物;他表情微微有些凝重,道:“根据比洛首相所传回的消息,英国人执意将双方主力舰数量之比限定在英国60%的范围内才会与我们签署中立协定,而这与目前比洛所提出的85%份额相去甚远。目前双方谈判已然陷入了僵局。埃特尔,你说英国这次会同我德意志达成这份协定么?”

        清英看着眼前那挺拔宽厚的灰色背影,轻声开口道:“只要比洛首相不在舰队问题上对英国人让步,并坚持以一个较高的速度来扩充舰队,那么英国就一定会接受德意志海军主力舰占皇家海军总量的大比例存在,并与我们达成在欧洲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妥协协议。”

        听到这一话语,威廉转过身来,眼中满是点点的犹疑和不解之色。清英见状,于是将自己的考虑向他详细道来。

        “诚然,我们坚持扩充舰队的行为,的确会引发英国公众舆论对我德意志的强烈愤怒和敌视的情绪;而在长年以来对帝国生产所酝酿的嫉妒的催使下,英国国内的反德浪潮也会一波高过一波。这些因素都会对英德两国达成谅解起到相反的作用。不过,当前的现状却并不以这帮英国人的主观意念而改变。”

        “由于德意志在全重炮战舰上面的先声夺人,使得帝国海军在这场以无畏舰数量来决定海军实力强弱的竞争当中占据了绝对优势;风险舰队理论中的那一段‘可能被优势国家发动一场预防性战争、将潜在威胁扼杀在襁褓中’的最危险的积累时间,在海军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下得到了极大幅度的缩短!目前拥有5艘现役无畏舰的帝国海军,已经成功度过了这一危险时期,成为了皇家海军不敢轻易与之宣战的存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强大的工业实力和经济总量作后盾的公海舰队,也必将能对英国长期保持目前的力量对比形势:即自身实力强大到令英国无法轻易战胜、否则就会彻底丧失海上优势的巨大风险。”

        清英思绪转动,简单解释道:“如果英国政府任由这次谈判破裂,那么迎接他们的就只有轰轰烈烈的海军军备竞赛;而在这场由经济总量和工业规模所决定的竞赛当中,英国凭借自身的力量,已经不可能对抢得先机、事先便积累了为数不少的主力舰的德意志取得他们意想当中的悬殊优势。因此,在这一情况下,即便是英国公众再怎么对德意志心怀不满、再怎么对德意志全重炮战舰的数量逼近皇家海军感到无法接受;英国政府在最初的不适应的剧烈挣扎之后,也只得接受这一对他们而言残酷的现实。我几乎可以断定,用不了多长时间,英国媒体就会在政府的授意下改变对德立场,竭力让民众平复激动的情绪,以此来为英德之间达成协定创造民意根基。”

        威廉恍然道:“我明白了。如果英国人不选择与帝国妥协,那么他们不仅无法在造舰竞赛中取得对我们的预期海上实力对比,还将在这场海军军备竞赛之中背上极其沉重的财政负担。而如果英国同我们签署了海军协定,虽然他们在帝国海军崛起已成必然结局的情况下同样无力保证对我们的海上优势,但至少可以减缓甚至停滞这场竞赛,为他们那不堪重负的财政获取喘息的时间。除此之外,英国有条件的中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捆住我们的手脚,使得我们因过分关注英国的态度而放弃主动进攻法国的选择。”

        清英点头道:“正是如此。英国在这一条约中其实没有任何的损失,他们在法国发动的对德战争中所宣布的中立,与他们同法国之间签署的防御同盟条约并不冲突;一旦我德意志主动对法开战,他们依然可以毫无顾忌的站在法国一边。而通过这一协定,他们所获得的却是财政重负的解除和欧洲局势的重新平静,且还能为俄国恢复实力并在东线重新牵制我们创造时间——这种没有任何付出的无本生意,英国人是不会拒绝的。”

        ……

        威廉风衣紧裹,眼眸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厌憎之色,道:“从早期的索尔兹伯里到今天的班纳曼,所有的英国人都是比豺还要狡诈的【创建和谐家园】存在,所幸我们已经找到了对付这帮家伙们的武器,那就是闪闪发光的甲胄和包裹厚甲的铁拳。当我的公海舰队彻底打造完毕之后,英国人不仅将会在法国挑起的对德战争中保持中立,即便是当我德意志主动进攻法国的时候也会选择安心旁观!”说到这里,他看向面前恭谨站立的挺拔青年,眼中的负面情绪渐渐褪去,最终是露出了些许欣慰的神情:“帝国海军之所以能在这场革命性的飞跃中抢占先机,推崇全重炮战舰的阿尔弗雷德和你居功至伟。如果没有这次在海军领域的提前领跑,帝国将蒙受一系列难以承受的后果:不仅舰队实力会在手握发令枪的英国人面前落尽下风,其在海军上的差距也将影响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最终抉择。要想再逼迫英国在战略关系上对我们妥协,至少还需要5到8年的额外奋斗时间;而那时的俄国军队将有很大可能已经从对日战争失败中恢复过来,重新在东欧和巴尔干半岛地区露出峥嵘;在这一情形下,英国人会不会接受我们的条件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都是海军在列强主力舰装备速射化二级主炮用于对抗装甲巡洋舰的大背景下,基于帝国283毫米主炮原本射速就比较高的这么一个特点所做出的大胆尝试,结果却取得了难以预想的巨大成功。我只是在看到这一令人震惊的成果之后加以推广,和提尔皮茨将军的功绩不可同日而语。”清英微微一笑道。在全重炮理念的这一领域,自己的确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巧妙的阶梯式引导,将无畏舰以水到渠成的方式陈列在德国海军高层的眼前。通过这一提出设想而后加以论证的过程,德国设计师们已经拥有了历史上所完全没有的独立思考的品质;现在他们的设计思想已经自成体系,再也不会像历史上一般跟在英国人【创建和谐家园】后面邯郸学步、造出一个个令人无比蛋疼的残次品了!

        威廉欣慰地看着眼前的俊秀青年,嘴角含笑,仿佛是对这件由自己一手打造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着绝对的满足。他拍了拍清英的肩膀,道:“接下来,你打算在我们和英国达成海军协议后做些什么?”

        “英德海军协议的签订,在让英国的政府财政免于破产重压的同时,也使得我德意志的财政减缓了不小的压力。毕竟每年开工5艘主力舰的速度,对于要兼顾世界第一陆军的德意志财政而言也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更可况陆军现在还在大量采购机枪火炮和齐柏林空艇,用于装备生产的费用较以往几年有了跳跃式的上升。借助这一机会,我们也正好将当前的速度暂时放缓下来,根据法俄两国的海军计划再做动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的革新和新式装备的研发中去。等到我们做好战争准备之后,就可以考虑对法国发动一场预防性战争了。”清英微一沉吟,随即回答道。尽管这一位面的德国国力较历史同期有了不小的提升,然而也比历史上多了许多要花钱的地方:飞艇、飞姬、潜艇、陆军装备、甚至还处于研发阶段的水柜,都是一个个的吞金巨兽;海军经费的适当减缓,对这些领域的战力提升必将产生不小的推助。

        “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前去斯柯达军工厂的克虏伯研发团队已经学到了奥匈新式舰炮的使用手法全部精髓。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准备让他们开始着手研制属于克虏伯的350毫米舰炮,以应对英国在圣文森特级战列舰上所采用的威力较无畏号有所增强的305毫米L50主炮。而对美国柯蒂斯式蒸汽轮机的仿制工程也要开始加速,我们不能每造一艘主力舰就向美国购入3到4台这种大型机械,德意志必须完全具备自主研发和建造尖端主力舰的能力。而除此之外,却还有一个地方需要我们去关注。”

        威廉眉头一挑,道:“还有什么?”

        清英别有用意的看了一眼那轮徐徐西沉的落日,微笑道:“此番在我德意志的强硬态度之下,英国没能达成讹诈我们的目的,以他们的性格却是绝不可能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在其他地方牵制帝国海军的力量,让我们不能用全部主力来对抗集结在大西洋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建俄国在波罗的海的海上力量!”

      第251章 决断

        夕阳西下,霞光辉彩,泰晤士河浪花翻卷,在灿烂余晖下反射着绚丽的光芒。

        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里,创造了以财政大臣之职官拜首相先河的班纳曼爵士,正满脸凝重地看着手中这份由霍尔丹所发回的谈判报告。在他旁边,一袭正装的财政大臣阿斯奎斯和费希尔也是面色肃然;而锋芒毕露的费希尔在愁眉不展的同时,还有些许肃杀之色在眼中悄然蔓延。

        “德国人竟然要求得到皇家海军80%的无畏舰数量,这是我一生当中所见到的最不可理喻、且最令人切齿痛恨的强盗行径。这种立国还不到四十年、且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肮脏恶臭的野蛮爬虫,有什么资格能达到与傲视全球三个世纪的皇家海军近乎实力相当的程度?这就如同一个蜗居在下水道的肮脏乞丐,要向无上的国王索需高贵的公爵之位、并获得帝国继承权一样荒谬!”

        费希尔死死盯着班纳曼手中的那份谈判报告,话语中满是毫不掩饰的蔑视与恨怒之意:“看看这帮德国爬虫的可怜过往吧!三年之前,他们只有10艘战列舰和11艘装甲巡洋舰,仅仅排名世界第五,皇家海军用四分之一的兵力就能像尖刀劈开鱼子酱一样将其碾压好几个来回。而现在他们居然要得到八成于皇家海军的无畏舰数量,这是如同疯狗一般的对整个大英帝国【创建和谐家园】裸的挑衅侮辱!”

        “然后,我们的第一海务大臣费希尔将军您又准备怎么做?难道是对德国宣战,好让您的舰队有一举歼灭德国海军的机会?”见费希尔总是在这一问题上难以保持淡定,财政大臣阿斯奎斯的心中对这种非贵族出身、完全没有任何绅士涵养的老丘八行径大为不悦,忍不住出言讽刺了他一句。“几年之前,您就曾向国王陛下大力兜售过一个强袭德国海军的计划;幸亏吾王拥有比魔法星空还要浩瀚而深邃的洞察,坚决制止了阁下的战争冒险。由于德国陆军的强势,此时同德国开战,我们将没有任何盟友可以依赖,而不列颠所要面对的却是联合起来的德奥意三国同盟!即便是意大利不太可能参与到对不列颠的战争中来,我们在北海、巴尔干和地中海也都将面临难以收拾的严峻局面。”

        班纳曼咳嗽一声,满脸严肃地用手中的纸页拍了拍面前的茶几,沉声道:“两位请不要再争吵了。现在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应当如何回应德国人所提出的这个条件。按照我们原先的设想,是通过一则不负责任的承诺来怂恿德国放弃舰队;然而现在德国人却像是识破了我们的计谋,在舰队规模这一关键问题上坚决不肯做出让步。理查德(霍尔丹)用尽了一切手段,才将德国人最初提出的10比9的份额拉低到了现在的5比4;而之后德国人便再也不肯将这个比例往下降低分毫,为此不惜让这场谈判破裂!对于这一情况,你们二位又是作何意见?”

        “坚决不能答应德国人的这一条件。”在班纳曼平静的目光下,费希尔渐渐平复了自己心中那对德国人的切齿痛恨,语速也变得和缓了下来;不过其话语中所蕴含的意志,却仍是一如既往的决绝而坚定。他深吸一口气,道:“如果政府接受了德国人的这一要求,那么就意味着德国海军将从一个总吨位只有皇家海军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三的力量,骤然提升至堪与皇家海军相比肩的程度,这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认知上都颠覆了此前数百年间不列颠人的思维。届时,不列颠的政府和军界都将被民众前所未有的愤怒和呼号所淹没,他们会把我们视作德国人派遣过来的卖国间谍而加以惩处!单凭这一点,我们便不可能接受德国舰队相当于皇家海军8成的离谱条件,更何况皇家海军还是一支在数百年底蕴酝酿下、产生出了永不言弃式的纳尔逊军魂的光荣力量了!”

        阿斯奎斯徐徐道:“做为光荣不列颠的一员,我完全能够理解将军您此刻的心情。可现在的情况却是,德国人在无畏舰数量上已经超越了皇家海军。尽管我们能够通过更胜德国一筹的造舰速度来将目前的差距抹掉,但基于此前两国已经积累起来的巨大无畏舰基数,我们也无法在一场没有条约的竞赛中获得对德国人的理想数量优势。如果不与德国达成协议,那么皇家海军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处于同德国海军几乎拉不开数量差距的尴尬情况;我们不仅要承受沉重的财政负担,其最终所取得的成果也未必会比5比4的条约规定来得有利!要知道他们的造舰速度同样达到了我们的七成,进行军备竞赛是没有任何结果可言的。”

        费希尔带有一丝发泄之意的嘶吼道:“我很是不明白,这些该下地狱的德国野兽是怎么能够维持年均5艘的无畏舰建造速度的?”

        “德国的国民经济总量是我们的115%,钢产量更是我们的2倍,因此,虽然他们有建造无畏舰能力的船厂数量只有我们的一半不到,但仍旧能够将全部的大型船台都利用起来,维持年均5艘的主力舰开工速度。而不列颠的众多船厂虽然都有建造无畏舰的能力,但政府却显然没有让它们全面满负荷运作的经济实力。”班纳曼淡淡开口,说出的话语却是让费希尔脸色青白不定,“此外,德国政府在上个世纪末向日本发放了一笔利息极高的大额贷款,如今结束了对俄战争后的日本开始归还这笔款项,这也为德国的工业机器注入了一股极其强劲的动力。而不列颠虽然向日本发放了远比德国那个数额多得多的贷款,但由于发款方并不是政府,而是那些商人和金融寡头;因此这些因贷款而获得的绝大多数收益都流入了那些私人的账户,作为税收而流入到政府的只有其中的极少部分。”

        随着班纳曼的话音徐徐洇散,房间里登时再度陷入了落针可闻的寂静。

        ……

        “两位先生,我觉得不列颠可以接受德国人的这一条件。”半晌之后,阿斯奎斯突然打破了这沉闷的压抑,轻声说道。

        班纳曼闻言默不作声,费希尔却是脸色一变,惊怒交集:“赫伯特,你可知道你是在说些什么?奉行两强标准的皇家海军,怎么能够与德国人达成这几乎没有差异的力量对比条约?如果这个条约得到签订,那么我发誓,我的海军部大楼、这座首相官署、以及你在隔壁唐宁街11号的财相府邸在第二天就会被无数愤怒的国民包围攻击并撕成碎片,而我们也将不可能再保有目前的职位,并有极大可能会被当做德国间谍送上审判法庭!”

        阿斯奎斯目光闪动,徐徐道:“首先我们需要正视的是,如果是在正常的造舰竞赛中,基于目前双方的已有无畏舰数量和造舰速度,即便是5比4的优势我们也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才能办到。而如果这一协约得以签订,那么皇家海军则能够以此为据,逼迫德国人停滞他们的海军发展,而后我们则继续以一个相对较快的速度建造无畏舰,‘根据条约’迅速实现对他们的数量逆转。而在皇家海军主力舰规模达到对德国四分之一优势的这几年里,欧洲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俄国走出对日战争失败的阴影,开始重新在陆地和海洋上大量牵制德国的力量;而法国也能通过这期间的陆军整备无畏舰发展,来为英法协约增添额外的实力!等度过了现在的危险期之后,我们再找个由头废除这一与德国人签订的海军条约;站在一个新的优势高度重启海军军备竞赛,岂不是对我们更加有利么?”

        班纳曼身躯一震,浑浊的眼眸中骤然绽放出两道精光。他缓缓点了点头,道:“不错。不管我们对德国的态度最终是战是和,如果能借此机会摆脱军备竞赛的压力,以一个相对轻松的姿态重塑对德国海军的数量优势,那么无疑是再好不过。不过如此一来,我们就需要改变目前的宣传氛围,将对德国的愤慨敌视转到理解共存的基调上来,如此才能够创造出足够浓郁的对德和解气息,为我们于德国之间确定关于双方海军主力舰数量的问题。”

        “亲爱的约翰,暂时的退让不是放弃,而是为了在未来的斗争中能够更加有效的取得胜利。这一次,我们所付出的仅仅是对国民的一次艰难的舆论宣传,却能节省数以千万计的英镑开支,并能使不列颠能以更加从容的姿态投入到今后的斗争中去。”看着面露不甘之色的费希尔,班纳曼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为了皇家海军,为了不列颠的荣光能够永远照耀,请让我们暂时放下心中的愤恨;几年之后,属于皇家海军的辉煌时代就将彻底到来!”

      第252章 法国的反应

        经过历时近一个月的反复谈判,霍尔丹终于代表大英帝国,与德国签署了有关限制两国海军军备的条约内容。

        由于比洛在谈判过程中对德国舰队规模的坚持,使得英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讹诈手段宣告破产;在进行军备竞赛没有任何前途的情况下,自身工业经济总量占世界比例已经严重下跌的英国只得接受了德国方面的要求,同意德国的无畏舰数量能够达到皇家海军80%的这一份额。除此之外,一旦法俄两国主动进攻德国,英国还将在这场“正义的防御”中保持善意的中立,不会对交战双方的任何一方亮出兵戈。英德双方还共同承诺,从条约签署的当年起,同时减缓两国在无畏舰领域的建造速度,为欧洲创造一个和平发展的时代蓝图。

        当英德两国就海军竞赛问题达成和解的消息被欧洲各大报纸广为刊登并流传开后,全世界的绝大多数媒体都对英德双方为和平而付出的努力给予了相当高的正面评价。毕竟在新世纪的巨轮刚刚起航的头几年里,欧洲最两大的两个帝国就开始以令人震惊的速度打造舰队、针锋相对,这实在是让渴盼和平的欧洲民众们对未来感到了无尽的忧虑。此番两国共同携手减缓军备竞赛,无疑是极大地驱散了笼罩在欧洲上空的战争阴霾;【创建和谐家园】和【创建和谐家园】更是对双方政府的信任和解大加赞誉,称这一行为开辟了一个永远没有战争的20世纪新纪元。

        然而在法国政治家们的眼中,英德海军协议的签订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在巴黎,当法国外交部长德尔卡塞看到从柏林传回的这一消息之后,当即将他的圆片眼睛推到了额头上,而后瞬间喷出了口中的咖啡。他呆呆地盯着眼前已经是沾满污渍的文件报告,心中宛若打翻了五味瓶一般:惊愕、震怒、凄凉、憎恨、苦涩……种种表情在他脸上交替闪过,脑中蓦地冲涌出一阵强烈的眩晕感受。

        作为法国铁杆的对德复仇分子,德尔卡塞从他步入政坛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在国内声泪俱下地控诉德国在1870年对法国所造成的伤害和犯下的罪行,并树立起了一杆将法国推向发动复仇战争、并一雪前耻的“光荣大旗”。无数因兵败色当、割让阿尔萨斯洛林、赔款50亿法郎、德军在巴黎举行胜利【创建和谐家园】、和威廉一世在法皇宫殿凡尔赛镜厅加冕称帝而被屈辱和憎恨所备受折磨的人们聚集到了他的复仇大旗之下,像赤眼恶狼一般随时准备对东边那个夙仇发动进攻。

        为了让自身国力不如德国的法兰西拥有对德复仇的资本,德尔卡塞可谓是煞费苦心:1898年英法之间所爆发的法绍达危机,正是在德尔卡塞的竭力运作下避免了与英国的开战,从而为之后他所主导的英法和解打下了坚实的信任根基。经过他在外交部长上长达10年的艰辛努力,昔年俾斯麦为防止法国复仇所建立起来的那并不稳固的欧洲体系被彻底瓦解;在法国昔日的外交孤立被一举扭转的同时,还使得德奥两国陷入了外交合围!当他在英法诚挚协定上签下自己大名的那一刻,德尔卡塞踌躇满志:法俄同盟和英法协约的建立,足以能让法国拥有了对德复仇的底气!

        正当德尔卡塞筹划着自己居中运筹,让英俄这两个同属于自己盟友的老对头放下彼此之间的成见达成谅解,形成一张对德国更加严密的包围天网的时候,英德达成海军协定的消息却如同山崩海啸一般,瞬间便击碎了他筹谋十年之久的宏伟蓝图。这份协定所规定的海军规模限制倒还在其次,关键是英国表示将在法国发动的对德战争中保持中立的这一令人瞠目结舌的态度!

        尽管在目前俄国遭受极大削弱的情况下,法国军方并没有制定出对德国主动进攻的计划,然而英国的这一举动却无疑是极大的牵动了巴黎高层的神经。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是不是意味着英国已经把高速崛起的德国纳入了可以被他们所忍受的妥协名单之列,默许了这个帝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则无异于是意味着法国所编制的那张针对德国的包围网已经被德国人给被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甚至会脱离对欧陆两大军事集团的干预,而这对法国而言近乎是一个不可承受的打击!

        几个月前的英法高层例行会晤上,英国外相爱德华·格雷还在拍着胸脯向德尔卡塞信誓旦旦地保证英国将与法国同进共退,阻止那个“邪恶军阀帝国”在欧洲和全世界的野心扩张。而到了现在,英国竟然单方面的与德国达成了媾和,对法国外交战略干系重大的中立承诺更是在事前连知都不知会法国一声!一念至此,感到自己被英国人给卖了的德尔卡塞怒气冲天,少顷便如同一头发疯的公牛一般径直冲进了英国驻巴黎的大使馆,对着英国大使就是一阵狂烈的咆哮。他以极度讥嘲而愤慨的口吻淋漓尽致地发泄了心中对英国此举的强烈不满情绪,并严词质问了英国大使关于伦敦方面的真正打算。德尔卡塞发出了极其尖锐的威胁,如果英国方面不就此事而给法国方面一个解释,那么他就将立即辞职,并让随时准备顶替他的亲德分子上台,推动法德两国达成谅解合作。

        面对德尔卡塞的威胁,原本就被国内声势浩大的【创建和谐家园】浪潮搞得焦头烂额的英国政府更是为之头痛万端。如果德尔卡塞这个鼓吹对德复仇的极右翼分子从法国政坛中的主要位置上消失,那么法国政府中的复仇势力必将受到极大的削弱;而其亲德政府的上台,则更将极大的破坏英国这台“仇恨播种机”在欧洲局势上的平衡作用,使得其在外交上陷入极端不利的孤立地位。更何况英国方面也明白,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确做得有些不地道,这种顺手就把盟友给卖了的勾当,换做任何一个人都是不能忍的!

        在这一情况下,英国外相格雷再度造访巴黎,并与德尔卡塞在一间密室里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详细商谈。会谈中,格雷对英国政府本身在对德国的态度中已经出现了软化的情况加以掩饰,并将此次海军协定的签订缘由完全归结于意图迅速实现对德国无畏舰队的超越而做出的一种“巧妙的策略”。格雷用他那精湛的演技告诉德尔卡塞,英国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与法国之间那来之不易的友谊。为了表示英国仍将与法国紧密联合的诚意,格雷还特意抛出了一份关于两国海军在未来欧战当中的正式联合防御条约:除了对双方【创建和谐家园】做了一系列具体的细化之外,还包括了向对方全面无偿开放的港口清单。

        虽然英国此次在法德站位问题上的蛇鼠两端,让德尔卡塞极大加深了对伦敦方面的不信任,但如果想要实现他那对德复仇的美妙设想,法国也只能依靠与英国之间的“联盟力量”了。更何况目前的形势也正如英国人所言,法国不可能有主动进攻德国的内在条件,英国在这一情况下保持中立的承诺也不是巴黎在现阶段所无法接受的。面对英国人所提出的这份共同防御协定,一意指望对德复仇、加深英法之间军事合作的德尔卡塞如同历史上一样,在国会和内阁中绝大多数成员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便直接在这份秘密协定上签了字。根据这份协议,法国所建造的无畏型战列舰将全部被投入到地中海战场,以对抗奥匈和意大利的舰队;而皇家海军则可以甩开地中海这个一度被英国9大舰队中最强大的一支所执掌的区域,将全部无畏舰投入北海的对德防御。

        除此之外,基于拉拢法国、使其在今后的日子里能继续成为被英国用于威胁德国的大枪,同时也是真心牵制德国的考虑,格雷还表示了英国对俄国海军重建波罗的海舰队的大力支持。格雷强烈建议法国能将他们最新开工的丹东级战列舰的全部图纸资料转让给俄国海军,以帮助其建造属于他们的无畏舰;而如果俄国能够在远东、中亚等国际事务中与英国达成一致,格雷保证英国海军部还将对俄方提供本国最先进的圣文森特级战列舰的图纸设计。

        格雷的这一提议让德尔卡塞不由得惊喜交集。早在英法协约签订之后,他就想要让英俄这两个法国的新老盟友联合起来,形成对德国在三个方向上的巨大包围圈,但由于俄国在远东事务上的烂泥扶不上墙,使得英俄冲突极度激烈,因此只得停止了居中调停英俄矛盾的努力。而在俄国兵败远东、德国咄咄逼人的形式下,英国迫于压力,竟然主动愿意与俄国达成谅解,这对于一心复仇的德尔卡塞而言无疑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第253章 俄国海军复兴计划

        圣彼得堡,冬宫。

        寒风呼啸,霜雪纷舞,纯净轻灵的雪花洋洋洒洒,将恢弘壮丽的冬宫染成了一片银白色的海洋。富丽开阔、金碧辉煌的拜占庭风情会客厅里,华贵英挺的中年大叔尼古拉二世正静静地坐在主位上;在他下首,财政大臣普列斯克和海军大臣格里格洛维奇恭谨站立。面对这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两名位高权重的核心大员也收起了平日里在其他人面前那孤高冷傲的姿态,变得如同鸽子般温驯有爱。

        “根据帝国驻巴黎大使刚刚传回的消息,在一次与法国外交部长德尔卡塞的私人会晤当中,法国人表示愿意将他们于今年刚刚开工的丹东级战列舰的全部图纸尽数交予我俄罗斯。除此之外,如果我们愿意在波斯和阿富汗问题上同英国达成谅解,不再在这一地区采取与英国利益向冲突的扩张行动,那么法国还可以帮我们获取英国最新建造的圣文森特级战列舰的一切图纸,包括英制12英寸L50 Mark XIV型舰炮和帕森斯蒸汽轮机在内的所有子系统的资料。”

        尼古拉淡淡开口,话语中蕴含着颇为复杂的感情,似苦涩、又似快意:“帝国和法国虽是同盟,法国人却向来都是将自己的利益置于最高的地位,对我们的帮助相当有限不说,而且还从来都附加上了相当苛刻的回报条件。然而这一次,他们竟然主动向我们传授海军最先进的战列舰的全部设计,并且还许下了提供英国战列舰图纸的承诺,而让我们所履行的义务相对之前签署的那些条约却都极为稀微!看来我的威利表哥,已经对那帮只知道贪婪吸食俄罗斯鲜血的高卢寄生虫们造成了如同乌拉尔山崩倾一样的巨大压力;在这一足够让他们毁灭的生存威胁之下,使得法国葛朗台也终于将自己的宝库向我俄罗斯敞开了。”

        财政大臣普列斯克微微一笑,道:“除了法国对德国的恐惧、迫切希望俄罗斯在东边重新恢复对德国的牵制之外,这其中还有显而易见的英国元素在里面。德国人以2年中开工10艘全重炮战舰的恐怖速度,维护了他们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得英国在一场和平竞赛中建立对德国海军大幅度数量优势的想法彻底破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愿意让我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得到加强,以便在这片东普鲁士所毗邻的水域中,牵制并分散德国海军那令他们心悸的恐怖力量。”

        “虽然英国这个由犹太分子所把控的邪恶集团,在此前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无恶不作,对我俄罗斯犯下了永远不能被饶恕的罪行;不过这一次,他们却是在帝国的海军重建过程中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帮助。”格里格洛维奇看了一眼沙皇那张表情复杂的脸,小心翼翼地措辞道,“陛下,我认为我们应该抓住这次英国衰颓、急需扶持外国力量来牵制德国海军的机会,竭力建设我们那支在对日战争中损失惨重的舰队,以重现圣安德烈旗帜昔日的光荣。”

        尼古拉脸上神色变幻,似乎是在现有利益和帝国颜面之上往来徘徊,过了半晌,他才长出了一口气,碧绿色的眼眸里流露出慨然的神情。看着海军大臣那张小心中带有期待之色的脸,尼古拉徐徐道:“你说得对。在帝国于远东战败的情况下,我们不该再在中亚地区去找英国人的麻烦,而是应该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来恢复自己的实力。没有海军的俄罗斯,将是一幅无法想象的灾难性格局。”得到尼古拉的认可之后,格里格洛维奇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目前帝国海军的情况如何,你有没有拟出一个具体的海军重建计划?”尼古拉顿了顿,而后接着向格里格洛维奇问道。

        “回禀陛下,目前帝国海军的现状相当不乐观,无论是三大舰队中的任何一支,其情况已经到了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破败边缘。”见沙皇竟然主动关注起海军的发展来,格里格洛维奇心中大为振奋,连忙趁热打铁,在普列斯克幽怨的眼神中将俄国海军的凄惨现状以七分实三分虚的煽情手法对尼古拉详细道来。

        “在远东,经历了一次次失利的帝国太平洋舰队目前只剩下3艘装甲巡洋舰在面前支撑着局面,其中的俄罗斯号还是我们在1894年所建造的老掉牙的家伙,目前他的最好归宿就是进入加列尔尼岛造船厂的废铁回收间。另外两艘德国为我们建造的装巡虽然性能相对优越一些,但在目前英德双方装备与战列舰主炮相同的最新超级巡洋舰、以及日本海军面前也已经失去了任何的还手之力,只能作为表示帝国在远东地区军事力量的象征而存在。”格里格洛维奇语气沉痛地说道。

        听到这里,尼古拉眼中流露出些许痛苦之色,忍不住握紧了自己在袖口下的拳头。经过一场对日战争,让辉煌一时的俄国舰队几乎输光了老本;现在面临日本这个总体国力只有三流的爬虫国度,竟然也不能在实力上将其压过!

        “在黑海,由于受到不能冲出达达尼尔海峡的限制,帝国的黑海舰队反而在对日战争中保存得相对完整:发生在波将金号上的水兵起义也被我们所镇压下去,开到罗马尼亚港口的波将金号在圣彼得堡的压力下也重新回到了帝国海军的手中。目前黑海舰队拥有波将金、三圣徒、罗斯季斯拉夫这3艘相对较新的战列舰和5艘即将退役的铁甲舰,并有2艘1903年开工的叶夫斯塔菲级战列舰在黑海造船厂中处于建造状态。如果我们的战略目标只是对付面前的土耳其舰队,这股力量倒是完全可以胜任;然而为了避免1851年的克里米亚悲剧重新上演,确保能将伊斯坦布尔纳入圣安德烈的版图,帝国黑海舰队还需要加强到至少能与意大利舰队相抗衡的程度。”由于黑海舰队的情况相对较好,格里格洛维奇于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以便让沙皇觉得这一区域的海军仍旧需要大量发展空间。

        格里格洛维奇清了清嗓子,用凝重而带有焦虑的语气开口道:“而在波罗的海,我们所面临的形式尤为严峻。第二、三太平洋舰队在对马海峡的全军覆没,使得我们在这一区域已经没有了任何防御,圣彼得堡随时面临着额可能被德国人海上登陆的严重威胁。目前,帝国波罗的海舰队只有1艘旧式光荣级战列舰在勉强装点着门面,而我们所面对却是拥有24艘各型主力舰的德国公海舰队,其中有5艘还是全重型火炮的最新主力舰!我已经下令加快在加列尔尼岛造船厂开工的2艘帕维尔一世级战列舰的建造速度,但这种仍属于混装主炮的落后战舰仍远不能与德国现役的顶尖主力舰争锋。”说到这里,格里格洛维奇看了一眼旁边的普列斯克,而后道:“如果帝国财政能力有限,无法对三支舰队实现同时扩充,那么也必须保证对波罗的海舰队的加强,因为目前我们已经别无选择!”

        “在未来的3年时间里,我们必须为波罗的海舰队增添4艘能与英德最先进战舰相抗衡的无畏型战列舰,否则帝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土地就将没有任何安全可言。”格里格洛维奇代表海军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话语中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除此之外,为了重建同样受损严重的轻型舰艇编队,我们还应该在此期间再建造6艘巡洋舰和15艘驱逐舰,如此才能勉强守住帝国首都西海岸的大门口。爱德华阁下请您不要这样看着我,这已经是维护国防需要的最低限度了!”

        普列斯克面容微微抽搐,心中已经将包括格里格洛维奇在内的海军官员们的祖宗十八代给问候了个遍。目前俄国国内形势好不容易才从去年的持续动荡中缓缓平复,受到极大破坏的社会经济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调养恢复;如果这一海军扩充法案得以通过,那么无异于是在本就靠大举借债度日的俄国财政的头上又添加了一座极为沉重的巍峨山峰。进入无畏舰时代以来,动辄超过170万英镑的全重炮无畏舰让海军的烧钱属性更加凸显;再加上俄国国内的官僚贪腐和相对脆弱的工业基底,其建造这种全新战舰的所需花销定然会比之前的主力舰出现极大程度的海量狂溢!

        “爱德华,我明白目前帝国财政所处的现状。战争失败和国内暴乱让我们损失了太多的财富,目前难以再为海军筹措经费,可不设防的波罗的海却是帝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接受的!”尼古拉大手一挥,制止了欲言又止的普列斯克,“波罗的海舰队必须得到重建,让拉姆斯多夫去找法国人和英国人索要援助吧。”

      第254章 互相牵制

        正当德皇威廉二世因成功与英国达成海军协定、从而在法国编制的对德包围圈中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而激动不已的时候,一则来自圣彼得堡的消息,却让他的兴奋情绪为之彻底凝重了下去。

        1908年2月,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极力主张和铁腕首相斯托雷平的强绝手段下,重组之后的第二届俄国杜马通过了重建海军的计划。根据这份极其宏伟的复兴法案,俄国海军将把波罗的海舰队打造成为一支拥有24艘战列舰、12艘大型巡洋舰或战列巡洋舰、24艘轻型巡洋舰和108艘驱逐舰的强大力量!

        尽管囿于自身财力所限,俄国所通过的这份海军舰队法的完成时间超过了二十年,较英德两国在前两年间那堪称恐怖的造舰速度要逊色不少;然而他们平均每两年开工三艘主力舰的举动,却也让柏林高层为之绷紧了神经。根据刚刚与英国签署的海军协定,英德双方的造舰速度都受到了大幅度的削减;如果俄国海军在这时以一个极为迅猛的姿态强势崛起,那么势必会极大的恶化德国当前这一因俄国对日远征舰队覆灭而变得十分有利的海上情形。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首要目标,就是扼住了其通往外界大洋咽喉的德国公海舰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5: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