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136章 新纪元
时光匆匆,转眼便是1年半时间飞速掠过,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悠然敲响,历史的巨轮拜别19世纪,正式跨入了一个新的纪元。此时的德意志帝国,呈现出的是一幅如日中天的繁荣景象。在那笔几乎相当于德国4年财政收入之和的美国资金的轰然注入下,德国的发展便如同一辆骤然轰足油门的F1赛车,狂奔疾驰,其经济工业都得到了鹏程万里般的扶摇腾飞。
在此之前,关乎国运战争的重工业一直是德国政府在发展中最优先倾注的对象。从普鲁士时代就传承下来的忧患意识、军国传统和尚武精神,和俾斯麦所推行30年的铁血政策,以及普丹、普奥、普法三次战争胜利的成功经验,都使得新生的德意志帝国把军队和关系战争潜力的重工业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德意志帝国成立以来,腓特烈大帝时期80%岁入用于军队的光荣传统已经成为历史,不过德国军费所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仍旧保持在40%以上,这虽然保证了德国能在战争中拥有卓绝的爆发力和持续力,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军队和钢铁等不能进行再生产的战争领域,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了德国经济的发展速率。然而现在,这一情况却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由于清英所做出的努力,威廉二世并没有如历史上一般在1896年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同英国针锋相对,而是选择了暂时性的韬光养晦,德国所处的形式也较之历史发生了深远的改变。在不去主动去触碰英国人的霉头以后,威廉忽然发现,现在德国所面临的国际格局,竟是一个颇为良好的稳定局面!尽管法俄两国结成同盟之后,对德国形成了两面夹击的合围态势;然而此时的德国,在陆地上却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威胁。这一方面是因为不断发展的奥匈帝国增强了同盟国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源于法俄两国的分心旁骛,并没有把工作重点始终放在德国这边。
对于俄国人而言,向远东扩张才是他们当前的首要任务。螨清东北足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物产丰富,是俄国实现黄俄罗斯殖民的天赐领土。如果俄国得以吞并这一地区,不仅可以得到他们自彼得大帝以来就梦寐以求的不冻港,更可以趁势进一步向远东扩张,觊觎螨清的中原甚至是江南。而要想获取这么丰盛的一块蛋糕,其阻碍仅仅是那个岛国上的一群平均身高只有5英尺的黄皮猴;他们没有任何的重工业,无论在哪个方面与俄国都有云泥般的差别!西边是实力强大、土地贫狭的德奥,东边是国力孱弱、领土丰厚的清日,只要俄国人脑子没被驴踢,在现阶段是绝对不会干出弃远东而就西欧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
俄国忙着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并往远东派遣军队输运物资,时刻准备着侵吞螨清的东三省;而他们的盟友法国,在现阶段也同样顾不上德国。法国不仅和德国在普法战争中结下了梁子,和英国之间更是好几百年的夙仇,而1898年9月发生的法绍达事件,更是把双方关系拉低到了几乎开战的冰点。
1896年,法国政府派遣远征队从法属刚果东进,以实现其“2S计划”(塞内加尔—索马里计划),建立横贯非洲的法属殖民地帝国;而英国自1882年占领埃及之后,就开始积极推行“2C计划”(开罗—开普敦计划),建立纵贯非洲的英属殖民地帝国。双方的前进方向恰好形成了一个垂直的十字,而法绍达便是这个十字的交汇口。1898年7月,法国远征队抵达法绍达,而两个月后,英国远征队也沿着尼罗河抵达了这一地域;这两个在几百年前就争斗不休的好基友,终于又在这片炎热干燥的非洲大地上绽爆出了爱的火花。
毫无疑问,法国的东西线和英国的南北线是不能共存的,只有能够占据两线相交处的法绍达的国家,才能够实现它的计划。除此之外,如果哪一方能占据这片地域,其在战略上也就意味着对另一方的殖民地形成了斩断与合围。有鉴于此,英法两国在法绍达问题上拒不相让,双方之间都在扩军备战,大有为此而再来一场殖民地战争的意向。最后这起事件虽然随着法国的最终妥协而平息下去,很遗憾的没能引爆殖民战争,但法国之所以会临阵退缩,其本质还是出于其海军技不如人、陆军在海外作战将成为孤军考虑的缘故。经过此事之后,法国对英国的憎恨有增无减,开始更加拼命的建造能够掐住英国脖子的远洋袭击舰;而英国的仇恨自然而然的也就被法国所吸引,一时间两国的争斗愈演愈烈,不死不休。
英法之间鹬蚌相争,俄国又一门心思的要进军远东,德国东西线形势都大为和缓;在这一局面下,德国便已不需要再追求什么额外的军事力量了。从美国贷款而来的巨额资金被全部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桥梁搭建、铁路铺展、建筑落成、工厂剪彩,大量能使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轻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产业等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纷涌建立,使得德国的工业经济出现了井喷式的飞跃革新。历史上,德国直到大战爆发的前几年才实现了在经济工业总量上对英国的全面赶超;而按照现在的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用不了5年时间,德国就将实现除人均以外的各项数据都全面超越英帝,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和经济帝国!
……
在这1年半的时间里,清英也没有忘记为日后爆发的战争布局。由于德国陆军已经足够强大,足以在大战中扫灭俄国那帮武器和战技都严重落后的部队,保持陆地上的不败之局,因此他的目标重心还是放在海洋上。这一次,他的目光投向了德国南部的那个中欧国度、目前与德国关系最为亲密的奥匈帝国。
提起奥匈,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一个民族关系复杂、社会矛盾尖锐的二元君主专制国度,却鲜有人知道它所拥有的能量和获得的成就。御极整整50年之久的老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能力也并不出众;但他通过知人善任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和努力付出,却仍旧使得这个帝国在他的统治下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许多开明的政策得到行之有效的实施。而在海军上,奥匈也并不是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一提,作为欧洲五大顶级强国之一,奥匈怎么会没有一点真东西?
历史上在一战爆发前夕,奥匈海军共拥有3艘无畏舰,另有1艘同级舰正在进行最后的舾装作业。除了这4艘都属于联合力量级的2万吨级无畏舰之外,奥匈还拥有3艘14500吨的拉德茨级和3艘卡尔级标准前无畏,以及多达9艘的小型前无畏舰,主力舰的总战斗吨位达21.5万吨。虽然这和英德两国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但别忘了奥匈海军的所在地是山中无老虎的地中海区域!如果能把奥匈的这些产能给加以合理的整合,那么再联合意大利和土耳其海军之后,足以对法国海军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如此一来,英国大舰队将被迫抽调兵力援助地中海,这就能为德国公海舰队创造有利的出击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奥匈的造船水平也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不堪,而是在很多地方都可圈可点。其1893年开工的“君主”级(Monarch)小型战列舰,设计排水量5547吨、航速17.5节、装备了4门240毫米主炮和6门150毫米副炮、水线装甲厚度为270毫米,比起意大利次年开工的划时代的加里波第级装巡,奥匈这条船的吨位利用率并没有被落下多少!只是由于奥匈对自己的海军不自信,总想着在打不过敌人的时候能够顺利转进,因此其通过大幅度砍掉战舰的火力的方式来提升航速,走上了舰艇高速化的蛮夷路线。事实证明,点错科技树的代价是非常惨重的,奥匈那一大票在前无畏时代建造的小型战列舰都拥有19.5节、20.5节甚至是22节的高速,但却扛着2到4门牙签一般的240毫米炮,这种船在狭窄的亚得里亚海甚至是地中海里,除了逃跑之外还能有什么用?要是从一开始就选择建造正统的战列舰,这些产能足以打造一支实力极为可观的海军舰队了!
当下,奥匈只开工了3艘5547吨的君主级、1艘5330吨的皇后级和1艘6166吨的恺撒·卡尔四世级,并没有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多远,仍旧有着挽回的机会。看到了这一点的清英,便在这一期间以旅游的名义去了一趟维也纳,与奥匈海军掌门进行了一次长谈,并扔给了其一份战列舰的设计简图。清英相信,即便是不给详细图纸,以奥匈的造船水平,也是能把这张图纸变为现实!
第137章 决战装巡的究极体形态
清晨,波罗的海海面上薄雾弥漫,一轮彤日从东方海天交接处徐徐升起,彩霞炫目。时值2月,毗邻波罗的海的基尔港仍旧被裹挟在寒冷的冬意里;海风呼啸间,冰寒刺骨,丝毫未见春季的暖融。
作为德国在波罗的海最重要的出海港口,基尔不仅是货运繁忙的商业枢纽,更是德国海军在这一地区的母港老窝。由于连通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威廉皇帝运河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工作,无法通行任何舰艇;为了防备阵容强盛的俄国舰队,避免发生突然情况时无法及时应对,德国便在基尔留下了一支规模不俗的海军。防守严密的内层军港里,艨艟重重,数十艘大小不一的各型战舰整齐的停靠在自己的泊位中;而现在,这里又加入了一个新的成员。
舰体巨大、体态壮硕、艏楼绵延、桅杆高耸……众多的体貌特征糅合到一起,形成了德国主力舰艇所特有的姿容。厚重坚实的舷侧装甲和威武雄壮的首尾炮群,向世人展示着它目空一切的资本;而舰体舯部那宛若扶桑巨木一般巍然屹立的3座灰色烟囱,则在体现了它所拥有的强劲动力的同时,也彰显了它在德国海军乃至全世界海军里都独一无二的身份。尽管它的干舷较低,使得其外观上的威猛程度不及其他国家的同行,然而低调的外形却为他带来了极为强悍的战力,其性能数据让英法俄三国都望尘莫及!
“阿尔弗雷德将军,你现在看到的这艘战舰,便是我德意志帝国的世纪巨献——舰队决战型装甲巡洋舰!”基尔港内的一处观礼台上,唇边已经蓄起了金色绒须的清英,正指着下方不远处的那个巨大的灰色舰影对旁边的男子介绍道,“这艘战舰的成功建成,使得德意志在挑战英国海上霸权的进程上迈进了一大步!”
男子转过头来,露出一张面貌威严、胡须中分的脸,微笑道:“虽然我前天才从远东返回国内,然而决战装巡的大名却早已经是闻名已久了。实不相瞒,殿下,当初我第一次听到这么个舰种的时候,着实是被吓了一大跳。装甲巡洋舰明明就是薄皮大馅的代名词、在主力舰的炮火面前不堪一击,现在竟然突然冒出了一个用于舰队决战的装甲巡洋舰;当时我的唯一想法就是,今天的太阳难道是从老鼠洞里升起来的么?”
清英白了提尔皮茨一眼,道:“战舰设计从来都是居无定式,每一千克重量都掌握在设计师的手中,他们想把重量用在哪里就能用在哪里;只要不违反物理定则,他们可以设计出任何千奇百怪的舰艇。现在的海军之所以会划分成战列舰、巡洋舰等约定俗成的舰种,其火力装甲航速三要素也各自都在很小的一个幅度里变动,无非是英国人先行一步,已经有了一套适合他们的成功经验;而皇家海军的荣光又实在太过耀眼,大家都纷纷随之效仿罢了。而我德意志国情不同于英国,造舰水平又高出英国一大截,可谓是既有实力又有需求;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打破传统的定式格局,创造出适合我德意志海军发展的全新舰种?”
提尔皮茨微微点头,望着下方不远处的那个停靠在泊位中的巨大舰影,心中感慨万千。由于他已经接替因病长期不理事务的老上司、被威廉皇帝拜为新一任的海军大臣;核心权限的提升,使得他能够查阅相关资料,对这种用于舰队决战的另类装甲巡洋舰终于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而当他真正领略到了决战装巡的精髓之后,对清英这个始作俑者惊叹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该级舰以“战舰适当大型化”为理论核心、以低干舷为指导根基、以比列强小1寸的11寸主炮为行动手法,实现了该舰在他国的不可【创建和谐家园】性;而凭借着德国卓越的舰艇设计和子系统水平,最终完成了这一集火力、防护和速度于一身的悖论型战舰,而且它的吨位和造价还没有遭到任何的恶性提升!
通过精心规划舱室和缩小动力体积;该舰成功的将核心舱的长度缩短在了78米以内;这不仅使得它通过减少面积的方式、在防护力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节省了装甲重量,也使得该舰的舰型大型化得到避免,该舰的舰型被成功的控制在了126米长、22米宽和11.6米深,节省了大量的结构重量。这两项几乎是抑制吨位恶性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最终,该舰以区区12300吨的常备排水量,就实现了4门283毫米L42炮、10门150毫米L40炮的火力、20节的航速和250毫米厚的水线装甲;而其250毫米的主装甲并不仅仅只是一小条,而是有实打实的3.5米高,并覆盖了战舰65%的水线,其防护区域还是厚度甚至都还要凌驾于同期他国的战列舰之上!该舰既能够担当主力舰队的前卫,扫灭敌方的装甲巡洋舰和小型巡洋舰,又可在舰队决战的时候还可以直接加入到战列线中来;其11寸主炮的火力足以对敌方主力舰造成有效杀伤,而自己250毫米厚的主装甲和后面65毫米后的穹甲也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无虞!
“严格来说,这种舰艇已经不应该被叫做装甲巡洋舰了。它的火力防护都是战列舰的水平,舰型体貌也都是战列舰的模样,它所额外拥有的仅仅是2节的航速,将其称为高速战列舰或许会更为恰当。不过,为了迷惑对手,让他们认为我们能够决战的战列舰就只有那几艘,因此海军仍旧对它保留了装甲巡洋舰的称呼。”清英裹紧了身上的皮大衣,开口解释道。
提尔皮茨感叹道:“殿下真是为了我德意志海军而生的天赐奇才。【创建和谐家园】了30多年的海军,自认为在这一领域上已经达到了洞悉根本的地步;然而自从成为殿下的业师之后,我才真切的明白了真么叫做理念与革新。之前我所做的,仅仅是在原有舰艇框架体系下的一些小修小补:或是细分点水密舱、或是增加些双层底,而殿下你才是真正把握到了这其中的本质与核心。相比之下,我之前所做出的那些成绩都不堪一提了。”
被德国海军之父如此赞誉,清英心中微微有些赧然,自己之所以能够跳出樊笼、没有一叶障目,完全是由于自己拥有大量来自于后世的经验知识。他咳嗽一声,压低了声音道:“其实吧,这仅仅是决战装巡最初级的阶段。这个设计虽然优秀,但火力却略显贫弱,4门主炮对敌人的打击有限,不是我所期望的结果。”
提尔皮茨唔了一声,也放低了声音道:“我明白。昨天我去觐见了陛下,他把我们前年开工、如今已经下水的那种改进版决战装巡的一切内幕都告诉了我。”他转过身来,目光四扫,在确定周围方圆百米内只有他和清英两个人之后,方才用只有他们二人能听到的声音蚊吟道:“所谓的战斗鱼雷发射塔,只是一个用来欺骗世界的小把戏,根本就不是殿下你真正的目的!不过我很奇怪,殿下你如果要那么做的话,直接让设计师们那样设计就行了,何必还要如此故作姿态?即使是那么做了,也不见得会产生多少影响的啊?”
清英眼中讶色一闪,他倒是没有想到提尔皮茨竟然如此性急,直接就在威廉那里刨根问底去了。面对提尔皮茨的疑问,他微微摇头,道:“这件事情还是谨慎一些比较好。我们这么做,更能够麻痹英法等国;在不显眼的地方提升战舰的性能,才是德意志海军最该做的事情。”说到这里,清英嘴角勾起一丝笑容,轻声道:“不过这种改·决战装巡,却仍旧不是我的终极目的!”
……
听到清英的这句话语,提尔皮茨再也不能保持淡定了。他艰难的把脑袋扭转过来,用一种满是哀叹和无奈的语气说道:“殿下,难道继战斗鱼雷发射塔之后,你还有什么丧心病狂不给人活路的想法么?”
清英低低抽笑几声,道:“既然有决战装巡和改·决战装巡,那么自然就有真·舰队决战型装甲巡洋舰。目前我们的改·决战装巡,其舷侧只有1个炮塔式的鱼雷发射管,鱼雷投射的密度实在是太低了。今年的装巡设计,我准备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放大吨位,将舷侧2个对角布置的单装鱼雷发射塔变成双联;而这种真·舰队决战型装甲巡洋舰,才是决战型装巡家族的究极体形态!”
提尔皮茨张口结舌,任凭冰刀铁砂般的寒风轰然灌入,大惊道:“难道殿下你是想要……”
清英悠然道:“一点不错。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这些1.5万吨的真·舰队决战型装甲巡洋舰完成大变身之后,英法等国的反应了!”
第138章 低速症结
不知过了多久,恣肆呼号的海风渐渐消退了下去,红日拨开云幕,将金黄璀璨的光辉洒向港口的每一寸地区。清英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只觉得一丝丝暖融的温度从皮肤的每一个毛孔中浸入,忍不住伸展筋骨,露出了一丝惬意的笑容。
“在3号泊位所停泊的,则是我德意志海军造船界的又一倾情力作——维丁号战列舰!这一级属于维切尔斯巴赫级的战列舰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我德意志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连续开工了6艘这样的舰艇,而没有对这份设计作出任何实质性的更改。”清英戟指不远处的那个更加磅礴壮硕的巍峨身影,用赞许的口吻向提尔皮茨介绍着;不过在他脸上流露出的那一丝不甘和遗憾的神情,却展示了这种战舰并不完全符合他的意愿。
由于前无畏舰本身在航速上存在缺憾,使得其在日后根本无法跟随那些航速动辄超过20节以上的无畏舰;这便限死了它们在日后对英决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只能在二线进行火力支援,历史上爆发的那场日德兰海战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范例。当时德国的拿骚级已经改换了煤油混燃锅炉,航速都提升到了20.5节以上,过载情况下更是能够超过21节;而跟随主力舰队的6艘前无畏由于年代久远,只能在战场上跑出18节的速度。为了照顾这些老爷舰,舍尔编队几乎一直都在以前无畏的速度航行,战场机动能力大打折扣,让公海舰队在前期对贝蒂的围剿和后期在杰里科炮火下的转进中都受到了极大的掣肘;而这6艘老式前无畏跟随主力舰队转进千里,不仅未建寸功,自己还被英国驱逐舰用鱼雷给秒了1艘!
至于为前无畏提速、让其增加到20节航速的想法,清英在穿越之前就将其否决掉了。因为如此一来,等于是在战舰设计上片面追求高大全,而这么做必将造成吨位造价的严重恶性上涨,最终的结果定然是得不偿失。以1900年代的技术水平,要想让1艘1.2万吨的标准前无畏在火力和防御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从18节跑到20节,吨位最少都要飙升到1.6甚至是1.7万吨以上,这种船在造价上已经完全失去了平衡。
因此,真正能够为德国公海舰队添砖加瓦、并且在15年后仍旧能拼杀一线的舰艇,唯有清英提出的原、改、真3种舰队决战型装甲巡洋舰。由于它们都有20节航速的不俗动力底子,10年后只需将主机更换、并把动力系统略微修葺一番,即可让其跟随无畏舰的脚步;而250毫米主装甲+穹甲的组合,也可保证其在正面战场上拥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可惜的是,威廉由于没有来自于后世的理念知识,一直死抱着正面威力更为巨大的战列舰不放,始终不肯把海军的主要资源向决战装巡这一领域倾斜。对于这一情况,清英也是无能为力,自己总不能直截了当的告诉他,6年后的战列舰速度就会达到21节以上吧?
“眼前这艘维切尔斯巴赫级战列舰,其长度、型深、吃水甚至是船型都与刚才那艘名为‘约克’的决战装巡完全相同;它长126米、型深11.6米、吃水深度8.0米、同样采用低干舷长艏楼船型,所不同的仅仅是战列舰的舰体较后者宽了2米,达到了24米罢了。如果不是它比决战装巡少了一根烟囱,并且多了一座主炮塔的话,二者在外观上几乎无法得到任何有效的辨认。由于宽了这2米的缘故,6艘维切尔斯巴赫级战列舰的常备排水量都达到了13650吨,比决战装巡重了1350吨。”清英收敛心神,对一旁的提尔皮茨简单介绍道。
一路走来,提尔皮茨微微有些发热,加之寒风已止、晴空已现,便更加感觉燥热难耐了。他一边解着外衣的纽扣,一边开口问道:“这级战列舰的实际航速是多少?不知什么原因,我们在1894、1895年建造的那2艘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的实际表现很不如人意:明明输出功率已经达标,阻力计算也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可这2条船的航速只能达到16.8节和16.9节,距离17.5节的设计航速相去甚远!这级新战列舰的设计航速为18节,现在它在实际试航的时候又能够达到多快的速度?”
“关于腓特烈三世级航速不达标的这一问题,海军设计局在3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了。经过数十次的水池模拟实验,我们终于找出了其中的原因所在,那就是我们的主推进轴在舰体外面的湿润长度过短,以及3根主推进轴相距过近的缘故。”听到提尔皮茨问道这一领域,清英精神不由得一振。连忙面带笑容的对他详细道来。
在前世,清英每当翻阅德意志第二帝国主力舰艇资料的时候,总是对德国战舰的诡异航速百思不得其解。与普通军迷想象中不同的是,德国战列舰的输出功率其实并不比英国同行低,甚至还要胜过一筹;然而这些多出的功率却并没有转化成相应的航速,使得德国战列舰的航速始终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比如德国1912年开工的国王级战列舰,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案例。12台燃煤锅炉和3台燃油锅炉为其提供了45000马力的强劲动力,参考国王25390吨的设计排水量,跑个22.5节怎么看也是一件没有任何压力的事情。然而最终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在如此强劲的动力系统输出下,4艘国王的航速仅仅是堪堪达到21节,最快的也不过以46200马力跑出了21.3节,而英国铁公爵级同样是2.5万吨的排水量,却用29000马力就实现了21节的航速!即便是德国战列舰较英国同行要稍微肥胖一些,但在低速领域也不至于能造成如此巨大的差距!
除了国王之外、早期的拿骚、赫尔戈兰和后期的巴伐利亚,其航速也一样令人看不懂;相对于各自2.8万、3.5万和5.6万的输出功率和1.9万、2.3万和3万吨的排水量而言,它们的航速都比正常值要少了1—1.5节。德国战巡的情况要稍好一些,然而到了大吨位大功率的德弗林格尔级,其航速也开始出现了不科学的下跌。这种现象的危害性显然是无需赘言,德国人为了实现设计航速,不得不多在正常基础上额外花费50%的动力空间和重量,而这必将造成战舰性能的大幅度降低。即便是德国在战舰上采用了小水管锅炉、其动力功重比高出英国一个档次,但也是经不起这么折腾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前世的清英混迹论坛、遍观载籍、皓首穷经,终于找到了其中的症结。历史上德意志第二帝国建造的所有主力舰中,为了提升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动力主轴在舰体外面的湿润长度都很短,并取消了其他国家都有的舰体外部主轴支架,以减少阻力。但这个设计却是远远得不偿失的,增加的舰体湿润面积在中低速时带来的摩擦阻力更大,而且由于螺旋桨离舰体太近,来流更加紊乱,严重影响螺旋桨的实际效率。除此之外,其3根推进主轴的距离也相距过近,激荡出的水流存在严重的相互干扰,使得螺旋桨的实际效率更加不堪,完全浪费了小水管锅炉这一项技术优势所带来的性能提升。
此前清英由于事务繁忙,一时失察之下,竟把这么重要的问题给扔到了脑后,直到1897年腓特烈三世号战列舰竣工海试的时候,才恍然反应过来。在他的主持下,德国海军部建立起了一个异常精密的模拟水池实验室,并严格按照现役战列舰比例打造了数艘自带动力的袖珍迷你船体,开始进行反复的试验。凭借德国人细致严谨的性格,再加上清英不失时机的旁敲暗示,设计师们终于“自行”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清英面色含笑,道:“所幸的是,这一问题并非是无法更正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变布局的方式来调整主轴之间的间距,以及用一根稍微长一些的传动轴来代替原来的货色。经过这样改动之后,战舰的航速便再没有了之前的那一问题。卡尔号经过改装之后,航速便从16.9节提升到了17.7节,超过了原本17.5节的设计速;等到腓特烈三世被替换返回国内之后,我们也将为它进行这样的改装。而维切尔斯巴赫级在下水之后也解决了这一问题,首舰和这艘维丁号在海试中都达到了18节的设定值。”说到最后一句,清英心中有直欲大声啸歌的激动和快意。因为只要克服了这一障碍,在自己先知先觉的干预下,凭借德国的子系统优势,一战时期的战舰滥强神教就正式成立了!
µÚ139Õ ¼¦ÀߵĽ¢ô¼±³¸º²¼¾Ö
清英和提尔皮茨并肩走着,很快他们就来到了这艘战列舰的跟前。看着甲板上那3座威武壮硕的主炮塔和舷侧大面积向外凸出的主装甲,提尔皮茨的脸上露出一丝奇异的神色,似赞叹、又似惋惜:“它真是一件精密而强大的杀人武器。其装备的6门全新的283毫米L42主炮,单发破坏力比旧式L40火炮提升了25%;再考虑到它舷侧5.5米高的270毫米主装甲,其正面战斗力较‘腓特烈三世’几乎高出了2个档次。只可惜,它的3座主炮塔竟然是呈前1后2布置,这实在是太令人失望啦。如此布局,这岂不是向世界宣布我德意志的战列舰是专为逃跑而生的么?”
在来之前,清英就猜到了提尔皮茨会就该舰的主炮布局方式发表见解。他微微摇了摇头,解释道:“阿尔弗雷德将军,这并不是设计师们有意为之,而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所催生的必然产物。虽然这种炮塔布局方式并不美观,后部火力强于前部也的确是有利于逃跑时的火力发挥;但这种方式,却是在长艏楼船型3座主炮塔前提下的最优布置了!”见提尔皮茨一脸茫然的神色,清英于是便将这个布局的前因后果向他简单道来。
德国的海军舰艇数量远不如英国。为了颠覆英国的海上霸权,德国战舰必须用降低干舷的手法来削减结构重量,以求提升战舰的单舰性能。然而干舷却是不能无限制降低的。因为波罗的海虽然风平浪静,然而北海在很多时候却是风高浪急;为了保证战舰能从容应对北海的暴虐天气,德国设计师又不能像SerB一样祭起锉刀,对干舷高度大砍特削,必须考虑战舰的适航能力问题。为了兼顾两者,艏楼这一神器在清英的推动下便应运而生,成为当前德国主力舰上的标准配置。
所谓艏楼,直观的讲便是甲板上类似于楼房的单层建筑。由于其宽度小于舰体,艏楼在舰体中部是作为上层建筑而存在;而到了舰首,由于船体的逐渐变窄,艏楼便与船体在舰首部位合而为一,将舰首的干舷高度整整抬高了一层甲板。如此一来,战舰在舰首部位平白多出了一层甲板的高度,足以有效的提升战舰的航海能力;而由于艏楼的宽度小于舰体,整体长度也只有战舰的三分之二,比起普通的平甲板舰型能节省大量的结构重量。这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吨位、以微小代价换取较高航海性能的方法,很快便在整个德国海军中推广开来。
实际上,德国于1889年开工的勃兰登堡级便已经用上了艏楼这一神器,不过艏楼的长度只有很短的一截;这种设计在只有2座主炮塔的时候还没什么问题,然而加入第3座主炮塔之后就显得颇为难堪了。由于艏楼长度过短,舯部的那座主炮塔处在和尾部主炮塔相同的水平高度上,严重侵占了用于配备副炮的上层建筑空间,而3座主炮塔的布局又是德国海军所必须坚持的!在主炮口径比列强小一号的情况下,德国战列舰需要更多的投射量来弥补这一不足;除此之外,3座主炮塔也是德国海军迈入无畏舰的最佳敲门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设计师们将艏楼延长,而后把舯部的主炮放在了艏楼之上,以此为副炮的布置腾出空间。按照这一理念设计建造的2艘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便很好的平衡了各项性能,成为一款1894年度的成功之作。
不过,腓特烈三世的设计远非完美,其在主炮布局上存在不小的缺憾。该舰对于舯部主炮的处理,仅仅是将其抬高一层放在了艏楼上;这就使得炮塔和勃兰登堡一样,仍旧被两边的上层建筑给夹在了中间,每边只有60度的侧舷射界。因此,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把舯部主炮塔和后部舰桥交换位置,借助艏楼和甲板的高度差,在舰尾实现高低火力的背负式布置。如此一来,就能在不付出任何的额外代价的情况下,实现舯部主炮射界的大幅度提升。清英回国之后,本想对腓特烈三世级做这样的改进;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从蒸汽机舱引出的传动轴不允许拉得太长,而炮塔下的弹药库和蒸汽机舱不能重叠,只得悻悻作罢。等技术发展了几年后,转动轴再拉长10米成为现实,清英才在这级新战列舰上实现了这一设想。
至于在舰首采取背负,清英在现阶段是不会去考虑的,因为从设计的角度上看,舰首背负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浪费吨位的蛮夷做法。如果要在舰首采取背负式主炮布置,那么2号主炮塔的炮座高度必将得到大幅抬高,而这意味着要增加一大圈额外的炮座装甲重量,造成战舰排水量和造价的严重飙升。除此之外,为了不被抬高的2号炮塔遮住司令塔的前向视野,整个舰桥也要随之拔高;再加上原来就提升了一层的炮座和炮塔,战舰的重心也将大幅升高,而这必然会降低稳性,对战舰的抗倾覆能力则是大大的不利。
至于舰首背负所获得的前部火力优势,其实在战场上并无多大用处!在战列舰数量爆棚的一战时期,列强之间进行海上决战之时,一般都是一大票战列舰排成两行纵列对轰;英德两国分别位于世界海军的一二绝巅,战列舰都是以10艘为单位来计数,其决战交锋则更是如此。既然船在舰队决战中都已经横了过来,大家都是在用舷侧对敌,那么花大代价实现的舰首背负的主炮还有什么额外的意义?
退一步说,一战时期在非决战的情况下仍旧存在大量的小规模遭遇战,比如历史上的赫尔戈兰湾海战和多格尔沙洲海战;即便是这样,舰艏背负主炮一方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因为只要对方位于舯部和尾部的主炮射界足够大,那么对方在遭遇敌舰的时候只需及时转向,仍旧可以发扬全部火力。而就算是在追击战中,舰艏背负主炮的一方也很难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因为双方都在高速运动,只要距离稍微远一点,其命中率都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除非追击方火控精良再加上人品爆棚,否则也是很难对敌舰造成想象中的杀伤。
因此,从战舰设计的角度来看,舰艏背负所付出的代价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它的存在仅仅是能让战舰变得更加高大威猛、深入人心罢了,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战意义。除了采取长艏楼船型所获得的这种顺水推舟式的舰尾背负之外,任何刻意追求背负式的设计,都是拉低性价比的蛮夷行为!
……
“阿尔弗雷德将军,既然长艏楼为我们在舰尾实现了2.2米的天然落差,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因素给利用起来?舯部主炮塔的后移,使它获得了额外120度的后向射界,此前帝国战列舰的后向火力为2门,现在能平白无故的再多出2门;换做是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件坏事情吧?”
看着脸上仍有不甘之色的提尔皮茨,清英不由得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此外,我的海军大臣,这个布局也是我们能够想到的最佳方案了。阁下不妨试想一下,如果不这么弄,第三座主炮塔又该布置在何处?如果向往常一样放在中间,将会平白浪费足足150度的后向射界;而如果放在舰艏抬高一层的位置上,战舰的排水量和造价又会失控。你要知道,正是由于这个主炮布局方式,该级战列舰的单艘造价才只有2100万马克;如果放在抬高一层的舰艏上,那么价格至少都是2300万马克。我们从美国得到的那笔巨额贷款,可是一分都没有流入军队的!”
提尔皮茨脸上表情复杂,嘴唇翕动,最终长叹一声道:“船都已经造出来了,我即便是对这个炮塔布局再不甘愿,也只能选择接受现实。更何况,除了已经服役的‘维切尔斯巴赫’号和‘维丁’号之外,还有‘奥丁’、‘施瓦本’、‘扎林根’和‘梅克伦堡’4艘同级舰在建,难道我还能把它们给全拆了重建不成?”清英闻言正暗自窃喜,却听提尔皮茨又道:“只不过今年开工的战列舰绝不能再造成这个样子了。如果我们的战舰不够威武雄壮,又怎么能够吸引国内的年轻人来参加海军,又怎么能够在国民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海军?即便是我们为了追求性能,不能像法国人那样在船上堆满了违章建筑,但必要的雄伟和壮丽也是必不可少的;至于额外溢出的预算,我自会向议会去争取!”
“那么,你对下一级战列舰有什么打算?”清英停下了脚步,低声问道。
提尔皮茨沉吟片刻,道:“舰尾背负是低干舷长艏楼船型所给予的恩赐,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然而我们的战舰绝不能成为逃跑型战舰。我们可以尝试再为战列舰装上1座主炮塔用于舰艏背负式布置,以平衡前后火力。尽管这种方案将装备了4座双联装主炮塔,吨位造价都会大幅度提升,但我们完全有理由一试;如果成功,那么我德意志就能取代英国,引领全世界海军的潮流!”
第140章 无畏掣肘
海风吹卷,鸥鸟清啼,蓝色的水浪不断拍打在防波堤上,激起一团团白色的水花。午后明媚的阳光里,清英独自走在基尔港的长堤上,不过他却没有欣赏沿途的春景,而是在默默的回想着一个小时前所发生的事情。
结束完对维丁号的考察后,清英和提尔皮茨在一所会客厅里共进午餐,就在满是刀叉油腻的餐桌上,提尔皮茨向清英提出了他的新式战列舰构想。
按照提尔皮茨的理念,为了树立德意志海军大国的形象,德国绝不能在主力舰上采取前1后2这种明目张胆的逃跑式的主炮布局,必须做出改变。然而由于采取了低干舷长艏楼船型,战舰后部的2座主炮塔不需任何代价即可完成射界优秀的背负式布置,不这么布局简直是对不起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提尔皮茨给出了一个设想:如果在战列舰上再添设1座主炮塔,使其在舰艏抬高一层布置,如此一来,舰尾的优秀布局得到保留,舰艏的火力也与舰尾相当,这不就在两方面上都得到兼容了么?
听到提尔皮茨提出这个4炮塔的设想,清英心中骤然一惊,送到嘴边的银叉哐当一声掉在了地板上,发出老大的声响。清英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主张的这个3炮塔布局的维切尔斯巴赫级,竟然能有此想法,将战列舰的主炮布局科技一步跳到历史上第二帝国最末的巴伐利亚级,此前4级17艘无畏舰的弯路全部不用走了!而当清英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之后,忽然发现当下的德国,竟也已经拥有了建造这种战舰所必需的绝大部分条件!
1906年10月,英国无畏号战列舰竣工海试,这艘革命性舰艇创了一个崭新的海军纪元,其成功性自是无须赘言。不过要想实现这种划时代意义的舰艇,却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主炮的命中率和射速必须达到一个较高的程度,二是战舰吨位的高效利用,最后则是功重比较高的优秀动力系统。
先说主炮的因素。在前无畏时代,各国海军在为本国的战列舰装备了4门12寸主炮之后,就再没了强化主炮的意愿,而是纷纷开始为战列舰装备强有力的副炮和二级主炮,却是为何?这并不是列强设计师脑残,而是他们基于火控方面的考虑,所做出的虽然缺乏远见、但在当时却是非常正确的抉择。由于前无畏时代的火控异常低劣,用于海战中测量距离的仪器相当原始(关于这一点,1905年爆发的对马海战就是一个典型的榜样。日本旗舰三笠号的测距仪的长度比人的肩膀都宽不了多少,这还是1902年才竣工的英国顶尖前无畏),其测得的数值和真实情况差别巨大;在这种情况下,舰炮的命中率可想而知。由于战舰火控的原始,舰炮的命中率就已经够悲剧的了,而偏偏战列舰所装备的12寸重炮的射速还更是低下,需要50秒左右才能完成一轮装填!这种既没有射速又没有命中率12寸炮,实际效果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你还能指望它在海战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12寸主炮在前无畏时代同样是象征意义远大于实战意义的主,它的存在仅仅只是给予敌方以威慑,让对方战舰循规蹈矩、老老实实的行动。真正在前无畏时代的海战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仍是口径稍小但射速较快的火炮:1894年的大东沟海战、1898年的圣地亚哥海战和1905年的对马海战,都是这一论点的最有力的例证。各国海军之所以在为战列舰上装备了4门12寸炮后就停止了对主炮数量的发展,转而去追求各种强力的副炮,就是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在当前的火控条件下,口径在8寸左右的速射炮要远比威力巨大但射速缓慢12寸主炮来的有效!
而在德国,却完全不存在上述的这一问题。由于德国海军出于在北海和波罗的海进行近距离搏斗的考虑,非常重视平衡射速和威力之间的关系,其战列舰主炮一直都选用的是口径小一号的11寸炮。以德国刚服役的283毫米L42火炮为例,该炮的单发威力尽管比同期列强12寸的炮要小20%,但射速却能达到2发/分;普遍装备6门该型火炮的德国战列舰,其弹幕密度足足是别国战列舰4门12寸的2.5倍,已经有了颇为不错的命中率。当前,克虏伯军工正在研制更新式的283毫米L45火炮,预计射速能提升到2.5发/分;如果能在新式战列舰上装备8门,则每分钟的理论投射数量能达到20发,是别国战列舰的4倍,足以依靠主炮来却敌!在主炮弹幕得到解决的同时,德国的火控问题也不用担心。由于蔡司公司生产的光学设备独步全球,历史上德国主力舰的火控一直以精良优秀闻名于世;等过几年,各种精密的火控设备就会在德国出现,到时候直接装备上舰就可以了!
除了射速和火控之外,想吨位的高效利用也是要把全重型火炮的无畏舰变成现实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无畏号10门12寸的主炮火力足足是前无畏的2.5倍,即便是其削弱了副炮、只装备了24门76.2毫米炮用于反鱼雷艇,但也根本无法弥补主炮数量骤然增加而带来的重量提升。因此,如果不能有效的利用吨位,其战舰必然无法承受全重型主炮所带来的武器重量大幅度上扬,最终只能停留在图纸上。而德国却能把这一设想变为现实!6年之前,德国设计师就在清英用史实舰艇的【创建和谐家园】下实现了战舰吨位高效利用的华丽逆转;现在除了声名不显的意大利,德国的战舰设计水平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而在解决了螺旋桨效率的沉疴之后,凭借着低干舷长艏楼船型和动力子系统的优势,德制战舰更是有了无限趋近于滥强神教的恐怖实力,其吨位利用率比一战时期都还能有过之。更何况德国战列舰采用的是11寸主炮,在装备战舰的难易程度上要远小于沉重的12寸炮;建造装备8门11寸主炮的战舰,对于德国而言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在建造无畏舰的3个条件里,德国唯一不具备的就是大功重比的优秀动力系统,而这也是清英唯一感到不安的地方了。当下时间的巨轮才刚刚驶入1900年,大家都装备的是往复式蒸汽机,战列舰能跑18节都算是一把好手;要让其跑到与装甲巡洋舰相当的21节无疑是天方夜谭。要知道,战舰每提升1节航速所要增加的功率并不是呈线性的,而是以几何倍数在摩云疯涨;1艘1.6万吨的战舰要想把航速从18节提升到21节,输出功率需要提升50%以上,如果没有大功重比兼小体积的动力系统作为技术根基,强行为之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既然动力技术由于年代的限制而无法达标,那么可否建造航速为18节的全重型火炮战舰呢?清英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也否决了这个想法。自己之所以要大力发展舰队决战型装甲巡洋舰,就是看到了18节航速的前无畏无法在日后跟随主力舰队的脚步,只能在战争中发挥二线作用;如果建造这种低航速的舰艇,实际上和之前开工的这6艘维切尔斯巴赫级前无畏没有任何的区别,日后必将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历史上美国建造的2艘南卡罗来纳级,便是航速不足的典型范例;尽管其装备了8门12寸L45主炮,但由于其航速只有18.5节,无法跟随主力舰队,使得作战效能大为降低。
看来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先把船给造出来,然后在日后对动力实施大改;不过这一条如果要想付诸实施,难度仍是颇为巨大。因为战舰的动力不只是主机和锅炉,各种管线阀门才是真正的大头;要想把速度从18节提升到21节,功率提升太多,必须要对整个动力都实施彻底的大改,这种改动与本来就有20节底子的决战型装巡全然不同。大规模改换动力耗时耗力、靡费预算,更会在即将到来的英德海军竞赛中占用宝贵的船台和人力资源。
“唔,得尽快推进德国舰用动力技术的革新,使之能在战舰在船台上建造的时候,就能提供出理想的动力设备了啊……”
清英恍惚的想着,忽然听到耳边一阵嘈杂。他有些疑惑的抬起头来,才愕然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走出了内港哨卡,来到了基尔外港的民用地区。汽笛长鸣,人声鼎沸,数十艘邮轮商船在绵延数英里的泊位里星罗棋布,上下客员、装卸货物;自己身旁不到百米,便是停泊着一艘气派豪华的商务邮轮。见此情景,清英自嘲一笑,正欲掉头返回,忽然看到这条邮轮上走下一道身影;尽管相距较远,急切间看不真切,但片刻之后,清英就像是中了定身法一般在原地怔住了。
¡¡¡¡¸ßÌôñºñ»£¬»ª¹óÓÅÑÅ£¬²»ÊÇÄÇÖ»ÃûΪɣÄÝæ«µÄÉÙÅ®ÓÖÊǺÎÈË£¿
第141章 埃森
¡¡¡¡Ñô¹âìãů£¬º£·çÇáÑï¡£
似乎是感受到了什么,舷梯上的少女有些疑惑的停下了脚步,秀颈轻转、美眸顾盼;当她看到码头上不远处那道颀长的身影之后,妙目中流露出惊喜至极的神采,登时兴奋地发出了一声喵呜似的欢鸣。她呼啦啦拨开面前的保镖侍卫,以极快的速度冲下舷梯,然后像一只撒欢的猫咪般腾空一跃,扑向清英的胸怀。
见少女以人间大炮的姿态急速冲来,清英在最后关头身体微侧,而后长臂舒张,怀抱桑妮娅在空中倏然旋转了三圈,这才把少女裹挟而来的巨大动能给消耗殆尽。感受到怀中那熟悉的温腻香软,清英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我的桑妮娅大人,你为什么每次都要用这么……这么特殊的方式来与我见面?现在是在码头,不是在室内,你还是要顾及一下你所拥有的这个罗曼诺夫皇朝小长公主的身份才是啊。”
桑妮娅在清英怀中梭梭的蹭着,笑靥如花,全身心都沉浸在与他码头偶遇的喜悦里,把他刚才所说的话直接扔到了脑后。清英本来也没指望自己的这番话能对这只少女的本性造成什么改变,见少女把螓首贴在他的侧脸一个劲的摩挲,耳畔满是她清灵悦耳的咯咯娇笑,只得站在原地任她施为。过了半晌,他方才推开少女的香肩,道:“桑妮娅,你怎么会突然到基尔来了?如果我今天不是恰巧到此,我都不知道你来德国了呢。”桑尼亚恋恋不舍的吸了一口他身上的气息,道:“表哥放我假,就想来找你啦。正巧埃森将军也要代表俄罗斯帝国访问柏林,于是我就跟他一块来了。”言讫,她侧过身子,往侧后方一指,嘟嘴道:“那个笨蛋就是埃森,他在2个月前刚刚升任海军少将。在这3天多的海上航程里,他一直都在规劝我要有一个公主的样子,真是烦死人了。”
纳尼?埃森?
听到桑妮娅说出这个名字,清英大为惊讶;他顺着少女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一名衣着严整的中年男子正不紧不慢的朝这边走来,身后跟着一帮随从护卫,颇有些BOSS级别人物的气场和做派。尽管清英前世在网络上只见过马卡洛夫这一位帝俄海军将领的照片,对这个缓步走来的鹰钩鼻男子并无任何印象;但根据桑妮娅的指认、以及他身上所流露出的那种长年军旅生涯所磨练出的独特气质,仍旧是把他的身份给确定了下来。
埃森者,毛国海军将领也,自出仕以来便官运亨通,在另一个位面里最终爬到了海军上将的衔位巅峰。虽然他无论是在资历、名望还是才能上都被大名鼎鼎马卡洛夫所彻底盖过;然而作为帝俄海军中为数不多的称职将领,埃森在日俄战争期间的表现绝对堪称优秀!
历史上,俄国太平洋海军分散在旅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2座军港里,分别拥有5艘战列舰和3艘装甲巡洋舰,而埃森正是后者的指挥官。与旅顺舰队开战即被偷袭重创、在整场战争中都碌碌无为所不同的是,埃森统帅的海参崴巡洋舰队的表现却是极为活跃;战争开始后,海参崴分舰队立即就投入了战斗。由于手中力量较弱,加之“留里克”、“俄罗斯”和“格罗姆鲍伊”都是毛子之前准备绞杀英国海上运输线而专门建造的用于远洋破交的舰艇,埃森很明智的选择不与日本军舰正面对抗,而是凭借己方续航力超长的优势进行海上游击。这种恶如豺、刁如蛇、毒如蝎、狠如狼的【创建和谐家园】战术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为旅顺主力牵制日本舰队、并支援陆地战场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蔚山海战前的半年时间里,埃森舰队先后5次袭击了在朝鲜海岸、日本海和太平洋航行的日本船只,击沉或俘获24艘运输船;1904年6月12日,3艘毛国巡洋舰更是把满载一营官兵的“常陆丸”号在日本人的家门口给送入了海底。次役不仅使得日本1063名官兵葬身鱼腹,运输船上装载的18门重型攻城炮也损失殆尽;重炮的损失,使得日本对旅顺的围攻不得不被迫推迟。尽管日本开战后立即组建了第3舰队、后又增调更为强大的第2战队进行搜索拦截,却仍然没能阻止埃森舰队的掳掠打劫。“常陆丸”号事件发生之后,日本第二战队司令上村的住宅被愤怒的民众砸得稀烂,甚至有人给他送来利刃让他切腹自尽。一时间,日本沿岸各地区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海运吞吐量大幅缩水,埃森的破交战略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本来埃森舰队还完全可以再继续【创建和谐家园】下去的,然而来自俄国统帅部的一纸电令让他彻底丧失了这一机会。随着日本对旅顺要塞的围攻日趋激烈,为了避免困在港内的宝贵舰队玉石俱焚,俄国统帅部决定让旅顺的太平洋舰队冲破港外日本舰队所设立的封锁线,突出重围驶往海参崴。而为确保此次旅顺舰队能够成功突围,统帅部下令埃森的装巡舰队跨越对马海峡南下,以接应旅顺的友军。这一条电令要了他的亲命。
对马海峡虽然仍是十分宽广,但相对于广袤的大洋而言只是一条小海沟,日本舰队完全可以在这里设伏,对前来接应的埃森舰队进行堵截。而埃森手中的3艘装巡又是垃圾中的战斗机,唯一值得称道的只有航程,其他性能和日本海军中的英式装巡都相去甚远!在俄国旅顺舰队突围的时候,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就敏锐的判断到了俄国海参崴舰队可能会南下接应,事先就在对马海峡布置了重兵。之后发生的事情就显而易见了,埃森舰队刚过对马海峡,就被日本装巡舰队抄了后路;3艘大装巡之一的“留里克”号战沉,另外2艘拼死血战方才侥幸杀出重围、逃脱生天。由于战损严重,此后埃森舰队便再没有了出击的条件,日本海军终于如愿以偿,彻底掌握了远东地区的制海权。
整个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海和黄海的制海权一直都被日本海军所牢牢占据,毛子先后投入的13艘战列舰全部石沉大海;唯有埃森指挥的巡洋舰队打得还算有声有色,给日本的海上航运造成了不小的威胁。尽管德俄之间最终会成为敌人,但对于这个家伙所取得的成就,清英内心还是颇为赞许的;此刻见到真人,脸上便不由自主的露出了几分笑意来。
“笨蛋埃特尔,人家想要了。今天就要,马上就要……”清英正打量缓步走来的毛国将领,耳畔忽然传来一阵甜腻至极的呢喃。他愕然转过头来,只见桑妮娅抬起了娇艳俏美的素脸,桃腮泛红、水眸迷彩;那条【创建和谐家园】红润的小舌轻轻舔过香唇贝齿,更为这只倾城少女增添了无尽的诱惑。“从圣诞节到今天,又是两个多月的时间了,人家一个人在彼得堡好寂寞的说……本来人家计划是明天到柏林和你见面的,可上帝在今天就把你送到了人家的面前,所以笨蛋埃特尔绝对不允许拒绝桑妮娅大人的这个命令哦,嗯。”
温香暖玉抱满怀,软语央求润如兰。被这只绝色少女用沙甜柔媚的声音如此挑逗,饶是清英并没有如此打算,然而他这具正值血气方刚年龄的身体却丝毫不给面子、在桑妮娅的身体诱惑下做出了最诚实的反应。说起来,自己和这只少女由于相隔千里,每年相处的时间还不到半个月;所以见面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做那种事情,也是理所当然了的吧?
想起这只少女此前给予自己那宛若浮游梦里、徜徉云端的极致【创建和谐家园】,清英心头一热,已经打定了主意,他抚摸着少女柔顺如缎的靓丽长发,轻声道:“基尔内港有一趟皇家专列,为便于长途出行,那里面包括床榻在内的所有东西都一应俱全。等我打发了这位将军,我们去那里就好了。”桑妮娅嫣然一笑,环紧了他的脖颈,悄声道:“这一次,人家要在上面。”
清英拍了拍她的螓首,将少女推出了自己的怀间;抬头看去。身材高瘦的埃森步履厚实,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他淡笑着伸出右手,和对方的大手握在一起,道:“欢迎来自俄罗斯帝国的客人到访德意志。敝人埃特尔?冯?霍亨索伦,僭居德意志帝国王储之位,想必阁下就是埃森将军了吧?”
看着眼前俊秀挺拔的异国少年,联想到他这些年前的行为举动,埃森心中忽然有一道电光闪过。他眼中露出惊喜的神色,道:“尊敬的王储殿下,俄罗斯帝国海军少将埃森向您致敬。敝人此行,是为增进两国海军友谊而来,今日能在港口偶遇殿下,真是敝人最大的幸运!如若殿下留有空闲,我想和殿下就两国海军的合作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不知殿下现在是否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