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1898年2月15日夜,停泊在古巴哈瓦那港口的美国铁甲舰“缅因”号突然发生大爆炸;爆炸的威力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让这艘在1895年竣工、排水量6682吨的铁甲舰几乎被炸掉了前侧三分之一的船体,其余的残骸也迅速沉入海底。266人在这次事故中丧生,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美军官兵。哈瓦那隶属西班牙殖民地,本来这艘美国战舰是不会出现在这片海域的,只因为古巴起义军正在和西班牙殖民者进行浴血奋战,当地局势混乱;为了保护美国侨民的人身安全,在政府的指示下,海军部才签署了派遣战舰的谕令。可令罗斯福没想到的是,这艘派去保护美国侨民的战舰,竟然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发生了大爆炸;战舰沉没不说,还死亡了三分之二的舰上官兵!
罗斯福深吸一口气,心中波澜激荡,久久难平。不过他却并不只是为一艘铁甲舰的沉没和几百人的死亡感到震惊,而是还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自他执掌海军牛耳以来,美国的战略矛头便悄然对准了西班牙,虽然罗斯福本人具备卓绝的眼光,能清楚的明白海外殖民地对于美国的重要性;但国内民众却并没有他这么远大的想法,对海外扩张一直都缺乏兴趣。为了让国内民众和国会议员把目光投向海外,这一年来罗斯福不知做了多少努力;但最终都只是在个别地方上营造出了一点点的氛围,却并没有改变整体的格局。而这一次“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爆炸沉没,却是给了他一个极好的发挥机会!只要他对此稍加修饰,那么愤怒的美国国民是不会饶恕西班牙这个凶手的!
“柯雷吉,缅因号爆炸的结果是什么,现在有没有什么结论?”罗斯福努力压下心中激动的情绪,而后把目光从报告上移到了面前之人的脸上,开口问道。
柯雷吉摇了摇头:“缅因号的悲剧刚刚发生不到4个小时,详细的爆炸细节还没有传来。不过根据岸上二副发回的消息,爆炸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产生浓重的黑烟,考虑到缅因号的煤仓久未清理,可能是由于燃煤自燃而引起的。”
罗斯福脸色一变,随即断然拍案道:“这绝对不可能!合众国的每一艘军舰,都有着严格的安全规定,怎么可能发生燃煤自燃这种事情?缅因号是在哈瓦那港爆炸的,西班牙人绝对脱不了干系!查,一定要查出西班牙人的罪恶行为,将他们的丑恶和阴暗暴露在圣光之下;我们要让西班牙人付出血的代价,以此来告慰在天堂里的200多名合众国官兵!”
听罗斯福这么一说,柯雷吉的眉头却渐渐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的神情。罗斯福的话语虽然看似合情合理,但柯雷吉作为在海军部工作了多年的资深人员,还是一眼就看出了这里面蹊跷的东西。现在古巴土著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已经牵制了西班牙20万人的大军;就算西班牙对美国缅因号的“到访”有着一万个不情愿,但他们自顾尚且不暇,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对缅因号下手,平添美国这个强敌?要知道,就算是没有古巴这档子事,西班牙也不可能是美国的对手的!
他目光一转,看向旁边的西奥多罗斯福,却发现这个胖子也目光炯炯,正看着他。被这平淡而有神的目光所注视,结合平时这个家伙的理念和举动;柯雷吉心中忽然一动,顿时明白了所有的原因。他向面前这个比他还小了几岁的海军实际掌权者微微一笑,恍然道:“您说的没错,西奥多先生。可怜的缅因号二副一定是被爆炸给吓坏了,以致于精神失常,做出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判定。我们应该把他接回国内,让他好好的静养一段时期。至于西班牙人,我们一定要控诉他们的罪恶行径,让他们用血的代价来向上帝忏悔。”
有意无意的,柯雷吉在“西班牙人”和“血的代价”这两个关键词汇上加重了音调,罗斯福原话中的“查出”也被他变成了“控诉”。听完助手的这番话,罗斯福面不改色,眼中却流露出满意和赞许的神情,道:“缅因号在古巴哈瓦那港爆炸,数百名合众国官兵罹难,乃合众国成立以来百年未有之悲剧;我身为海军代理部长,更当向西班牙凶手讨还公道,重塑正义!明天一早,我会在海军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强烈谴责西班牙人的阴毒行径,你去通知一下那些大型报社和媒体,请他们务必要把这举国哀痛的不幸、和西班牙凶手的【创建和谐家园】残暴第一时间报道出来,让所有的美国人民都认识到西班牙人的卑鄙嘴脸!”
“是,我即刻去办。”柯雷吉点头说道。
过了一会儿,见罗斯福依旧用那平淡的目光直直地看着自己,不发一言;柯雷吉目光闪动,最后落在那张报告上,心中恍然,随即开口道:“缅因号二副的做出的推测,目前只有几个海军部的内部人员得知;说真的,这番推测实在是太过荒诞离奇,他们肯定是不会相信的。我保证。”
此言一出,罗斯福那有如实质的目光顿时散去,彻底恢复了他平日里的神情。他微微点了点头,道:“柯雷吉,你去吧。天亮之后,我只想听到一个声音。”
第105章 海狼初成
清晨,白日东升,寒风雪凝。波罗的海南岸的宁哈根造船厂中,一艘奇特的舰只从船台上缓缓滑入海里,冲涌出大片的白色水花。与其他水面舰艇所不同的是,它在下水之后就直接投入了使用,没有进行任何的舾装工作;一面黑秃鹫海军十字旗升起在它那仅0.4米高的干舷上,猎猎飘舞,别有一番独特的意味。
船台最高处的观景平台上,几道身着灰色大衣的身影临海而立,正目不转睛地打量着不远处的那艘舰艇。它全长30米,全宽3.2米,体型袖珍而纤细;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甲板上只有一座仅够容纳1人的指挥塔,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东西。
“赫迪拉先生,我记得你之前对我说过,这种潜艇只需要1年半的时间就能够做出成品。可今天已经是1898年的2月15日,距离你做出承诺的那天已经过去了近2年的时间呢。”
伴随着一阵精磁润玉般的声音,站在前方的那道身影转过了头来;帽檐微抬,露出一张清秀绝伦的白皙俊脸。一套普通的军用大衣穿在他颀长的身躯上,竟也有一种丰神玉朗的夺目神采。听到少年的话语,站在他左侧的那名男子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声,道:“回禀殿下,这个的确是我当时考虑的有些简单了。我本来以为,只需要解决潜艇在水下的横摇纵摇的问题,然后装个发动机就能完工;没想到这样一来以后,又牵扯出了另外的一些因素,以至于工作量激增。等到我把所有的问题解决之后,已经是去年的11月份了。”
“说起来,小赫迪拉,你这个延迟了4个多月才造出来的家伙,不会也是一个只能看不能用的东西吧?要知道,为了克服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所承受的水压,需要使用特制的耐压钢材,而这个东西的造价堪与大功率的动力系统相比肩;如果海军要来采购这条130吨的小家伙的话,至少需要28万马克才能拖走。如果你的作品失败了的话,你就算是工作一辈子,也是还不上殿下这笔投资的哦。”在少年的右侧,一个带着单边眼镜的中年人用略带揶揄的语气说道。
“闭嘴,弗里克,你这个只会靠压低干舷来提升性能的蛮夷,怎么能明白我设计的这个可爱的小玩具?”本来赫迪拉还因为延误了工期而满脸愧意的站在少年面前,闻言立即像被惹怒的斗牛犬一样跳了起来。他看着老搭档那张令人恨的牙痒痒的脸,怒道:“今天就是这条潜艇正是试航的时候。你给我好好看仔细了,如果它在前进、转向、下潜、上浮和鱼雷发射的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我就把我的头给砍下来然后再吃下去!”
少年被夹在二人中间,微觉尴尬。就在这时,一队身着军服笔挺的海军官兵从前方拐角处走了出来,通过那座深入泊位的木桥登上了甲板。二人见状,不由自主的收回了彼此间或恼怒或戏谑的目光,将注意力重新投入到眼前的这艘潜艇上来。由于天气寒冷,官兵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衣,进入潜艇的速度显得格外缓慢;过了好一会儿,那队大概10人的官兵才陆续从指挥塔中央的开口处钻进了潜艇里,其中一人还由于体格壮硕了一些,而在开口处努力了好长一段时间。
见此情景,少年清剑般的双眉也不禁微微一皱。好在片刻之后,一阵隆隆的声响便传了开来;听着这令人振奋的声音,少年的心绪又重新转为了期待之情。时隔近2年之间,自己也弄出了属于德意志的潜艇;尽管这个速度比美国人霍兰仍旧晚了半年有余,但只要有自己这个穿越者大加扶持,德国在这一领域的造诣定然会是远胜其他列强的!
机械振动,声音震耳,即便是在这朔风凛冽的天气,汽油发动机的轰鸣声也仍旧远远传扬了出去。潜艇身后的螺旋桨开始缓缓旋转,由慢到快;片刻之后,整艘梭鱼般的艇体微微一震,而后开始朝海外驶去。浪花飞卷,旌旗猎猎。每隔一段时间,潜艇都要略微提一次速,等到了最后,已是如同一条游鱼般在海上劈波斩浪,翩然航行。
忽然,潜艇左舷激撞开大量纷涌的水花,清英心中微微一凛,知道这是船舶将要转向的节奏了。念头未落,这条梭鱼便船头一偏,在海面上划起了一道光滑的水波弧线。清英目不转睛的盯着前下方蔚蓝的海面,心中紧张,双手不由自主的握成了拳头,生怕这艘潜艇一个不高兴,便给他这位皇储表演其侧翻的绝技。
钟表滴答,跳动的心房一下一下的捶打着清英的胸膛。见潜艇以极其平稳的姿态完成了180度的转向,水花分溅,余波隐隐;清英心中大石终于落地,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他转过头来,迎着扑面而来的寒风,对二人笑着说道:“看来这艘潜艇的水上航行性能,的确是十分优越!赫迪拉先生,你是怎么做到的?”
赫迪拉见这条潜艇无论是回旋腾挪,还是左右转向,都没有任何的摇晃和生涩的迹象,心下大为得意。听到清英略带赞许的询问,他【创建和谐家园】般的看了旁边的弗里克一眼,而后道:“回禀殿下,由于考虑到潜艇在远洋进行活动的时候,仍旧有绝大多数时间要停留在海面上,因此我便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法和方式,来适当增加了潜艇的GM值。殿下也看到了,尽管该艇的干舷只有0.4米,但它的稳定性仍旧是值得肯定的。至于横摇周期这种蛮夷,只和GM值的二分之一次方成反比,增大一点GM值,也不会对其造成太大的削弱。我德意志海军的官兵如果连这么一点摇晃都承受不住的话,他们也就不用再穿上那身海军的军服了!”
清英微微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之色。他指着远方那艘正在全速航行的潜艇,道:“赫迪拉先生,你看出来了么,这艘潜艇的航速是多少节?”
赫迪拉闻言微微一愣,正欲仔细观察,旁边的弗里克已然开口道:“回禀殿下,小赫迪拉在设计的时候,为它装上了一台功率为40马力的大型汽油机,能推动它以7.1节的速度在水面上航行。而根据我的观察,这条潜艇的航速已经达到了7节。不过,它仅仅是完成了水面航行的第一步,剩下的水下航行和鱼雷攻击还没有开始演练,仍旧无法判断它的整体性能。”
“弗里克你这个家伙等着看吧,我设计的东西是绝对不会出现问题的!”赫迪拉闻言白了单边眼镜男一眼,而后转过头来,对清英说道,“殿下,马上你就将看到这条潜艇的最后一项试验。我们在远海拖曳了一条驳船,作为潜艇实施鱼雷攻击的靶船。它将在距离靶船6海里的地方开始下潜,而后凭借着电动机的动力航行到距离目标1000米处,最后在水下发动鱼雷攻击。由于驳船距离此处有10海里的路程,因此我想请殿下乘坐游艇出海,在近距离观看这一场景。”
清英闻言,朝前方极目远眺,凭借着这幅躯体的那双1.5的钛合金玄眼,果然看到在海天交界处有一个漆黑的小点。在他的首肯下,三人走下看台,登上游艇;半个小时之后,这条破烂不堪的驳船便清晰的映入了他们的眼帘。
出了港口,海外寒风更胜,清英也忍不住裹紧了身上的大衣。海面上波浪摇晃,不断冲击拍打着游艇的船舷。看着一望无际的海面,赫迪拉道:“潜艇已经下潜了,正朝着靶船这边驶来。我在这条潜艇上装了一台功率为15马力的蓄电池动力机组,可以维持这艘潜艇在水下以5.2节的速度航行50海里,预计再有半个小时,潜艇便能到达预定的鱼雷发射阵位。由于那款射程达到3000米的新式450毫米鱼雷尚未完成研制,故而这条潜艇上所装备的那具鱼雷发射管,仍旧只能发射射程为1200米的旧式鱼雷。”
清英微微点了点头。历史上,德国海军在1905年才装备了射程达到3000米的新式鱼雷,尽管他已经提前让相关单位进行研制,但没个四五年的时间,恐怕也是难竞全功。又耐着性子吹了半个小时的凉风之后,浪花分卷,一具黑乎乎的潜望镜忽然在游艇舷侧十米开外的海面上升了起来。在清英呆滞的目光中,它在波浪摇晃的海面上转了一个圈,而后将镜头对准了近在咫尺的游艇!见此情景,清英浑身汗毛倒竖,如果这群家伙将自己的座舰当成了那艘驳船而实施鱼雷攻击的话,那乐子可就大了!
第106章 协约国的海上纸老虎
幸运的是,潜艇上的官兵终于发现了眼前的不对劲。镜头中的船舶并没有想象中的铁锈破旧之意,反倒是卖相极佳,光亮如新。看着潜望镜又开始徐徐转动,最终对准了远处的那艘驳船,清英脚下一软,竟是有种劫后余生的虚脱的感觉。过了片刻,清英好像是想到了什么,蓦地转过头来,用几欲杀人的目光盯着赫迪拉。赫迪拉干笑一声,道:“海军的小伙子们第一次操纵潜艇,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殿下,麻烦你不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虽然潜艇的位置有所偏差,但它好歹也在水下成功完成了一次持续1个多小时的全速航行不是吗?这说明,这条潜艇的水下航行性能也是十分优越的呢!”
见清英仍旧面色阴沉,一旁的弗里克微笑摇头道:“殿下多虑了。德意志军方对军用物品管控极严,鱼雷这种足以造成大规模杀伤的强力武器,更是每一枚都在他们的严密监管之内,决不允许外泄。即便这艘潜艇是殿下你的军事试验品,海军也拒绝将一枚完整的鱼雷移交给我们,而是专门拆除了里面的战斗装药部分。即便是这艘游艇被潜艇误击,也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
听到弗里克的一番解释,清英脸上的愠怒之色才逐渐消减了下去。毕竟这艘潜艇还是第一次出海,能够在水下全速航行一个多少之后到达距离发射阵位500米内的区域,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表现了。看着逐渐远去的潜望镜,清英淡淡哼了一声,道:“潜艇的水下试航,看来也基本取得了成功。赫迪拉先生,辛苦你了。”
“没有的事,能为殿下效劳是我最大的荣幸。等潜艇完成试航返回码头之后,我立即就根据今天的试航状况再做改进,下一艘潜艇上,我一定会让殿下百分之百的满意。”差点自摆乌龙的赫迪拉干笑着说道。
几分钟后,潜艇在距离靶船1000米的距离上停了下来;海风呼啸,黑蓝色浪涛不时冲刷着潜望镜的镜面。过不多时,一条白色的水线从潜艇前方百余米远的地方突兀冒出,并且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前行着;清英怀表上的长针还未转过一整圈,那条白线便倏然没入了靶船舰体舯部的船底。清英看了好一会儿,直到完全确定靶船的另一端没有白线出现的时候,方才满意的舒了一口气。
转过头来,映入眼中的是赫迪拉笑得比菊花还要灿烂的脸;而弗里克则是扶了扶眼镜,镜面后面的眼中也流露出了几分笑意。清英轻轻咳嗽一声,道:“赫迪拉先生,我必须承认,你所设计的这条潜艇取得了不亚于美国霍兰潜艇的成功。不过,它的性能还是有些偏低,而我所需要的,是改进后更强力的潜艇!”
“不知道殿下还需要些什么?我觉得这条潜艇在火力和机动上都已经很不错了。”赫迪拉见清英表情认真,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正色说道。
“首先,这条潜艇的火力并不如人意。它用于攻击敌人的武器,仅仅只有舰艏的1具45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而除了鱼雷发射管中本来的那条鱼雷之外,就只有1条鱼雷备用,无论是在火力密度上还是在持续作战的效力上,都还有着相当大的欠缺。在下一艘潜艇上,我希望它能够装备上2具45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并且一共能够携带6枚鱼雷。”清英脑中一边回想着后世德国U艇的性能数据,一边开口说道。
赫迪拉闻言点了点头。眼前所站之人是直接给他发薪水的金主,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他的意愿做出令他满意的设计。
清英顿了顿,又道:“此外,它的机动性也仅仅只能算是勉强合格,并没有达到我心中所真正期望的水平。7节的水面航速还是有些偏低,而这条潜艇的续航力恐怕也高不到哪里去吧?如果下一艘潜艇的水面航速能够超过10节,并且拥有2到3千海里的水面续航力的话,那么这种潜艇的机动性就颇为令人满意了。”根据清英的估计,1艘200吨级潜艇如果要想达到10节的航速,那么就需要一台160马力左右的发动机,等再过几年柴油机技术成熟之后,160马力也是一个很容易就能达到的功率。
“续航力的事情比较容易解决。由于这艘潜艇只是实验性质,我只为它划出了5立方米的汽油储存舱室,4吨汽油只够它航行1000海里出头。如果要追求续航力的话,并不存在什么技术障碍,我只需要改改图纸即可。至于航速的问题,只要本茨和戴姆勒这两家公司能提供足够大功率的发动机,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赫迪拉思考了一会儿之后说道。
“那么这种装备2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拥有10节航速和3000海里续航力的潜艇,赫迪拉先生你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它建造出来?”清英问道。
赫迪拉回答道:“根据这艘潜艇的经验,如果要实现殿下所期望的这些性能,那么初步估计其吨位将达到220—260吨。由于鱼雷发射管的增加,其内部结构全部都要重新打乱设计,我争取尽量在本世纪内,将成品呈现在殿下的面前。”说到这里,他白了一眼旁边跃跃欲试的老搭档,道:“闭嘴弗里克,我第一次设计这种双重动力的水下兵器,自然是在很多地方有些不熟练;而现在,我已经基本掌握了这种小玩具的所有处理要点,工作进度肯定会比第一次要快很多!你这家伙就老老实实的回去画商船的设计图纸吧!”
听到赫迪拉的保证,清英心中的情绪也随之轻松起来。他微微一笑,道:“回柏林之后,我便会请求父亲成立一支独立于公海舰队之外的波罗的海分舰队,以专门负责海岸防御和支援陆军;而这种深潜于水下的猎手,就是这支分舰队的核心主力!到那时,我宁哈根造船厂将会得到来自海军的大量订单,赫迪拉先生你作为主设计师,从中所提取的分红也是相当可观的!”
此时,清英已经在脑中勾勒出了一幅辉煌灿烂的蓝图前景:只要自己在战争爆发前夜能拥有一批性能良好的潜艇,那么就足以改变两大阵营的海上格局!
一战之前,尽管列强都对潜艇这种小玩意儿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由于当时的潜艇仍旧跑不快跑不远,他们都还远远没有意识到潜艇这种东西将会对水面舰艇造成多么可怕的威胁。因此,除了一向注重防护和损管德国战列舰、以及美国那一票装备14寸主炮的铁乌龟之外,其他国家的所有主力舰艇的水下防护都是惨不忍睹,甚至连小剂量的水下炸药爆破都不能经受。
法国战列舰船体内倾,干舷高大而威武;这种设计虽然为其带来了灵活的转向和极佳的横摇周期,但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它们的重心太高、稳定性奇差,只要一进水便极易翻覆。在历史上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2艘法国前无畏舰在吃了土耳其潜艇的鱼雷之后,登时就来了一个华丽至极的180度大侧翻,仅用了5分钟就完全消失在了海面上。而进入无畏舰时代,法国人依旧沿袭了这种坑爹的设计,1922年触礁即沉的“法兰西”号就是最好的例证。
至于英国人的战舰,其水下防护更是一坨翔!1914年10月27日夜,1枚小型的旧式水雷和英国的“大胆”号超无畏舰来了个亲密接触。这枚水雷很小,只装了区区180磅炸药,折合下来仅有81.5千克;这枚水雷也很旧,其中装填的炸药还是威力较小的火棉,日本海军在2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就已经使用了威力比它大很多的苦味酸。而最终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标准排水量达到22200吨的钢铁巨舰,竟然就被这样一枚水雷给炸沉了!而即便是当时威力最小的鱼雷,所造成的破坏力都能比这枚水雷大得多得多!因此,只要协约国的战舰被潜艇发射的鱼雷所击中,除了个别的大型舰艇之外,几乎都是能够一雷将其秒掉!
什么?你说潜艇水下航速缓慢,就算目标出现在了潜望镜里,面对航速是其3倍的无畏舰,也难以占据发射鱼雷的攻击阵位?这种说法的确是没有错,不过潜艇想要想攻击到敌方的主力舰,却并不一定是必须在大海上。潜艇完全可以潜入敌方军港,对那些停泊在原地不动的敌国战列舰实施最致命的攻击!在一战爆发之后的几个星期里,各国海军军港都是没能建立起一套阻止敌国潜艇溜入的防范体系的!
此时,结束了观摩之后的游艇已经返回了港内。那艘潜艇不知什么时候也出现在了游艇的舷侧旁边,将半个指挥塔露出水面,如同一条露出背部鱼鳍的鲨鱼。重新站在码头上,看着这幅颇有些滑稽的景象,清英微觉莞尔;正欲为这艘潜艇起一个名字,自己的一个保镖男却快步向自己走来,而后开口道:“殿下,陛下请你立即返回柏林!”
第107章 浑水摸鱼
落日西沉,晚霞满天。
纵横宽敞的办公书房里,阳光辉映,将所有的事物都镀上了一层金紫色的光衣。书桌后方,德皇威廉正埋在堆积如山的连篇案牍中奋笔疾书。听到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他从一堆文件的城墙上探出半个脑袋,在见到一只少年生物出现在门口之后,威廉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欣悦的神采。
“今天把你找来,是因为在大洋彼岸发生了一件非常有利于我德意志的事情。昨天夜里,美国的派去古巴护侨的铁甲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内发生爆炸而沉没,与舰同沉的还有近300名美国海军的士兵。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吧?”威廉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清英跟前说道。
听到这个消息,清英心中陡然一惊;目光扫过办公桌上的日历,2月16日几个字符赫然映入眼中。他沉默了一会儿,而后微微点了点头,把他的观点向威廉娓娓道来。
时间进入19世纪的最后一个十年,南北战争过去了25年的美国,在历任总统的英明领导下,工业和经济都实现了井喷式的腾飞。美国国力的增长,从一组数据便可见一斑:在1886年的时候,美国全年的钢产量便超过了260万吨,力压英国成为世界第一;而经过这十年的跨越式发展,其工业总量更是已经远远领跑其他各国。大量新兴工厂的运营和建立,让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绽爆开了工业革命的冲天火星。
在工业硬实力得到大发展的同时,美国的人才软实力也得到了大步的腾飞。哈佛、耶鲁、麻省等学术气息极其浓郁的大学,为这个国家在各个领域培养了大批的尖端人才;这批人员在岗位上尽情施展平生所学,推动整个社会良性而高速的向前隆隆前行。时至今日,美利坚合众国已经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为闪耀的冉冉新星,辉煌绚丽,散发着璀璨迷醉的夺目光晕。
随着美国国力的急剧膨胀,他们也不再满足安然的呆在遥远的美洲一隅,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遍地都是黄金的海外地方。美洲大陆两面临海,要想将触手伸向海外,则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自信满满的美国人,开启了史称“合众国新海军”的建造规划。
1888年10月,设计排水量6882吨的“缅因”号铁甲舰在纽约造船厂动工建造,开辟了美国海军扩军的新纪元。尽管美国人的海洋热情还没有完全苏醒,但凭借着世界第一的工业实力,造船的数量也是颇为可观。截止到1898年2月,美国海军已经拥有一支由4艘战列舰、2艘铁甲舰、2艘装甲巡洋舰和6艘海防重炮舰所组成的两洋舰队,实力位居世界第六,仅次于英法俄意德五国。除了这些现役舰艇之外,目前在船台上还有2艘奇尔沙治(Kearsarge)级战列舰和3艘伊利诺伊(illinois)级战列舰即将下水;再有2年的时间,美国海军的主力舰数量就又将翻上一番。如此大规模的扩军,显然不是为了执行防御性战略,自从美国开始批量建造战列舰的时候,就已经明确的竖起了对外扩张的猎猎大旗。
不过,由于美国崛起的时间太晚,比起德国这个勉强赶上瓜分殖民地末班车的国家还要迟缓;等到他们开始放眼世界的时候,海外殖民地已经被英法等列强瓜分殆尽。心有不甘的美国高层,顿时就将目光投向了气息奄奄的西班牙帝国。这个国家的殖民地离美国最近,实力在列强中也是最弱小的,这种软柿子,不捏一下都对不起自己!除此之外,当下在古巴发生的大规模起义,也严重影响到了美国资本家在古巴投资的种植收益,美国政府急切的想把古巴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在这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国人借用缅因号爆炸来大做文章、和西班牙之间兵戎相见,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听完清英的讲述,威廉眼中流露出满意的神色,微微盍首道:“不错。古巴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价值,早就是美国人觊觎已久的对象;而他们国内的那些金融寡头们,也不会允许投入了大量资产的古巴种植园陷入荒废的危机。这次事件,无疑是上帝赐给美国人对古巴动兵的绝佳契机。不管缅因号的爆炸是意外还是人为,也不管事故责任人是西班牙还是美国自己导演了这场惨剧;由于这个既定事实已经出现,西班牙作为古巴的地主,无论如何也脱不了干系!只要美国政府借题发挥,在这件事情上小小推助一把,便能引爆国内的民众怒火,同西班牙走向战争的对立。而根据我的估计,美国这么做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清英有些惊讶的看着威廉,似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在历史上被指为精神失常的便宜老爹,竟也能对世界局势有如此精准的分析。威廉顿了顿,而后悠然道:“一旦美西之间进入紧张状态,我德意志的机会就来了!埃特尔,你来说给我听听吧?”
清英不假思索的说道:“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在缅因号没有发生爆炸之前,西班牙在菲律宾和古巴两地的殖民统治都是难以维系;而现在美国人又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上去,其在海外所面对的局势更是危急了数倍。以他们的实力,不可能应付得了这么一个乱局;而我德意志要做的,就是趁西班牙内外交困的时候实行我们的远东扩张战略!如果我们在这个时间,再就菲律宾的问题向西班牙人发难,并提出我们对菲律宾的领土要求的话,西班牙人将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他们所唯一能够做的,就只能是接受我德意志提出的全部条件。半年之内,我们便能将这片2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纳入德意志帝国的版图!”
清英这番话说的信心十足,完全没有丝毫的迟疑和犹豫之意在里面。由于他的布局,德国在1897年8月就在菲律宾群岛上获得了一个楔子,并在这片土地上搭建兵营,修葺码头,时刻都迎接着来自于本土的支援。经过整整半年的兵力运输和物资储备,德军已经在圣安娜集结了一支由4000名官兵和30门大炮所组成的军队,足以改变当前菲律宾群岛上的力量格局。
尽管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群岛上的军队总人数仍有4.6万人,是德国的10倍有余;但他们和古巴上的西班牙军队一样,绝大多数都是战斗素质极差的弱旅,真正能够有一战之力的部队只占其总兵力的5%。而德国为了夺取菲律宾,所调集的全部都是国内的精锐,甚至连威廉的1整个近卫军营也被派去了菲律宾。以德国陆军的实力,只要小心防范痢疾这个变数,对付西班牙人和当地土著简直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容易。
而至于美国可能像历史上一样,对菲律宾抱有领土需求的态度,清英也早就已经考虑到了。历史上美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夺取菲律宾,完全是因为欧洲列强都没有做好夺占菲律宾的准备的缘故;而在半年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的德国,完全不用担心美国这个暴发户。此时美国海军现役的4艘战列舰里,有3艘都归属于大西洋舰队,在广袤的太平洋上,只有1895年竣工的“俄勒冈”号战列舰、“奥林匹亚”号防护巡洋舰和几条小杂鱼在维持着局面。就算美国人不像历史上一样调回“俄勒冈”号战列舰,而是维持太平洋舰队规模不变,那德国的3艘战列舰也是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局面!
什么?你说什么?要是美国海军向太平洋增兵怎么办?快别多想了,因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巴拿马运河连影子都没有的现在,从美国东海岸到菲律宾足足有2万海里的航程;而当下美国的4艘战列舰几乎全都是以近海防御为目的而打造的货色,其舰艏干舷更是只有3米出头。让这群家伙去实施超过2万海里的远征,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比母猪上树还要荒诞!
“除了攻占菲律宾这个大头之外,这件事情对于我德意志来说还有一处利益。美西之间关系紧张,西班牙急需一支强大的舰队来增强他们在古巴地区的话语权;而单凭他们那几艘只能用于镇压土著的老旧铁甲舰,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此,我德意志则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把我们的那一票战斗力极差的旧式战舰清理掉一部分!父亲你不是想为海军再多添设一些战舰么?这些老舰出售之后所得的马克,正好就可以投入到新舰的建造中去。”清英微笑着说道。
第108章 威廉的算盘
这番话语说出之后,过了半晌,仍旧没有见到威廉做出什么反应。清英心中微微有些疑惑,不由的开口道:“怎么了,难道我说的有什么问题么?”
“不。你所说的和我想的,几乎完全一样。”威廉瞳孔一缩,似是刚刚才回过神来一般。他沉默了好一会儿,忽然开口道:“埃特尔,你今年也有15岁了吧?”
清英一愣,尽管没明白威廉为什么忽然提起这个,仍是闻言点头道:“是,我在上个月前刚刚过完自己的生日。”
威廉嗯了一声,道:“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已经开始在圣皇身边历练,帮他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务。你作为我威廉的孩子,又是德意志帝国的皇储,应该也要为我做一些事情了。现在,有一件对我德意志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想交予你去做。”
清英心中一动,开口问道:“父亲是想让我去向西班牙人推销军舰么?”
威廉哂笑道:“埃特尔,你太轻贱自己了。那西班牙算个什么货色?不过是欧洲的三流国家而已,这种实力的国家,我德意志伸出一根手指头就能按死他,怎用得了你去接待他们?向西班牙人出售战舰的事宜,只需要在海军中随便派一名军官前去就行了,而我要你做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说到这里,威廉脸上的神情渐渐严肃了下来,而后徐徐道:“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而我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在远东扩张之外,还需要将中东地区也纳入我们的势力版图。那里虽是一片蛮荒之地,炎热干燥,遍地沙漠,但那里的土地下面却蕴藏着比委内瑞拉还要多出数倍的石油。即便是现在这些石油没有被开采出来,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经济价值,但如果德意志的势力能够控制那里的话,也将在之后为我们创造无穷无尽的财富!”
“除此之外,推行你所说的那个地中海战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奥斯曼帝国这个欧洲病夫的确是衰败倾颓了,但他们在进行战争动员之后仍可拥有超过100万人的军队;他们所统治的3200万民众,也能为其创造颇为可观的税赋。如果我们能将奥斯曼帝国拉入到德奥同盟的阵营中来,不仅可以控制中东,更能大大增强我们在地中海地区的势力,在另一条战线上牵制住更多的英法军队。”说到这里,威廉用鞭策的目光看了清英一眼,而后道:“因此我决定,今年我要亲自去一趟君士坦丁堡,和奥斯曼皇帝阿卜杜勒·哈密尔二世做最直接的交流!”
清英微微点了点头。对于威廉二世的这一举动,他还是颇为认可的。
自从时间进入19世纪最后10年以来,由于在中东地区发现了石油的存在,奥斯曼帝国这个欧洲病夫再度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进入了欧洲列强的眼球。而当时的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列强在对待利益的态度上,从来都是用抢的方式,即依仗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为后盾,将原本的蛋糕享用者给一脚踢开。这些国家由于自恃国力强盛,从来没有考虑过采用温和一点的态度。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英国开始对自己这个昔日在高加索地区用于牵制俄国人的小弟不假以辞色,在很多事务上都不再对其予以援助。尽管土耳其人一再的用热脸去贴英国人的冷【创建和谐家园】,但都收效甚微,反而在伦敦屡遭讥嘲和羞辱。
就在奥斯曼帝国如同一个被主人抛弃了的侍女、暗自垂泪不已的时候,地处中欧的德国向他们敞开了温暖的怀抱。无论是德国向奥斯曼帝国提供的贷款,还是德国向奥斯曼帝国出售的军火,都有效的帮助他们稳定了国内的局势,使这个国度有了一丝复苏的迹象。两相比较之下,土耳其人自然就和德国人开始眉来眼去,秋波频传。而对于土耳其人背叛自己的举动,自然是让英国大为恼怒,对其更无一丝好的态度。直到现在,奥斯曼帝国的陆军都已打上了深深的德国烙印,其使用的装备、训练的教官,已经有超过半数都是纯种的汉斯出口货。
历史上,尽管德国在土耳其问题的处理上要远比英国来的成功,但由于威廉并没有意识到这群沙漠中的骆驼能在海洋上给予德意志什么帮助,因此德国对土耳其也仅仅是半推半就式的眉目传情,并没有从一开始就竭尽全力的拉拢。这么做的后果便是土耳其对英国余情未了,在1914年还在新恋旧爱之间摇摆不定,直到被英国扣下了花费522.5万英镑巨款所购买的2艘战列舰之后,才彻底决定和英国决裂,以至于其陆海军的对英作战战备都严重不足。而现在,由于清英所引发的历史偏移,德国对土耳其的重视程度较历史上提高了数个档次;如果德国能提前数年甚至十年时间将土耳其拉拢过来,那么就将是另外一个局面了!
“父亲英明。不论是为了石油,还是为了丰满德意志雄鹰在地中海地区的羽翼,我们都应该趁现在英国对奥斯曼失去兴趣的这个机会,将其拉入到我德意志的阵营。父亲亲自出访君士坦丁堡,是对奥斯曼帝国最大的礼遇,相信他们一定会接受我们释放出的善意。”说到这里,清英看了一眼威廉道,“可是,我依旧没有明白我将要干什么啊?”
威廉道:“这问题就来了。一旦我德意志的势力将中东完全浸透,苏伊士运河和红海航道都将直接暴露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而这是英国所无法接受的。英国人显然也看到了这一层,所以在几年前,我德意志准备投资修建从柏林直达巴士拉的中东铁路的时候就竭力阻挠。这一次,我去君士坦丁堡访问,无疑会使德意志与英国之间的关系遭到极大的削弱,而我们现在还不宜与他们交恶。不过,君士坦丁堡我却是不得不去的!因此,我决定在其他地方给予英国人一些补偿,这个地方就是远东!”
威廉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之色,道:“目前,俄国人正在为他们的舰队大量建造战舰,而日本由于财力的缘故,很难在陆地和海洋上与俄国人争锋。如果我们对日本施以援手,支持其对付俄国人的话;由于日本这个国度是英国用于对付俄国人的助手,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我访问君士坦丁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日本人在得到增强之后,俄国肯定不会毫无反应!他们为了建立黄俄罗斯,夺取太平洋上的不冻港,自然也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远东战场上去,而这对我德意志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局面。埃特尔,你以前去过一趟远东,对那里有些熟悉;这一次,就由你去出使一趟日本吧!”
“父亲,你是要我去日本?”过了好半天,清英才从大脑当机中恢复过来,用不可置信的语气开口道。
“我是德意志帝国的君主,出访君士坦丁堡将震动整个欧洲;你作为德意志的二号人物,自然也需要亲自到远东去访问日本。唯有这样,才能为了尽最大可能的平衡这起事件对英德关系所造成的影响!为了保护你的安全,我会从我的近卫军中拨出一个小队,对你实施24小时的贴身护卫。”威廉满意的看着眼前这件属于自己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埃特尔,好好干,不要让我失望哦!”
清英闻言暗暗叫苦。自己所拥有的,仅仅只是来自于后世的理念和知识;这些东西用于统筹全局的确是事半功倍,但却完全不能在外交出访中起到什么作用。让自己这个半吊子去和伊藤博文这种已经成精了的家伙博弈,完全就是去送肉!只要对方稍微施加一点手段,便根本不是当前的自己所能识破的!那些初出茅庐就能把纵横政坛数十年的首相大臣玩得团团转的龙傲天主角,只可能存在于YY小说当中!
除此之外,清英对日本这个民族也缺乏好感。尽管他在前世接触到了很多的日本文化,也拜读了波老师、遥老师等众多人生导师关于人性启蒙的作品;但在他的心底深处,却始终对这个国度有一丝难以名状的抗拒之意。清英思绪转动,正想找点什么理由推辞,但当他看到威廉那严肃而又期待的眼神之后,已经涌到了嘴边的话语却又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见清英薄唇翕动,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威廉开口道:“我也知道,这件事情对于现在的你来说的确有一些困难。但你要知道,如果不经受打磨的话,即便是一块最为闪耀的神祇仙料,其作用也不会比一把普通的刀剑来的有效。我普鲁士之所以能够崛起中欧,并一统整个德意志,这与历代君王的拼搏和奋斗是分不开的!”清英低声称是。
“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了。毕竟德意志和日本之间的国力差距摆在那里,他们面对俄国人的远东力量尚且无比吃力,是不敢冒着得罪我们的风险、在一些条款协约上搞什么小动作的。你需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认真倾听、而后详加思考,这段经历,对你以后将大有益处。”威廉用勉励的语气对清英说道。
第109章 日本的作用
尽管清英心中并不甘愿,但见威廉都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他也只能把头一点,以全国人民欢庆推迟退休的心态表示了遵从。清英顿了顿,而后道:“父亲准备怎样帮助那个英国在远东用于牵制俄国的国度?我觉得有必要知道帝国的底线,以免犯下什么难以挽回的过错。”
威廉用赞许的目光看了清英一眼,道:“尽管日本只是英国在远东养的一条狗,但我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群平均身高只有5英尺出头的黄皮猴子,的确能在远东为俄国人制造不小的麻烦。而俄国越把力量投入到远东,则是我德意志越乐意看到的结果;因此,我们有必要与英国人携手,一同加强日本的实力!你到了日本之后,可以允许他们聘请帝国的现役军官作为他们的陆军教员;如果他们向你提出了购买武器装备的请求,除了帝国最先进的现役战列舰之外,你都可以向他们敞开出售!除此之外,由于这群猴子的重工业几乎为0,经济实力极为薄弱,因此你也可以同意向他们发放贷款。不过由于我德意志也要用钱,这个数额的上限为1亿马克,而利率下限为3.5厘。”
听到威廉的讲述,清英脑中忽然有一道灵光闪过。按照威廉的想法,是通过支持日本的方式来缓解他访问君士坦丁堡所对英德关系造成的影响;而得到增强后的日本又能迫使俄国将更多的力量投入到远东中去,使得德国在欧洲所受到的压力进一步降低。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不把事情做绝一点?相比于威廉方案中那欲拒还迎的秋波暗送,如果选择一开始就干柴烈火勾搭成奸、大力支持日本的话,那么对于德国来说将是一个更好的局面!
时至今日,尽管德俄之间的关系还算良好,但熟知历史的清英却清楚的知道,这只不过是双方在现阶段还拥有一些共同利益的缘故罢了。在20年前的柏林会议上,俾斯麦选择了帮衬在欧洲声望更佳且民族关系更为密切的奥匈,便已经正式宣告了德俄蜜月期的结束。
而在做出了这个选择之后,德国在对俄政策上已经势成骑虎,只能沿袭1878年作出的选择继续往前走。12年后,基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惯性,俄国完成了资本垄断,从农奴社会迈入帝国主义的大门;此时的俄国人,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希望能成为一个工业国。面对俄国人发展工业急需用钱的这一需求,德国赶紧收拢了自家的钱袋子,任凭俄国人如何请求,都坚决不肯对其放贷。德国人的理由也很明确,当初自己已经在俄国和奥匈之间选择了后者,那就自然是要维系与奥匈之间的联盟。如果此时德国再向俄国的工业化进程大开借贷之门的话,俄国人由于当年柏林会议的那档子事情,不一定会对自己感怀在心;而自己的传统盟友奥匈,却会因为德国资敌的行为而与德国拉开距离,这岂不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么?
除此之外,英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时英俄两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争斗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如果德国选择帮助俄国进行工业化转型的话,则势必会引发英国对德国的敌视。而直到现在,德国都仍旧处于发展的高峰期,英联邦的市场和对关税特惠对于德国经济来说都是不容有失的!当时仍旧担任首相一职的俾斯麦,也害怕一个工业化的俄国会对德国造成无与伦比的威胁。农奴社会下的俄国都被称作是“欧洲压路机”,令所有欧陆大国闻风色变;要是俄国人再完成了从农奴社会到工业革命的转型的话,那德国在东面还活不活了?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德国最终以国内发展需要大量金钱为由,婉拒了俄国的贷款请求。见德国人摆明了对自己提防之心甚重,根本不想帮助自己完成工业化,俄国便也脱离了德国的怀抱,转而与急于拉拢盟友对抗德国的法国一见钟情,勾搭往来。尽管法国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从他们那里借贷的利息都高的吓人,简直就是一帮土匪强盗;但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拿的出钱来、而且也有意愿拿钱出来帮助俄国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了。双方一攻一受,两厢情愿,在互相满足了对方的需求之后,两位好基友便含情脉脉的手牵起了手。1892年,法俄之间就秘密达成了防御同盟的协定;时至今日,由于大量的法国资本对俄国的输入,这头北极熊已经被彻底绑上了法国人的战车。一旦德法之间爆发战争,光凭德俄两家皇室姻亲这一点浅薄的关系,是不可能让俄国站回到德奥这一边来的;像当年彼得三世那样的奇葩脑残君主,1000年来也难以出现一个!
既然德俄两国最终将是敌非友,那么德国就应该想方设法的削弱俄国的实力,以便在日后爆发的战争中取得便宜;而在现在,就有一个极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