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杯牛奶,两根热狗,米黄的面包中夹着通红的香肠。清英坐在病床上,挥动刀叉享用着自己的早餐,心绪早就不知道飞到了什么地方。

        迄今为止,清英的大脑也没有再现之前的那种痛楚,这具身体没有出现任何的异常。不过那个主治自己的地中海老头为了保险起见,仍旧要让他在医院里继续观察。每天下午,清英的身体上都会【创建和谐家园】满了管线,伴随着一些原式而不知名的器械的嘶声锐叫,令人牙根发酸,久久方息。

        几天下来,清英已经习惯了这种被当做小白鼠的感觉,闲暇无聊之时,翻阅这个身体的本来记忆,便成了他唯一打发时间的方法。随着清英对其记忆发掘的深入,倒还真让他找到了些许重要的信息。

        埃特尔,全名弗雷德里希·威廉·清英·埃特尔·冯·霍亨佐伦,是威廉二世和奥古斯塔皇后所养育的第二个儿子,1883年2月出生于柏林城郊的多伦庄园。由于埃特尔的形象是威廉二世和奥古斯塔皇后二人去芜存菁之后的完美呈现,虔诚的天主【创建和谐家园】奥古斯塔皇后对他惊为天人,认为这是耶稣圣主给予她最宝贵的恩赐,百般宠爱。但威廉二世却对妻子的这种做法嗤之以鼻,还时不时因为埃特尔的优柔与踟蹰而大动肝火。

        闲来无事,清英也顾影窥姿,通过镜子了解了“自己”的形象。平滑的镜面里,倒映着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容:眉如清剑、目似星辰,鼻梁高挺、绛红薄唇。柔顺金发,削瘦下颚,再配合着欧洲人那本来就白皙的皮肤,端的是俊秀洒落,卖相倾城。

        不过清英早就过了唯脸是从的心理年龄。一句好皮囊,也需要强大的灵魂,才能绽放出炫目的光芒。短暂的兴奋之后,他便不再去关注这个问题,而是开始仔细思考自己的未来。

        穿越之前,清英在柏林呆了有近2年的时间,耳濡目染之下,对近代以来的德国历史心中了然。第二帝国虽然在威廉二世的统治下踏上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但也是在他的任期内滑入了万劫不复的虚空。1918年11月11日,饱受4年世界大战之苦的德国民众发动政变,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向协约国乞和。此后的十余年间,德国的国防经济尽数崩溃,任人【创建和谐家园】;直到元首登基加冕,君临宇内,这种情况才得到了本质上的改变!

        自己应该怎么做呢?清英静静地想着。此刻在他的面前,出现了2条截然不同的选择。

        按照【创建和谐家园】丝破罐子破摔,小富即安的生活标准,德皇次子的条件无疑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限额。清英可以趁着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有25年的国运,加紧搜刮地皮钱财;等到帝国崩溃后,便可流亡到荷兰、瑞士、挪威等任何一个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国家,靠着之前搜刮来的巨额财富,继续享福。这种模式,后世的天朝官员已经起了最好的表率作用;尽管是背井离乡,但他们的小日子依旧过得红红火火。

        毫无疑问的,这种寄生虫似的发展道路被清英给瞬间PASS。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混日子的话,清英在前世根本就不会去读高中,而是直接用那笔学费开个杂货摊,找个黑木耳默默无闻的过完这一生。可就是因为年轻人心中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有一种不甘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执念,才让他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前往柏林进修的宝贵名额。年纪轻轻就尸位素餐,得过且过的话,那真是枉来人世走这一遭了。

        而清英在柏林的这段时间里,一番潜移默化下来,让他对这个国度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眷恋之情。加之他本身又是个战列舰爱好者,对第二帝国所处的20世纪初的这段时间更是悠然神往。日德兰海域壮美的余晖里,超过60艘主力舰排成煌煌纵列,雷霆山岳般的舰体劈开滚滚碧波,所向无敌的炮群发出震天动地的虎啸龙吟;那炮口光焰遮蔽了天际晚霞的奇诡场景,让多少BB党人为之遐想品味!

        现在自己所夺舍的身体,乃是末代皇帝威廉二世的第二个儿子;而本来在自己上面的那个便宜兄长奥古斯特皇储,却是因为没有第二个人的灵魂穿越,而丧生在了雷电霹雳之下。想到这里,清英心中浮现出一个念头:既然老天给了自己一个这么奇特而精妙的际遇,那么如果不好好利用一下的话,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这番穿越?不妨就让自己,来改变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国运!

        一念至此,清英心中骤然一动,仿佛拨开了眼前的云雾,看到了自己今后的奋斗方向。穿越而来的些许陌生和不适,如同阳间雨露,瞬间蒸腾消散。他迅速消灭掉手中的早餐,而后起身站立,走到镜前。看着镜中的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清英心潮汹涌,百感交集:从此刻起,自己便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清英了;而是德皇次子,帝国皇位的第一继承者!而改变这个国家的国祚,将是自己今后生命中的唯一使命和任务!

        打定了主意之后,清英便开始仔细回想第二帝国失败的原因。历史上,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原因有很多,从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到德国总参谋部的决策失误,种种原因不一而足。通过时间和种类的划分,这些看似繁杂的原因,被清英分成了两大方面。

        其一,德国在国际战略上处理得极为粗糙。威廉二世虽然在治理国家上颇为不错,德国国力连续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稳定增长;但在外交关系的处理方面,就实在是乏善可陈了。强行辞退俾斯麦之后,这只德意志孔雀有吞天之心,却无济世之才;他的轻率、他的鲁莽,把俾斯麦为德国创造下来的良好周边局面给败了个干净,把昔日的盟友英国和俄国全给推到了夙敌法国一方。后来为了弥补这一局面,威廉二世大力加强同南面奥匈帝国的关系,把意大利也拉入了三国同盟。可他却没想到,奥匈帝国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被为德军轻易打败的俄国军队打出了翔;而意大利更是两面三刀的角色,开战一年后,转身便投入了英法的怀抱,然后对昔日的盟友奥匈帝国发起了猛攻。如此一来,德国不啻于与全世界为敌;纵然陆军冠绝寰宇,也只能是饮恨莱茵。

      第5章 未来规划(下)

        其二,便是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的问题,施里芬计划的失败葬送了整个全局。这个计划虽然是一个极其优秀的计划,详细周密无懈可击;但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这里面便出现了诸多的缺憾。在清英看来,如果德国不在西线采取这种赌博性的进攻,而是专心防御和法国接壤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把主力集中在东线进攻俄国人的话,才是一战德国陆军的最佳方案!

        西欧地域狭窄,用不了多大力气就能构筑起由机枪堑壕铁丝网所组成的无解防线,挡住法国的进攻完全不是问题;而东线战区比西线开阔了10倍,俄国人就算想防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最适合发挥德国陆军世界第一的强绝威力。以一战时期俄国的德性,最多2年便会支持不住,而后为了退出战争,和德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和平条约。俄国一旦退出战争,法国又捞不到什么便宜,德法双方自然便会坐到停战的谈判桌前。如此一来,根本不用冒什么风险,就能做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除此之外,导致第二帝国覆灭还有一些弊病:包括严重缺乏前瞻性设计的公海舰队,陆海军资源长期分配不合理,以及开战前陆军动员严重不足等问题。看到自己罗列出来了这么多原因,清英不禁苦笑一声;自己这具身体也只是一只不到11岁的正太,国际战略的处理和施里芬计划的修改暂时是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了。抛开这两项最关键的,再考虑到现在还只是1893年的10月份,清英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还有9个月的时间,甲午战争就会爆发,自己现在最该做的,是在这场战争中拉螨清一把!

        ……

        微风低语,挂坠轻摇。清英思考了一会儿,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见窗外秋意甚好,正准备到室外去透透气,走廊外却突然传来了一阵低沉的脚步声。凝神听去,脚步声厚实而稳重,不像是那名叫做克丽丝的护士所拥有的。

        “真见鬼,难道又是汉斯这个该死的地中海来对我做人体试验了?”清英低声咒骂着,却只能脱下鞋子,又钻回了病床上。片刻之后,房门推开,进来的人却并非是那个醪糟鼻、地中海,有望成为疯子博士的脑科医师老汉斯。

        一个身着紫色服饰的男子站立在门口,衣衫边角那淡淡的描金,将他整个人都衬托得威仪而又雍容。他大约三十来岁,额头宽大,唇上蓄着两撇八字小胡;尽管不发一言,但却有一股渊渟岳峙般的气势,令人难以正视。

        德皇威廉二世!

        虽然威廉二世和清英之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清英的意识好歹是入主了他儿子的身体;在融合了埃特尔的记忆之后,他的心境已于悄然间被潜移默化,自动代入了埃特尔的这一角色。见自己的便宜老爹莅临,清英赶忙从床上站了起来,将一张椅子推到了他的面前。可能是因为埃特尔之前没少被威廉二世训斥,见到这个德意志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清英心里竟然有些发怵的感觉。

        威廉二世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被这目光所视,清英仿佛浑身上下都被他给看了个通透;所幸威廉二世这种目光并没有持续多久,过了一小会儿后,又变成了刚进门时的从容。他老实不客气地坐在了椅子上,淡淡道:“朝会刚刚结束,朕无事可做,便来医院看看你。看你这样子,应该都恢复得差不多了。”

        清英低声道:“是,我现在觉得身体的各个地方都没有什么异常。不过汉斯医生称为了保险起见,还要让我在这里再多住几天。”

        眼光一动,蓦地瞥见威廉二世耳畔斑白的双鬓;清英心下大惊,愕然道:“这……父亲,你这是怎么了?”

        或许是早就料到了清英会有此疑问,威廉二世的脸上没有半点的神情波动。他语气仍旧平淡,仿佛是在说一件和自己无关的事,只不过在声线之下,却流露出了些许的怀念和萧索:“不过是几根头发变白了而已,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了?朕虽然执掌天下,但却终究还是会有烦心事的。”

        看着威廉二世这个样子,清英便知道他多半是因为长子之死而无法释怀了。不过威廉二世显然不是那种触景伤怀就长吁短叹的人。他微微呼出一口气,道:“朕今日前来,是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你原来的启蒙老师艾文森由于突发疾病,教不了你了;再加上你现在年岁已然不小,必须要得到更高程度的训练方可!”

        清英默默地点了点头。由于奥古斯塔皇后的庇佑,埃特尔直到现在还没有繁重的各项课程,与大他一岁的奥古斯特皇储形成了最鲜明的对照。现在威廉二世提出此点,清英心中并没有任何的排斥;相反他还想体验一番欧洲皇室的教育,和后世的天朝究竟有何不同?

        见清英如此动作,威廉二世心中微微有些讶异;他本以为这个竖子还会编出什么诸如头疼脑热的借口来推三阻四,却没想到他这么爽快就答应了!他眉毛微微上扬,嘴角难得的流露出了一丝笑容:“你答应了就好。朕已经为你选好了新的授业老师,都是军队里的优秀人物;你可要跟他们好好学习,绝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懂么?”说到最后一句,威廉二世的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明白了。埃特尔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父亲的期望。”面对威廉二世的威权,清英只能点头哈腰,以全国人民喜迎油价上涨的笑脸表示绝对的遵从。威廉二世哼了一声,道:“算你识相。为了促成这件事情,朕费了好多功夫才把你母亲那边摆平,谅你也不敢说半个不字!教学地点就设在你的书房里,三天之后便开始吧。”“有哪些课程呢?”清英问道。

        威廉二世淡淡道:“英语、科学、历史、钢琴、还有军事。其中军事这门课程是新增的,分为陆军和海军,前者是我德意志立国之本,后者是我德意志将要发展的未来!负责陆军的讲师保罗·冯·兴登堡中校还有半个月才会调回柏林,在这期间,你就先暂时只学习海军方面的知识吧。”

        “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你的海军讲师,就是海军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上校!”威廉二世道。

      第6章 舰艇理念(上)

        之前清英在医院里,已经决定要改变德国公海舰队;但却苦于目标太大,一时间颇有些老鼠拉龟,无从下口的感觉。不过威廉二世给他安排的这个海军讲师,却让清英眼前一亮,登时便有了行动的方向。

        提尔皮茨是何许人?

        1865年,16岁的提尔皮茨便决定加入当时的普鲁士海军,之后的半个世纪里,他便为这支海军奉献了全部的心血,默默耕耘。他头脑精明,思维严谨,对新生事物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敏锐洞察力。在1888年的一次午餐会上,德皇问他对海军发展有什么想法,他就说要建立战列舰队,结果他立即被调到北海,负责筹建大洋舰队。威廉二世为他的才华和胆略所惊叹折服,在威廉二世的支持下,提尔皮茨白手起家、从无到有,打造了一支世界第二的强大舰队,将德国海军推上了有史以来的最巅峰。

        平心而论,历史上的第二帝国,虽然有撼动大英帝国海权的工业实力,但毕竟是后起之秀,对海军的认知远不如称雄海洋300多年的老牌强国。由于理念的落后,德国海军只知道造船、造更大更强的船,跟着假想敌英国东施效颦,始终落后别人一步。末了,德国在陆地上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庞大的造舰计划成为浮云,而英国却稳步扩大了自己的优势。等到日德兰海战爆发时,德国大洋舰队无论是在舰艇数量还是火炮口径上,都已经处于绝对的下风了。

        除此之外,历史上德国公海舰队的战舰,也实在是需要进行一番大改。本来德国船的数量就不够多,还采取小口径主炮的设计,让英国人把火力优势拉大到了天去。除此之外,过于短小的主轴长度、以及过于保守的舰体强度冗余,也同样也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东西;前者平白浪费了一战德国小水管锅炉的动力优越性,后者更是浪费吨位提升造价,是对海军建设的极大犯罪!

        现在,威廉二世居然把后来的大洋舰队之父放到了清英面前,无疑是给了清英一个极好的机会。如果能对提尔皮茨的最初理念加以修正的话,那么经他之手打造出来的海军,将和历史上的大洋舰队迥然两异!

        想到这一点,清英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自己的房间,但等来的却不是提尔皮茨,而是某个不知名的路人甲。清英思虑一番,便已醒悟过来。提尔皮茨并非是专职的授业教师,而是正牌的上校参谋长;他白天要在海军部工作,也只能是在傍晚才有时间。

        待到他熬到吃过晚饭之后,一个极富个性的中年军官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浓眉锐眼,鹰鼻狮口。比起后世网上的那些老年提尔皮茨的照片,45岁的他显然更加年轻,在他脸上没有找到丝毫的眼袋和皱纹。可能是因为用脑过度的缘故,提尔皮茨的头发脱落得厉害,前部的头发已经悉数阵亡,只剩下后脑勺的一小片根据地还在苟延残喘。与他头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提尔皮茨的胡须茂盛得简直可以和圣诞老人相媲美;这倒也罢了,偏偏他那一大把胡子还从中间分成了两半,看起来就像两串葡萄分挂在两边。其另类奇葩,在大街上的回头率绝对能超过200%。

        或许是知道自己的胡须实在是有些过于显眼,提尔皮茨对面前这个小孩子那掩饰不住的笑意假装没看见,微微咳嗽了一声之后,便开始了他的讲解。由于清英是第一次上这种课,“圣诞老人”讲的都是一些烂大街的海军基础知识;正当他因为自己的大材小用而心生不快的时候,眼前的正太忽然举起了一只修长而白皙的手:

        “那个……阁下,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问你么?”

        ……

        房间内的炭炉已经被点燃,丝丝缕缕的暖意便是由此散发出来。提尔皮茨看着眼前的正太,淡淡道:“说吧。我受陛下所托,就是来为殿下传授课业,解答疑惑的。”

        提尔皮茨回答的并不爽快,甚至还有一丝生硬在里面。本来嘛,一个进入了海军最高决策层的高级军官,竟然还要给这种乳臭未干的孩童上什么课;这就好比你数学系博士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小学去教1+1=2,自然是相当的压抑和愤懑。要不是他的理想需要得到威廉二世的支持,要不是眼前的这个小孩子是最有望继承皇储之位的人,他提尔皮茨早就转身而去,哪里还会在这里多费唇舌?

        清英仿佛没有听出提尔皮茨话中的冷谈之意,他整理了一下头脑中繁复的思绪,开口道,“敢问上校,德国海军所执行的国家战略究竟是什么?”

        “当下,帝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卫海岸线,确保战时本土不会受到来自海洋方向上的威胁。不过,随着国家实力的飞跃,帝国海军不会只满足于海岸线这一方清浅的绿水;我们要打造一支强大的舰队,击败夙敌法国,在海洋上争得属于我们的那片天空。”

        提尔皮茨不假思索,直截了当地就回答了清英的问题。他瞄了一眼这只咫尺开外的正太,淡淡道:“这是我下一课才会讲到的内容。恕我直言,就算殿下天资聪颖,面包也是要一片片的吃;好高骛远,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我之前所讲的,难道殿下你都已经完全记住了?”

        “法克!小爷我在这里苦口婆心,对你循循善诱;你这家伙居然还给我脸色看,真当小爷不学无术么?”清英心中大为忿怒,但念在提尔皮茨日后将成为德国海军的掌门,又是威廉二世面前最红的人,自己为了实现心中的野望,怎么着也不能与眼前之人交恶。即便如此,他仍是白了提尔皮茨一眼,道:“阁下之前所说的东西,我早就已经知道了。海军现在是父亲最喜欢的军种,我怎么可能不跟随潮流,事先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内容?还在医院疗养的时候,我就托人买了到目前为止出的所有的《简氏战舰年鉴》,也看了一些东西了!”

        提尔皮茨一窒,随即很不服气地考了清英几个问题,结果都被上辈子常年混迹战列舰论坛的清英给轻松解决。提尔皮茨眉头微微皱起,决定要先了解一下这只学生的水平,开口道:“这么说,你了解的内容还很多了?何不说出来,我也看看你的水平究竟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德意志龙兴东普鲁士,崛起于莱茵之野,虽然连续击败奥地利和法兰西,但是德意志仍旧需要一支强大的陆军来保卫国土。而今法国又成为了我们的心腹之患,陆地上的压力骤然激增。如此一来,帝国每年的军费预算将更加向陆军倾斜,海军预算只有陆军的一小半,不知我说的对么?”清英端起面前的水杯,轻轻饮了一口。

        饶是提尔皮茨存心挑错,也不得不对清英的这番话表示了赞同:“殿下此言,委实不假。前几天的御前会议上,施利芬伯爵就向皇帝提出了新的陆军发展纲要,要求增加武器的采购和人员的招募。”他顿了顿,继续道:“不过呢,随着帝国的飞速发展,和皇帝陛下对我海军的重视和关注;今年的海军预算即便是只有陆军的一个零头,但总量比起5年前仍旧是翻了数翻。用不了多久,我们的海军预算的数额,就该能比肩意大利人了。”

        在得到了提尔皮茨肯定的答复之后,清英开始逐步进入正题:

        “父亲即位之后,虽然海军预算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比起那些老牌海军强国,我们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海军每年划拨的经费不多,用于造舰的就更是少,所以德意志所建造的每一艘战舰,都必须和现阶段的海军战略密切联系。英法等国的一些战舰未必就适合我们,他们的很多船都是要求拥有良好的航海能力和远洋能力,而这些德意志海军目前统统都不需要!所以,既然我们战舰的数量处于劣势,那就应该在预算允许的条件下,结合我国的国情,尽可能让我们战舰拥有良好的质量,能胜任我们的需求。不知道阁下有什么想法?”

        提尔皮茨很认真地听着,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看重眼前的这只正太,而只是纯粹的出于老师对学生的一种摸底的态度。此外,他少年时期接受的教育,也让他拥有良好的素质,无论是在听任何人说话都不会出现半点的散漫之色。可渐渐的,提尔皮茨微微变了颜色;虽然他以前早就知道这个威廉二世的次子敦敏聪明,但却没想到他对海军的认识竟然达到了这个地步!

        “好吧,我承认之前小看了你,可我阿尔弗雷德,又怎么会是吃素的?”

        提尔皮茨嘿然一笑,眼中流露出一抹见猎心喜的锋锐光泽。他合上了手中的讲义,“啪啪”几声,竟是轻轻鼓起掌来:“不错不错,你居然能想到因国而异这一层,实在是大出我的意料之外。老实说,就是在整个海军里,也是有少数成年人没有你这种思维的!你刚才说的,正是我之前一直在探究的;现在我已经小有所得,不妨就告诉你吧。”

      第7章 舰艇理念(下)

        “构成一艘军舰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火力、防护和速度,此外还有稳定性航海性等一些零碎的因素。但是从设计的角度上来讲,没有一艘军舰能在各个方面都能做到尽善尽美,必须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的做出取舍。这一点,你是知道的吧?”提尔皮茨问道。

        清英微微点头,示意提尔皮茨继续往下讲。

        “‘结合我国的国情。’你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实际上列强的所有战舰,无不都围绕着本国的国情或假想敌来设计建造。一直以来,我德意志海军都是以法国海军作为假想敌,而由于现在德意志海军的战舰数量并不多,主力舰的活动区域仅限于北海和波罗的海这两片并不广阔的水域,航海性便可以不用去追求。同样是因为战舰数量不足的缘由,我们的主力战舰都必须把装甲防护和生存能力放在第一位,毕竟活着才会有输出!如果船沉了,装备再强大的武器也是无用!”

        提尔皮茨用指关节敲了敲桌子,道,“所以,德意志帝国建造的主力舰,当首推防护!只有具备坚实的装甲和优秀的损管,我们才能在战损上低于敌人,才有望耗过世界第二的法国佬!现在我们建造的每一艘军舰,莫不是以此思想为指导核心;如果我们的船比法国人的船都还沉得快的话,那么这场仗也就不用打了。”

        清英惊讶的看着面前的这位中分山羊胡,好半天都没说一句话。虽然历史上的公海舰队的确是按照这个标准来打造的,但他却没想到提尔皮茨在甲午战争之前,就已经为德国海军战列舰的发展方向规划好了蓝图!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提尔皮茨的这种理念似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想到的烂大街的货;但在19世纪末的那个大变革时代,各种新技术和新理念如井喷般纷涌而出:小舰鱼雷党、大炮巨舰党、绿水乱战党、高速巡洋党……各领【创建和谐家园】、百家【创建和谐家园】,在这万花丛中,提尔皮茨能够找到一条适合本国的道路,本身就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情了!

        见清英久久不发一言,提尔皮茨估摸着总算把这个天才儿童给镇住了。他脸上微有得意之色,忍不住左右开弓,用两只手一齐捋了捋他那两把山羊胡。

        “良好的防护、细致的水密舱和优秀的损管能力的确是德意志海军舰艇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可以极大的保证战舰的生存能力,节约帝国海军那并不丰厚的家底。”清英斟词酌句,终于说出了历史上德国公海舰队最大的弊病,“但是,我们发展海军是为了争夺阳光下的空间,并非是造一个不沉的靶子;如果没有强大的火力,如何去击毁敌舰,赢得海战的胜利?”

        提尔皮茨眼前一亮。可片刻之后,他仿佛是想到了什么,又徐徐沉寂了下来。他轻轻叹了口气,脸上流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意:“殿下,你以为我就没有往这方面想么?只是理论是一方面,可实际操作起来又是另一方面;战舰要兼顾火力和防护,却是有两个问题难以解决!”

        清英精神一振,认真地道:“是什么问题?愿闻其详。”

        见清英如此勤学好问,提尔皮茨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尽管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说的东西,眼前的这只正太多半听不懂;但为了让自己学生了解到海军的精髓,激发他的学习热情,提尔皮茨咳嗽一声,道:“既然你想知道,我便说与你听吧。”

        ……

        月华倾洒,与灯光交相辉映,将整个书房照得一片通明。一只正太和一枚大叔隔着桌子相对而坐,桌上放着两杯刚煮好的咖啡,热气袅袅,醇香扑鼻。整个房间里,除了钟表滴滴答答的微鸣,就只剩下了那中年男人所特有的浑厚嗓音。

        “其一,便是火炮本身的问题。实际上,帝国海军高层无不想在我们的战舰上搭载更大威力的火炮,可是遗憾的是,现在克虏伯能造出的最大的现代化火炮的口径只有283毫米。老旧的305毫米火炮虽然口径更大,但单发威力和穿甲厚度等各项性能都远远不及。”说到这里,提尔皮茨的话中微微有些苦涩,“克虏伯军工已经倾尽了全力,但由于受到材料技术和冶金能力所限,我们在大口径火炮这方面,还是要比英法等国要逊色一筹。这是技术问题,而不是设计理念的问题;如果在技术上不取得突破,那么即便是再好的设计,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

        清英默默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不是冶金和火炮的双料专精,这种纯技术上的东西,他没有丝毫的办法,只能仰仗克虏伯军工的火炮工程师了。

        “其二,便是战舰的平衡性问题。前面我就说过,没有哪艘军舰在各个方面都能做到尽善尽美,必须有所取舍。如果我们在强调防护的同时,还要拥有大威力的火炮,那造成的后果便是这条船的动力被极大压缩,跑起来的速度和乌龟没什么区别。而就算是战列舰,也必须要有一定的速度,来在战场上完成战术机动的!如果有一条船火力强大、防护超群,速度还不慢的话……”提尔皮茨顿了顿,微笑道,“那她只有一个缺点,就是一下水便会像铅铸的鸭子一样立即沉入水底……就如同皇帝陛下在半个月前设计的那艘巡洋舰一样。”

        想到威廉二世脸上那持续了好几天的尴尬懊恼的神色,清英也不禁莞尔。见提尔皮茨已经把话说完,清英将眉头微微蹙起,以一种不确定的口吻缓缓道:“这第二个问题,我好像有一个办法呢?”

        “嗯哼?”提尔皮茨心中大奇,他默默想了一会儿,随即坦然,脸上也流露出了随意的神情。这只漂亮的正太定然是突发奇想,想出了某个实际上没有任何作用的奇葩东西。开玩笑,战舰三要素怎么可能面面俱到?除非有人能推翻牛顿所创立的物理定则,或是开发出反重力装置!

        不过欧洲的教育,显然不像天朝一样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尽管提尔皮茨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还是说道:“是么?那不妨说出来让我听听吧。”

        清英道:“为什么不把船造大一些呢?如果船变大了,不就可以装备更大威力的火炮了么?”

        “原来只是增加吨位,我还以为是什么神机妙策呢!”提尔皮茨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在暗暗哂笑。须知造船是个技术活,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做法只顾眼前,实际设计起来必然会漏洞百出,在战舰设计中是最忌讳的!

        可是……事实好像就是这样的呢?虽然他这种说法很笼统很简单,实行起来还要添加锅炉增设装甲,需要大量繁琐而复杂的计算,但这些都是设计师要去考虑的问题,和眼前这个小孩子没有半分的关系。只从结果上说的话,增大吨位,的的确确是可以在保证防护和速度的同时,提升火力的!

        算你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提尔皮茨有些不忿地用鼻孔出了口气,开口道:“一点没错。增大战舰的排水量,的确可以提升火力,但是造价也会随之大幅增加,不会打半点的折扣。此外,帝国的造船厂刚刚完成排水量超过1万吨的主力舰建造,如果吨位骤然提升太多,对于我们的工业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清英不服气地道:“造价也会随之大幅增加?总有一些东西是通用的吧!如果把三条小船合并成两条大船,不就可以省下一条桅杆、两座铁锚了么?”

        面对清英这种被否认后不服气,总想弄点什么回来的小孩子行径,提尔皮茨哑然失笑。正想安慰一番这只萌正太,他的脑中忽然有一道电光闪过!

        “等一下……大型战舰,合并通用?”提尔皮茨呆呆地念着,仿佛失了神一般。清英看着提尔皮茨的这个样子,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经过自己的一番引导,提尔皮茨终于认识到了这起中的关键!

        物理定律和大量实例已经证明,在航速相同的情况下,大型战舰所需要的推重比要远小于小型战舰的推重比。比如两艘战舰的航速都是20节,2.2万吨的战舰只需要大约22000马力,推重比为1马力/吨;而一艘6500吨的战舰要达到20节的航速,却需要13000马力,推重比为2马力/吨,比前者整整高了1倍!如果把战舰适当的造大得话,可以省下一大笔可观的动力重量,将其投入到武器和装甲中去。

        不仅仅是动力,在战舰吨位适当放大的时候,其防护面积却并不是成比例扩大的;比如说一艘10000吨的战列舰和1艘15000吨的战列舰,后者的防护面积怎么着也达不到前者的150%,最多只会增加到120%。如果保持防护强度不变的话,后者的装甲重量只是前者的120%,这又能省下大笔的重量,用到其他的方面去。再加上结构重量和辅助机械还能合并些许,2艘15000吨战列舰的战斗力,肯定会凌驾在3艘10000吨的战列舰之上!

        而清英之所以不将这些东西直接向提尔皮茨说明,就是怕给自己引来太多的麻烦,毕竟这具身体还只是一只10岁的正太。一旦表现得太过不合常理,甚至是惊世骇俗的话,那纯粹就是在自讨苦吃了。之前自己说的那些话,一个思维严谨、对海军有所涉猎的人,也是能够说出的。以提尔皮茨对海军的精通,在他的引导下,是肯定能把这些关窍都给想明白的!

      第8章 偏移的巨轮(上)

        繁星点点,夜色已深,一弯钩月斜挂天际,散发着清冷柔和的仙辉。

        时值戌时,万籁俱静,皇城帝宫中,绝大部分地域都已被黑暗与死寂所占据,偶有冷风吹过,更添寂寥森寒之感。每隔一刻,便有一队衣甲鲜明的近卫军官兵巡夜经过,即使是在深夜,也不见哪一名军士流露出丝毫的倦意。

        一位留着八字胡须的壮年男子静【创建和谐家园】在偏殿书房里,便服加身的他多了几分理性的宁寂,少了些许帝王的威严。明亮的灯光下,那只因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而萎缩的左手被一如既往地背在身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一摞高高的文书已经矮了大半,在另一侧又被重新叠了起来。

        “该死的阿尔弗雷德,他不是说在8点半的时候,要来向朕递交海军发展规划的么?现在都已经8点40了,他怎么还不出现?”威廉二世抬头瞄了一眼墙上的挂钟,话语中已经带了些许的忿怒。在德国人的圈子里,守时这项品质,已经如同吃饭喝水一样印入了每一个人的基因中;如果双方约定好了时间,就算迟到1分钟,在德国人看来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批复完一份文件之后,威廉二世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徐步走到门边。寒风刺骨,月色苍茫。书房前的青石板小径上,树影婆裟,枝摇叶舞,几盏路灯幽幽的亮着,却并没有半个人影出现在视野中。

        “奇了怪了,阿尔弗雷德怎么到现在还没来?这不科学啊!”威廉二世转过身来,对身旁一位穿着燕尾服的老者问道:“阿勒曼,阿尔弗雷德是不是跟朕说过。他今天晚上有什么别的安排?”

        被叫做阿勒曼的老者大概50来岁,身材瘦削,一副老好人的和善面容。面对威廉二世的提问,他微微躬身,道:“陛下,海军参谋长今天晚上是要给二皇子殿下授课的,在6点30的时候就已经去了。”

        威廉二世沉吟片刻,低声道:“不对。他在埃特尔那里的授课时间,只会持续到晚上8点,可现在已经8点40了。”他有些烦躁的看了看墙上的钟表,脑中忽然浮现出一个念头:提尔皮茨那厮该不会是突发急病了吧?要不然以他的行事作风,迟到这种事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

        一念至此,威廉二世越想越是有可能,除此之外,威廉二世实在想不到能有第二种情况。他从衣架上取下一件深色的风衣,往身上一披,然后就匆匆走出了大门;穿着燕尾服的老管家吓了一跳,连忙道:“陛下,你这是要去哪?”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00: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