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改天换地》-第5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为此,我的建议是,解放思想,改革我们的部分政策,吸引外面的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开办工厂,鼓励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我们的城镇化率太低,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城镇化率低的发达国家,可见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关键。同时可以交流一部分官员到发达地区,开阔眼界”,陈康杰一口气说了那么多,口干舌燥,这才坐下来喝水。

      正文 第四十一章 献言献策二

      第四十一章献言献策二

      赵志邦和黄振华被陈康杰说的问题给惊呆住了,别的不说,就只说那20万公里公路,那得多少钱啊,现在的三万多公里还是差不多四十年才修成的呢,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有那煤化工是什么意思啊?不过陈康杰说的,他们思考了一下,知道大部分是对的,只不过缺少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小杰,照你这么说,哪里去弄那么多钱啊?你说的这些几乎都要花钱啊?而且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允许那么多的外资和民营经济呢?还有就是你说的煤化工是什么意思?”黄振华是主管经济的,最先把这个关键问题问出来。赵志邦也抬头看陈康杰,看他怎么回答。

      “黄伯伯,你说的问题确实很关键,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开放?不改革开放是没有出路的。改革开放就是引进资金和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嘛,你的政策只要到位了,商人们觉得有钱赚,自然会来投资,这不就有钱了嘛,就像粤东省一样,现在那么多港商、台商、外商投资,而且很多东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起码要十几年呢。至于你说的社会主义的问题,我的看法是,社会主义不是专指国有化或者计划经济哦,美国可是也有计划经济的哦,也是有国有公司的哦。社会主义,核心是让老百姓能共同富裕,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平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社会主义的结果就是平穷,那一定会被丢弃,我想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吧。更何况,我们党是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如果不能给人民带来利益,不能掌握先进的生产力,我们党也不可能还会继续保持执政地位。所以不管白买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而且我们只要抓住了国民经济的关键部位,就算外资、民营再多又如何?至于煤化工,就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生成各种产品,用于工业生产中。说通俗一点,就是煤的焦化、气化、液化。煤化工最大的优点是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增加了贡献率。如在煤———焦———气———化联产链中,就可以生产出焦炭、煤气、甲醇、醋酸、二甲醮等系列产品,附加值和贡献率远远高于作为一次性能源的原煤产值。再如,煤焦化的开发前景也十分广阔,运用现代技术可以从煤炭中制取汽油、柴油、蜡、氨、乙烯、丙烯、醇、醛等113种产品,其中油品占60%。”

      陈康杰的话又让两位凝神了。

      “就像你说的,解放思想就能引进外资,拿你说的修建公路来说,公路怎么能变成个人所有呢?而且我们这里那么穷,谁来修啊?”,一小会后,还是黄振华开口。

      “不管是谁修的,都没有所有权,公路还是国家的,比如采用BOT模式,谁投钱修路,就有一定年限的收费权,超过年限就收归国有,要允许人家收回成本和赚钱不是?否则谁也不是傻子。再说了,路修好了,自然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带动旅游业引来游客,这不就有车可以收费了嘛,而且还能带来可观的税收。这一切都是环环相扣的,不能脱离出来看问题”,陈康杰又进一步解释。

      “这期间,我们还一定要保护好环境,青山绿水也是政绩。我们是山区,耕地本来就少,荒山多了,石漠化严重,不但水土流失,还会影响农业生产。我们处在长江和珠江的中上游,所以也得站在全国的高度为国家分忧,减少水土流失,对长江和珠江的航运、水资源等等都是有利的。没有了青山绿水,我们的旅游业,我们的药材,茶叶等等都会受到影响,不会有人喜欢到脏乱差的地方来,也不会愿意买脏乱差的农产品”,陈康杰觉得还不够,必须得重点说一下环保的重要性,否则破坏了再维护,不但多花钱,还浪费时间。

      赵志邦和黄振华不知何时点起了烟在抽。前世陈康杰就是个烟枪,被他们一熏,烟瘾也犯了,不过只能忍住,总不能给他们要烟抽吧。

      今天听陈康杰说了那么多,刚开始赵志邦还有点考校的心思在里面,可是到后来,就真的是想在不停的思考了。黄振华也感到震撼,自己就是主管经济的,很多东西他都知道一些,可是这小孩居然能够说得这么深刻,一针见血。怪不得电话里赵志邦说在学习,要自己来一起听听。这点黄振华还真误会了,那时候赵志邦也真的是开玩笑。

      这时候小保姆上来说饭好了,叫下去吃饭。三人这才抛开那些伤神发展大计,下楼去吃饭。

      在饭桌上,陈康杰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埋头就吃。赵志邦和黄振华都面面相觑,这小子说话的时候气定神闲的,怎么吃饭的时候就狼吞虎咽的啊。不过也正好符号小孩子的风格。

      “小杰,你刚才说的那些是谁教你的啊?”,赵志邦关心的问道。能把一个小家伙教成这样的人也不简单,有机会要重用,否则就太可惜人才了。黄振华其实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书记在场,自己总不能说。

      “一部分是我书上学的和报纸上看的,一部分是我爸爸和干爹教的”,陈康杰含着一口菜,寻思了一下说道。

      这时候该推出老爸和干爹了。

      “哈哈,我还忘了,刚才我们还在‘抢’同一本书呢”,赵志邦看的出来很开心,爽朗的说道。

      黄振华可不知道那回事,就用眼神询问赵志邦,赵志邦才把下午两个人在书摊同时看上同一本《区域经济与资源禀赋》的事情说出来。黄振华有点恍然大悟的样子,怪不得这小子懂得那么多。

      “你爸爸和你干爹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也许下次我们也找他们学习哟”,赵志邦开着玩笑问,他想了解一下教导陈康杰的是何人。

      陈康杰放下碗筷,介绍起了陈启刚和何保国。

      听了陈康杰的介绍,赵志邦和黄振华对视一眼,似乎都想到了同一件事情。

      吃完饭之后害怕老师着急,赵志邦就打了个电话叫一部车把陈康杰送【创建和谐家园】育宾馆。赵志邦和黄振华还有工作上的事情要谈呢。

      不过临出门的时候,陈康杰说了一句让两人都大吃一惊话。

      “赵伯伯,我觉得你能做我们国家最大的官,希望我们国家能在你的带领下繁荣富强”。

      说完之后,陈康杰对两人鞠躬就转身到外面去坐车走了。而赵志邦和黄振华还在想陈康杰的最后那句话,特别是赵志邦,他也想站在高位,能为国家多做事情,可是那个位置不是那么容易上去的,真不知道这小家伙为什么会那样说?

      黄振华心里震惊之余就有点欣喜,要是赵志邦真的能走到那个位置上,那自己不是也还能更进一两步不是,这小孩子不简单啊,以后一定要尽量多交流,不能真当他是小孩子,看赵志邦的样子也是很喜欢他的,而且就凭这份才情,以后的成就也不可【创建和谐家园】,处好关系,还能为子女们留点人脉。

      陈康杰对他们想什么那是真的不知道,只是最后那句话说出了,有一丝丝的后悔,万一历史被自己的重生改变了怎么办?哎,怎么那么嘴快呢?

      至始至终赵志邦和黄振华都没有介绍自己的工作,陈康杰也难得糊涂,有时候稀里糊涂也不见得是坏事。

      正文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获奖归来

      12月25日书法比赛的颁奖仪式是安排在书法家协会小礼堂举行,因为这次比赛的评委都是从书法家协会请的,而且获奖的人数也只有六十几人,加上带队老师也才一百来人,所以书法家协会的小礼堂正合适。

      本来出席的领导组委会只安排了省教委副主任和书法家协会的一个副会长,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的,省委书记赵志邦的秘书打电话说要参加,这下子主管教育的钱副省长,教委主任朱建明,书法家协会的董会长也都纷纷表示要出席,结果安排在主席台的两三个领导只能让位了,工作人员赶紧拿将要到来的领导名牌换上。

      见到赵志邦来出席这个中小学的书法颁奖仪式,陈康杰也有点意外。毕竟这样的事情对一位省委书记来说真不是什么大事,一个省的一把手可是很忙的,说日理万机都不为过,不过陈康杰也有点窃喜和感动,他能明显感觉到赵志邦是因为他才出席的。

      后来黄振华听说赵书记来出席这次的书法颁奖仪式,更加坚定了要和陈康杰搞好关系的念头。一个封疆大吏,能为了一个小孩子改变自己的日程,出席一个无关痛痒的活动,这足以表现出赵志邦对陈康杰的重视和爱护。

      跟着赵志邦来的还有省电视台的记者和省报的记者,省内一二把手出席的活动都是要重点报道的,这是政治任务,省委宣传部一般都会将这样的活动认真对待。

      首先颁发的是中学组的部分,那些获奖选手听到介绍说是那么高级别的领导给颁奖,都激动得有点哆嗦,领奖的时候也有一些拘谨,不是太放得开。这和我们国家的几千年来的官本位思想有着莫大的关系,普通老百姓见到局长县长都手足无措,更何况是省部级领导。

      中学组的完了之后,就轮到陈康杰他们小学组了。陈康杰获得的是软笔书法的一等奖,硬笔书法他没有参加。可能是事先赵志邦给组织者打过招呼,颁奖的时候陈康杰正好站中间,是赵志邦亲自给他颁奖。否则的话怎么可能会那么巧?

      站在赵志邦的面前,陈康杰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笑着挠头小声对赵志邦说“赵伯伯,原来你是省委书记啊?”

      “小鬼,别说昨天你不知道我?”赵志邦也是一副狡黠的样子,摸着陈康杰的头,像地下党一样小声回了一句。

      确实也是,赵志邦后来想过,这么聪明的小孩,对经济和政治都有一定成熟的认识,昨天自己又把他带到省委大院,就算没在电视上看到过自己,那依照陈康杰的智慧猜也能猜出自己是谁啊,谁知道这小子愣是当不认识一样。

      “嘿嘿,之前真的不知道,昨天只是猜测你会是个领导,现在才知道原来是那么大的领导”,陈康杰傻笑道,确实不能直接承认,那就显得不厚道,只能这样找借口。

      “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反正欢迎你以后经常到我家做客,不管我是什么职务,你都可以来”,赵志邦又慈祥的摸摸陈康杰的脑门子,亲切的说道。

      旁边的很多领导和那位钱副省长都有点愣神,这算哪门子事啊,之前给高年级的颁奖,赵书记不过是笑着握个手而已,怎么和这小孩就在台上聊起来了,还那么亲密,都在寻思是谁家的小孩啊,能得书记这般礼遇。

      那位接到赵志邦秘书电话的教委主任朱建明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今天赵书记会突然表示要参加这次活动了。

      两人聊完,赵志邦还示意摄影师给他们拍照,陈康杰也举起了自己的获奖证书和赵志邦拍了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对陈康杰来说可是很珍视的,他打算好好保留,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

      颁奖完之后,赵志邦就带着随从人员离开了,并没有参与接下来的其他活动,陈康杰也草草的和其他获奖人员合影之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回到了六只。

      还没到家,在门口就被陈玉昶截住了,像做贼似地把陈康杰拉到了他的房间。陈启刚做了副矿长之后,矿上考虑到陈家人比较多,所以给陈玉昶分了一套房子,就在他家屋子旁边,陈康杰也占了一个单间,这套两室的房子变成了两兄弟的地头。其实如果陈启刚不是副矿长的话,人再多,依照陈玉昶的工龄,也是不可能有房子分的,平时陈启刚人缘不错,所以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默认了。

      自从陈康杰重生回来,陈启刚算是官运亨通,事业顺心,短短两年多,便从副科长变成副矿长,这其中,知情的都知道何保国出力不少,不过身居“高位”了的陈启刚也是踌躇满志,矜矜业业,下决心要把工作搞好,不可辜负了何保国的好意。

      “三哥,有什么事啊?鬼鬼祟祟的”,对陈玉昶这么野蛮的拉走他,陈康杰有点不满的抱怨,回来了,还没拿奖状给父母高兴一下呢。

      “老文,你还记得你答应我的事情吗?老哥可是勤勤恳恳的干了一年了哦”,陈玉昶自己好不容易熬了一年,当然要赶紧找能帮自己的兄弟兑现了啊。

      陈康杰这才想起来,曾经答应过三哥,只要他安心干满一年,没怎么被陈启刚批评,就帮他也搞个生意做。

      “那你想做什么生意?你说吧”,陈康杰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给自己的老哥搞什么生意,太大的陈玉昶是做不了的,太小的,估计三哥他也没兴趣,没办法,把皮球踢回去。

      “我要知道做什么生意我还找你啊?这不是要你想办法的嘛”,合着是赖上陈康杰了。

      陈康杰也真是郁闷,自己这三哥两手一摊,什么都交给自己,他到做起甩手掌柜,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自己可才是个四年级学生啊!

      没办法,三哥都提出来了,就只能帮他想吧。

      “好的,你给我几天时间,我帮你想想”,说完陈康杰就逃似地转身跑出房间。

      这两年,陈康杰学校的奖状,局里面的奖状都拿过,这还是第一次拿省里面的奖状呢,所以晚上大家都拿陈康杰打趣。陈启刚自己最得意的就是书法,儿子能用书法拿了省里面的一等奖,自然格外高兴,证明这就是家学渊源嘛。

      吃完晚饭后,陈启刚兴致比较高,自己回房间练字,陈康杰偷偷摸摸的跟了进来。见小儿子跟进来,还以为是要来学自己写书法呢,笑着给了个满意的眼神,继续挥毫泼墨。

      “爸爸,我给你说件事”,陈康杰像做错事了一样,拉着衣襟说道。

      “嗯?什么事啊,说吧”,很少见到陈康杰是这幅表情的,以为出了什么事,陈启刚把毛笔放在砚台上,仔细听陈康杰到底会说何事。

      陈康杰就把在省城遇到赵志邦和黄振华的事情简要说了出来,还拿出了和赵志邦的合影给陈启刚看。

      陈启刚拿着照片在房间里踱步思考,现在也没心思写字了。两分钟后陈启刚看了陈康杰一眼后就走到客厅打电话,陈康杰听声音知道是打给何保国。

      打完电话,陈启刚又返回问了几个有关省城谈话的问题,大概过了二十分钟,何保国来了。

      正文 第四十三章 小参谋

      第四十三章小参谋

      这次陈康杰没有开口,是陈启刚叙述的,他怕儿子不知道重点。听了陈启刚的叙述,又看了看陈康杰手里的照片。先是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就舒展开来。

      “这是好事啊,小杰能够得到赵书记的赏识,还能和黄副省长谈经济,这对他以后的学习甚至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嘛”,何保国似乎想通了很多问题。

      “可问题是这小子说是我们教的,你说这这这……”,陈启刚对陈康杰的撒谎确实是有点恼火,关键是这些问题他都没搞懂,要是万一哪天上面的领导真重视了问起来,自己一问三不知,这不是给人难堪嘛。

      “其实也没什么,小杰也说了很多是书上学的,报纸上看的,再说了,他说的那些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找点这方面资料看看也能搞懂,再说了,不是有个小参谋在这里嘛,难道他能给省里的领导出谋,还不能给我们划策吗?”,何保国到是很看得开,这个其实和他所站的角度有关系,作为一个正厅级领导,很多问题点了还点不透的话,仕途也很难再往上了。而且他说的也对,始作俑者就在面前的嘛。

      陈启刚还是有点不放心,不过知道何保国说的也有道理,所以没再说话,盯着陈康杰,似乎再说“老子在等着你说话呢,怎么还不开口?”

      “爸爸,干爹,其实我觉得你们可以转到地方上任职,那样也许能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且对你们的事业发展也应该更有好处”,陈康杰有这个想法很久了,矿务局一九九九年宣布破产,破产前好几年其实就已经举步维艰了的,这个陈康杰是知道的,所以自然不想自家老爸和干爹吊在这上面。

      “哦?你继续说说”,何保国对陈康杰更信任,可能是旁观者清,陈康杰是陈启刚的儿子,所以更多的时候陈启刚还是喜欢把陈康杰当普通小孩子看。

      “我觉得吧,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国有企业会面临很大的问题,当然这到不是不希望你们为矿务局做贡献。而是到地方上发挥的空间更大,现在国家在沿海搞了几个特区,而全国内陆的四个小特区就在我们黔州,我们六水盘就占了三个,只是我们没有沿海特区的政策,可是我们可以争取啊,听说省里打算选一个地方做经济试验区,要是这个地方能是我们六水盘,那就可以利用我们的资源和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出一条内陆地区或者贫困地区的发展道路出来,毕竟沿海的成功经验不一定适合内陆。记得第一次到干爹家的时候,看到墙上有一副‘男儿当自强’,所以我也希望你们到地方让更多的人脱贫,让我们这里更加繁荣。如果这个实验成功,那将创造历史,人活一世,总得留下些什么吧”,陈康杰把对六水盘的思考说了出来。

      陈康杰的话语让两位长辈热血沸腾,特别是何保国,他想起了陈康杰那首《男儿当自强》,这首歌虽然发行的时候是粤语版,他还是找来经常听的。他已经到正厅级了,在企业里面再往上路就很窄了。

      “哎,你说了那么多,那也得我们真的能到地方工作才行啊,再说了,就算我们能到地方工作,省里和中央也不一定会批准啊,而且,发展经济的资金从何而来?”,听着是很好,可是陈启刚还是觉得有点不现实

      “有些东西只能顺其自然,反正我是知道省里面是要搞个试验区的,既然省里面要搞,他们自然有办法让中央批准,其他的,那就是你们大人的事情了,这些总不可能还真的叫我一个小孩子给你们搞定吧?”,陈康杰很笃定省里会搞试验区,那是历史告诉他的,至于别的,他现在真的不好参与,而且也不能让干爹和自己老板什么也不做都交给自己吧。还是给他们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想清楚、搞明白,否则都是白搭

      说完陈康杰就自己回屋写书去了。

      “老何,你觉得这小子说的靠谱吗?”,只剩下陈启刚和何保国的时候,陈启刚和何保国讨论起来。

      “老陈,你要晓得,你家这个小子不简单,这些问题他能想到,而且赵书记能拉上黄副省长感兴趣的和他聊天,这说明什么?说明他说的这些已经在省里面的领导那里留下了印象,还说明省里的领导在一定程度上是赞成的,否则,他这么个小家伙,用得着省委书记专门去给她颁奖吗?”,何保国看问题确实比陈启刚看得深。

      何保国一说,陈启刚也明白过来了,他主要是没有到那个层级,所以有些东西要慢半拍。

      “所以能到地方工作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你也知道,我到了这个位置,再往上几乎不可能了,也许过几年就被打发到二线都有可能,所以能到地方工作,我是很愿意的,当然,这些都得组织上决定,我们还是先做好本职工作吧”,何保国见陈启刚明白了他的意思,继续说道。遇到这样的事情,陈启刚就马上给他打电话,说明陈启刚是很尊重他的,当然要能指点的就指点一下,而且还有个能干的干儿子在那里的嘛。那干儿子也许会是他的福星。

      “嗯,你说的对,我们还是做好本职工作,另外,这几天我也找点资料好好看看”,既然到了这个份上了,该做的工作做好,该有的准备也要有,说不准哪天真有领导找谈话,总不能一问三不知,毕竟已经被儿子在省里“出卖”了,上面的领导不一定会相信一个小孩子的话,但是不表示领导不想知道是谁教一个小孩子那样理解的。

      “确实如此,在地方工作和在单位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在国有单位里面只需要考虑纵向的问题就行,可是地方上的事情多且杂,不管我们是否能去,拓宽一下视野也是好的,在这方面,小杰可是走到了我们前面”,何保国毕竟当了多年的领导干部,有时候也会和区里协调一些情况,所以看得远一些,也清醒一些。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何保国欣赏了一下陈康杰的获奖证书,就回家了。谁叫何保国也喜欢书法呢,自己干儿子书法获奖,自然要欣赏一下奖状。

      回到家,何保国一直在想陈康杰说的那些话,特别是到地方工作和搞试验区,要是真的能做成,不但仕途通顺,还能在历史上留下一页自己的功绩,可是一时又找不到实现的突破口,哎,只能选择等待了。

      (对不住大家,现在才得以更新,抱歉)

      正文 第三十四章 转业地方

      第四十四章转业地方

      想了几天,陈康杰都不知道应该给陈玉昶介绍个什么生意。陈康杰想到过蔬菜大棚,但是晓得陈玉昶不会干,想到过矿泉水厂和方便面厂,可是那需要很多投资,而且那是要做品牌化的,根本不适合陈玉昶。甚至陈康杰还想到过传销,可是那太缺德。至于什么手机厂,电脑公司,那就更扯谈了,这些只能以后自己搞。八十年代末,什么可以弄呢?

      最后陈康杰想到了前几天二姐买了个寻呼台,现在省内已经有人开始用寻呼机了,只是数量比较少,寻呼台也很少,市里面就只有一个126。可以让三哥搞个寻呼台,虽然现在不怎么赚钱,可是过一两年可是很赚钱的,现在正好占地盘,赚个五六年的钱没问题。五六年之后,陈玉昶干什么,那就不管了,反正做了五六年的生意,眼光经验应该也都有了,而且现在游手好闲的习惯也改了很多,大不了以后什么都不做就是了嘛,陈康杰又不是养不起。

      “三哥,我想到给你弄什么生意了”,说干就干,陈康杰想到了之后,就把陈玉昶叫到自己的房间。

      “做什么啊,快给我说说”,陈玉昶可是很急切的,这几天都在等消息呢。

      “你知道寻呼台吗?我帮你搞个寻呼台”,陈康杰说出了答案。

      “寻呼台?那玩意现在没几个人玩啊,能赚钱吗?”,现在是有人用寻呼机了,可是数量很少啊,寻呼机又贵,还得给寻呼台一个月几十块钱,一般人用不起,所以陈玉昶才对市场有所怀疑。

      “现在没多少人用,不代表以后也没多少人用啊,等很多人用了,你再去搞,不是残汤剩水了嘛”,陈康杰白了陈玉昶一眼。居然怀疑自己的眼光,又还要自己帮搞生意,这都什么人啊。

      “好,你说行就行,我相信你”,被陈康杰白了一眼,陈玉昶也有点不好意思了。大姐开超市,二姐开溜冰场,那生意陈玉昶都是看见的,那些都是眼前这个弟弟的杰作,怎么能怀疑呢。

      “可是那玩意我不会做啊”,听见三哥信任自己,陈康杰本来还想说两句表扬的话,谁知道三哥又说了一句晕死人的话。

      “三哥,那你说谁会做啊?不会做可以学的嘛,事情都是做出来的啊,之前就跟你说过做生意可不是简单的,那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陈康杰又白了陈玉昶一大眼。不过还是得勉励一下,讲讲真理。

      “好好好,你说怎么搞,我去搞,这总行了吧?”,自己又被小弟白了大眼,可真不敢再说泄气话了,万一弟弟真撒手不管,哭都没地儿哭去,难道告诉其他人自己小弟不帮自己吗?

      “这才对嘛,只要肯干,什么干不成啊,我看好你哦”,陈康杰笑着表扬了一句,拍拍陈玉昶的胸口(本来想拍肩膀,没够着)就想转身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2: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