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石磊也觉得有些尴尬,咳嗽两声,开口说道:“我给大家说个笑话吧。”
三个男人自然很捧场,立刻做聆听状,苏豆豆撇撇嘴,小声嘀咕:“嘁,你能说出什么好笑话。”但是眼睛其实也一直瞟向石磊,显然也挺期待的。
石磊不介意,缓缓开口:“笑话之前,先问个问题。你们说说看,北极熊是个杂食动物大家都知道,可是为什么它不吃企鹅呢?”
这问题搁在甭多几年之后,是个人都会翻个白眼说太冷,可是在这间包间里,四个人却纷纷皱着眉头在琢磨,对呀,是没听说过北极熊吃企鹅的,这是为什么呢?
苏豆豆先抢答:“因为企鹅太肥了,浑身都是脂肪,一咬一口油,北极熊不爱吃。”
石磊笑着缓缓摇头,张一松又自作聪明的说:“动物之间也有裙带关系的,你还不允许企鹅跟北极熊是好哥们儿啊?”
“一松你能不能别老是秀你的低智商?”
张一松忿忿不平,却不再开口了。
好半晌,石磊才慢条斯理的解答说:“因为北极没有企鹅,而南极没有北极熊,这俩见不到面啊!”
众人恍然大悟,苏豆豆也心服口服,催促着石磊赶紧讲笑话,显然对他的笑话期待度又升级了。
“笑话呢,就是跟企鹅有关系的。话说某个动物园,养了一群企鹅,有一天市里的电视台想去采访动物园,想知道这些企鹅在动物园过的好不好。然后摄像机架起来了,记者也举着话筒走进了企鹅住的冰屋。见到企鹅之后,记者就问那只企鹅,你们在这里过的好不好啊?企鹅说,挺好的……”
苏豆豆插嘴说:“什么呀,企鹅能说话么?你这什么狗屁笑话啊!”
“既然是笑话,自然就不要考虑企鹅会不会说话,你还听不听笑话了?”
¡¡¡¡ËÕ¶¹¶¹ÆøÄٵıñ±ñ×죺¡°ºÃºÃºÃ£¬Äã˵¡£¡±
石磊又说:“然后记者又问,比南极呢?觉得这儿怎么样?企鹅又说,还行吧,跟哪儿不是生活啊?就是看到隔壁那头白色的大熊有点儿害怕,它好像老想冲过吃我们。记者笑了,企鹅没见过北极熊也很正常。最后他又问那只企鹅,那你们到这儿之后,每天都干嘛啊?企鹅挥挥它的短翅膀,吃饭睡觉打豆豆。记者又找第二只企鹅,问它,你每天干嘛呀?企鹅说,吃饭睡觉打豆豆……”
这时候,苏豆豆又插嘴了:“打豆豆是什么?”
张一松依旧聪明绝顶:“就是企鹅的一种游戏呗,妲己姐姐你让石磊说完行不行?”
石磊笑了笑:“第三支企鹅也这么说,记者就一个个的问,一直问到最后那只企鹅,你每天都干嘛呀?小企鹅挺可怜的耷拉着脑袋,声音也像是蚊子叫一样,吃饭,睡觉。记者大奇,你怎么不打豆豆啊?刚才还蔫了吧唧的小企鹅,顿时怒了,火冒三丈,浑身的毛都竖起来了,大声冲着那位记者吼道:打你妹啊!老子就是豆豆!”
话音一落,不知道什么时候溜回来的俩服务员顿时就笑了起来,随后王大齐和秦介也意味深长的笑了。他们当然听得出来,石磊这笑话分明是寒碜苏豆豆的,倒是张一松和苏豆豆一时没反应过来,也笑个不停,苏豆豆还说呢,可怜的小企鹅,可怜的小豆豆……
说完之后,苏豆豆猛然反应过来了,再看到王大齐和秦介那两张意味深长的笑脸,顿时也大怒道:“石磊,你打谁呢!?”
这一下,包间里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的,唯独那俩服务员有点儿不知所以,虽然苏豆豆的名字也被提了好几次了,但是她们在一边基本就没往耳朵里听,自然不知道苏豆豆就是被打的那只小企鹅。
¡¡¡¡¡°ÎÒ¸úÄãûÍ꣡¡±ËÕ¶¹¶¹ÆøßÝßݵģ¬ÓÖµÍÍ·ÔÚ×ÀÉÏһͨÕÒ¡£
石磊哈哈笑着:“开个玩笑,开个玩笑,你看现在气氛是不是好多了?苏豆豆同学。”
他这么一说,那俩服务员终于明白过来了,立刻捂着嘴,对视着坏笑,苏豆豆恨恨的咬着牙齿:“不行,重说重说,这故事得改成,记者问企鹅,你们平时都干嘛呀?企鹅就说,吃饭睡觉打石头,然后到最后一只企鹅,就大怒抽了那记者一嘴巴,大叫,老子就是石头!这样才好玩!”
众人自然又是一通大笑,看到苏豆豆也有被人捉弄的时候,王大齐和秦介笑得尤其的开心。看起来,江湖不但多事了,而且似乎苏豆豆这个小混世魔王,从此以后怕是就混不了世了。
第一百十一章【拿到技术转让权】
笑过吃过,包间里总算回到最初的气氛,石磊本来就不在意,苏豆豆又挺没心没肺的,很快就把跟石磊之间那点子斗嘴的事儿丢到脑后。这就是苏豆豆最大的好处,过了就过了,哪怕当时你把她气的恨不能拿把菜刀当场就把你分成三百多块,十分钟之后,一旦气氛缓和,她是绝不会往心里去的。
甚至于,在离开包间的时候,苏豆豆还小声的捅捅张一松的腰眼:“诶,你跟石磊怎么就能成哥们儿的?人家比你强了一百万倍也不止啊!”
对此,张一松只能表示无言,石磊不但跟苏豆豆对着干,末了还能让苏豆豆觉得他挺不错的,反倒张一松这个逆来顺受的可怜货彻底成为了衬托石磊这朵红花的绿叶,张一松基本上也就抓狂了。
“咱再找个地方坐坐?”出门之后,倒是王大齐提出建议了,他对石磊是越来越感兴趣了,撇开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的各种印象,他今儿自觉误会了石磊,并且石磊还能挤兑的苏豆豆这个让圈里几乎所有人都头疼到不行的姑娘完全没脾气,就越发让他想知道,石磊究竟哪里来的那些底气,仿佛他跟任何人在一起,都半点不怵。
王大齐这是不知道石磊跟如今江东省委三把手边捍卫的两次面对面交谈,如果知道了,只会更加迷糊。石磊跟他们这些人的表现只能说是沉稳,可是跟边捍卫这种大佬交谈的时候,那叫一个不卑不亢,也就是出于对方年纪而多了几分尊敬而已,言辞上却更加丝毫不让。
这个态度很明显,石磊不傻,当然知道王大齐是个什么意思,点点头正要答应下来,唯恐天下不够乱的苏豆豆却又横【创建和谐家园】来,摩拳擦掌的:“你们是准备去卡萨布兰卡吧?我也去。早就想见识见识烟花柳巷了,今儿总算有了机会。”
四个男人无言,秦介开口说道:“大齐和石磊有事情要谈,你别跟着闹腾了。”
“你们谈你们的,我只管跟漂亮姑娘喝酒聊天,互不相干。老秦你烦不烦?你小心我明儿买张飞机票到荷兰去找慕北啊!”
王大齐实在听不下去了,苏豆豆这丫头来了吴东之后越来越不像话。终于虎起脸,训斥道:“豆豆你给我老老实实回宿舍去,再要胡闹,我马上就给苏言之打电话,让他明儿就来把你接回平京去。你可别忘了,苏言之答应让你来吴东,可是我做的保人,你要是让我这个保人不好过,我保证让你没得过。”
原以为按照苏豆豆的脾气是要发飙的,没想到苏豆豆听到这话,居然缩了缩脖子,一吐舌头二话不说就抓住倒霉的张一松:“你笑个屁啊!麻溜儿的,前头带路,他们不带咱们去销金窟,咱到操场上看美女,他们总管不着吧?”
可怜的张一松,就这么被哭丧着一张脸,任由苏豆豆百般蹂躏的消失在众人的视线当中。
石磊本来也没多大兴趣去那种场合,就提议找个安静点儿喝喝茶的地方,于是王大齐开着车,石磊和秦介坐在后座,三人一起到了位于吴淮河边的一个茶坊,这座茶坊建在临水的一条花船之上,茶水倒下去,下头水波轻漾,外头船声桨影,偶尔划过游船画舫,倒是别有一番情趣。
上了好茶,服务员退了出去,关好房门,只留下三个男人【创建和谐家园】。原本秦介是想要告辞离开的,让石磊跟王大齐单独聊。但是石磊却冲他使了个眼色,他这才跟了过来。
“石磊,我只是想知道,你是不是已经确定要跟风家合作了?”先是闲白了几句,石磊尤其赞了赞这个地方,王大齐这才干脆直接挑明了话题。
王大齐心眼儿是多,但是真把你当朋友了,也还是很直接的。
石磊看了秦介一眼,笑道:“差不多吧,也不敢吹牛,风大哥现在在那个研究所,面临着改制问题你大概也都知道。他们家里是打算对那间研究所投资,然后由风氏企业控股,也就是51%。我的打算是拿我那间公司三成的股份换研究所改制之后成立的公司的一成,但是这一成股份,我如果今后要转让,风家有优先收购权。并且股份置换之后,这一成股份带来的所有决策权,由风家代为行使。目前看来,这一成股份对我而言,其实就是个有股份收益的干股而已。”
听到这话,王大齐皱起了眉头,似乎是觉得这种股份置换的方式对石磊其实没有太大好处,石磊无论为风家的那间公司做过些什么,也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已。
“目前也只能争取到这样的条件了,如果不是如此严苛的限制条件,风家没理由带我玩儿。毕竟将来合作达成之后,我也只是主要负责销售工作而已,而风家自己也能做这些事,并不一定非要外包,虽然说风家在高科技行业并不占优势,他们从前只是做传统行业的。而我也不想瞒你,我那间公司注册资金不过百十来万,从资本角度上来说,我是占了大便宜的。而且我目前的实力,也只能做做销售,最多做做售前售后而已,技术上是一穷二白。说白了一点,之所以我会主动提出这样的条件,一方面是因为风家对于那个改制后的研究所控股的必然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我需要绝对的技术支持。既然目标是放在高科技,或者说的更具体点儿是在通讯网络技术上,我现在能搭上风家的顺风车,早日建立一个成熟的技术团队,对我而言很重要。”
石磊这算是挖心掏肺的话了,不但帮着风森林说了不少好话,还把自己的目标也都告诉了王大齐。虽然说王大齐和秦介一个从军,一个从政,都不可能成为石磊的竞争对手,但是这份信任,还是让王大齐有几分触动。
“那你为什么没想过直接从我手上拿技术呢?自己做不是一样?为什么要依附于风家?”
石磊笑了笑:“我做事有个原则,晚做生意早做人,跟你联系这事儿,是风大哥挑的头,这会儿我横刺里插一杠子,太对不起风大哥了。而且说实话,他们答应的这个条件虽然苛刻了些,但是也是在商言商,如果不是风大哥跟我之间还算是有些私谊,如果不是风家的老爷子还算挺欣赏我,这样的条件他们都不会答应。我的公司八字没一撇不说,就算马上组建起来,我到哪儿能这么快组建一支成熟的技术团队,能够对你给我的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再说句彻彻底底的大实话,技术转让费是多少?虽然是国防面临淘汰的技术,但是也不能让国家吃亏吧?我可拿不出那么多的技术转让费来。”
最后这句话,石磊也就是彻底的自嘲了,王大齐和秦介其实都明白,如果石磊真的有心把技术截下来,钱其实最不是问题。有王大齐在,石磊这笔技术转让费完全可以用延后支付的方式,大不了按照银行贷款利率收取利息么。石磊所说的技术团队的二次开发,把技术变成产品投产,这是一个难题,其次他不想因为这件事跟风森林交恶,也是很大的原因。不管石磊所说的晚做生意早做人真假有多少,至少他不会愿意跟风家交恶是真的。
“这两天找个时间,让老风组织个饭局吧。”王大齐话没说尽,但是意思已经相当明显,风森林觊觎已久的那几项技术,算是在今天尘埃落定。因为石磊的原因,王大齐终于肯把那几项不光风家惦记着,许多公司都惦记着的技术拿出来了。
……
因为大一的新生还不算是正经的开学,所以宿舍也没人管,石磊的三个室友都还不见踪影,也不知道这几个小子到哪儿溜达去了。不过想来也不会有太多的创意,学校周围找个夜宵摊子喝酒的可能性超过九成。
虽然已经很晚了,石磊想了想,还是拿起电话,往家里打了一个。
电话刚响了一声,就有人接起了电话。不出石磊所料,石为先这会儿还没睡呢。
“石石吧,军训结束了?怎么这么晚。”石为先的声音一如往常的平静,虽然话语里有少许的关切之意,但是从情绪上却不大听得出来。
“还没结束呢,今儿回学校了,明天还有个汇演,然后开学典礼,然后才算是正式开学。回学校之后,一松的几个朋友过来了,一起吃了个饭聊了会儿天,不知不觉到这么晚。”
“嗯,十几天没你的消息,你妈有些担心。你明天白天再来个电话吧,这些天她一回来就念叨你,说养儿不防老,这才刚到省城就不记得给家里打电话了。”
石磊笑了笑,眼前浮现母亲慈祥的面容:“对不起,只是觉得军训就该有个军训的样子,别的学生也不可能有手机,我也不方便带着手机去学校,总不能搞得太特殊。”
第一百十二章【烫手的山芋】
“你这样做很对,看来我石为先的儿子是真的长大了啊!”石为先终于显出慈父之态,话语也格外的轻柔。
“哦对了,老爸,您这升官的事儿,您就不打算告诉我了么?”今天秦介见到石磊的时候并没有跟他提起这个,风森林之前的电话也没提,但是石磊知道,石为先代市长的任命决定,应该是在十五号附近就下达到润扬了的,已经几天时间了,常务副市长宁报斌怎么也该把办公室给石为先腾出来了。
“你消息倒是灵通,又是你张叔告诉你的吧?升的什么官呐,不过是个代市长而已。倒是觉得省里这个决定有些意外,按照常规,宁副市长接任这个代市长才是顺理成章的。”
石磊也没去解释他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只是把省里之前露出的一些苗头分析了一下,让石为先明白,所谓的意外和突然,其实在省里,只不过是一盘早已预谋好的棋而已。
“其实咱家随着您从吴北调到润扬,又让您离开企业转到地方,已经有预示了。省里摆明了是觉得周伟顺和赵书记之间的争斗已经开始损害到大局的利益了,是以希望有第三股力量进来平衡制约一下。这次周伟顺出事是一个意外的契机,但是即便没有,想来省里也会尽快安排您进常委。这样就能在市长和书记之间,加进去一股倒向任何一边都足以影响局势的势力,而这股势力,显然是由您、张叔以及军分区那边组成。从某种角度而言,你们三个都是外来的空降干部,既不可能夺掉本地派的权力,又能牵制他们,省里要的始终就是平衡发展而已,他们不想出事。”
听完石磊最后这段总结性质的话语,石为先苦笑着摇头:“儿子啊,我怎么觉得是你在教我做官的道理?”
石磊嘿嘿一笑:“其实这些我也是听一个朋友说的……”然后石磊就把秦介当成了挡箭牌放在了石为先的面前,八月回润扬的时候,石磊就跟石为先提到了秦介,自然也就提到了秦介的父亲秦建业,如今已经算是一方大员的昌北省省长大人。
听完之后,石为先感慨的说道:“到底是官宦世家出来的,看东西就是比我和老张透彻的多。二十五岁,不简单啊!”
石磊暗笑,心道如果让老爹知道这些都是他自己琢磨的,而且在省城已经折腾出这么大的一摊子,不知道石为先又会作何感慨。
“行了,很晚了,你早点睡吧,别养成一个晚不睡早不起的习惯。我也得睡了,明儿市里还有个报告要做。这两天可是把我和你妈累坏了,自从省里的任命下来之后,家里就跟开了流水席似的,上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不说了不说了,你赶紧睡觉去!”
结束了半大老头子的絮絮叨叨之后,石为先挂上了电话,坐在宽大的皮质椅子当中,双手枕在脑后,想着自己居然这么不经意的就被扶正了,虽然前头还挂着个代字,但是谁都能看得出来,明年党代会之后,这个代字就会成为历史了。
这些天石为先的确不太好受,家里来的那些下级官员倒是还好说,石为先并没有断然拒绝那些官员拎来的礼物,只要不是明着塞钱送厚礼的,都收了下来,但也绝对不会跟任何一个人走的更近一些。等到这些人走后,石为先就会把他们送来的礼物放到专门的地方,然后在本子上将来人的姓名和所送的礼物都记载下来,准备等到这一拨送礼的风潮结束之后,将这份单子和所有的礼物一起,捐到市里去,并且提前就此事跟书记赵以达交换过了意见。周伟顺的前车之鉴弦犹在耳,尤其是在许多人看来是石为先一手把周伟顺拉下马来,石为先在这方面就愈发的如履薄冰。
除了这些,真正让石为先觉得棘手的,是来自于常务副市长宁报斌的明显抵触,有几个官员虽然表面上还和从前一样,但是石为先看得很清楚,这些人已经隐隐约约的和宁报斌站在了一条阵线上。原本宁报斌如果能上一步,他们也都可以顺理成章的得到相应的调整,可是石为先却成了一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而且他空出来的分管建设的副市长,也由省里派了一个省建设厅的副厅长下来担任。这显然挡了一部分官员的路,他们和宁报斌站在了同一阵线上,也就是顺理成章。
再有就是目前作为二把手的石为先,和市委的一把手赵以达之间的相处问题。原先在赵以达的眼中,石为先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威胁的人,除非是要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否则石为先甚至都不会具有列席资格。不像前段时间虽然还没有进入常委,没有坐在政法委书记位置上的张同训,常委会议他没有投票权但是却是有列席旁听权的。
而现在一切都变了,石为先成为了市府的一把手,和赵以达就免不了要成为犄角之势,目前没有顶上,迟早怕是避免不了这条路。
石为先并没有太多的争权之心,他更多的是想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既然省里很意外的决定了让他代理市长,他就打算先不去管明年党代会之后的决定,而是先把手头上的事情,尤其是周伟顺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处理好。
他可以不考虑权柄的问题,赵以达却不能不考虑。
虽然自从仲后公园事件以来,尤其是在王庆庆事发之后,赵以达就一直显得比较沉默,市里的事情似乎很少过问。周伟顺下马之后,赵以达颇有一段时间里更是显得憔悴不堪心灰意冷,一副要在市委书记的位置上混到退休的模样。但是随着周伟顺的案件尘埃落定,各项判决下来之后,赵以达又开始慢慢的复苏了起来,从前的那股子强势劲头也开始重新展现。
其实能够促使赵以达恢复如此之快的,功劳应该记在宁报斌身上,当他没能顺理成章的拿到代市长的位置之后,下头的官员纷纷开始揣摩省里意图暂且不说,他自己则开始四处抓权,希望能够在新市长上任之前,把市府的权力更多的抓在自己的手里。到时候即便真的来了个新的市长,根基始终浅薄,倒是很容易被宁报斌架空。
宁报斌要抓权,赵以达就不得不被牵动了。在97年的时候,常务副市长也是要兼任市委副书记的,虽然排名在市长和纪委书记之后,但是也是党政一把抓的职权领导。原先在市里,宁报斌的【创建和谐家园】就一直比较微妙,看上去是坐在周伟顺的位子旁边,但是市里主要领导都知道,宁报斌此人一贯擅长于平衡局势。是以在某些微妙的关头,他会稍稍朝着赵以达的方向倾斜一些。
原本赵以达对宁报斌这种他口中的“机会主义者”就不是太喜欢,现在宁报斌还要夺权,他又怎么可能放任自流?
也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逼得赵以达不得不强自振作起来,虽然并没有完全从跟了自己十年的秘书王庆庆居然背叛自己跟周伟顺坐在一条船上的阴影之中摆脱出来,但是也正因为经历了一次信任的背叛,就更加不能容忍再一次的背叛。
石为先的上台,让赵以达略微的松了一口气,至少对于石为先的观感,赵以达要好得多。
刚接到委任状,赵以达就亲自去了石为先的办公室,表示了今后通诚合作的诚意,又明示暗示了许多宁报斌的问题。概括起来也无非一点,那就是要跟石为先联合起来让宁报斌彻底没戏,知难而退。
石为先发现,自己刚刚上任,这【创建和谐家园】下的椅子还没坐热呢,就已经开始处于一个夹缝之中了。对于一个技术出身的官员来说,权柄之争,恰恰是石为先最不擅长的部分。幸好,他的身后,稳稳的站着一个张同训,加上军分区的那一张常委票,至少在一段时间之中,石为先在常委当中,还是拥有相当的重的份量的。
新官上任之后的石为先,第一次坐在市长的办公室里,就已经遇到了他上任伊始的第一个大问题。
刘凯被重判,没收所有非法所得,计算下来,整个碧波建筑全部搭上,也还不够其非法所得的。罚没了刘凯的几处房产之后,对于碧波建筑的处理,就一直被搁置了起来。
不是没有人想下手,而是当时宁报斌和赵以达争斗的太厉害,一个坚持这是市政方面的事务,一个坚持党的话语权,造成的结果就是碧波建筑被束之高阁,一直等到石为先上台,他就不得不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
第一百十三章【常委会议】
宁报斌对此的处理意见是,碧波建筑作为一个对于润扬经济做出过贡献的企业,虽然企业领导涉及权钱交易锒铛入狱,碧波建筑也被作为非法所得而暂时交由政府管理。但是不能就此否定碧波建筑的历史,尤其是其曾经起到过的作用。宁报斌列举了许多碧波建筑这些年做出的贡献,甚至把碧波建筑在润扬建造的各处楼宇都拍成照片整理成完整的材料,在常委会议上据理力争,力求保住碧波建筑,并且建议由市政府委派管理者,让碧波建筑继续为润扬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而赵以达对此则是极力的反对,排除赵以达的强势,他在润扬一直都有个清名,那就是不谋私利,大方向上永远都是为了润扬的建设着想。不管他是否是为了政绩考虑,至少润扬的建设要记赵以达一个大功。
这也就成为许多人无法理解的事情,赵以达对于碧波建筑的处理意见竟然是将其拆分,各类财产划入市里的财政收入统一调配,固定资产予以拍卖,等于是要将碧波建筑从润扬的企业名单上抹去。
这个决定让许多人犯了嘀咕,觉得这两项处理意见,如果掉个个儿,倒是比较好理解。为了争取更大的权力,宁报斌应当希望把碧波建筑变现,增加市里的财政收入,用以其他的地方建设。而赵以达则是该肯定碧波建筑以往的贡献,保住这个土生土长成长起来的企业。交由市委方面控股,也更符合赵以达的利益。但是俩人却完全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这就让许多人不明白他们俩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了。
对此,石为先倒是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在如今党中央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面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当然就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地方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这一切都需要政府有钱,国家能够给予的帮助又实在有限,许多的开支需要地方政府自行解决。如果把碧波建筑套现,无疑会让政府短时间内拥有一笔数额庞大的资金,这对于他这个刚上任代市长,其实是极为有利的。宁报斌架空石为先毕竟有限,石为先在常委会议上始终能控制三票。让石为先手里有了资金,对于宁报斌的夺权,肯定是相当不利的。
是以宁报斌才会希望保住碧波建筑,由市政府管理的话,企业总需要一个领导。石为先如今最为缺乏的,其实就是中下层官员的基础,这个在短时间里很难有较大的改变。所以很明显,将来控制碧波建筑的,显然不可能是石为先的人,而是他宁报斌的人。
至于赵以达,显然就是看出了宁报斌的企图心,自然要削弱他的权柄,而宁愿在这个时候给予石为先一些帮助,让石为先有效的扩大一些权力。毕竟以石为先的基础,想要跟赵以达争锋相对还缺了点儿什么,但是加强他手中的权力,却可以极好的遏制住宁报斌的发展。更何况钱是到了市里的财政收入这一块,最后怎么用,用在哪儿,那还不是赵以达这个根基最深的本地派说了算?哪怕他的位置其实不应该过多的干预地方经济建设。
可以说,两人各有私心,只是赵以达的建议对于石为先稍稍有利一些。
而石为先,却有另一种考虑,他既不想被宁报斌架空,也不想被赵以达掌握在手中。没有权力欲望是不假,可是既然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就必须要考虑跟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情。石为先怎么也不可能愿意自己成为政治斗争和权力倾轧之间的牺牲品。
碧波建筑要不要留?这个问题在石为先的脑子里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一个企业,不管曾经出现过什么问题,哪怕从今以后它不能为这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创造太大的贡献,只要它还能替市里解决大量的工作岗位,就一定有必要留着。
石为先所考虑的,并不是经济建设、财政收入这些大而广的宏观层面,而是切切实实的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
从表面上看来,碧波建筑公司上下接近二百号员工,这段时间因为碧波建筑悬而不决的处理方式,导致那些人已经两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了。当然这些在处理决定下来之后,会予以补发,但是已经不可能是全额补发。碧波建筑里养了不少光拿钱不干活的蛀虫,那些都是润扬上下某些官员的亲属,他们当然不会担心碧波建筑是否存在,事实上这些人已经主动离开了碧波建筑另谋高就去了。
而剩下的那些人里,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员不足三十人,这些人想要另找一份工作当然也很容易,有一技之长么。但是更多的都是各个岗位上不起眼却踏踏实实在干活的普通人,这些人没有太多的专业技能,学历也不高,想找工作就不会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