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心动》-第5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133章 摆茶

        秦安哪知道熟透了的廖老师,敢于如此大胆放肆地幻想,正觉得自己最后默默不语,潇洒离去,很有及定神闲的风范。

        回到家,把玩了一会秦淮新配的手机,不是摩托罗拉的那款大哥大了,县城邮政局柜台没有被摩托罗拉垄断,新来的几款虽然数量有限,但托了关系后还是拿到了一款不错的机子。

        安水邮寄来的小礼物除了种类繁多的好吃的,还有一些好玩的,秦安整理好包裹,准备出来看电视时,电话【创建和谐家园】响起来了,李琴顺手接了电话。

        “是叶竹澜啊,秦安在家,我让他来接电话。”李琴朝着秦安招了招手。

        秦安过去坐在沙发边上,李琴目不斜视地盯着电视。

        小女孩今日尝到了初吻的味道,初恋的甜蜜滋味,在懵懂萌动的心中浸透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让她只想着秦安,只想着听听他的声音。

        “秦安啊,我是叶子。”叶竹澜第一次在和秦安说话时,给自己用这个称呼,她总觉得自己和秦安很亲很亲了,然后她今天才发现,还可以更亲,就像现在,她的声音甜而且糯,有些发嗲的味道,她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一说话,被心里边的那份甜美包裹着声音,就变成了这样。

        “还没睡啊?”秦安笑了起来,一边伸手轻轻扯母亲的耳朵。

        李琴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知道儿子发现了她的意图,佯怒地打了一下秦安的手:“没大没小!”

        秦安坐了下来,搂着李琴靠在她肩膀上,和叶竹澜说道:“现在在干嘛?”

        “我爸妈睡觉了,我偷偷给你打电话,我也要去睡觉了。”叶竹澜很奇怪,以前妈妈总是要看一阵电视,睡的比她还晚一点,但只要爸爸一回来,就早早睡觉了,她现在也准备睡觉了,只是想睡觉前听一听秦安的声音,然后就可以满足地去睡觉。明天一起来,赶到学校,又能见着秦安了,这就好像绝大多数时间她都和秦安在一起一样。

        “好,早点睡吧,做个好梦,晚安。”秦安也不好多和叶竹澜说什么,语气柔和一点已经是最大限度了,要知道秦淮和李琴正是那种天大地大学习最大的父母,一切可能对学习影响的苗头都会被他们尝试着扼杀掉,秦安现在要是和叶竹澜卿卿我我,李琴等下就会如临大敌,和秦淮来一次会审。

        挂断电话,李琴的表情有些奇怪,“怎么就没见着你和你妈说话这么亲热?”

        李琴的语气有些酸酸的,事实上她倒也还没有多想,儿子和叶竹澜关系亲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只是孩子大了,不要再过于逾越就好,刚才这个电话,她还没听出点什么来。

        “哈哈。我妈吃醋了……儿子啥时候都和妈最亲了!”秦安抱着李琴,就在她脸颊上,额头上一阵亲。

        “这孩子!”李琴一把推开他,笑骂着:“快去洗脚睡觉!”

        秦淮笑了笑,坐到了李琴身旁,老着脸突然在李琴脸颊上亲了一下,李琴羞怒地又捶了一下秦淮的肩膀,“也不怕被孩子看到了!”

        “自家孩子,看着了就看着了,还怕他取笑?”秦淮不屑一顾,儿子敢取笑老子,那是【创建和谐家园】痒了。

        “你说秦安是不是长大了?”李琴皱着眉沉思道。

        “他难道还小?”秦淮虽然总是听着儿子调皮捣蛋的英雄事迹,但也觉得儿子比以前成熟多了,好像恍惚间就长大了几岁一样。

        “不是,我是说他现在越来越愿意和女孩子玩在一起了,和孙炮,小天在一起的时候,也不尽是瞎胡闹了。”李琴还是心细一点。

        “还不是瞎胡闹!阳画找我告状了,就是昨天69班英语课,70班上体育课,孙炮从土堆里挖出一条小蛇来,偷偷放到了69班教室门口,你儿子看着了,就问阳画蛇的英文单词怎么拼,阳画当时也没有想着秦安这么好的英语成绩,怎么连蛇的单词都不会,就告诉了他,你那宝贝儿子这时候才和阳画说,老师啊,门口有条SNAKE正在瞪着你呢,把阳画吓得半死!”秦淮又好笑又好气,还好现在他没有在镇初中上课了,要不然类似的恶作剧,都得秦淮和人说尽好话。

        李琴笑了起来,“这小兔崽子……不过我听说那阳画对咱儿子很不满意啊,她又是个年轻女娃,咱儿子在她班上,她能带好班吗?”

        “69班基础不错,要不然也不会让阳画带,朱清河也不是光给人捧包的,这事安排的不错。你儿子现在那成绩,谁当班主任还不一样,一准考上一中。”秦淮信心满满地道。

        “真让他读一中啊,那得上县城啊,要读寄宿啊。”李琴又开始担忧了,高中可不像初中,据闻一中即使高一一个月也只放一两天假,这不意味着一个月才能见到儿子一两天,李琴受不了。

        “还早着呢,到时候再说吧。他总有一天得离开家自己闯荡,你还能天天守着他?”秦淮是男人,这些方面看得开。倒不是说不在乎儿子在不在身边。

        李琴叹了一口气,儿子长大了,又是欢喜又是愁,这一辈子都得操心着他了。

        ……

        ……

        期中考试后,当老师们根据学生们以前填的中考报考意向确定哪些学生还需要重点突击后,整个初三年级的学习氛围一下子紧张了许多,又因为关系到学生中考报考一中和二中择优录取的七科竞赛到来,作业多了许多,放学时间晚了许多,叶竹澜,孙荪,秦安都没有多少时间去小饭馆做作业了,很多时候一放学,整理好书包,背着一大包作业,习题集走出教室门时,天都快黑了。

        “今天化学老师发疯了,让我们抄公式整理,然后星期一要到他面前背。”叶竹澜埋怨着。

        “还好吧,新划出来的政治题,据说是根据什么国际形势风向标划定的,又得背了。”孙荪也有些吃力了。

        “做得完就做,背不完就不背,能把我怎么样?还是我以前在的学校好啊,我那老师,看到我家的车子,都不敢给我脸色看啊,哪像现在,都瞅着我一副不出息的样子。”秦小天鼻孔朝天。

        “我要去读职高,学一门技术,专修电子游戏机,以后回来开游戏店!”孙炮志向远大,只是他可不敢和孙大维说,他还不想早早地【创建和谐家园】开花。

        “回家吧,明天早点到学校门口【创建和谐家园】,我们人太多了,坐公交车去县里吧。”秦安无意间说了句周六要去县里买资料,秦小天和孙炮打着秦安的旗号,在家里申请通过了。

        现在秦安在宿舍楼院子里的地位急剧上升,已经是新一代偶像了,都是老师家长,看到秦安成绩提高了,大多数人都忽略了秦安的缺点了,教训孩子的时候,秦安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挂在嘴边了。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这段时间秦安算是小小地出人头地,并且风光了一把。

        周六一大早。一群人就涌上了公交车,除了叶竹澜,孙荪,秦安,秦小天和孙炮,贺渔,叶小花和钱霖霖也一起来了,整个公交车都充满了少男少女的欢笑声。

        在一中附近的书店买了书,叶竹澜和孙荪都是家里还有事情,着急赶了回去,叶小花和钱霖霖去了县城里亲戚家,孙炮和秦小天要和秦安去见识下县城的游戏厅,秦安先带了他们去茶楼,准备混了午饭吃,下午再去玩游戏。

        齐眉和李淑月两个女人把茶楼经营得不错,有李淑月挑选茶叶的经验,也没有茶商还能坑着齐眉,唐谦行倒是和秦安一样,热衷于指点茶楼经营的小细节,唐谦行认为茶楼里党政新闻类的报纸必须有,秦安则觉得放几本文萃报,笑话大王,故事会之类的也不错。

        这些日子李淑月偶尔打来电话,秦安听着都是说茶楼生意上了轨道,唐谦行和曾一鸣说了茶楼秦安有份以后,曾一鸣经常过来捧场,有公安局长常来坐坐,顺带着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干部有时间也都会来喝一杯茶,茶楼也送出去了不少贵宾卡,但靠着依然收费的水果,点心,小吃,依然能够有所盈利。

        李淑月和齐眉计算了一下,不出半年,投资就能回本,等唐谦行正式来县里任职,让他再给茶楼传点口碑,生意还能更好。

        总有官面上的人在茶楼里坐着,前来捣乱的几乎没有,偶尔有发牢骚,拍桌子的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茶楼的生意顺风顺水,齐眉原来只想着这算是在县城陪着唐谦行一个落脚的地方,现在才真正有心要把茶楼做大做好了。

        秦安领着秦小天和孙炮站到茶楼门口,这时候却发现茶楼有点麻烦了。

        正值中午,茶楼的生意算的一天最低落的时候,现在茶楼里却挤满了人,看衣着,年龄,这些人都不像是混混,也不像是刻意捣乱的,倒像是纯粹的看客。

        秦安正要挤了进去,一个站在门口的中年人皱了皱眉,“去去,小孩子一边玩去,这里是茶楼,不是游戏厅。”

        极少有孩子跑到茶楼里来喝茶,这中年人也是看热闹的,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会把位置让给秦安?

        “叔啊,让我进去呗,里边晕倒的那人是【创建和谐家园】孙子啊!”秦安满脸焦急地喊道。

        中年人连忙让开,前边几人也松了松身子,然后看着秦安和孙炮,秦小天一串小孩子挤了进去,愣了愣才醒过神来,张嘴骂道:“小兔崽子……”

        秦安已经听不到那中年人骂骂咧咧什么,走进了一楼用假竹叶竹子装饰的小亭子旁,才看到齐眉焦急地站在那里,李淑月严阵以待地坐在一方石椅上,隔着石方桌,一个半花半白头发,穿着黑褂子布鞋的男人,端着一碗茶,推向了李淑月。

        “发生什么事了?”秦安连忙问齐眉。

        “一看就是来砸场子的,我去二楼找隐蔽位置拿弹弓射他茶!”孙炮出主意了。

        “好!”秦小天立即附和。

        “别胡闹,一边呆着!”这时候秦安可由不得他们俩胡闹。

        “八字口的那家茶楼老板王国权请人来摆茶了……王国权原来也是做的丰裕山庄的生意,我们开张以后,王国权那里生意差了许多,现在不是找了丰裕县挺有名气的一个喝茶的人来踢场子了?这人叫曾洪明,喝了几十年茶,玩的一手好功夫茶,要说你嘴里的茶艺师,我想他都够资格了。现在你嫂子刚学了一点,虽然每天练挺长一段时间的茶艺,只怕不是曾洪明的对手。”齐眉忧心地道,和秦安说着话,眼睛盯着场内,是眼皮子都没有眨过。

        在茶楼间,摆茶可不是说和,赔罪之类的另一种说法,而是较量,茶楼经营的方式或许各不相同,但茶楼老板多多少少都是懂得茶的,摆茶也成为茶楼老板间生意竞争的一种方式,尤其是齐眉在开业前放出话,说这里以后有茶艺表演,借着切磋茶艺来摆茶,顺便压压新茶楼气势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曾洪明面带淡淡微笑,茶杯虽小,却是一手三指捏着茶杯,一手食指中指前一截抵住杯底,手臂沉稳,手指纹丝不动,把茶递了过去。

        李淑月一看曾洪明,就知道这人不简单,她常常见过爷爷秦举德偶尔泡一壶好茶,慢慢打发时间,握着茶杯时,往往就是这副模样。

        李淑月沉住气,一手先按住袖子,露出一截皓白的手臂,然后才准备接过来,一只有着修长白净手指的手却按住了,“嫂子,这个不能让你女人家来,规矩是这样,有男人在这里,摆茶就得男人先接。”

        听着秦安的声音,李淑月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跳脱调皮的秦安玩过这种极需要平和沉稳心境的事情,但李淑月就是觉得,自个的危机,秦安能帮她解决了。

      第134章 小媳妇

        李淑月满头青丝盘在脑后,梳起了高高的发髻,绕着簪子一摇一晃,习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创建和谐家园】,有着圆润洁白的手,被秦安按住手,软软的。

        老神自在地坐着的曾洪明抬头看了一眼秦安,不禁哑然失笑,嘴唇上只有淡淡胡须的秦安,实在当不得“男人”,尤其是自称是按规矩得自己接着摆茶的男人,曾洪明笑着道:“小兄弟,我这可不是来和你玩游戏机。”

        “寒冬客来茶当酒,半夜私语,泛舟观湖,小院焚香,落雪探友,都是饮茶的好时候……曾老师坐了下来,正是寒冬客来,我既然是茶楼主人之一,要不亲自接下来,让我嫂子一个女人和你点茶,那是瞧不起你。”秦安朝着曾洪明拱了拱手,又对李淑月道:“嫂子,你去取爷爷送的青砖茶来,让我和曾老师共品一番。”

        曾洪明微微有些错愕,秦安说的寒冬客来茶当酒,半夜私语,这些都是古时候文人雅士记入笔记最适合饮茶的时节,随口道来倒也说明秦安对茶颇有几分了解,可不是那些只知道玩游戏机的小孩,说不定还有几分本事,曾洪明虽然不把他当回事,却也只得把取笑的言语缩回肚子里了。

        周围的旁观者看到一小孩上场了,虽然对姿色动人的李淑月退场有些失望,但更觉得好玩有趣了。

        秦安去换了茶楼服务员的衣服,青衣布鞋,挽起衣袖,解开一粒扣子,这才不那么像打杂小厮了,配合着他沉稳自然的态度,这身衣服也还挺适合表演茶艺。

        煮水茶壶,茶海,紫砂壶,公道杯,品杯,温杯,大盖碗,新茶巾。一方茶砖,还有茶道组合一套,李淑月虽然做不到和曾洪明摆茶,但准备还是做的不错。

        “曾老师,这一方青茶砖,产自文革时期,到如今已逾三十年载,比我年纪还大,市价当能超过五千……”秦安举着那方茶砖,这本是秦举德听说李淑月去了茶楼,送给茶楼的镇楼宝茶,现在秦安却舍得拿出来了,毕竟现在这么多人看着,给茶楼做广告的机会不容错过。

        “五千?”曾洪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茶砖这种东西,自然是越陈越香,此茶砖虽然香味浓郁,但要说是三十年份,价格如何,还得喝了才知道,丰裕县有这样稀罕的东西?曾洪明不相信。更不相信会出现在这样一家还只是小有名气的小茶楼里。

        一阵低低的惊叹声在围观者中发出,五千啊,这年头一年能进账五千的人就算过得不错了,拿一方值五千的茶砖出来,在小小的丰裕县,颇有些惊世骇俗,比开辆皇冠还稀罕。

        “小娃你不要胡说八道!”

        “能有五百块就顶天了不起了!”

        “一会请大家喝,这茶是我爷爷在文革的时候小心保护着留下来的,留存不多。能泡得十二泡,茶味道由浓转淡,再到次浓次淡,三浓三淡之后,茶味才散去。”秦安也不生气,本来就是给茶楼做广告,围观者反应越大越好,纯粹地只是看戏反而算不得引起了他们喝茶的兴趣。

        八字口茶楼王国权是个有一小撮八字胡子的中年男人,这时候却冷笑不已,一个小孩子能懂得的玩什么茶艺,等下出了岔子,就落了下风,看他们还敢自称丰裕县第一家纯正的茶楼不?

        听着有免费茶喝,即使不怎么相信那茶要五千,但早已经勾起了围观者们的兴趣,怎么也得尝上一尝,纷纷挤了过来。

        “各位无需拥挤,每一泡都能有六杯,十二泡是十二种不同的风味,并不是说第一泡就一定比第二泡好喝,第二泡一定比第三泡好喝。”秦安好整以暇地控制着局面。

        看到周围又安静下来,曾洪明倒是觉得这个孩子不那么简单了,只觉得自己不能真成为配合他表演的对象,冷笑了一声道:“是否可以开始了?你要是过得了我这一关,你们茶楼自然有这份资格打着茶艺表演的牌子,要是不能,以后就别坏了规矩,妄称第一。”

        “曾老师,有没有资格,不是你说了算的。请看。”秦安不再废话,点了一炉香。

        “摆茶时不应该多话,但既然是表演,我就得给各位看官解说。我现在给各位表演的是绿茶茶艺改过来的,一共十二道可观。第一道点香焚香除妄念,主要是希望各位平心静气,气氛要祥和肃穆,正是我们常说的焚香除妄念邪魔。”秦安插好香,擦了擦手,走回蹲坐在茶盘前。

        “第二道,洗具清心去凡尘。”秦安拿了开水烫了一遍茶杯,讲解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茶乃灵物,所以容器也需洁净,不只是需要清洁的水。还需要把自己的心思洗干净,除去凡尘世间蒙在心上的污垢。”

        整个茶楼都安静了下来,一个合格的茶艺师自然要有掌控全场氛围的本事,调节众人的注意力,把握气氛,都是需要动作,语气,声调,表情互相配合的,这时候要是嘻嘻哈哈,茶艺表演就算不得艺术了,只是玩闹。

        第三道凉汤瓷壶养温和,如果是新茶细嫩,那就免不了,秦安用的是茶砖,都是陈茶老茶,要用刚开的滚烫的水,是所谓的“蟹眼尽去鱼眼来”,秦安稍稍说明,将沸水冲进了茶壶。

        曾洪明也知道这茶艺十二道,原本就是用来泡新绿茶的,看着秦安拿来泡老茶,心里早已经踏实,觉得随时可以说破他连绿茶老茶的冲泡方法都分不清楚,还来玩茶艺?没有想到秦安却随机应变,不只懂得泡,连解说的茶诗都随口能改。

        茶艺表演时,最有观赏性的还是凤凰三点头,跑着老茶要高冲水,而且是提着颇有些分量的滚烫的水壶三起三落,难度不小。

        “小兄弟,你要是把握不住,还是我来吧,这水要是溅到旁人身上,那可是一起一个泡!”曾洪明伸手来接,他觉得不能再让秦安表演下去了。

        秦安根本不管曾洪明探过来,拦在茶杯上的手,直接起高冲水,滚烫的开水带着蒸腾的热气,如一条白龙浇灌而下,吓得曾洪明连忙缩手,颇为狼狈。

        “你……”曾洪明气急,秦安这样做,摆明了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一口一个曾老师,下手却是毫不容情。

        “曾老师,你得守客人本分啊,是你要来摆茶。我接了,你还是好好看着吧,我要真出了岔子,你再给我指点指点。”秦安对他没有什么好客气的,难不成你来捣乱,我还得惯着你?

        秦安将茶砖十二泡,每一泡分出五杯给看客们和曾洪明喝了,最后留了十二杯颜色各异的茶放在茶盘之中。

        “各位应该已经尝了出来,茶味陈而纯重,汤色纯正,仔细看有金边挂在杯沿上,入口香滑,能让唇齿留香,回味无穷。这正是三十年茶砖的味道,此茶乃本茶楼镇店宝茶,整个丰裕县也非常罕见……大家也看到了,我虽然只是一个少年人,但也懂得些许差异,大家日后来茶楼,还可看到更精彩的三十六道功夫乌龙茶表演,那就不是我能够献丑的了。”秦安当然不会错过这时最佳的广告机会。

        茶是好茶,即使不懂茶的人,闻着那股香味与众不同,也知道这茶了不得,秦安说的市价五千以上只怕并没有多少水分,当即有人感叹起来,这茶楼开得专业。

        王国权和曾洪明的脸色极其难看,他们原来找了人调查过,这茶楼根本没有请茶艺师,懂得点茶艺的李淑月只是新手,要挑刺很容易,谁知道半路跳出这么一个小孩来,架子十足,无可挑剔,最重要的是手段老到,完全控制了局面,王国权原来打算等曾洪明发力时在围观者中煽风点火,现在却完全没有机会。

        “曾老师,我们茶楼的茶艺表演是否入得了你眼?”秦安笑着道,原来在老宅里一个人呆着,每日里不是看书就是喝茶,而且从小在爷爷跟前耳濡目染,怎么会连曾洪明这一关都过不了?

        曾洪明还是那副不置可否的模样,冷笑道:“来茶楼最主要的还是喝茶,茶艺表演只是末道,你们都是如此年轻的后辈,茶艺可以锻炼,但对茶的了解可是需要年月积累的,如果你们对茶叶缺乏了解,进茶的时候能进得了什么好茶?听我问你,螃蟹脚是什么?”

        “在一些老茶树上的寄生物,颜色绿,晒干后为棕黄,类似小珊瑚,寄生枝干为节状,带毫毛,形如螃蟹脚,故此得名。”秦安回答道,螃蟹脚堪比冬虫,高价时能卖到一克近百元。

        “东方美人是什么?”曾洪明又问道,他有信心难住秦安,一个开茶楼的,要是连茶叶种类都说不清楚,还有什么资格开茶楼?虽然秦安不足以代表茶楼,但他已经看出来了,秦安要是不知道,那两个年轻女老板,多半也不知道。

        “月光白普洱茶,一面黑,一面白,犹如月光照茶,月光白采摘自造手法独特,秘而不传。”

        曾洪明微微一怔,这月光白普洱茶94年才开始显露头角,这小孩怎么知道?他也是偶尔去了一趟景迈山才听说的。

        “唐代名茶有哪些?”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