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黄振使劲儿摇晃着唐秋离的手,激动的不知道说啥好了,神态之中的真诚,让唐秋离感到温暖,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这些物资和装备,更主要的是,自己的部队里还有**员,并且还担任着重要职务,这种真诚,应该是那种同志式的信赖。

      晚上,血手团的战士和抗联的战士们,举行了盛大的篝火晚会,两支部队的战士们之间,洋溢着亲切、友好和谐的气氛,毕竟,战士们的出身和经历都很相似,没有隔膜。

      经过血手团医疗分队专业医生的精心治疗,再加上带来的大量最新药品,抗联伤员们的伤势得到了控制,还给不少重伤员做了手术。

      尤其是带来的几千斤食盐和大量药品可解决了大问题,抗联部队因为长期没有足够的食盐供应,战士们的体力下降的很厉害,人要是长期吃不到盐,体内的电解质是去平衡,发生紊乱,浑身都没力气,站都站不起来,所以说,盐,是生命的味道!

      这让黄振都不知道咋称呼唐秋离了,叫同志吧?这是最亲切的,可人家不在党,叫唐指挥长吧?又显得客气、生分,叫老弟吧?年龄差距在那摆着那,自己都是他的叔叔辈儿!

      还是唐秋离看出了问题,让黄振管他叫“秋离”,这样,又亲切又不差辈分儿,黄振连声叫好,“秋离秋离”的不离嘴儿,眼睛里满是慈爱,越看越喜欢这个年轻的小伙子。

      一眨眼,唐秋离在抗联的营地,已经待了两天,杨靖宇将军还是没有回来。

      这天早上醒来,唐秋离忽然心里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这种感觉很模糊,却又十分强烈,他隐约知道,这是和将军有关。

      匆忙吃完早饭,他找到黄振师长,询问杨将军此次出行的有关问题。

      将军此次到二师处理问题,沿途要经过四五道鬼子封锁线,二师的游击区离这里有三百多里路,将军带领一个警卫排出发的。

      按照正常时间推算,将军在昨天晚上就应该返回秘密营地,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到今天早上还没有回来。

      唐秋离心里的不安,完全明了了,一定是将军遇到了意外情况,才延误了归期,感觉告诉自己,一定是的。

      他马上把自己的判断对黄振师长讲了,黄师长一听,脸都白了,将军可是抗联的一面旗帜、主心骨,绝对不能出啥差错。

      他马上就要【创建和谐家园】队伍,前去接应杨靖宇将军,匆忙和唐秋离打个招呼,起身就要往外走。

      唐秋离忙拦住了他,说自己要率队前去接应杨将军,黄师长说啥也不答应,说是血手团已经帮了抗联这么大的忙儿,不能再让指挥长去冒险,抗联这么做,不仗义!

      两个人争执起来,其他人都插不上嘴。

      最后,唐秋离说服了黄振,自己的部队,惯于长途奔袭,熟悉山地和丛林作战,在这方面,经过专门的特殊训练,还有遍布各地的情报网和一个骑兵大队,这些条件加起来,明显比抗联的部队有优势。

      听唐秋离说完,惊讶的眉毛都竖起来,还有骑兵大队?这个小伙子,越来越让人摸不透,他还有什么让我惊讶的!

      最后,决定由唐秋离的血手团,前去接应杨将军,抗联派出警卫连一个班的战士做向导,他们多次随将军出行,熟悉杨将军出巡的路线,事情就这样确定下来。

      唐秋离马上着手安排,带领直属卫队先行出发,刘春的骑兵大队携带电台随后跟进,和自己保持一个小时的行军路程,苏景峰的第二大队,要多携带自动武器和弹药,携带可坚持七天的给养,另外,刘春的炮兵大队,拨出一个迫击炮中队,归苏景峰指挥,炮弹要多带,由后勤部副部长周玉山安排爬犁,全部骡马化行军,跟随骑兵大队之后,和骑兵大队保持两个小时的行军路程,各部队注意要严格保密,一律不许恋战,遇大批敌人尽量避免接触,小股敌人可就地歼灭,务使暴露部队行踪。

      部队以中队为单位,轮流来抗联的营地感受生活,并和抗联的战士们进行实战演习,部队一律自带粮食等消耗品,绝不允许使用抗联的一粒米、一把盐,此事有刘副指挥长和冯参谋长具体负责,李洪刚负责联系抗联的黄振师长,总之,在我回来之后,要看到一个面貌一新的部队。

      下达完命令后,唐秋离又联系上特战大队分散在各地的各个分队,询问在杨将军回归的路线上,最近有没有发生过战斗。

      很快,在一个叫狐狸套的地方活动的特战分队传来情报,昨天傍晚,此地曾经发生过激战,枪声响了有三个多小时,因为不了解交火双方的身份,没有得到秋泉大队长的命令,部队只是就地监视,没有投入战斗。

      唐秋离马上在地图上找到了狐狸套着个地方,此地正是杨将军回营地的必经之要的,驻扎鬼子一个哨卡,鬼子一个中队,配属邵本良东边道“剿共”军一个连,总兵力为二百八十人左右,距离营地有一百八十里,他马上命令秋泉,让在狐狸套附近活动的所有特战分队,全部往狐狸套附近集中,等待他的命令。

      脚下的积雪,被滑雪板冲开一道雪浪,耳边呼呼升风,一棵棵粗壮、高大的苍松往身后倒去,唐秋离带领直属卫队,已经不歇气的连续行军一百来里路。

      在紧急赶往狐狸套的路上,唐秋离心急如焚,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到将军身边,将军随身只有一个警卫排,现在鬼子采取分进合击,多路包围的战术,又有邵本良的地头蛇队伍作耳目,一旦将军被一路鬼子缠上,其他各路鬼子会蜂集而至,将军就会陷入重围,以抗联的简陋武器装备,极其危险,那就性命可忧!

      他又想到,要是自己有几架直升机,凌空一阵火箭弹,再来一顿机关炮,管保把小鬼子炸得哭爹喊娘,打得屁滚尿流,将军往机仓里一坐,飘然而去,岂不潇洒之极!只留下鬼子瞪着蛤蟆眼,望空兴叹!

      想完他又自嘲的笑了,自己岂不是白日做梦,他忽然想到,在历史上,此时的杨靖宇将军,正率领抗联健儿,驰骋在白山黑水之间,关东大地之上,杀得鬼子污血横流,损兵折将,将军的牺牲,是以后才发生的事儿!

      那不就是说,无论将军此时处境多么险恶,也不会有生命之危险,历史不会改写。

      想到这些,他心里顿时轻松起来,开始考虑,借这个机会,给小鬼子和邵本良一个大大的打击,也不枉费自己一番调兵遣将。

      第七十六章 狼掌窝解围

      第七十六章 狼掌窝解围

      唐秋离带领卫队星夜兼程赶到狐狸套的时候,已经是早上**点钟了,战场一片寂静,听不到激烈的枪声,战斗结束了?那将军现在如何?

      他正在焦急的时候,特战分队的几名战士联系到了,马上带着他察看了昨天战斗的现场,地上是一堆堆的弹壳和斑斑血迹,炸起的泥土,说明这里曾经发生过激战,杂乱的脚印,往山里延伸过去。

      特战队的战士告诉指挥长,交火双方已经查清楚,围攻一方为鬼子狐狸套警备中队,邵本良部一个连,另外,邵本良部老一团正往此处紧急移动,现在离狐狸套还有一百二十里路程,被围一方为狼掌窝拉杆子的一伙胡子,绺子的大掌柜报号“占山好”,手下有**十条人枪,狼掌窝群峰环恃,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却是个绝地,因为没有退路,进出只有一条道儿,一旦被长期围困,山上的粮食弹药必然枯竭,军心不稳。

      在凌晨的时候,鬼子和国兵进攻过一次,留下二三十条性命,无功而返,现在正把山寨紧紧包围,等待援兵。

      根据情况判断,杨将军肯定在“占山好”的山寨里,因为“占山好”的山寨立在这里已经有好几年了,没有发生过鬼子主动进攻的事情,再根据杨将军回密营的路线判断,唯有如此,鬼子才会对一个小小山寨大动干戈。

      唐秋离在事后才得知,杨将军在回密营的路上,本已饶过鬼子的哨卡,如果不发生和“占山好”会面的事情,也就没有了这番惊险,后来,将军还和唐秋离开玩笑,没想到在这种情形下会面,让唐指挥长见到了我杨靖宇的狼狈像,此虽玩笑,可也看得出将军的风骨和坦荡,如此险境,将军却以玩笑代之,令唐秋离高山仰止,钦佩不已。

      那天,将军在回密营的路上,正好遇到“占山好”的队伍下山打秋风归来,中途和鬼子在狐狸套遭遇,双方发生激战,“占山好”不敌,折损了一些兄弟,率队慌忙撤退,好不容易摆脱鬼子,正是惊魂未定、草木皆兵之时。

      和杨将军骤然遭遇,因情况不明,剑拔弩张,大有一言不和刀兵相见之势,后来,“占山好”得知是抗联杨司令带队路过,下马便拜,说是久仰将军大名,就是无缘相见,今天路过小寨,让俺略尽地主之谊,将军本着团结一切可以抗日的武装力量之初衷,又见“占山好”态度诚恳,便欣然前往。

      晚宴宾主尽欢,相谈甚是融洽,“占山好”真诚表示,同为中国人,响当当地关东汉子,识得大体,知道谁是真心抗日,绺子愿意接受抗联改编,追随杨司令共同打鬼子。

      岂料,山寨的二掌柜,原本是破落子弟,加入绺子只为暂时容身,和山寨的弟兄并不一心,山寨规矩甚多,不符他大洋满筐、烧杀随意、夜夜新郎、想抢便抢的初衷,时时琢磨改换门庭,另攀高枝,今见鬼子势力大,暗起投靠之心,博个一官半职,光耀门庭,苦无寸功,落个下眼皮,恐鬼子不容。

      现在见到抗联队伍上山,闻之带队者为日寇悬赏十万大洋,欲取之项上人头的大名鼎鼎的杨靖宇将军,大喜,认为立功时机已到,祖宗显灵,祖坟冒了青气,把天大一桩功劳送给自己。

      便连夜潜下山去,诡称为山寨办事,骗过守门弟兄,打马如飞,奔到狐狸套鬼子驻地,把将军在狼掌窝“占山好”山寨密谋反抗皇军之事,详细告之鬼子守备中队长。

      鬼子中队长一听此事,险些被巨大的幸福感给击昏过去,俺的天照大神啊!俺的日本祖宗啊!显灵了,杨靖宇何许人也?满洲皇军之心腹大患,如果能生擒或击毙此人,岂不是通天大功一件!官位大大的,金票大大的,美女大大的,【创建和谐家园】陛下或许都能召见自己,总之,一切大大的!

      这鬼子中队长沉浸在意淫之中,双眼迷离,哈喇子滴答老长,眼前是明晃晃的肩章、白花花的大洋、漂亮亮的美女,金星乱窜,好悬癔症喽!

      鬼子中队长这副模样,把旁边的国兵连长和二掌柜的看得心里发寒,皇军被黄皮子迷住了吧?咋这德行?

      还是那个连长提醒了一下,太君,我们该怎么办?

      这小鬼子才打半疯狂状态之中清醒过来,狼眼一瞪,“哈尼?怎么办!马上开路一马斯,连夜包围狼掌窝,活捉杨靖宇!你的、我的,统统出动,打枪的不要,悄悄的干活!你的明白?”说完,两手做了个恶狠狠的包围的手势。

      对国兵连长下完命令,鬼子中队长转头看着二掌柜,满脸堆笑,你就是俺的福星啊!你的良心大大的好,皇军忠心朋友的是,你的带路,明白?

      还挺讲究,当场赏了二掌柜五百块大洋,封了个特务队队长职务,不过,眼下就他一人儿,光杆司令一个!

      把这二掌柜乐得,就差抱着鬼子叫亲爹了!还是皇军讲究,跟着“占山好”屁便宜没捞着。

      鬼子和国兵连夜倾巢出动,在二掌柜的引领下,把狼掌窝山寨围个水泄不通,依着二掌柜的意思,马上发动进攻,鬼子中队长没同意,说是红胡子狡猾狡猾的,黑夜皇军的被动。

      天刚一放亮儿,鬼子中队长迫不急耐的发动了进攻,悄悄往山口摸来,想搞个突然袭击,一举拿下狼掌窝,活捉杨靖宇!

      也多亏了将军手下那个排的警卫战士,多年的战斗生涯,养成了他们高度警惕性,山寨的胡子们都喝得酩酊大醉,他们则是滴酒未沾,还自动担负起了放哨的任务。

      黎明的微光之中,守在山口的战士发现,山道上一排排钢盔,闪着幽暗的冷光,鬼子摸上来了!他一激灵,不假思索的就是一梭子,枪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也向山寨里的人报警!

      鬼子一见偷袭未成,马上改为强攻,机枪、小炮、掷弹筒雨点似的打来,一时间,枪声四起,炮声隆隆,山口处硝烟弥漫,碎石乱飞。

      听到枪声,将军带着警卫排的战士,赶到山口,一阵齐射,压住了鬼子的进攻,“占山好”也清醒过来,带着弟兄们也赶到了山口,他还挺纳闷儿?小鬼子是咋摸上来的呢?

      等问了守门的兄弟,说是二掌柜的昨晚连夜下山了,一切都明白了,他恨得牙根儿痒痒,破口大骂,恨不得马上把这败类给活剐喽,在将军面前颇为尴尬,倒是将军宽慰了他。

      鬼子又发动了进攻,山上一阵猛烈的弹雨,把鬼子的冲锋打下去了,山道上,留下二三十具鬼子和国兵的尸体。

      其中一大半儿到是警卫排的战士们击毙的,不是山寨的弟兄枪法不行,是手里的家伙太差,有的枪膛线都磨没了,子弹出去直打飘儿,警卫排的战士们装备的是清一色驳壳枪,三十多把驳壳枪,就像三十多挺小机关枪似的,还能让鬼子占到便宜!

      鬼子中队长一看这架势,知道这独食吃不了,弄不好要把门牙崩掉了,不过,也证实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抗联肯定在山上,要不,就凭红胡子那几条破枪,没有这么凶猛的火力。

      他马上向上级求援,无奈,鬼子大部队被刘春的骑兵大队吸引到山里,一时半会儿赶不过来,国兵连长也向上司报告了情况,正好,邵本良的老一团离这最近,这家伙一听围住了杨靖宇,那表情和鬼子中队长差不多,怕鬼子抢了功劳,马上命令老一团火速向狼掌窝开拔,所以参战军官和士兵都有重赏,务必活捉杨靖宇,死的也行,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唐秋离赶到的时候,双方正陷入僵持状态,鬼子攻不进去,山寨里面的人突围不出来。

      他长出了一口气,放下心来,总算没有来晚,将军现在尚且无恙。

      马上命令骑兵大队和二大队火速向狼掌窝隐蔽接近,特战大队一分队在邵本良老一团行军路上布置警戒和监视,每三十分钟报告一次敌人的行军速度和到达位置,命令秋泉收拢其余特战分队,在狼掌窝外围监视敌人动静。

      刘春和苏景峰带着部队很快就赶到了,部队静静的隐蔽在山下的密林之中。

      唐秋离马上做出如下部署,骑兵大队立即出发,按照特战分队传来的老一团方位,绕到敌人身后,悄悄尾随敌人,等前面打响之后,敌人肯定向后逃窜,骑兵大队来个迎头痛击,务必全歼敌人。

      二大队一、二中队由大队长苏景峰带领,在老一团行军方向选择伏击地点,构筑阻击阵地,在没有全歼狼掌窝之敌前,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务必阻击老一团向狼掌窝靠拢,务使敌人前进一步。

      三中队和特战大队以及迫击炮分队,由自己带领,负责歼灭包围狼掌窝之敌,解决这股敌人之后,和阻击部队会合,全歼邵本良的老一团,此次机会难得,必须把老一团在邵本良的部队序列里除名。

      各部队按计划行动之后,唐秋离带着剩下的部队,悄悄接近了敌人的包围圈。

      也是这伙敌人找死,光顾着围困山寨的人了,连个警戒哨都没放,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山寨方向,没想到暗地里杀出一股援兵,而且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一帮杀神,正憋着劲儿,准备要他们命呢!

      鬼子中队长和国兵连长拿着望远镜正在观察山寨动向,旁边一个家伙在哪指指点点,在远离鬼子阵地的一个拐角,一个鬼子通信兵趴在电台上,“莫西莫西”的乱叫乱嚷,看那意思是催促援兵快点儿行进,这块硬骨头难啃!

      唐秋离命令轻重机枪进入阵地,迫击炮定好坐标,他要给这伙敌人来个火力覆盖,在最短时间内消灭他们。

      山道本来就狭窄,鬼子和国兵聚在一堆儿,远远看去,黄呀呀一片,就像洁白的雪地上,出现一堆马粪,不过,也给部队发挥火力优势提供了方便,一颗炮弹下去,准保干掉一堆人!

      唐秋离见到各部队已经准备就绪,他摆手把付家哥俩和巴特尔叫到身边,他们负责那三个比比划划看来是头儿的家伙,他自己负责那个通信兵,主要是怕他们把电台打坏喽,那玩意可金贵,用处老大了,按照他的设想,电台和步话机应该装备到部队排一级,现在正缺这东西,可舍不得打坏。

      一声清脆的枪响,正在那大呼小叫的鬼子通信兵一头栽倒,高速旋转的弹头,打他后脑勺儿钻进去,捎带着掀飞了半拉儿脑瓜盖儿,与此同时,那三个比比划划的家伙也一头栽倒在雪地上,子弹都是从后脑勺儿钻进去的,枪法之准且不说,但是四个人的默契程度,就让人惊讶,一声枪响,证明是四个人同时开的枪!

      没等趴在冰冷刺骨的雪地上大半宿,肚子里的下货冻得梆硬,小弟弟冻得豆粒大小,还擎等着立功发财的小鬼子和国兵返过磨儿来,身背后,平地里一阵惊雷,轻重机枪喷射出雨点般的子弹,头顶的炮弹怪叫着朝鬼子和国兵的阵地砸去。

      一时间,硝烟笼罩了整个山道,枪炮声震耳欲聋,人体组织碎块儿、破手烂脚混合着堆堆雪块、片片碎石漫天飞舞,如此密集的人群,火力打击达到了最好效果。

      四百来个鬼子和国兵,顷刻间折损一大半儿!

      不但是鬼子和国兵死的稀里糊涂、不明不白,投胎都找不着地儿,阎王爷也没法收。

      在山寨里的杨靖宇将军也愣住了,哪来的部队,这么强的火力,难道是鬼子援兵到了?不对呀,山上没有落下一粒子弹、一发炮弹,都打在鬼子阵地上,是抗联的援军?自己的部队里,还没有装备这么好,火力这么凶猛的部队?

      这是哪支部队?将军心里升起疑问

      第七十七章 得见将军

      第七十七章 得见将军

      剩余的一百多个鬼子和国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弄得魂飞魄散,这好好的要包抗联和占山好的饺子,咋整的?眨眼功夫自个成了饺子馅,光在这趴着也不是回事儿啊,往山上攻?送死去?这山道也就能摆开三五个人,还不成活靶子?

      还是往回打吧,鬼子和国兵开始还击,无奈,对方的阵地在自己射出之外,不见人影儿,光用炮和机枪招呼,太欺负人了!

      冲,冲出几个是几个,原地呆着,一个都活不了,鬼子和国兵发了狠,困兽犹斗,几排子弹打过之后,开始突围,像一股黄水一样漫山冲了过来,可是,迎接他们的是一排排黑洞洞的轻重机枪,一阵机枪的狂啸,弹药罩住了敌人冲锋的山道,剩下的鬼子和国兵,顷刻间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倒在雪地上。

      整个战斗持续不过一个来小时,一个中队的鬼子和一个连的国兵,就在部队凶猛的火力打击之下,全军覆没。

      唐秋离根本没时间和这一小股敌人蘑菇,那边儿还有条大鱼呢,有这么多的迫击炮和轻重机枪,没必要和鬼子玩儿拼刺刀。

      暴雨般的枪炮声平息下来,只有硝烟还在弥漫。

      山寨里的杨将军,在急剧的思考,隔着硝烟,传来清亮的问话,“抗联的杨司令可在山寨?”将军一愣,对方应该是友非敌,“不知是哪路好汉伸出援手,杨靖宇多多感谢!”声音洪亮高亢,穿透力极强,带有浓重的河南口音,此话一出,无疑向对方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身边的几位战士可急了,对方是哪路人马,救援的目的还没搞清楚,杨司令咋就暴露自己的身份呢,他们紧握着手中的枪,神情紧张的看着山下。

      听到将军的回答,唐秋离心里的一块儿大石头总算落地了,没白忙活,忙喊道:“杨司令,派几个人去联络!”山道上来了几个人,杨将军认得,是自己警卫连的战士,忙迎上山去,听到几个战士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一下唐秋离的情况,将军颇感惊奇,忙下山和唐秋离见面,见见这位在自己战士口中几乎神人一般的唐指挥长。

      杨靖宇将军------河南省确山人士,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一九二七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四月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豫南农民起义,即“确山暴动”,组织了五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长王少渠,建立了中国**领导的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维持治安委员会。1936年7月,任**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

      将军的军事指挥才能令狠如豺狼的敌人胆寒且无奈,因而一直妄想诱使他投降“归顺”。伪满1940年4月出版的日文《协和》杂志263期登载的《杨靖宇讨伐座谈会》一文有这样的记录:杨靖宇“不但有武功,而且有文才”,“才干不一般,不是一个寻常人物可比的人”。

      将军指挥所部与日伪军作战数百次,沉重打击了日伪军,扩大了游击根据地。**曾撰文称赞:“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六届六中全会高度评价他和东北抗日联军,致电赞誉他们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37年12月,经**中央政治局通过,杨靖宇被确定为**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委员。

      1940年2月23日下午,因叛徒出卖,遭日伪重兵围困,将军弹尽粮绝,不幸牺牲于蒙江县保安村大东沟,壮烈殉国,时年35岁。

      踏着遍地敌人的尸体,唐秋离向将军迎去,内心极为不平静,心中的丰碑,存在于历史的英雄人物,鲜活的出现在自己面前,他为自己能穿越到这个时代感到庆幸,并为能与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一起并肩作战,抗击外寇而感动自豪,一时间,他竟然有一种恍惚的感觉。

      将军身材魁梧,尤其是一双眼睛,闪耀着睿智的光芒,浑身洋溢着一种坚强的斗志。

      将军看到唐秋离,明显的一愣,唐秋离自嘲的一笑,自己的年龄总是让别人感到意外,将军也是如此,看来,应该留起胡子,那样显得老成一些,无奈,嘴唇上的胡子就像缺少肥料的庄稼,迟迟不肯茁壮成长,较为苦恼。

      将军宽厚的大手,紧紧握着唐秋离,没等两个人详细交谈,在二大队阻击阵地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苏景峰和邵本良的老一团增援部队接上火了,唐秋离只好抱歉的一笑,他必须要带队前去支援,老一团可是足有两千人枪,他怕二大队顶不住。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