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到了部队宿营的屯子,已经接近晌午了,前面大部队已经出发,屯子里只有辎重大队和后卫中队在等着他们。

      让唐秋离吃惊的是,后勤部副部长兼辎重大队大队长周玉山喜气洋洋的对他报告,整个屯子有三百六十多名青年参加部队,和指挥长一起上战场打鬼子,都是一些农家兼猎户子弟,品行好,身体棒!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唐秋离简直有点儿崇拜这位平时看起来年纪偏大、蔫蔫巴巴、话语不多的后勤部副部长,没想到还有这两下子,这些红军干部,都是人才啊,放那都能闪光,看来,**最后赢得胜利,并非偶然。

      原来,在等待作战部队的这段时间里,周玉山和其他的红军出身的指挥员,就拿出看家本事,和以孙德福他老父亲为首的,在屯子里有威望的人一谈,马上就召集适龄青年开会,在会上这么一动员,结合现在的实际形式,慷慨激昂的一番演讲,当时就把大家伙的热情点燃了,关东汉子的血,本来就是热的,留在家里,不是抓国兵,就是出奉差,隔三差五胡子还来祸害,早就忍不住了,就是没有中意的队伍,现在有了这样的队伍,纪律好这么好,人心都是一杆秤,谁好谁孬分得清,那还等啥呀,参加打鬼子去!

      就这么大半个上午的时间,轻手利脚,家里脱离得开的三百多号人参加了部队,这还不算,各家各户把收集到的,二百来支东北军溃兵丢掉的枪支都拿出来,加上各大队串换的枪支,立马就是一个武装整齐的新兵大队。

      唐秋离马上任命周玉山担任新兵大队大队长,鉴于这些新兵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也为了便于领导,和辎重大队在一起行军,负责物资、装备的看管和押运。

      唐秋离让周玉山给新兵每人家里留下三十块大洋,部队临出发时,屯子里的人,全体出动,到村口送别自己的亲人,依依惜别,场面温馨而又让人感伤,这里就像自己的家乡唐家窝铺一样,又是一个让自己牵挂的地方,三百多名优秀的子弟,带着乡亲们的期望和对自己的信任,跟随自己走向炮火连天、凶险莫测的战场,将来能回来的有多少呢?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

      告别乡亲父老,再一次回头遥望白雪覆盖的村庄,唐秋离带着队伍追赶大队,很快就与部队会合了。

      三天以后,部队接近了战场。

      这几天的行军还算顺利,遇到几股小规模的敌人,都被前卫一大队干净利索的解决了,并没有影响部队的行军速度。

      这天下午,部队来到一条山沟脚下,前面是一道不高的山梁,部队忽然停下了脚步,唐秋离有点奇怪,自己也没下达原地休息的命令,莫非前面遇到了敌情?

      他带着指挥部人员往前卫一大队走去,刚登上山梁,李洪刚脸色铁青,牙齿把嘴唇咬的发白,眼睛里面喷着怒火,看那样子是悲愤万分,急急地走到他面前。

      发生什么事情了?从没见过李洪刚这么失态,不正常啊,唐秋离脑海里升起一个巨大的疑问。

      第六十九章 滔天罪恶

      第六十九章 滔天罪恶

      这个刚烈的汉子,只是叫了一声:“指挥长”就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离山坡有三四里路远,一个有五六十户人家的屯子,不太规整的茅草房,散落在不大的山谷之中,屯子里静静悄悄的,还看得见把屯子一头的十几间房子,冒着不详的青烟,唐秋离心里一沉,一种不好的预感袭上心头。

      当他走进屯子里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曲曲弯弯的屯子路两旁,随处可以见到血淋淋的尸体,多的是一些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和小孩子,不是被枪打死的,就是被刀砍死的,继续往前走,路过的每家每户都没有完整的门窗。

      到了屯子里的场院,二百来具死难乡亲的尸体横陈在雪地上,流出的鲜血,染红了洁白的雪,凝结成触目惊心的暗红色,一旁的杨树上,挂着几具尸体,被人用利刃剖开了肚子,流出的内脏挂着血珠,冻成一坨。几具被反绑着的无头尸体栽倒在一旁,明显是被刀砍掉了脑袋。

      旁边的石头碾子上,凝固着一滩滩的鲜血,几个婴儿血肉模糊的被扔在地上,显然是被石头碾子压碎了头颅。

      看到这惨绝人寰的一幕,唐秋离被巨大的悲痛压得喘不过气来,是那些畜生干的?

      一个战士推开了场院旁边的一间挺大屋子的门,他马上惊叫着退了出来,“指挥长,你快看!”唐秋离走进屋子,一幕惨景击得他身体一晃,眼前金星乱蹦。

      屋子里横七竖八的躺着几十具赤身**的年轻女人的尸体,【创建和谐家园】的身子上,遍布伤痕,【创建和谐家园】一片狼藉,暗红的血混合着秽物沿着大腿根儿流下,浸湿了地面,有的【创建和谐家园】还插着木棒,有的**被割掉了,有的被剖开了腹部,显然是被集体【创建和谐家园】后,又杀害的,年纪最小的只有十四五岁,原本天真无邪的眼睛,空洞的凝固在那屈辱的瞬间。

      唐秋离黯然的退出屋子,外面的阳光依旧灿烂,远山的积雪依旧那么洁白,可是,几百条生命,却被罪恶夺走,朗朗乾坤之下,是那些畜生做出如此灭绝人性、惨绝人寰的罪恶?

      跟在身后的战士们,显然被这惨景震惊了,两千多人,默默地伫立在那,只有呼啸的风,在凄厉的号叫,气氛沉闷又压抑!

      唐秋离挥手叫过那几个大队长:“部队全体战士,马上安葬死难的乡亲,拿出一部分衣服,给屋子里的死难姐妹穿上,特种大队分头寻找,看有没有幸免遇难的乡亲,我要知道这是那些畜生干的?”

      不知道是哪个战士忽然哭出声儿来,很快就引起一片哭声,战士们流着眼泪安葬乡亲们。

      秋泉来到唐秋离身边,低声说道:“指挥长,找到一个活着的,全屯子就剩他一个人了,”一个年纪有五十多岁的老人,被俩战士搀扶着到了他跟前。

      很明显,这位老人的精神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唐秋离脱下大衣给老人披上,又让通讯员拿来一壶白酒,给老人灌下一口,在白酒的【创建和谐家园】下,老人有点儿恢复过来,眼睛空洞的凝视着唐秋离,又看了看忙碌的战士们,忽然痛哭起来,“长官,好惨哪!”

      唐秋离忙搀扶着老人做到一截儿树干上,详细的询问了事情的经过。

      从老人断断续续的诉说之中,唐秋离知道了惨案的全部。

      这个屯子叫魏家窝铺,六十多户人家,三百多口人,昨天晚上,刚下半夜,有一千六七百个鬼子和两千多国兵,忽然闯进了屯子,说是要搜查抗联,挨家挨户的砸门抓人,屯子里的人大多都在睡梦中被抓着了,只有三十几个年轻力壮,身手好的年轻人,拼命跑进山里,老人的一个儿子和儿媳妇,两个未出嫁的闺女,都被十多个小鬼子和国兵堵在屋儿里,他被儿子藏在菜窖里,躲过这一劫。

      不一会儿,他就听见儿子的怒骂声和儿媳、闺女的惨叫声,和这帮畜生的狂笑声,他想打菜窖里出来,跟这帮畜生拼命,可菜窖门儿被儿子压上了,好长时间,屋里没动静了,只听见儿媳和闺女微弱的【创建和谐家园】声,他听到屋子里国兵们说冈崎讨伐队,老七团、抗联、红石砬子啥的,还说皇军这回可过瘾了,咱们也跟着借光,就是小娘们儿少点,一千六七百个皇军,也不够分呢?

      这帮畜生造完孽,说是要【创建和谐家园】,屋子里响起了几声枪响,他一着急,就晕了过去,也不知道过来啥时候,他被一阵枪声给惊醒了,枪声停了以后,他拼老命钻出菜窖,屋子里,儿子浑身是血,身上被刺刀捅了六七个窟窿,地上的血都凝了,儿媳妇和俩闺女光着身子死在炕上,身上中了四五枪,小闺女还被割掉了**,老人见到这惨景,当时就傻了,后来就被秋泉找到了。

      老人说着说着,又哀哀的痛哭起来,寒风中,苍苍白发无助的纷乱飘动。

      一切都明白了,唐秋离脸色铁青,牙咬的“咯咯”直响,他大声喊道“地图!”通讯员见指挥长脸色不对,吓得紧忙把地图铺在雪地上,唐秋离的眼睛一下子就盯在红石砬子这个地方,狠狠一拳砸在地图上。

      屯子边上的山脚下,一座高高的坟丘,魏家窝铺死难的乡亲们都埋在这里,战士们静静的肃立在坟前,唐秋离坐在雪地上,目无表情的用力在一块儿桦木板上刻着字,整个人安静的反常,一群各级指挥官在他身后默默站立,山虎几次要接下他手里的木板,都被唐秋离用冷静的可怕的目光给逼了回来。

      一块儿墓碑立在坟前,上面刻着:“魏家窝铺死难乡亲之墓,落款儿是抗日血手团指挥长血手秋离敬立,民国十三年冬月初七”。

      唐秋离做完这一切,大脑一片空白,灭绝人性的屠杀,三百多条无辜平民的生命,就这样丧失在该死的小鬼子和一群中国畜生的手里,绝不放过他们,唯有杀光这帮野兽,才能为死难的乡亲们报仇!

      这时,苏景峰领着三十多个青年走了过来,领头的那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的青年猛地单膝跪地,对着唐秋离说道:“指挥长,收下我们,跟队伍一起打鬼子和汉奸!”这些就是昨晚幸存的乡亲,领头的叫魏大勇,是个好猎手。

      他看到坐在边儿上的老人,惊喜的喊道:“三叔,你还活着!”

      老人老泪纵横,拉着魏大勇的手不放,颤抖着指向那座新坟,这三十多个青年,跪倒在坟前,那里面埋葬着他们的亲人,血肉相连的亲人,仅仅在一天前,还守护相望,现在却阴阳两隔,他们放声痛哭,丝丝血泪洒进脚下这片故土,声声痛哭回荡在曾经的故乡。

      周围的战士们也都齐刷刷的跪倒,虽然这里埋葬的不是他们的亲人,却是他们为之守护的同胞,这些战士,很多人没有经历过这种惨绝人寰的场面,尤其是周玉山动员的那三百多名刚参军的农民,对于日本鬼子的凶残,没有直观的感受,内心里也许还抱有一丝善良的恻隐,现在,血淋漓的事实摆在面前,这些死难的都是和他们一样淳朴、善良的贫苦老百姓,一阵压抑的哭泣声,化作滔天的仇恨,直冲云霄,战士们的战意,被巨大的仇恨激烈点燃。

      两千多条关东汉子的哭声,那哭声中的滔天杀气、浓浓恨意,闻之令人胆寒。

      唐秋离擦去眼角的泪水,扶起魏大勇,“大勇,我收下你们,这三十八位乡亲就编在一个排,任命你为排长,我还要给你们排一个名字,就叫魏家排,要你们永远记住这血海深仇!”

      魏大勇高声喊道:“永远记住血海深仇!”身旁的战士们也都齐声高喊,喊声回荡在群山林海。

      从此,在血手团的序列里,多了一个让日寇和汉奸畏之如虎,闻风胆寒的排级建制,这个排的战士,在战场上勇猛无匹,对待日寇心狠手辣,说来也怪,后补充进这个排的战士,无论性格多么软弱,胆子多小,在这个排里呆上一段时间后,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脾气变得火爆,浑身充满杀气,其他部队的战士都说,这个排有杀神附体,甚至,魏家排的大名,都传进日本关东军最高长官本庄繁的耳朵里,当然,这是后话。

      唐秋离又询问魏大勇,知不知道红石砬子那的地形,魏大勇告诉他,红石砬子从这往北走,离这里有一天半的路程,地形险要,山高沟深,沟坎、悬崖、山洞众多,因为那里的山石都是红色,所以叫红石砬子,听说有抗联的队伍在哪里活动。

      他又问魏大勇,知不知道去红石砬子的路,因为杀害乡亲们的那帮野兽,就是往那个方向去了,魏大勇一听,马上就跳了起来,“指挥长,那还等啥呀,追上去?我知道有条近道儿,准能抄到他们前面去!就是不太好走。”

      听魏大勇说完,唐秋离紧张的思考着,鬼子已经出发大半天了,按照正常行军速度,明天中午就能到达红石砬子,部队带着这些装备,走到又是山路,能赶到鬼子前面去吗?何况,到了那里,还得勘查地形,选择伏击阵地,现挖工事,不行,怎么也得把鬼子拖住,让他们在明天傍晚到达红石砬子,一个作战方案在他的脑海里成型。

      接着,马上召开会议,唐秋离通报了敌情,鬼子冈崎讨伐队有一千七百多兵力,那个老七团也知道底细,是伪满洲国南满东边道“剿共总司令”邵本良的起家部队,两千六百多人,士兵都是一些地痞流氓、地主恶霸子弟,还有多年为匪的胡子组成,总之一句话,都是些死有余辜的【创建和谐家园】儿,久经战阵,战斗力强悍,敌人的总兵力加在一块儿,有四千五百多人,远超过我们的兵力,火力也不弱于我们,鬼子兵的战斗力更是强悍,这一仗,不太好打,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看这一仗打还是不打?

      听指挥长这么一说,大家都有点儿不乐意了,干嘛不打,还怕他们,咱们占据有利地形,出其不意,再加上咱们还有那么多的大炮,一家伙就能干掉鬼子一半儿兵力,更主要的是,这群畜生能让他们跑了?抓不着影儿那没招儿,现在抓住他们影了,不打?反正我们是一辈子心不安,睡觉都不踏实。

      唐秋离笑了,要的就是你们这种状态,“参谋长,记录命令,”一、唐秋泉特战大队,马上出发,多带步枪和掷弹筒,想尽一切办法,尾随敌人,骚扰和迟滞敌人的行军速度,必须使鬼子在明天下午五点钟之前,赶不到红石砬子,为大部队争取时间。

      二、按照一、二、大队、炮兵大队、三大队、辎重大队、新兵大队、医疗分队的行军序列,一小时后出发。

      三、各部队连夜强行军,务必在明天上午十点钟之前赶到红石砬子,指挥部随一大队行军。

      四、一、二大队作为前锋部队,最先赶到目的地,中途掉队的战士,由辎重大队负责收容。

      命令下达之后,部队忙碌起来,这时,魏大勇他三叔,找到唐秋离,一定要参加部队,魏大勇忙拦着,说是部队不要年纪太大的老人,俩人拉拉扯扯的到了唐秋离跟前,唐秋离爽快的答应了,并且马上安排到辎重大队,魏大勇有些意外,不知道指挥长要老头儿干啥?老魏头用胜利的眼神看了侄子一眼。

      唐秋离心里有安排,基地有不少后勤的活儿,正适合他们年龄比较大的人来做,也能发挥作用,再说了,老人家的亲人们都没了,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自己收留了,还能给他一个幸福的晚年。

      一个小时后,天色晚了下来,暮色之中,部队整齐的【创建和谐家园】在一块儿空地上,唐秋离脸色严峻的看着战士们,“血手团的战士们,杀害魏家窝铺的鬼子和汉奸,就在前面,你们献给乡亲们报仇吗?”“报仇,杀光鬼子和汉奸”,战士们的怒吼声,惊飞了晚归的鸟儿,震落了松枝上的白雪。

      “那好,需要我们连夜急行军,追上鬼子,消灭他们,中途不休息,不睡觉,不怕疲劳和辛苦,你们能做到吗?”“能能能”,战士们接连回答了三个“能”字的回答,表明了他们的决心。

      “出发!”唐秋离简洁的下达了行动命令,率先出发了。

      暮色中,一支战意高昂的部队,投入茫茫森林,就像一支利箭,带着怒火,朝着鬼子和汉奸的心脏射去。

      第七十章 红石砬子歼灭战一

      第七十章 红石砬子歼灭战(一)

      红石砬子,亿万年前火山喷发岩浆冷却、沉积而成,遍布褚红色岩石,阳光下,红彤彤的分外显眼,因此,当地人称之为红石砬子。

      山势不高,胜在险峻,怪石林立,沟洞极多,山上少见高大松桦,长满当地人称之为“爬地松”的灌木林,利于隐藏行踪,一条蜿蜒山路由此穿过,为北上之唯一咽喉要道,地势险要。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钟,先头部队一、二大队一千六百多人终于到达这里。

      没等休息,唐秋离带领各级指挥官马上查看地形,选择伏击地点,安排预设阵地,大家边看边赞叹,真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山坡上的地形,利守不利攻,天然的山洞,大者可藏二十余人,小者可藏**人,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战士遭受敌人的火力杀伤,山坡后面还有几个天然大山洞,位于火力射击死角,可以安排伤员和弹药、物资等,天然的地形,连构筑工事都省了不少力气

      十一点多钟,后续三大队、炮兵大队和辎重、新兵大队、医疗分队全部到达。

      唐秋离马上开始部署,选择一处沟底较为宽敞,隐蔽物少的地段,做为伏击战场,二大队部署在东面山岗,三大队部署在西面山岗,利用天然隐蔽物,建立稳固的火力支撑点,一大队在沟底正面构筑工事,堵住鬼子突破的方向。

      在山谷进口处,预先埋设大量**,这是整个伏击地段最狭窄的地方,两山对峙,抬头一线天,当鬼子进入伏击圈之后,马上引爆,倾泻而下的大量山石塞满山口,切断鬼子的退路。

      相比之下,一大队的责任比其他大队要重得多,在这个方向,两侧山岗距离较宽,爆破堵塞道路不现实,鬼子遭受到突然打击后,后路断绝,两侧山岗易守难攻,必然要强行突围,夺路而逃,所有的压力都落在一大队肩上,这也是唐秋离比较担心的地方。

      所有,唐秋离和李洪刚仔细的研究了方案,还是采取在鹰嘴岭的老办法,泼水冻冰,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又从另外两个大队各抽出一个排的兵力,加强给一大队,并且还把捷克式轻机枪二十挺,重机枪五挺,掷弹筒十五具调到正面阻击阵地,特种大队赶回来之后,马上投入到正面阵地。

      忙完这些,唐秋离和刘铁汉、冯继武来到炮兵阵地,二十门步兵炮,四十五门迫击炮,分布在两侧山岗上,炮兵们正忙着平整炮位,他看了一下,觉得有些不妥,把郑勇叫到跟前,指着一大队阵地的方向说:“郑大队长,我们两侧一开火,鬼子肯定往那边突围,你的炮兵阵地,在那个方向是死角,你如何给一大队提供炮火支援?”

      郑勇仔细观察了一下,一拍脑袋,“嗨!失误、失误,我马上调整!”几个人研究了一下,最后,四门步兵炮、五门迫击炮专门给一大队提供火力支援,事先定好坐标,只有鬼子往那一冲,就来个火力覆盖。

      唐秋离他们又来到后山,在一个山洞里,医疗分队已经准备救护装备,周玉山正在给新兵们做战前动员,几个中队长在教一些新战士使用武器,忙得热火朝天,见到指挥长他们过来,忙上前敬礼,亲热的打着招呼,唐秋离看着这些新战士,这就是他手里的预备队,但愿用不上他们,都是些新兵啊!

      他们又检查了辎重大队,几百匹马,已经全部隐蔽到几个山洞里,所有的马匹都在那安静的嚼着草料,一些战士忙着往给作战部队分发弹药,忙而不乱,他们三个相视一笑,周玉山这个大队长,蛮称职的,无论管理辎重大队还是新兵大队都得心应手,红军出事的干部,就是不一样。

      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已经是下午四点来钟,鬼子也快来了,部队抓紧吃饭、休息,他们才回到指挥部,指挥部设在靠近山顶的一个山洞里,视野宽阔,可以鸟瞰整个战场。

      山洞里面,通讯中心的电台和步话机已经沟通了个大队的联系,正在调整频率,电键“滴答”做响,一派临战前的紧张气氛,他马上让报务员叫出秋泉,耳机中,秋泉的声音非常兴奋,这让他放心不少。

      秋泉说:“这一路上,他们跟在鬼子【创建和谐家园】后头,让敌人吃不好、休息不好,零碎敲掉有二百来个敌人,自己无一伤亡,现在,鬼子已经到了红石砬子外围,估计再有两个来小时,就能进入伏击圈,可能是地势险要,鬼子变得小心谨慎,加强了搜索和警戒,他们也就不在袭扰鬼子,现在正往回赶,争取在鬼子前面和大部队会合。”

      一切都在计划控制之中,唐秋离内心松懈下来,忽然感到一阵困倦,眼皮不受控制的沉重,裹着大衣,靠着山洞的石头,沉沉睡去,手里还拿着一张咬了几口的大饼,脸上这时才看出依稀带有的童稚。

      喧闹的山洞里,忽然变得安静起来,进进出出的参谋和通讯员,都放慢了脚步,大声喊话的机要员们,也都压低了声音。

      围在一张地图前,和参谋们研究问题的刘铁汉和冯继武不约而同的抬起头来,相互看了一眼,刘铁汉脱下身上的大衣,轻轻的给唐秋离盖上,眼睛里满是一种兄长般的关爱,难为他了,一个才十六岁的大男孩儿,却要撑起这么重的担子,部队的前途,几千人的生死命运,都系于一身,我们十六岁的时候在干啥?童心未泯,混沌初开,他身上还有多少我们未知的智慧?

      也就是过来二十来分钟,唐秋离忽然睁开眼睛,我怎么睡着了?大敌当前,还有闲心睡觉,他懊恼的晃晃脑袋。

      冯继武遗憾的说:“指挥长,你应该多睡会儿!才二十来分钟,这儿有我们盯着呢!”

      睡足了,难怪老人们说,长睡不如打盹儿,唐秋离就感觉神清气爽,所以的疲劳一扫而空,他做了几个体操动作,“鬼子来了吗?”他问道,昏暗的灯光下,黝黑的眸子熠熠闪光,

      “还没有,已经沿途派出侦察哨,一有消息,我们马上就知道”,刘铁汉答道,紧接着又说:“指挥长,快吃饭吧,都凉了,给你留着呢!”,唐秋离一看,嗬!伙食还不错,有汤有菜,还有特制的五香肉干儿,这也是唐秋离特别要求后勤部门的,必须保证部队的肉食供应,为了这,张全没少磨叽,不管用,指挥长要求的就是保持战士们的体力,他可没少费脑筋,最后才琢磨出这么一招儿来。

      大量腌渍风干肉,易保存,方便携带,口感又好,一下发部队,可把战士们乐坏了,行军打仗间隙,来不及做饭,吃上几块儿肉干,抓上几把雪,又解馋又顶饱,都说这是好东西,也就成了部队的制式口粮。

      吃完饭,天色已经黑了下来,无风,寒气刺骨,干巴冷,要变天了,又是一场大雪要降临。

      唐秋离站在洞口,眺望夜色中的关东大地,思绪悠远飘扬。

      背后传来冯继武的声音,“指挥长,前方侦察哨传来消息,鬼子先头部队已经接近谷口”,几副望远镜对准了谷口的方向。

      黑沉沉的夜色之中,先是两道灯光刺破黑暗,就像毒蛇的眼睛,接着,马灯、手电、火把的亮光想遍地的鬼火扑了上来,一阵发动机的响声,清晰的传过来,鬼子还是老一套,先是装甲车辆开路,步兵紧随,炮兵压阵。

      灯光在谷口哪里忽然停了下来,唐秋离马上意识到一个问题,鬼子见这里地势险要,怕不是先来个火力侦察?他马上让冯继武通知各部队,立即进入掩体,躲避鬼子的侦察火力,没有指挥部的命令,就是炮弹落在身上,也不许开枪,冯继武忙着去布置。

      果然,十几分钟之后,山谷外面传来闷雷一样的响声,数道火焰怪叫着破空而来,随之炮弹就在山岗两侧部队埋伏的地方爆炸,炸起团团火球,小鬼子还有野炮?紧接着,迫击炮弹、掷弹筒弹也纷纷打来,一时间,把两面山岗炸得火光四起,碎石乱飞,冯继武敬佩的看着唐秋离的背影,幸亏指挥长看透了鬼子的把戏,要不,部队都暴露在前沿,这阵炮火够喝一壶的,伤亡小不了。

      鬼子的炮火足足打了有二十多分钟,才渐渐停了下来,山谷里,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儿。

      灯光动了起来,鬼子在炮火侦察之后,又开始行军了。

      其实,带队的老鬼子冈崎,这一天一宿够郁闷的,自打离开那个小山村之后,部队不知道被那股武装给盯上了,跟在自己【创建和谐家园】后头放冷枪,部队摆好阵势,却连一个人影都抓不着,苍蝇一样的可恶,一路下来,已经有二百来名士兵负伤和阵亡,尤其是昨天晚上宿营时,几口行军锅竟然被打漏了,害的堂堂皇军士兵只好吃生米,中国人,武士的不是,一群胆小鬼,偷偷摸摸的干活!

      不过,那个小村子还是有印象的,皇军士兵展示了武功,给那些敢勾结抗联的满洲人一个教训,尤其是那个十七八岁漂亮的花姑娘,是部下专门挑出来献给我的,本来【创建和谐家园】完要带回到军营里,好好享用几天,可她竟然咬了堂堂大日本皇军军官,自己一气之下,把她赏给了手下的十几个卫兵,那可都是精壮的【创建和谐家园】子民,听着花姑娘的惨叫,心里才觉得出来一口气,这就是敢于反抗皇军的结果。

      本来是要在今天中午通过这里的,可被该死的中国人耽误了行军速度。

      到了红石砬子山口,冈崎看着这里的地形,倒吸一口凉气,咋觉得心里没底呢?挥手叫过来国兵团长刘阎王,详细的询问了这里的地形,经刘阎王这么一说,冈崎心里更没底了,有点儿渗得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