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强国崛起》-第3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肖南光等几个人顿时一愣,这个小孩子还能懂什么国家大事?

      “肖爷爷,以前我从报纸上看过一些文章,咱们国家在七八年开始实行的就是价格双轨制,计划内一套价格,计划外一套价格,两种价格有着巨大的差异,当时我就在想,如果用计划内的价格弄出来材料放到市场上去买,那不就能赚到很多钱了吗?就在昨天,我爸爸他们遇到的那个人其实就是把我当初的想法实现了。”

      肖南光是个【创建和谐家园】,他一生无私,眼睛里看不得任何违反法律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严格践行着老一辈无产者的行为准则。

      身为一名副省级官员,竟然会为了一个小小孩子亲自到阜城跑了一趟,可以看出他对人才的若渴,而这份举动的背后,也是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希望,这样一个人,刘琅绝对不会让他深陷危机,即便刘琅这样做会暴露出一些不符合自己年龄的事情,那也会尽力为止。

      因为即便肖南光是一位副省级官员,可一旦他真的决心插手此事,那么他的对手绝对会毫不留情的将他碾压,而他则不会有任何还手之力,轻则罢官回家,重则……那就不好说了,这结果如何全凭他自己的决心程度。

      刘琅并非不是危言耸听,身为重生者,他非常了解肖南光要面对的是什么人,他们本身就有深厚的官方背景,有的甚至就是某些官员本身或者其家属,这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利换取利益,如果是一个两个,那自然无足轻重,可关键是他们是一群人,一群由各个部门联合在一起的力量,每个人都在其中获得好处,这些人的力量【创建和谐家园】在一起,几乎可以搞到任何物质,以权利换取利益,十多年后一位国家著名的经济专家将这种方式称之为权利寻租。

      即便是在三十多年后,权利寻租还是国家法律所关注的重中之重,但依旧没有完全解决。

      可以想象一下,即便三十多年后,国家都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更不必说现在了,可以说,所谓的“官倒”本质上是一个法律问题,一个因为法律不完善而生出的必然产物,还是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小小的肖南光能够解决的了吗?

      再说了,这一场的“权利寻租”也为很多公司完成了原始积累,其中有不少企业在二三十年后成为了国家的知名企业,这也算是这场权利与利益盛宴之下唯一能够称道的地方。

      当然,这些深层次的原因,刘琅不能说出口,只能以价格双轨制的不完善以借口。

      肖南光性格耿直没错,但他能在官场上做到副省级的位置,也绝非是粗鲁之人,即便在伟大领袖时代,官员们不敢【创建和谐家园】,可那青山子善两位的脑袋还是历历在目,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这几年,他多多少少的也听到过某些官员们的不法行为,并且深知他们这些人无非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利换取自己的利益。

      一个人能拿着省里乃至国家的配额文件,这本身还不够说明问题吗?或者说,他肖南光自己有这份本事吗?

      肖南光坐在沙发上皱着眉头沉默不语,董长山坐在一旁抽着香烟也不说话,这件事他也插不上手。

      过了半天肖南光看向了刘琅。

      “刘琅,这些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肖爷爷,所有的知识都是在报纸上看到的。”

      刘琅还能说什么?总不能说实在二十多年后看到的吧。

      “报纸上零零散散的信息就能让你发现这么大的漏洞,呵呵,看来这价格双轨制真是存在巨大的问题。”

      肖南光露出一丝苦笑。

      第五十九章 一群败类

      双轨制有问题吗?在刘琅看来当然有问题,不过有问题就能否定这个制度吗?

      当然不是,国家的改革开放在短短二十年之内就把一个拥有十亿人口,贫穷的国家带到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放眼整个世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有如此巨大改变的国家,除了中国再无第二个地方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改革开放。

      但改革开放也绝非是一朝一夕,在初期,国家的生产力极度低下,几乎是没有多余的商品能够出现在市场之上,没有足够的商品就谈不上市场经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就提出了这个价格双轨制,规定那些国企在完成计划内任务后可以将多余的商品投入市场,之所以要完成计划内的任务,那是因为首先要满足老百姓的生活必须,要不然一上来就完全开放,很多人将会连饭都吃不饱,衣服也穿不上。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双轨制即能为最普通百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又可以释放出一些企业的活力,增加商品活跃市场,为接下来大规模民营经济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可以说双轨制是当前形势下最符合改革开放的一种价格方式,至于说在这个制度下出现的种种问题,还是那句话,都是因为法制不完善的原因,法制上的改革那又比经济上的改革还要复杂困难,绝非短期内能够解决的事情。

      总的说来,刘琅不认为双轨制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制度,而是一个必要的经历,即便这种制度会带来大量的【创建和谐家园】,但还是瑕不掩瑜。

      “刘琅,你发现了双轨制的弊端所在,如果让你处在那群人的位置,你会如何?”

      肖南光看着刘琅突然发问。

      “我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刘琅撇了撇嘴回答。

      “那你认为这群人所做之事是对是错呢?”

      肖南光紧接着发问。

      “把国家的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当然是错的了!”

      刘琅立刻回答。

      “好,你知道这是错的非常好,如果今后你也有了这样的机会,你会把钱放进自己的腰包吗?”

      肖南光再次问道。

      “既然是错的,当然不能做了?”

      刘琅的回答很简单,但相比于大人,却更加的直接。

      “哈哈,没错,这错就是错,没有任何可以狡辩的,办了错事不怕,就怕明知是错事还去办,那就可怕了,好,刘琅,你的这个回答让我非常高兴,比你的天赋还让我高兴。”

      肖南光微微点头,然后走到了电话机前拿起话筒。

      “总机,我是正协的肖南光,给我接供销厅的洪得志厅长。”

      片刻之后,电话那边传来了声音。

      “肖副主席,您找我有事?”

      “呵呵,洪厅长你好,我有一件小事想找你帮忙!”

      “肖副主席说笑了,有什么事尽管说。”

      “是这样,我有一位阜城的好朋友在阜城轴承厂工作,现在厂里缺六十吨二级圆钢,希望你能够解决。”

      肖南光直接说道。

      “这………!”

      对方没有说话,似乎是很为难的样子。

      “洪厅长放心,我这位朋友是带着钱来的,只是你下面的人要价太高,说是七百块钱一吨才能买到,一个小小的轴承厂哪里能有这么多钱?你就让你的手下按照原价卖给他算了,这点小要求总不会让洪厅长为难吧?”

      肖南光不动神色地说道,但语气里已经带着一丝怒气。

      “哦……好,好,没问题,没问题,肖副主席您放心,正好两天后有一批水泥发到阜城,我马上就安排人把这批钢材发货到轴承厂,六十吨少点吧,那就一百吨,就按照六十吨的价格,肖主席的朋友嘛,没问题,没问题!”

      对方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立刻答应下来。

      “这样不好吧!”

      “好,肖老您放心,现在全省都在大搞生产,我们供销厅也要做出自己的贡献,绝对没有问题。”

      “那……那就多谢洪厅长了,等有时间我找你喝酒!”

      “好,好,肖老要是没事,我就马上安排人去办,您明天就让轴承厂的朋友到北站的供销处办理手续,两天后就能在阜城接收货物了。”

      “嗯,那洪厅长就多费心了!”

      肖南光说完就把电话挂掉。

      “哼,一群败类!”

      肖南光狠狠地说道。

      “肖爷爷,谢谢你。”

      刘琅知道,肖南光这么做是一种无奈,按照他的性格,既然看到这种违法行为必定要追究到底,可是他也知道,这背后的水太深太深,即便自己粉身碎骨那也只能让这潭深水泛起一点细微的波澜罢了,片刻之后波澜就会恢复平静,他粉身碎骨不怕,怕的就是这细微的波澜会波及阜城以及刘琅一家,即便一丝一毫,刘琅一家人也绝对是承受不起的,为了刘琅,他忍下来这口气。

      而在另一边,这位洪厅长放下电话也是受惊不浅。

      “爸爸,怎么了?”

      他办公室里还有一位二十四五岁的青年,正是这位洪得志的儿子,此时叼着一根带过滤嘴的香烟坐在沙发上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怎么了?那肖南光打电话给我,话里话外夹枪带棍,看来是知道我们背地里做的事情了。”

      “那又怎样?现在全国哪不这么做?”

      青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这个肖南光可是个顽固分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是天王老子也敢和他干一场,万一要把这事捅出去………虽然咱们也不怕,可总是不好。”

      洪得志摇头道。

      “那跟张叔叔说一下?”

      青年问道。

      “不用,这个电话是肖南光托我办一件事,看来他虽然知道我们做的事情,但也不想插手,既然他来求我,我就帮他办好,只要他不来找我们麻烦,那咱们也不用理他。”

      洪得志摆了摆手。

      “看吧,我就说了,现在谁不自己弄点钱花呀!我看是这个肖南光眼红了,既然如此,我明天去找他,把他也算上一份,到时候他感激我们还来不及呢!”

      “小凯,你可别这么做,这个肖南光咱们可高攀不起,别到时候拉不过来反倒给咱们拖下水………对了,你平时也低调一点,别总是开着你那rb车到处逛,太扎眼了。”

      “爸,我那是从hn弄来的车,市面上很多,你看张叔叔他儿子,弄了一辆奔驰,那才叫阔气,我这点算什么?”

      “咱能跟人家比吗?人家爹是什么职位,你爹是什么职位?反正你低调点好!”

      洪得志说完,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小王,你明天到北站的供销处去一趟,阜城的一家轴承厂会去买钢材,你给他拨一百吨二级圆钢,后天运到阜城………价钱?对方给你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听懂了吗?”

      放下电话,洪得志摆了摆手。

      “你赶紧回家吧,别天天在我这待着,我看你闹心。”

      “行,行,我走了!”

      对方白了洪得志一眼站起来转身离去。

      第六十章 阿姨考你几道题

      肖南光帮轴承厂解决了大问题,刘东来高兴的手舞足蹈,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的儿子才是关键所在,而他也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他这个儿子了,对方知道的东西远远超出了自己,不过他很大条,儿子好自己就好,以后就靠着他“混饭吃”了。

      而刘琅的此番表现,让董长山等人更加的刮目相看,只看报纸就能找出国家政策的漏洞,这可不仅仅是智商的问题,而是对当下形势的洞察力。

      报纸谁都看,但是能做到刘琅这一步的,董长山自问都不能够做到,想到这里他的老脸都有些发烫,活了快七十年了,连一个三岁小孩子都比不上,还活着有什么劲?

      当然,他这不是嫉妒,而是羡慕,上天赐予的能力不是后天所能弥补得了,同时他也更加坚定,一定不能让刘琅走上歪路,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栋梁。

      下班之后,董长山在一家大食堂里请客吃饭,肖南光的儿子一家三口人也被叫来,原本他还想请轴承厂的那几个人,结果周德路等人听说后吓得连连摆手,人家帮轴承厂解决了大问题,自己还好意思去吃饭?有没有脸?再说,那么大领导坐在旁边,这吃饭就是受罪,所以他们几个宁可被打死也不肯去。

      肖南光一家四口人,加上董长山三人,连同刘琅父子,另外还有当初陪肖南光到阜城的明亮,一共十人围坐在一张木桌旁。

      “老肖呀!这家跃来饭店不错,我这些日子来过好多次,东北菜做的很地道。”

      “悦来饭店?嗯,我也听过,一年前开业时还上了沈城晚报,当时一下子成立了十几个饭店,为了解决他们的食材,区里面好像特意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

      肖南光记忆力很好,对这家悦来饭店有些印象。

      “没错,国家现在提倡私营经济,开饭店就是私营经济,只是大米白面不好弄,需要政府帮忙,八零年首都第一家饭店成立的时候,政府可是给了很多的粮票、油票、酒票,甚至春节的时候连副总理都去了,转眼之间三年过去了,现在首都可是有很多个体业主,改革的成果已经初见成效了。”

      董长山点头道。

      “我记得,不是叫做悦宾饭店吗?当时可是上了群众日报,成了全国的热点。”

      肖南光想起了这家饭店。

      “是呀,董叔叔你不知道,当时我爸爸还跟我说,如果干不好工作那就去开饭店,我当时那个气呀!”

      一旁肖南光的儿子笑着说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8: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