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强国崛起》-第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刘琅,这位你得叫董爷爷,他可是咱们国家教育部的领导,专门负责人才的工作,你以后就归他管了。”

      “董爷爷好!”

      刘琅抬着头看着对方。

      “好,好,你就是刘琅小朋友呀!话说得不错,看不出来是三岁小孩呀!”

      董长山笑着伸出手和刘琅的小手握了握。

      “说话说得不错?老董,你也太小看他了,看看吧,这些题都是他刚才写的,你挑挑毛病!”

      肖南光把那本初中数学课本递给对方。

      “这是………!”

      董长山看了一眼,初中课本有理数的计算,一共是五十多道题,对他来说自然是非常简单,一目十行看过之后完全正确,但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这就是奇迹了。

      “你说这些题都是刘琅做的?”

      “那还有错?刚刚做完,花了三分钟时间。”

      肖南光得意地说。

      “不可能!”

      董长山根本就不信。

      “哈哈,老董,你可真是煮烂的鸭子,嘴硬呀,小孙刚才也看到了。”

      “董老,肖老说得没错,这些题的确是刘琅写的,没有人帮忙。”

      小孙点了点头说道,他现在还处在“懵逼”的状态呢。

      “刘琅,你还会什么?整式的加减会吗?”

      董长山不再理会两人,蹲下了拿着书直接问刘琅。

      “还行吧!”

      刘琅点了点头。

      “那你把这几道题做一下。”

      董长山翻到第二章的最后,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题目。

      刘琅拿过笔来根本就不假思索,几分钟过后,数十道题被他写完。

      “我的妈呀!这……这还是孩子!”

      这一下董长山彻底服了,全对,而且解答的速度之快,看来这些题目对刘琅没有任何难度。

      “一元一次方程你会吗?”

      董长山再翻到了第三章结尾。

      “会一点儿!”

      刘琅拿起笔再次写了起来,不过这一次他就不像之前那么快了,每写一道题要想一想,但几分钟过后也做了十多道题。

      “不写了,累了!”

      刘琅把笔放在旁边,今天“装逼”到此结束,在装下去恐怕会出问题了。

      第五十七章 服了

      “哈哈,老董,看到了吗?看到了吗?什么叫神童,这才叫神童,什么宁柏都是个屁!哈哈,你服不服?”

      肖南光大声笑道,整个楼层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几个老者还循着声音走了过来看看老肖到底在发什么疯。

      “服了!我是心服口服呀!想不到,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聪明的小孩子,凭刘琅现在的知识,上初中没问题。”

      董长山连连赞叹。

      “当年那位宁柏也是十三岁上的大学,如果刘琅现在就上初中,不是六七岁就能上大学了吗?”

      董长山身后的一个人说道。

      “你不能这么说,报纸上说宁柏三岁能认四百多个字,现在的刘琅也是三岁,何止是认字呀!连初中题都会做了,他学习的速度远远强过那个宁柏,我看再给他两年的时间就能上大学,五岁的孩子上大学,我的妈呀!简直是闻所未闻,整个世界怕是也没有人能够做到。”

      董长山说道。

      “好,老董,你服了就行,刘琅这样的神童少之又少,如果培养得当,以后不可【创建和谐家园】,能为国家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才,你我这样的老头就没白忙活呀!”

      肖南光感慨道。

      “老肖,你说得没错,一个神童固然少见,但咱们国家历史上的神童也很多,最后成为真正有用之才的人却少之又少,关键还在于后天的培养………对了东来,你平时在家都是怎么培养刘琅的?谈一谈。”

      刘东来一听傻了眼,他哪里有什么培养计划呀!平时都是放养状态,只不过就是多给儿子做好吃的,让他身体健康而已,说实话,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还会初中的数学题。

      “我………我们也没怎么培养,就是让他多看书多看报,他自己也愿意看,我就带他到轴承厂的门卫,那里有报纸,他就天天看呗!”

      刘东来也说不出个什么来。

      “自学成才,这就是自学成才呀!神童就是这样!”

      一旁的肖南光替刘东来解释道。

      “自学不成呀!小孩子哪里有自控能力,要是浪费了他的天赋,那就是罪过,你们放心,我过两天要回首都,到时候就会将刘琅的情况汇报给部里,这样的神童就需要国家来培养,第一步应该就是把他送到科技大学的少年预备班,让他系统的学习文化知识,………对了,刘琅,你喜欢什么?比如长大成为像陈润那样数学家,或者成为李政路那样的世界知名物理学家,可以说一说嘛!”

      董长山已经开始为刘琅制定学习计划了。

      “我最喜欢的就是工程机械制造,以后长大要为国家制造出自己的发动机来。”

      刘琅回答。

      “机械制造?”

      这个答案让几个人有些意外。

      在几个人的眼里,工程机械制造那是工人们干得活,倒不是说工人不好,但工人毕竟是最基层的劳动者,对国家的贡献不如科学家那般大。

      “刘琅,你的智慧可不仅仅要成为工人,你要有成为科学家的目标,比如说邓稼显、钱雪森,他们为国家制造出了原子弹和航天器,一个人就改变了国家,让西方人都为之震惊,你的目标就是他们。”

      肖南光笑着对刘琅说道。

      刘琅听了也没吭声,机械制造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国家到了三十多年后也还无法制造出一个能够媲美西方的发动机,汽车和飞机这两种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制造业始终落后西方国家,即便是到了网络时代,机械也是关键的产业,比如生物科技,也是要由特种材料来完成,而材料学也是机械制造的一种。

      当然,机械制造的重要性别说是肖南光这些人,就是整个国家现在都没有重视,等到了重视的那一天,国家怕就是要后悔了。

      “好了好了,老肖,这些事情等以后再说,国家会为刘琅量身定做的,就不用你来操心了。”

      董长山对刘琅这个愿望没有太在意,小孩子嘛,他父亲是轴承厂的职工,从小看到那些车床,难免会产生兴趣,可一个阜城才多大?他现在还受眼界所限,等以后到了首都,会有无数新鲜的事物出现在眼前,到那时候他的目标就会变了,根本无需操心这件事。

      “老董,今天晚上你可得请客了吧!”

      肖南光笑着说道。

      “好,好,没问题,这客我请的也舒心!”

      董长山点头道。

      肖南光和董长山万分高兴,可是一旁的刘东来却是如坐针毡,儿子得到国家领导的认可,这件事才是他最高兴的,但自己来找肖南光的目的可不是推荐自己的儿子,而是为了轴承厂供货的问题。

      可这件事怎么开口呢?

      “东来,你这次来找我,恐怕不仅仅是让我看刘琅吧,说,是有什么难事吗?”

      肖南光早就把刘东来那别扭的表情看在眼里,他在官场中待了这么多年,什么人情世故不知道?只是刘琅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都要等这件事办完之后再说,现在他首先提了出来,也为刘东来解了难处。

      “是,是,肖老,您说得没错,这次的确是有件事情,是关于轴承厂的事情,只是这事………!”

      刘东来支支吾吾不知如何说起。

      “肖爷爷,我替我爸说了吧!”

      刘琅是个小孩子,说什么话都没有问题。

      于是刘琅就把此行的目的说了一遍,所有经过条理清晰,短短一分钟就让在场的人听的明明白白,董长山的心中又对刘琅多了一份重视。

      “嗯,没错,一个多月前丁副总理来辽北省召开了会议,我也参加了,当时书记和【创建和谐家园】也表了态,坚决完成国家给我们省下达的指标,后来我也听到了下边的一些声音,说是因为时间太紧,任务太重,即便是加班加点也存在困难,比如你们要的钢铁,本钢和鞍钢两家企业如今是全负荷运行,为的就是保障其他市,但毕竟全省的厂子很多很多,省里面还是要先保障那些大型的企业,至于你们轴承厂,恐怕就只能先缓一缓了。”

      肖南光对全省的经济运行也很了解,一下子就明白了问题所在。

      第五十八章 肖南光的苦笑

      “肖老,您说的是,您说的是!”

      刘东来连连点头,事情已经说出来,对方能否帮忙,他就不能再说什么了。

      “对了,刚才刘琅说你们市要让各个工厂自己去买材料,谁出的主意?简直是胡闹吗?这不是把责任推到了工厂头上吗?我看这个市长不够格。”

      供货都是省市统一配额,哪里有让工厂自己拿现金去买的,肖南光对这位市长的主意很不认同。

      “肖老,我们昨天也去北站的供销处了,问了工作人员,人家也是这么说的,不过我们碰到了一个人,这个人说能够卖给我们钢铁,只是价格太高,我们轴承厂承受不起。”

      刘东来顺嘴把昨天遇到的事情讲了出来。

      刘琅听了微微摇了摇头,他刚才并没有说这件事,因为说了也没用,这里面可是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别说肖南光管不了,就是邓老也没辙,但些自己的父亲可不明白,他还只当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

      “什么?一个人能卖给你们钢铁?不可能,省里的配额都是由政府决定,直接会计划分配到各个省市,根本就不会通过某个人,那个人一定是个骗子。”

      肖南光可不相信。

      “他也拿出省供销厅的配额文件,还盖着红头大章,应该不是假的,如果价格合适,我们就掏钱买了,但是轴承厂需要的二级圆钢他们买七百块钱一吨,远远高出市里三百块一吨的价格,我们也买不起呀!”

      既然讲了出来,刘东来也就把所有遇见的事情都告诉了对方。

      “什么?还有这种事情?”

      肖南光皱了皱眉头,他现在无法判断这件事是否如刘东来所说,但如果这像他说得那样,这事情就非比寻常了,现在国家可是在严打,其中有一项罪名就是投机倒把,按照刘东来所说,这个人就犯了投机倒把罪,而且倒的还是国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比那些小商小贩严重多了。

      “小孙,你知道这种事情吗?”

      肖南光看了一眼旁边的秘书问道。

      “这件事………没听说过。”

      小孙摇了摇头,正协毕竟不是政府,管的事情不是很多,一般的经济活动都不参与。

      “不行,这件事是个大事,我得问清楚了,如果真有这种事情发生,那马上得汇报给胡卫国他们。”

      肖南光站起身来决定给政府里的人打个电话问个明明白白。

      “肖爷爷,这件事您问清楚了也没办法!”

      刘琅突然开口说道。

      “哦?刘琅,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肖南光等几个人顿时一愣,这个小孩子还能懂什么国家大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