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强国崛起》-第2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九八三年的春节,刘家人格外的高兴,因为这一年三十夜里八点整,电视里出现了一台名为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纵然三十年后这台节目不时引起人们的诟病,但不可争议的是,春节联欢晚会的出现改变了今后数十年里国人们过年的习俗,逐渐成为了所有华人在过年期间必看的节目,就算人们再怎么讽刺,但要是不看这节目,过年似乎就少了什么。

      刘琅很有幸能见证这一时刻的到来,即便这八三年的春晚在他眼里实在是简陋无比,但在从没有看过类似节目的家人眼中,这简直是一台好到无法想象,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节目。

      “这……这个人的声音就是动物世界的那个人!”

      当一个年轻的男子出现在电视机里发出声音时,刘琅的老叔就认出了他的声音。

      “好吧,这就是那赵老师了。”

      刘琅自然知道自己的老叔说的是谁。

      “这两个人就是老马和老姜!”

      刘琅的二叔也听出了两个人的声音,这两位的相声早已经传遍了全国,没听过他们相声的人少之又少。

      “看,这个人就是说相声的侯【创建和谐家园】!”

      刘琅的爷爷一下子认出了电视里正在说话的那位穿着一身长袍的老者,这位侯【创建和谐家园】可是自己的偶像。

      “文秀,快看,这不就是大众电影里的晓庆吗?”

      刘琅的父亲看着电视里一位年轻的女子大声招呼正在外屋做饭的媳妇,以前看的都是“死”人,现在总算看到活的了。

      这些人刘琅都认识,在接下了十年二十年里他们将会频繁的出现在电视电影之中,只是现在都是年轻的不像话。

      接下来的节目看得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如痴如醉,歌曲、舞蹈、京剧、相声、魔术等等,还不时有人出来说几条谜语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猜,家里有电话的可以直接打过去,说是有奖品可以拿,可是在这一年什么样的家庭会有电话?

      这一年的节目没有多少能值得称颂的,就是那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后来还颇为传唱,另外当《少林寺》主题曲牧羊曲唱起来的时候,刘琅的老叔格外的兴奋,这可是他的梦想呀!不过这个梦想刚刚萌发就被家人“扼杀”在了摇篮里。

      九点多种的时候,邻居周爷爷带着家人来拜年,顺便留了下来,一同看起了春节晚会,十几口子磕着瓜子,喝着小酒坐在小小的屋子里,不时发出哈哈大笑的声音,而外面也开始响起了鞭炮声,一九八三年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之声中渡过了,而刘琅也已经三岁了。

      八三年的春节刚刚过去,古老的沈城还沉浸在春节的气氛之中,一辆从首都驶来的火车缓缓驶进了站台,站台上停着两辆拉达小汽车,三个人站在车前,为首的正是肖南光肖老。

      火车停下,乘客们纷纷走下车来,这个时代还没有所谓的春运,过年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家中渡过,所以火车上没有多少乘客,这些乘客里大部分都是南方人,托着大包小裹到北方来做生意。

      很快,有三个人随着零零散散的人群走下车来,踩着厚厚的积雪向站台口走去。

      刚一出站台口,门口的肖南光就看到这他们。

      “老董,这呢!”

      肖南光大喊道。

      “哈哈,老肖,好久不见了!”

      为首的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看到肖南光紧走两步和对方来了个拥抱,两人的关系看起来很好。

      “老董,你们坐了一天一宿,辛苦了,辛苦了!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辽北省教育局的副局长明亮同志,这位是小洪。”

      “明副局长,久仰久仰!”

      老董伸出手来和对方一一握手。

      “走,这里天冷,咱们上车谈!”

      三个人分别上了两辆拉达车,肖南光和这位董老则在一辆车中。

      “拉达车呀!看来老伙计你混得不错吗!”

      “嗨,我们那里有车,这是借省政府的车子,司机师傅咱们快走,等回去赶紧把车子还回去!”

      两辆车子启动,向着肖南光工作的地方驶去。

      这位被肖南光称为老董的人叫做董长山,是国家教委负责招生的负责人,和肖南光也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关系非常要好。

      “老伙计,去年是第一批统招大学生毕业,全国一共十六万人,你们辽北省一下子就分了三万,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宝贝疙瘩,你可得给我用好他们。”

      董长山拍着肖南光的肩膀说道。

      “老董,我现在只是辽北省的顾问,没什么实权了,毕业生的事情明亮负责,你有什么问题就问他好了。”

      肖南光摆着手说道。

      “呵呵,没什么实权?你这顾问的权利可是大得很呀!再说,你这个家伙只要不死,那就不会闲着,我从中央可是听说过你为了把十几个从首都大学毕业的学生分到辽北省电话直接打到办公厅里去了,这胆子连你们【创建和谐家园】都没有吧!”

      董长山撇了撇嘴说道。

      “那几个学生是学铸造的,我们辽北省正需要这样的人才,他沪市根本用不着,抢过去也白费!”

      肖南光冷冷说道。

      “老肖,你还是这驴脾气,横起来天不怕地不怕,要不是这坏脾气,你现在也不会在辽北省当你的顾问了!”

      “哼,我就这脾气,从打仗那会就是这样,改不了,也不想改!”

      肖南光冷哼一声。

      第四十二章 问题很多

      坐在一旁的明亮看到两人要斗上气,急忙出来打圆场。

      “董老,我跟您汇报下工作吧,去年这批学生我们辽北省已经全部分配到岗,前些日子我专门到工厂去看了看,问了问老工人,这批大学生的确非常好,又懂知识又肯吃苦,工厂的效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明亮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我可是听说了,你们辽北省今年的任务可重呀,煤炭、钢铁、石油上缴的数量比去年要多出百分之二十,这可不是小数目呀!”

      “提高百分之二十?这么多?去年我们省可是超负荷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指标,今年一下子提升两成,我看够呛!”

      肖南光有些吃惊。

      “那没办法,改革开放,沿海城市最先开始,现在南方什么都缺,不靠你们东北靠谁?”

      董长山笑着说道。

      听到改革二字,肖南光眼睛一亮。

      “老董,你在上面耳目众多,那帮老人们对改革是怎么看的,我可是听说有人对改革很有看法呀!”

      “嘿嘿,老肖你可别套我话,我不过是个司级干部,上面的事情我可不知道!”

      董长山撇着嘴一笑。

      “你跟我还扯这个干什么?明亮也和我一样不是外人,还有小王,他是我老战友的孩子,嘴可严的很呀!”

      肖南光指着开车的司机对着董长山说道。

      “哦!这样呀!”

      董长山微微点头。

      “也好,这也是我从别人那里听说的,仅供你们参考呀………现在邓老那是坚决的改革派,他也说了,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但是毕竟这是一件从没有过的大事,很多人还是抱有疑问的,其中最担忧的就是国家性质的争论………粤省的深市和蛇市已经成为特区,去年有几位省【创建和谐家园】到深市考察,结果看到他们竟然把土地都给卖了,这一下简直是捅了马蜂窝,几位省【创建和谐家园】回来后差点哭了起来,说是他们幸幸苦苦打下来的红色江山竟然一夜之间就被卖给资本家,再这么下去,社会主义国家就全变了,他们提出的问题也得到了上面一些老人的支持………不好弄呀!”

      董长山说道这里眉头紧锁,同样流露出一丝担忧。

      “把土地也给买了?”

      肖南光也是有些惊讶。

      “可不是嘛,深市把土地卖了,那位“袁老板”更厉害,在蛇市搞什么竞聘制,连咱们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竞聘上岗,工资远高于别人,有人说他搞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那一套,这样的人放到十年前,枪毙十次都不嫌多!”

      董长山接着问道。

      “哦!还有这事?”

      肖南光听了也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位“袁老板”不是提出了个口号嘛,什么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我看提的很好,凭这一点就比我强,至于说搞竞聘制……改革嘛,谁也不知道怎么改,蛇市是特区,就得有大无畏的精神,至于是好是坏,还得看效果如何。”

      肖南光慢慢地说道。

      “嗯,现在上面也有像你这么说得,尤其是邓老的态度,我看还是很坚决的,要不然也不会让他们搞下去了,但是反对声音一直都有,尤其是最近几年,社会的治安很不好,大案要案数目逐年提升,大部分都和钱有关系,一些老人们已经把这个问题归咎到了改革的头上,说是金钱的贪婪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思想,再这么下去,全国所有人都没心思搞建设了。”

      “嗯,你说得也是,这两年社会治安的确出了大问题,光是沈城,去年就发生了几千起大案子,这帮人是要管一管了………不过那是政府和公安的事情了,不用咱们操心了………老董,我给你写的信看过了吧!”

      “看过了,看过了,我说老肖你怎么也学会吹牛了,还两个月会说话,一周岁就能谈吐自如,你这是人呀?明明就是哪吒吗好不好,那封信好在落在了我的手中,要是被部里面知道,恐怕你这一世英名就完蛋了!”

      董长山摆着手说道。

      “什么?你没报到上面?”

      肖南光大声叫道。

      “报什么上面?我敢报到上面吗?那宁柏也是十三岁上的大学,你可倒好,说什么这个孩子五岁就能上大学,他是你孙子呀?就真是你孙子,也不能这么吹吧!”

      “狗屁,老董,你懂个屁!”

      肖南光直接就骂了出来。

      “你们看看看看,这驴脾气,真是点火就着!”

      “肖老,肖老,您歇歇气,歇歇气!”

      一旁的明亮看到两人又要吵起来赶紧插话。

      “董老,您说得极是,不过这个孩子,还真跟别人不同,我和肖老可是去年亲自去阜城看过的,这个孩子………嗯,怎么说呢?反正是谁见了他都要震惊,都不敢相信,但是事实就摆在那里,他可是个难得的天才,如果培养好了,必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哦?明亮你也这么说………!”

      董长山知道这个明亮性格稳重,不是个顺嘴胡说的人。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已经调查的清清楚楚,这个刘琅就是个天才,比那个宁柏都要优秀,你要是不信,我可以带你去看。”

      “嗯,好,好,我们这次来,首要任务就是要调查一下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的工作落实情况,等这件事情办完后,你陪着我去一趟阜城,要真是像你说得那样,这个孩子我就负责了。”

      董长山说道。

      “老董,这可是你说得,到时候不许耍赖!”

      “耍什么赖,要真是有这样的天才,国家高兴还来不及呢!”

      “好,有你这句话,晚上我请你喝酒!”

      “废话,在沈城你不请我谁请我?”

      顷刻之间两人就不再吵嘴,几十年的老朋友,彼此的脾气都是心知肚明,肖南光性格急躁,但是对国家忠心耿耿,没有任何的私心,只是在这件事上让董长山有些不敢相信,那个宁柏被称为数十年才出现的天才少年,可也是十三岁才上大学,可在肖南光嘴里,这个小孩子五岁就能上大学,换成是谁也不敢会相信,但还是那句话,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董长山还是决定亲自去阜城看看。

      µÚËÄÊ®ÈýÕ Ʀ×Ó

      过了三月,刘琅已经是三周岁了,每天父亲上班,他像往常一样就到工厂的收发室里看报纸,李铁已经辞职离开阜城追寻自己的梦想去了,门卫换成了一位快退休的老大爷,整天在屋子里抽着旱烟,弄的满屋子都是,刘琅实在待不下去,于是就拿着报纸在工厂里溜达,现在整个厂子里的工人们都认识刘琅,知道他是个小天才。

      这个时代的工厂就好像是一个社会,里面什么人都有,加上没有多少娱乐活动,所以只要有一件新鲜事就会很快传开,于是刘琅就成了工厂工人们平时热议的话题。

      有人说刘琅满月的时候曾经大病一场,然后就变成了天才,所以很可能被什么“脏东西”附了体。

      有人说刘琅很可能得了脑病,他的奶奶不是也得过脑病吗?因为脑病的原因才让他变得聪明。

      还有人说别看刘琅现在聪明,但是以后恐怕会变成傻子。

      总之,很多人看到刘家出了个“名人”都有了嫉妒之心,从背后就散播谣言以平衡自己的心态。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