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强国崛起》-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十八章 过年

      刘琅的爷爷把自己上学时学过的书籍都拿给刘琅,都是化工类的专业书,对于刘琅来说十分难懂,但闲着也是闲着,一个多月下来对于简单的化工产业也都有所了解,最让刘琅感兴趣的是在这些书里有几本俄语教程,掌握一门外语成了他这段时间的重要工作。

      或许这就是做为一名重生者的福利吧,刘琅的记忆力几乎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基本上看过一遍的书就能完全记住,说是过目不忘倒背如流也不为过。

      转眼之间到了年底,几个月的时间刘琅的俄语突飞猛进,虽然刘琅不知道自己的俄语水平能达到几级水平,但他估计已经基本上能够和俄国人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了。

      “唉,自己还是太小呀!”

      当人过了三十岁后就会感叹自己的压力太大,常常会羡慕那些无忧无虑的小孩子,但是现在,刘琅恰好反了过来,希望自己快快长大,这个时代机会太多,随随便便就能赚到大钱,可是他连一岁还没到,一个没满周岁的孩子总不能抛头露面跑到社会上去翻云覆雨吧,现在他能做的就是慢慢等待,待自己再大一些,哪怕是四五岁的时候再找机会。

      转眼之间就到了年底,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刘琅的父母和爷爷一下子买了十几斤猪肉、五斤鸡蛋和不少的面粉大米,另外还有苹果、糕点等等,还买了几挂鞭炮,刘琅的老叔看到这些食物高兴的不行,而最让他兴奋的还是那几挂鞭炮,他每天在这些鞭炮跟前转悠,趁着大人不注意就卸下来几个零散的炮仗偷偷燃放,外面零下二十度的低温根本挡不住这些野孩子们的热情,纵然是脸手被冻出道道口子也不在乎。

      在这个年代,虽然食物匮乏,吃上一顿饺子都觉得不易,但那种年味可不是二三十年后所能相比的,家家户户辛苦了一年,就等着过年时吃上一顿好吃的,距离大年三十还有一周的时间,酸菜缸里的酸菜就被捞了出来,刘琅的母亲和奶奶把酸菜和猪肉剁碎开始包饺子,数百个饺子放到盖帘上放到外面冻上,还有数十个豆包也被冻的能砸死人。

      除了包饺子外,家里还买了两只鸡、两条鱼,有鸡有鱼才算圆满,可以说,这样的饭菜一年下来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

      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聚到了一起,母亲和奶奶下厨,其他人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打着扑克,刘琅闲着无事就窜到了外屋看着母亲和奶奶烧火做饭。

      Ö»¼ûĸÇ×ÔÚÒ»¸ö²»´óµÄ¹Þ×ÓÀïÓÃÌÀ³×ÍÚ³öÁËÒ»´ó¿éÈé°×É«µÄ»çÓÍ£¬Õâ¿ÉÕæÊÇ»çÓÍ£¬ÍêÈ«ÊÇÓÃÖí±ì°¾³öÀ´µÄ£¬Õâ¸öÄê´úÈ˵ĶÇ×ÓÀïûÓÐʲôÓÍË®£¬ÔÚ¼¸Ê®Äêºó£¬Ò»¸öÈËÈ¥ÂòÖíÈâÖ»»áÂòÊÝÈ⣬µ«ÊÇÏÖÔÚ£¬È¥ÂòÖíÈâʱûÓÐÈËϲ»¶ÊÝÈ⣬¶¼Ï£Íû¸±Ê³Æ·É̵êµÄ·þÎñÔ±¶à¸îЩ·Ê±ì£¬Ô½¶àÔ½ºÃ£¬×îºÃÈ«¶¼ÊǷʱì²ÅºÃ¡£

      把这些肥膘买会回家后放在热锅里,不一会儿的工夫就会被炽热的温度烤出油来,人们就把黄橙橙的猪油收集起来,等到温度降下来,这些猪油就变成了一坨乳白色如同皮冻一样的物体,每次做菜都挖出一勺来,这样做出的菜就会香气扑鼻很有味道。

      这种做法放在二三十年之后,怕是没有人会吃,但在这个人人肚子里没有油水的时代,没有荤油的菜就不叫菜。

      现在是过年了,刘琅的母亲特意多挖了几勺荤油放在锅里,不一会儿的工夫乳白色的硬块就化成了黄橙橙的液体,散发着浓郁的肉香,然后再把酸菜和鸡肉扔进锅里,加上味素大粒盐盖上锅盖后就等着出锅了。

      家家户户的女人都在做饭,男人们则在家里打着扑克,而小孩子们就跑到外面的院子里,你放一挂鞭炮我扔两个二踢脚,霹雳吧啦的鞭炮声伴随着孩子们的嬉闹声混杂在一起,过年的气氛也不断的热烈起来。

      至于说春节晚会,那是一九八三年时才会出现,更何况现在家里还没有电视机,只有一台好似箱子般的收音机,收音机里播放着广播电台的新春歌曲,这种简单到了极致的娱乐项目都听到一家人如痴如醉。

      午夜时分,一家人围在桌前,吃着刚刚出锅的饺子和豆包,男人们还喝着散白酒,刘琅的爷爷就从兜里拿出一块钱递给了刘琅。

      “大孙子,这是给你的压岁钱!”

      已经有些微醉的爷爷说道。

      “谢谢爷爷!”

      刘琅接过了钱。

      “儿子,我替你保管,留着给你上大学。”

      父亲从刘琅手里把钱拿了过来,此时的他脸也带着一丝醉意。

      “嗯,好吧………!”

      刘琅撇了撇嘴,在他记忆里,从小到大大人给他的压岁钱就从没有在自己手里逗留过一分钟的时间。

      “霹雳吧啦!”

      外面的鞭炮声已经响作一团,尤其是那二踢脚,高高飞上天空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刘琅这一世第一次经历的春节没有春节晚会、也没有漫天的烟火,但是这种浓浓的家庭气氛注定会让他终生难忘。

      虽然三十晚上睡的很晚,但大年初一刘琅的父母还是起来的很早,洗漱完毕吃过早饭后,刘琅的母亲又照着镜子抹了点友谊牌雪花膏,这是一种在这个时代唯一的化妆品,绿色的铁盖子加上乳白色的瓷瓶子,打开后就会飘出浓郁的芳香,用手蘸出一些涂抹在脸上或者手上,既有防冻润滑的作用也能起到香水的功效,可谓是一膏两用。

      刘琅的母亲现在也不过是名作二十八岁的年轻女人,爱美是任何女人的天性,但因为刘琅的母亲在一家机床厂工作,整天接触的就是各种运转工作的机器,所以平时她是不会擦的,现在过年放假三天,每天她都会在镜子前打扮一番,即便这个过程也不过是一两分钟的时间,比起二十年后的女人,这点时间怕是连洗个脸的时间都不够,可是刘琅的母亲还是照着镜子满意的拍了拍脸。

      大年初一是她要回娘家的日子。

      第十九章 姥姥家

      前世的刘琅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到姥姥家去玩,那种放飞自己的感觉绝对是他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即便是在他近四十年的人生中,那种愉快的回忆也没有任何事情能够代替。

      刘琅的姥姥家是在农村,说是农村,其实只能算是郊区,距离刘琅的家不过六七公里左右,可是这个时代还没有大搞城市建设,连最宽阔的马路也不过十几米宽,而且还都是土路,在路旁站上半天也看不到一辆汽车经过,在这样的路上骑自行车,要是天气好的时候还好些,可要是坏天气,那就悲惨了。

      前几天阜城刚刚下过雪,几天过去,路上依旧有很厚的积雪,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义务除雪的说法。

      刘琅的父亲骑着那将永久二八自行车,母亲则是抱着刘琅坐在后座上,这一路行来先是经过了满是积雪的道路,后来出了城区后道路越来越窄,最后只有三四米宽,而是这条道穿过一片泥泽,要是在夏天,两旁都是半米多高的荒草,泥泽的深处还能看见很多坟头,要是晚上没人敢走这条路。

      过了这片泥泽后还要经过一座十几米长的铁桥,下面是一条已经冰封了的溪流,上面还有不少人在冰上玩耍,过了这座桥后再走上一公里才能看到一座座低矮的房子,而刘琅的姥姥家就住在这里。

      从刘琅家到姥姥家,短短六七公里的距离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有时上坡刘琅的父亲骑不动还要母亲下来帮忙,这一路走来几乎用跋山涉水来形容也不为过,待到走进姥姥家的院子,刘琅的父母都是大汗淋漓,额头上的汗水在寒冷的空气中都蒸腾出雾气来。

      “我的大外孙来了!”

      姥姥和姥爷从屋子里迎了出来,后面跟着刘琅的大舅、大舅妈、二舅、三舅、老舅、二姨和老姨,对了,还有大舅的儿子和女儿加上一条土狗也跟了过来。

      姥姥和姥爷也是多子多孙,一共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刘琅的母亲家中排行老二,也是现在唯一一位城市户口的城镇职工。

      “大姐,姐夫你们来了,快,进屋暖和暖和!”

      才十三岁的老姨第一个窜到跟前,接过大姐手里拿着的年货。

      “让我看看这个天才大外甥!”

      二舅接过大姐怀里抱着的刘琅。

      “二舅好!”

      之前这些舅舅和姨们都进过城去看了刘琅,刘琅开口就问好也不算是太过突兀了。

      “哎呀!不到一岁就能叫二舅好了,小家伙,认识我吗?”

      其他几位立刻凑了过来。

      “大舅、三舅、老舅、二姨老姨你们好!”

      刘琅马上就来了个集体招呼。

      “哈哈,真是个天才,真是个天才呀!”

      大家听了顿时哈哈大笑。

      进了屋,热气顿时扑面而来,一家人围着刘琅一家人寒暄一阵后就开始了各自的“工作”。

      大舅二舅拉着刘琅的父亲坐在炕稍支起了一张炕桌开始打扑克,三舅老舅两人在后面扒眼,刘琅的姥爷则是带上花镜在一旁用扑克开始给来年的年景“算卦”,至于那些女眷们则开始为午餐做准备。

      而刘琅则坐在土炕上,这种感受他已经有将近二十年没有体会到了。

      姥姥家的土炕可是太大了,能容得下七八个人睡觉,要是挤些,就是十个人也能躺下,刘琅这样的小孩子都能在炕上跑了,在前世,一直到刘琅上大学时姥姥家都是住在这栋土房子里,虽然低矮简陋,可是透过窗户就能看到外面的一个大园子,现在是冬天,园子里什么都没有,可要是到了春天,这个园子就会被姥姥姥爷种上各种蔬菜水果,什么葱、茄子、西红柿、黄瓜、梨、山楂、大枣等等,到了秋天,一园子都是丰收的景象,这里便成为刘琅的乐园,每次来都要摘上不少的瓜果。

      不过刘琅最喜欢的还是夏天,小时候一到暑假,刘琅就住在姥姥家,天天和周围的一群年纪差不多的孩子疯玩,到河里摸鱼,到林子里采蘑菇,有时在山上还能看到野兔子,一帮半大孩子就会围追堵截,一天下来所有孩子都变成了土驴一般,累地像个死狗,睡一觉后第二天又生龙活虎。

      刘琅之所以会喜欢待在姥姥家,一来是因为这里有山有水,不是城市所能比的,二来,做为独生子,从小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在城里居住,周围没有一个和自己一般大的兄弟姐妹,而在姥姥家里刘琅,终于找到了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

      大舅家的大哥和大姐不过比自己大上四五岁,勉强算是同龄吧,这两个家伙现在还是傻头傻脑,看着刘琅这个表弟也不吭声,小孩子嘛,第一次见到生人还有些拘谨。

      “大哥大姐,过来坐!”

      刘琅坐在有些烫【创建和谐家园】的土炕上招呼他们,那样子完全是个小大人的模样。

      “你叫刘琅?”

      大姐同自己打着招呼,在国庆节的时候刘琅已经到过姥姥家,和哥哥姐姐见过面,不过小孩子的记忆力很差,再次见面对方已经有些忘了。

      “嗯,对,我是你们的表弟。”

      大哥大姐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拘谨,但很快,他们就玩到了一起去,大哥拿出了自己的玩具。

      “看,这是我的枪,这是我的刀。”

      刘琅的大哥拿出木头做得刀枪,虽然是木头做得,但是外形跟真刀真枪非常相似。

      “这是你做的?”

      刘琅问道。

      “我现在还做不了,都是我爸爸给我做的,我只能做这个!”

      刘琅的大哥又掏出了一颗木头做的“手榴弹”。

      “轰!”

      对方把手榴弹扔在炕上嘴里发出了爆炸的声音。

      “我是游击队长李向阳,缴枪不杀!”

      刘琅的大哥学着电影了台词端着木头枪高声说道。

      刘琅的这个大哥从小心灵手巧,十几岁就能用斧头锯子这些工具制作出各种木头玩具,刘琅经常从他那里要来刀枪剑这种玩具,拿回家里立刻就能引来周围玩伴们的注意,让他出了不少风头,不过这位大哥也就上到高中就不再上学了,长大后跟着刘琅的大舅学一些电焊火旱的活计,自己办了个小厂找些小活,他这心灵手巧的天赋算是白费了。

      “我也有玩具!”

      刘琅拿出了七巧板递给了对方。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七巧板,可以摆成各种图形,你们看着!”

      刘琅随意的动了几下,很快一个小鱼的图形就被摆了出来。

      “还能变成一棵树!”

      “还有桥还有房子!”

      七块不规则的形状在刘琅手中飞快的变化出各种东西。

      “这个很好玩!”

      大哥大姐来了兴趣,把手里的“刀枪”扔到了一旁,拿起七巧板来玩了起来。

      晚饭过后,刘琅的父亲和大舅二舅三个人接着打扑克,二舅的手气不错,已经赢了一块多钱,刘琅的老姨和二姨则坐在炕上玩着羊骨头,北方人俗称“嘎拉哈”,老舅和三舅则是支起了象棋杀在了一起,刘琅的母亲则是跟姥姥、姥爷在一起聊着家常。

      大人也有大人的游戏,小孩也有小孩的游戏,即便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里,每个人也都在乐在其中,而且也不会感到沉闷。

      刘琅一家人在姥姥家住下,第二天吃过午饭后才离开,短短的春节三天假期也就这么渡过了。

      第二十章 崩爆米花

      新的一年开始了,刘琅的家里又恢复了平静,自己每天都和太奶待在一起,太奶又老了一岁,精神上还好,天天坐在炕头看着刘琅呵呵地笑着,而刘琅只能用看书的方式排解这无聊的生活,好在父亲去年买回来的鸡仔已经长大了,一共是五只,被父亲圈在了外屋的鸡笼子里,有时刘琅会亲自动手给它们喂食,拿些干草配上米糠,搅拌后放在手上伸到几只鸡的嘴前,它们就用嘴不停地啄着。

      这些五只鸡里有四只是母鸡,平均一天能下一枚蛋,一个月下来就是三四斤的产量,凭空多出三四斤鸡蛋,这样的生活对于刘家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转眼间,刘琅就渡过了一周岁的生日,母亲为儿子煮了一碗鸡蛋面条,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刘琅一家光荣获得了“五好家庭”的光荣称号,一个奖状被挂在了墙上,上面写着: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标语,下方落款是阜城市妇联。

      这是刘琅一家获得的第一个荣誉,父母和爷爷奶奶都很高兴。

      “对了,我从厂里的公会那边听到了个消息,说是过些天市里要举行一次健美娃娃大赛,所有三岁以下一岁以上的孩子都能参加,我已经替咱们的儿子报名了。”

      “健美娃娃!”

      听到这四个字,刘琅想起了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刘琅平生第一张彩色照片,摄于八一年,也就是现在这一年,照片上他拿着一个拨浪鼓,一副心花怒放的表情,不过样子看上去有点傻,照片右下角就写着阜城市健美娃娃纪念的字样。

      当然,这个大赛的过程刘琅是不知道的,恐怕也就是数个数认几个字而已。

      “健美娃娃大赛?这个好呀!”

      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全家人的兴趣。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0: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