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卫东之所以称王海滨是“老不死的”,是因为上辈子的时候,王海滨的确是个“老不死的”。

      这王海滨是运输公司的采购处长,这个人业务能力不强,溜须拍马的能力却是一流,未来于书记退休以后,王海滨靠着拍新任一把手的马屁,竟然进了公司的领导班子。

      如果王海滨只是像和珅那样,溜须拍马也就罢,关键是这王海滨的胃口也学和珅。

      九十年代初,青河运输公司即将垮掉的时候,纪委从王海滨家中搜出来的现金、外币、黄金等加起来值五百多万,茅台和华子都够开烟酒超市了。

      王海滨也被判了无期,不过这家伙在监狱里积极改造,表现良好,经过几次减刑后,最终幸运的活着走出了监狱大门。

      出狱的时候,王海滨已经七十多岁了,所以李卫东才称呼他为“老不死的”。

      崔大山将王海滨介绍给李卫东后,便开口说道:“行了,你们谈吧,我就不掺合了。”

      崔大山说完,便拿着自己的大茶缸,走出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剩下李卫东和王海滨两个人,只见王海滨一脸笑容的说道:“小李啊,听说你刚刚帮汽修车间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真是年轻有为啊!咱们运输公司缺的就是你这种青年才俊。”

      如果是小年轻的话,说不定会被王海滨几句话说的飘飘然,然而李卫东的心理年龄比王海滨还要大几岁,对于王海滨的称赞也没有半点感觉,反而心生警惕。

      更何况李卫东对王海滨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分子没有什么好感,于是他直接说道:“王处长,有什么事,你就直接说吧!”

      “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就是听说汽修车间里出了你这么一个年轻的技术骨干,想来看看。”王海滨继续给李卫东戴高帽。

      “呵呵,整个汽修车间都知道,我就是个混子,你说的技术骨干肯定是别人。”李卫东说着,站起身来,接着道:“如果王处长没别的事情,我就先出去了。”

      “别,先别走。”王海滨立刻拦住了李卫东,随后开口说道:“其实我这次来,也真有一件小事需要你帮忙。”

      “你堂堂一个采购处长,还有事需要我一个汽修工帮忙?”李卫东的语气颇为不善。

      “瞧你说的,咱们都是一个单位的,就应该互相帮助嘛!”王海滨则接着说道:“小李啊,我听说今年汽修车间已经打算将你评为车间先进了?”

      “是有这么回事。”李卫东也没有否认。

      王海滨脸上的笑容更盛,他开口说道:“你能不能发扬一下风格,把这个车间先进,让给你们车间的王磊?”

      ------------

      第十章 空手套白狼

      李卫东已然明白过来,这王海滨来找自己,是为了那个车间先进的头衔。

      “让我发扬风格,把车间先进让给别人?风格值几个钱?这王海滨的脑子怕不是抽筋了吧!他说的那个王磊,是车间里那个干了两年的学徒工么?对了,我想起来了,这个王磊是王海滨的儿子!闹了半天,这王海滨是让我把车间先进让给他儿子啊,这算盘打得真好。”

      王磊是王海滨的儿子,初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八零年的时候才从农村回城,之后没有找到工作,成了待业青年。

      当时社会治安并不太好,很多待业青年混成了盲流,王磊也是如此,结交了一群狐朋【创建和谐家园】,整日无所事事的闲逛,要么就是打架斗殴,或者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

      王磊当了两年的社会盲流,王海滨觉得不能让儿子继续堕落下去了,于是便找了关系,让王磊进了运输公司的修理车间,先当临时工,等有机会再转正。

      这也算是救了王磊一命,如果王磊继续混社会的话,铁定逃不过八三年的严打,得进去蹲几年。

      而在李卫东的记忆里,王磊最终还是吃了几年牢狱饭。

      王海滨在运输公司当领导的那几年,王磊仗着父亲有些权势,经常胡作非为,有好几次打伤了人,都是王海滨拿钱补偿给伤者,算是私了。

      后来王海滨因为【创建和谐家园】受贿进了监狱,王磊却依旧没有收敛,有一次打伤了人,也没钱私了,就畏罪潜逃了,一年后还是被抓住,故意伤人判了十年,父子俩在监狱里团聚了。

      李卫东跟王磊父子并不熟悉,王磊被抓的时候,他还在RB当研修生。李卫东回国以后,才从他人口中得知,王海滨父子都进去了。

      李卫东眉头紧锁的正在“回忆未来”,旁边的王海滨也没有闲着,他长叹一口气,开口说:

      “说起你们车间的这个王磊啊,也挺可怜的,在你们车间里都做了两年的临时工了,也没有机会转正,就因为没有正式的工作,二十多岁了,连个对象都找不到。”

      “没关系,国家提倡计划生育、晚婚晚育,男同志到二十五岁才算是晚婚,王磊他还差好几年呢!”李卫东调侃了一句,随后接着道:“再说了,王磊可是你王处长的儿子,还会可怜?还怕找不到对象?”

      王海滨的表情微微一变,此时他才明白过来,李卫东早就知道,王磊是他的儿子。

      “小李,既然你知道王磊是我儿子,那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你把今年的车间先进让给王磊,这样他就有比较大的机会,能在明年转正。”王海滨开口说。

      “原来是为了给王磊转正。”李卫东心中冷笑,脸上故作萌呆的问道:“我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要让给别人?”

      “你就当学雷做好事,帮助自己的同事嘛!”

      “那我有什么好处?”李卫东直接问道。

      “学雷嘛,雷同志帮助别人的时候,什么时候要过好处了!年轻人,思想觉悟不要这么低嘛!”王海滨笑着说道。

      “雷同志向来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王处长既然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为什么不去学学雷同志的这一点?王磊相当车间先进,让他自己努力争取去!”李卫东针锋相对的说。

      “话不能这么说啊,我们家王磊,哪有小李你有本事啊,才参加工作几个月,就能拿到车间先进。而且你还这么年轻,以你的本事,有的是拿先进的机会。”王海滨笑盈盈的奉承道。

      “你说的没错,你们家王磊,是没有拿先进的本事,而我也的确能再拿几个先进。”李卫东有些自恋的说道。

      “那行,今年的车间先进,就让给我们家王磊了。”王海滨立刻借坡上驴。

      然而李卫东却摇了摇头:“这事你说的可不算,得我同意才行。”

      “你刚才不是同意了么?你可不能反悔的。”王海滨脸色一变。

      “我什么时候同意了?我只是说你儿子没本事拿先进,而我有本事拿先进,别的我可什么都没说。”李卫东一脸无辜。

      “小李啊,既然王磊不如你有本事,那你是不是应该帮助帮助他?”王海滨接着劝道。

      “不帮!本事不如我的人多了去了,帮不过来。”李卫东摇了摇头。

      “你这个小同志,怎么这么没有思想觉悟!”王海滨冷哼一声。

      “王处长,你有思想觉悟,怎么没见你把采购处长的职位让给别人。”李卫东针锋相对的说道。

      “这不一样,我担任采购处长,是公司的决定,哪能随便让给别人。”王海滨开口说道。

      “我拿到今年的先进,也是车间的决定,哪能随便让给别人。”李卫东依葫芦画瓢回答道。

      见到李卫东油盐不进,王海滨语气变得严厉起来:“李卫东,你知不知道,你这是在犯错误!”

      李卫东却笑了起来:“哦?那你说说,我犯了什么错误?”

      “你这个同志,缺乏正确的思想觉悟,你这是没有纪律性,自由主义泛滥,你信不信我报告公司领导,给你处分!”王海滨的声音愈加严肃。

      王海滨显然是在吓唬李卫东,他觉得李卫东只是个十六岁的小年轻,刚从学校里出来,只要稍微吓唬一下,一定乖乖就范。

      然而下一秒,李卫东脸上却露出了不屑的表情,怜悯的望着王海滨。

      这怜悯的眼神,顿时让王海滨觉得芒刺在背,让他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羞辱感。

      “吓唬三岁小孩呢!怪不得都说你没啥本事,只会溜须拍马,连吓唬人都找这种愚蠢的借口。”李卫东干脆与王海滨撕破脸皮,他冷哼一声,接着说道:

      “别给我扯什么发扬风格学雷同志,我会学雷同志,但不是去帮助你这种人,讲奉献精神,也不该奉献给你儿子!少在我这里空手套白狼!”

      李卫东说完,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崔大山正捧着大茶缸子,站在外面门外,看到李卫东出来,立刻开口问道:“你答应了么?”

      “没有。”李卫东直接摇了摇头。

      “我知道了,你放心,我崔大山说话,一口吐沫一个钉,今年车间的先进,就是你的,谁来说都没用!”崔大山开口说道。这算是崔大山给出的承诺。

      “谢谢崔主任。”李卫东由衷的说道。

      崔大山则开口提醒道:“你自己也小心点,王海滨可不是什么好人,十几年前他就是搞斗争的好手,给别人使绊子的手段可不少,公司里不少人可都吃过他的哑巴亏。”

      ------------

      第十一章 说客如云

      一辆幺三零轻型小货车驶入了维修车间的厂区,一个个大纸箱从小货车上卸下来,几位修车师傅立刻驻足观看。

      “这不是红星橡胶厂的那批垫片和胶圈么?”

      “质量不合格,说是要退货的,怎么又拉回来了?”

      “我问了一下,听说是采购处那边不给咱们退。”

      “凭什么!当初是他们买的,现在质量不合格,凭什么不给退!”

      “不光不给退,而且我听说,这些不合格的零部件,还要算在咱们车间的支出里。”

      “算车间的支出?那不是得扣咱们的奖金?”

      八十年代的国企虽然是吃大锅饭,但这大锅饭往往指的是基本工资,奖金这东西还是独立核算的。特别是对于效益好的国企来说,奖金要占据收入的一大部分。

      当时很多人宁愿去企业,也不愿意去当公务员,就是因为在国营体制下,工人和公务员都是旱涝保收,企业工人却比要公务员多拿一些奖金。

      若是在待遇好的国企里当工人,给个公务员的科级干部都不换!

      也是因为核算奖金的缘故,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也越来越精细。

      就比如李卫东所在的修理车间,修车的时候能换旧零件的,绝对不换新零件,为的就是在核算的时候,省下一笔车间支出,省下的这笔支出,就成了修理车间的奖金,每个正式工人都有一份。

      如今红星橡胶厂的那批不合格零部件作为修理车间的支出,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修理车间的工人们要被扣掉一部分奖金,来抵消这笔支出。

      此时有人突然开口说道:“我听说是采购处的处长王海滨从中作梗,所以采购处才不给我们退这些零部件。”

      “王海滨?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什么时候的罪过他了?”有人开口问道。

      刚才说话那人向前凑了凑身子,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的说道:“我也是听的小道消息,王海滨的儿子王磊不是在咱们车间干临时工么,王海滨想给他儿子办转正,不过转正的名额一年就那么几个,实在是太有限了,于是王海滨就盯上了今年的车间先进。”

      旁边一人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要是王磊能拿一个车间先进,转正的机会还真的比较大。”

      “今年咱们车间的先进,不是已经给李卫东了么?”又有人开口问。

      “关键就在这里,王海滨想让李卫东,把车间先进让给他儿子王磊,李卫东肯定不愿意啊,就拒绝了王海滨。”

      “是我的话,我也不愿意,车间先进啊,一年就一个,凭什么让给别人。”

      “你的意思是说,王海滨是因为李卫东不肯把车间先进让给他儿子,所以故意来找茬?”

      “王磊可还在咱们车间里呢,王海滨这么做,就不怕得罪咱们车间,到时候咱们给他儿子穿小鞋?”

      “反正王磊现在只是个临时工,大不了就调去别的科室,再说了,王海滨好歹也是采购处长,只要能给王磊办成转正的话,人家也不在乎得罪咱们这些修车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这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修理车间。

      ……

      几日后,又有人去采购处打听到一个消息,王海滨已经暗中放话,只要李卫东肯将车间先进让给王磊,那么采购处就会去找红星橡胶厂退货。

      那样的话,这批不合格的零部件也不会算做汽修车间的支出,汽修车间的奖金就不会被扣。

      几乎是一夜之间,汽修车间的风向就变了。

      ……

      中午下班的【创建和谐家园】刚刚响起,李卫东立刻冲向了食堂。吃饭,必须要第一名!

      十六岁的李卫东,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用饭盒打了满了菜,又拿了三个大馒头,便坐在桌子前狼吞虎咽起来。

      食堂里蒸馒头的厨师是胶东人,做的是正宗的胶东大馒头,一个馒头要跟小孩的脑袋差不多大。不过那个时代的人肚子里普遍缺油水,一顿饭吃三个胶东大馒头的也是大有人在。

      李卫东闷头吃的正香,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坐在了李卫东的对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2: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