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今年八月,公司将购进六十辆货车,需停到东关停车场和南山停车场,问该如何分配车辆,并且说明原因。我爸说了,这道题出的很阴险,表面上考的是对公司停车场的熟悉情况,实际上却是在考对货物来源的掌握情况。”
王磊仔细的回忆了一下这题的答案,然后开始书写。
另一边,李卫东也遇到了这一题。
“这个出题人可够损的,竟然弄出这样的题目,不过能出这样题目的人,应该是个老货运了吧!”李卫东心中愈加好奇,究竟是谁出了这道题。
此时的李卫东,脑海中不由得想起了,四年后的夏天,那一场连绵数日的暴雨。
“我记得那一年,还没开始下雨,赵国栋便让我们把南山停车场的车,全都调到东关停车场去,刚开始我还不明白,后来暴雨引发了洪水,冲垮了岸堤,市里面要求我们运输公司立刻组织车辆时,我才知道南山的车一辆都过不来,因为铁路桥涵洞已经被水给淹没了。
看来出这道题的,十有【创建和谐家园】就是赵国栋。这道题是个双重陷阱,表面上考的是对公司停车场的熟悉情况,实际上却让人误以为是在考对货物来源的掌握情况,但真正考的却是汛期的车辆调配。”
防汛任务当然要比正常的运输工作重要,运输公司作为国营企业,是要去承担防汛任务的,而在夏季,防汛任务的优先级要高于运输工作,因此车辆的调度,也是要首先满足防汛任务。
想到这里,李卫东在试卷上写下了正确的答案。
……
负责第一轮阅卷的是调度长罗兵,他将挑出前几名的试卷,然后交给赵国栋,做最后的定夺。
八十多张试卷,听起来很多,但阅卷却并不会很浪费时间。
因为考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答卷的水平同样是差异很大。那种水平比较差的,前几道题都回答的牛头不对马嘴,后面的题自然也不用再看了,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只有那些前面回答的还不错的,罗兵才会去看后面的答案。
由于这一次考试的难度比较大,因此大部分的考卷都答的很差,这也为罗兵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很快的,罗兵翻看到了王磊的试卷。
“这道题对了,这道题也对了,这道题又答对了,除了最后一道双重陷阱题,其他的都回答的【创建和谐家园】不离十。这张卷子答的不错啊!”罗兵有些惊喜的望向了姓名的位置。
“王磊?如无意外的话,这个叫王磊的职工,应该会成为我们处的调度员。王磊,这名字听起来好像有些耳熟啊……”
想到这里,罗兵拿过一沓报名表,在里面找到了王磊的资料。
“这个王磊竟然是采购处长王海滨的儿子,王海滨业务能力稀疏平常,生出来的儿子却有几分本事。嗯,这个王磊现在还是个临时工,不过不打紧,只要能来货运处当上调度员,转正是早晚的事情。”
罗兵继续批阅试卷,不过在他心目中,王磊已经是第一名了。
随手将一份乱答的试卷丢到一边,罗兵终于看到了李卫东试卷。
“这道题对了,这道题也对了,这道题又答对了……什么?连最后一题都答对了!怎么可能!这题我都答错的题,一个新人能答对!”
罗兵到吸一口凉气,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罗兵绝对不会相信。要知道这最后一题是一个双重陷阱,连罗兵自己都陷进去了,然而这个考生竟然答对了。
“最后一道题,我都没能答对,他却答对了,这人是谁?”罗兵立刻望向考卷上的姓名,看到了“李卫东”这三个大字。
“原来是他!”罗兵顿时想到了货运处那十五辆黄河重卡。
------------
第四十七章 100分
罗兵敲了敲门,走进了赵国栋的办公室。
“试卷都看完了?挑出来几份?”赵国栋开门见山的问道。
“这次试卷比较难,只挑出了七份试卷。”罗兵将试卷递给了赵国栋。
“七份?这么多?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我以为能挑出四五分试卷,就算是听不错的了。”赵国栋说着,从罗兵手中接过了试卷。
罗兵则接着汇报到:“其中有两份试卷,比较的特别,一个人名叫王磊,除了最后一道题之外,其他的题目都答对了,而且最后一道题,他也能看出来,考对货物来源的掌握情况。”
“哦?跟你一样嘛!”赵国栋哈哈一笑,从七份试题中找出了王磊的答卷,仔细的看了起来。
赵国栋一边看,一边点头,而罗兵并没有打搅他。
突然间,赵国栋眉头一紧,他开口问道:“这个王磊,是谁家的孩子?”
“这都被你看出来了,我看了报名资料,王磊是采购处长王海滨的儿子。”罗兵回答说。
赵国栋的脸色却升起一缕怒意,他冷哼一声,语气压抑的说出了三个字:“泄题了!”
“泄题?不可能吧?”罗兵的表情也猛地一变。
这次考试,从出题到印刷,都是罗兵亲自操作,试卷是在开考前,罗兵才拿到会议室中,如果说泄题的话,那么罗兵是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
“老罗,我知道这件事情与你无关。你是知道最后一题答案的,如果是你的话,那王磊的最后一题,就不会答错。”赵国栋开口说道。
“处长,你是怎么知道泄题的?”罗兵不解的问。
“这份答卷,不是王磊答的,而是王海滨答的。”赵国栋拿起试卷,指了指其中一个地方,开口说道:“你看这道题,他写的是‘左转进入红兵巷西路’。”
“没写错啊,路是该这么走啊!”罗兵一脸茫然的说。
“路是没错,可路名错了!那条路原来叫亚圣巷西路,后来不是破四旧嘛,孔圣人都得吃瓜落,亚圣巷西路就改成了红兵巷西路,七八年的时候,道路的名称又重新改回了亚圣巷西路。”赵国栋开口说道。
罗兵依旧是一脸茫然,赵国栋只好接着解释道:“红兵巷西路,是咱们这个岁数的人才知道的名称,你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还会知道这个路名么?就算是在十几年前,也是在书面上才会用这个名词,普通老百姓还是习惯叫亚圣巷西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王海滨就是在那几年里,当过调度员吧?”
“处长,你是说试题泄露,被王海滨拿到,他写出了答案,再让王磊背下来?但是因为王海滨习惯使用红兵巷西路这个称呼,所以才漏了马脚。”罗兵恍然大悟的说。
“这个王海滨,作弊都作到我们货运处的头上来了!”赵国栋一脸气愤的将王磊的试卷扔到了一边。
罗兵则一脸愧疚的说:“处长,这是我的责任,我回去以后一定好好查一下,到底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导致试题泄露。”
“你也别太自责了,王海滨毕竟是朱总经理身边的红人,他能拿到试题,也不奇怪。”赵国栋安慰了一句,随后开口问道:“有两份试卷比较特别么?还有一个呢?”
“还有一个是李卫东。”罗兵回答道。
“是李卫东啊!”赵国栋找出李卫东的试卷,随口问道:“他考的怎么样?”
“全都答对了,满分!”罗兵回答说。
“什么?”赵国栋猛地抬起头来,仿佛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罗兵只好重复道:“全都答对了,一题都没错,满分。”
“这不可能,最后一题他也答对了?”赵国栋立刻问道。
罗兵点了点头:“答对了,六十辆车全都放到东关停车场,他考虑到了八月份是汛期,考虑到要去东关外面的河滩拉沙子,也考虑到的铁路涵洞会被雨水淹没。”
赵国栋有些吃惊的张了张嘴,随后低下头,直接去看李卫东的最后一题。
果不其然,李卫东的答案正是所谓的“标准答案”,所有的可能性都写在了试卷上。
“处长,这个李卫东,该不会也是提前知道了试题吧?”罗兵小心翼翼的问道。
“就算是他提前知道了试题,也得有人能帮他答对才行!这最后一道题,你这个调度队长都答错了,你觉得咱们公司,还有谁能帮李卫东答对这道题?”赵国栋开口说。
“那他怎么答对的?”罗兵不解的问。
“我哪知道!”赵国栋冷哼一声,接着说道:“不过李卫东先是弄来了250条轮胎,然后又弄来十五辆黄河重卡,而且还是现车,说明这小子不一般啊!这样的人才,咱们货运处要了!”
……
到了公布成绩的日子。
公告栏前,聚集了许多职工,大部分是年轻人,也有个别上了年纪的,是来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考上货运处的调度员。
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终于,调度长罗兵出现在众人的视线当中。
“罗队长?今年考上几个?”
“罗队长,都有谁考上了?”
发问声此起彼伏。
罗兵则是一副高冷的样子,将第一张通告贴在公告栏上,嘴里蹦出了三个字:“自己看!”。
众人挤上前去,仔细的阅读起了第一张通告,通告上大部分的段落都是在说货运处此次调度员选拔圆满成功、公司领导给予重视、货运处以后要再接再厉之类的官话。
唯一有营养的信息就是,此次货运处只选拔一名调度员,也就是成绩第一名,才能成为调队员。
“怎么只选一个人啊!这么少。”
“八十多个人参加考试,要考第一才能成为调度员,那估计没我什么事了。”
“本来我还琢磨着,要是选拔的人多,我还能碰碰运气,看来现在是没戏了。”
很多人都露出了沮丧的表情,有些更是打算转头离开。
唯有王磊,依旧是一副自信满满的表情,傲然的立于众人当中。
此时,罗兵已经贴好了第二张通告。这第二张通告是所有人的成绩表,字体要比第一份通告小的多,需要靠近才能够看清楚。
而且货运处为了图省事,也没有根据成绩进行排名,就是按照阅卷顺序时列了个名单,然后填上了成绩。
靠前的人立刻凑过去,寻找自己的名字,更有人干脆从头开始报出成绩。
“高阳,20分。”
“徐茂才,10分。”
“苏星和,30分。”
连续十几个人,都没有及格的,甚至还出现了三个零蛋。
“刘建平,60分!”
第一个及格者终于出现了,那个叫刘建平的青年职工顿时一脸得意洋洋的表情。
随后又是十几个不及格的名字,每喊出一个成绩,紧随其后的便是一声沮丧的叹息。
“王磊,90分!”
下一秒,公告栏前的人群立马骚乱起来。
“我没听错吧?90分!”
“90分,那是现在最高分了吧。”
“一共十道题,他答对了九道,好厉害。”
“考这高的份数,调度员非他莫属,我们都没戏了!”
一片惊叹声中,王磊挺着胸昂着头,傲然立在那里,享受着周围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别人连60分都考不到,我这个90分应该是稳居第一。不过为什么只是90分?我爸给的答案还错了一道题么?算了,不管那么多,反正我是第一名。”王磊得意洋洋的想着。
也就在此时,公告栏前传出了一个无比惊讶的声音:
“李卫东,100分!”
------------
第四十八章 面试
“李卫东,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