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杨伟也在看名单,马驰宇有些郁闷上前问道:“老杨同志,这名单上怎么没有你说的李卫东啊?”

      “没有李卫东?”杨伟迅速的扫过每一个名字,有些吃惊的说的:“上面还真没有李卫东!李卫东的名字哪去了?”

      一瞬之间,围在公告板前的人群突然尬住了。

      此前大家还异口同声的说,不服李卫东分到房,那真是群情激奋,杨伟更是在那里倚老卖老,秀了一把三十年的工龄。

      可如今分房名单上压根就没有李卫东的名字,之前各种慷慨激昂的情绪酝酿,结果却是一枪刺空,这真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真闹了个乌龙,还好听主编的,亲自看了看分房的名单,要不然就闯祸了。我还是太年轻啊,工作经验不足,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马驰宇心中轻叹,刚刚燃起的雄心壮志,瞬间被熄灭了一大半,就连无冕之王都不想当了。

      也就在此时,有人突然说道:“这名单上虽然没有李卫东,但是有老李会计啊,老李会计不是李卫东的爸爸么?”

      “还真是的,你看那里写着的,李登科,以前会计科的,现在内退了,他就是李卫东爸爸!”

      “李卫东又没结婚,分给李卫东,跟分给李卫东他爸,不是一样的么?”

      “李卫东好像是长子的,以后肯定要赡养父母,所以就算是结了婚,也得跟老李会计一起住。这房子分给老李会计,就是分给了李卫东。”

      “我明白了,这是一招暗度陈仓,大家可别被骗了,房子还是分给李卫东了。“

      一瞬之间,局势逆转,众人又开始群情激奋。

      旁边的马驰宇也听明白了,名单上的李登科是李卫东的父亲,而李卫东是家里的长子,担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所以房子分给李登科,就相当于是分给了李卫东。

      “真没想到,还是一波三折啊,这足够我写一篇跌宕起伏的报道了。”马驰宇的雄心壮志再次燃起,一瞬间无冕之王又一次上身。

      马驰宇转过身去,向着不远处的李卫东,盛气凌人的问道:“李卫东同志,这名单上虽然没有你的名字,可是却有你父亲的名字,这也相当于是给你们家分房了吧?你是不是应该发扬一下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得,来个孔融让梨,把房子让给老同志们啊?”

      李卫东上前几步,眼睛扫过众人,开口说道:“这位记者说的没错,房子是应该给老同志,所以才会分给我爸,我爸李登科,也算是咱们公司的老同志吧?”

      几个四十来岁的职工全都沉默下来,李登科的年龄摆在那里,在李登科面前,他们还真不好意思称呼自己是老同志。

      李卫东又望向杨伟,开口说道:“杨师傅,你刚才口口声声说,如果我分到房子,你第一个不服气,那现在我爸李登科分到房子,你服气不?”

      “我当然不服,我杨伟好歹在运输公司里干了三十年,1955年的时候,我就进入了运输公司,那时候李会计还……”

      杨伟说到这里,突然止住了话语,他依稀记得,自己来到运输公司,第一次领生活用品,就是找的李登科。

      国家在1955年之前国企和事业单位采取的是供给制,简单说就是国家分配粮食、衣服、肥皂、毛巾等生活必需品,同时还给一小部分津贴。后来国家开始实行工资制度,国企和事业单位才开始发工资。

      杨伟刚进入运输公司的时候,工资制度还没有实施,当时是需要按月去领生活必需品的,而负责发放生活必需品的,正是身为会计的李登科。只不过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杨伟如果不刻意去回忆的话,还真想不出来。

      “难道说,李登科比我更早进入到运输公司当中?”杨伟猛然意识到这一点。

      “杨师傅,怎么不说话了?你进入运输公司的时候,我父亲李登科在做什么啊?”李卫东冷笑着望着杨伟,随后大声说道:要不我来替你说吧!”

      只见李卫东向前几步,站在众人前面,朗声说道:“1952年,咱们的青河专员公署还没有成立,当时的汉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决定在青河成立一支运输队,那就是咱们运输公司的前身。

      刚成立的青河运输队,一共有两匹马,三头骡子,七辆地排车,外加十三个人。我父亲李登科,就是这十三个人中的一位!

      1955年,青河行政专署成立,青河运输队改名为青河运输公司,同时还调来了二十五位新员工,杨师傅,那时候你才进入运输公司的吧?”

      杨伟立刻低下了头,此时的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经过了三十三年,运输公司有了今天这样的规模,而当年建立运输公司的那十三个人,要么被调动到别的单位,要么已经去世,依旧还留在运输公司里的,只剩下三个人,分别是于书记,工会的陈主席,还有就是我父亲李登科!”

      李卫东说完,望向众人,开口问道:“你们不是说,分房要看资历么?要看在公司里待了多少年么?

      那好,咱们就来比一比呗,我父亲李登科,从运输公司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待在运输公司里!他在运输公司里干了三十三年,你们有谁比我父亲干的时间长?

      现在,这套房分给了我父亲李登科,你们有谁不服气,现在就可以站出来,咱们论资排辈,看看谁在公司里辈分更高!”

      李卫东的三连问,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这些人之所以对李卫东不服气,无非就是仗着自己资历深厚,而李卫东只是个小年轻,在排资论辈的国企当中,小年轻怎么能骑在老职工的头上!

      李卫东干脆来了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你们不是喜欢排资论辈么?你们不是喜欢晒资历么?这方面我比不过你们,但我可以跟你们拼爹啊!李登科老爷子搬出来,你们谁拼得过?

      李卫东又转头望向马驰宇,开口说道:“记者同志,你都看到了,我们公司还是非常最老爱幼的,把房子分给了资历最老的同志。我们的职工思想觉悟这么高,你回去不得写篇报道,着重的弘扬一下这种高尚的品质?”

      “这个嘛……”一时之间,马驰宇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是来揭露分房黑幕的,又不是来报道先进典型的。现在可好,他原本以为的黑幕,现在真的成了先进典型。

      李卫东没有再理会马驰宇,他看了看周围的众生相,刚才嗓门最大的那几个人,现在却如同刚绝育的公猫一般沮丧,李卫东却是心情大好。

      “呵呵,要说拼爹,你们还真拼不过我!”

      ------------

      第四十四章 调度员

      作为运输公司的创始人,李登科老爷子却一直是个低调的存在,即便是那些二三十年工龄的老师傅,也没有意识到那位整日笑呵呵的老李会计,竟然在运输公司里干了三十三年。

      当李卫东大声说出李登科的履历时,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李登科是仅存的三个运输公司创世元老。

      按说以李登科的资历,怎么也得混成一个领导干部才是,然而李登科直到退休,也只是个会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受到了家庭成分的拖累。

      李登科年幼时家境比较殷实,读过中学,那个时代能上中学肯定不是贫困家庭,至少不可能被划分到“贫农”那一类别里。

      李卫东的母亲周云秀,更是读过高中,而且还是教会办的女子高中,解放以前,能读女子高中的,就算不是大家闺秀,也是小家碧玉,跟“贫农”完全不沾边。

      这样的家庭成分,也注定了李登科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尤其是在比较特殊的几年里,每日都过的提心吊胆,不被赶去住牛棚就不错了,还想着升官?做梦去吧!

      李登科这一代人,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困苦,他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而对于李登科来说,他的生存之道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这样他才能守护自己和家人。

      结果就是,这位建立运输公司的元老,渐渐的就被遗忘了。

      ……

      分房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那些没有分到房子的人,虽然是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毕竟按资排辈是国企的传统,在这方面,无人比得上李登科。

      1985年的春节,是实行公历以来最晚的一天,除夕是2月19日,春节是2月20日,等过完元宵节,都已经是3月6日了,感觉春天都快要过去了。

      春节过后,李卫东一家人就开始忙活着搬家。

      当时的房子也不需要进行装修,墙上刮好了大白,再加上一层水泥地面,就可以拎包入住了。

      要是非想装修的话,顶多是在墙体下半截再刷上一层红色或者绿色的油漆,要是谁家能贴几块大白瓷砖的话,绝对是豪华精装修了。

      至于家具,也都是手工打造的,有些会木匠活的,就自己买材料,做张床,做个柜子,做点桌椅板凳,手艺好的甚至连沙发都能自己做。不会木匠活的,就只能花钱找木匠了。

      李卫东家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无非就是几件衣服,加上锅碗瓢盆之类的生活用品,原本有个手电筒,电池还没电了,所以那台收音机就成了唯一的家用电器。

      李卫东借了一辆地排车,一趟就将全部的家当搬到了新家,几个姐姐姐夫每人搬几趟,就算是完成了搬家。

      ……

      春暖花开时。

      运输公司的公告栏前,贴出了一张新的公告,引来许多年轻人驻足观看。

      李卫东路过此处,也停下来脚步,当他看到公告内容后,不由得心中一喜。

      “货运处要招调度员了!终于可以换个工作岗位了。”

      李卫东早就想离开汽修车间了,只不过没有合适的机会,如今这张刚张贴出来的公告,却给了李卫东调动工作岗位的机会。

      运输企业当中,车辆调度员算是核心岗位,运输公司里的调度员虽然也是普通职工,但却属于管理者,调度员能管车也能管人,手里多少是有些权力,肯定要比汽修工要好的多。

      想要在运输公司里得到升迁,也必须熟悉运输业务,车辆调度员可以接触到运输业务的方方面面,所以也比较容易得到升迁。

      在青河运输公司的领导班子里,基本上有过车辆调度员的经历,而在中层干部当中,也有一大半当过车辆调度员。即便是王海滨那个马屁精,也是当过车辆调度员的。

      像是崔大山这种,五十多岁还只是中层干部,就是因为他没干过车辆调度员,对运输业务不熟悉。崔大山的业务专长是修车,车修的再好,汽修车间主任也就是天花板了,不懂运输业务,就不可能更上一层楼,进入到公司的领导班子。

      运输公司里,那些不甘于当一辈子的工人,想要进步的年轻人,都会尝试去考车辆调度员。

      货运处和客运处是分开的,各有各的调度员体系,客车调度员的工作要比货车调度员简单的多。

      客车都是走固定路线,每天定时发车,调度员只需要做好车辆排班就可以了。

      而货车的路线和发车时间并不固定,你永远不知道下一趟车要拉些什么,要去什么地方,如何安排车辆、人员、货物和线路,是对货车调度员的一种考验。

      货车调度员的奖金,也要比其他岗位高。

      八十年代是一个“货等车”的时代,那时的运输企业根本不愁货源的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大批大批的货物被生产出来等着运输,但是运力和硬件设施却没有赶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没有足够多的车辆,再多的货物也运不出去。

      放在现代,有一批货要运输,直接装车走人,快递次日到达都是正常的事情。

      而在八五年的时候,运货要排队,等十天半个月能运走,那就是谢天谢地了,有时候等一个多月,都未必能把货运出去。

      货运处效益好,奖金自然也高,八十年代初,货运处的调度员一个月能领35块钱的奖金。

      之所以是35块钱,是因为当时国家规定,机关事业单位的奖金不得超过35块,国企参照事业单位管理,自然也就有了35块钱奖金的上限。直到八五年工资改革以后,就取消了这个上限。

      货运处调度员这个职位,升官机会大,奖金还多,自然成了普通职工眼中的香馍馍。

      货运处选拔调度员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想要当货车的调度员,得进行专门的考试。但由于调度员的岗位实在是太吃香了,所以每次招调度员的时候,都会有大批年轻职工报考。

      前世的时候,李卫东是在1987年才考上了货运处的调度员,如今李卫东打算再考一次货运处的调度员。

      李卫东之所以对调度员的岗位感兴趣,倒不是为了升官。现在的青河运输公司看起来是红红火火的,可是进入到九十年代以后,青河运输公司却是“快速死亡”,企业都要倒闭了,当领导还有什么用?

      李卫东所看重的,是调度员对于资讯的掌控。

      作为一个货车调队员,所做的不仅仅是车辆的调度,更要了解货物的情况。有多少货,从哪里来,运到哪里去,货物是什么,这些都是调度员必须掌控的信息。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调度员可以轻松的获得货物的供需信息。

      哪些地方有哪些厂家,这些厂家生产哪些产品,又或者这些厂家需要什么产品,甚至厂家一个月的原料需求量和商品产量,调度员都能估算出来。

      未来的互联网时代,有很多B2B的专业平台为企业服务,发一条微信企业就能完成订货。

      然而在八十年代,企业之间获取资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多的企业生产出来产品,找不到相应的买家。同样有很多企业,需求某种产品却找不到来源。因为没有信息,有货的卖不出去,缺货的却买不到。

      这些资讯,调度员却可以轻松掌握。

      李卫东早已下定决心,等时机成熟便下海经商,然而开办企业,最起码得能找到原材料的供给,也必须得为产品找到销路。

      所以李卫东打算去考货运处的调度员,为以后下海积累资讯。

      ------------

      第四十五章 陷阱题

      汽修车间,李卫东找了个亮堂的角落,手里捧着一张汉东省交通地图,仔细的记住每一条线路,这些都是考试内容。

      作为货车调度员,熟悉运输路线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是连路都不熟的话,还怎么去调度车辆。

      八五年的时候,中国还没有高速公路,那时候运输走的都是国道和省道,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可以选择哪些路线,各个路线有多长,路况怎么样,路程花费多少时间,途中会经过那些乡镇村庄,哪些乡镇村庄经常有车匪路霸,这些都是调度员需要掌握的信息。

      货运跟客运不同,客运就是两地之间跑往返,路线和时间都是固定的,调度员只需要记住几条主要线路就行。

      而货运并不是简单的两地往返,各个城市之间商品供需情况不同,很难保证去的时候有货拉,回来的时候同样有货拉,空车跑是亏本的,所以货车往往要途径第三地拉货卸货。

      一个优秀的货车调度员,他所安排的线路永远都是个圈,一趟车出门,会在不同的城市卸货再装货,然后去往下一个地点,等返回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好几单生意。

      运输的成本和利润,也是货车调度员所考虑的事情。作为货车调度员,路线安排的再合理,一趟车跑回来不挣钱,那也是白搭。

      所以货车调度员得具备比较强的统筹和算数能力,要能够在短时间内估算出,这趟车能怎么跑才能赚更多的钱。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2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