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有香菇炖鸡,李登科也很难得的开了一瓶好酒,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

      “卫东,我听说你最近又闯祸了,公司还要扣钱?”周云秀开口问道,她不知道在哪里得来的消息。

      “呵呵,妈,你这消息也太落后了。”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都是一场误会,事情都解决了,也不会扣钱的。”

      “那就好。”周云秀如释重负的点了点头。

      李卫东则接着道:“不仅不会扣钱,公司还会奖励我呢。”

      “奖励你?为什么?做好人好事了?还是拾金不昧?”周云秀立刻问道。

      “这次我从黄河厂弄来了十五辆重型卡车。”李卫东接着解释道:“重型卡车可是稀罕物件,以往只有矿上才能弄到,就咱们公司,拿着计划内的条子,人家都不卖。”

      见到儿子这么本事,周云秀脸上挂满了笑容,她接着问:“这次公司奖励你啥?得有奖金吧?没奖金的话,发点肥皂牙膏也是挺好的。”

      “没有奖金,肥皂牙膏也没有,但是有套房!”李卫东笑着指了指家属楼的方向,接着说道:“咱们公司建的楼房,有咱家一户。”

      “真的?”这次连李登科老爷子都动容了。

      “我还能骗你们不成,估计过年之前,分房子的名单就下来了,等过完年就能交房,到时候咱们搬新家了!”李卫东开口答道。

      “咱家要住楼房了?”李卫民嘴里还有鸡肉,含糊不清的问道。

      “对,要住楼房了,到时候给你一间屋!”李卫东笑着说。

      ……

      转眼间就到了月底。

      早上八点,李卫东有卡着时间来到的汽修车间。

      只见崔大山已经等在了门口,手里还拿着那个熟悉的红色小本本。

      看到这个红色小本本,李卫东仿佛又听到了“鸡鸡鸡鸡GAYGAYGAYGAY”的声音。

      ------------

      第四十一章 新丁记者的野望

      “小李,交通局周科长家的闺女挺不错的,当医生呢,以后看病就方便了。”

      “内科还是外科的?人家在畜牧局当兽医。”

      “小李,交警二队刘副队长的弟媳妇,在艺校当老师,你要不要见见?”

      “当什么老师?好像是舞蹈老师吧。啥叫能解锁几种姿势?。”

      “小李,粮食局有个吴师傅,也是司机,跟我认识很多年了,他有三个闺女,你要不要一起见见?”

      “不就介绍个对象嘛,有什么身体受不了的!”

      崔大山一副铁憨憨的样子,又开始了新一期的《非诚勿扰》。

      “崔主任,你怎么又开始给我介绍对象了啊!”李卫东一脸无奈的望着崔大山。

      “还不是因为你家马上搬楼房了。说不定咱们还能做邻居呢。”崔大山笑着说道。

      运输公司的中层干部当中,崔大山是年纪比较大的,所以他也分到了一套住房。

      “你都知道了?”李卫东却是有些诧异。

      分房子这事情,李卫东只是告诉了家里人,并没有对外人讲起过,按说崔大山是不应该知道的。

      “国企里面果然没有不透风的墙啊!”李卫东轻叹一口气。

      好不容易把崔大山打发走,李卫东耳边终于清静了一些。但很快的,赵虎又凑了上来。

      “李卫东,恭喜啊,过了年,就要搬新房了吧?”赵虎开口说道。

      “你也知道?”李卫东一脸莫名的望着赵虎,心说这事情传播的也太快了吧!

      “什么叫我也知道!我可是咱们车间里第一个知道的。”赵虎有些显摆的说。

      “第一个?比崔主任知道的还早?”李卫东接着问。

      “崔主任就是听我说的啊!”赵虎回答说。

      “那你是听谁说的?”李卫东决定找出那个泄露消息的人。

      “我是听我小妹说的啊。”赵虎一脸诚实的回答道。

      李卫东愈加迷茫,他压根就不认识赵虎的妹妹。

      只听赵虎接着说道:“我小妹是听你弟弟说的,他们俩同班。”

      李卫东顿时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他万万没想到,那个泄露消息的竟然是自己的亲弟弟李卫民。

      “这个坑哥的家伙!”李卫东心中暗骂一声。

      对于李卫东来说,分房子的事情,最好是低调一些。

      国企分房这种事情,历来是最错综复杂的,其中掺杂的各种利益关系,甚至各种道德关系,剪不断理还乱。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越是人数众多的国企,就越不可能“均”。

      按照李卫东的计划,等到分房的名单一公布,自己立刻去选好房,然后悄没声息的搬进去,就算是万事大吉了。

      然而学渣弟弟李卫民却在学校里瞎显摆,李卫民上的本来就是运输公司的子弟学校,里面的学生也都是运输公司的子女,他这一显摆,还不弄得全公司上上下下全都知道!

      想到弟弟李卫民,李卫东就不由得长叹一口气。这弟弟从小就不争气,长大了更是眼高手低,最终混的一事无成,时不时的还要靠李卫东这个当大哥的借钱接济,当然所谓的借钱也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

      八十年代的国企当中,职工分房可是一件大事,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能传的众人皆知。

      李卫东获得一个分房名额的消息,很快的就在运输公司中传开。

      只不过这消息的源头,是学渣弟弟李卫民。李卫民只是知道,哥哥李卫东用十五辆重卡换了一套楼房,却并不知道这套楼房是用李登科的名义进行申请的。

      而李卫东也并没有对外解释,于是乎传言就变成了李卫东得到了一个分房名额。

      ……

      货运处的停车场,十五辆站西的黄河JN162重卡并排停放在最显然对位置。司机师傅们好奇的凑了过来。

      “这就是幺六二重卡啊,真比解放要大不少呢!”

      “你们快来看,这座椅下面有弹簧啊,那以后开车,岂不是跟坐沙发似得。”

      “后面还有张床铺啊,这床铺里面塞得是海绵,真软和,以后要是开着车,累了在路边一停,直接能睡一觉啊!”

      “我听开回来的师傅说,这车特别好开,有个叫转向助力的东西,拐弯都不费胳膊。”

      “那以后开车岂不是省力了!可惜只有十五辆,要是买上二百辆,咱们就都能换车了。”

      “二百辆?美死你!就这十五辆还是来之不易呢。这车特别难买,我听说采购处王处长,拿着计划内的批条,都没买到。”

      “那这十五辆车是从哪里来的?”

      “汽修车间有个叫李卫东的,你听说过么?就是刚参加工作就拿到以工代干的那个,这十五辆车就是他弄回来的。”

      “李卫东那个以工代干,不就是用轮胎换来的么?看来这小子挺有本事的嘛,采购处买不来的东西,他能买来。”

      “我听说,这一次他弄来了十五辆重卡,公司为了奖励他,给他一个分房名额!”

      “什么?分房?是新建的家属楼么?”

      “一共就48套房呢,有李卫东一套?”

      “凭什么啊!李卫东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吧?以工代干也就罢了,分房怎么还有他的份!”

      “是啊,我参加工作都十几年了,也就两间小瓦房,他一个刚才加工作的小青年,凭什么去住楼房!”

      “别说你参加工作十几年,那些工作了快三十年的老师傅,不也没有分到楼房么!”

      “不公平,这太不公平了!咱们运输公司几千职工,谁没给公司做过贡献?凭什么他李卫东弄来十五辆车,就得给他一套房。”

      “不公平又能怎样,公司领导班子的决定,你还能不同意。”

      “要是把房子分给那些老同志也就罢了,给李卫东这种小年轻,我就是不服气!”

      整个运输公司好几职工,但房子只有48套,每一个名额都有几百上千双眼睛盯着。

      九个领导班子成员,各获得一个分房名额,这是不会有异议的。而一些资历深厚、或者能力突出的中层干部,获得分房名额,也没有什么问题。就比如崔大山这种,五十多岁的中层干部,分走一套楼房仿佛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李卫东只是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没有正式的干部职务,甚至从法律意义上说他还未满十八周岁,是个未成年人。这样的人得到一个分房名额,瞬间成了众矢之的。

      国企里面是要论资排辈的,一个资历辈分不如你的人,却比你获得了更多的资源,任谁都会心生怨气。

      ……

      清河日报社。

      一个有些秃顶的中年编辑指了指角落里小半筐读者来信,开口说道:“小马,去把读者来信拆一下,表扬信单独拿出来,统计一下,回头报到总编那里。”

      “知道了,赵老师。”年轻的小记者马驰宇立刻走了过去,将小半筐读者来信收拢了一下,搬到了自己的桌子上,然后开始拆信。

      作为报社里最年轻的的新人记者,马驰宇要做很多杂活类型的工作,比如打扫办公室的卫生、跑腿拿文件、每天早到几分钟给几位年长的编辑泡好茶等等。

      马驰宇觉得,这些繁琐的工作实在是太无聊了,他来报社工作,当然不是来挡杂役的,马驰宇希望报道大新闻,然后成为传说中的无冕之王。

      可惜的是,报社里面也是要看资历的,马驰宇这种新人记者,很难有报道新闻的机会。

      拿着小刀片,拆着读者来信,马驰宇不由自主的轻叹一口气:“这样的事情什么时候到头啊!”

      随手拿起下一封信,马驰宇来看了看来信人的地址,赫然发现这是一封匿名信件。

      “估计是哪个害羞的读者吧,一般这样的,应该不会是表扬信。”马驰宇打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信件,低头看里面的内容。

      突然间,马驰宇身子一震,像是被电击了一般。

      “这竟然是一封举报信,青河地区运输公司分房涉嫌舞弊的情况,一个十六岁,刚参加工作不满一年的职工,竟然分到了一套楼房!”

      马驰宇顿时兴奋起来,他觉得自己终于抓住了一条大鱼!

      ------------

      第四十二章 论资排辈(求推荐票)

      在青河这种落后的小城市,住楼房可是很稀罕的事情。

      马驰宇记得,地委家属院里倒是有几栋三层的家属楼,但都是分给地委领导居住的,普通的干部住的也都是瓦房。

      这么一对比,刚参加工作才不到一年的年轻职工,竟然能分到楼房,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这里面会不会有不为人知的黑幕,会不会有【创建和谐家园】的问题,会不会发生人性的扭曲,会不会展现道德的沦丧?一想到这些,马驰宇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挖掘这个大新闻。

      马驰宇拿起这封信,刚打算向主编报告,但却又犹豫起来。

      “我要是报告给主编,说不定主编就会派另一个记者跟进,到时候这个大新闻就没我什么事了!不行,这事情还不能给主编说,我得先去一趟运输公司,拿到第一手的采访资料。”

      于是乎马驰宇找了个借口提前下班,然后直奔运输公司。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6: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