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都会日语了,文化水平肯定不会低。你就不要推辞了,算是帮我个忙。”魏斌恳求道。
李卫东犹豫了几秒,随后点头答应下来:“那好吧,我试一试吧。不过咱们事先说好了,要是编的不好,你们可不能怪我。”
……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卫东开始帮助黄河厂,编写JN162重卡的维修手册。
说是编写,实际上是回忆。前世的时候,李卫东已经将JN162重卡的为维修手册背的滚瓜烂熟,如今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把黄河厂编写的维修手册,再还给黄河厂。
转眼间,便到了一月底,JN162重卡的维修手册基本上编写完毕。
------------
第三十五章 旷工
青河运输公司家属院,王海滨刚走到家门口,就看到大儿子王磊吊儿郎当的走出家门,看样子是不打算在家吃饭了。
王海滨真想上去抽王磊一巴掌,可想想是亲儿子,最终还是算了。
除了王磊之外,王海滨还有两个闺女,大女儿没考上中专,只能上高中,二女儿还在上初中。
七零年以后,国家的生育政策已经变成了晚、稀、少,也就是提倡晚婚晚育,拉长生育间隔,只生两个孩子。王海滨也算是响应国家号召,没有再要第四个孩子。
此时的王海滨却有些后悔,他觉得自己应该再生个儿子,毕竟这大号已经练废了,小号练得好,也能再扳回一局。
可以八零年以后,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王海滨就是能生,也不敢再生了。
王海滨返回家中,他没有完全脱下军绿大衣,而是将大衣披在身上,然后做到了煤球炉旁边,顺便把水壶放了上去,嘴里还喃喃自语说道:“冬天里天气冷,连煤球也费得更多。”
就在此时,敲门声响起,只听到有人在外面喊道:“姐夫,在家么,姐夫,我是钟照!”
王海滨打开门,看到小舅子钟照正站在门口,手里还提着一袋点心。
钟照是王海滨的小舅子,也在青河运输公司上班,是人事科的一个股长。
在那个年代,一家人同在一个国企工作,是常有的事情。
钟照将点心交到王海滨的手上,接着说道:“路过供销社,买了两斤桃酥,给孩子吃。”
供销社里的桃酥三毛钱一斤,两斤就是六毛钱,相当于是普通工人大半天的工资了。
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高级的点心,桃酥就是孩子们心中最佳的美味。走亲访友带上两斤桃酥,既显得有面子,又很有诚意。
王海滨接过桃酥,然后收到了那个有锁的柜子里,同时开口说道:“来就来吧,还花什么钱。晚上就在我这里吃吧,我让你姐多炒个菜,咱们喝一杯。”
“不用费事了,随便煮个面条就行了。”钟照说着也做到了煤球炉前:“最好再给我加个鸡蛋。”
片刻后,王海滨拿了一瓶白酒,就着一盘花生米和一盘腌萝卜干,与小舅子钟照喝了起来。
“姐夫,家属楼的工地那边已经完工了,明年开春,就要正式的分房了,我听说这48套房里,就有你一套啊。”钟照一脸羡慕的说。
“我也是运气,公司领导已经分走9套了,剩下的39套,全公司的中层干部根本就不够分的,而且还有很多辈分高资历足的老同志,也对这房子虎视眈眈呢。”王海滨开口说道。
王海滨这话倒像是在炫耀,你看公司里有那么多中层干部,还有那么多老同志,他们都分不到房子,我王海滨能分到房,是不是很能耐?
钟照自然能听出王海滨的言外之意,不过他在运输公司中还要仰仗这个当采购处长的姐夫,所以对于王海滨的自吹自擂,钟照也只能奉承几句。
只听钟照开口说道:“姐夫,等你们分了楼房,也该给王磊找个对象了吧?王磊那孩子也老大不小了,该成家立业了。”
“哎,提起这小畜生,我就来气,整日不学好,天天跟一些社会青年鬼混,一点儿也不知道上进。”王海滨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钟照则开口问道:“姐夫,前些天你不是说,等过了年,就给王磊办转正的么?等这孩子转了正,估计就收心了。”
“转正?黄了!”王海滨长叹一口气:“至少明年是没戏了。”
“为啥?之前不是说十拿九稳的么?”钟照开口问。
“还不是因为那个李卫东,他要是把车间先进让给王磊的话,王磊也就能转正了。”王海滨恨恨的说。
“李卫东?老李会计的儿子?他前些日子不是弄来了250条轮胎,换了个以工代干么?那小子才十六岁啊,就是以工代干了,工资比我还高。”钟照开口说道。
钟照虽然是人事科的股长,但还是工人编制,工资自然不如以工代干的李卫东。
干部编制可不是那么容易弄到手的,如果没有学历,也没有好爹的话,那就慢慢熬吧,熬二三十年都不一定能熬出来一个干部编制。
只听钟照接着说道:“前些天啊,有好几波人来我们人事科打听这李卫东的情况。有咱们公司的,也有兄弟单位的。”
“他们为啥要打听李卫东?是那李卫东得罪人了?”王海滨一脸幸灾乐祸的问。
“不是。那些打听李卫东的,都是想给他介绍对象的。”钟照夹起一个花生米,放到嘴里,嚼了两下,有些含糊不清的道:“姐夫,你想啊,十六岁就是以工代干,过个几年,稳妥妥能拿到干部编制啊!就算拿不到干部编制,一个月八十多块钱工资,谁家姑娘看着不眼馋啊!”
王海滨撅了撅嘴,这个答案让他很不爽。
钟照则接着说道:“不过最近一段时间,这李卫东并不在公司里,好像是出差了。”
“这个我知道,去济城了,跟我一起去的。”王海滨说着,不由得想起了那个一品豆腐,顿时觉得花生米和萝卜干都不香了。
钟照则开口问道:“姐夫,他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啊?”
“我记得他好像是被黄河厂留下来,帮个什么忙,具体我也不知道。”王海滨话音顿了顿,接着问道:“你怎么知道他没回来?”
“姐夫,你别忘了,我在人事科,是分管考勤的。我今天才看到汽修车间的考勤表,那个李卫东差不多有二十多天没来上班了吧!”钟照开口答道。
“你是说二十天?不是一个星期?”王海滨突然来了精神。
“是二十天。”钟照点了点头。
“你没看错?”王海滨显得愈加兴奋。
“考勤表白纸黑字写的清楚,这怎么会看错呢!”钟照开口说。
王海滨放下手中的筷子,思考了几秒后,又开口问道:“李卫东这二十天没上班,你们人事科有没有收到差旅单或者请假条,有领导签字的那种?”
钟照想了想,摇了摇头:“这倒是没有,不过汽修车间的考勤表上写着,李卫东是出差了。既然考勤表上都这么写了,最起码是崔大山允许的吧。”
“没有领导签字的差旅单,那可是旷工啊!”王海滨脸上露出了阴狠的笑容。
“姐夫,这种事情嘛,虽说没有领导签字,可车间主任崔大山都认可了。趁着出差的机会,在外面多玩几天,或者顺便走亲访友,在咱们公司也是常有的事。人家自己的部门都默许了,到了我们人事科这里,也民不举官不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钟照很随意的说。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终究是违反公司制度了吧?”王海滨接着说道:“我问你,按照公司制度,崔大山作为汽修车间主任,最多能批几天的假期?”
“事假一天,病假三天,出差五天,超过了就要写条子找公司领导签字了。”钟照老实答道。
“那不就得了么!李卫东没有假条,可不就是旷工么!”王海滨双眼一眯,接着说道:“按照公司规定,旷工十天以上,应该受到什么处罚?”
“停发工资奖金一个月,外加严重警告处分。”钟照开口答道。
“呵呵。”王海滨眼中寒光一闪,阴狠的说的:“这个李卫东害的你外甥没有转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
第三十六章 重卡到手
青河运输公司办公楼前的公告栏中,贴出了一张处罚公告。
处罚公告的大致内容是,汽修车间的李卫东,无故旷工二十天,按照公司的规定,扣除当月工资和奖金,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处罚公告的落款则是人事科。
李卫东在青河运输公司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人物,十六岁就获得了以工代干的身份,一个月能拿八十块钱工资,想不出名都难。
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卫东因为旷工而受到处罚的消息,很快也传遍了运输公司,几乎弄的人人皆知。
一下子损失了八十多块钱,再加上一个严重警告处分,足够大家八卦一段时间了。
午餐时间,李卫东的事情更是成了运输公司食堂里的热点话题。
“你们听说了么,前两天刚弄上以工代干的那个李卫东,因为旷工二十天,被处罚了,不仅被扣了一个月的工资和奖金,还给了个严重警告的处分。”
“那么年轻就是以工代干,一个月拿八十块钱呢,这么好的事,他为什么旷工啊?”
“谁知道呢,听说是出差去济城,然后就没有回来,说不定是遇到了什么意外了吧?”
“有可能啊,在外地人生地不熟的,可能是被人贩子拐走了。”
“什么人贩子!那个李卫东我见过,个头比我还高,挺大一个小伙子,人贩子怎么会去拐他?要我说可能是生了急病,又没钱治病,回不来了!”
“还急病没钱治,你当时秦琼卖马啊!济城又不是没有交通医院,都是一个系统的,人家能不给他看病?反正都能报销。”
“我觉得吧,李卫东可能是犯了事,被抓起来了,那叫什么来着?对了,拘留。我记得八三年哪会,一天能拘上百号人呢!”
一夜之间,各种谣言四起。
……
当天下午,崔大山就火急火燎的跑去了人事科,找到了负责考勤的钟照。
“李卫东哪有无故旷工,他这是去出差。我们的考勤表上,记录的也是出差,不信你找出考勤表来,我指给你看。”崔大山开口辩解道。
“崔主任,别着急,先坐下来,喝口水。”钟照笑盈盈的给崔大山倒了一杯大叶子茶,而后开口说道:“你们车间的考勤表,上面的确写的是李卫东在出差了。”
“那你们为什么要给李卫东记旷工?”崔大山开口问。
“光是考勤表上记一下可不管用,我们人事科没有收到李卫东的差旅单。按照咱们公司的考勤制度,这不就是旷工么!”钟照开口答道。
“不就是差旅单么?我现在给你补就是了。”崔大山开口说道。
“崔主任,你也是知道公司制度的,你能批几天的差旅单?”钟照笑着问。
崔大山微微一愣,他知道自己作为车间主任,顶多能批事假一天,病假三天,出差五天。
钟照则接着说道:“李卫东这是旷工二十多天,你就算是给他补了差旅单,他还是旷工十五天,按照公司的规定,还是要扣除当月的工资和奖金,然后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要不这样吧,我现在去找公司领导,签一个差旅单,再交给你,这总行了吧!”崔大山开口说。
“公司领导签差旅单当然可以,但这差旅假也只能从今天算起。”钟照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类似这种情况,公司里也有不少,你就不能给通融通融么?”崔大山急忙说道。
钟照瞬间包公附体,铁面无私的绷着脸,摇了摇头:“崔主任,公司制度就是这么规定的,我也是在执行公司的制度,你就别为难我了。”
钟照油盐不进,这让崔大山明白过来,这摆明了是故意找李卫东麻烦。
八十年代初,旅游业相当落后,当时出门旅游,吃穿住行都是问题,很多小地方,没有介绍信连招待所都住不进去。
所以利用出差公干的机会,顺便旅个游,参观一下景点,在当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比如出差去京城,事情办完以后,总得去天(安)门广场拍张照吧,到了天(安)门广场肯定要顺便去一趟故宫吧,去了故宫怎么能不再逛逛颐和园,故宫和颐和园都去了,那肯定得去看看八达岭长城啊,不到长城非好汉嘛!
这么一圈逛下来,花费两天的时间并不算多,那么这趟出差,也就得加两天时间。
那个时代,中小城市的人去大城市里出差公干,也更像是一种职工福利,即便是晚回来几天,其他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一种人人熟知的潜规则。
如今钟照却打破了这种潜规则,这让崔大山意识到,事情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或许真正的暴风雨,还在后面。
……
黄河汽车制造厂,魏斌翻阅着那本《黄河JN162重型卡车修理手册》的草稿,不断的拍手叫好。
“小李,这本维修手册编的太好了,里面所提到的,都是一些经常发生,但是却并不容易判断原因的故障。这种修理手册,给修车师傅正合适。”魏斌开口说道。
“我在编写之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那些简单的故障,汽修工人根本不用看我们的修理手册,就能够自行解决。所以我收录的故障,都是修起来有些难度的,人家不会修,才来看咱们的维修手册。这样写一本维修手册,才会有意义。”李卫东自吹自擂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