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天运符师》-第3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哪来的钱?”沈林皱起眉头:“是不是来的时候宋家给的?”

        “不是,不是。”宋临仙赶紧否认:“宋家妈妈最抠门,平常买个油条都把钱抠的死紧,怎么会舍得给我这么多钱,钱都是我自己挣的。”

        见沈林还是不相信,宋临仙就把原先编好的话讲了出来:“我小时候宋家隔壁住了一对老教授,早先是留过洋的,会好几国的话,我常去玩,他们喜欢我,就教我外语,我会好几门外语,英、法、德、日、俄语都会,现在不是改革开放嘛,国家到处需要人才,尤其是懂外语的人才,前两年我就偷偷帮人翻译文件,一点点攒下这么多钱。”

        沈林听了这才笑了起来:“和你大哥一样,你大哥小时候,咱们村住了好几个被下放的老教授,你爷爷心善,偷偷照顾着,人家看你大哥机灵,就说也没别的本事,只能多教孩子一些知识,就教你大哥学外语,如今,你大哥也会好几国的话呢。”

        “真的?”这件事情宋临仙倒是真不知道,她前世和沈宝珠换回来之后没两年沈卫国就死了,她对这个大哥印象不是多深,只记得大哥还是挺疼她的。

        “真的。”沈林重重点头:“也不知道你们都是咋长的,一个个忒聪明了,也就宝珠不是咱家的人,和你们不一样,虽说学习也不赖,可到底……”

        说到这里,沈林又叹了口气。

        不过,他到底松快了许多。

        原先他见宋家人一定要买电视,还是那么贵的电视,就被这笔钱压的有些直不起腰来,现在闺女用自己的本事把钱还了,他整个人都精神起来。

        沈林指着路,带着宋临仙搬着电视进了一个小胡同里,把电视放到地上叫宋临仙看着,沈林敲响了一家的大门。

        过了没多大会儿功夫,那户大门打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开了门。

        男人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看起来挺像知识份子的。

        他看到沈林就笑了起来:“小沈啊,哪阵风把你给吹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沈林一指宋临仙:“带闺女进城,这不,闺女孝敬了一台彩电,你也知道我们村的情况,实在不好带回去也只能给家里添乱,就想找个人卖了,可在城里,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只好找刘叔叔帮帮忙。”

        那男人姓刘,是县机械厂的工程师,家里好几代人都是县里的,在县城很有人脉。

        这位刘工早年间挨过批,沈林曾帮过他的忙,后来,他恢复工作之后,一直和沈家有些来往。

        刘工听沈林这么一说就笑了:“真是凑巧了,你大妹子要出阁,我和你婶想我给她些陪送,这不,正愁着怎么买到彩电呢,你这一来,可算是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啊。”

        沈林一阵惊喜:“那真是太巧了,太巧了。”

        “走。”刘工拉着沈林走到电视机旁:“赶紧抬进屋,我给你拿钱。”

        刘工和沈林抬着电视机进屋,宋临仙也跟着进去,进了堂屋,刘工媳妇就赶紧给宋临仙抓糖吃,又给沈林倒茶。

        宋临仙见堂屋里放了好多东西,有被褥布料之类的,还有脸盆暖壶,想来,是才买回来准备给刘工女儿当嫁妆的。

        刘工媳妇围着彩电转了好几圈,一个劲的说好,又说现在彩电太不好买了,不但要票,还要有门路,否则别说彩电,黑白电视都买不来,这一回自家闺女出阁有彩电做陪嫁,不知道有多威风。

        刘工问了沈林彩电的价钱,回屋给沈林拿了三千块钱。

        沈林一见赶紧推辞:“刘叔,太多了,使不得,使不得,咱们都是老熟人,我哪里能赚您的钱。”

        刘工倒是笑了:“小沈啊,你也别推辞,你说的那是电视机的价钱,还没算上电视机票还有求人买电视的花费呢。”

        刘工硬是要给,沈林推辞不过只好接了。

        刘工这才打量宋临仙:“别说,这闺女和你长的真像,比宝珠还像呢。”

        刘工媳妇也说是。

        沈林微叹一声,慢慢把当年抱错孩子的事讲了出来。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倒跟话本子差不多。”刘工和他媳妇也十分稀奇,不过也没多问。

        刘工媳妇又给宋临仙抓了一把糖,不住的夸她:“小沈,你家闺女真俊,看着也是安稳人,我瞧着,比宝珠强,你以后是要享福的。”

        沈林也觉得宋临仙挺好,别人夸奖,他更高兴:“临仙挺好的,我也不知道咋回事,我养了宝珠十三年,和她总像是隔着一层,不是忒亲近,可这闺女一来,那声爸一叫出口,我就觉得亲,打根子里亲近,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血脉亲缘吧。”

        刘工听了连连点头:“血脉亲情这玩意真是奇妙。”

        在刘工家又坐了一会儿,沈林起身告辞。

        刘工送他和宋临仙出了屋子,见沈林和宋临仙连个交通工具都没有,就指了指院子里的自行车:“小沈,如今县城乱的紧,你拿了钱坐车也不方便,不如骑车带临仙回去,等明天叫你家小子给我送来。”

        沈林和刘工关系不错,借自行车骑骑也真不算个事,他没推脱就答应了。

        把自行车推出来,沈林先骑上去,又叫宋临仙坐稳了,他右脚一蹬,自行车轮就轻快的转了起来。

        宋临仙坐在自行车后座,抓着沈林的衣服,一路上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景色,闻着空气中飘来的淡淡的温暖的味道,心里又欢快又兴奋。(未完待续。)

      第68章 果树

        “爸,明天给我落户吧,顺带把姓改了吧。”

        宋临仙笑着向沈林提出要求。

        沈林高兴的答应着:“好,明儿爸带你去镇上迁户口,顺带改姓。”

        说到这里,沈林想到一件事情,问了宋临仙一句:“宝珠的户口怎么办?她也没带户口本,不知道能不能落户。”

        宋临仙笑了笑:“你别操这份心了,宋家什么人家,这点事对人家来说真不算什么。”

        沈林沉默了一会儿,背就显的弯了好多,蹬自行车的力气也小了,车子慢了下来:“闺女,你受委屈了。”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宋临仙轻笑的笑着:“宋家再好,那也不是我的家,人家也没把我当亲人。”

        沈林心里更加不是个滋味。

        自家闺女在宋家到底受了多大委屈,才能这样毫不留恋的舍弃京城那样好的生活?

        宋临仙拽拽沈林的衣服:“爸,你要是觉得我受委屈,以后多疼我点就是了。”

        沈林跟着笑了一声:“爸以后一定好好疼你,不叫你受丁点委屈。”

        父女俩一边说一边走,那么远的路倒也不觉得累,一直到车子进了上河村,宋临仙看到村头一大片的果林,那块地上的果树都是有年头的,看起来又粗又壮,上头也结了好多果子,多数是苹果,还有好多梨,苹果和梨都快熟了,红艳艳黄澄澄的挂在枝头,压的树枝都弯了。

        车子顺着果林一路走,到了果林东头,还看到一片核桃树。

        宋临仙看到这些果树,就想到一件事情。

        上一世上河村有名的富户是村东的赵大头家,她上一世回到上河村的时候,赵大头已经发家了,她恍惚记得季芹好像是说过一回,赵大头家就是因为承包果林发的家。

        如今才改革开放,像上河村这种地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没几年呢,村里的人一门心思的种麦子种玉米,有的也会种红薯,没有动心思种果树的。

        赵大头胆子大,思想也活跃,当初村里一说要承包果林,他就借钱把果林承包下来了,后头好好的管理了两年,不出三年就发了家。

        后来赵大头家搬到镇上,又做起了包工头,到九十年代的时候到了县城,一家子很是风光无限。

        想到这个,宋临仙就指着果林问沈林:“爸,这一片果林是谁家的啊?果子结的真好。”

        “临仙想吃水果了?”沈林笑问。

        宋临仙笑了笑:“也不是想吃,就是看果子结的好。”

        沈林看了看那一大片几十亩地的果林:“都是大队的,也不是谁家的,每年水果熟了大伙都去摘果子,摘下来支书就分给各家各户,说起来,这果林以前还是赵家的,赵大头爷爷那一辈上打土豪分田地,就把他家的果林给没收了,一直到如今,都是村里的财产。”

        原来是这么回事,宋临仙总算知道赵大头当年为什么要承包果林了。

        她想了想:“爸,你打听一下村里要不要承包,咱们家现在有些闲钱,总不能就这么白放着吧,还不如把果林承包下来,咱们辛苦几年,说不定能给哥哥们攒钱盖房子呢。”

        “这得多少钱?”沈林有些为难:“那些钱还要供你大哥上学……”

        并不是沈林重男轻女,舍不得给宋临仙花钱,而是他现在思想根本没有转变过来,总想着土里刨食,想多种地多出力,从不曾往别的方面想过。

        其实,八十年代初华夏的农民多数都是沈林那样的想法,大多数也和沈林一样埋头苦干,用汗水泪水浇灌着庄稼地,一直到九十年代,还有许多农民离不开田地。

        宋临仙心里明白这个,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反正现在是路上,有些话不好说,倒不如回家再好好劝沈林。

        沈林带着宋临仙回到家中,一进院门,满屋子的人就迎了出来。

        季芹张望着:“宝珠呢?”

        沈林闷声道:“走了。”

        “走了?”沈梅一拧眉头:“怎么就走了,就这么巴不得离开咱家啊?”

        钱桂芳也有点生气:“真是个白眼狼。”

        沈菊却问:“不是说买电视了吗?电视呢?”

        沈卫国兄弟三个也出了屋子,沈建国一眼就看到沈林推进院子里的自行车:“怎么换成自行车了?”

        沈林把自行车停好,拉宋临仙进屋,一家子坐好之后,他才把事情讲了一遍:“自行车是刘工的,宋家给买了大彩电,临仙说咱村里没有,搬回来看不好,就叫卖了,正好卖给刘工,卖了三千块。”

        说着话,沈林把钱拿出来递给季芹。

        季芹看看钱桂芳:“娘,你收着吧。”

        钱桂芳鼻子里冷哼了一声,有些不高兴,却还是道:“给你你就收着,给我算怎么回事。”

        季芹干笑两声就把钱收了起来。

        沈卫国正好坐在宋临仙身旁,看看宋临仙,又想想卖了大彩电的话,过了一会儿带着几分沉重道:“临仙说的对,是该卖了。”

        宋临仙惊奇的看了沈卫国一眼,想到沈林说过的沈卫国跟着老教授学外语的事情,心里清楚,这个大哥是难得的明白人,或者,承包果林的事情还要从大哥这里做突破口。

        沈建国有些失望:“卖了虽是好事,可没电视看了。”

        沈志国拍了他一下:“卖了好,省的麻烦。”

        “是啊。”钱桂芳点头,看着宋临仙满眼都带着笑,把宋临仙拉到身旁揉着她的头发:“我孙女就是好,聪明,主意出的也好,真要把大彩电搬回来,还不定能引出多少红眼病来。”

        沈家人都不是傻子,老太太这一句话,叫大家都明白过来,众人均点头说电视卖的好。

        季芹看看天色也不早了,站起来对沈梅姐妹三人笑道:“看我,天都快黑了还没做饭呢,大姐,你们就搁家里吃吧,吃完饭再回去也不迟。”

        沈梅没有推辞,起身就要去帮季芹做饭,沈菊和沈竹也跟着去了厨房。

        宋临仙心里存了事,倒没去厨房帮忙,而是凑到沈卫国身旁问:“大哥,我回来的时候见咱们村口一大片果林,就想着能不能承包下来,咱们种果树。”

        沈卫国一听这话就开始思索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这个倒是好主意,如今咱们国家百废待兴,好多东西都紧缺着呢,不只米面粮油,就是蔬菜水果也缺,我听同学说,市里头的水果贵着呢,要是种果树的话,比种粮食挣的多。”

        听沈卫国这么一说,沈林也留了心:“卫国,你说这事能成?”

        沈卫国也没什么底气,他看了看宋临仙。

        宋临仙笑着点头:“肯定能成的,不说别的地方,就是燕京那可是一国首都,可你去瞧瞧,水果也缺着呢。”

        说到这里,宋临仙又想到一件事情:“还有一件事,我们班上一位同学他爸爸是农科院的,听他说过,现在国家想要推广什么大棚蔬菜,我问了他几回,也借了几本书看,我想着咱们家搞这个也不错。”

        “大棚蔬菜?”

        沈建国听了高兴的一拍大腿:“这个好,这个好,我看报纸上说有个县里弄这个大棚蔬菜,种的好了一年就能挣上万把块钱呢。”

        滋……

        沈林惊的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

        沈建国挥着手,兴高彩烈的开始普及大棚蔬菜的事情:“可不是就这么多,那可是反季节蔬菜啊,你想啊,大冬天都只能吃白菜萝卜,猛不丁的弄些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之类的鲜菜,你要不要买?冬天这些菜肯定卖的贵啊,比平常时候要贵好几倍,再加上青菜产量高,一亩地产上几千斤,有些还能收好几茬,就算是一斤菜卖上两毛钱,那得多少钱?”(未完待续。)

      第69章 窍听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5: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