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地产大亨_校对版by:八爪章鱼》-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还是那样。”黄文斌说。

        市里当然不止一个立交桥,不过如果只说立交桥而不加其他的修饰,指的就是中山路这一个立交桥。这儿原本交通很混乱,人车混杂,还有无数把桌椅摆出车道的店铺。市里花了好几千万(当时这是老大一笔钱)修了市里第一个立交桥。

        建成之日,人民群众纷纷来看稀奇,有人甚至专门坐公交车过来转一圈。以后立交桥越修越多,更大更长更豪华的立交桥到处都是,可一提起立交桥,大家都知道是中山路这里的立交桥。

        至于说交通不好,并不是说交通不方便,相反立交桥这儿四通八达,车流不息,不论去市中心还是到其他什么地方都十分方便。之所以说这儿交通不好,是因为道路复杂外加没有停车位。你要是开车路过,按照指示牌前进就可以,要是想停在这儿,那可就费劲了。

        上辈子黄文斌曾经试过到立交桥那边办事,开着电动车走到立交桥,发现要找的地方在对面,于是在上下两层道路间绕了十几分钟才到,然后发现对面压根没停车位,又绕了十几分钟找到停车场,走路过来办完事,足足花了半个钟头。

        第二次来这儿办事,他把电动车停在路边,可是办完事出来一看,已经被人拖走了。立交桥这儿是交通要道,路边停车很容易阻塞交通,所以是交警城管的重点巡查路段。在这种情况下,商铺只能靠附近的住户支持,生意自然受到限制。

        到了立交桥,丁诗诗拐来拐去终于找到了一个停车位,走了快十分钟才来到黄文斌买的商铺。这里是齿轮厂的宿舍,最底下那层改建成了一排商铺,便利店眼镜店面馆饭馆什么都有。

        “就是这里?怎么还有人在做生意啊?”丁诗诗问。

        “还没搬走。”黄文斌说,“很快就会走了,等我们把营业执照什么的办下来,时间刚刚好。”

        “这不还开着门吗?人家哪里有这么容易走的。上任房东签的合同那也是有法律效力的,总不能那么巧所有的合同刚好都是这几天到期吧?”丁诗诗说。

        “就是那么巧。”黄文斌当然已经打听过这边的情况,所有的合同都是一年一签,一般是过完元旦开始谈判,然后再农历新年之前签好新合同。现在都快年底了,合同也就快要过期了,到时候不续签就可以让他们搬走了。

        “而且这地方这么大,我们刚开始的时候肯定用不完,只要空出一半左右做旗舰店,其他的商铺可以继续经营,拿了租金也可以帮补一下。”黄文斌继续说。

        “那我们要哪一半?”丁诗诗问。

        “我也不知道啊,”黄文斌说,“首先要考虑这些商铺那些可以和我们的包子铺形成互补,考虑将来的发展前景,考虑这些商铺在这一带的名声,还有商铺老板的性格学习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就是按时交房租。”

        “啊?他们还拖欠房租啊?”丁诗诗问。

        “别说房租了,水电费都欠着不少呢。”黄文斌说。要不是这种光景,原来的房东也不可能六十万不到就把这么大的商铺给卖掉。

        “你看看你,选的什么鬼地方。”丁诗诗连连摇头,“居然还被人欠房租。”

        黄文斌倒是一点都不担心,商铺的事情,欠房租那是再平常不过。要是繁华点的地方,那还能挑肥拣瘦的,这种贫瘠之地,有人租就不错了,生意不好周转不灵的时候,不说几个月,就是欠几年房租的也不少。

        商铺出租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铺子的装修往往是租客自己做的,要转手着装修就得扯上一轮。而且赶走了上一个租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下一个。这空窗期亏得可都是钱,在没有完全绝望之前,很少有房东会撕破脸把商铺租客赶走。

        立交桥这儿人气不旺,商铺生意不好,欠房租的情况当然普遍,这也没什么关系,立交桥这儿很快就会变成商业旺地,到时候黄文斌也能挑肥拣瘦了。

        “先去哪一家看?”丁诗诗摸了摸肚子,“和小蕾玩了几个小时,肚子也有些饿了,先去这家饭馆吧。我们叫些东西吃,要是好吃就留着,不好吃就赶走。”

        这也太随便了吧,好吃可不一定能盈利,难吃也不一定会亏本。很多街边的快餐店,难吃得要死,可是便宜光顾的人就多,就能赚钱。丁诗诗却不管这么多,迈开大步走进了饭店。

        一个干干瘦瘦的中年女人迎上来,殷勤地说:“是吃饭吗?我们这儿什么都有。价廉物美货真价实。”

        “你这都有什么拿手菜啊?”丁诗诗问。

        “拿手菜啊?这个多了,有诸葛烤鱼,有木桶牛肉,还有生猛海鲜。”中年女人说。

        黄文斌一听就知道这店不靠谱,诸葛烤鱼是麻辣省那边流传过来的,木桶牛肉是湘菜,至于生猛海鲜,这个词是粤省弄出来的。要说这家小店里面有个掌握了川湘粤三系的大厨,可能性不是说没有,也就是比中【创建和谐家园】的几率大一点吧。这个中年女人根本就是什么贵推荐什么。

        “这样啊,先来个烤鱼吧,很久没吃了。木桶牛肉也要,你这里有什么海鲜啊?是不是新鲜的?”丁诗诗左看看右看看,没看到有养海鲜的玻璃缸。

        “很新鲜的,”中年女人说,“有大虾,鲍鱼,还有黄花鱼,带鱼,秋刀鱼什么的。”

        黄文斌更加确定这家店不靠谱了,大虾和鲍鱼也就算了,带鱼秋刀鱼也出来混生猛海鲜了?这两样东西市场上压根没活的,全是冷冻的,怎么可能生猛?

        丁诗诗却没听出来,“鲍鱼没什么好吃的,给我来一斤大虾吧,切蝴蝶片用蒜茸蒸。另外再上一份青菜,还要一份土豆丝,好久没吃过土豆丝了,还真是有点怀念。快点上啊,我都饿了。”

        “很快,立即。”中年女人说。

        没一会儿菜就陆续上来了,丁诗诗吃了一口青菜就皱起眉头,“青菜根本就没炒熟。”

        “青菜就是要生一点才好啊美女,营养比较好。”中年女人说。

        “这个土豆丝怎么这么粗?”丁诗诗,“都和小指头那么粗了,你这是要炸薯条吗?”这还算是小问题,蒜蓉蒸虾那虾是冷的,木桶牛肉里面全是木桶,牛肉只有几片,薄得都可以做切片看细胞了。

        最惨的还是那条鱼,这道诸葛烤鱼六十块钱一份,黄文斌本来想着怎么也得两三斤吧,他记得这时候两斤的烤鱼才40块。可是一端上来,盆倒是很大,可是中间的鱼只有小小一条,连头带尾刚好比手掌长一点,别说三斤,两斤都没有,最多就是一斤多点。而且鱼肉粗劣,下了大把辣椒,一吃还是一股腐臭味。

        “你这也太过份了吧!”黄文斌实在是忍不住,“这鱼头七都过了吧?”

        “根本没法子吃!”丁诗诗差点没把桌子给掀翻了,“这种东西也想拿出来卖钱?”

      第22章 经营思路

        “吃不起钱上什么饭店啊!吃饱了就想跑?没这么容易!炒青菜28,土豆丝38,蒸虾50,烤鱼60,一共176,少一分钱都别想出这个门!”那中年妇女气势汹汹,“老娘一看你们就不对劲,男的油头粉脸,女的穿着一身假冒名牌,没钱装什么高档鸡啊。”

        “高……高级鸡?”丁诗诗被嘴炮打懵了,一时都想不起来该怎么反击。

        “我是你们的新房东。”黄文斌连忙表明身份,企图用自己的身份对中年女人进行打脸,“原来的房东已经和你们说过了吧?我是来收房租的。”

        可是人家完全不吃这一套,中年女人哼了一声,“原来是新房东啊,原来的房东已经和你说过了吧,我一直要求降房租呢。你们这鬼地方,根本没人来,生意实在是太差了,一个月3000块钱最少要给我们减一半,否则我立即搬走。”

        “你要搬可以,上两个月欠着的房租先交了吧。”黄文斌说,“还有这半年的水电费,你还欠着不少对吧?都是上一任房东垫付的。”

        “水电费?”那女人呸的一声吐了一口痰在地上,“鬼都不来的地方。从早上开店一直到深夜,才那么几个客人,根本就回不了本。我告诉你,老娘已经找好地方搬了,到时候看还有谁还会上当,你这儿就等着养老鼠吧!”

        “你还欠着我们房租和水电费呢,我有权扣下你的东西来抵债。”丁诗诗说。

        “你有个屁权,私人物品你能扣?”中年女人大叫,“你们给我滚!”

        “这是我们的房子。”丁诗诗说,“我不滚怎么样?”

        “你不滚……”中年女人一拍桌子,“阿福,阿健!”

        从后厨走出来两个五大三粗提着刀的厨师,一个说:“林姐什么事?”

        一个瞪着丁诗诗和黄文斌说,“是不是有人闹事?”

        一看到这个阵仗,丁诗诗立即躲到黄文斌身后去了,“你们别乱来啊。【创建和谐家园】朗朗乾坤的,外面好多人的。”

        “乱来?我怎么会乱来。”林姐说,“阿福,阿健,这两个是我们的新房东,来收我们房租和水电费。我让他们滚,他们还不滚,那没有法子了,他们不滚……我们滚。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赶紧走了。这些桌子椅子留给这两位养老送终。”

      ¡¡¡¡È»ºó¶¡Ê«Ê«ºÍ»ÆÎıó¾Í¿´×ÅÁ½¸ö³øÊ¦ºÍÖÐÄ긾Ů´ø×ż¸¸ö´ó°ü¹üÐÛôñôñÆø°º°ºµÄ×ßÁ˳öÈ¥£¬Ö»ÁôÏÂһƬÁèÂҵķ¹¹Ý¡£

        “这算是什么意思?”丁诗诗有点反应不过来,好像丢了脸又好像没有。被人骂了高级鸡,又被两个厨师吓得够呛,可是直接把人从店里赶跑了。也不知道是应该虎躯一震叫几个小弟过来把中年妇女打一顿呢,还是应该哈哈一笑直接散发霸王之气庆祝胜利。

        “这其实是我们赚了啊。”黄文斌对形势分析比较快,“没给搬迁费,就把人直接赶走了。而且这里原来是饭馆,简单装修一下就可以当包子铺。”

        “哪能这么算的,欠的房租和水电费怎么算呢?”丁诗诗很是不满,“就算房租不管,水电费怎么办?拖欠水电费会被人家停水停电的啊。还有,这地方是个普通饭馆,我们要做的是卖包子的快餐店,不重新装修怎么用?”

        “房租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嘛,水电费上一任房东交的差不多了。还有些尾数,也不过是两三千块钱的事。不交清房租的商铺,怎么可能拿出来卖。到时候我可以告他欺诈的!”黄文斌说,“这地方多干净,要重新装修也不用大动干戈。”

        这话也没说错,一般的小饭馆难免有些污损油迹,这里却是干干净净的,好像刚刚粉刷过一样。走进厨房一看,虽然有些凌乱,至少没有蟑螂老鼠。

        “生意不好不干净也不行吧,说来说去,还是你选的地方不对。”丁诗诗正说着,忽然远处传来轰隆轰隆的声音,她探头出去一看,“那边在修什么东西,完了完了,本来环境就不好,还要加一个工地,肯定灰尘滚滚,这下子可真是赔定了。”

        “那是林语风诗在建楼。”黄文斌说,“短期内影响不到这边。”

        长期的话,会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让这边的商铺价格突飞猛进,商铺房东捞得盆满钵满。林语风诗是一个超大型的商住混合小区,从2005年开始一边建设一边卖,到黄文斌穿越的时候都没建完,人气一直很旺盛。他们现在正在修的大楼就是一个商场,修完以后会开一条路直通立交桥黄文斌的铺子旁。

        这个商场有超市有电影院有无数的名牌店,还附带着大把的车位,自己成为新商业胜地之余,把立交桥这儿的商铺也带旺了。可惜黄文斌现在没钱,如果有钱的话,抢先在商场买十个八个商铺,以后光是收租金就足以过上土豪的生活了。不过现在也不差,有了这四百平米的商铺,也算是赚了几百万,省点花也能过一辈子了。

        不过这时候谁也不知道立交桥这边的商铺会有如此剧变,开饭馆的中年女人干净利落的跑路,其他商铺也好不了多少。黄文斌一去问,个个都说生意难做要求黄文斌降低租金,有的还软声哀求,有的直接就出言威胁,说如果黄文斌不降价,他们立即就走。

        黄文斌当然不管他们的威胁,直接和他们说租金是没得降了,爱租租不租滚。对于软声哀求的,黄文斌也不以为甚,告诉他们租金是没得降了,以后还有可能会升租金呢,不过黄文斌可以用房租入股,只要把店铺一半的股份让给黄文斌,并接受黄文斌派出的财务监督(到时候直接让包子铺的财务监管),就可以不缴纳租金。

        肯接受这个条件的人寥寥无几,都是小生意,习惯了赚多赚少都自己装口袋不用和别人交代,大部分小店主连自己赚多少钱都没算过呢。要他们凡事都入账,不经过财务签名不能拿出来花,可真是要命了。

        十几家商铺,最后肯接受入股的只有两家,其他人都说要走。剩下那两家,都是因为是在没钱搬家才勉强答应下来。明知道这样不是真心实意的合作后患很多,人家肯定要想各种办法减少账面利润。可黄文斌也不去管,反正两年后路修好商场开业,这儿租金肯定要大涨,与其到时候来谈,还不如早点布局。

        到时候如果他们能做,那黄文斌可以转成收租,要是做不下去,那可以找人转让顺便收一大笔转让费。现在不入股,到时候转让费可没有黄文斌的份——这都是上一任租客和下一任租客收的。要是黄文斌硬把租客赶走,那就是坏了规矩,转让费还是收不到,平白坏了自家的名声。

        至于空出来的商铺,黄文斌也有办法,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跑得了店主跑不了装修,稍微收拾一下把墙打穿弄几个通道,再随便找两人就可以开业做超市。

        什么油盐酱醋纸巾矿泉水等等便宜又占地方的东西来一堆,摆着反正不会坏。到时候冬天卖羽绒,夏天卖扇子,下雨卖雨伞,过年卖年货,端午卖粽子,中秋卖月饼,说不定还能赚点钱呢。两年之后转让出去,转让费都能收几十万。

        “你这究竟是什么脑子啊,把原来的商铺全赶走,自己开超市?”丁诗诗实在是没法子理解黄文斌的思路。

        “超市全靠人流,这种人气不旺的地方,亏本亏死你。现在的大学生啊,就是眼高手低,拿了几十万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搞个包子铺就好好搞呗,还要同时上超市,真不知道怎么说你。以为在大学读了几年,就会做生意了?真是纸上谈兵。”丁诗诗说。

        黄文斌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上辈子丁诗诗的眼高手低那是全公司集体公认的,纸上谈兵更加是丁诗诗的名片。没想到居然被丁诗诗栽到自己头上。黄文斌顺口就说:“我有完整的商业配套开发计划,初期的投入可能会稍多一点,但是后期的回报肯定十分丰厚。”

        说完他都恨不得打自己一个嘴巴子,这就是上辈子丁诗诗在东升公司开员工大会时说的话,一个字都不差,这年头瞎话和实话怎么都一模一样了呢。

        “太自以为是了。”丁诗诗连连摇头,“还真以为自己是商业奇才呢?看在你给我提供了蔓莎服装这么重要情报的份上,公司里总会有你一口饭吃。到时候这六十万还不上,不论利息多少,我最多就是把这四百平米的商铺拿走就算了。”

        你倒是想得美,黄文斌在心里吐糟。不过对于丁诗诗能做出这种承诺,也算是很有人情味了。“还是先弄包子铺吧,”黄文斌说,“我现在就去找人来装修?还是你去找?你大概想装修成什么样子?”

        “你去找吧,我才没空管这些小事。”丁诗诗说,“反正也是做快餐,就按照麦当劳肯德基什么的装修吧。”

        “我会按照做快餐的店铺装修。”黄文斌不动声色的替换了丁诗诗的要求。

        这开什么玩笑,麦当劳肯德基的装修看起来没什么,实际上很讲究。人家那是国际大公司,对合作方的资质挑剔无比,墙壁涂料桌椅材质什么的,用的都是国际标准。黄文斌他们家附近开了一个麦当劳,面积也不大,光是装修就用了上百万。

        “尽快干起来吧,装修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丁诗诗说,“就算包子铺最后亏本,至少能学到知识,到时候就可以更好的辅佐我。”

      第23章 装修

        东升公司以前有一个很大的生产基地,现在自己不做生产了,就租给别的公司坐办公室和厂房。行政部其中一项职责,就是管理这个生产基地。东升是做外贸的,客户多半也是做外贸或者外贸配套的。

        08年全球都开始闹经济危机,外贸这一条线都被弄得死去活来,整天都有企业倒闭,东升的房子也跟着重新装修重新出租。所以黄文斌虽然没有买过房子,不过有非常丰富的装修经验。

        开始的时候去找装修公司,从设计师到施工队还有材料什么的都让装修公司搞定。后来直接找设计师找施工队,再后来连装修材料都自己买。到最后直接自己画个粗略设计图然后自己找贴地砖吊顶砌墙做玻璃窗的,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改设计,反正最后效果差不离。所谓庖丁解牛,不过如此。

        现在要装修,当然也是这么干。哪一个做施工的比较靠谱呢?黄文斌想了半天,终于决定下来,拿出手机,从记忆中找出号码拨打过去:“喂?是丁工吗?”

        “喂?你是谁啊?”丁辉莫名其妙。X工什么的,叫的是工程师吧?他只是一个民工啊,虽然手底下颇有几个跟着混饭吃的小兄弟,但距离工程师还很是遥远,难道民工也能简称成丁工?

        “我姓黄,是……是张大哥介绍我的。”黄文斌说,“张旭张大哥啊。”张旭是一个包工头,有一阵子黄文斌就老找他装修。后来张旭年纪大了干不动,就推荐丁辉去给黄文斌做工程。

        当然这些都是上辈子的事了,这辈子黄文斌决定直接找丁辉,一来丁辉现在还没有独立接工程,可以尽量压低价格。二来可以尽早接触达成合作关系,以后如果还有机会给公司做装修,可以在里面弄点油水。上辈子黄文斌就是太老实了,这么好的机会,居然什么都没做。

        “张旭大哥介绍的啊。”丁辉一听就放心了,“黄老板你有什么事情吗?”

        “我有个工程想找你做。”黄文斌说。

        “工程?工程你还是找张大哥吧。”丁辉很是心动,但对自己没什么信心,“我没有独立接工程的资质。”

        “用不着什么资质,就是很简单的活。我自己的商铺要做个简单装修。”黄文斌说起慌来眼都不眨,“张大哥就是嫌我这边工程小,所以才叫我找你。他说你为人老实可靠,不会偷工减料,还收费便宜,绝对不会骗人,所以我才找你。”

        “这样啊……”丁辉想来想去,这黄老板都说老实可靠收费便宜了,这单工程的利润肯定不会大,可是做成功了的话,就说明自己也有了独立接单的能力,以后就可以自立门户了,“好吧,您在哪里,我先过去看看,要是能做的话我就给您做。”

        “我在立交桥齿轮厂宿舍这边。”黄文斌说,“都是很简单的,有什么不能做。”

        十几分钟以后丁辉就到了立交桥商铺,和黄文斌记忆中的模样几乎一致,只是更嫩一些。他干干瘦瘦的,皮肤白皙,头很大,让人忍不住感叹他的外号“豆芽菜”真是形神兼备。

        很难想象得到在这样瘦弱的身体里居然有那么大的力气,以前黄文斌曾经亲眼见到过,丁辉双手各拿着一桶25公斤的油漆从地面一口气走到九楼。后来黄文斌问他力气怎么这么大,丁辉回答说:“我不是力气大,我是没办法,刚才手都快断了。我没安排好,上面油漆不够,不快点送上去,工序就接不上了。”

        也许正是因为他这么拼命,才从一个普通农民工奋斗成了包工头,买洋车住洋房还娶了个洋妞。对此黄文斌一点都没有羡慕妒忌恨,人家干活确实拼命,黄文斌自知比不上。

        “丁工你好。”黄文斌和他握手。

        “不敢不敢,”丁辉现在脸皮还很薄,不敢用这个称呼,“叫我小丁吧。黄老板对吧?您是要装修什么?”

        “都是很简单的。”黄文斌说,“这个饭馆,我要把招牌拆了,换个新的招牌上去。”

        “这样啊。”丁辉松了一口气,“这个我能行。”但是又隐隐有些失望,项目实在太小了,做成了也没什么意义。

        “还有一点别的,把这面墙拆了做个通道,门口这个柜台也拆了。这两条柱子做包边,那边要做一个玻璃墙,地板太难看,敲了重新铺。”黄文斌说,“还有厨房,厨房要大改,这边要改成大蒸笼,几个炒锅灶台拆了,留下一个就行。还有这个……”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2: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