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个年龄的小孩子,看他对一个异性的评价,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对方名字出现的频率。
“6次”。李小强冷不丁插了一句。
正在滔滔不绝的赵大宝不解的看着李小强。
“廖琼说……廖琼在……廖琼……我刚才算了一下,小黑你刚才提到廖琼6次,你这么讨厌她的话,要不要我替你报仇?”
李小强显得一本正经,大义凛然。
赵大宝鳖红了脸,一张本来较黑的脸更黑了。两人就这样打打闹闹来到学校。
仔细想想,在那个年代,廖琼确实显得和周围的孩子有所不同。
翠微县的西北角,离县城15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个比较神秘的单位,到了后世李小强也没搞清那个研究所是隶属核工业部还是国防科工委。廖琼就是那个研究所出来的子弟。那个研究所出来的子弟大多成绩不错,礼貌大方,根据口音就能明显分辨出和本地孩子的不同。翠微县本地大多是客家人,本地话外人很难听懂。廖琼又是那帮研究所子弟的佼佼者,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身材高挑,明艳动人,加上性格开朗大方,学习成绩又好,在一帮小屁孩里面,成为明星人物理所当然。
因为路上的打闹两人迟到了。听到上课【创建和谐家园】两人撒开脚丫跑向教室。
“站住!你们又迟到了,赵大宝你还是学习委员呢,哼!老师说过班干部要以身作则!”
两人想溜进教室,可惜被他们的大班长廖琼同学堵在教室门口。那时的初中上午是4节课,在正课前有25分钟的“早读课”,早读课一般是没有固定老师的,以李小强懒懒散散的脾气,“早读课”一般是压着【创建和谐家园】进教室门,他是白丁一个无所谓。可惜经常连累我们的学习委员赵大宝同学。
“我们在【创建和谐家园】前已经到了学校,不算迟到!”
¡¡¡¡ÕԴ󱦹¡×Ų±×ÓÕù±ç£¬Æóͼ͵»»¸ÅÄî¡£
“还敢狡辩,哼,我今天一定要记在考勤本上。”
“你敢记我,我也记你!”
考勤本不是廖琼一个人的专利,作为重要性仅次于班长的学习委员,赵大宝也有权利记考勤。一般来说是班干部轮流记。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争吵起来。
“好了好了,你们都别吵了,影响别人早读呢,今天大宝是在等我,不怪他,要不廖琼你就记我一个人吧。”
在其他学生眼中的大杀器,班干部手中的核武器。李小强可没有把考勤本放在眼里。
听到李小强开口说话,廖琼的脸莫名其妙的红了红。
“以后不能迟到,不然下次一定记……”
就这样两人被大班长放过,走向自己的座位。赵大宝眨眨眼睛,看了看李小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威逼利诱”,还不如李小强一句话。
所谓灯下黑,李小强没有意识到的是:他觉得廖琼和其他孩子不同,其实在他的同学的眼里,他自己才是最与众不同的那个!
李小强的大学是在京城读的,毕业后分配的单位里也是北方人居多。当然,在单位时,“李副总工”的南方口音很明显。可是在现在,包括老师和同学都认为:“李小强同学”的普通话真标准!再加上两世为人,无时无刻让李小强散发出淡淡的,与众不同的独特气势。廖琼的父亲是北方人,母亲是本地人。家教良好的她从小学开始,听到的都是一片赞美声。以第二名的成绩升入初中,一开学就注意到排在自己前面的李小强。按说只比自己少两分的赵大宝也是自己的有力竞争对手,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俊朗的赵大宝在廖琼眼里还像个幼稚的小学生,完全没有放在廖琼眼里。(可怜的小黑,被鄙视了)唯有比赵大宝年龄更小的李小强,被我们聪明的廖琼看做头号对手。每当老师批评李小强走神,廖琼也会幸灾乐祸,每当老师表扬李小强的细心,廖琼也会不服气,每当老师表扬李小强的朗诵真好,廖琼更会隐隐生气,好像有人拿走了自己的糖果。虽然,廖琼也很喜欢听李小强的声音……当然廖琼自己肯定不会承认,打死也不会承认!
李小强来到自己的座位,那时的小城里,初一和初二还是男女同坐,一般来说,男女同学是不怎么说话的,课桌上还有那个年代著名的“三八线”,在那个时代,这样安排应该有一定的道理,能减少学生们的说闲话。如果男女生比例不同,才会出现同性同坐,能和同性同学同坐,都好像捡了宝一样兴高采烈。到了初三开始,学校就会反过来,安排同性同学同坐,那个时候异性同坐就会很稀少。李小强的同坐叫陈云芳,一位十分害羞的小姑娘。有一次李小强十分恶趣味的找人家借半块橡皮。害得人家小姑娘憋得满脸通红。一天的课都心神不宁。陈云芳后来在市建行上班,爱人也是翠微县人。也算生活稳定,家庭美满。
以后她听到老狼的那首著名的歌,她会不会想起我呢?李小强在心里想到。
李小强走到自己座位前时还顺带看了一下坐在自己前面的那位“未来美女”,“未来美女”叫林梦雨,在前世的时候李小强影响模糊,大学毕业后回老家的次数很少,回去后联系比较多的以高中同学居多。除非关系特别好,不然和初中同学联系很少。只知道后来林梦雨师专毕业后在老家上班。让李小强印象深刻的是除了那次聚会林梦雨让李小强产生了惊艳的感觉,还有就是林梦雨的善解人意,林梦雨好像对李小强的脾气,爱好,习惯什么的都非常熟悉,让人与之相处如沐春风。当晚两人在KTV合作一曲“片片枫叶情”更是赢得掌声和怪叫。
恩,除了眉清目秀外完全还是个黄毛丫头嘛。难道,真是传说中的女大十八变!李小强仔细观察了一下林梦雨,在心里给出结论。
李小强不知道的是,他这么看是正常的打晾,却让周围的朗读声小了很多。我们可怜的林梦雨同学呢,表面是在正常的朗读着,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的手心其实在出汗。如果有人仔细观察的话,林梦雨同学的耳根,其实红了。
第12章 很多东西是靠背的
面对两个星期后的期中考试,李小强有一个疯狂的计划。因为初一的课程靠背书的内容很多,除了数学,好像其他课程都是要背的,其他课程好像都不需要什么逻辑性。不要以为你重生一次,你考试就一定能考赢初一的学生。在李小强看来,如果这样想,那一定会死得很难看。背书靠的是记忆力,根据李小强的经验,一个人的记忆力,在中学阶段是最强的,年龄大了以后想法多了,理解力可能变强,记忆力却会下降。如果一个三,四十岁的成年人,记忆力很好,那么基本可以确定:“这丫比较单纯!”
其实围棋也有很多需要背的东西。在前世李小强有一次看电视围棋比赛直播。讲棋的是中国老一辈棋手华一刚八段,在中国围棋追赶日本围棋的那段时间。华老师回忆道,有一次中国棋手去日本比赛,中国棋手去拜访吴清源还是林海峰,请教应该怎么提高围棋水平。【创建和谐家园】说了一句话李小强印象深刻:“其实围棋很多东西需要背的!”
李小强对这话深以为然;
围棋博大精深,易学难精。在大家为高手华丽的构思,精巧的手筋而赞叹的时候,会为围棋的魅力深深的吸引。在这我们可以把这些归纳为这是围棋的艺术性,可惜一盘围棋的胜负常常不是由围棋的艺术性决定,很多的时候是由一些冷冰冰的计算,甚至是靠平时的背书决定。特别是现代残酷的职业围棋!
在一盘棋进入后半盘,也就是我们说的官子阶段,比较官子大小再在棋盘上做出选择,是主要工作。在围棋界有个说法,业余顶尖差不多是职业顶尖让两子水平。业余顶尖差不多是业余初段水平,在这也仅仅说的是“水平”。在前世李小强也算是业余顶尖,在网络上也常常和一些职业低段对局。胜少负多是肯定的。输棋基本上是输在官子上,在中盘的时候还差不多,进入大官子阶段,就频频吃亏。不要认为李小强的官子差,其实对大部分官子的大小,李小强还是能计算清的,和一般的职业低段没有什么两样,区别是职业棋手因为背书多,对很多官子常型形成了条件反射,而李小强就不行。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职业围棋的世界,和业余围棋有本质区别。
李小强的眼睛看向东北方。李石佛现在应该是在曹燕子家当“内【创建和谐家园】”了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李石佛能下出那样的棋呢?能凭一举之力改变整个棋界对围棋本质的看法?能把官子技艺提高到艺术化的水平?韩国棋界曾经很夸张的说,李石佛能把官子精确到1/24目。那是什么境界啊,李小强悠然神往。
多背书,在背书里提高。李小强坚信自己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不过今天要背的书,是历史书。这就是李小强的疯狂计划,为了防止种种奇葩考题,李小强心说我把书背下来,总没有问题吧!考虑到其实开学才两个月,才学了一半的内容,李小强也不认为自己就是完全做不到。
“为生存环境而战”!李小强在心里默默为自己打气,在那个年代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唯一标准就是分数。考高分后对一个学生的好处太多了,最起码自己想做点别的,家长和老师也会放纵一点。
接下来的两个礼拜,李小强处在一种疯狂的状态当中。
周密的计划,严格的执行,再加上……一点点重生带来的福利。
李小强信心满满的进入了考场。
……
“老鲁,老鲁在吗?”
“哟,张主任,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来了。”
“市体委发了个通知到县里,说是第二届围棋团体赛现在开始报名,我说老鲁,上次我们县可是第二名,怎么样,现在有没有机会冲一冲虔城。”
“啊!?什么时候比?”
“元旦,这个月底报名结束,我说老鲁,这事我就交给你了,比赛的事你负责,我们体委做后勤工作。怎么样,你组织组织,把名单给我,我好给他们的单位发公函。”
“我,我好好想想,这样吧张主任,三天,三天后把名单给你。对了张主任,参赛人员有没有年龄限制?”
“我看看……通知上没说,怎么了老鲁?”
“没,没什么……”
“我说老鲁,你今天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你老鲁,听说市里的冶金机械厂也要单独组队,听说他们比市队还厉害。怎么样老鲁,有没有信心?”
“嘿嘿,比了再说吧。”
“哈,听你的口气好像很有信心啊。有信心就好,我给你说,我们定的是保三争二的目标,冶金厂太强,你们能把虔城压倒的话,我给你们请功。”
“好你个张主任,还用上激将法了,你等等,我安排安排,我等下就去找个人。”
“哦,什么人?我说老鲁,你今天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有什么情况瞒着我。”
“嘿嘿,不是瞒你,是情况比较特殊,顺利的话,不说第2,第1我都敢去争一争。”
“第一?难道……对了,你说去找个人,怎么了,难道我们县还出了厉害的高手?我说老鲁,那还等什么,是我们翠微县的就行,还有什么为难的,你告诉我,我去给他们单位说去,为县争光的好事啊……”
“不急不急,张主任,我找的人比较特殊。”
“什么特殊,不配合是吧,不配合我去找领导反应,我们体委的工作还要不要……”
“哎,你怎么还是这个急性子,我告诉你,我要去找的是一个小孩,现在还是翠微中学的学生。”
“啊?!……”
……
三天的考试考完,李小强长出一口气。李小强很满意,他知道自己考得很不错。为了奖励自己,李小强破例和赵大宝他们跑到学校操场后面玩久违了的“打弹珠”。正玩得兴高采烈,一位同学慌慌张张的跑过来。
“李小强,快跑,快跑,你,你妈妈来了!”
第13章 史上最年轻之围棋教练
翠微中学的胡萍老师这段时间心情很愉快。
丈夫终于在半年前转业了,结束了多年的两地分居。这下好了,家里的顶梁柱终于回来了!一个人操持一个家真辛苦啊,上有老,下有小,特别是上面有4位老人,丈夫不在家,自己要非常小心的做到一碗水端平。特别是公爹公婆那边,丈夫是家里的老大,几个小叔子要不在老家务农,要不在外地工作。就自己一家在县城。公爹那里还好说,公爹当过“赤脚医生”,在乡下也算文化人。而且脾气也好,想想我家老二小胖的脾气和他爷爷真的很像。公婆虽然没有文化,却精明能干,就是有点重男轻女。我这个“大媳妇”在她面前也战战兢兢。
自己的父母跟在身边住,自己是家里的长女,自己就一个弟弟,还好弟弟很争气,粮食局在县里也算是个好单位。对了,听说有人想调自己的这个弟弟去城关镇镇党委工作,这事得和老李好好合计合计。唉,妈妈老在耳边念叨要给小胖他舅舅说一门媳妇。真是旧脑筋,你的儿子一表人才,条件又那么好,还怕说不上媳妇,就我们学校的那些未婚女老师,就有很多托人说媒说到我这,连我这个姐姐都挑花了眼……不行,还得认真挑挑……
老李转业后工作也算分配得不错。听说都是因为前几年到“南疆”转了一圈,哎,你们有什么好羡慕的,不知道他去“南疆”的时候,我心里有多紧张,有时睡觉都睡不好,我的苦谁知道?三个小孩也让人放心,大胖不用说了,从小到大一直学习成绩很好,人也沉稳。十几岁的小孩,现在也懂的去帮他外公干活了。有大的带头,两个小的就好带多了。
小胖这半年变了很多,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不同,感觉他这半年懂事了很多,好像还藏了什么心事?前段时间天天晚上在摆弄一堆扣子,神神叨叨的,听说叫什么围棋,我悄悄问过教育局的老鲁,老鲁说没事,围棋就和象棋一样,而且老鲁说围棋对开发小孩子的智力大有好处。哎,我就担心我们家小胖太聪明了,还要开发什么。陈老师说我家小胖上课爱走神,得找个机会说说他,小胖这孩子从小敏感,这个机会不好找啊。
前两个星期小胖背书那股劲头连我看了都心疼,看不出小胖平时斯斯文文的,居然还有一股狠劲,一切等考试成绩出来再说吧。现在总成绩没有出来,第一天考完的语文和数学都出来了。语文教研组组长丁老师开玩笑说小胖的作文是我帮他写的,这孩子,以前就觉得他数学好,如果不是碰巧,那他的语文水平比大胖还好啊?看他平时不声不响的,我这个当妈妈的都没有看出来,我让评分老师把小胖的作文分压10分,不能让他产生骄傲情绪,就这样他的语文分数也能在班里排前5。
还听说小胖的数学卷子现在在数学教研组传了个便,老吴还在反省是不是题目出得太简单了,听说为这事老吴和陈老师两口子还吵起来了,有趣!老吴可是个教学权威,听说就连他也不能在小胖的卷子上扣半分!太夸张了吧。老吴还说小胖的卷子比标准答案的卷子还像标准答案,有一道题的解法比标准答案还要简练,还要合理。听说数学教研组正在研究,准备破格把小胖吸收进数学兴趣小组,准备参加下学期的全国“奥数”。这些东西我都不管,顺其自然的好。
小胖这孩子刚才和大宝他们“打弹珠”去了,小孩子该放松的还是要放松。说道“打弹珠”,我发现小胖还是很有自制力的啊?升入初中以来就很少见他去玩那东西啊?上次问他为什么,他老气横秋的说那是小孩子玩意,呵呵,开始还以为他在装呢!看来我们家小胖真的懂事了。小勇那个小鼻涕虫现在还小,不过有两个这么优秀的哥哥,差也不会差到哪去。哎,保佑一家没灾没病,几个孩子健康成长。
……
“胡老师,胡老师,不得了咯,我刚从吴老师那里过来,你们家又出了个天才,真让人羡慕,有什么好的经验你可不能藏私,哎……我家那两小子,想想就让人头疼。”
鲁帆云找到了李小强的母亲胡萍老师,准备说让李小强去参加围棋比赛的事。
“小孩子一切都没有定性,可能是碰巧也不一定。”
胡老师口里谦虚着。心里是无比骄傲。是啊,优秀的孩子永远是父母的最重要骄傲来源。
……
“让小强这孩子代表县里去参加围棋比赛?”
胡老师有点迟疑。
“是啊,胡老师,我老鲁也是当过老师的,小强这孩子是我几十年来都没有看到过的天才,下围棋不是坏事。‘尧制围棋,以教其子’,我们中国人讲‘琴棋书画’,我的话你不信,老祖宗的话你还不信?胡老师,我跟你说实话,我们翠微中学虽然是省重点,但是我们翠微县毕竟是小地方。小强这孩子的本事不是我们能教的,我们可以为他创造条件,不能耽误了孩子。”
必须承认,鲁帆云是个合格的说客。
“别这么说,鲁局长,你老鲁我还是相信的,这样吧,你去问小强自己,他自己同意,我们做家长的也没有什么意见。”
就这样,胡老师找到正在“打弹珠”的李小强,一帮同学作鸟兽散,尤其赵大宝,很没有义气的跑得最远,他这段时间莫名其妙的很怕自己的干妈。
就这样,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学校操场的一个角落站着。鲁帆云把情况一说,两个大人都定定看着李小强,等着他自己做决定。
胡老师的眼里含着慈爱和骄傲。
鲁帆云的眼里含着热切和渴望。
李小强想了一会,抬头平静的说:“鲁叔叔,参不参加比赛我再想想,比赛不是元旦才开始吗?不过您可以先把王叔叔和谢叔叔他们都叫到一块,我可以先当县里的围棋教练!”
第14章 赵大宝学围棋
李小强不愿去参加比赛是有原因的。李小强知道,赣源省一直是围棋弱省,在后世,一直到李小强重生的时候,也没有什么能叫出什么名字的职业围棋高手。
在业余棋界,在代表中国业余最高水平的晚报杯上,几十届下来,能进全国十强的业余棋手也很少,也就是省城一位职业二段棋手在退役后进过几次。后来这位棋手毅然回到省里,开始了艰辛的围棋普及工作。
有趣的是,赣源省的围棋水平虽然不高,但是组织围棋比赛的水平却很高。首届职业围棋甲级联赛的冠名就是赣源企业。以地市级市为参赛主体的业余联赛,也是赣源省首创。
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天龙谱”的磨练,李小强清楚的知道,自己涨棋了!虽然不知道自己到了什么程度,可是李小强还是能够清楚的感觉:自己对围棋“形”和“筋”的感觉更加敏锐,对一些官子的判断更加明快,手法更加细腻。更重要的是李小强感觉自己对围棋的思考方法更加科学,虽然还是隐隐约约,但是李小强还是感到它的存在。
怎么说呢。那种感觉很难说清。打个比方吧,鲁帆云这样的业余低段,书也看了不少。为什么说他们是卫生棋呢,因为他们这样的水平在布局完成后就不知道怎么下了。为什么不知道怎么下,那就是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了正常的思考方法。棋不知道该怎么想,想错不要紧,最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想。那样水平就会停止不前,每到一个阶段都是这样。
包括到了职业最顶尖水平都是这样。李石佛当年横扫天下的时候。很多棋局在当时的评论都是这样,前半盘李石佛落后,后半盘李石佛通过其天下一品的官子,在加上对手的失误云云,最后李石佛赢得胜利。
真像是这样吗?李小强认为未必!前半盘落后是当时围棋界的普通思考方法,而不是李石佛自己的思考方法。当全世界都认为李石佛落后时,可能就李石佛一人认为自己形势不错甚至自己局面领先。因为李石佛的思考方法更正确,所以李石佛在当时无敌。
其实在后来很多棋手去研究李石佛的棋时,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原来围棋还可以这样理解,还可以这样想”,对于一个能影响围棋价值观的棋手,在二十世纪就两位:日本的7番棋之魔赵治勋说“我们现在下的棋,其实都是托吴先生的福”意思就是说吴清源【创建和谐家园】的棋,影响了50年的围棋“价值观”,那么二十一世纪的棋手下的棋,托的是谁的福呢?要托多久呢?
李小强知道自己长棋了,以自己的水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赣源省肯定是无敌般的存在,更不要说虔城市了。如果自己去比赛的话,感觉就是在作弊。李小强心底有自己的尊严,他的对手,不应该是普通的业余棋手。
不过李小强很乐意帮助鲁帆云老谢他们提高水平。大家约定,每个星期天,李小强会去那个破旧的“工人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