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知道,钱庄和典行能经营下来,除了信誉之外,还得有暗中的助力,否则,在京城,别说开钱庄,就是开个起早贪黑赚点血汗钱的早点铺子也不容易。
上一世,外婆去世后,把成衣坊、钱庄和典当行交在她手中,她才知道,后两家铺子是同左相府何家有关系。
直到重生回来,白如月也没有想明白,她们家怎么与何家在生意上有关系的?
白如月想到这里,抬头看着外婆,好奇的问道:“外婆,阿爹告诉我的,钱庄就是拿银子做生意,用钱生钱。对不对?”
张老太太眼含笑的点头道:“嗯,就是用银子做生意,用钱生钱,月儿真聪明。”
白如月面带崇拜的看着张老太太,“外婆太厉害了,竟然做钱的生意。
阿爹告诉过月儿,不是谁有钱都能做钱的生意。做钱的生意,还得有背景,有关系才能把钱庄开下去的。”
张老太太两眼冒光的看着白如月,“月儿还知道这些?月儿知道背景是什么?关系又是什么?”
白如月思索一会,面带疑惑的说道:“背景吗,是有很厉害的人在背后帮助咱们。对吗?”
张老太太宠爱的摸摸白如月的头,然后把她搂在怀里,心潮澎湃的应道:“嗯,月儿说得对。”
对于白如月聪慧,真是越接触越感慨,这丫头简直就是个宝。
张老太太激动不已。把白如月搂在怀里,轻声的说道:“月儿,外婆给你讲讲我们家的故事吧。”
白如月心里一个激灵,抬头看一眼张老太太,认真的点点头,“嗯,好的。”
张老太太垂眼看着白如月,伸手摸了摸她的脸,随后抬眼看向马车前边的帘子。
缓缓的说说道:“你外祖父家世代经商,在南方,湖洲杭城一带算得鼎鼎有名的商贾之家。
家境殷实了,家里就想好生培养族中子弟,希望有子弟能考取功名,能在仕途一席之地,成为家族的依靠。这样,家族不光是富有,更是显贵。
可族中子弟,读书的总是资质平平,多年连个举人都不曾出。
直到曾外祖父,算是对诗书有几分天赋,参加秋闱中得举人,成为赵家第一个举子。
家里一番庆贺后,便给你曾外祖父打点行装,送他到京城参加来年的春闱。
谁知,你曾外祖父到京城参加了春闱,却名落孙山。
后来,你曾外祖父又连考了两场,还是榜上无名。他才熄了求功名之心。
不过,就是来京城参加春闱的那年,在路上遇到同乡学子何耀宗。
何耀宗是寒门学子,那年冬天异常冷,一连下了半个月的大雪,赶往京城参加春闱的学子被困在路上。
何耀宗所带的银两不够,被客栈的老板赶出客栈,数九寒冬的大雪天,何耀宗身无分文,在外呆了一天便病倒在街上,正好被你曾外祖父遇到。
于是,你曾外祖父向他伸了援手,让下人把何耀宗抬到自己所住的客栈,还给何耀宗请了郎中诊治。
何耀宗在你曾外祖父的帮扶下,一起到了京城。
春闱后,你曾外祖父榜上无名,何耀宗却是那一年的会元,接着殿试又高中状元。
何耀宗高中状元后,被当时的皇上点为长公主女儿福清郡主魏珂的夫婿。
何耀宗感激你曾外祖父的救命之恩,你曾外祖父敬重何耀宗的才学品行,两人成为相交甚笃的朋友。
正文卷 第二百二十八章 旧事2
你曾外祖父后来连考两场均榜上无名,熄下了继续科考的心思,不过,在京城六年时间,却把生意做了起来。
而何耀宗跟福清郡主成亲后,很得皇上的重用,一路下来,算是官运亨通。后来官至左相。
何耀宗是知恩图报之人,你曾外祖父在京城做生意,得到他很多帮助,正因为这样,赵家生意才能在经京城立足。
你曾外祖父为了感谢何耀宗,要将铺子的一部份分成分给何耀宗,何耀宗怎么肯要?
最后,你曾外祖父便说到钱庄和典行若是没有背景,在京城很难开下去,要何耀宗帮忙,何耀宗才参了钱庄和典行的生意。”
张老太太慢悠悠的讲着赵家的旧事,讲到此处,停下来叹一口气。
然后说道:“人呀,得存善念,当初你曾外祖父只想感谢何家的帮助,想了个法子分钱给何家,那时何曾想到,当初一点点感激之心,成了他日我们家救命之机。”
白如月不解的问道:“外婆何出此言?”
张老太太叹口气道:“你母亲出嫁的第三年,你外祖父死得不明白,接着你舅舅被人打伤。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我回不过神来,接着生意上又接二连三出问道。
几乎在一夜间,族里欺门上来找麻烦的人接踵而来,我守着半痴半傻的儿子,孤儿寡母的,眼睁睁看着偌大的家业被一一瓜分。
Éí±ßֻʣÏÂÂ¥æÖæÖºÍÀÏËïÍ··òÆÞ¶þÈË£¬ÀÏËïÍ·ÊÇÄãÔøÍâ׿¸¸Ò»ÊÖ´ø³öÀ´£¬ºóÀ´¸ú×ÅÄãÍâ׿¸¸µÄ¡£
我以为我熬不出来了,老孙头提醒我。说到京城的产业。
唉,当初你外祖父为了娶我,差点跟父母反目,带着我回到南方赵家祖屋。
你曾外祖父的去逝时,留了这三间铺子和沁园给你外祖父。
其他的,都给了两个庶子。”
白如月震惊的问道:“赵家在京城还有人?”
赵家在京城还有其他人?这是她重生一世也不知的事。
张老太太点点头道,你曾太外祖母生养了四年孩,却只养活你外祖爷一人,你曾外祖父除了你曾外祖父外,还有两个庶子。
现今的威远伯的伯爷赵致远是第二子,京城第一商赵致坤老三。”
白如月愕然的看着张老太太,不可置信的问道:“威远伯?”
赵家出京城第一商,她还能理解,毕竟,赵家是商贾之家,但是被封爵,那就太匪夷所思了。
张老太太点头道:“先皇还在位时,元和十六年,那一年天灾不断,先是南方洪灾,后是北方的久旱,加之秦凤路的地动,百年不遇的灾情相继发生,顿时灾民四起。
在关键时刻,赵致远组织商贾之家投到救灾之中,据说舍尽他名下的所有家业。事后,先皇知道他的义举,封赵致远为威远伯,赐威远伯府,世袭三代。”
白如月听着,心生佩服,感叹道:“他能有这气魄,换来一座伯府,也算实至名归,给赵家人长脸了。”
张老太太轻哼一声道:“就凭风流成性的赵致远,他哪能这份眼光?这个主意是何左相给他出的,赵致远唯一做到的就是听话而已。”
白如月不由得佩服道:“何耀宗的眼光了得!”
张老太太敬佩的点头道:“那当然,老太爷若是没有那份眼光,怎么可能得先皇重用那么多年?”
白如月疑问道:“老太爷?”
“何左相就是镇远候府何老夫人的父亲,是老太爷。”
白如月还想说什么,感觉到马车停下来,接下来听到车夫的声音:“老太太,到了。”
白如月跟着张老太太一起下车,跟着进到钱庄,人却恍恍惚惚的,脑子里全是外婆之前的故事。
活了两世不曾想明白的事,总算有些明了。
白如月神游一般跟着张老太太从钱庄出来,又去了典行,再从典行出来回到沁园。
张老太太跟什么人见面,说了什么话,白如月一个也没有记住,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
张老太太只当她是孩子,并没有往心里去。
回到沁园,白如月对张老太太说道:“外婆,我困了,想去睡会儿。”
张老太太心疼的摸摸她的头,对柳絮吩咐道:“带小姐回去,好生伺候着。”
柳絮点头应下,随白如月回怡兰苑,伺候白如月躺下,才轻轻的退出房间,和巧眉一起坐到外间的窗下做女红。
柳絮看一眼白如月房间,轻声的问道:“巧眉,你有没有发现,小姐好像有心事?”
巧眉抬头看眼屋子,摇摇头,“没有呀。”
柳絮手拿着绣绷,发一会呆,“兴许是我想多了。”
巧眉笑道:“你是见小姐不爱说话吗?小姐就是这样,累了就不爱说话,睡一觉起来,又回到之前的样子。”
柳絮点点头,没再说话,低头绣手上的活,可心里却肯定,小姐有心事。
白如月躺在床上,眼睛盯着架子床顶的雕花格子。脑子里还在想着外婆告诉她的那些故事。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威远伯赵家是外祖父的弟弟,还有京城商贾第一的赵致坤,也是外祖父的弟弟。
赵家凭着何宗耀和曾外祖父的交情,京城这支算是兴旺发达。
而外祖父是曾外祖父的嫡子,是娶了外婆,才避开京城,回到湖洲老家的?
外婆唤何老夫人为小姐,唤何耀宗为老太爷,那外婆是何老夫人婢女?
白如月想到这里,蹭一下坐了起来,嘴里喃喃的说道:“对,一定是这样。”
外婆和外祖父间一定有故事。
白如月坐到床边准备穿鞋,她想去跟阿爹说说话。
当脚触到鞋时,白如月又把脚缩了回去,重新躺下,闭上眼睛睡觉。
有些事,不急一时,他们家刚刚来到京城,此刻,他们该做的,不是急于去攀各种关系,而是该急于让自己强大,让各种关系主动来找他们。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山中有远亲,这样的道理,上一世她便深有感触。
只有自己强大了显贵了,别人说起你就一脸羡慕时,才会有人愿意和你攀亲带故。
正文卷 第二百二十九章 转交
白如月不再多想,倒头便睡,片刻便睡着了。
一觉睡到申时,柳絮和巧眉进屋伺候她起身。
巧眉见容光焕发的白如月,笑着对柳絮道:“柳絮姐姐,你看,小姐就是累了。”
白如月问道:“我怎么累了?”
巧眉边给白如月递净脸的帕子,边说道:“柳絮姐姐说小姐有心事,奴婢说,小姐兴许出去一趟逛累了,才不愿意多说话,睡一觉缓缓就好了。”
白如月心里一怔,不由得多看了柳絮一眼,真是个心细的丫头。
笑着回道:“嗯,早上起来得早些,连逛了几个铺子,是有些累。睡一觉好多了,现在几时了。”
柳絮等小姐净好面,让小姐坐在铜镜前,帮她梳头发。
边梳边回道:“刚进申时,那边刚才来传话用晚饭了。
奴婢见小姐没有醒,便回了那边,说小姐还在休息,让她们把小姐的饭晚些送过来。
小姐现在是过去用饭呢,还是在这边用饭?”
家里每天是申正开饭。
白如月想了想,“还赶得及,过去用饭吧。”
主仆三人一起去到正堂的偏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