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闻东荣点头,“都上电视台宣传了,一万多元肯定能赚到,就是这生意不是闻樱一个人的,她应该分不到很多。”
这也没办法。
换了闻樱自己单干,没有可以上电视的资源。
拉着几个富二代一起干,资源倒是有了,利润就不能一个人独占。
陈茹听了,也不知是庆幸多些,还是失落多些。
庆幸的是闻樱赚不到那么多钱,完不成赌约,就还得乖乖听话……至于失落,大概是闻樱去了省城念书,家庭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有太多比陈茹和闻东荣厉害的父母,那些父母能给予孩子的,陈茹和闻东荣已经比不上了。
——就因为如此,闻樱才要比别人更努力!
闻东荣现在已经不在乎闻樱摆摊能赚多少钱了,人脉比赚的这点钱重要,他希望闻樱可以好好经营。
宣传片播放的第三天,美食节正式开幕,经过一系列宣传铺垫,夜宵街被蓉城市民挤爆,每家店每个摊位生意都火爆,“虾王”一晚上就卖了五百多斤卤龙虾,要不是闻樱接收了一些不要工资的“临时工”,只靠王爽一个人洗虾肯定是不够卖的。
王爽算算今天的营收,路边摊的纯利润本来就高,如果每天都有这么好的生意,一天能赚4000元以上,一个月就是12万,一年是一百多万,可以在高档小区全款买两套房!
这么不起眼的生意,居然这么赚吗?
王军被傻儿子打败了。
“啥子路边摊一年能赚一百多万嘛,那大家都不用上班,全去摆摊好了,你们能赚这么多钱,是因为整个蓉城,只有你们一家路边摊会想着上电视宣传!”
创业要选对行业,还要选对合伙人。
一般人摆地摊,一天能有千把块的营业额,晚上做梦都在笑。
一个月赚万把块,摊主会满足的不得了。
就算有雄心壮志的,也是从临时摊位发展成实体店,开了总店再开分店,规模上去了再打广告,哪有搞个地摊,跳过了实体店、总店和分店这些步骤,直接去推广的?
闻樱是把顺序颠倒了,先推广小龙虾,在蓉城这片空白市场拓荒,让蓉城人能接受吃小龙虾,再筹备实体店。
王军丝毫不怀疑,闻樱的野心不止是一家实体店,开分店是必然的。
但王军也给儿子提了醒:
“你们倒是费力把小龙虾的名气推广了,原本是水沟水田里上不了台面的东西,现在别人知道小龙虾能卖钱,你们的竞争对手差不多也该出现了!”
来就来撒。
王爽把袖子挽起来,告诉他爸:“太升南路也不止你一个人在卖手机嘛,你的手机城能在太升南路站立不倒,我们的‘虾王’还是要做行业老大。”
闻樱说了,不怕有人竞争,不怕有人模仿,只要客人认准了“虾王”,那“虾王”永远是最赚钱的。
自己吃了肉,分汤给别人喝是应该的嘛!
——汤都不要别人喝,别人妒忌的眼睛发红,就要扑上来撕扯他们的肉。
------------
127:连蚊子腿都不放过
嫉妒是人类的本能情绪。
要是每个人都心态佛系,那这个社会的发展都要变慢。
“虾王”生意火爆,电视台都报道了,不知道多少人看在眼里。
田间地头到处都有的小龙虾,平时都懒得捉了来吃,费油费盐还费时费事,乡下人会吃,更多还是捉来剁碎了喂鸡喂鸭。
邓尚伟一开始帮闻樱的小摊收购小龙虾,一百斤能卖两天,现在一天要卖几百斤,需求量陡然就增大了,没过两天,附近的小龙虾都被抓光了,邓尚伟派去乡下收虾的员工不得不换个了乡镇继续收。
邓尚伟没想到闻樱的小摊需求量会变得这么大。
如果以后每天都需要几百斤,在乡下收虾不一定能保证稳定供应。
邓尚伟已经替闻樱瞄准了外地的货源。
蓉城人对小龙虾不感冒,在外省,小龙虾养殖早就成了一个产业链,为了配合秦老板演戏,这个季度,邓尚伟都别想搞海鲜生意了,只能做做普通水产。
世上的聪明人不仅闻樱一个,在“虾王”生意火爆时,有人也看到了小龙虾的商机,还跑去“虾王”尝过小龙虾的味道,不就是卤虾嘛,也不是多复杂的做法。
就算做不出“虾王”的味道,卤水调对了也不会太难吃!
有人跃跃欲试,想跟风卖卤虾,然而走遍蓉城的水产市场,居然没有一家店有货。
货源都没得,怎么卖嘛!
想跟风的人不死心,偷偷摸摸蹲了两天,找到了邓尚伟派去给闻樱送虾的员工,要买小龙虾。
邓尚伟让人去乡下收购小龙虾,卖到闻樱手里,一斤活虾是3元,这个价钱是包含了运费,纯属帮忙,并不赚闻樱的钱。
别人想要用这个价钱买虾,怎么可能?
邓尚伟在问过闻樱的意见,知道闻樱没有垄断市场的想法后,试着把小龙虾售价提高到5元一斤,这售价都快赶上猪肉了,要搁以往,谁会买壳多肉少的小龙虾,偏偏这时候还真有人要——这些人都是被“虾王”的火爆给影响了,“虾王”一个小摊,卤好的小龙虾敢卖15元/斤,他们用5元/斤的价钱购买原料,仍然有很大赚头!
一个主顾摸上门,其他主顾也各显神通。
还有夜宵街上的老板,偷偷摸摸跑来订货的,也要赶一赶潮流,为自家的夜宵店增加一道新菜。
两天时间内,邓尚伟断断续续居然接到了上千斤小龙虾订单。
如果他把小龙虾运回蓉城成本只要3元,卖给这些人卖5元,一千斤小龙虾就有2000元的利润。
这个生意,好像能做哈!
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邓尚伟也给自己找点事干,一边让人继续去乡下收购,一边联系外地的养殖户准备长期采购。
他这种连蚊子腿都不放过的做法,自然又惹人嘲笑。
“秦老板不给你批海鲜额度,你连这种生意都瞧得上?”
“小邓,你还是别这么倔,俗话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你可以转行去做其他行业嘛,干啥非要在水产行业死磕!”
“就是嘛……”
邓尚伟不理会这些人的嘲笑。
这门生意有得赚,他就做。
要是以后每天都有上千斤订单,一天赚两千,一个月就是6万,一个夏天赚钱一二十万,都够给员工发工资了,这种弯弯腰就能从地上捡起来的钱,他不捡,岂不是太傻?
至于面子。
他现在还有啥面子嘛,有里子才是真的!
于文豪瞧邓尚伟又有心做事业了,还有些警惕,于威春风得意,没将邓尚伟看在眼里。
“爸,您担心啥子嘛,连秦老板都说了随他去,等他去捡这些小钱,您也晓得,秦老板的女儿还在和邓尚伟侄女混在一起。”
秦姣摆个地摊,都折腾上电视了。
说真的,于威很羡慕秦姣,有秦老板那种爹,秦姣才能随便折腾。
于威跟在秦老板身边,认识了秦家其他人。
都说秦家会教孩子,于威近距离接触了发现也没啥了不起的。
秦姣去摆地摊,秦轶也不争气,每天陪着女朋友去练歌,要参加啥子选秀……一儿一女都不务正业,于威恨不得认秦老板当亲爹,把秦轶、秦姣这两兄妹取而代之。
邓尚伟的侄女呀。
于文豪想起来了,潘莉提过。
于文豪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才觉得潘莉不是完全说谎,邓尚伟的侄女的确有几分小聪明,秦老板都不待见邓尚伟了,那个侄女还能牢牢巴着秦姣不放。
不过那几分小聪明不影响大局,于文豪也不在意。
潘莉流产已经出院了,于文豪又给了五万给潘莉,安抚对方。
现在他一共在潘莉身上花了十万,让他花更多的钱不可能了,潘莉只值这个价。
没有人瞧得起邓尚伟做的小龙虾生意,主要是整个市场的需求量还不大。
等蓉城的小龙虾市场越来越大,别人想掺和进来时,邓尚伟已经成了蓉城最大的小龙虾批发商,整个蓉城的小龙虾,十只里有五只是从邓尚伟手里卖出去的,哪怕一斤小龙虾只赚一元钱,这个市场爆发增长时,邓尚伟赚的钱仍然让人眼红……此乃后话,眼下来说,一天千把斤已经是销售的极限了,就这还包括了“虾王”那几百斤不赚钱的量。
美食节举行了七天,“虾王”卖掉的小龙虾一共有3600多斤,一斤卤虾15元,这块的营业额就有五万多块。
加上酒水和其他卤菜,营业额高达77821元。
七万多,按照一半的纯利润计算,利润就有差不多三万九。
如果不是承诺了美食节期间的盈利要捐出去,3.9万的40%,一场美食节下来,闻樱居然能分到一万五。
有这钱,她就赢了和父母的赌约。
连谢骞都问她,“这钱还捐不捐?”
闻樱心在滴血,忍着心痛点头:“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说了要捐就不能反悔,我舍得自己的那一份,你们舍不舍得?”
那不废话么。
“虾王”一共五个股东,只有闻樱最穷。
闻樱捐最多都舍得,谢骞和秦姣、王爽还有李梦娇四人,有什么舍不得!
------------
128:要让闻家破产吗?
嘴上说免费劳工不用白不用,闻樱还是给美食节期间在“虾王”帮忙的几个女生发了工资。
钱不多不少,但这些十几岁的女生都是第一次靠自己的劳动挣钱,拿着工资颇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
有钱拿,还有好看的小哥哥,这样的工作她们真的可以做!
闻樱决定兑现承诺,将美食节七天的盈利捐出去,把三万九凑了个整数,最终捐出4万。
这4万块钱,有闻樱的一万五,她家境普通,舍得把这些辛苦钱捐出去,别说秦老板和王总,李梦娇她爸和闻樱没怎么接触过,听说此事后,说闻樱是能做大事的。
“有舍才有得,这个道理很多成年人都不懂!”
李妈妈不管闻樱能不能成大事,至少闻樱不占李梦娇便宜,还关心李梦娇,李妈妈就觉得闻樱是适合做朋友的。
——家里闺女傻,交太精明的朋友容易被骗,现在有个精明还不骗闺女的,那就要好好珍惜嘛!
把四万块捐给学校,郭霞副校长都有点吃惊:
“一个美食节,你们赚了这么多钱?”
还以为是几个学生小打小闹,结果一星期赚4万,靠得是摆地摊?
郭霞本来以为最多只有几千块,几个学生有心,可以给学校图书馆购买点书,现在有4万,能做的事又不一样了。
这两年,蓉城提出了要搭建远程援教网络,想让市里的好学校,一对一,甚至是一对几援助省内偏远落后地区的学校,省重点积极响应号召,要援助的是大凉山地区。
和学校其他领导沟通后,郭霞告诉闻樱几人,这4万块钱会用在大凉山的学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