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之不负韶华》-第7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112:多一分少一分很重要!

      嘴里说着谢骞小看她了,身体更诚实些,在梁老师批改试卷时,闻樱的视线时不时落在梁老师的桌面。

      哎,那道题虽然做错了,解题步骤总有些分吧?

      梁老师笔尖打出的“×”和“√”,掌控着闻樱的心跳节奏。

      80%的初中知识点,20%的高一知识点,这就是省重点入学考试的题型构成。换句话说,闻樱可以把这次测试当成是省重点入学考试的模拟。

      梁老师在发现闻樱基础极差后,这段时间一直在替她梳理初中数学的知识点,高一数学还没开始讲,只叫闻樱和谢骞先自己预习着。

      预习的效果如何,从这次测试就能看出来。

      退一步讲,哪怕20%的高一知识点闻樱都不会做,80%的题是初中教材范围,闻樱一分不丢,也能拿到120分。

      120分,不是谢骞随口乱说的,其实就是省重点对学生的要求。

      学校不需要学生的单科成绩多么拔尖,语、数、外三科主科总分是450分,三科平均分能达到120分,就有360分。

      三科主科能拿360分,不管闻樱将来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都有了保障,文综和理综总分都是300分,梁老师觉得学生只要不是在课堂上睡大觉,综合卷考个一百多分并不难。

      有了语数外三主科的360分,文理综合卷的分数,便是锦上添花。

      一个语数外能考360分的考生,难道综合卷连100分都拿不到?

      460分,以去年蜀省的高考分数线来看,文理科都能上二本线……当然,这在梁老师任教的省重点里,已经是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了。

      语数外三科里,女生对语文和英语一般比较擅长,很容易被数学扯后腿,一个女生能把数学学好的话,她的逻辑思维是清晰的,学其他科目差不到哪里去。

      梁老师鞭策闻樱学好数学,用心良苦,不知闻樱能理解几分。

      单科不拖后腿,永远比严重偏科好,喜欢的科目就认真听讲,不喜欢的科目抗拒学习,在梁老师眼里都是脑壳有包!

      所谓的单科成绩好,好到什么程度,全国竞赛能拿一等奖吗?

      拿到了还能想一想保送,拿不到还不老老实实刷题弥补短板,那才是作死呢。

      什么喜欢不喜欢,高考的竞争如此激烈残酷,学渣不配谈喜好,考上心仪的大学了,愿意学什么专业都行,没人拦着!

      梁老师批改试卷,遇到他认为简单的题,闻樱还丢了分,少不得边改边数落闻樱。

      梁老师的批评闻樱都虚心接受了,有些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她的确知道,还做过类似的例题,梁老师这张卷子把题稍微变一变,增加了陷阱描述,又把闻樱迷惑了。

      闻樱一边接受着批评,一边还要在梁老师身边守着,偷偷在心里将分数相加。

      梁老师改到最后一道题,闻樱已经拿了115.5分。

      她最后一道题没做完!

      只把前面会做的写了,解题步骤也不知道能拿到几分。

      谢骞在旁边看着,闻樱鼻尖都冒出了汗珠。

      现在知道紧张啦?

      谢骞扫一眼,就知道闻樱最后一道题是能拿些分的,至于能拿几分,全看梁老师的心情,这毕竟是梁老师自己出的卷子,评分标准也掌握在梁老师手里。

      梁老师提笔写了一个“4”,闻樱眉毛立刻往下垮。

      有没有搞错,119.5分?

      只差0.5分,老梁同志,你这样搞,会失去我这个学生的知道么!

      老梁对闻樱和谢骞的约定一无所知。

      就算知道了,也不可能给闻樱凭空加上去0.5分,学渣还想去看演出,不如晚上早点睡觉,睡着了,梦里什么都有……

      闻樱一脸失望。

      梁老师说这张卷子谢骞做不做都行,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谢骞顺手也做了。

      相比于闻樱的紧张,谢骞非常淡定。

      学霸就是这样,对分数什么的不太在乎。

      如果这次没拿满分,下次做完试卷记得检查一下,拿满分又不难。

      闻樱这三天是老老实实刷了不少卷子,也的确是有进步,看这样子是真的想考120分——就那么想去电视台看现场演出?

      谢骞翻书的手一滞,修长的手指轻轻叩击书扉,迟疑了那么几秒钟,最终还是出声提醒了梁老师:

      “几何题第二道大题,求证△PBC是正三角形,她好像可以拿点分。”

      几何是初中数学最主要的内容,在中考大题中占很大比重。

      梁老师照着谢骞的提醒翻过去看,把闻樱的解题步骤重新看了一遍,提笔在这道题前面写了个“ 1”。

      梁老师给闻樱加了一分!

      虽然梁老师不知道闻樱为什么这样在乎多一分还是少一分,但该给予的肯定,梁老师不会克扣。

      120.5分。

      闻樱做到了。

      谢骞看着闻樱的眼睛瞬间都亮堂了,忍不住在心里评价闻樱:真是个收放自如的戏精。

      补习结束时,闻樱特意将得了120.5分的卷子放在谢骞面前,谢骞无奈:

      “知道了,看表演。”

      “不不不,我意思是你以后要多多激励我,你说考120分,就只多了0.5分,你要说考130分,或许——”

      “或许你想明天重新考,让我看看一夜进步10分?”

      仓鼠得寸进尺,谢骞忍无可忍,重拳出击,仓鼠迈开腿仓皇逃窜,消失前还要嘴硬一下:“谢骞,你太没有幽默感了!”

      没有幽默感吗?

      谢骞嘴角上扬。

      要说幽默感的话,他的确要对仓鼠甘拜下风。

      ……

      闻樱为了自己数学测试上120分而高兴,晚上时,她接到陈茹的电话:

      “高考分数线出来了,你知道吗?”

      闻樱还真忘了这事儿。

      她家今年参加高考的只有堂哥闻凯,闻樱知道堂哥上辈子是上了一本的,她的重生又没影响到闻凯,那闻凯的高考不该出什么意外。

      “凯哥是不是考得不错?”

      “理科一本线538分,他考了569分,你说呢!”

      那是挺不错的呀。

      闻樱说自己要给堂哥打个电话恭喜一下,陈茹被她的没心没肺噎死了——这真是自己亲生的,不是在医院抱错了?

      “你自己长点心吧,你堂哥都是稳稳当当能上一本的了,我看你三年后能考啥子学校嘛。”

      闻樱的笑脸一下就消失了。

      ------------

      113:心气高,主意正

      闻凯高考569分,超过理科一本线31分。

      这其实是个比较尴尬的分数,如果他能上580分,能选择的大学和专业都更多——毕竟闻凯是想念京城的大学。

      京城的大学从来就不愁生源,这也导致京城普通一本的录取分数线高于其他地方的同档大学,这个569分要去京城的大学,选择面比较窄,闻凯本人并不是太满意。

      陈茹对着闻樱冷嘲热讽一番,闻樱实在无语。

      都是闻家人,闻凯又不是什么极品,那闻凯有个不错的前程,难道她不该替闻凯高兴吗?

      如果闻凯是个一事无成的废物,她妈才该担心吧,那时候她爸还得帮扶侄子!

      闻樱第二天一早就坐车回了老家。

      闻家所有亲戚,都聚集在闻樱大伯家,大伯娘朱美群又喜又忧,喜的是儿子闻凯没让父母失望,高考上了一本线,成了准大学生。

      虽然一家子从乡下搬到了城里,但朱美群和丈夫的工作不如陈茹和闻东荣那么体面,夫妻俩亦是勤劳肯干,输就输在学历起点上。

      人穷就要多读书,这个道理闻家人都知道,毕竟有个现成的例子摆着,闻家本是土里刨食的农民,全靠闻东荣会读书,自己在城里定居还拉扯着全家进城,可以说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典范,有这种例子在,朱美群夫妻一直很重视孩子教育。

      当年闻东荣让夫妻俩进城,闻大伯丢不开家里的土地,闻东荣就问夫妻俩,是不是想让闻凯将来长大了也留在乡下种地,朱美群心一横就进了城。

      那时闻凯都有九岁了,在镇上读小学,朱美群夫妻进城后,闻凯也转学到了城里,夫妻俩赚到钱舍不得用,平时过得很节约,甚至称得上抠搜。

      这种抠搜是有用的,不然他们如何攒得下买房的钱?

      2000年,闻大伯所在的酒厂效益好,厂里买地修了一批房子,以内部价卖给老员工,闻大伯在酒厂上班满了五年,恰好有资格购房,夫妻俩拿出积蓄买下了一套房子,至此这一家子才算真正在城里站稳脚跟。

      为了在城里安家,朱美群平时是能省就省,自己可以三四年不买一件新衣服,花钱最多的就是在闻凯身上,衣食住行,朱美群都尽量让闻凯和城里的学生没太大差距。

      幸而闻凯懂事争气,对于穿着并没有买品牌货的需求,也没有什么不良爱好,除了学杂费,也就顶多让朱美群两口子掏点补课费——闻凯补课是随大流,寒暑假报的补习班,几个老师带一群学生,收费远远不如蓉城省重点补习老师的单锅小灶。

      高考分数线一出来,儿子闻凯考了569分,超过理科一本分数线31分,朱美群走路都带风。

      这孩子争气呀!

      不枉她和孩子爸这么多年的付出,也不枉闻凯自己在学习上的认真投入。

      这便是朱美群的喜。

      让她忧的是,闻凯自己对569分并不是那么满意,觉得这分数不上不下,分数线刚出来,闻凯就有了复读的想法。

      闻樱才刚进门,朱美群就叫住她:

      “你一会儿劝劝你凯哥,能录取就去读嘛,再复读一年,家里倒不是供不起,就怕他自己压力太大!”

      高三学生的压力大,复读生的压力只会更大。

      有人复读的确比前一年考得好,同时也有崩了心态,发挥还不如前一年的。

      一般选择复读的,大多都是分数线在专科不想去读,复读一年搏一搏本科,或者分数线没上一本,高不成低不就,干脆复读一年冲击一本。

      儿子心气高,当妈的朱美群喜忧参半,以至于抓住刚进门的闻樱摆谈起来。

      幸好是抓住闻樱,这要是当着陈茹说,陈茹多半会觉得朱美群在炫耀显摆。

      闻樱挺惊讶。

      堂哥想复读吗?

      这事儿她还真不知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8 18: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