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东游记》-第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东来当场被吓得怪叫一声,身体本身的往后跌倒。

      不等那颗掉落在地上书生头颅滚过来,赵东来已经连滚带爬的逃离小巷子,径直往赵府的方向狂奔而去。

      等回到赵府之后,立即命看门的下人紧紧关闭了大门,这才双腿一软跌坐在地,全身已经被冷汗濡湿,一颗小心脏更是快要从嗓子眼里跃出来。

      “少爷,你没事吧?”

      赵府的家丁见他一脸惊惧的坐在院内台阶上,担心他可能出了什么事,所以第一时间走上前来关切的询问。

      “没没事”

      赵东来心胆俱寒的伸手抹了抹额前的冷汗,这才故作镇定的吩咐:“今夜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不要对任何人说起,包括将军,知道吗?”

      “知道!”

      家丁见少爷表情如此严肃,连忙点头应承下来。

      在台阶上小憩片刻之后,赵东来原本纷乱的内心总算是镇定了些许。

      为免赵将军担心,他甚至没有到前厅去用膳,便独自一人回到了小阁楼中休息。

      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并没有再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赵府中也没有东海恶蛟的腥臭之味传来,这表明赵府暂时是安全的。

      是夜无事,第二天赵东来早早的便起床洗漱一番,独自一人赶着马车前往国子监去上课。

      当然他之所以去那么早,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那就是想向韩愈打探一下与昨晚书生被杀之事的相关情况。

      然而到了书院之后,这才发现一向起早贪黑的韩愈,今天居然还没有来!

      第二十章 韩湘子下凡

      对于赵东来而言,在这个诺大的国子监内,虽然有着数十名代表着大唐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夫子以及文部官员,但除了韩愈以及唐傲等二人可以算是朋友之外,其它那些整天之乎者也挂在嘴边的老学究,都没有办法与赵东来这个从现代社会重生过来的人相处融洽。

      在主簿大殿内溜达了一圈之后,并没有看到韩愈那伟岸又不失儒雅的身影,东来只能无奈的叹息着回到了自己备课的场所。

      虽然说韩愈这个人平时的形象比较呆板,但他却是一个十足的消息通。

      长安城中哪怕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在第一时间被韩愈探听到,之前好几次与长安城有关的动向,几乎都是从韩愈的口中得知,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韩愈除了是赵东来的顶头上司之外,甚至还是一个很可靠的新闻来源。

      没有探听到自己感兴趣的消息,赵东来的心情自然是有一些受挫的。

      不过考虑到自己也有好几天没有来过国子监了,有一些课文似乎都已经落下,所以最后赵东来还是强忍心中的好奇,老老实实回到了书院里去备课,以便能在上午的授课中有一个好的发挥。

      大约在辰牌时分,赵东来收拾了一些上课所用的装备,独自一个来到了书院二楼。

      这是他在受伤之后返回国子监上的第一堂课,为了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他选择了在这一节课讲述陶渊明的人生点滴。

      好在赵东来重生之前历史学得还算不错,对于陶渊明这个人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加上事先也在书院里查过相关的文献典籍,所以走进课堂的那一刻,内心还是极为镇定的。

      “大家快看,今天居然是东来夫子的课!”

      “咦,听说他前段时间不是受伤了吗?”

      “怎么看他走路的样子,完全不像是受伤的人呢?”

      “我听人说前几天晚上,东来夫子在黄河楼中可是出尽了风头哦,如今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上,已经有很多人在背诵他前几日在黄河楼中所作之诗词呢!”

      二楼书院内原本安静学习的众学员看到赵东来缓步走近,一个个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其中不乏一些溢美之词,想来应该是那晚赵东来在黄河楼临场作诗的迭事,已经传到了民间吧。

      然而就在大家纷纷赞美之际,学员中却有一些人并不太识时务。

      “也不知道他是抄袭谁的呢!”

      “凭我对赵东来那小子的了解,虽然他确实颇有一些小才华,但也不至于厉害到超越曹子健的七步成诗!”

      很显然,说话的人便是那右相之子李林朴。

      ´ËÈË×÷ΪȨÇ㳯ҰµÄÓÒÏàÖ®×Ó£¬ÔÚ¹ú×Ó¼àÖî¶àݷݷѧ×ÓÖ®ÖУ¬³öÉíȷʵËãµÃÉÏÊdzöÀà°ÎÝÍ¡£

      也正因为出身比较高贵的原故,以至于他从小就养成了骄纵的习惯,在整个长安城中,除了对当今太子恭维有加之外,这李林朴基本上不会对此外的任何人假以颜色。

      平时在国子监中更是飞扬跋扈,欺负同窗学子,调戏长安少女,那更是家常便饭的事,尽管经常在课堂上被赵东来给整得很惨,但他还是改不了这种骄纵跋扈的坏毛病。

      至于用心学习?那是不存在的!

      以他老爹在朝中的势力,就算他大字不识一箩筐,将来进入官场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感叹“论投胎的重要性。”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林朴这个人的学识,以及他对待功课的态度,确实与他高贵的身份背道而驰,完全不成正比。

      “李林朴,听你这语气,似乎对东来夫子很了解啊?”

      在距离李林朴课桌大约两米远的地方,一名长相清秀的少年好奇询问。

      这位少年的名字叫做白乐仙,乃是当朝尚书郎的儿子,也是一位出身高贵的官二代,同样身出官宦家族,但他的性情却与李林朴完全背道而驰。

      正如他那清秀的长相一般,此人性格也是相当的平和,并且极为勤学好问,在这个由官二代组成的书院内,他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学霸级人物。

      “我当然了解赵东来那家伙啊!”

      李林朴不以为然的扬了扬眉,复又压低声音回应:“你大概不知道吧,赵东来很小的时候,就曾与我一起做太子的陪读,而且时间长达三年之久。”

      “所以我对赵东来的了解,绝对不是你们这些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我才不信呢!”

      白乐仙不以为然的将头扭过去,不再听信李林朴说的话。

      “咳咳!”

      此时赵东来已经走到了二楼书院的讲桌前,站在台前做作的轻咳一声之后,眼角余光忽然打量到了书院东北角最后排的位置上,居然安静的坐着一个相貌英俊不凡的陌生年轻人。

      此人看上去也就十【创建和谐家园】岁的年纪,比赵东来本人小不了多少,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眨一闭之间,似乎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轮廓分明的脸蛋上,更是写满了淡定从容的表情。

      虽然只是一袭普通的素色长衫在身,但却完全遮不住他呼之欲出的良好气质。

      尽管衣着一般,打扮也相对简单,与现场那些动辄丝绸加身玉冠及顶的官二代有点格格不入的味道,但他哪怕仅仅只是安静的独处一角,却也丝毫不减风采。

      “这位同学是新来的吗?”赵东来半眯着眼睛盯着素衫青年好奇询顺。

      “回夫子。”

      素衫青年礼貌的从坐椅上站了起来,拱手道:“我叫韩湘子,是前天刚到国子监报道的插班生。”

      “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您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来夫子吧?”

      “你就是韩湘子?”

      盯着眼前这个与自己年龄相当的英俊青年,向来镇定自若的赵东来几乎下巴都要掉下去了。

      想不到前几天刚听韩愈提到韩湘子的大名,今天就见到了他本人!

      不过令赵东来有些哭笑不得的是,眼前这位英俊的素衫青年,显然要比曾经在新加坡版东游记里看到的湘子要英俊三分不止啊,而且人似乎也要年轻许多。

      第二十一章 国子监百家【创建和谐家园】

      “是的夫子,我就是韩湘子。”

      “想必叔父已经向您提及过了。”韩湘子不无礼貌的回应。

      “嗯。”

      赵东来轻轻的点了点头,强行按捺住内心的悸动,然后朝韩湘子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

      经过这一个小插曲之后,赵东来没有再多说其它废话,一心一意的给大家讲起课来。

      大概是因为有好几天没有到书院来的原故,加上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又是东来最喜欢的文人,所以这一节课他讲得格外的认真而激动,当说到“归去来兮”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更是忍不住有种要引吭高歌的冲动。

      夫子表现的如此投入,学生们自然也是听得格外认真而享受。

      其实在大唐长安城中,许多官员的子女在学习方面都是相当刻苦而努力的,并不像现代社会中那些“二世祖”一样骄奢淫逸。

      当然个别人可能要除外,比如说李林朴这类人,就像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在这个快要临近秋试会考的紧要关头,这些官员的子弟更是卯足了劲要考一个好名次,如此一来既能为家族的荣誉添砖添瓦,又能在日后的仕途中与同样在朝为官的父辈相辅相成,可谓是两全其美。

      一课生动形象的课程进入到结尾的阶段,赵东来忽然心血来潮的出了一个题目,让大家以古都长安为名,当场作一首诗!

      诗的体裁不限,五言,七绝,词牌名,长短句皆可。

      吟诗作赋,对于书院中这些接受了整个大唐最高级教育资源的学生而言,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

      所以当赵东来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院中的学霸级人物白乐仙,立即就当场作起诗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河楼中吹玉笛,古都三月落梅花。”

      一首作罢,场上众人包括赵东来在内,所有人几乎都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就连一向眼高于顶的李林朴,这一刻居然也安静得出乎意料之外。

      半晌之后,忽然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波接一波的掌声几乎持续了近半刻钟的时间,这才渐渐的平息下来。

      再一百~万\小!说院中的那些学生,早就已经一个个朝着白乐仙投去了万分羡韵的目光。

      赵东来同样感觉很震惊,但他的震惊与这些学生的震惊又有所不同。

      如果说学生是惊叹于白乐仙过人的才思,那么,赵东来所惊叹的,则是关于历史为什么会被篡改成这样!

      在赵东来模糊的记忆中,方才那一篇有关长安的诗,应该是唐代诗仙李白曾经的作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可是现在却从一个叫做白乐仙的年轻人嘴里念了出来,而且在场所有的学生几乎都是第一次听到这首诗,很显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盛唐诗人李白所著。

      难道是历史出现了扭曲?

      赵东来有些迷茫的摸了摸后脑勺,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接着他又转念一想,这好像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试想一下,八仙中的东华上仙以及韩湘子都出现了,那么他所认知中的历史出现了一丝丝的“错乱”,又有什么大不了呢?

      念罢,赵东来暗自深呼吸一口气,理了理有些纷乱的思绪,然后朗声道:“这首诗确实写得非常不错,虽然仅仅只是一首简短的七言律诗,但却囊括了数个地名,竟境方面也相当之高。”

      “若是白乐仙同学能在数月后的秋试考场上,也有如此这般的发挥,那么今年的状元,可就非他莫属了!”

      “嘿嘿,谢谢夫子夸奖,相比学富五车的东来夫子,我还有很长的路”

      “这并不算什么吧?”

      不等白乐仙把话说完,之前一直安静自若的韩湘子却忽然开口了。

      这句听起来好像带有一点点冷傲,还有一丝丝挑衅意味的话,瞬间令白乐仙的脸上浮现出一种不太愉悦的神情,不过碍于有夫子在场,所以也不便发作罢。

      赵东来闻言则嘴角微微一扬,好奇询问:“湘子同学,莫不是你有更好的作品呈上吗?”

      “不敢说更好,但应该也能登堂入室!”

      韩湘子不卑不亢的回应一句,随即大声朗诵起来,神情间倒是颇为自信。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0: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