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秋答应着,目光却落在老人左侧空空的袖管上。她想起秦大妈说的病残人员,这位大爷大概也是其中之一吧。
察觉到小秋落在他空袖管上的目光,老人见怪不怪地笑笑,把镰刀和铁锹递给她:“五一年援朝时炸掉了一条胳膊……呵呵,年岁多了,大家伙儿早就习惯了。小丫头第一次见我,害怕吧?”
小秋察觉到了自己的失礼,连忙摇摇头,歉意地笑笑,道:“谢谢大伯,我用完就给你送回来。”
“拿着用,用完了拿回来就行,我们平日里也不大用。”老人很和蔼,又叮嘱小秋,“你找块瓦片把铁锹和镰刀磨一磨再用,多时候不用,刃口都钝了。”
小秋再次道谢,这才拿着镰刀铁锹回了纸盒厂。
正如老人说的,镰刀和铁锹常年不用,都比较钝,铲草会比较吃力。小秋寻了块瓦片打磨得刃口铮亮,这才动手。先用镰刀将茂盛的野草割下来丢到角落里,再用铁锹将结实的草根铲下来,然后把地面平整一番。让她庆幸的是,原来的纸盒厂条件有限,院子里没有铺地砖,泥土地面尽管杂草多,但清理起来比铺了砖的地方还是容易得多。
看着不多的活儿,干起来却比想象的困难辛苦。一院子的草还没割到三分之一,小秋的两只手掌手指都已经【创建和谐家园】辣的,对着光看,磨得通红发肿的手指手掌上,隐隐有几处点状的半透明的存在——竟然打了水泡,还不止一个!
小时候天天打草挖菜,还跟着爹娘割过麦子,也没这么娇气。日子好起来也不过一两年功夫,她不用打草挖菜,也不用再跟着割麦下田,没想到,手掌皮肤就养回来,重新变得娇嫩非常,一点儿活都干不了了。唉!
看着干了半拉的活儿,小秋不甘心放弃,把手帕缠住手掌,咬牙坚持。
不等她把中间的一条通道平整完,秦戎就领了两个身穿军装,却没有佩戴领章帽徽的青年转了回来。
一看小秋热的脸庞通红,鬓角的头发都被汗湿了,贴在脸颊上,秦戎就变了脸色,疾步走过来,拉起小秋的手掌,却见她包裹手掌的手帕已经隐隐有血水洇出来。
“谁让你干这个了?这哪里是你干的……”秦戎一句谴责没说完,对上小秋乌黑的眼睛,竟说不下去了,只能拉着她,让她到屋檐下阴凉里的台阶上坐下:“你在这里等着,我带着两位大哥看看房子,然后再带你去包扎伤口。”
小秋心里不觉得有包扎伤口的必要,但也没有在这个时候提出异议,只乖巧地坐在阴凉里,等着秦戎。
秦戎带着那两个人看过坍塌的房顶,还有各处需要维修的门窗、墙皮之类,然后才绕回来,招呼小秋,给她介绍两个年轻人。
“这位是李长江,这位是陈东方,他们都是刚刚退伍的老兵,碰巧被我遇上,他们俩会木工和瓦工,我就请他们回来维修房子。”
秦戎没细说,这两位是他和戈子之前下连队时认识的,对两人比较知根底,这次出去找修房子的人,遇上他们也是巧合,也算是惊喜。
看这两位的帽徽领章都去了,小秋就知道他们应该是已经办理完了退伍手续,于是问道:“两位大哥现在还住在连队么?”
秦戎没有回答,个头稍矮的李长江看看陈东方,略显没落地回答:“没有了……我们其实想在城里转转,找个活儿,没想到遇上了戎子。”
秦戎替他们回答:“两位大哥的行李寄存在一位战友家里,这两天,他们就在火车站将就了。”
小秋愕然一瞬,随即就对秦戎道:“那就先去买两张床回来,先给两位大哥安排个住的地方儿。”
秦戎没意见,倒是李长江和陈东方不太好意思,连忙推托:“不用买床,我们的行李里有凉席,打个地铺就行。”
相对于人来人往的火车站,狭窄局促的木长椅,能有个房间让他们打地铺已经很好了。他们的家庭条件都不好,离开部队后都不愿意回家挣每年的几十块钱工分,既然打算留在城里找活儿干,就早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
第二百九十三章
他们两个人都没读多少书,不敢想上军校提干的美事,又没能被选拔上前线,年龄到了只能退伍……不过,他们不后悔当了四年兵。若不是当兵,他们还走不出贫瘠落后的村子,不知道外边的世界如此宽阔,大概早就与父辈们一样,求媒人说个婆娘,娶妻生娃,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他们在城里逛了两三天,也没找到活计。即便是火车站扛大包,也不是随便能干上的……就在他们丧气灰心,准备放弃的时候,没想到遇上了秦戎,对方还正好找人修房子。
不管能干几天,这也是他们留在城里找工作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已经顾不得计较,只想着先抓住再说。至少,在这里能有个暂时的容身之处。
小秋看了秦戎一眼,笑笑道:“两位大哥不用太拘束,我们这边准备收拾几间库房存货,你们不来,我们也要买床,准备给值班守夜的人住呢。”
说到这里,小秋与秦戎走开几步,小秋拿出写好的清单给秦戎看,又道:“桌椅床之类的家具,去旧货市场看看,买些相对整齐的旧家具先用着……既然两位大哥在这边住下,还要给他们准备一套煤炉和餐具,自己动手做饭,吃的舒坦也节省。”
秦戎连连点头应着,回头看向陈东方和李长江,道:“两位大哥认识了地方,就去把行李拿过来吧。骑我的车子去。”
李长江和陈东方刚刚也低声的商量了几句,听秦戎这么说,李长江就道:“让东方自己去拿行李就行,我留下来,先将这院子平整平整。等咱们运了材料来,也好进车。”
“李大哥也不用急于这一时……”小秋下意识地想客气一下,却被秦戎拦住。
他笑笑道:“两位大哥跟我的亲大哥也没多大差别了,咱们也别跟他们客气……既然这样,李大哥就留下照看着,我和小秋去处理一下手上的伤口,顺便把床什么的买回来。”
商量好了,大家分头行动。
陈东方骑了自行车去带行李,秦戎则与小秋走着去不远处的医院急诊清理包扎了伤口,又熟门熟路地坐车去了旧货市场。
这边离藻井胡同那边比较远,需要做半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不过下了车,绕过一条小胡同,就看到一溜儿几个旧货商店,里边堆放着废旧书籍、报刊纸张,又有旧家具旧衣裳旧被褥之类。
旧家具旧被褥之类的物件儿随便买卖,往里走,店铺里边摆着些旧瓷器旧书画之类的,却需要证件,必须是高级干部、行政人员,才有权利购买这些东西,以便进行‘学术研究交流’。
秦戎与售货员熟练地打招呼,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墨绿色皮面的小证件来向那人一晃,那人就不再阻拦,任由小秋和秦戎走进去,随便看随便挑选。
离开那人五六步远,约摸说话不被人听到了,小秋才小声道:“看样子你们很熟悉,是不是常来啊?”
秦戎回头看看那人,点点头道:“我们经常过来搜罗些旧零件儿,有时候也搜罗些旧书……走,咱们去那边看看旧家具。”
小秋却对后边店铺里摆放的东西更感兴趣,又不好当着秦戎买什么,只能先听秦戎的建议,走到旧家具的区域挑选。
这些旧家具,有一些是家庭用的残旧木器,也有一部分是单位工厂里替换下来的旧办公家具,桌椅板凳写字台书桌都有。小秋和秦戎也不挑拣款式,只捡着相对完整的,木质结实,没有太大残缺的,挑了两张三抽桌,两把椅子,一张长条木长椅,还有两张床和一个矮柜。转到铁器那边,小秋又找了一只旧蜂窝煤炉子。
两张单人床和矮柜是给李长江、陈东方宿舍里用的。桌椅则是暂时放在办公室里的。
这些旧家具大都有小残缺,漆面也斑驳不堪了,只木质结构还相对完整。小秋就琢磨着,运回去之后,打磨掉斑驳的旧漆面,买点儿漆料重新刷一刷,也能将就着用了。
旧货市场这边有专门拉着板车送货的,根据东西多少、距离远近收费。小秋和秦戎挑选的这些,人家一车就给装了,开口要两块钱。小秋没有迟疑,付了钱,将地址告诉给送货的人,那人也没二话,拉着车子匆匆去了。
这边小秋回来付钱,好几件大家具,统共才要八块五毛钱。就这,秦戎还不满意呢,跟人家讲究了一回,最终对方只收了七块钱。
付了家具钱,小秋就想着去里边看看。
秦戎没有异议,那售货员却开口将他们拦住:“想看旁的物件儿明儿起早吧,今儿我们到点儿下班了。”
得了,这会儿旧货收购也是国营单位,也按点儿上班下班,可没有顾客就是上帝一说呢!
没办法,小秋再不舍,也只能跟着秦戎离开了旧货商店。
看着表情悻悻的小秋,秦戎温言宽慰道:“别不高兴了,等明儿有空,我带你早点儿过来,让你好好逛一逛,琉璃厂这一条街,好几家旧货商店,细细逛下来,一天都逛不完呢。”
小秋的眼睛瞪大,看看秦戎,又回头看看背后不起眼的小街,喃喃道:“琉璃厂啊……”真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啊,不久之后,这里就会成为京城最鼎盛最著名的古玩文化商业街啊!
“嗯,你听说过这里?”秦戎不经意地问一句,随即边走边给小秋科普,“前清末年,那些八期子弟、没落勋贵,家世衰落,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就偷偷拿出家里的老物件儿出来变卖,维持生计。甚至,有些太监宫女还从宫里偷东西出来在这里售卖,渐渐地,就形成了一条旧货街……到了民国年间,这边不仅售卖旧货,更多的是售卖文房四宝、古董珍玩的铺子。后来,商店公私合营收归国有。再后来,破四旧,老物件儿大都被当成四旧破掉了,古董珍玩买卖没人做了,就又恢复成了旧货市场……”
第二百九十四章
听秦戎介绍着琉璃厂的前世今生,小秋忍不住暗暗叹息,十年浩劫,不仅仅是人,那许多千百年留传下来的好东西,更是一场浩劫经,砸烂、烧毁、遗失……心疼死了,不敢想啊!
两个人又匆匆赶到土产公司,买了一口生铁锅和几只碗碟、杯筷,并打扫使用的铁锹、扫把等物。
纸盒厂的厨房里倒是有灶,但锅却不知被人拎走了,他们买口锅回去,得先让李长江和陈东方吃上饭。
等他们回到厂里,旧家具早已经送到,陈东方也把行李取了回来,两个人合作,甚至已经把前后两进院子里的杂草都清理干净,纵横几条走道也平整好了,李长江正用铁锹平整院子的角落,陈东方则把房间的破烂桌椅搬了出来,正在上下打量着,琢磨着怎么修理。
一见小秋和秦戎进来,两个人都停下手里的活计迎上来。
小秋叹息:“你们干活儿真麻利啊!”她忙乎了半下午没干多少,人家接过手也就一个小时,就差不过干完了!
李长江笑着道:“我平整平整,等修房子的时候,寻摸些旧砖头来,铺一铺,省得下雨泥泞。”
小秋看着收拾干净显得更加宽阔的院子,琢磨着,在走道两边种点儿什么花木,或者种果树也行,到时候春天看花,秋天吃果,也多一些乐趣。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眼下,还顾不上这些。
见他们手里的拎着许多东西,李长江和陈东方赶忙过来接过去。
小秋问过他们的意见后,将他们把宿舍按在一进院子的东厢房里,挨着原来的厨房。
秦戎则和陈东方、李长江一起,把两张单人床和矮柜都抬进屋里去。这几间房屋虽然破旧些,但房顶和门窗都算完整,略作打扫,就能将就着住了。
弄完这些,也不用小秋秦戎安排,会泥瓦匠的李长江就将买回来的铁锅按到灶上,又去院子角落和了泥回来,把锅四周的缝隙抹严实。
看看天色不早了,夕阳即将西沉,屋子里的光线都暗下来。
厂子里的水电都是齐备的,只是空置久了,灯泡不知被谁拧了去,房顶上坠着空空的灯口,却没有灯泡。之前大家也没注意到这点,这会儿要开灯了才发现。
这个时间,百货公司和街道副食店都关门了,也没处买灯泡去,于是,小秋就跟秦戎商议,她先回家去做饭,待会儿让秦戎过去将李长江和陈东方的饭拿回来,顺便将空闲房间的灯泡先拿一个过来照明。
小秋刚离开,吴戈就赶了回来。一看见李长江和陈东方,自然也觉得是意外之喜。
搂着李长江的肩膀,吴戈笑嘻嘻道:“两位大哥既然想留下,且先安心在这里住几日,等我琢磨琢磨,帮哥哥们找个合适的工作就是。”
虽然眼下他们卖鸡蛋的生意还算顺遂,但即便不是重生,吴戈的政治敏感性也比小秋强得多,自然知道,这种简单易行的生意长久不了,特别是见他们挣了钱,很快就会有人模仿。一旦做这个的人多了,鸡蛋的行情很快就不再紧俏,届时,利润自然会被挤压减少……
所以,他才想着,替李长江和陈东方另外找工作。
以吴戈的身份,往高了不敢说,找个企业厂子安置一两个人还不是太大的难事。李长江和陈东方听得心里欢喜,又有些羞惭,竟一时呐呐地,说不出什么感谢之语了。
吴戈秦戎了解这两人的性格脾气,对他们这样不但不觉气恼,反而更加替他们叹息。明明都是脾性厚道、实在、肯吃苦耐劳的人,却因为家境差没读书,自小营养不够,体格也差一些,这才没办法留在部队。
吴戈搂着李长江和陈东方,拍拍对方的肩背算是宽慰,转而问起小秋,秦戎才突然懊恼道:“她的手伤着,我竟然忘了,让她自己回家做饭去。”
“手伤了?”吴戈一听就皱了眉头。
待听秦戎说小秋是因为割草,手掌打了水泡,这才略略缓了脸色,却仍旧暗暗生气,真是笨死了,就不知道爱惜自己个儿的?不说陈李二人,有他和秦戎俩人在,那些活计哪里用得着她去做?好好地把自己手给弄伤了!
心里嘀咕着,吴戈半刻等不得,让秦戎留下来与陈李二人继续收拾整理,他自己骑了车子,匆匆赶往卷棚胡同。
等吴戈赶回去,小秋已经将饭做好了,正用没起泡的左手,笨拙地拿着铲子往饭盒里盛菜。
“快放下!”吴戈看得一阵气恼,低喝一声,吓得小秋手一哆嗦,好不容易铲起来的菜又重新撒回了锅里去。
“唉,你个笨丫头!”真是不省心!
见她这般,吴戈反而不忍心再说什么,只气鼓鼓地走过去接了小秋手中的锅铲,用好不了多少的笨拙动作,把锅里的饭菜盛在饭盒和碗里。
察觉到了吴戈的气恼,小秋转转心思,没闹明白他生气的原因,却也没打算细究,只道:“馒头热好了,在篮子里。菜装好了,就赶紧送过去吧,天色不早了,他们也该饿了。”
吴戈回头瞪她一眼,将饭盒拿出去放在篮子里。却听小秋又道:“你搬个凳子,把西厢房里的灯泡拧下来吧……厂子那边的灯泡都被拧走了,白天没注意到,也没买灯泡按上,先从这边拧个过去用着吧。”
被她这么一顿絮絮叨叨,吴戈心中的气恼反而不知不觉消减了些,他抬手拦住要去搬凳子的小秋,自己拎了凳子进屋拧灯泡,一边道:“你的手不疼啊?”
小秋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吴戈是因为她的手受伤而生气啊!
还嫌弃……她自以为在家里干活习惯了,谁想到才一年多不干活,就这么不中用了呀!
吴戈没用小秋跟着,自己拎了篮子,骑了自行车去厂子那边送饭了。
小舅舅和师傅都没回来,小秋坐在石榴树下等着,下意识地抬起包扎着白色绷带的手掌,心里也难免有一点儿诧异,自小干活儿,记得刚重生回来的时候,精瘦的掌心皮肤粗粝,还有一层薄茧的。
第二百九十五章
短短一年时间,虽说没再干重活,做饭洗衣服之类的活计可没少干,她的皮肤细嫩的没有半点儿薄茧不说,连手掌手指的形状似乎都好看了许多,曾经略显粗大的指节都不见了,手掌细嫩绵软,手指也修长匀称……这一看,竟比那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手更好看些。
琢磨了片刻,小秋心中升起一抹疑问,难道是因为大青花碗的缘故?
那么,究竟是因为她长期吃瓷碗【创建和谐家园】出的食材,还是因为大青花瓷碗的修复功能,捎带着把她这个寄主的身体也修复,甚至优化了?
那伤口……是不是也能快速‘修复’?
小秋这么想着,好奇心发作,竟是忍不住将手上包裹的绷带给拆了开来。
因为是右手受伤,左手不灵便,又是院子里光线黯淡,她拆绷带就很是费了些劲儿,好不容易把绷带拆下来,还没等她看清手上的伤口如何,却听大门哐当一声响,宋秀程推着车子从外边走了进来。
不等小秋说话,宋秀程已经瞥见小秋手上的绷带,不由皱了眉头问:“手怎么了?”
说着话,他已经停好自行车,大长腿几步就跨到小秋身边,伸手将小秋的手掌拉到了自己眼前:“这是烫着了?”
借着昏暗的灯光,他只看见小秋手掌和手指上都有斑斑红痕,似有些红肿迹象,却看不出破损……因此,才猜着是烫到了。
小秋这会儿也看清了手上的情况,听小舅询问,她心头一跳,连忙强自镇定道:“不是……是磨得起了几个小泡……刚刚用井水冷敷了,泡就不明显了,只是还疼,我想再用绷带裹一裹,省得碰到它受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