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既然如此,小秋也不再推却,将手绢包接在手中,起身给王建国鞠了个躬:“谢谢爷爷。”
至于李秀英……她能理解爹孝敬父母,却做不到完全忘记种种……原谅她,她不是圣母!
“好,好,好孩子,进了京,就好好学习,出息了,也给咱们老王家光宗耀祖!”王建国似乎松了口气,高兴地说着,端起面前的酒盅,一口喝干了。
王利民和王利军也跟着喝干了杯中酒,王利民就拎着汽酒瓶子给老爷子倒满了,笑着道:“爹啊,您尝尝这个汽酒,外国人传进来的好东西呢!”
王建国端起酒盅子沾了沾唇,失笑着道:“这是啥啊,跟甜水儿似的,你就哄我老头子吧!”
王利民嘿嘿笑着,不做辩驳。王利军在旁边笑道:“爹啊,大夫嘱咐了,不让您喝酒,您喝了一盅,表示个意思就行啊,多喝几杯这个汽酒吧,好喝着呢,孩子们都爱喝。”
“嘿嘿,好,好,就它吧!”
李秀英一直嘟着嘴不说话,王利民特特地给她准备了一只碗,殷勤地把菜夹到她的碗里,她就低着头吃碗里的菜。
一家人也没理会她的,王利军王利民奉承着老爷子说话、逗笑,女人和孩子们也说说笑笑的,一顿饭吃的也算热闹。吃了大半个小时,宋秀莲起身去了厨房,魏爱梅也跟了过去,准备下饺子。
小秋抽空也进了厨房,将口袋里的手绢包塞给宋秀莲:“娘,你搁着吧。”
宋秀莲却没立刻收起来,而是借着厨房的灯光打开手绢给魏爱梅看:“我进门后也没见过,嫂子可有印象”
魏爱梅托在手里看了片刻,点点头道:“有的,我记得第一次进门,就看着老太太耳朵上手上都带着物件儿,等我过了门就不见了,当时还以为家境难变卖了,没想到是收起来了。”
说着,又将手绢包包好,重新交还给宋秀莲:“既然孩子让你放着,你就装起来吧。”
这几年,王利民养鸡卖鸡卖鸡蛋,带着成海一起干,每年给成海的钱比生产队里多出几倍不说,平常吃鸡蛋也差不多是敞开了供应,他们家日子宽裕起来,得亏了二叔王利民照应,是以,老爷子拿出物件儿来给小秋,她心里有那么一点点不得劲儿,也不至于说什么酸话——这么丁点儿的小东西能值多少钱?恐怕还不如成海干两个月的工钱。更别说二叔王利民还把老二老三也都送进县城上学,这些可不是一对耳环能比的……她才不是那短视的,丁点儿东西就看在眼里。
小秋交待完了,就回来吃饭。
宋秀莲和魏爱梅妯娌俩很快下了饺子,一盘一盘端上来,细白面的饺子,刚刚出锅,一个个鼓鼓的胖胖的,散发着腾腾的热气,飘散一路清香。
一家人难得凑在一处,还能和和乐乐的,这顿饭吃的算是都很满意。
吃过饭,王建国就起身,招呼着老婆子一起回去了,临走还拉着小秋的手嘱咐:“明儿,爷爷就不去送你了,到了京城,自己照应好自己,多往家里写信,省得你娘惦记你。”
小秋自然答应着,自然地扶了老爷子送出大门。成江和成海上前,接过老爷子,一直送回老屋里去。
等小秋转回来,桌子上已经上了茶水。王利军和王利民兄弟俩喝着茶,说着话。
“爹吃了郑院长开的药,明显见好了,我明天去送小秋,再包几服药回来!”王利民叹息着说。
王利军点点头,又道:“我寻思了,等给成海盖屋,我也跟爹商议商议,趁着人手,把两家中间的院墙拆了去,以后,让爹娘跟着我吃饭,早晚的,我和你嫂子也能多照应照应。”
小秋听他们哥俩商议这些,也没插话,只带着三哥成河和成贵小夏小冬,往树底下的木床上玩去了。
等人都散了去,小夏也睡着了,宋秀莲来到小秋屋里。
小秋做在炕头上,依着炕柜看书呢,听到动静,连忙放下书看过来:“娘,你还没睡啊!”
宋秀莲走过来,替小夏拉了拉身上的单子盖了一下,这才侧着身子坐在炕沿上。
“嗯,我过来看看你。”宋秀莲说着话,递了个手绢包给小秋。
小秋有些失笑,今晚上,手绢包大丰收了,一会儿功夫收了两个了。她大概猜到了什么,所以也没推却,伸手接了过来。
然后就听宋秀莲柔声道:“这是一百块钱,你带着,到了京里交学费,买书买笔买本子什么,都要用。你自己个装好了,别丢了,也别亏了自己。等用完了,就写信给家里,我让你爹再给你寄过去。”
这么一番话嘱咐下来,小秋鼻管儿莫名一酸,眼窝一热,几乎当时滴下泪来。
她垂了垂眼,吸了吸鼻子,这才道:“娘放心吧,我亏待不了自己。”
她自己存了好几百块钱了,而且大青花碗里还有许多米面油肉,说句不夸张的话,她有大青花在手,根本不愁挨饿,也不愁没钱花。但这些,却没办法告诉爹娘,爹娘给的钱,她也不会推辞。
拿着吧,就当安爹娘的心了!
宋秀莲又叮嘱了一些,诸如穿暖、吃饱,像孝敬爹娘一样孝敬郑院长之类的话。过了好一会儿,她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道:“秋啊,你眼看着也要长成大闺女了……那啥,闺女们大了,都会有些变化……嗯……要是你哪天发现裤子上有血,别害怕……那就说明你长大了……”
宋秀莲一番生理知识教育,说的磕磕绊绊的,小秋都替她着急,却又不好冒然打断,只能耐着性子听了个大概。然后才硬撑着一脸正色道:“娘,你说的这个我大概明白了,我读医书的时候有看到过,古代叫天癸,也叫月事,又叫小日子……你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
“哦!”宋秀莲长长地出了口气,彻底放心了,只是,那叹气声里似乎还有一点点失落?
“既然这样,我就放心了。你不在娘跟前,若是来了,要照顾好自己,不能吃生冷,不能沾冷水……”
说着说着,宋秀莲又忍不住细细地叮嘱了一番。
这每一句话里,包含的都是拳拳慈母之心,小秋倒也不觉得不耐烦,顺势依过去,搂着宋秀莲的胳膊,靠在她肩膀上,闷闷地答应着:“嗯,我知道了,娘放心……”
娘儿俩最初还话题清晰,说着说着,就成了不着边际的絮絮低语。
第二百五十三章
也不知说了多久,小秋差点儿睡着了,王利民站在门帘外咳了一声,成功地打断了母女俩的夜谈:“秀莲,天不早了,让孩子早点儿睡吧,明天还得早起去赶车呢。”
“嗳,好的,好的!”宋秀莲匆匆起身,拉着小秋躺下,又给她盖了,这才帮着吹熄了灯,轻手轻脚地出去了。
小秋躺在黑暗之中,耳听得爹娘絮絮地说着话回了屋,她的心里似乎空空的,又似乎被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给塞得满满的……她以为自己这一夜会睡不着,却不想,似乎娘刚离开,她就睡着了。
然后,一觉到天……未明。
王利民就把她叫醒了:“秋啊,起来了,咱们该走了,再晚赶不上火车了!”
小秋一下子醒过来,却有些不想起。默了片刻,就听王利民又一次叫起:“秋啊,起了,再不起,赶不上火车了。”
吸了口气,小秋缓缓坐起身,然后应了一声:“嗯。”
起床,穿衣。前一天,宋秀莲就把新做的裤子和衬衣叠好放在她的枕头一边了。
海蓝色的直筒裤,特意应了小秋的要求,没有做得太宽松,白底小雏菊细棉布衬衣,圆圆的娃娃领,衣领下衣襟两侧镶了两道窄窄的荷叶边,连扣子都是宋秀莲去县城的时候特意淘来的,淡黄色透明的有机玻璃纽扣儿。这一身朴素的衣裳,穿在小秋细细瘦瘦的身上,却衬托的她犹如清晨挂着露珠的一株小苗,清新灵动。
既然起了身,小秋动作就不再拖拉,熟练地梳了两根麻花辫,走出门,一边与爹娘招呼,一边去院子里洗脸。
宋秀莲已经做好了早饭,院子的桌子上悬着一只灯笼,桌子上摆好了一碗煮鸡蛋,一碟子葱油饼,还有香辣鱼干、泡菜,并两碗热乎乎的大米粥。
小秋不敢去看宋秀莲的眼睛,只跟着王利民一起在桌子旁坐了,垂着头,努力地吃了两只鸡蛋一角葱油饼,一碗大米粥却只喝了一半。
宋秀莲就站在一旁,看她碗里还剩了饭,就柔声宽慰道:“不用着急,你爹等着你,还来得及,喝完再走不耽误。”
小秋摇摇头,道:“我还是不喝太多了,免得路上找厕所。”
这个时候可没有后来那么多公厕,即便是上了火车,挤不挤还不知道,她尽量还是不给自己找麻烦了。当然的,为了避免口渴,她只吃了鸡蛋和油饼,没敢吃鱼干和泡菜。
“可是……”宋秀莲还想劝,王利民却开口止住:“算了,不吃就不吃吧。”
宋秀莲抿抿嘴,不放心却到底没再说什么。
王利民已经把小秋的行李绑在了自行车上,小秋背着书包就可以出发了。
她默默地跟在爹身后往外走,宋秀莲紧跟几步,将四五个熟鸡蛋和几角葱油饼用笼布包了,塞进小秋的书包里:“秋啊,路上跟紧了你小舅,千万别走散了哈……”
小秋低低地答应着,一直不敢回头,不敢看紧跟着送出来的母亲的脸。
鸡蛋和油饼装好了,宋秀莲却仍旧拽着小秋的书包带子不撒手,亦步亦趋地跟在女儿身边,一句句地嘱咐着:“……到了京里,自己吃饱穿暖了……学习尽力就好,别太累了……”
走出大门一段路,走在前头的王利民停住脚步,回过头来:“行了,你就送到这里吧,几个小的都在家里也不行,你赶紧回去看着吧,小冬睡觉不老实,可别滚下炕来摔着!”
宋秀莲答应着,却并没有停步。
小秋不得不停下脚步,回过头来,握住宋秀莲的手,努力撑起一个笑脸来,道:“娘,你放心吧,我保证不饿着也不冻着。我就是出去上学,跟去公社也差不多,学校放假我就回来啦……”
“你去公社,星期天就能回来,哪里一样啊……呜呜……”宋秀莲终于忍不住,捂着嘴哭起来。
小秋硬撑了一早上,也终于撑不住,鼻子一酸,泪水如珠子一般纷纷滚落。
她踮起脚,伸开手臂抱了抱母亲,然后,匆匆转身,催着王利民骑上车子,逃也似地离开了。
晨曦未见,夜色仍旧深沉,抽噎着,小秋却仍旧清晰地听到母亲的呜咽声传进她的耳朵,印在她的心底。
“娘啊,你放心,女儿一定好好照顾自己。你也要注意身体,别太操劳了……”
王利民骑着车子,一路沉默着。小秋放松地依靠在父亲仍旧宽阔魁梧的脊背上,低着头,任泪水滴答滴答落下,落在腿上,落在坎坷颠簸的乡村小路上。
父女俩谁也没有说话,一路上只听得自行车轮轴轻微的声响,伴着轻风,伴着偶尔的鸟鸣……这一个昏暗却寂静的早晨,带着乡间泥土和青草的芬芳,必将化成一抹乡愁,永久地镌刻在少女的心底,陪伴她走过漫漫人生长路。
第二百五十四章
小秋离家的时候,天还没亮,等她坐着绿皮火车摇摇晃晃到达京城时,已是深夜。
走出车站,直冲冲地就站在了街边,没有迂回的出站通道,也没有大排长龙的接站车辆、出租车,小秋也忍不住在心里感叹:原来七〇末的京城车站是这副模样!
宋秀程一手扛着小秋的箱子,一手拎着两人的行李袋,一路走出车站,已经累的气喘吁吁。小秋匆匆感叹了一下,就拉着舅舅让他休息:“小舅,我累了,咱们休息会儿再走吧。”
宋秀程自然知道小秋是疼他,也就顺着她放下行李,招呼小秋在箱子上坐:“来坐会儿。……饿了吧?要不要把行李存一下,先吃饭?”
小秋笑嘻嘻地从书包里摸出两片芝麻烧饼,递给小舅舅一片,自己咔嚓咔嚓吃着一片,一边含糊道:“先吃一点垫垫,等到了,我给小舅舅做饭就好。”
刚刚出了车站她就四下里张望了一回,除了路灯,几乎没什么亮灯的店铺了,再存了行李,再走出去好远找吃的……
算了吧,还是回去自己做好了。她不敢做一桌满汉全席,给爷俩做一顿简单热乎的饭食,还是可以的。郑老头都说了,屋子里备了木柴,也备了煤,米面油也都备了一些呢,做两碗热腾腾的面条足够了!
宋秀程也不勉强,咔嚓咔嚓吃了两片芝麻烧饼,也歇好了,于是扛了行礼继续出发。
走了足有七八百米,两个人才看见路边简陋的公交站牌。宋秀程欢喜起来,向小秋示意:“快走几步,前头就是公交车站了。”
放下行李,小秋抬手看了看电子表:晚上九点四十。再看站牌上的末班车时间:2200,好么,这是踩着尾巴了,好悬就要走回去了!
她看时间的动作被宋秀程看在眼里,忍不住笑道:“放心,咱们很可能还有两班车可以等,他们是二十分钟一班车……哎,来了!”
宋秀程说着话,一眼看见风驰电掣而来的公交车,连忙扛起行李,一边招呼小秋:“秋啊,你在前头,上了车先找座坐下,别管我……哎,上车是踩稳了,小心台阶……”
小秋暗暗好笑,小舅舅着了急,也变得啰嗦起来……她瞅着公交车停稳,扑哧一声,车门打开,她就一个健步跳上了车厢,然后回头将小舅舅手里的两个行李袋接过来丢在车厢里,又伸手拉了小舅一把。
几乎是宋秀程刚刚踏上车,公交车的车门扑哧一声关上,车子呜地一声开出去,小秋的身体因为惯性猛地往前一冲,几乎撞到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去!
幸好,小秋上车后就用胳膊搂住了门口的竖栏杆,身体前冲的同时,她用力往回拉,并稳住身体,宋秀程大概也是有经验的,一上车就依在了车厢上,这才避免摔倒的狼狈!
甥舅俩刚站稳,连口气还没喘呢,就听得旁边座位上一个二十几岁的女青年语速极快,很不耐烦道:“去哪儿啊?买票!”
纯正的京片子,特别是语速快了的时候,其实与普通话还是差别比较大的,乍一听,也比较难懂。还好,小秋是伪萝莉,宋秀程则有了半年的京城生活经验,倒是都听明白了。
宋秀程报了站名,女售票员飞快地丢出一句:“两毛二一位!”
宋秀程就问了一句:“孩子可以半票吧?”
那售票员就更烦了,斜欠了宋秀程一眼,不耐道:“自己个儿孩子自己个儿不知道啊?问我,我是你孩子的谁呀?真是笑话儿了……”
宋秀程不等说啥,小秋先恼了:“你是不是售票员?……既然是售票员,该怎么买票,自然要问你。伟大领袖都说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你就是这样为人民服务的?”
“我就是这么样怎么地了吧?爱坐不坐,不爱坐下车……”那售票员火气也大起来,瞪着小秋摆出一副骂街的架势来。
旁边的司机看不下去了,招呼一声:“行啦,行啦,大半夜的别吵吵了……赶紧卖了他们的票吧!”
这一句,售票员总算恨恨地住了口,却仍旧瞪了小秋一眼,道:“两毛二一位!”又一指小秋道:“她超高了,得买整票!”
小秋气极反笑,嘿嘿一声道:“按公交公司规定,一米五以下半票,这儿可有刻度,这位大婶请看仔细了,我离着一米五还差好几公分呢!”
她一直着急自己的个头长得慢,今天,第一次,觉得自己个头矮得如此——大快人心!
那售票员瞪着她不说话,跟气鼓鼓的大青蛙一样。
小秋笑嘻嘻地摸出三毛三分钱来递过去:“一个整票一个半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