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啊,那哪行啊,怎么着也是我捞上来的,小秋妹妹哪能不让我吃啊,对不对……”成河对小秋的厨艺早就口服心服了,一听小秋要做,那指定好吃啊,“你只要做的好吃,明天我再来摸,你不知道,水底下有的是,都是积年的,这些都不是最大的,比笸箩大的还有呢!”
这些河蚌就他俩也搬不回去,成河让小秋看着,他一溜烟跑回去,没多会儿把下了工的大哥和割草回来的二哥都叫了来,哥仨加上小秋一起,用筐子抬,用篮子装,一股脑儿把二三十个大河蚌运了回去。
河蚌这东西做起来简单,要紧的就是个火候的掌握。火候掌握好了,就是鲜嫩无比的人间美味,火候掌握不好,一烧过了,蚌肉烧老了,就成了咬不烂嚼不动的木头渣子,鲜味儿也没了。
一事不烦二主,进门口,小秋就指使二哥三哥动手,把蚌壳撬开,她拿把锋利的小刀把蚌肉剔下来,略一冲洗后,切成薄片。然后烧清汤,开锅后下蚌肉,紧跟着打蛋花,离火,撒香菜或者香葱,放盐调味儿,又少少的点了几滴芝麻香油,扑鼻子的鲜香就满溢开去。
小秋拿小碗盛了半碗递给二哥成江:“二哥尝尝。”
成江也不客气,拿调羹舀了一块蚌肉送进嘴里,入口的蚌肉滑嫩鲜香,汤汁看着清淡,却鲜甜清鲜的,让人停不下口。
成河见二哥吃了一块肉,又喝汤,他就等不得了,伸手从二哥手里接过碗来,仰头一口,将小半碗汤带肉一口吞了,蚌肉蛋花都极鲜滑,入口就顺着喉咙下了肚,他都没怎么尝得出味道来,只觉得,满口鲜香余味。
他吧唧吧唧嘴,举着碗回头找小秋:“再给哥哥盛一点,没尝出味儿来!”
“哈哈,三哥真像是吃人参果的二师兄!”小秋笑得撑不住。
成河却愣愣的不知所以:“二师兄是谁?人参果是啥东西?”
成江却是看过几本西游记画书的,抬手拍了成河一巴掌,笑斥道:“你看小人书就看画了?难道忘了猪八戒是二师兄啊!”
“啊……嘿嘿,我看画就都看明白了,哪里还用看字儿啊……哎哟,二哥,别打了,再打就更傻了……”成河一边哀呼,一边往小秋身后跑,恰好小秋重新舀了一大碗递给他:“给我大伯大伯娘送去尝尝,给他们说,中午就是尝尝味儿,晚上过来再吃。”
成河两只手接了大碗,一边答应着一边往家走,到了大门口还听得小秋嘱咐:“叫大哥过来一起吃啊,咱们做了一大锅,大哥不来吃不完……”
王利民这会儿从屋里走出来,成江连忙叫人,小秋也舀了一碗汤送过来让他品尝。
“嗳,没想到这东西这么做了还挺好吃的,过去都没人吃,捞上来也是扔了……”王利民喝了一口也赞叹不已,回头跟小秋说,晚上几个叔叔伯伯来吃饭,又对成江道,“我给你宋家姥姥姥爷说过了,你宋家小舅去县城搬了,争取把成河成贵小夏都转到县城里上学去。”
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跟老三好好说说,让他别跟姥爷姥姥见外,他去县城上学,一来是想着那边条件老师都比咱们这边强,对他学习有利;二来也是想着他能照顾照顾小夏和成贵,你们姥爷姥姥有啥活儿,也能帮着拾掇拾掇,又是老又是小的,有他照顾着,我才能放心。”
听二叔这一番肺腑之言,成江也不再多说,心里知道二叔是真心为了兄妹几个学业着想。至于照顾老的小的,那不过是托辞,当然了,即便二叔不说,该干的活他也会叮嘱成河抢着干,该照应的也会尽心。
王利民又叮嘱成江:“这事儿你宋家小舅去县城办了,办成办不成还不敢打包票,我给你说一声,你们兄弟知道就行了,先不用给你爹娘说。”
晚上,有成河捞回来的小鱼小虾,小秋做了个铁锅熬鱼贴饼子,炒了一大盆河蚌鸡蛋,做了一盆丝瓜河蚌鸡蛋汤。又有凉拌黄瓜、凉拌老虎菜、香辣小猫鱼、鸡蛋干……大盆大碗地摆了满满一桌子,把春生二牤子几个吃的直呼过年!
王爱巧嫁给二牤子后,很少回娘家,今儿二牤子来二哥家吃饭,也没让她回来。
等众人吃饱喝足,说了一会子话才散去时,王利民叫住忙着搬椅子桌子的二牤子,将一碗炖鱼交给他,撵着他赶紧回家,给小巧送饭去。
魏红梅帮着宋秀莲收拾洗涮了锅碗瓢勺,这才带着成海成江成河哥仨家去。
王利军和王利民哥俩都喝了点儿酒,多少有点儿兴奋,还不觉得困,就坐在院子里的树底下乘凉说话。
王利军道:“……等锄完这一遍地,棒子长起来就进不去人了,地里的活儿也能缓些日子,我就准备打地基,争取在入秋前搭起架子上了梁,等秋后慢慢打好门窗装上就行了,墙也晾透了,屋子住着才舒服……”
小秋一听,这是又说起屋给大哥娶媳妇的事儿了。再过几天她就要离家了,如今的交通情况,这一去,不到过年是回不来了。大哥娶媳妇儿的盛况她大概无缘得见了……唉!
成江帮着往屋子里搬桌子搬椅子刚回来,恰好听到小秋一个人坐在那里唉声叹气呢,跟个小老太太似的,想笑,又想起小秋即将离家的事情,心里也难免升起一股不舍来。
兄妹这么些人,在很多时候,似乎只有小秋能够理解他的想法和心思,小秋这一走,家里连个与他知心的人都没有了。
这么一想,他就笑不出来了,只默默地走过去,挨着小秋坐了,默了半晌,才道:“你进了京就是一个人了,虽说有郑院长和吴戈秦戎他们,却终究不是在家里了,万事自己多小心,其他什么都不及你个人要紧,知道吗?”
听他这么嘱咐,小秋回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笑容:“二哥放心,我最胆小的,一定不会招惹事儿的!”
成江失笑,带点儿宠溺,又带点儿无奈地抬起手,呼噜呼噜小秋的头顶——大妹妹这一去,他这个当哥哥的有点儿跟不上趟儿了。
不过,他也给自己定了目标,再加把劲儿,争取早点儿跟上妹妹的脚步。嗯,再过三年!
成河给邻居家还东西回来,也凑到小秋身边坐了,笑嘻嘻道:“小秋怎么了?还在为今天那事儿生气?”
小秋翻他一眼,垂头丧气道:“我就是想着大哥娶媳妇儿我大概不能回来了……”
成河松了口气,拍着胸脯道:“你别担心,到时候,有什么好吃的,我都给你留出来,然后给你寄过去。”
小秋看他一眼,很想说,她真的不是为了吃……可这话说出来,大概连她自己都不信,索性不说了。
那边成海从屋里走出来,他大概也听到爹娘在商议他的婚事,多少有那么点儿不好意思,在屋里避了半天。没想到一出门就被小秋看见了。
“大哥,等你结婚,带嫂子去京城度蜜月呗?我给你们找住的地方!”小秋突然想到了一个最快见到新娘子的办法,立刻提了出来。
蜜月这是个新鲜词儿,小秋一提出来,成河先好奇地问起来。
小秋说出来也觉得秃噜了,但也只能尽力找话往回圆:“新郎官和新娘子甜甜蜜蜜嘛,刚结婚的一个月就叫蜜月,我还是听芳芳姐说过一回,大城市里刚结婚的小两口喜欢出去旅行,称之为度蜜月。”
成海在旁边听的很认真,却还是笑着摇头:“一个月,家里的活儿不都舍下了?!”
小秋愣了一下,笑道:“蜜月是一个月,但度蜜月并不一定那么长啊,玩个三五天,五六天都算!”
看新媳妇是她的小私心,更多的是想着让大哥成海走出去看一看外边的世界。
三个哥哥,眼看着二哥成江学习好,心思缜密,将来的发展大概是最好的。三哥看着憨实,却也是一肚子鬼机灵,发掘了美术的天分,又赶上家境好转,社会环境好转,将来的发展也不会太差。数落下来,唯有大哥赶得时候不好,家里累耽误了他太多精力,早早下学回来干活。小秋就想着,趁大哥年轻,闯劲干劲十足的时候,再借着社会变革的东风,推他一把,说不定也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几十年后,农民出身的大实业家可不少呢!
那边大人们不知什么时候停了话头,听着几个孩子们说话。
成海明显对京城也有向往,特别是带着新娘子一起去,还可以看看妹妹,让人很难不心动!只不过,他习惯了考虑家里的活计,当然还会考虑出门一趟的花费……于是,再推托的时候,就多少有那么点儿犹豫和遗憾流露出来。
王利民在那边发了话:“去,也当替我和你二婶去看看你妹妹。这个钱我这个当叔的出啦!”
不等成海作声,王利军就开口道:“哪能让你花钱,家里存了些钱,盖房子结婚之后,也有余富,他们想去也不是不行……”
第二百四十八章
王利民没让大哥说完,再说下去,成海这一趟‘蜜月之旅’可真就泡汤了。
他哈哈笑道:“大哥,成海跟着【创建和谐家园】了几年,任劳任怨的,我这个当叔的就不能表示表示?行了,啥也别说了,就这么定了。也让孩子们出去见识见识……我出了两趟门,可是真的长见识,以后啊,不能总窝在家里埋头干活,有机会有时间,也得出去走走看看,看看人家咋挣钱的……”
王利军和魏爱梅互相看看,再看看笑呵呵带着些羞涩的大儿子,都不忍再拒绝。
他门这对当爹娘的,心里也觉得对不住老大,他们自己没本事给孩子太多,孩子二叔给出钱也好……反正,以后成海跟着他二叔干活,尽心尽力就是了。
小秋顺口秃噜的一句,没想到真的就确定了。成海高兴,她更高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等大哥大嫂进京后,她带他们去哪里玩了。
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夜深了。小冬在宋秀莲的怀里睡着了。小秋则把成贵揽在怀里,一晚上没撒手,这孩子虽然小,白天的事也不是完全不懂,恐怕也吓坏了,晚上吃的不多,一晚上也没作声……王利社个祸害,真是作孽啊!
其他人没怎么注意,倒是成河一直关注着这个小弟弟,天晚了要散了,他伸手从小秋怀里将成贵抱出来,用力一举扛在肩上,笑哈哈道:“成贵今晚跟二哥三哥睡去吧!”
成贵惊呼一声,不等平复下来,就听三哥凑他耳朵边儿小声说:“明儿一早,三哥带你去起网子哈!”
起网逮鱼的诱惑太大,成贵立刻就投降了,乖乖地趴在三哥肩膀上,伸手搂住了三哥的脖子,然后成河就大呼小叫起来:“你个臭小子,想勒死我呀,撒开手……”
估计是成河搔了成贵痒痒,远远地就听到成贵的笑声咯咯咯地从大门口传进来。
小秋看着这一幕,有点儿哭笑不得,她温柔宽慰了一晚上,成贵都没有起色,没想到被三哥三两句话就逗得开了心!
——男孩子还是多跟哥哥们玩耍,才更豁达?这就是,古代不叫男儿‘长于妇人之手’的缘故?
小秋有那么一点点儿悻悻然,小夏揉着眼睛迷迷糊糊靠过来,她于是被安慰了,牵了小夏的手回屋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小秋起来扫了院子,又拿了青菜拌了米糠喂鹅喂鸡。
成贵兴冲冲从外头回来,裤腿挽在半截,还一个高一个低的,手里端着一只脸盆,大老远就跟小秋说:“大姐,大姐,我跟三哥去起网子捞了许多鱼,还有好多虾……原来早上去起网子,会有好多虾,大姐姐最爱吃了……”
眼前的小子虽然脏了点儿,邋遢了点儿,但脸上的笑却如初生的阳光,灿烂明亮,让小秋都忘了昨晚那一点点小心眼儿,跟着欢喜起来。
“好,好,大姐一会儿就给你们做炸虾……”
这个时候没有什么盖中盖、液体钙,小秋就在做饭的时候想办法给她自己和弟弟妹妹们补钙。小虾米最好了,裹一点鸡蛋面糊下油炸的酥脆,虾米皮都能吃下去,还不影响虾肉的鲜甜,炸一盘子,姐弟几个当零嘴都能吃完。
当然,这种吃法在这个时候还属于不会过日子的行径,传出去是要受批判的,也就小秋‘不差油’,偷摸地炸了,自家人吃。
下半晌,宋秀程骑车过来了。带了个好消息来,成河并小夏成贵的转学手续都办妥了,成河就去县第一中学初中部读书,小夏成贵则去的是机关小学。宋家在县城的房子已经返还了,宋胜书上班之余就请人修整了一番,前后两进的院子,房子旧了点儿,但很宽敞,几个孩子都过去,也并不觉得挤。
宋秀程还说了,钟玉琴已经在家收拾得差不多了,就着几天,趁他回京之前,帮着把家搬完。
宋秀莲听得连连说好,小秋在旁边看着,却看出她多少有那么一点点失落。
当初是一家人搬到乡下来的,如今,弟弟妹妹都考上大学,爹娘也要搬回去了,却只有她一个人留下了。再说,爹娘搬进县城,她想见一面就远了……
小秋大概理解宋秀莲的心思,就趁着宋秀程出去跟王利民说话的工夫,宽慰自己娘亲,道:“娘啊,咱们家日子越过越好了,过个一两年,让我爹进县城盖个大院子给你住,就在姥姥姥爷家旁边儿!”
宋秀莲被她说得失笑起来,抬手摸摸大女儿的小辫子,叹息道:“进县城盖房子,咱们家不要了?地不种了?你爹难道每天骑着车子回来种地啊?”
老娘这是被捆在土地上成了惯性思维了,她大概无法想象,十几二十几年后,农民主要的收入将不再是土地,更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进城做工、做生意。当然,也有一部分提前富起来的,开公司开工厂做老板,进城买房子、盖房子,过着比城里人更富足更优渥的生活!
她重生一回,没指望成就什么千秋大业,只希望,自家也借一借东风,成为最早富裕起来的那一批人。爹娘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一生,弟妹们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能够更自由地选择人生的方向。
看来,这话她还得给爹说道说道,也算是帮老爹确定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吧!
小夏和成贵都确定要去县城上学,宋秀莲在忙完小秋的行李之后,又开始盘算两小离家的行李。
“他们过去也是跟着你姥姥姥爷,被褥都是新做的,拆洗一下就好。衣裳就要做新的了,春上的大都小了,也都旧了,特别是小夏的衣裳,穿的特别费,不说跟你比,比成贵个小子都能祸祸,鞋子没有不露脚趾的,裤子没有不带补丁的,唉!”
小秋回头看在院子里带小冬玩耍的成贵,再想一早跑出去玩耍的小夏,也忍不住笑。小夏这两年玩的是有点儿野了,天天不着家,上树爬屋,下河摸鱼,没有她不干的事儿。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过,她倒是不觉得小夏这样不好,只是成贵的安静和懂事不像个孩子,显得过于成熟了。再想想秦戎,他们两人境遇相似,性格竟也有些相同……生活使人成长,失了父母庇佑的孩子则比较早熟。只是这份早熟看在眼里,让人隐隐地心疼!
小秋也不搭话,只含笑听着宋秀莲数叨。
宋秀程和王利民走进来听见,宋秀程就笑:“淘气的孩子聪明,小夏的成绩还是不错的。”
宋秀莲斜弟弟一眼,不满道:“别哄我,你跟秀菊两个可没她那么皮的。”
王利民在旁边摸摸鼻子,低着头嘿嘿直笑。小秋也跟着笑,宋秀莲被他爷俩笑得一愣,随即也忍俊不禁笑起来:“我可没说你!”
王利民很光棍地笑着自认:“不用你说,我小的时候皮得很,小夏这是随了我啦!”
此话一出口,引得众人哄然而笑。院子里玩耍的小冬和成贵听到笑声,茫然回头看了一眼,随即自顾自地玩他们的了。
姥姥家往县城搬家,小秋家一定要去的。
王利民提前两天就跟队里请了假,并借了队里的拖拉机出来,这天一大早,天还没大亮,就招呼大大小小一家子,并成海成江成河三兄弟上了车,突突突地往公社里去了。
外婆钟玉琴已经收拾了好些天,该打包的打了包,该装箱的装了箱,大件家具也都收拾妥了。
小秋一家到的时候,宋秀程的几个好友同学也正好上门帮忙,大伙儿碰到一处简单招呼一声,就撸起袖子开始干活儿。
男人们动手搬大件儿家具,钟玉琴带着宋秀莲宋秀菊姐妹俩并小秋就专注收拾包袱、零碎儿。小夏和成贵小冬就在院子里玩,看着大人们一趟趟抬东西,小冬好奇跟上来直往脚底下走,几次差点儿被磕着,小秋连忙将他们带到院子一角,用碗装了几块点心让他们坐在那里吃。
人多力量大,橱子柜子这些大件儿很快装到了车上,能用上的被褥、衣裳等包了包袱也装了车。然后就是锅碗瓢勺、杯盘碗碟等,零零碎碎的也装到了车上。
小秋亲眼看着咸菜坛子还装了四五个,有姥姥积的豆酱、腌的萝卜、泡菜……这些东西不值钱,却几乎每顿饭都不可少的。
钟玉琴笑着道:“过了一辈子,就是一堆破烂儿。”
王利民笑呵呵道:“婶儿可别这么说,过日子少了哪样都不便当。何况,自家东西用惯了,花钱买新的还不顺手呢!”
被他这一说,钟玉琴忍不住都笑了,回头跟大女儿低声道:“利民这孩子会说话啊,说出来的话贴心。”
丈夫被夸奖了,宋秀莲自然高兴,抿嘴笑道:“就是会说几句大实话吧!”
宋秀菊在旁边就笑道:“大姐夫这样朴实厚道,才是大姐的福分呢!”
宋秀莲看钟玉琴走到一旁收拾东西去了,她就悄声问宋秀菊在大学可有合心的人,宋秀菊先是一怔,随即微微红了脸摇头:“到了大学里才知道,自己学的那点儿东西多么浅薄,每天上课之后,恨不能多看点儿书学习了,哪有心思理会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