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七零小村女》-第7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宋秀程却叹息道:“也算是恢复了吧!”

      一听这话就不对啊,也算恢复,那就恢复了工作,却很不如意咯?

      果然,宋秀程接着道:“工作、待遇都恢复了,只是……之前他三十岁出头就当上了坦克师师长,如今,过了十多年,却只是恢复了师级待遇……据称是考虑到他的身体不好,让他好好调养身体。”

      听小舅舅这么说着,小秋都能想象当年廖伯伯刚过三十岁就升任坦克师师长的风采,年纪轻轻就跻身高位,又该是如何的意气飞扬、踌躇满志,可大好的前程,包括美满的让人羡慕的家庭,都在一夕之间倾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十年岁月蹉跎,雄心或许还在,局面已是今非昔比,想再让廖家立起来,真的很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联想廖辰高考的一波三折,真的让人忍不住扼腕,世事无常,命运多舛。

      姐弟姐妹难得重聚,话多的说不完,宋秀程与王利民聊聊形势时事,又偶尔插几句话到宋家姐妹的家常里去,说说笑笑,入夜方散。宋秀程宋秀菊也在姐姐家留宿。宋秀菊自然跟小秋小夏一起住,宋秀程则住在给成贵小冬备的屋子里。

      等人都散去,宋秀莲也哄着成贵小冬睡下,这才跟喝了点儿酒有点儿微醺的丈夫道:“秀程忙成这样,我问他芳芳的事,他也只说让我放心,还说怎么也得等毕了业再谈婚事……唉,秀程今年都二十五了,上完学还得三年,他都快三十了,等结了婚再要孩子,都三十好几了,也太晚了些呀……”

      王利民也觉得三十结婚晚了,但他显然比妻子想得开,笑着宽慰道:“他们两个上学隔那么远,真结了婚咋办?要是有了孩子呢?让女方上学还是不上?……倒不如安安心心上完学,争取到一处工作,再结婚安家,也就顺理成章了。好了,好了,你别操心太多了,秀程是个心里有数的,只怕不用我们想,他都安排好了呢。”

      想一想,宋秀莲也觉得没啥好办法,只能叹着气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宋秀程宋秀菊吃过早饭回去,恰好各家都吃过饭准备去队里上工,宋秀程就没上车子,与宋秀菊一并步行往村外走,一路客客气气地叫人打招呼。

      王利民和宋秀莲带着孩子一路送到村口,看着宋家兄妹骑上车子走远了,这才转身回来,宋秀莲带着孩子们回家,王利民则直接去队里上工了。

      临到家门口的时候,遇上出门要去上工的魏红梅,宋秀莲笑着打招呼,几个孩子也七嘴八舌地叫大伯娘。

      “这是去送秀程和秀菊了?两个人多长时间不回来,咋不留人家多住两天?”魏红梅问道。

      宋秀莲笑着摇头:“他们也是刚到家就来了,爹娘们也没亲够呢,我哪里好意思留他们……好在,他们假期长,一个多月呢,以后再来,我过去,都能再见的。”

      魏红梅也就是问问,随即笑着点头道:“这上了大学的人就是不一样了,看着又白净又秀气的,还那么知礼懂事,不像有些人,连个正式工作都没有呢,不过是跟着打杂儿,就鼻孔长到头顶上去了!”

      宋秀莲知道她说的是王利社,当着成贵的面儿,她也不好多说,只客气地笑笑,道:“都是大人了,也该明理懂事了。”

      中午时,宋秀莲就将宋秀程带回来的果脯并糖果装了一盘子,打发小夏给三个哥哥送过去。小秋将自己初一的课本收拾出来,拿在手中,与小夏一起去大伯娘家。她们这一级的课本做了修改,二哥成江的课本三哥用不上,她的拿过去,也好让二哥抽空给三哥预习预习。

      到了大伯娘家,二哥成江在院子角落修铁锹,小秋过去跟二哥说话,小夏端着果脯糖果盘子进屋。也不知小夏怎么跟大伯娘说的,晚上,王利军和魏红梅就过来了,问小秋进京上学的事。

      王利民和宋秀莲觉得也不需瞒着什么,就给他们说了:“也只是郑院长有这个想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儿,更不知道能不能成呢。”

      “那郑院长不是个没谱的,既然他开口说了,就应该是有把握的。”魏红梅道:“虽说能进城是好事,但就这么一下子走了,还真是舍不得呢!”

      自从郑秋实来,王利民就与宋秀莲说过郑院长可能进京,届时要带小秋进京的事。宋秀莲虽说性格温柔,却因为出身不同,对外出求学看得很重,反而不觉得多难过,倒是反过来劝起了魏红梅:“孩子只是去上学,奔个前程,说到底还是咱们家的孩子……再说,一两年也不知能不能说到事儿上去,若是隔上个五六年七八年,那会儿孩子大了,即便没这事儿,也差不多该离家了。”

      宋秀莲说的是孩子考上学出去上学,魏红梅却想的是小秋个闺女家,十七八岁上也该找婆家了,于是会意一笑道:“让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早早晚晚都要离家,倒是我看不开了。哈哈……”

      这放了假,人就都往这里会合一样,宋秀程和宋秀菊回来第二天,吴戈和秦戎竟然过来了。

      一进门,吴戈就扯了水瓢咕咚咕咚喝了一通,然后抬手抹抹嘴道:“我就耽搁了一天,就没能跟着你小舅一起回来!”

      小秋见了这两个也是惊讶,之前小舅也说了,这俩寒假时就被吴爷爷扔到连队里操练去了,暑假据说吴爷爷也发了话……她有点儿小好奇,他们两个是怎么从吴爷爷的铁腕下逃出生天的?

      吴戈一年没来,早就心心念念地放肆玩了,喝了几口水,都没顾上坐会儿,就匆匆往外走:“我去找找成江成河去。”

      小秋也不拦他,只叮嘱他:“二哥每天这个时间不是去打草,就是在鸡舍那边。”

      吴戈也不回头,只扬手挥挥,大步去了。

      秦戎却不急着跟上去,手里捧着小秋倒的热水,缓缓喝着,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小秋:“看着长高了不少。”就是还太瘦,因为个子高了,细手细脚的显得更瘦了。

      一提身高,小秋也有些小得意,这一年她的个子终于窜起来,她前几天才拿着娘量尺寸的皮尺量过一回,已经148了,她今年才11岁,还没有发育,大概还能长个一两年。她上一辈子个子没能窜起来,最后也只有157。这一辈子,她不指望长个模特身材,只希望能长个一米六几的个头,也就知足了。

      “高了吧?我也觉得今年个子长得快,去年秋天的衣裳,过完年穿着就短了。”

      秦戎笑着点点头:“这一次又带了不少奶粉来,你每天也喝一杯吧……我听说,喝奶长个儿。”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其实是他特意地问过吴爷爷的保健医生,那保健医生兼着营养师的工作,最擅长营养搭配和生活调理,所以,他说的话,秦戎觉得可信度比较高。

      如此主动地关心小姑娘,秦戎多少有那么点儿不好意思,小秋却完全没注意到少年脸上那一抹赧然,只顾着暗暗琢磨,喝奶促进长个子的事情她自然知道,只是之前家境困难,奶粉是给小冬喝的成了共识,就连她大碗里【创建和谐家园】出大缸奶粉之后,仍旧没想到给自己和小夏喝……被秦戎这么一提醒,她才想起来,可以考虑给自己和小夏、成贵都添一杯奶,不说长个子,就是补充营养也好。尽管家境宽裕了,但也就是吃饱了穿暖了,好东西真的没有。一天添一杯奶来补充营养,真的很有必要。

      她神游的工夫,成贵和小冬也从门口蹭了进来。两个人年纪小,特别是小冬,对秦戎吴戈也就是个模糊的印象,已经陌生了。

      秦戎招手让两个孩子进来,从口袋里拿出奶糖给他们吃:“成贵高了,小冬也大了,你们还记得哥哥吗?”

      成贵腼腆地点头,小冬则活泼的多,扑过去,很自来熟地趴在秦戎的腿上,笑嘻嘻道:“你是哥哥!……秦哥哥!”

      小冬说话还有一点儿含糊,秦哥哥被他一叫,听着更像是‘亲哥哥’!

      秦戎心情欢快起来,笑着将他抱起来,搂在怀里。小秋却眼尖地瞥见小冬吃糖嘴角滴下的一道口水,连忙伸手接住,然后笑着道:“快放他下来,吃着糖不能抱他,一会儿就能被他的口水淹了!”

      秦戎拍拍不甘不愿的小冬的【创建和谐家园】,站起身来道:“我也该去找戈子了,两个小的就跟着我去吧!”

      吴戈秦戎来了,小秋也正准备中午加两个菜,两个小的交给秦戎带着,她也能安心干活,于是给小冬擦擦嘴擦擦手,然后就交给了秦戎,带着出去了。

      送走这几个,小秋就去园子里摘了些菜,又将存的腌肉、咸鱼拿一些出来,用清水浸泡上,看看时间,小秋搬出收音机放在屋檐下,调到中央广播电台听新闻,然后继续干活。

      择菜、清洗、切菜,一溜儿干完,然后拿一些软草木柴来生火。

      去草垛那边拿了柴往回走,就听得收音机里正播报:“……我国被迫停止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并接回我国专家。这也是继对越南停止援助撤回专家后的又一次撤回专家。”

      正往厨房里走的小秋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走到收音机跟前去。可是听完了新闻,也没听到相关的消息。她抓心挠肝地都想钻进收音机里去……哦,不,她更想要一个可以随时刷新闻、查资料的电脑!

      关上收音机,郁郁地走进厨房生火做饭,炒着菜呢,她手底下的铲子突然一颤,她想到吴爷爷的突然同意把吴戈秦戎放回村里来……不会与那场即将到来(或者已经开始了)的战争有关吧?吴爷爷和吴叔叔可都是军人啊!

      小秋这顿饭做的心不在焉的,结果中午吃饭的时候,就被吴戈嫌弃了:辣椒炒咸肉咸的快齁死人,西红柿鸡蛋吃出了鸡蛋皮……小秋默默地听着,也不跟吴戈呛呛。若是她猜的对,那能参与到战争中去的只能是吴叔叔了。

      想一想那场战争的残酷,小秋就觉得还被蒙在鼓里的吴戈很可怜,她就不跟他一般见识了。

      吴戈并不知道自己被暗暗同情了一把,只是习惯了跟小秋吵吵闹闹,单方面的火力输出得不到回应之后,他也觉得无趣,颇有些悻悻地闷头吃饭,也哑了火。

      傍晚,还有一次新闻广播。

      临近吃晚饭了,小秋找借口将吴戈秦戎并几个小的都打发了出去,让他们去地里摘甜瓜。小的们贪嘴,自然是欢欢喜喜地,吴戈是神经粗,也没注意到什么,只有秦戎隐约觉得小秋不太对,临走之前回头看了一眼,却见小秋的笑脸一转眼就不见了,皱着眉头匆匆进屋去了。

      小秋又听了一遍新闻广播,也没听到更多的内容,基本上与她中午听到的一样。

      于是,她就又想,既然刚刚开始停止援助、撤回专家,那是不是说还没开战?或者,吴爷爷只是被吴戈磨得不得已改了主意呢!

      这么想着,她的心情多少缓和了些,没有那么紧张了。

      等晚饭的时候,秦戎再主意小秋,就发现她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细想想,实在没想到她情绪变化的原因,也只能在心里感叹,女孩子的小心思小情绪太难猜了!

      吃过晚饭,小夏就要听广播,小秋却立刻开口制止了她:“听不了了,电池没电了!”

      这会儿的收音机都是用干电池的,小秋家这种书本大小的收音机,用两节一号电池。虽然一节电池只卖五分钱,但在这个时候也绝对不能放开用的。两节电池一毛钱,能买大半斤面粉呢,这个用完了就没用了,谁舍得天天用?

      所以,这个时候收音机不普及,货品紧俏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电池用不起,买回来大多数人家也是当摆设,不舍得天天听的。

      小夏一听姐姐这么说,就嚷嚷起来:“昨天还有的……”

      小秋也不管她,转身进屋,趁着大家都在院子里乘凉,她干脆把收音机的电池给取了出来。

      取完电池,正在盖电池盖子呢,突然听到身后有人问:“你为什么骗小夏?”

      小秋蓦地回头,见是秦戎不知什么时候走到身后,暗暗松了口气,拍拍胸口道:“你走路怎么没声啊,吓我一跳!”

      见秦戎还盯着她不放,小秋有些心虚地转开眼,支吾道:“……虽然还能听,但这是最后两块电池了,一半会儿又不上公社,让她祸祸了,再想听都不能了……小夏也就是图热闹,这会儿她喜欢的小喇叭早就播完了。……嘿嘿,你别给我说出去啊,让小夏知道了,又得跟我闹腾。”

      说完,自顾自地按好电池盖子,拿着两块电池匆匆进里屋去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秦戎目送着她挑帘子进屋,默默地站了片刻,方才走出去。他能看得出小秋仍旧有心事,但她不肯说,他再追问下去也没用,算了,慢慢看着吧,或者只是家常理短的小事呢。

      结果,秦戎的打算落空了。

      没容他观察明白小秋的心事,小秋大伯家开始脱坯了。

      脱坯,就是讲红黏土加麦穰、水和成泥,然后用坯模子脱成方块形的土坯。这个时候,农村里绝大多数房屋还是土坯房,脱坯也是盖房子之前就要做的一个大工程。

      用土坯盖房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而相对的,就是劳动强度高,特别累人。

      吴戈和秦戎没经过脱坯厉害,成江成河一说不能玩了,家里要脱坯了,吴戈就欢脱无比地主动请缨了。秦戎哪怕想到了脱坯活儿很累,但也不会退缩,更没有提醒吴戈,于是,第二天天没亮,这哥俩就跟着成海成江成河兄弟仨,赶着牛车去拉土了。

      脱坯用的是红黏土,三合村周边都是沙壤土,所以还要去四五里地以外的地方把红黏土拉回来。

      挖土、装车、卸车,全凭人力,吴戈和秦戎一上午过去,已经累得没了精神。

      下午,王利军就把成河和吴戈秦戎留在了家里,让他们在场院上晒麦穰。和泥用的麦穰要碎一些才好,于是晒透了之后,还要用石磙子一遍遍辗轧,一直把麦穰压碎,能够适用和泥为止。

      这活儿虽然也累,但比挖土装车要轻省不少了。

      再说,王建国老爷子也跟着干呢,那么干瘦的老头儿一直不歇的,吴戈和秦戎哪里好意思懈怠。

      不但王建国过来帮忙,李秀英和王爱巧也一早就过来了。这娘儿俩就帮着魏爱梅做饭,李秀英这几年磋磨的,瘦了些,沉默了些,不怎么爱挑刺了。王爱巧前段时间憋在家里‘复习’,捂得脸色苍白,又瘦伶伶的,往那里一站,不言不语的时候,倒显出几分娇弱清丽来。

      宋秀莲小秋也帮忙做饭,却仍旧在自己家里——每家的锅灶有限,两处一起做才够用。因为做菜手艺好,小秋娘俩做菜,魏爱梅与李秀英王爱巧一起蒸馒头,魏爱梅只管低头做活,不管李秀英数落什么,也不管时不时发呆的王爱巧,一天下来,倒也算是相安无事。

      连着拉了三天土,才拉够了脱坯用的。几个小子在场院里晒得黑亮,麦穰连晒带辗轧的也适用了,于是,第四天开始,和泥脱坯。

      拉土还是自家人在干,等开始脱坯了,村里相熟的、走得近的人家都过来帮忙。男人们干体力活,女人们则帮着收拾饭菜——村里人帮着干活不要工钱,但要管一顿中午饭的。

      脱坯是几个人合作的活儿,挑水、和泥、装模、踩坯、脱坯、抹平,一趟流水线作业的。其中和泥、装模、脱坯都算是技术活儿,由年纪比较大、有脱坯经验的壮年人担当。挑水、踩坯没什么技术含量,分配给半大的小子们干。

      挑水的活儿,一听就知道累,也都是机械运动,枯燥乏味。于是,吴戈果断地选择了踩坯的活儿。这活儿就是前头的人把和好的泥巴装进坯模子里,一个人站进去踩,目的是把泥巴在模子里踩得均匀舒展,退出模子之后,还有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用脚板把模子里的泥抹平。然后脱模的两个人扯着模子两端的绳子,喊着号子啪地一下把模子翻在地上,晃一晃,取下模子后,一个土坯就算脱好了。

      这个踩坯的活儿看着简单,就是光着脚进去踩泥巴嘛。但真的干起来就知道,也有许多小技巧在里边。比如和泥没有和匀的泥疙瘩要挑出来,还要把泥巴踩得填满整个坯模子,不能少边缺角的。再有就是,泥巴里掺了麦穰,虽说麦穰看着柔软,但脚踩下去,还是有些扎的,特别是吴戈和秦戎的脚没怎么吃过力,说是皮娇肉嫩也不夸张,踩在麦穰上,那就真的是如踩针毡啊……

      一上午下来,吴戈就觉得两条腿都跟灌了铅一样,走路都拖不动了。更难受的是两个脚底板儿,洗干净一看,红红肿肿的,跟被打了板子一样。

      小秋看着这样,也说让他别去了,或者换个活儿,帮着她烧火做饭也行啊。

      吴戈却不领情,一撇嘴道:“烧火做饭是娘们儿的活儿,我窝在一帮老娘们儿堆里算啥事儿啊?”还不被成江成河笑话死!他才丢不起那个人!

      他这般不识好人心,小秋也懒得再管他,只看着他还能撑多久,撑不下去了,自然就自己撤回来了。

      女人们做饭做菜仍旧分在两处,魏爱梅带着几个壮实女人在他们家蒸馒头,宋秀莲带着刘春娥并几位精细女人,则在小秋家这边炒菜。

      宋秀莲直接把旧房子收拾打扫出来,两个灶一起开伙炒菜,里外屋摆了几张桌子,男人们下了工也过来这边吃饭,倒也宽敞,也省了魏爱梅天天打扫屋子的活计。

      脱坯第二天,宋秀程也赶过来帮忙。

      吃饭洗手功夫,他对宋秀莲悄声道:“我在县里看见了这次高考的录取名单,没有冬子小姑。”

      王爱巧考不上,宋秀莲并不意外,却忍不住叹息:“为了考试,与刘勇的婚事也散了……这再考不上,就怕她……”

      宋秀程擦着脸冷笑一声,低声叮嘱大姐:“姐,你别管。考试成绩的事儿你知道就好,也不用过去说。”

      考中了是报喜,这考不中的消息,谁去说也觉得丧气。依着李秀英和王爱巧娘俩的脾气,说不定反而恨上报信的人……宋秀莲与这娘俩认识了十多年,自然深知这娘俩的脾气,不用宋秀程叮嘱,她也不会上赶着找不自在。

      结果,第二天王利群去公社里开会,就把王爱巧的高考成绩打听回来了。冬天那次王爱巧考了158分,这一次倒好,只考了146分,不升反降,别说大学,连中专分数线都差得远呢!

      第二百二十八章

      小秋跟着做好了晚饭,又张罗着弟弟妹妹们吃饭,忙得几乎不抬头,却突然看见大伯娘魏爱梅匆匆进来,拉着宋秀莲低语了几句,宋秀莲脸色一变,将手中的锅铲交给别人,然后跟着魏爱梅匆匆走了。

      小秋担心,跟上去,就听得宋秀莲正低声道:“……我去学校那边……的引水渠,你去南河沿儿上找找……”

      魏爱梅点头应着,又道:“找着小巧别跟她呛呛,赶紧回来报信,找她爹娘哥哥们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0: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