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走到村小学附近的时候,隔着一段距离,小秋就看到廖辰站在路边。
她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小姨,却见小姨脸上露出些许意外,却并没有太剧烈的情绪波动,这才放了心。
廖辰本来是斜倚在一棵树上的,半旧的军装棉衣,靛青色的长裤,远远地看上去,略有些落拓清廖之感。
等宋秀菊和小秋两个走到近前,廖辰才站起身,缓缓往前走了两步。这时的他,笑容清淡,面容英俊,黑湛湛的眸子平静深沉,却完全看不出哪怕半点儿寥落之态来。
他缓缓展开一抹微笑,先是看了小秋一眼道:“小秋送小姨进考场吗?”
小秋咧咧嘴巴,没心没肺地笑道:“是啊!我也想去看看高考是什么样儿,还有参加高考的人是什么样儿……”
重新经历一次,她虽然不能亲自参加这次注定要被记入历史的考试,却也想去近距离地旁观一下,看一看这个时候的高考与后来有什么不同。
廖辰哈哈一笑,伸手将自己手上拿的一块类似皮革的东西递给宋秀菊,道:“考场的桌面可能不太平整,拿这个垫着,写字会舒服些。”
宋秀菊略一迟疑,还是伸手接了过来,顺手打开,却果真是一块平整厚实略有磨损痕迹的长方形牛皮,大概有八开……这就是最传统也最高端的垫板儿啊!
一看这个,小秋先高兴了,亏得她自以为替小姨准备齐全了。却忘了这会儿的课桌大多破旧,桌面上刻划破损的痕迹洞洞无数,真不垫个东西直接写试卷,还真容易戳出洞来。
“谢谢你!那我们先走了!”宋秀菊将牛皮垫板放进书包,向廖辰道过谢,然后就继续往前走了。
小秋一直默默装小透明,走了几步,还是没忍住回头看了一眼,却见廖辰还站在原地,腰背挺直如松,却已经看不清眉眼五官和表情了。
他不能参加这次考试,一定很遗憾吧?小秋暗暗叹了口气。
走到那边,许多学生正往考场里边走,大门口并没有人检查,都是由着人进去,走到教室门口,要进考场了,这才核对介绍信、准考证等等身份资料。
小秋站在大门一侧,看着那些入场的考生们,或一脸沉重或脚步匆忙地走进去,大多数都是面容黧黑、满脸沧桑的,其中一个又高又壮,一脸络腮胡子的大汉,看上去不像是考生,倒像是水泊梁山的好汉,误走到了此处。
她也看见了匆匆而来的王爱巧,因为一大早赶路赶得急,额头的刘海上都挂着一层薄霜,两颊却因为运动红艳艳的,两眼却紧张的发直,都没看见站在门口的小秋,一溜小跑着进了大门,找考场去了。
看完入场,小秋也没在学校门口等着,溜溜达达回了家。
第二百零九章
考试这种事情,开考前紧张,考第一场紧张,真的进了考场反而就能镇定下来了。当然,这是一般情况,个别晕考场、考场过敏的不算。
回到姥姥家,没进大门,小秋远远地就看到了拴在门口树上的骡子,还有旁边的卸下来的车。——爹娘来了!
下意识地加快脚步跑进门,刚脆脆地喊了一声:“娘!”
小冬裹得跟只小熊崽儿一样,倒腾着一双小短腿从里屋里跑出来,小秋连忙蹲下张开手接住他,一边侧过脸去让小熊弟弟亲亲,一边将他抱起来:“哎哟,小东西又胖了呀,沉的嘞,姐姐都快抱不动啦!”
小夏挑起门帘子,一只脚门里一只脚门外地,向大姐告状:“可不嘛,天天吃好吃的没个够,吃完他自己的两个鸡蛋,还看着我和成贵碗里的,我不惯他,他总欺负成贵,他不爱吃鸡蛋黄,就把成贵的鸡蛋清也吃了,把鸡蛋黄留给成贵……不胖才怪了!”
小冬被说得不好意思了,像只小鸵鸟一样,把头往小秋的怀里扎,只是这只鸵鸟明显太肥了,别说胖滚滚的身子,连脑袋都藏不住!
王利民和宋秀莲带着孩子们过来,送了两只野兔和两只鸡来,都是杀好洗剥干净剁成块儿的。
钟玉琴在那边商量几个孩子:“咱们晌午做红烧兔子行不?”
小秋立刻就想到了一个人在县城的小舅,却在这时,王利民开口道:“婶子,你多做点儿,拿饭盒装上,我给程子送过去。他一个人在县城,再连着考试,怕吃不好!”
钟玉琴做母亲的,自然比旁人更挂记儿子。只不过儿女都考试,又分在两地,她难以都顾全。此时听得女婿想得周到,心下自然欢喜,却又多少有点儿不忍:“天这么冷,不值当的跑一趟……”
王利民笑笑道:“我穿着大衣过来的,冷不了。您把肉做好了,多拿两层笼布包一包我送过去,路上骑得快一点儿,保证凉不了……多带点儿,这天冷,他晌午吃一顿,晚上放炉子上热一热,还能再吃一顿呢!”
女婿这么说了,钟玉琴除了高兴答应还能如何。于是,连声笑着答应了,匆匆去做菜了。要送到县城去,可得抓紧了,要不然该来不及了。
那边宋秀莲小声地跟丈夫说:“你去了,看着程子下午进了考场再回来吧!”
王利民却轻轻一笑,道:“你就放心吧,我去了索性住一晚,陪着程子考完试再回来。”
宋秀莲一喜,道:“那再多点儿肉什么的吧!”
王利民看着妻子嘿嘿一乐,道:“不用你说,我早就备好了,在外头搁着呢。我保管把程子伺候的舒舒服服的,吃好睡好,考个好成绩!”
旁边宋胜书看着女儿女婿说话,多少有那么点儿不自在,咳嗦一声,起身往外走:“既然你要去县里,那我去把骡子牵进来去!”
小秋跟弟弟妹妹玩着,也听到了爹娘的对话,这会儿插话道:“爹,你也不一定自己做,去红旗饭店定下,他们家的肉包子、羊汤都不错,你和我小舅去那边吃也行!”
王利民就夸奖起来:“哎呀,还是我闺女聪明啊,居然想到这么个好主意,你爹我咋没想起来呢!”
宋秀莲白了丈夫一眼,却也忍不住笑起来。小夏成贵也跟着笑,连窝在姐姐怀里的小冬也抬起红扑扑的脸,傻呵呵跟着乐!
说了几句话,宋秀莲就走去厨房帮着钟玉琴做饭,又把刚才丈夫和女儿的话给老娘说了,把钟玉琴听得又是欢喜又是感动。
鸡和兔子都收拾过的,直接就能下锅。放木头大火烧开,木柴火咕嘟嘟炖着,肉烂的特别快。一个小时多一点,十点多一点,钟玉琴就把炖肉和馒头装好了,用笼布包了,又拿了一个干净的小棉被包裹了,装进篮子。
王利民穿大衣,接了篮子绑在车后座上,蹬上车子匆匆出了门。
小秋跟姥姥打了个声招呼,盛了一大碗炖肉,拿了几个馒头,招呼成贵小夏一起跟着,往廖家去了。
小院照旧收拾的干净,却也照旧的冷清,即便走到院子里了,也没听到一点儿声音,仿佛无人居住一般。
小秋扬声喊了一声:“廖伯伯,廖辰哥哥!”
片刻,有脚步声从屋子深处走出来,然后打开了屋门,廖凯微微眯着眼睛,走了出来:“小秋啊,快进来,外边冷!”
原来,廖辰代替父亲去打扫卫生了——一天没有【创建和谐家园】,廖凯就还是劳动改造的对象,打扫卫生的工作每天都得做。
小秋与廖凯也没什么话说,说了几句就带着弟弟妹妹告辞出来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小秋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这十年里,像廖辰这样遭遇的实在太多了,有些甚至没能挺过来,带着满心的屈辱和悲愤就离开的。然后,她就暗暗宽慰自己,廖凯的案子已经重新审核,【创建和谐家园】已经提上日程,不会太久了。就像廖辰自己说的,高考恢复了,第一次错过,还有第二次呢!
77年高考之后,78年高考就在夏天,不过半年而已!
宋秀菊考完第一场语文,果然比去之前放松了不少。题目比她想象的简单,作文也比较容易,题目是《最难忘的一天》,她就写了第一天当老师的经历,看到教室里端端正正坐着的孩子们,那一双双望着她的眼睛……当时,她心里还暗暗藏着一份欢喜,就在相邻的教室里,有她心仪的人,他们可以做同样的事情,一起上课、下课……
不过,这份喜悦,被宋秀菊珍藏在心底,并没有写进作文里去。或者,也只能永远埋在心底深处,成为她自己的小珍藏小秘密。
临近考完的时候,监考老师还走到她的身边,跟她说:“再检查两遍,看有没有错别字,别着急,还有时间!”
第二百一十章
听老师这么说,宋秀菊也觉得轻松了些——她写作文的时候,这位老师就站在她旁边看了一会儿……她既然这么说,应该是自己的作文写得还行吧?
于是,她又安下心细细地把题目和作文、包括作文的标点符号都检查了一遍,还真让她检查出了一个错别字,两个用错的标点,连忙改了。
回到家里,也没人问她考试的情况,小秋先迎上来,接过她的书包,之后又有小冬小夏也跑过来叫小姨。宋秀菊惊喜地抱起小冬,又摸摸小夏的头,进屋跟大姐说话了。
多了几个孩子,家里有点儿闹腾,吃饭也热热闹闹的。可也正是这份热闹,宋秀菊都顾不得紧张了,吃过饭,被娘和大姐撵到西屋去歇息一会儿,几个小的则被小秋领着在东屋的炕上玩耍。
她拿了画书给小夏成贵看,又拿了识字卡片教小冬认字,一个个安安静静地,不吵不闹,宋秀菊在西屋炕上歪下,本只是想着略合合眼,歇一会儿,却没想到很快就睡着了。
两天考试总得来说很顺利,宋秀菊文科好,等拿到数学试卷才发现,题型都见过,几个大题她都会,一颗心忽悠悠就落了地。理化出的题不难,她基本都答上了,只有两三个小题不会,几个不太把握的也是填空判断之类的小题,她也蒙上了……总体情况,比她想象的好太多了。
小秋就开始陪小姨去了一趟考场,之后也没再去,自然也没再遇上王爱巧。家里人都知道王爱巧也参加考试……王利民去了县城,其他人自然不会提她。
考完试的晚上,王利民就回来了。钟玉琴和宋秀莲接着他,就都往后边看。
王利民知道她们看啥,哈哈笑道:“程子说有点儿事,明天才回来,我看他考完试了,也不用我了,就先回来了。”
钟玉琴和大女儿宋秀莲对了下眼,母女俩心里都有数,宋秀程和刘家那个闺女要好几年了,如今他们家【创建和谐家园】了,儿子再考上大学,两个年轻人的事情,也就能过明路,该定下了。
果然第二天吃过早饭不久,宋秀程就到了家。
一家人见了面,自然要问一问考试的情况,之前考试中间他们不敢问,只怕让考生紧张,如今全部考完结束了,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宋秀菊回答的是:“不太难,会做的都做上了,而且检查过,应该不会大意丢分。”
宋秀程的回答则是:“题不难,之前都复习过了。哦,语文有一个填空没填上!”
宋秀程略有点儿偏理科,数理化自觉做得很满意,就是语文,他背诵了,却到底知识积累不够,才有不会的。
看他们两个都很放松,一家人也就满意了,考试嘛,哪能一个题不错的,大部分都答对了,尽了力也就好了!至于考不考的上大学,其实宋胜书和钟玉琴都没有太大的执念,考不上就考不上吧,反正两个孩子也都有工作,儿子的工作已近转了正,女儿的民办老师也比较稳定,好好干几年,说不定有机会也就转正了……都不错!
紧张复习了几个月之后,考完试终于能够放松放松了。
宋秀程这一次把自己用的复习资料都带回来了,吃过饭,连妹妹用的资料一并收拾了,去了廖家。
廖辰这一次高考错过了,还有下一次高考,他找人打听过了,下一年的高考就在夏天,放暑假之前,算起来,也就半年时间,没几个月了,这个时候开始复习并不早了。
宋秀菊将那块牛皮夹在了复习资料里,一并用包袱包了。她没再放什么别的东西……有些东西太美好,她还是珍藏着自己的小欢喜,留待以后慢慢回忆和品味吧。
王利民和宋秀莲与宋秀程一起吃了顿饭,就也匆匆回去了。王利民鸡场里养了几百只鸡,这几天都让大哥大嫂帮忙看着呢,宋秀莲的缝纫活儿也离不了人,村里人日子过得松快了,手里有了余钱,又赶上过年,大部分人家都要扯几尺布,给老人孩子做件新衣裳,也是她缝纫活儿最忙的时候,挣不挣钱不说,耽误了大伙儿过年穿新衣,可就太不好意思了。
宋秀程和宋秀菊兄妹俩也只在家里休息了一天,转天,就各自回了单位,上班的上班,教书的教书。中学里也开始上课,成江也从家里回来……一切又回归了原状。
一眨眼,十二月过去,一月到来,紧接着就是春节。
随着时间推移,一天天过去,人们对于悬而未知的高考成绩的紧张似乎也与日俱增。因为这个,过年都没觉得怎么喜庆,各种好吃的似乎也没了香味儿……
从过完阳历年,进了一月份开始,宋胜书老爷子每天早上散步就会不知不觉地走到邮电所那边去,在那边绕一大圈,等着邮电所开了门,他就过去问一声,有没有他们家的信件。
一天一天过去,一次次落空,他却一直没有放弃,连大年初一都没落下。结果过去之后,人家邮电所的值班人员哭笑不得地告诉他:过年信件送得也缓,只有加急电报才会按时送达。当然,他们值班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接电话——这会儿电话还是人工接线呢。
初二一大早,宋胜书又溜溜达达出门了。
钟玉琴在后头提醒老伴儿:“你今儿少转一会儿,早回来吧,秀莲带着孩子们一会儿该到了!”
宋胜书也不回头,遥遥地答应一声,背着手走了。
宋秀程跟着也起来,简单梳洗了,穿了大衣就去推车子:“娘,我去接我姐了!”
“哎,你不吃饭了?”
“不吃了,到我姐家里正好吃,小秋每年都替我做着饭呢!”宋秀程笑眯眯的回答,长腿已经跨到了车子上。
“行,行,那你路上慢着些!”
宋秀程骑了车子出门,宋秀菊也起身梳洗了,过来帮着娘准备早饭,还要准备午饭要用的食材——尽管大姐平日里也回家,但过年初二出嫁女儿回娘家却是正经客人,要多备几个好菜才行呢!
第二百一十一章
因为中午饭要多做菜,早餐做的就相对简单清淡了些。初一的饺子有剩的,钟玉琴少放了一点油煎了一下,宋秀菊熬了粥,顺手把初一的两碟剩菜热了热,又加了一碟辣白菜、一碟腌椿芽。
娘儿俩正往屋里收拾着摆饭呢,宋胜书一反平日的四平八稳,脚步匆匆地冲进来,也不等进屋门,就在院子里叫起来:“秀程,秀菊,你们过了,考过了!”
秀菊手里拿着勺子正准备盛粥呢,听得这话,勺子往锅里一扔,人已经跑了出来:“爹,你说啥?我和我哥考过了?来了通知啦?”
“嗳,嗳,过啦,过啦……哈哈……”宋胜书一脸喜色地说半句,就得喘一会儿。
宋秀菊也察觉到了老爹的异样,连忙按捺着心情,扶着老爹进屋坐了,又倒了杯水给他,看他喝了两口,喘得才缓了些。
钟玉琴反应慢一些,跑过来老头子已经坐下,正在喝水。
她急的不行,催促道:“你先别忙着喝水,究竟是什么情况,你先说清楚呀,是不是来了通知啊?”
宋胜书见老伴儿急的不行,也就将茶碗子放下,又缓了两口气才道:“你别急嘛……通知还没来呀,不过,我刚刚在邮电所亲耳听见县里打电话来通知,说是让通过的考生初六去县医院体检……我怕有失误,就特特地问了一遍,名单上一共就八个人,理科六个,文科俩,秀程是理科、秀菊是文科,错不了!”
钟玉琴听到这里,算是终于放了心,脸上的焦急不再,全部换成欣喜,只不过,不等那笑容完全展开,眼角却有泪珠子滚落下来:“我就说,我的儿女们不能都这么白瞎了……呜呜……”
被她这么一哭,宋秀菊也跟着落下泪来。家里遭难的时候,她年纪最小,体会却并同样深刻,父母一夜之间成了被打倒的坏分子,富足和乐的生活瞬间崩塌,父母没了工作,他们被撵回来家,她和哥哥在学校里不管如何努力学习,也总觉得被排斥在外,也总是低人一等……
终于,有这么一天,父母【创建和谐家园】了,她和哥哥也一起考上了大学,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被老伴儿和女儿这么一哭,宋胜书也忍不住悲从中来,湿了眼角。
他终究比老伴儿和女儿强一些,抹抹眼角道:“哭啥,哭啥,大过年的。秀程、秀菊都考上了,可是喜事,天大的喜事,就该欢欢喜喜的,咋还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