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七零小村女》-第6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县城的百货商店只是个大一点儿的房子,终究还是平房。地区百货公司却是个三层楼房,在一片灰扑扑的平房之中,简直称得上鹤立鸡群,大老远就能看见百货公司墙壁上那个巨大的红五角星,还有伟人题字:为人民服务!

      几个孩子站在大楼的门口,都隐隐地透出一点点怯意。还是小秋坦然,手中紧紧牵着成贵,招呼牵着小夏的二哥和三哥一起,走进了百货大楼。

      这里的东西比县城丰富一些,各色文具,漂亮的书包、文具盒,甚至还有男孩子喜欢的玩具枪和女孩子最爱的洋娃娃!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都不像县里那样藏在仓库中,就那样摆在那里,小秋甚至看见了一辆小朋友骑的三轮脚踏车……她很有些意动,自家几个孩子,成贵、小夏骑这个有点儿勉强了,但将近三周岁的小冬却刚刚好。她甚至去问了一声价格,不过二十块钱,用一张工业票。钱她有,票也有……

      成江见小秋站在那里盯着小三轮车不动,伸手拉了拉她,道:“走吧!”

      自家大人还没辆车子呢,哪里能花那许多钱给个小孩子买这玩意儿……看那车子精致是精致,却太小了,就是小冬也骑不了两年,到成贵这么大就没法骑了,多浪费!

      被他一拉,小秋才有些惋惜地离开。不过到底给弟弟妹妹们一人买了个玩具,成贵和小冬是两把玩具枪,成贵的是【创建和谐家园】,小冬的是一支木柄小步枪。给小夏买的自然是洋娃娃,只有二十几公分大小,脸是比较软的橡胶塑料,梳着麻花辫子,穿着花格子小裙子……没办法跟后来精致的娃娃相比,小夏却仍旧喜欢的紧紧抱在怀里,抱了一路。

      另外就是文具和书籍,二哥开始学几何了,圆规、直尺三角板量角器都要买一套。给成河买了一支比较廉价的钢笔。又给成贵和小夏买了铅笔橡皮转笔刀,还给他们买了一套彩色铅笔一套蜡笔。这样子,两个人可以一起画画玩耍。当然,还给成河买了一套绘画铅笔、一套彩铅笔。

      一回头的工夫,小秋就看见成江让售货员拿了两块教学磁铁……她默默地瞥开了眼,没有作声。

      临近中秋节,天气渐凉,中午的温度却仍旧很高。

      几个孩子从百货公司出来,又去了相邻的新华书店,买了书、买了作文选、儿童刊物,还给小冬买了一套识字卡片。走出新华书店,几个人站在路边等着,大太阳照着,很快就热的都出了汗。

      旁边一对兄妹跟着妈妈出来逛书店,那个七八岁的哥哥一出门就嚷嚷着口渴。孩子们的妈妈立刻答应着,走到新华书店旁边的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小门里去,片刻从里边拿出两支橘子汽水出来:“来,小强、小慧,喝汽水儿!”

      原来是卖汽水儿的!

      第二百零六章

      小秋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看弟弟妹妹,却见成贵正将目光从那两瓶橘黄的汽水上收回来,而小夏则更大胆些,竟盯着人家两个孩子喝汽水,还下意识地吞着口水。小秋失笑,将成贵往成河手里一塞,也飞快走进那个小门里,一看才知道,这里不但有橘子汽水,还有那种奶油冰棍和红小豆冰棍。

      她二话没说,买了四支奶油冰棍一支红小豆冰棍。

      这些东西,孩子们都是第一次见。成河茫然地喜悦着接过小秋递过来的奶油冰棍,却不知咋操作。那边的两兄妹看着成河几个的笨拙模样,哈哈哈地笑起来。

      成江还好点儿,成河瞬间涨红了脸,朝那俩孩子一瞪眼:“笑啥笑,笑个屁啊!”

      成河本就比那两孩子大不少,又生的黑黑壮壮高高大大的,这么一瞪眼,立刻就把那个小姑娘吓哭了,那个男孩也不笑了,吓得往后退了两步。

      那妈妈不干了,将俩孩子往身后一护,朝着成河就骂开了:“哪里来的野孩子,跑这里来撒啥野啊?……”

      成江和小秋同时上前一步,小秋拉住就要往上冲的成河,成江却挺直腰板,对女人道:“我弟弟不该骂人,我替他道歉。”

      那女人愤愤地盯了成河一眼,这才悻悻地转身,准备哄自己的孩子去。

      成江却再次开口:“这位大婶,我弟弟骂人不对,我们道了歉。你们孩子笑话人,也该有个说法吧?”

      “哎,你还没完了?……”女人恼火地回过头来,又要开喷。

      这时,她身后的男孩子突然朝着街上叫:“爸爸,爸爸……”

      成江小秋闻声都看过去,却惊讶地发现,骑着自行车过来的男人竟然是之前去她们村里驻村的林正强!那么,这女人孩子就是林正强的老婆儿女咯!

      看见自己男人来,那女人仿佛有了底气,瞪了成江成河几人一眼,搂着一双儿女,回头委屈地叫:“正强,你来的正好……”

      林正强却没怎么注意妻子儿女,只看着成江小秋兄妹几个,暗暗心惊、忐忑着,正在想这些孩子跟谁来的。就见对面最大的小子,扯着嘴角展开一抹笑来,客气地叫:“原来是林干事!”

      林正强扯了一抹笑,问道:“你们几个孩子咋到这里来了?大人呢?跟谁来的?”

      成江仍旧微笑着,林正强的妻子却不耐烦了,猛地在身后拉了林正强一把,林正强被拉了个趔趄,尴尬地朝成江小秋几个笑笑,这才回过头去,低声问她妻子什么事。

      片刻,林正强再转回身来,脸上仍旧挂着一点笑,却尴尬僵硬的几乎维持不住了:“那个,两个孩子不懂事,我替他们向你们道个歉哈……我们今天还有事,就不跟你们多说了,先走了哈!”

      说着,拉扯着很有些不甘的妻子,嘀嘀咕咕着,匆匆去了。

      小秋已经做了示范,教着成贵和小夏吃起冰棍来。见林正强走了,将剥好纸的冰棍递给二哥和三哥,一边看着一辆车子载着那一家人,微微撇嘴道:“别想那些人了,来吃冰棍。”相比较奶油冰棍,她更喜欢这个时候的红豆冰棍,淡淡的甜,清爽自然的红豆香,不像后来都是添加剂,已经失去了最天然本真的味道。

      不多时,王利民开着拖拉机过来,小秋又去买了几瓶汽水出来,递给老爹一瓶。五分钱一瓶的汽水,瓶子却要一毛钱。她干脆连瓶子一并买了下来。

      王利民只是喝了一小口,就顺手递给了小夏:“小夏跟你哥哥一起喝,爹刚才喝过水了,再说,我也喝不惯这个!”

      每个父母大概都有类似的借口,以便把好吃好喝的都留给孩子们。小秋笑笑,也没戳破。

      这次回来,小秋就开始动手收拾给郑秋实带着的东西。

      郑秋实总爱说吃饭不能又太明显的偏好,要中正平和,否则不利于养生。他自己却很喜欢吃小秋做的香辣鱼和辣泡菜。小秋此次去地区买了几个饭盒,将香辣鱼和辣泡菜各装了些,又将王利民套的野兔炒成辣兔丁。除了这些吃的,她找宋秀莲帮忙,给郑秋实做了一身新棉衣棉裤棉鞋,其中动手缝合的部分都是她做的。虽谈不上多精致,却也看得过去。

      忙忙碌碌地收拾完这些,也就到了郑秋实离开的日子。

      王利民特地向大队里请了假,带了妻子儿女们一起去公社里为郑秋实送行。

      吃的也还罢了,郑秋实看见那一身新棉衣倒是心里一暖,连忙向宋秀莲道谢,才知道,大部分都是小秋做的。惹得老头儿又有一刹那的犹豫,要不要强带着丫头一起走?

      郑秋实就收拾了一只柳条箱子,装走的只有他的随身衣物和书籍笔记,至于宿舍里的家具,都是公家的。剩下的就是些锅碗瓢盆、杯碟碗筷……外加一辆骑了十几年的旧自行车,一并留给了小秋。

      至此,小秋再上学就不用步行了,由二哥成河骑车子带着她,倒是便捷了不少。

      转眼,秋假结束,阳历也进入了十月。小秋回到学校学习,廖辰也继续代课,只不过,她不再让廖辰给她讲课,替出时间给廖辰复习准备参加高考。

      10月21日,中广电台正式播发了重新恢复高校招生制度的消息。根据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招生对象为年龄不超过25周岁的未婚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老三届(66、67、68年的高中毕业生)”婚否不限。

      得了确定消息的人们终于吃了颗定心丸,也立刻就搜罗了各种资料报考,一时高中课本、复习资料成了最紧俏的物资,‘洛阳纸贵’。

      这个时候,那位做手术的老师也终于恢复了,重新回到学校教课,廖辰的代课生涯告一段落。

      小秋听过广播的时候刚刚坐下吃午饭,一听这个好消息,她立刻撂下碗筷,拉起二哥成江,往外就跑,一边向姥姥姥爷交待“我去给小舅和小姨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啊!”

      第二百零七章

      他们去邮电所,就路过廖家,自然先进去报了个消息。

      她给廖辰送的消息和给小舅、小姨的其实都很简单,就两点:一是确认高考恢复的消息;二是催促他们尽快准备资料报考。

      停了十一年的高考终于恢复,人们报考的热情相当高涨。公社里报考的地点就在公社中学,第一排的办公室门口。小秋亲眼看见,几个老师摆了两张桌子,完全被报考的人群埋了!说人山人海有点儿夸张,人头攒动很合适。

      小舅和小姨都回家来报名,中午一家人吃饭,小秋问了一声,小舅和小姨都笑眯眯地点头,说已经报了名,就等着发准考证,然后考试了。

      说着,钟玉琴感叹道:“亏得咱们家的成分已经落实了,要不然,资格政审那一关估计就不合格!”

      宋胜书也是一脸的庆幸,点头道:“这事儿也是巧了,晚几天,就耽误两个孩子了……”唉,两个孩子都不小了,再也耽误不起了。

      小秋给姥爷姥姥夹菜,一边笑嘻嘻地宽慰二老:“姥姥姥爷就别再想那些了,从今啊,咱们家只会越来越好的!”

      钟玉琴只觉得外孙女真是太贴心、太会说话了,满脸喜意地连声道,“嗳,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一家人憋屈了十来年,终于挥开乌云见了明月,人人都是神清气爽、欢欣鼓舞的,就连宋胜书也跟老伴儿商量:“现在让我回去,还能再干几年工作,要是再晚,我可就真的老的干不动咯!”

      老太太却只是淡淡的,摇摇头道:“你要干就去,我是干不动了,就留在家里给成江小秋俩孩子做做饭吧……若是想花钱,就学着秀莲他们多喂几只鸡,捡的鸡蛋足够我零花了。”

      这十几年的遭遇算是让老太太寒透了心,干什么干啊,再干也不是自家的,更何况,老头子看不明白,她却看得明白,别看食品厂的领导们说得好,盼着‘老厂长’回去,但那话又有几分真心?怕是一分都没有吧?也是,谁想请个‘太上皇’回去顶在头上,碍手碍脚啊?

      宋胜书并不和老伴儿争执,只笑笑道:“那我出去工作,你就守好大后方也行!”

      一家人说说笑笑,本是再平常不过的饭菜,吃在嘴里也特别香。

      吃饱喝足,她临去上学前跟小舅小姨道:“廖辰哥哥那些资料看的一大半了,小舅和小姨吃过饭也别急着回去,你们三个凑一起交流交流……也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宋秀程将她送到门口,抬手摸了摸小丫头的脑门儿,笑着道:“小秋这个儿长了哈,都到我第二颗扣子了!”

      见小秋噘嘴,宋秀程不再逗她,笑着推了她一把,道:“你放心吧,我一会儿就去找他,直接把他叫到咱家里来一起交流交流。”

      等她晚上放假回家的时候,却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廖家的案子没有正式【创建和谐家园】,廖辰因为政治身份不合适,没能报上名。

      小秋愣了一瞬,扭头就往廖家跑。

      等见到廖辰,小秋却意外发现,他的脸色平静,几乎看不出什么颓丧懊恼痛苦的种种负面情绪来,看见小秋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廖辰甚至还跟她开了句玩笑:“跑那么快做什么,后边有大老虎么?!”

      “不是……那个……”小秋想关心问候一下,张开嘴却发现根本不知道如何表达了。

      廖辰一见她就知道她为何而来,见她这样,心里熨帖温暖,那些隐在深处,让他痛楚不堪的伤口,似乎都缓和了许多。

      他走过去,将愣在门口的小秋领进门,直接按着她坐下,给她倒了杯水,然后才开口道:“不就是这一回高考没报上名吗?怕什么?这种政策关乎国运大势,不会轻易改动。今年既然恢复了,明年自然还会有考试,后年,大后年,一年年,会一直延续下去,我今年不能考,就等明年,明年还不行,就再等一年。索性十几年都荒废了,不过再等一年两年,又有什么关系?”

      小秋知道他说的对,他不惊慌失措、不痛哭流涕,不歇斯底里,都是对的……可是,看着他嘴角的淡笑,还有那平静无波的话语,她为什么会觉得隐隐的心疼?!

      既然廖辰不能参加高考了,小秋晚上的课程就恢复了。而到了周六周日,他甚至会主动帮着宋秀程、宋秀菊通知识点,讨论一些比较难的题型……

      有一个周末,小秋回家的时候听说,小姑王爱巧居然也去报名参加高考。还因为刘勇不太想让她考大学大吵了一架,据说两个人的关系也受了影响,原来刘勇几乎每周都要过来的,如今快一个月了,都一直没来。就那样的,从来不看书的人,还想着考大学……呵呵!真是不作不死!

      对于这件事,小秋也就听听,随即就丢到一旁了。自家老爹撇不开亲情,她不管,却也早就不把那些人当亲人了。所以,那些人如何,又与她有甚关系?!

      十一月末,小秋姥爷宋胜书和姥姥钟玉琴的工作关系终于恢复了,把欠下多年的工资也补发了。人事上也特意过来与两位协商,但都希望他们能够回到县食品厂里去工作,因为他们的手艺好,有他们做技术指导,食品厂就不会仅仅只是简单的老三样了,还会多出不少产品。

      宋胜书答应了复职,钟玉琴却如她之前所说,要求办理退休,留在家里照料外孙女,也照料这个家。

      考虑道宋胜书年纪大了,腿又受过伤,就又给了他几个月的假期,等过完春节,天气转暖了再回厂上班。

      然后,一晃眼,到了1977年的12月10号,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次高考的日子!

      因为宋秀程的户口在富平粮所,他的考场也分在富平公社中学。宋秀菊的考场则在泰平中学。因为给高考【创建和谐家园】场,小秋和成江提前一天就放了假,成江自己回了家,小秋却留了下来,陪着姥姥姥爷。

      第二百零八章

      前一天看考场,小秋陪着小姨一起去的。

      到了考试这天,小秋早早就醒了。看表还不到六点,外边黑黢黢的,一丝儿亮还没有。

      她下意识地没敢起身,怕惊扰了身边睡觉的小姨,却没想到,她抬手看表的动作已经被宋秀菊看在了眼里,她出声道:“几点了?”

      “刚六点。”下意识地回答了一句,小秋愕然,连忙问:“小姨没睡好么?”

      她的紧张太过明显,宋秀菊心里暖暖的,忍不住笑了:“睡得挺好,就是醒的早了点儿……也是早起来看书习惯了,到了这个点儿就自然醒了。”

      复习备考的这段时间,她并没有辞去民办教师的工作,白天上课、看作业,复习的时间只能安排在晚上和早上。晚睡早起就成了常态。十二点前就没睡过,早上她定了五点的闹钟,却总是不等闹钟响就醒了。

      小秋轻轻松了口气,让自己的声音也放松下来,小声道:“小姨要是醒了睡不着就起来吧,再翻翻书……嘿嘿,说不定就正好看到一道题呢!”

      宋秀菊其实也想看书,这连续几个月大强度的学习,一下子不看书,她竟有些不知所措。只不过,她怕惊扰到母亲和小秋,这才安静躺着……

      这会儿,钟玉琴也醒了,听着闺女和外孙女小声说话,静静地扯着嘴角笑了。

      “行了,我也醒了,你们也不用嘀嘀咕咕的了,想起就起吧……哦,小秋啊,今天早上咱们吃面条吧?”

      滚蛋饺子下轿面,在过去,面条是发送闺女出嫁时带的随轿饭食,寓意是闺女出嫁后,日子像面条一样顺顺利利,平顺安康。在小姨准备上考场之前,姥姥准备面条,大概也是想小姨考试顺利吧?

      “好啊,好啊!”小秋连声赞同,完了有回身搂着钟玉琴的胳膊撒娇,“姥姥,我还想要荷包蛋……要两个!”

      这会儿考试还是百分制,很多人家用面条加荷包蛋寓意考百分!

      钟玉琴大概也明白了小秋的意思,笑的开怀,却伸出手指点了点小秋的脑门儿:“小馋猫,行啊,不就是荷包蛋嘛,咱们今天早上都吃,一人俩!”

      小秋要的面条少,几口吃完,就进了里屋。

      她默默地把小姨的书包拿过来,把里边的钢笔检查了一遍,确定两支钢笔都充了墨水。又将她提前准备好的干净手绢、一盒清凉油,放进书包。

      宋秀菊也吃过饭进来,小秋就笑眯眯地给她小姨交待:“小姨,我给你放了手帕和清凉油,你要是觉得困,就挑一点点涂在两鬓角上……可小心,别沾到眼睛和鼻子里呀!”

      小秋丫头心思密,爱操心,宋秀菊也早就习惯了,只是觉得窝心又温暖,笑着接了书包,连声答应着。

      小秋拿了露手指的手套递给小姨,然后两人都穿了大衣,戴了围巾,跟姥姥姥爷打过招呼,慢慢悠悠一起出门。

      姥姥家到学校并不远,一路慢悠悠步行过去也就十几分钟。这会儿才八点,她们一路慢悠悠走过去,时间还很宽裕,进考场之前,还可以去趟厕所什么的。

      走到村小学附近的时候,隔着一段距离,小秋就看到廖辰站在路边。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5:11:53